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9706U -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9706U
CN210459706U CN201921059107.8U CN201921059107U CN210459706U CN 210459706 U CN210459706 U CN 210459706U CN 201921059107 U CN201921059107 U CN 201921059107U CN 210459706 U CN210459706 U CN 2104597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late
reinforcing
fixedly connected
inserting groov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91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晓良
薛新成
钱威
张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rui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91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97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97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97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二插接槽,本实用新型在相邻叠合板本体相连接的时候第一连接板能够与第二连接板相叠合拼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拼接的时候,第一加强杆能够与第二插接槽相插接配合,第二加强杆与第二插接槽相插接配合,从而能够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在相邻叠合板本体拼接的时候连接处的承重性能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目前混凝土叠合板拼接缝多采用单独制作的钢筋构架或者绑扎钢筋笼,设置于相邻混凝土叠合板之间,然后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虽然在施工后的初期结构很牢固,但是由于预制层与现浇层凝固时间不同,因此,依然是层状,结合不牢固,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长时间的使用,甚至在预制层与现浇层的拼接处会出现裂缝等现象。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360327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叠合板拼接缝构造,包括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角钢连接件和现浇混凝土,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纵向两侧有对称坡口边,角钢连接件均匀间隔预埋在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两侧坡口边;相邻两块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坡口边的预埋角钢连接件外露端,分别通过螺栓对应紧固连接,并在其间形成坡形槽,沿已拼接的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表面和其间的坡形槽浇筑混凝土,即形成与混凝土叠合板面板一体连接的混凝土叠合板拼接缝。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混凝土叠合板在拼接浇注的时候虽然能够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但是两块混凝土叠合板在拼接的时候,预埋角钢连接件的连接处形成纵向的凹槽,并且预埋角钢连接件设置为分段连接,连接后的整体性较差,即使经过混凝土浇注后形成一个整体,但是整体的支撑性较差,承重性能有一定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具有连接稳定,连接处承重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板本体,所述叠合板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在水平位置上高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加强杆相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开设有与第二加强杆相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叠合板本体相连接的时候第一连接板能够与第二连接板相叠合拼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拼接的时候,第一加强杆能够与第二插接槽相插接配合,第二加强杆与第二插接槽相插接配合,从而能够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在相邻叠合板本体拼接的时候更加的紧密,连接更加的稳定,连接处的承重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浇注口和第二浇注口,所述第一加强杆内开设有第一浇注通道,所述第一浇注口与第一浇注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浇注通道与第一插接槽相连通,所述第二加强杆内开设有与第二浇注口相连通的第二浇注通道,所述第二浇注通道与第二插接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拼接叠合的时候,可以向第一浇注口和第二浇注口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从第一浇注通道与第二浇注通道中分别流动至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中,使第一加强杆与第一插接槽以及第二加强杆与第二插接槽的连接更加的紧密,从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更加的稳定牢固,保证相邻叠合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钢筋,所述第一加强钢筋延伸至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作用于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的时候,能够同时作用于第一加强钢筋,保证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分别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保证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相邻叠合板本体之间的承重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加强钢筋上固定连接有加固环,所述加固环埋设在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钢筋通过加固环与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进行连接,在第一加强钢筋起到加固作用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牢固,保证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固短杆,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三插接槽,所述加固短杆与第三插接槽相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叠合拼接的时候,加固短杆能够与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三插接槽相插接配合,从而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相邻叠合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叠合板本体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钢筋,所述第二加强钢筋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预埋短杆,两端所述预埋短杆分别设置在叠合板本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强钢筋能够增加叠合板本体与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相邻叠合板本体在相互叠合拼接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牢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内设置有加固钢筋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钢筋架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支撑强度,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叠合拼接的时候,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增强相邻叠合板本体连接处的承重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相邻叠合板本体相连接的时候第一连接板能够与第二连接板相叠合拼接,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拼接的时候,第一加强杆能够与第二插接槽相插接配合,第二加强杆与第二插接槽相插接配合,从而能够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在相邻叠合板本体拼接的时候更加的紧密,连接更加的稳定,连接处的承重性能更好;
2、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拼接叠合的时候,可以向第一浇注口和第二浇注口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从第一浇注通道与第二浇注通道中分别流动至第一插接槽与第二插接槽中,使第一加强杆与第一插接槽以及第二加强杆与第二插接槽的连接更加的紧密,从而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更加的稳定牢固,保证相邻叠合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3、在混凝土作用于第一加固杆与第二加固杆的时候,能够同时作用于第一加强钢筋,保证第一加固杆与第二加固杆分别与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保证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使相邻叠合板本体之间的承重性能更好;
4、加固钢筋架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支撑强度,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相叠合拼接的时候,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增强相邻叠合板本体连接处的承重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叠合板本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第一连接板下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叠合板本体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内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叠合板本体;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第一加强杆;5、第二加强杆;6、第一插接槽;7、第二插接槽;8、第一浇注口;9、第二浇注口;10、第一浇注通道;11、第二浇注通道;12、第一加强钢筋;13、加固环;14、加固短杆;15、第三插接槽;16、第二加强钢筋;17、预埋短杆;18、加固钢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叠合板本体1,叠合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2在水平位置上高于第二连接板3,在叠合板本体1相互拼接叠合的时候,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相互拼接,保证相邻叠合板本体1在连接时候的承重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一浇注口8和第二浇注口9,第二连接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5,第二连接板3上端开设有第一插接槽6和第三插接槽15,第二加强杆5内开设有与第二浇注口9相连通的第二浇注通道11,第一加强杆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钢筋12,第一加强钢筋12上固定连接有加固环13,加固环13埋设在第二加强杆5中。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2的下端开设有与第二加强杆5相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槽7,第一连接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插接槽6相插接配合的第一加强杆4,第一加强杆4内也固定有第一加强钢筋12和加固环13(图中未示出),在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相叠合拼接的时候,第一加强杆4与第一插接槽6相插接配合,第二加强杆5与第二插接槽7插接配合,能够增强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3所示,第一加强杆4内开设有第一浇注通道10,第一浇注口8与第一浇注通道10相连通,在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拼接配合的时候,第一浇注通道10与第一插接槽6相连通,第二浇注通道11与第二插接槽7相连通,第一加强钢筋12延伸至第一插接槽6与第二插接槽7中,在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相拼接叠合的时候,可以向第一浇注口8和第二浇注口9内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从第一浇注通道10与第二浇注通道11中分别流动至第一插接槽6与第二插接槽7中,使第一加强杆4与第一插接槽6以及第二加强杆5与第二插接槽7的连接更加的紧密,从而使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的连接更加的稳定牢固。
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固短杆14,加固短杆14与第三插接槽15相插接配合,在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相叠合拼接的时候,加固短杆14能够与第二连接板3上的第三插接槽15相插接配合,从而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叠合板本体1与第一连接板2以及第二连接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钢筋16,在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在与叠合板本体1相连接的时候,第二加强钢筋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预埋短杆17,两端预埋短杆17分别设置在叠合板本体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中,第二加强钢筋16与预埋短杆17能够增加叠合板本体1与第一连接板2以及第二连接板3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相邻叠合板本体1在相互叠合拼接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牢固。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内设置有加固钢筋架18,加固钢筋架18的设置能够增加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的支撑强度,在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相叠合拼接的时候,能够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包括叠合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2)在水平位置上高于第二连接板(3),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杆(4),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杆(5),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上端开设有与第一加强杆(4)相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槽(6),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下端开设有与第二加强杆(5)相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上开设有第一浇注口(8)和第二浇注口(9),所述第一加强杆(4)内开设有第一浇注通道(10),所述第一浇注口(8)与第一浇注通道(10)相连通,所述第一浇注通道(10)与第一插接槽(6)相连通,所述第二加强杆(5)内开设有与第二浇注口(9)相连通的第二浇注通道(11),所述第二浇注通道(11)与第二插接槽(7)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杆(4)与第二加强杆(5)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钢筋(12),所述第一加强钢筋(12)延伸至第一插接槽(6)与第二插接槽(7)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钢筋(12)上固定连接有加固环(13),所述加固环(13)埋设在第一加强杆(4)与第二加强杆(5)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固短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上端开设有第三插接槽(15),所述加固短杆(14)与第三插接槽(15)相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本体(1)与第一连接板(2)以及第二连接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强钢筋(16),所述第二加强钢筋(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预埋短杆(17),两端所述预埋短杆(17)分别设置在叠合板本体(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第二连接板(3)内设置有加固钢筋架(18)。
CN201921059107.8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Active CN2104597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9107.8U CN210459706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9107.8U CN210459706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9706U true CN210459706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4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9107.8U Active CN210459706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97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9465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拼接缝加强结构
CN210067179U (zh) 一种叠合板安装缝连接结构
CN210316020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CN210459706U (zh) 一种预置单向叠合板板侧连接结构
CN112411741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122786U (zh) 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叠合板
CN203603271U (zh) 一种混凝土叠合板拼接缝构造
CN110820983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墙板纵向连接方法
CN210164120U (zh) 梁板结构
CN216587250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预制叠合板
CN106088432B (zh) 楼板拼接结构及建筑模板
CN105952044B (zh) 一种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及预应力装配方法
CN212866534U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
CN109555232B (zh) 一种预制梁卯榫连接接头
CN21019495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装配式墙体结构
CN210508479U (zh) 一种历史建筑单元墙体的加固结构
CN218205139U (zh) 一种增强拼缝结构的叠合板
CN220953937U (zh) 一种预制叠合板拼接缝预留钢筋焊接连接结构
CN203742024U (zh) 复合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墙体体系
CN211714366U (zh) 一种装配形成的部分填充钢-混凝土组合l型柱
CN211774951U (zh) 一种避免产生结构裂缝的预制楼板
CN205421712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内置槽型钢结构
CN216195703U (zh) 一种具有构造拼接柱的装配式组合墙体
CN214117176U (zh) 一种装配式pc预制叠合板
CN21194912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叠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