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3302U - 一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3302U
CN210463302U CN201921197359.7U CN201921197359U CN210463302U CN 210463302 U CN210463302 U CN 210463302U CN 201921197359 U CN201921197359 U CN 201921197359U CN 210463302 U CN210463302 U CN 210463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valve
integrated ai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973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973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3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3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3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底盘、蒸发器、冷凝器和打水件。其中,底盘上设有打水槽,打水槽具有第一补水口和出水口,且可以通过第一补水口向打水槽内补水。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放置在底盘上,且打水件邻近冷凝器设置以将打水槽内的水打向所述冷凝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空调器,通过在打水槽处设置第一补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对打水槽内的水进行补充和更换,从而使打水槽内的水可以始终满足用作冷凝器的冷却水的要求,进而可以满足冷凝器的换热需求。

Description

一体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住宅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一体式空调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相关技术中,一体式空调器在制冷运行中产生的冷凝水不易排出,存在因环境潮湿诱发的诸如钢铁锈蚀、电器短路等种种问题,进而会缩短空调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冷凝水对冷凝器进一步冷却的时候存在冷凝水反复利用的现象,使冷凝水的温度上升,导致冷凝器达不到理想的强化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空调器,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具有冷却水补充方便、冷凝器换热效果好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底盘、蒸发器、冷凝器和打水件。其中,所述底盘上设有打水槽,所述打水槽具有第一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补水口向所述打水槽内补水;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打水件邻近所述冷凝器设置以将所述打水槽内的水打向所述冷凝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通过在打水槽处设置第一补水口和出水口,可以对打水槽内的水进行补充和更换,从而使打水槽内的水可以始终满足用作冷凝器的冷却水的要求,进而可以满足冷凝器的换热需求,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一体式空调器的制冷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补水口的补水控制阀,所述打水槽内设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补水控制阀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补水控制阀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打水槽内水位的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水位检测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低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补水控制阀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安装在电梯上,所述电梯可升降地设在电缆井内,所述电缆井的内壁上设有设于与所述第一补水口连通的第二补水口,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补水控制阀的第一感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补水控制阀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补水控制阀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上还设有储水槽,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储水槽连通,所述储水槽设有朝向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外侧排水的排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口的排水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储水槽内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排水控制阀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安装在电梯上,所述电梯可升降地设在电缆井内,所述电缆井的内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补水口连通的第二补水口,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排水控制阀的第二感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排水控制阀处于触发状态;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排水控制阀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排水控制阀打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水件可转动地设在底盘上,所述打水件的底部伸入到所述打水槽内,所述打水槽的最高液位与所述打水件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2-5c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上设有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接水槽,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水槽内的水导向所述打水槽的导流结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补水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的排水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一体式空调器100;
底盘110;打水槽111;第一补水口1111;出水口1112;储水槽112;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排水口1122;接水槽113;导流结构114;
控制装置120;补水控制阀121;温度传感器122;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排水控制阀124;
蒸发器130;冷凝器140;打水件150;
第一感应装置160;第二感应装置170;进风口180;出风口190;
电缆井200;第二补水口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包括底盘110、蒸发器130、冷凝器140和打水件150。
具体而言,如图2、图3所示,底盘110上可以设置打水槽111,打水槽111可以具有第一补水口1111和出水口1112。相应的,外部水源可以通过第一补水口1111向打水槽111内补水。由此便于使打水槽111内的水能够得到补充和更换。
如图2所示,底盘110上方可以设置蒸发器130和冷凝器140,在冷凝器140处可以设置打水件150,且打水件150紧邻冷凝器140设置,用以将打水槽111内的水打向冷凝器140,由此打水槽111内的水可以用作冷却水,用于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
例如,如图2所示,底盘110设于一体式空调器100的下方(如图2所示的下方),底盘110上方左侧(如图2所示的上方、左侧)可以设置蒸发器130,底盘110上方右侧(如图2所示的右侧)可以设置冷凝器140,打水槽111设于冷凝器140与蒸发器130之间。如图3所示,在打水槽111的上方可以设置打水件150,打水件150右侧可以紧邻冷凝器140。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对冷凝器140进行冷却时,打水件150可以将打水槽111内的水导向冷凝器140,以利用水槽111内的水冷却冷凝器140。如图3所示,打水槽111的左侧(如图3所示的左侧)可以设置第一补水口1111,打水槽111的右侧(如图3所示的右侧)可以设置出水口1112。可以理解的是,一体式空调器100在工作过程中,打水件150可以将打水槽111内的水打向冷凝器140,用以与冷凝器140换热,当打水槽111内的水量不足或者打水槽111内的水温不能满足冷却要求时,外界水源可以通过第一补水口1111对打水槽111内补水,从而可以避免因水量不足或者是水温过高而影响对冷凝器的降温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通过在打水槽111处设置第一补水口1111和出水口1112,可以对打水槽111内的水进行补充和更换,从而使打水槽111内的水可以始终满足用作冷凝器140的冷却水的要求,进而可以满足冷凝器140的换热需求,提高冷凝器100的换热效果,进而提高一体式空调器100的制冷性能。
如图3、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补水口1111的补水控制阀121,在打水槽111内可以设置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122。由此,通过在打水槽111内设置温度传感器122,可以检测打水槽111内的水的温度是否满足冷却水的温度要求。
如图4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包括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分别与温度传感器122和补水控制阀12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当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122可以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对补水控制阀121发出指令,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对打水槽111进行冷水补充,从而使打水槽111内的水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以满足打水槽111内冷却水的温度要求。由此,可以实现对打水槽111内的水温进行智能调节,使打水槽111内的水温可以实时满足用作冷却水的温度要求,从而可以保证对冷凝器的冷却效果,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打水槽111内水位的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如图4所示,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可以与控制装置120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到打水槽111内的水位低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可以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发送指令至补水控制阀121,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从而可以对打水槽111进行冷水补充,使打水槽111内的水位高于第一设定值,以满足打水槽111内冷却水的水位要求。由此,可以实现对打水槽111内的水位进行智能调节,使打水槽111内的水位可以实时满足用作冷却水的水位要求。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一体式空调器可以安装在电梯上,电梯可升降地设在电缆井内,且电缆井的内壁上可以设有适于与第一补水口连通的第二补水口。由此,外部水源可以通过第二补水口与第一补水口的连通向打水槽内补水,便于使打水槽内的水能够得到补充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补水口210可以固定在电缆井200的内壁上,当一体式空调器100需要补水时,电梯需要运动至第二补水口210所在位置,使第二补水口210与第一补水口1111连通,以完成补水。第二补水口210也可以可运动的设于电缆井200的内壁上,该设置的第二补水口210可以与第一补水口1111始终保持连接,当一体式空调器100需要补水时,外界水源可以及时通过第二补水口210与第一补水口1111的连通对一体式空调器100进行补水。或者第二补水口210和第一补水口1111之间可以通过导水管始终连通,当一体式空调器100需要补水时,外界水源可以及时通过第二补水口210与第一补水口1111的连通对一体式空调器100进行补水。
另外,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可以感应补水控制阀121的第一感应装置160,且第一感应装置160可以与控制装置120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感应装置160感应到补水控制阀121时,第一感应装置160可以对控制装置120传输信息,控制装置120可以控制补水控制阀121打开。由此,通过设置可以感应补水控制阀121的第一感应装置160,既可以避免因打水槽111错过补水节点,而导致打水槽111内的冷却水不能满足冷却需求,又可以提升补水系统的可靠性。
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22与控制装置120之间的连接或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与控制装置120之间的连接出现损坏时,若需要对打水槽111进行补水,第一感应装置160可以向控制装置120传输信息,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对打水槽111进行补水作业。
再如,当第二补水口210固定设置在电缆井200的内壁上时,当一体式空调器100到达第二补水口210所处位置时,打水槽111内的温度处于设定温度的临界值,打水槽111内的水位也处于第一设定值的临界值。此时,温度传感器122和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均可能无法触发补水控制阀121打开。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一感应装置160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20打开补水控制阀121,从而使一体式空调器100不会错过补水节点,保证打水槽111内的冷却水能够及时补充,进而使冷凝器140的换热效率不受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触发补水控制阀121打开的条件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当打水槽111内水温高于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122可以将温度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120,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
当打水槽111内水位高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可以将水位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120,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
当第一感应装置160感应到补水控制阀121时,第一感应装置160可以将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120,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先控制温度传感器122检测水温,当检测到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水位,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到水位低于第一设定值,控制装置120控制补水控制阀121处于待触发状态。当第一感应装置160感应到补水控制阀121时,控制补水控制阀121打开以进行补水。
换言之,当打水槽111中的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水温超过设定值时,将会打开打水槽111底部的出水口1112,将冷凝水排到储水槽112中,并且设于打水槽111处的补水控制阀121处于待触发状态;当检测到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打水槽111底部的出水口1112关闭,且设于打水槽111处的补水控制阀121处于屏蔽触发状态。这样既可以保证打水槽111内的冷却水能够及时补充,又可以避免冷却水的浪费,使冷却水的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另外,当打水槽111中的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到水位超过第一设定值时,设于打水槽111处的补水控制阀121处于屏蔽触发状态。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盘110上还可以设置储水槽112,且储水槽112可以与出水口1112连通,另外,储水槽112还设有朝向一体式空调器100外侧排水的排水口1122。由此,通过设置可以与出水口1112连通的储水槽112,既可以储存从打水槽111直接排出的冷凝水,又可以储存吸收过冷凝热后的冷却水。从而通过设置储水槽112,可以提高一体式空调器100的储水性能,也可以提高打水槽111的储水性能。
例如,如图3所示,储水槽112设于打水槽111的右侧(如图3所示的右侧),储水槽112的左侧(如图3所示的左侧)与打水槽111通过出水口1112连通,在储水槽112的右侧设有排水口1122,储水槽112内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1122排出至一体式空调器100的外部。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排水口1122的排水控制阀124。由此,可以根据储水槽112内的水位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排水控制阀124。例如,当储水槽112内的水储存量较大时,可以打开排水控制阀124,将储水槽112内的水排出,从而使储水槽112可以进行下一个储水周期。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储水槽112内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且排水控制阀124和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均可以与控制装置120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当储水槽112内的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可以将储水槽112内的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发出指令以控制排水控制阀124打开。由此,可以实现对储水槽112内的水位进行智能调控,避免因储水槽112内的水不能及时排出,而导致储水槽112内的水外溢,影响一体式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一体式空调器可以安装在电梯上,电梯可升降地设在电缆井内,且电缆井的内壁上可以设有适于与第一补水口连通的第二补水口。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可以感应排水控制阀124的第二感应装置170,且第二感应装置170可以与控制装置120相连。
当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检测到储水槽112内的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可以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发出指令,以控制排水控制阀124处于触发状态。
当第二感应装置170感应到排水控制阀124时,第二感应装置170可以将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120,以控制排水控制阀124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电缆井200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可以与储水槽112的排水口1122连接。从而可以仅在第二感应装置170感应到排水控制阀124时,控制排水控制阀124打开以进行排水,保证朝向设定位置排放冷凝水,避免因冷凝水的随意排放而影响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可以设置成在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排水控制阀且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低于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排水控制阀打开,例如,当一体式空调器100运动至排水管道处时,储水槽112内的水位处于第二设定值的临界值,此时,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可能无法触发排水控制阀124打开,第二感应器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20打开排水控制阀124,从而可以避免一体式空调器100错过排水节点,进而使一体式空调器100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
由此,通过设置可以与控制装置120连接的第二感应装置170,可以提高排水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例如,当控制装置120与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之间的连接损坏时,若储水槽112需要排水,第二感应装置170依然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20打开排水控制阀124。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打水件150可转动的设在底盘110上方(如图3所示的上方),打水件150的底部可以伸入到打水槽111内,且打水槽111的最高液位与打水件150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位H,则H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5cm。例如,H可以为2、3、4或5cm,由此既可以使打水槽111内的水位能够满足打水件150能够进行打水作业的水位要求,为冷凝器140提供足够的冷却水。又可以避免打水件150在打水过程中,为冷凝器140提供过量的冷却水,造成冷却水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打水件150不限于转动打水的方式。例如,打水件150可以是具有泵体的喷管。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底盘110上还可以设置位于蒸发器130下方(如图2所示的下方)的接水槽113,且在底盘110上可以设置用于将接水槽113内的水导向打水槽111的导流结构114。由此可以将蒸发器130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打水槽111内,对冷凝水进行再次利用,节约资源。
例如,如图2所示,接水槽113设于蒸发器130的下方(如图2所示的下方),接水槽113右侧(如图2所示的右侧)与导流结构114连接,导流结构114的右侧与储水槽11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在上下(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方向上,接水槽113底壁的水平面高于导流结构114底壁的水平面,导流结构114底壁的水平面高于打水槽111底壁的水平面。由此可以实现接水槽113内的水通过导流结构114流入到打水槽1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补水口210与第一补水口1111可以通过管路连接,且第二补水口210的管路宽度可以大于第一补水口1111的管路宽度2-3mm。由此在第二补水口210的管路与第一补水口1111的管路进行连接时,在第二补水口210的管路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形成一个让位间隙,既便于第二补水口210的管路与第一补水口1111的管路连接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提高第二补水口210的管路与第一补水口1111的管路连接的紧密性。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一体式空调器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4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包括底盘110、蒸发器130、冷凝器140和打水件150。
如图1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设于电梯轿厢的顶部,电梯轿厢可以在电缆井200的井道内上下(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运动。一体式空调器100的左侧(如图1所示的左侧)设有进风口180和出风口190,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通过进风口180和出风口190与电梯轿厢内部空间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体式空调器100作业时,电梯轿厢内的气流可以通过进风口180流入到一体式空调器100,一体式空调器100对流入的空气进行降温后,可以将冷空气通过出风口190吹入到电梯轿厢内。
如图2所示,底盘110设于一体式空调器100的下方(如图2所示的下方),底盘110上方左侧(如图2所示的上方、左侧)可以设置蒸发器130,底盘110上方右侧(如图2所示的上方、右侧)可以设置冷凝器140,打水槽111设于冷凝器140与蒸发器130之间,在打水槽111的上方可以设置打水件150,打水件150右侧可以紧邻冷凝器140。如图3所示,打水件150为可转动的转轮件,且打水件150的底部可以伸入到打水槽111内,当需要对冷凝器140进行换热时,打水件150可以转动,以将打水槽111内的水甩动喷洒至冷凝器140。
如图3所示,打水槽111的最高液位与打水件150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为H,H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5cm。既可以使打水槽111内的水位能够满足打水件150能够进行打水作业的水位要求,为冷凝器140提供足够的冷却水。又可以避免打水件150在打水过程中,为冷凝器140提供过量的冷却水,造成冷却水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的问题。
如图2所示,打水槽111的左侧(如图2所示的左侧)设有导流结构114,导流结构114的左侧设有接水槽113,接水槽113位于蒸发器130的下方(如图2所示的下方)。打水槽111可以通过导流结构114与接水槽113连接。打水槽111的右侧(如图2所示的右侧)设有储水槽112,储水槽112位于冷凝器140的下方。
如图2所示,在上下(如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方向上,接水槽113底壁的水平面高于导流结构114底壁的水平面,导流结构114底壁的水平面高于打水槽111底壁的水平面。由此可以实现接水槽113内的水通过导流结构114流入到打水槽111内。
如图3所示,打水槽111的右侧(如图3所示的右侧)可以设置出水口1112,打水槽111可以通过出水口1112与储水槽112连通,储水槽112的右侧设有排水口1122,排水口1122可以与一体式空调器外侧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体式空调器100作业时,蒸发器130可以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可以流入到接水槽113,接水槽113的冷凝水可以通过导流结构114流入到打水槽111内。当需要对冷凝器进行冷却时,打水件150可以将打水槽111内的冷凝水打向冷凝器140,吸收过冷凝热的冷凝水可以流入到储水槽112内。当不需要对冷凝器进行冷却时,则打水槽111内的冷凝水可以直接通过出水口1112流入到储水槽112内。
如图3所示,打水槽111的左侧(如图3所示的左侧)可以设置第一补水口1111。如图1所示,电缆井20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补水口210和排水管路,且第二补水口210可以与第一补水口1111连接,以对一体式空调器100进行补水。排水管路可以与排水口1122连接,以对一体式空调器100进行排水。
如图3所示,打水槽111内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122和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储水槽112内可以设置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
如图4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还可以包括补水控制阀121、排水控制阀124、控制装置120、第一感应装置160和第二感应装置170。其中,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120可以与温度传感器122、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补水控制阀121和排水控制阀124均连接。控制装置120还可以与第一感应装置160和第二感应装置170连接。另外,补水控制阀121设于第一补水口1111处,排水控制阀124可以设于排水口1122。第一感应装置160位于第二补水口210处,第二感应装置170位于排水管路上。
如图4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触发补水系统运行的条件如下:
当打水槽111内的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122可以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对补水控制阀121发出指令,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对打水槽111进行冷水补充。
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到打水槽111内的水位低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可以将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发送指令至补水控制阀121,以打开补水控制阀121。
当第一感应装置160感应到补水控制阀121时,第一感应装置160可以对控制装置120传输信息,控制装置120可以控制补水控制阀121打开。
如图4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可以触发排水系统运行的条件如下:
当储水槽112内的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可以将储水槽112内的水位信息传输至控制装置120,控制装置120可以发出指令以控制排水控制阀124打开。
当第二感应装置170感应到排水控制阀124时,第二感应装置170可以将信息传输到控制装置120,以控制排水控制阀124打开。
如图5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的补水系统的运行程序具体如下:
先控制温度传感器122检测水温,当检测到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水位,当第一水位检测装置123检测到水位低于第一设定值,控制装置120控制补水控制阀121处于待触发状态。当第一感应装置160感应到补水控制阀121时,控制补水控制阀121打开以进行补水。
如图6所示,一体式空调器100的排水系统的运行程序具体如下:
先控制第二水位检测装置1121检测储水槽112内的水位,当检测到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排水控制阀124处于待触发状态。当第二感应装置170感应到排水控制阀124时,控制排水控制阀124打开以进行排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打水槽,所述打水槽具有第一补水口和出水口,通过所述第一补水口向所述打水槽内补水;
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放置在所述底盘上;
打水件,所述打水件邻近所述冷凝器设置以将所述打水槽内的水打向所述冷凝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补水口的补水控制阀,所述打水槽内设有用于检测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补水控制阀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所述补水控制阀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打水槽内水位的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水位检测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一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低于第一设定值时控制所述补水控制阀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安装在电梯上,所述电梯可升降地设在电缆井内,所述电缆井的内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补水口连通的第二补水口,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补水控制阀的第一感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补水控制阀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补水控制阀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还设有储水槽,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储水槽连通,所述储水槽设有朝向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外侧排水的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口的排水控制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包括控制装置和用于检测所述储水槽内水位的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排水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相连,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控制所述排水控制阀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安装在电梯上,所述电梯可升降地设在电缆井内,所述电缆井的内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补水口连通的第二补水口,所述一体式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排水控制阀的第二感应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相连;
所述第二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超过第二设定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排水控制阀处于触发状态;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排水控制阀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排水控制阀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水件可转动地设在底盘上,所述打水件的底部伸入到所述打水槽内,所述打水槽的最高液位与所述打水件的最低点之间的距离H的取值范围为:2-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位于所述蒸发器下方的接水槽,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接水槽内的水导向所述打水槽的导流结构。
CN201921197359.7U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式空调器 Active CN210463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7359.7U CN210463302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97359.7U CN210463302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3302U true CN210463302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8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97359.7U Active CN210463302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体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3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23057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103749B (zh) 洗衣机热泵系统、洗干一体洗衣机和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34092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08759506A (zh) 一种冷却塔的能量调配装置
CN210463302U (zh) 一体式空调器
CN216522078U (zh) 空调器
CN209623007U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
CN110220331A (zh) 热水制暖一体化换热设备及空调系统
CN211400405U (zh) 回油系统、冷水机组及空调器
CN103375853B (zh) 利用冷凝水的空调室外机冷却装置
CN215062470U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系统
KR101036282B1 (ko) 냉각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변전설비
CN214038911U (zh) 用于空调冷凝水的回收装置和空调器
CN212910620U (zh) 变频器专用水源冷却机组
CN211378633U (zh) 一种机房冷却系统
CN112728753B (zh) 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0951596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回用装置
CN213280438U (zh)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大平层数据中心机房
CN109620083A (zh) 一种热泵洗碗机
CN209410061U (zh) 一种带喷雾冷却装置的轨道车辆用空调机组
CN113124598B (zh) 一种冷柜及其控制方法
CN20939949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13983860A (zh) 一种冷却塔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9555562U (zh) 一种滚筒式洗干一体机
CN218722474U (zh) 化霜水储存装置、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