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8997U -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 Google Patents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8997U
CN210458997U CN201921116933.1U CN201921116933U CN210458997U CN 210458997 U CN210458997 U CN 210458997U CN 201921116933 U CN201921116933 U CN 201921116933U CN 210458997 U CN210458997 U CN 21045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bsorption
absorption cotton
groove
mounting groove
seal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69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佟春双
李立权
王爽
王文学
赵哲
袁德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yang Shentie Xiaotun Sleeper C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yang Shentie Xiaotun Sleeper C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yang Shentie Xiaotun Sleeper C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yang Shentie Xiaotun Sleeper C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169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8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声屏障单元板只能单面吸隔声的问题而设计的。它包括铝合金框架,铝合金框架的左封板和右封板分别通过钻尾螺钉连接在上梁和下梁的左、右两端,在铝合金型材框架内设两个龙骨,龙骨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上梁和下梁连接;龙骨将框架内部分为左区块、中间区块、右区块;每个区块内都安装有水泥薄板、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一吸声棉、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二吸声棉;第一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后伸入到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内;第二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后伸入到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内。优点是可起到双面吸隔声的效果。

Description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屏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背景技术:
铁路声屏障是一种铁路噪声防治的专用设施,兼有一定的防护和景观作用,主要有整体式和插板式两种,一般采用插板式。
插板式铁路声屏障是由 H 型钢立柱与单元板组合而成,即在两个 H 型钢立柱之间插入若干块声屏障单元板,在铁路两侧通过吸声和隔声作用来防治噪声,其结构应牢固以起到防护作用,而外观组合应美观以形成景观效果。
现有的插板式铁路声屏障单元板有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1、金属声屏障;
一般由铝合金材料组成箱体,内置吸声棉或其他吸声材料。主要有三种常见形式:
(1)一种是采用一块或两块铝板折成箱型结构,其中一侧为穿孔率25%以上的铝合金面板朝向铁路内侧,另一侧为封闭铝合金背板朝向铁路外侧,在箱体内部由附着在一块水泥薄板上的覆盖有憎水型无 纺玻璃纤维布的吸声棉构成。例如专利号为200920096902.4 、名称为“高速铁路金属声屏障单元板”的实用新型专利。
(2)另一种是采用专用铝型材组合成箱形框架结构,无水泥薄板,由多块覆盖有憎水型无纺玻璃纤维布的吸声棉插放在铝型材预置沟槽内构成。再由一块穿孔率25%以上的铝合金面板和一块铝合金背板与前述箱型框架形成箱型结构,专利号为201320395779.2、名称为“ 一种高速铁路金属声屏障单元板”的实用新型专利。
(3)还有一种是采用专用铝型材组合成箱形框架结构和一块浇筑在箱形框架一侧预置沟槽的uhpgrc(超高性能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背板,无中间水泥薄板,再由多块覆盖有憎水型无纺玻璃纤维布的吸声棉插放在铝型材预置沟槽内构成。然后再由一块穿孔率25%以上的铝合金面板与前述箱型框架形成封闭的箱型结构,专利号为201820916176.5、名称为“ 一种铁路声屏障复合材料单元板”的实用新型专利。2、非金属声屏障,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是以混凝土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为吸声材料的载体和保护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
常见的一种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箱体,内置吸声棉,其中一侧为穿孔率25%以上的面板朝向铁路内侧,另一侧为封闭背板朝向铁路外侧,在箱体内部由覆盖有憎水型无纺玻璃纤维布的吸声棉或其他吸声材料构成。(2)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带预应力肋的背板外置刚性吸声材料,形成肋板式声屏障。如:专利号为201310578239.2、名称为“预应力混凝土肋板式声屏障单元板”的发明专利申请。
(3)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带空腔的背板,以提高吸声系数,形成中空板式声屏障。如专利号为201711403581 .3、名称为“ 中空板式声屏障单元板”的发明专利申请。
另一种非金属声屏障是采用聚碳酸酯(PC)板为屏体,采用铝合金框架形成以隔声为主,无吸声功能,可通视的声屏障单元板。
上述这些声屏障单元板,由于是单面吸隔声,在有多排轨道线路的列车站场等处,需要在单排或双排轨道的两侧相对设置,其他相邻轨道需要再背靠背设置一组声屏障才能满足降噪需要,必然增加成本,尤其有的场所由于轨道间的空间不够,无法设置双排声屏障,将导致噪声超标排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双面吸隔声,特别适合于有多排轨道的列车站场使用的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铝合金框架以及水泥薄板、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一吸声棉、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二吸声棉、第一穿孔面板、第二穿孔面板。
所述的铝合金框架由上梁、下梁、左封板、右封板组成;左封板和右封板分别通过钻尾螺钉连接在上梁和下梁的左、右两端,在铝合金型材框架内设两个类“工”字形龙骨,类“工”字形龙骨的上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上梁连接,类“工”字形龙骨的下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下梁连接;上梁、下梁、左封板、右封板、类“工”字形龙骨均由型材构成;
所述的上梁和下梁结构相同、相对设置,上梁截面结构为包括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的横向凹槽,横向凹槽的槽底中部固定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的横向凹槽为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后方的横向凹槽为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外侧连接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外侧的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内设有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的槽底板后端固定在横向凹槽前侧的外槽壁上;第二横向吸声棉安装槽外侧连接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外侧的第二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内设有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的槽底板前端固定在横向凹槽后侧的外槽壁上;
左封板和右封板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左封板截面结构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五个大小不等的纵向凹槽,五个纵向凹槽的开口都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居中的纵向凹槽为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与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相连接的前、后两个纵向凹槽为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和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在两个纵向吸声棉安装槽槽底外侧还各连接有一个纵向凹槽,这两个纵向凹槽分别为第一封板连接槽和第二封板连接槽;即第一封板连接槽的后侧槽壁连接在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的槽底前部,第一封板连接槽的前侧槽壁位于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前侧槽壁的前方;第二封板连接槽的前侧槽壁连接在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的槽底后部,第二封板连接槽的后侧槽壁位于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后侧槽壁的后方。
类“工”字形龙骨包括两个凹槽,两个凹槽的槽底外侧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板,两个凹槽的开口均背向连板,连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有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连板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和后方的连板与两个凹槽槽底之间的空间分别为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和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连板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和后方的横板与两个凹槽槽底之间的空间分别为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和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
两个类“工”字形龙骨将框架内部分为三个区块,这三个区块分别为左区块、中间区块、右区块;
左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工字形龙骨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
中间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
右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厚度为5㎜以下。
第一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90°后从第一连接槽的槽口经过、再弯折90°伸入到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内;第二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90°后从第二连接槽的槽口经过、再弯折90°伸入到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有双面穿孔面板、双层吸声棉、中央隔声板构成双面吸隔声结构,可起到双面吸隔声的效果。特别适合于在有多排轨道线路的列车站场等处使用。同样吸隔声效果,不仅占用空间少,而且造价低,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工”字形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它包括铝合金框架以及水泥薄板1、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一吸声棉2、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二吸声棉3、第一穿孔面板4、第二穿孔面板5。
所述的铝合金框架由上梁6、下梁7、左封板8、右封板9组成;左封板和右封板分别通过钻尾螺钉连接在上梁和下梁的左、右两端,在铝合金型材框架内设两个类“工”字形龙骨10,类“工”字形龙骨的上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上梁连接,类“工”字形龙骨的下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下梁连接;上梁、下梁、左封板、右封板、类“工”字形龙骨均由型材构成;
参照图3,所述的上梁和下梁结构相同、相对设置,上梁截面结构为包括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的横向凹槽,横向凹槽的槽底中部固定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6-1,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的横向凹槽为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6-2,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后方的横向凹槽为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6-3;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外侧连接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外侧的第一连接槽6-4,第一连接槽内设有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6-5,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的槽底板后端固定在横向凹槽前侧的外槽壁上;第二横向吸声棉安装槽外侧连接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外侧的第二连接槽6-6,第二连接槽内设有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6-7,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的槽底板前端固定在横向凹槽后侧的外槽壁上;
参照图4,左封板和右封板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左封板截面结构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五个大小不等的纵向凹槽,五个纵向凹槽的开口都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居中的纵向凹槽为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7-1;与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相连接的前、后两个纵向凹槽为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7-2和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7-3;在两个纵向吸声棉安装槽槽底外侧还各连接有一个纵向凹槽,这两个纵向凹槽分别为第一封板连接槽7-5和第二封板连接槽7-4;即第一封板连接槽7-5的后侧槽壁连接在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7-2的槽底前部,第一封板连接槽的前侧槽壁位于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7-2前侧槽壁的前方;第二封板连接槽7-4的前侧槽壁连接在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7-3的槽底后部,第二封板连接槽的后侧槽壁位于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7-3后侧槽壁的后方。
参照图5,类“工”字形龙骨包括两个凹槽10-1,两个凹槽的槽底外侧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板10-2,两个凹槽的开口均背向连板,连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有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10-3,连板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和后方的连板与两个凹槽10-1槽底之间的空间分别为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10-4和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10-5;连板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和后方的横板与两个凹槽10-1槽底之间的空间分别为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10-6和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10-7;
两个类“工”字形龙骨将框架内部分为三个区块,这三个区块分别为左区块、中间区块、右区块;
左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工字形龙骨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
中间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
右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厚度为5㎜以下。
第一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90°后从第一连接槽的槽口经过、再弯折90°伸入到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内;第二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90°后从第二连接槽的槽口经过、再弯折90°伸入到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其特征是:包括铝合金框架以及水泥薄板(1)、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一吸声棉(2)、包裹有憎水无纺布的第二吸声棉(3)、第一穿孔面板(4)、第二穿孔面板(5);
所述的铝合金框架由上梁(6)、下梁(7)、左封板(8)、右封板(9)组成;左封板和右封板分别通过钻尾螺钉连接在上梁和下梁的左、右两端,在铝合金型材框架内设两个类“工”字形龙骨(10),类“工”字形龙骨的上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上梁连接,类“工”字形龙骨的下端均通过钻尾螺钉与下梁连接;上梁、下梁、左封板、右封板、类“工”字形龙骨均由型材构成;
所述的上梁和下梁结构相同、相对设置,上梁截面结构为包括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的横向凹槽,横向凹槽的槽底中部固定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6-1),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的横向凹槽为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6-2),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后方的横向凹槽为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6-3);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外侧连接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外侧的第一连接槽(6-4),第一连接槽内设有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6-5),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的槽底板后端固定在横向凹槽前侧的外槽壁上;第二横向吸声棉安装槽外侧连接有开口朝向铝合金框架外侧的第二连接槽(6-6),第二连接槽内设有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6-7),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的槽底板前端固定在横向凹槽后侧的外槽壁上;
左封板和右封板结构相同、相对设置,左封板截面结构为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五个大小不等的纵向凹槽,五个纵向凹槽的开口都朝向铝合金框架内侧,居中的纵向凹槽为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7-1);与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相连接的前、后两个纵向凹槽为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7-2)和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7-3);在两个纵向吸声棉安装槽槽底外侧还各连接有一个纵向凹槽,这两个纵向凹槽分别为第一封板连接槽(7-5)和第二封板连接槽(7-4);即第一封板连接槽(7-5)的后侧槽壁连接在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7-2)的槽底前部,第一封板连接槽的前侧槽壁位于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7-2)前侧槽壁的前方;第二封板连接槽(7-4)的前侧槽壁连接在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7-3)的槽底后部,第二封板连接槽的后侧槽壁位于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7-3)后侧槽壁的后方;
类“工”字形龙骨包括两个凹槽(10-1),两个凹槽的槽底外侧中部之间连接有连板(10-2),两个凹槽的开口均背向连板,连板中部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有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10-3),连板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和后方的连板与两个凹槽(10-1)槽底之间的空间分别为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10-4)和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10-5);连板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前方和后方的横板与两个凹槽(10-1)槽底之间的空间分别为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10-6)和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10-7);
两个类“工”字形龙骨将框架内部分为三个区块,这三个区块分别为左区块、中间区块、右区块;
左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工字形龙骨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左封板的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左封板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
中间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左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左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
右区块内的水泥薄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水泥薄板安装槽内,水泥薄板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右侧的中间水泥薄板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第一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一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三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插在上梁和下梁的横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右端插在右封板的纵向第二吸声棉安装槽内,第二吸声棉的左端插在靠近右封板的类“工”字形龙骨的中间第四吸声棉安装槽内;
第一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90°后从第一连接槽的槽口经过、再弯折90°伸入到横向第一穿孔面板安装槽内;第二穿孔面板的上端和下端均向内弯折90°后从第二连接槽的槽口经过、再弯折90°伸入到横向第二穿孔面板安装槽内。
CN201921116933.1U 2019-07-17 2019-07-17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Active CN21045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6933.1U CN210458997U (zh) 2019-07-17 2019-07-17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6933.1U CN210458997U (zh) 2019-07-17 2019-07-17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8997U true CN210458997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5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6933.1U Active CN210458997U (zh) 2019-07-17 2019-07-17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8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171A (zh) 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
CN204370330U (zh) 一种复合声屏障板及其声屏障
CN1644802A (zh) 双面吸声啮合空腔无棉声屏障
CN111893908B (zh) 一种城市高架通风型组合式声屏障
CN1807761A (zh) 微孔泡沫双面吸声型超薄声屏障
CN210458997U (zh)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CN104727241A (zh) 整体式多层微穿孔金属声屏障
EP2292857A1 (de) Stabtragwerk zur Bildung eines Rahmens, umfassend mehrere Knoten und die Knoten verbindende Stäbe
DE2449329A1 (de) Schalldaemmende trennwand
CN106522082B (zh) 铁路箱内行车全封闭式箱梁
DE102008030944A1 (de) Tragendes Bau-Konstruktionselement
AT506044B1 (de) Gebäude
CN110258374A (zh) 高速铁路声屏障金属复合双面吸隔声板
CN201546180U (zh) 一种高速铁路声屏障结构
CN203559361U (zh) 一种高速铁路的减载式声屏障结构
EP3310965B1 (de) Schallabsorbierendes bauelement und schallschutzwand mit einem solchen bauelement
CN206591420U (zh) 铁路箱内行车全封闭式箱梁
CN209509256U (zh) 一种pvc复合夹芯墙体板
DE2043784B2 (de) Schalldämmende Schale für mehrschalige Raumwandungen
CN205421055U (zh) 高铁用桥梁非金属高强声屏障
CN206110001U (zh) 外覆式声屏障
CN101638882B (zh) 预应力混凝土三腹板槽型梁
DE102004056333B4 (de) Verbundwerkstoff zur Schall- und Wärmedämmung
RU2005103893A (ru) Рельсобалочный блок конструкций для параллельных рельсовых путей
CN209509258U (zh) 一种pvc复合墙体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