CN210463525U -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3525U
CN210463525U CN201921653248.2U CN201921653248U CN210463525U CN 210463525 U CN210463525 U CN 210463525U CN 201921653248 U CN201921653248 U CN 201921653248U CN 210463525 U CN210463525 U CN 210463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flexible door
air outlet
piec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32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良锐
陈志航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532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3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3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3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其中,出风组件包括: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有出风口;门体组件,与出风面板对应设置,门体组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设于出风面板的至少一侧的转动件,以及与转动件相连的柔性门体,以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柔性门体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至少一个支撑件,设于柔性门体上,以通过支撑件张紧柔性门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门体组件的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较小,以利于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的小型化,为用户提供多样的风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Description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组建以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家用制冷/制热装备,随着空调的普及,用户对于空调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多数空调主要通过调节室内机风机的转速控制出风速度,通过出风口处的摆叶来调节空调的出风方向,少数空调能够调节空调的出风区域、出风面积和出风风量,但是其出风口的开闭机构复杂占用较大的空间,不利于空调室内机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对应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出风组件,包括:出风面板,出风面板上设有出风口;门体组件,与出风面板对应设置,门体组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设于出风面板的至少一侧的转动件,以及与转动件相连的柔性门体,以通过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柔性门体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至少一个支撑件,设于柔性门体上,以通过支撑件张紧柔性门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风组件,通过在出风面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口,使空气可以穿过出风口从出风面板的一侧流向另一侧,以提高出风组件的出风面积,同时,柔性门体可以通过控制打开的出风口的数量控制出风面积,为用户提供多样的风感,其中,与出风面板对应设置有门体组件,具体地,门体组件可以对应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面板朝向出风方向的一侧,也可以对应出风口设置在出风面板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以通过门体组件控制出风口的关闭和打开,具体地,在出风面板的至少一侧设有转动件,柔性门体与转动件相连,当转动件转动时,可以带动柔性门体的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出风口,需要说明的是柔性门体采用柔性材料,使转动件在驱动柔性门体移动时,部分或者全部的柔性门体可以缠绕在转动件上,使柔性门体收纳于空调器的内部,实现柔性门体的收起,门体组件的结构简单且占用较小的空间,以利于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的小型化,需要强调的是,柔性门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通过支撑件限制柔性门体与支撑件对应的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张紧柔性门体,具体地,由于柔性门体采用柔性材料,当柔性门体阻碍空气流动时,柔性门体在空气的推动作用下会产生褶皱或弯折,设于柔性门体上的支撑件为柔性门体提供支撑力,以避免柔性门体产生褶皱,使柔性门体更加平整。
其中,柔性门体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布料、柔性塑料、橡胶材料。
其中,转动件可以为转轴、滚动轴。
其中,可在出风面板上设置多个出风口,使空调器可以通过多个出风口向外排风,以提高出风组件的出风面积,同时,柔性门体可以通过控制打开的出风口的数量控制出风面积,为用户提供多样的风感,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多个出风口可以相邻设于出风面板的一侧,也可以均匀设于出风面板上,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出风口的数量和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件呈杆状,支撑件的轴线与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于柔性门体上的支撑件呈杆状,且支撑件的轴线与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垂直,一方面,通过呈杆状的支撑件张紧柔性门体,使柔性门体移动时,避免柔性门体产生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的弯折;另一方面,随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柔性门体移动,当支撑件移动到转动件的位置时,支撑件的轴线与转动件的轴线平行,使支撑件可以缠绕于转动件上,或者支撑件从转动件的一侧移动到转动件的另一侧,以利于柔性门体的持续移动。
其中,支撑件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可均匀设于柔性门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件具体包括:第一支撑杆,设于柔性门体靠近转动件的一端;和/或第二支撑杆,设于柔性门体上,且第二支撑杆在柔性门体上的投影处于柔性门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柔性门体靠近转动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一支撑杆张紧柔性门体靠近转动件的一端,避免柔性门体发生褶皱而影响柔性门体卷绕于转动件上,在柔性门体上设有第二支撑杆,以通过第二支撑杆张紧柔性门体,避免柔性门体产生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的褶皱,其中,第二支撑杆在柔性门体上的投影处于柔性门体内,以避免第二支撑件随柔性门体移动时与出风组件的其他部分产生干涉,以利于柔性门体移动的顺畅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柔性门体可以只设有第一支撑杆或第二支撑杆,也可以同时在柔性门体上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件具体包括呈网状的支撑支架,支撑支架设于柔性门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柔性门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支撑支架,一方面通过支撑架张紧柔性门体,另一方面,使得设有支撑支架部分的柔性门体在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时,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具体地,支撑支架由于不可弯折,在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时,支撑支架不能卷绕于转动件上或者通过弯折收纳于出风面板内,因此,将支撑支架设于柔性门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使柔性门体在转动件的带动下,远离出风口一侧的柔性门体可以卷绕于转动件上,从而带动设有支撑架部分的柔性门体与出风面板相对移动,以打开或者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出风口设于出风面板的一侧,转动件设于出风面板远离出风口的一侧,其中,至少部分柔性门体绕设于转动件上,柔性门体的其余部分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支撑支架。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出风口设于出风面板的一侧,转动件设于出风面板远离出风口的一侧,且至少部分柔性门体绕设于转动件上,使转动件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使柔性门体卷绕于转动件时,柔性门体的其余部分向转动件移动,且逐渐打开出风口,当转动件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使柔性门体从转动件上展开时,柔性门体的其余部分远离转动件,以逐渐关闭出风口,其中,通过在柔性门体的其余部分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支撑支架,以张紧柔性门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支架可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伸缩。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支架可以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伸缩,通过支撑支架的收缩以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通过支撑支架的伸展以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例如,当柔性门体在第一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到靠近第一转动件的一侧时,设于柔性门体上的支撑支架收缩使柔性门体随支撑支架弯折并收纳于出靠近第一转动件的一侧,从而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当柔性门体在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时,收纳于第一转动件一侧的柔性门体随支撑支架的伸展,从而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动件具体包括:分别设于出风面板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其中,柔性门体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连接,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柔性门体缠绕在第一转动件上;或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柔性门体缠绕在第二转动件上;或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柔性门体缠绕在第一转动件上;或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柔性门体缠绕在第二转动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设于出风面板的相对的两端,且柔性门体与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连接,使柔性门体在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从而使柔性门缠绕在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具体地,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一转动件上或缠绕到第二转动件上,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一转动件上时,柔性门体向第一转动件移动,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二转动件上时,柔性门体向第二转动件移动;或者通过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二转动件上或第一转动件上,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一转动件上时,柔性门体向第一转动件移动,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二转动件上时,柔性门体向第二转动件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张紧件,张紧件的一端连接于柔性门体的一端,张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柔性门体的另一段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另一个,以通过第一转动件和/或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柔性门体和张紧件的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柔性门体的一端与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固定连接,使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在转动时,带动柔性门体缠绕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上,柔性门体的另一端向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移动,其中,柔性门体的另一端与张紧件的一端相连,张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另一个相连,使得当柔性门体的另一端向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移动时,柔性门体的另一端拉动张紧件向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移动,且通过张紧件为柔性门体提供拉力,拉力的方向朝向与柔性门体的另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通过张紧件张紧柔性门体,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可以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使柔性门体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沿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可以缠绕在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上,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上的柔性门体向外展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动件的轴线与第二转动件的轴线平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轴线与第二转动件的轴线平行,使柔性门体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时,柔性门体沿直线运动,且柔性门体的受力更加均匀,以利于张紧柔性门体,避免由于柔性门体受力不均匀导致褶皱和弯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转动件的轴线与第二转动件的轴线之间呈非零角度,柔性门体呈扇形,柔性门体可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形成的扇形区域中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扇形区域内的至少一个出风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轴线与第二转动件的轴线之间呈非零角度,柔性门体呈扇形,使柔性门体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之间移动时,可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以利于适应多种不同布置的出风口,且使产品更加美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件与柔性门体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件与柔性门体一体成型,以提高支撑件张紧柔性门体的效果,且简化了门体组件的装配步骤,节约人工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柔性门体与第一转动件传动连接,以通过第一转动件的转动,驱动柔性门体绕第一转动件移动,实现柔性门体和出风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柔性门体与第一转动件的传动连接,使柔性门体可以绕第一转动件移动,以实现柔性门体和出风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具体地,柔性门体上设置条形齿,在转动件上设有与条形齿相啮合齿轮,以通过转动件的转动驱动柔性门体的移动。
可选地,在柔性门体上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设有链条,在转动件上设有与链条相啮合的链轮轮齿,以通过转动件的转动驱动柔性门体的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滑轨,设于出风面板上,其中,滑轨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且与柔性门体对应设置,至少部分柔性门体与滑轨滑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出风面板上设有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滑轨,且至少部分柔性门体与滑轨滑动连接,使柔性门体在转动件的带动下移动时,部分柔性门体在滑轨的限制下,沿滑轨移动,使柔性门体的移动轨迹更加稳定,使柔性门体的移动更加顺畅,且以利于柔性门体整体的平整,避免柔性门体沿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的弯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滑轨与出风面板一体成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滑轨与出风面板一体成型,以减少出风组件的装配工序,减小不必要的装配误差,还可以提高滑轨的强度和稳定性,且使出风面板的整体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风机组件,其中上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设于壳体上,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至少一个风机组件与一个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对应设于壳体内,其中,出风组件的柔性门体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以通过出风组件驱动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打开的出风口向外排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件,与传动件传动连接,以通过驱动件驱动传动件的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驱动件分别与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转动,从而带动柔性门体的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
其中,驱动件与第一转动件或第二转动件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风机组件具体包括:风机电机,以及与风机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扇叶,其中,每个扇叶与一个出风口对应设置;换热器,设于壳体内远离出风面板的多个风机电机的一侧,壳体内的空气经换热器换热后,通过风机组件向出风组件排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风机电机的驱动轴上连接至少一个扇叶,且每个扇叶与一个出风口对应设置,以使扇叶在电机的驱动轴的带动下转动时,驱动空气通过至少一个出风口向外排风。
可选地,每个出风口对应一个扇叶,以通过风机电机驱动多个扇叶驱动壳体内的空气通过每个出风口向外排风,以为用户提供较大面积的送风;在壳体内的风机组件远离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换热器,使可体内的空气与换热器换热后,通过风机组件向出风组件排出,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门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出风面板,12出风口,14滑轨,20门体组件,22柔性门体,24转动件,242第一转动件,244第二转动件,26支撑件,262第一支撑杆,264第二支撑杆,28支撑支架,30张紧件,40壳体,50风机组件,52风机电机,54扇叶,60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出风组件,限定了:
出风组件包括:出风面板10以及门体组件20,出风面板10上设有出风口12,门体组件20与出风面板10对应设置,具体地,使空气可以穿过出风口12从出风面板10的一侧流向另一侧,门体组件20与出风面板10对应设置,具体地,门体组件20可以对应出风口12设置在出风面板10朝向出风方向的一侧,也可以对应出风口12设置在出风面板10背离出风方向的一侧,以通过门体组件20控制出风口12的关闭和打开,其中,门体组件20具体包括:转动件24以及柔性门体22,具体地,转动件24设于出风面板10的相对至少一侧,柔性门体22与转动件24相连,当转动件24转动时,可以带动柔性门体22的移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2,实现出风组件对通过柔性门体22对出风口12的控制,柔性门体22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26,通过支撑件26限制柔性门体22与支撑件26对应的部分之间的相对移动,以张紧柔性门体22,具体地,由于柔性门体22采用柔性材料,当柔性门体22阻碍空气流动时,柔性门体22在空气的推动作用下会产生褶皱或弯折,设于柔性门体22上的支撑件26为柔性门体22提供支撑力,以避免柔性门体22产生褶皱,使柔性门体22更加平整。
可选地,柔性门体22的材质可以是但不限于:布料、柔性塑料、橡胶材料。
可选地,多个出风口12可以相邻设于出风面板10的一侧,也可以均匀设于出风面板10上,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出风口12的数量和位置。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件26呈杆状,支撑件26设于柔性门体22上,且支撑件26的轴线与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垂直,支撑件26的轴线与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使支撑件26在移动到转动件24时,支撑件26的轴线与转动件24的轴线平行,以利于支撑件26随柔性门体22卷绕于转动件24上,或者从转动件24的一侧移动到转动件24的另一侧,以利于柔性门体22的持续移动。
可选地,支撑件26的数量为一个,设于柔性门体22的一端或柔性门体22上。
可选地,支撑件26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设于柔性门体22上。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在柔性门体22的靠近转动件24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杆262,以避免柔性门体22发生褶皱而影响柔性门体22卷绕于转动件24上。
可选地,在柔性门体22上设有第二支撑杆264,以通过第二支撑杆264张紧柔性门体22,避免柔性门体22产生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的褶皱。
可选地,在柔性门体22靠近转动件24的一端设有第一支撑杆262,且柔性门体22上设有第二支撑杆264,以通过第一支撑杆262和第二支撑杆264张紧柔性门体22。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杆264在柔性门体22上的投影处于柔性门体22内,以避免第二支撑件26随柔性门体22移动时与出风组件的其他部分产生干涉,以利于柔性门体22移动的顺畅性。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件26为呈网状的支撑支架28,支撑支架28设于柔性门体22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设有支撑支架28部分的柔性门体22在转动件24的带动下移动时,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具体地,转动件24转动时带动柔性门体22移动,设于柔性门体22上的支撑支架28随柔性门体22相对于出风面板10移动,从而使设有支撑架部分的柔性门体22打开或者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
实施例5
如图2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多个出风口12设于出风面板10的一侧,转动件24设于出风面板10远离出风口12的一侧,且至少部分柔性门体22绕设于转动件24上,转动件24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中的一个方向转动时,使柔性门体22卷绕于转动件24时,柔性门体22的其余部分向转动件24移动,且逐渐打开多个出风口12,当转动件24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使柔性门体22从转动件24上展开时,柔性门体22的其余部分远离转动件24,以逐渐关闭多个出风口12,其中,通过在柔性门体22的其余部分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设有支撑支架28,以张紧柔性门体22。
实施例6
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支架28可以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伸缩,通过支撑支架28的收缩以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12,通过支撑支架28的伸展以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例如,当柔性门体22在第一转动件242的带动下移动到靠近第一转动件242的一侧时,设于柔性门体22上的支撑支架28收缩使柔性门体22随支撑支架28弯折并收纳于出靠近第一转动件242的一侧,从而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12,当柔性门体22在第二转动件244的带动下移动时,收纳于第一转动件242一侧的柔性门体22随支撑支架28的伸展,从而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
实施例7
如图4和图7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转动件24包括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且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分别设于出风面板10的相对的两端,柔性门体22的与第一转动件242或第二转动件244连接,使柔性门体22在第一转动件242的带动下,使柔性门体22缠绕在第一转动件242或第二转动件244上,或者在第二转动件244的带动下,使柔性门体22缠绕在第一转动件242或第二转动件244上,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2。
可选地,柔性门体22与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连接,柔性门体22同时缠绕在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上,柔性门体22在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的带动下,从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的一个向另一个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
实施例8
如图3和图4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柔性门体22的一端与第一转动件242固定连接,使第一转动件242在转动时,带动柔性门体22缠绕到第一转动件242上,使柔性门体22的另一端向第一转动件242移动,其中,柔性门体22的另一端与张紧件30的一端相连,张紧件30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件244相连,使得当柔性门体22的另一端向第一转动件242移动时,柔性门体22的另一端拉动张紧件30向第一转动件242移动,且通过张紧件30为柔性门体22提供拉力,拉力的方向朝向与柔性门体22的另一端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通过张紧件30张紧柔性门体2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可以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转动,使柔性门体22在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沿其中一个方向转动时可以缠绕在第一转动件242上,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沿另一个方向转动时第一转动件242上的柔性门体22向外展开。
实施例9
如图7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第一转动件242的轴线与第二转动件244的轴线平行,使柔性门体22在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的带动下移动时,柔性门体22沿直线运动,且柔性门体22的受力更加均匀,以利于张紧柔性门体22,避免由于柔性门体22受力不均匀导致褶皱和弯曲。
实施例10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第一转动件242的轴线与第二转动件244的轴线之间呈非零角度,柔性门体22呈扇形,使柔性门体22在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之间移动时,可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以利于适应多种不同布置的出风口12,且使产品更加美观。
实施例11
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柔性门体22与第一转动件242传动连接,使柔性门体22可以绕第一转动件242移动,以实现柔性门体22和出风面板10之间的相对移动。
可选地,柔性门体22上设置条形齿,在第一转动件242上设有与条形齿相啮合齿轮,以通过第一转动件242的转动驱动柔性门体22的移动。
可选地,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在柔性门体22上设有链条,在第一转动件242上设有与链条相啮合的链轮轮齿,以通过第一转动件242的转动驱动柔性门体22的移动。
实施例12
如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支撑件26与柔性门体一体成型,以提高支撑件26张紧柔性门体的效果,且简化了门体组件的装配步骤,节约人工成本。
实施例13
如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出风组件还包括滑轨14,滑轨14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延伸,且设置于出风面板10上,至少部分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滑动连接,使柔性门体22在转动件24的带动下移动时,部分柔性门体22在滑轨14的限制下,沿滑轨14移动,以利于柔性门体22整体的平整,避免柔性门体22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的弯折。
进一步地,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滑轨14设于出风面板10的两侧,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对应的两个侧边与滑轨14滑动连接,使柔性门体22的两个侧边可以在滑轨14上滑动。
可选地,滑轨14上设有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凹槽,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对应的两个侧边的一部分伸入凹槽中,实现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的滑动连接。
可选地,滑轨14上设有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凹槽,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对应的两个侧边设有滑动部,滑动部伸入凹槽中,且滑动部可在凹槽中滑动,从而实现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的滑动连接。
可选地,与滑轨14对应的柔性门体22的两个侧边上设有沿柔性门体22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凹槽,滑轨14与柔性门体22对应的一侧伸入凹槽中,实现柔性门体22与滑轨14的滑动连接。
实施例14
如图2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滑轨14与出风面板10一体成型,以减少出风组件的装配工序,减小不必要的装配误差,还可以提高滑轨14的强度和稳定性,且使出风面板10的整体结构紧凑。
实施例15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限定了:
空调器包括壳体40以及风机组件50,其中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出风组件设于壳体40上,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至少一个风机组件50与一个出风组件的出风口12对应设于壳体40内,其中,出风组件的柔性门体22打开至少一个出风口12,以通过出风组件驱动壳体40内的空气通过打开的出风口12向外排风。
实施例16
如图3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出风组件包括驱动件,每个驱动件分别与第一转动件242和第二转动件244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动件242或第二转动件244的转动,从而带动柔性门体22的移动,以打开或关闭至少一个出风口12。
可选地,驱动件与第一转动件242或第二转动件244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链传动、齿轮传动、带传动。
实施例17
如图3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在壳体40内的风机组件50远离出风口12的一侧设有换热器60,使可体内的空气与换热器60换热后,通过风机组件50向出风组件排出,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制热。
实施例18
如图3所示,除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特征以外,进一步限定了:
风机组件50具体包括:风机电机52,以及与风机电机52的驱动轴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扇叶54,且每个扇叶54与一个出风口12对应设置,以使扇叶54在电机的驱动轴的带动下转动时,驱动空气通过至少一个出风口12向外排风。
可选地,每个出风口12对应一个扇叶54,以通过风机电机52驱动多个扇叶54驱动壳体40内的空气通过每个出风口12向外排风,以为用户提供较大面积的送风。
实施例19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地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包括:后箱体部件、蒸发器部件、风机部件、出风面板部件、出风口12开闭装置,蒸发器部件装配在后箱体部件内,风机部件位于蒸发器部件前面,风机部件由多个风机组件50构成,每一个风机组件50均可单独控制启停与转速;出风面板部件位于风机部件前面,出风面板上设有多个出风口12,每一个出风口12均与一个风机组件50对应;出风面板前面设置有出风口12开闭装置,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12。
进一步地,出风口12开闭装置包括开关门组件,开关门组件包括卷帘轴,开关门组件设有卷帘轴,卷帘轴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卷帘轴绕卷帘轴的轴线旋转,开关门的一端固定在卷帘轴上,通过卷帘轴的转动带动开关门缠绕在卷帘轴上,开关门的另一端与拉绳连接;与开关门的另一端对应设有绕线轴,绕线轴与驱动组件连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绕线轴围绕其轴线旋转,其中,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绕线轴上,当绕线轴旋转时拉绳会缠绕在卷帘轴上,进而通过拉绳拉动开关门移动,具体地,开关门移动时,卷帘轴与绕线轴的转向相同,在卷帘轴的带动下开关门卷绕于卷帘轴上时,卷绕于绕线轴上的拉绳释放伸展;在绕线轴的带动下拉绳卷绕于绕线轴上时,卷绕于卷帘轴上的开关门释放伸展。
可选地,开关门组件设有两个转动件,分别位于出风面板部件的两端,两个转动件与驱动组件连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个转动件的转动,且两转动件的转向与转速相同;开关门为柔性件制作,开关门的两端分别与拉绳的两端相连,使开关门呈环状,环状的开关门套设于两个转动件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时能够推动环状的开关门转动。
进一步地,在开关门上间隔设置有横向加强条,加强条可以细小铁条或塑料材质条状物体,该加强条的长度略小于开关门的宽度。
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口12设于出风面板10的上侧,卷帘轴设于出风面板10远离出风口的下侧,且至少部分开关门绕设于卷帘轴上,开关门远离卷帘轴的一侧设有开关门支架,开关门向下移动开并打开出风口,开关门可以运行到出风口完全打开的位置停止卷动,支架的高度方向长度略小于开关门留在机身外面的长度。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与驱动电机,在绕线轴的两端设有绕线轮,绕线轮的一侧固定设有从动轮,驱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传动连接,驱动组件驱动与绕线轮固定连接的从动轮,推动绕线轮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将拉绳缠绕到绕线轮上,具体地,主动轮与从动轮为相互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绕线轮的中部沿绕线轮的径向向下凹陷形成绕线部,绕线部两端沿绕线轮的径向凸起形成导向部,导向部设置有导向斜面,两个导向斜面所限定的槽为绕线槽,以使拉绳可以绕设于绕线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出风组件,门体组件的结构简单且占用较小的空间,以利于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的小型化,可避免柔性门体产生褶皱,使柔性门体更加平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面板,所述出风面板上设有出风口;
门体组件,与所述出风面板对应设置,所述门体组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出风面板的至少一侧的转动件,以及与所述转动件相连的柔性门体,以通过所述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柔性门体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至少一个支撑件,设于所述柔性门体上,以通过所述支撑件张紧所述柔性门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呈杆状,所述支撑件的轴线与所述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体包括:
第一支撑杆,设于所述柔性门体靠近所述转动件的一端;和/或
第二支撑杆,设于所述柔性门体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柔性门体上的投影处于所述柔性门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体包括呈网状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设于所述柔性门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出风面板的一侧,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出风面板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柔性门体绕设于所述转动件上,所述柔性门体的其余部分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所述支撑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可沿所述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具体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出风面板的相对两端的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
其中,所述柔性门体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所述柔性门体缠绕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或
通过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所述柔性门体缠绕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或
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所述柔性门体缠绕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或
通过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至少部分所述柔性门体缠绕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张紧件,所述张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柔性门体的一端,所述张紧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中的一个,所述柔性门体的另一段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另一个,以通过第一转动件和/或第二转动件的转动带动所述柔性门体和张紧件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轴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轴线之间呈非零角度,所述柔性门体呈扇形,所述柔性门体可在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形成的扇形区域中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扇形区域内的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柔性门体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门体与所述转动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转动件的转动,驱动所述柔性门体绕所述转动件移动,实现所述柔性门体和所述出风面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轨,设于所述出风面板上,
其中,所述滑轨沿所述柔性门体的移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柔性门体对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柔性门体通过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所述出风面板一体成型。
15.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
风机组件,至少一个所述风机组件与一个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对应设于所述壳体内,
其中,所述出风组件的柔性门体打开至少一个所述出风口,通过打开的所述出风口向外排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件,与传动件传动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件的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具体包括:
风机电机,以及与所述风机电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扇叶,
其中,每个所述扇叶与一个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
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远离所述出风面板的多个所述风机电机的一侧,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通过所述风机组件向所述出风组件排出。
CN201921653248.2U 2019-09-30 2019-09-30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463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248.2U CN210463525U (zh) 2019-09-30 2019-09-30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3248.2U CN210463525U (zh) 2019-09-30 2019-09-30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3525U true CN210463525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35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3248.2U Active CN210463525U (zh) 2019-09-30 2019-09-30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35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274A1 (zh) * 2021-12-02 2023-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274A1 (zh) * 2021-12-02 2023-06-0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63524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463525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463526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463527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463529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0530001A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0532653U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4161829A (zh) 一种方便烘干卷膜表面涂料的干复风箱
CN210128423U (zh) 空调器
CN116455159B (zh) 一种步进电机配件自动组装设备
WO2012029745A1 (ja) フィルタ移動機構及び空調室内機
CN112378178A (zh) 一种无纺布面料生产干燥处理工艺
CN110530000A (zh) 出风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0836420A (zh) 一种空调
CN210320557U (zh) 导风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10186113B (zh) 空调器
CN209586209U (zh) 一种帘布卷收装置
CN220624345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507230U (zh) 滤网结构、进风组件及空调
CN218154508U (zh) 滤网机构、风管机
CN115076780B (zh) 一种基于空调的出风控制结构
WO2023098274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5976871B (zh) 一种造纸用干燥装置
CN219469265U (zh) 一种化纤纱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3400707U (zh) 一种电源线用并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