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8843U -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8843U
CN210458843U CN201920912175.8U CN201920912175U CN210458843U CN 210458843 U CN210458843 U CN 210458843U CN 201920912175 U CN201920912175 U CN 201920912175U CN 210458843 U CN210458843 U CN 210458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gutter
toe
drainage 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21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静
张伟光
张善锋
王青
张陶然
杨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c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c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c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c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21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8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8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8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排水结构,包括:坡脚,设置在施工坡面的底部;排水边沟,与所述坡脚靠近所述施工坡面底部的一端光滑连接,雨水沿着所述施工坡面,经过所述坡脚进入所述排水边沟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防止经过多次冻融后,填方路段路基软化的预制排水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道路修筑时,有些低洼的地方原地面高程比路基底的高程低,需进行填方处理,在市政工程中,需要进行路基填方处理的路段称为填方路段。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等均可作为路基填方土料。
与常规路段相比,填方路段所用土料缺乏长期固结沉降过程,但是在多次冻融后,土颗粒间空隙变大,雨水易渗入地基土层中,从而造成填方路段路基软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经过多次冻融后,填方路段路基软化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排水结构,包括:
坡脚,设置在施工坡面的底部;
排水边沟,与所述坡脚靠近所述施工坡面底部的一端光滑连接,雨水沿着所述施工坡面,经过所述坡脚进入所述排水边沟内。
进一步,所述坡脚与所述排水边沟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所述坡脚包括与所述施工坡面坡度一致的第一平面和与所述第一平面固接的第二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所述排水边沟大致呈U型。
进一步,所述排水边沟包括与坡脚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远离坡脚的第二连接面、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弧形过渡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坡度。
进一步,在所述第二连接面的端部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且固定在地基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
进一步,在所述排水边沟的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排水边沟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相邻两块排水边沟通过所述连接部相互搭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排水结构,包括:坡脚,设置在施工坡面的底部;排水边沟,与所述坡脚靠近所述施工坡面底部的一端光滑连接,雨水沿着所述施工坡面,经过所述坡脚进入所述排水边沟内。取坡脚与排水边沟沿着施工坡面设置,并且坡脚与排水边沟之间平滑连接,减小了路基经过多次冻融后,出现断裂的情况,使得路基上的雨水沿着施工破面,顺着坡脚直接流入到排水边沟中,从源头上避免了填方路段路基软化、进而导致路面沉降的情况,并且坡脚和排水边沟采用预制件,可以与路基和道路同时施工,减少了现在砌筑的时间,使得施工更加的简单,便捷。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排水结构,所述坡脚与所述排水边沟为一体成型件。将坡脚与排水边沟制作成一体件,防止坡脚与排水边沟之间存在连接缝隙,在经过多次冻融之后,出现断裂的情况,使得坡脚与排水边沟的整体性强,从而提高了坡脚与排水边沟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排水结构,在所述第二连接面的端部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且固定在地基上的搭接部,所述搭接部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在排水边沟安装的过程中,搭接部需要搭接在地基的边缘上,以起到固定的作用,由于排水边沟具有搭接部,同时也便于排水边沟的运输与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排水边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排水边沟的立体图;
图5为图2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路基;2-施工坡面;3-植草灌护坡;4-护坡道;5-坡脚;6-第一平面; 7-第二平面;8-排水边沟;9-第一连接面;10-弧形过渡面;11-第二连接面; 12-搭接部;13-连接部;14-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在现有技术中,雨水排水边沟8采用现场砌筑施工工艺,由浆砌片石和中粗砂垫层组成。如图1所示,雨水排水边沟渗流路径为路基1、施工坡面2上的植草灌护坡3、护坡道4和浆砌片石所筑成的排水边沟8。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填方路段排水边沟8,路基1经过多次冻融后,在填方路段的坡脚位置,排水边沟8与护坡道4之间会产生裂缝,因此路基1及施工坡面2留下的雨水会大量地渗入护坡道 4及路基下方地基14的土层中,造成填方路段路基1的软化,进而引发路基1的沉降和损伤,威胁道路的行车安全。并且,现有技术中的填方路段排水边沟8采用浆砌石结构,在路基1及道路施工完成后,再陆续开始排水边沟8的施工,而且排水边沟8采用现场砌筑工艺,施工周期长、且工序复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雨水排水边沟8进行改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排水结构,包括:坡脚5,设置在施工坡面2的底部;排水边沟8,与所述坡脚5靠近所述施工坡面底部的一端光滑连接,雨水沿着所述施工坡面,经过所述坡脚5进入所述排水边沟8内。
取消了护坡道4,使得施工坡面2与排水边沟8之间没有护坡道4这个平台,坡脚5与排水边沟8沿着施工坡面2设置,并且坡脚5与排水边沟8之间平滑连接,减小了路基1经过多次冻融后,出现断裂的情况,使得路基1上的雨水沿着施工坡面2,顺着坡脚5直接流入到排水边沟8中,从源头上避免了填方路段路基1软化、进而导致路面沉降的情况,并且坡脚5和排水边沟8采用预制件,可以与路基1和道路同时施工,减少了现在砌筑的时间,使得施工更加的简单,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坡脚5与所述排水边沟8为一体成型件。将坡脚5与排水边沟8制作成一体件,防止坡脚5与排水边沟8之间存在连接缝隙,在经过多次冻融之后,出现断裂的情况,使得坡脚5与排水边沟8的整体性强,同时便于雨水的流下。
所述坡脚5包括与所述施工坡面2坡度一致的第一平面6和与所述第一平面6固接的第二平面7。所述第一平面6与所述第二平面7的夹角为锐角。第二平面7与地基14平行,在安装时,第二平面7与第一平面6的夹角处填充有填方土,从而将坡脚5固定住,使得坡脚5与施工坡面2通过填方土挤压连接,起到了稳定坡脚5的作用。
排水边沟8呈弧形,具体地,所述排水边沟8大致呈U型。排水边沟8呈 U型,起到了聚拢雨水的作用,让雨水沿着排水边沟8的长度方向流动。
如图3所示,所述排水边沟8包括与坡脚5连接的第一连接面9和远离坡脚5的第二连接面1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9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1 的弧形过渡面10。与坡脚5连接的一端为第一连接面9,紧贴地基14的一端的第二连接面11,中间的连接的部位为弧形过渡面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11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面9的坡度。第二连接面11沿着坡脚5顺延下来,与施工坡面2的坡度基本一致,第二连接面11为垂直于所述地基14的面。
在所述第二连接面11的端部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9,且固定在地基 14上的搭接部12,所述搭接部12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1。在排水边沟8安装的过程中,搭接部12需要搭接在地基14的边缘上,以起到固定的作用,由于排水边沟8具有搭接部12,同时也便于排水边沟8的运输与安装。
如图4-5所示,在所述排水边沟8的一端设有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 的形状与所述排水边沟8的形状相适配。相邻两块排水边沟8通过所述连接部 13相互搭接设置。在排水边沟8的右端设置有连接部13,连接部13的形状与排水边沟8的形状相适配,连接部13用于连接第一块排水边沟8与第二块排水边沟之间的连接缝,避免雨水沿着排水边沟8渗入到地基中,从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第二块排水边沟8通过连接部13搭接在第一块排水边沟8上,以此形式搭接完所有的排水边沟8。
具体安装过程:先沿道路的延伸方向,在地基14处开挖导沟,在导沟底部铺设中粗砂,并夯实坚固,形成中粗砂垫层,然后将预制好的坡脚5和排水边沟8吊放至导沟内部,在坡脚5和排水边沟8形成的三角区域后方填筑土料,形成填方施工坡面2,以此方式,直至完成所述坡脚5和排水边沟8的铺设。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坡脚(5),设置在施工坡面(2)的底部;
排水边沟(8),与所述坡脚(5)靠近所述施工坡面(2)底部的一端光滑连接,雨水沿着所述施工坡面(2),经过所述坡脚(5)进入所述排水边沟(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5)与所述排水边沟(8)为一体成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脚(5)包括与所述施工坡面(2)坡度一致的第一平面(6)和与所述第一平面(6)固接的第二平面(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6)与所述第二平面(7)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边沟(8)大致呈U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边沟(8)包括与坡脚(5)连接的第一连接面(9)和远离坡脚(5)的第二连接面(1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9)和所述第二连接面(11)的弧形过渡面(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1)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面(9)的坡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连接面(11)的端部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9),且固定在地基(14)上的搭接部(12),所述搭接部(12)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面(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边沟(8)的一端设有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的形状与所述排水边沟(8)的形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排水边沟(8)通过所述连接部(13)相互搭接设置。
CN201920912175.8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Active CN210458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175.8U CN210458843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2175.8U CN210458843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8843U true CN210458843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1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2175.8U Active CN210458843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88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057A (zh) * 2021-07-20 2021-09-10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灌技术的边坡绿化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057A (zh) * 2021-07-20 2021-09-10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灌技术的边坡绿化方法
CN113367057B (zh) * 2021-07-20 2023-05-23 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灌技术的边坡绿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27272A (zh) 底板锚固约束型隧道衬砌构造
CN103046446B (zh)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结合部处治结构
CN104514216B (zh) 一种填方渠道抗冻胀防渗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200881B (zh) 高寒区路基冻害综合处治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0177294U (zh) 一种山区公路路基
CN210458843U (zh) 一种预制排水结构
CN206016853U (zh) 底板锚固约束型隧道衬砌构造
CN212335690U (zh) 防渗水路面接缝结构
CN210395030U (zh) 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市政道路侧分隔带的防水结构
CN110172884B (zh) 一种山区公路路基及施工方法
CN102704437A (zh) 一种适用复杂山区的采煤塌陷区耕作水源再造方法
US2012026957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verting Sub-surface Water
CN115839067A (zh) 粉砂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建边绿路基边坡施工技术
CN210421127U (zh) 一种处治浅埋偏压病害的隧道工程反压回填结构
CN212895900U (zh) 一种重力式u型桥台台后排水结构
CN210529482U (zh) 一种桥梁伸缩缝排水结构
CN210658236U (zh) 一种堆渣结构
CN21026254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道路构造
CN209873485U (zh) 冲沟处理永临结合便道结构
JP2022084334A (ja) 谷地形用排水構造および暗渠ブロック
CN106917388A (zh) 一种用土工格栅加筋水泥改性土包盖的拦沙坝及施工方法
CN112281576A (zh) 一种公路病害维修方法
CN207159748U (zh) 一种公路填方段路肩式排水结构
CN214219259U (zh) 高液限土路堑的防护结构及高液限土路堑
CN205529777U (zh) 一种单边夹缝排水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