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7630U -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57630U
CN210457630U CN201921040968.1U CN201921040968U CN210457630U CN 210457630 U CN210457630 U CN 210457630U CN 201921040968 U CN201921040968 U CN 201921040968U CN 210457630 U CN210457630 U CN 210457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pipe
main body
rack
aera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409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继龙
李华
赵华
智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S'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S'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S'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409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57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57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57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包括主体、配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水管、曝气管和曝气室,所述曝气室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滚筒、轴承、转轴、调节轮、固定块、调节组件和若干叶片,该多功能生物滤池通过曝气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叶片的转速来调节曝气管的通气供氧量,从而调节主体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避免溶解氧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脱氮效果,与现有的曝气机构相比,该曝气机构调节便捷,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生物滤池,由碎石或塑料制品填料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污水与填料表面上生长的微生物膜间隙接触,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有的生物滤池在进行脱氮工作时,为了提供硝化和反硝化的生物的生产环境时,需要精确控制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若溶解氧的含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脱氮的效果,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包括主体、配水槽、进水管、出水管、反冲洗进气管、反冲洗进水管、曝气管和曝气室,所述配水槽和出水管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两侧,所述配水槽通过进水管与主体的下部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气管和反冲洗进水管均设置在主体的靠近出水管的一侧的下方,所述曝气室设置在主体的靠近出水管的一侧,所述曝气管水平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曝气管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曝气管与曝气室连通,所述曝气室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管的下方设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滤头,所述曝气管的上方设有滤料层;
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滚筒、轴承、转轴、调节轮、固定块、调节组件和若干叶片,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曝气室内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与滚筒传动连接,所述曝气室的远离主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轴承固定在曝气室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叶片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调节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曝气室内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与调节轮连接,所述滚筒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调节轮的轮面与滚筒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的其中一个腰所在的面垂直,所述调节轮与滚筒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调节轮在转轴上移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曝气室内的顶部,所述调节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轮连接,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二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曝气室内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与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齿轮的下方,所述齿条与连接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调节轮在转轴上移动,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竖杆、横板和两个连杆,所述竖杆的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另一端与横板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调节轮的两侧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连杆一一对应,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连杆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连杆在环形槽内移动,所述连杆的远离横板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凹口匹配,所述滚珠的球心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滚珠与环形槽的内壁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齿条的移动方向,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与曝气室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导向杆平行设置,所述齿条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导向杆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杆穿过穿孔,所述导向杆与齿条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主体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所述主体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生物滤池通过曝气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叶片的转速来调节曝气管的通气供氧量,从而调节主体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避免溶解氧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脱氮效果,与现有的曝气机构相比,该曝气机构调节便捷,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生物滤池的曝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配水槽,3.进水管,4.出水管,5.曝气管,6.曝气室,7.反冲洗进水管,8.反冲洗进气管,9.承托层,10.滤头,11.滤料层,12.第一电机,13.滚筒,14.调节轮,15.转轴,16.叶片,17.轴承,18.第二电机,19.齿轮,20.齿条,21.竖杆,22.横板,23.连杆,24.滚珠,25.导向杆,26.溶解氧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包括主体1、配水槽2、进水管3、出水管4、反冲洗进气管8、反冲洗进水管7、曝气管5和曝气室6,所述配水槽2和出水管4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两侧,所述配水槽2通过进水管3与主体1的下部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气管8和反冲洗进水管7均设置在主体1的靠近出水管4的一侧的下方,所述曝气室6设置在主体1的靠近出水管4的一侧,所述曝气管5水平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曝气管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曝气管5与曝气室6连通,所述曝气室6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管5的下方设有承托层9,所述承托层9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滤头10,所述曝气管5的上方设有滤料层11;
该多功能生物滤池通过曝气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叶片16的转速来调节曝气管5的通气供氧量,从而调节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避免溶解氧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脱氮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滚筒13、轴承17、转轴15、调节轮14、固定块、调节组件和若干叶片16,所述第一电机12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曝气室6内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12与滚筒13传动连接,所述曝气室6的远离主体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轴承17固定在曝气室6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轴15的一端与轴承17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6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15的另一端上,所述调节轮14套设在转轴15上,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曝气室6内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与调节轮14连接,所述滚筒13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调节轮14的轮面与滚筒13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的其中一个腰所在的面垂直,所述调节轮14与滚筒13抵靠。
当进行曝气工作时,控制第一电机12启动,带动滚筒13转动,使得调节轮14转动,通过转轴15使得叶片16转动,从而将曝气室6外的空气导入曝气室6内,再经过曝气管5导入主体1内,实现曝气的功能,使得曝气管5对主体1内的污水进行通气供氧工作,便于进行脱氮工作,当要调节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时,控制调节组件工作,带动调节轮14在转轴15上移动,从而调节叶片16的转动速度,控制进入曝气管5内的空气量,从而调节了曝气管5向污水通气的供氧量,避免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过低或过高,影响脱氮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调节轮14在转轴15上移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曝气室6内的顶部,所述调节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轮14连接,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8、齿轮19和齿条20,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曝气室6内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18与齿轮19传动连接,所述齿条20设置在齿轮19的下方,所述齿条20与连接单元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调节轮14在转轴15上移动,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竖杆21、横板22和两个连杆23,所述竖杆21的一端与齿条20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1的另一端与横板2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3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调节轮14的两侧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连杆23一一对应,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连杆23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当进行调速工作时,第二电机18启动,齿轮19转动,带动齿条20移动,通过竖杆21带动横板22移动,通过两个连杆23带动调节轮14在转轴15上移动,由于滚筒13和调节轮14抵靠,滚筒13转动时带动调节轮14转动,所以滚筒13的线速度与调节轮14的线速度相等,但是由于滚筒13的半径处处不等,从而导致调节轮14的角速度随着调节轮14向靠近叶片16的方向移动而增大,当调节轮14的角速度增大时,带动叶片16的转速提高,使得进入曝气管5内的空气增多,提高了曝气管5的出气量,从而实现了通过调节叶片16转速来控制曝气管5的出气量,从而调节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避免污水中溶解氧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脱氮效果。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连杆23在环形槽内移动,所述连杆23的远离横板22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滚珠24,所述滚珠24与凹口匹配,所述滚珠24的球心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滚珠24与环形槽的内壁抵靠。
通过设置滚珠24,将连杆23在环形槽内移动时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摩擦力,使得连杆23在环形槽内移动时更加的流畅。
作为优选,为了限制齿条20的移动方向,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杆25,所述导向杆25的一端与曝气室6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0与导向杆25平行设置,所述齿条20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导向杆25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杆25穿过穿孔,所述导向杆25与齿条20滑动连接。
通过设置导向杆25,限制了齿条20的移动方向,使得齿条20移动时更加的稳定。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所述主体1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26。
通过溶解氧传感器26检测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从而通过控制调节叶片16的转速,控制进入曝气管5的空气量,从而调节曝气管5的出气量,从而调节了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
当进行曝气工作时,控制第一电机12启动,带动滚筒13转动,使得调节轮14转动,通过转轴15使得叶片16转动,从而将曝气室6外的空气导入曝气室6内,再经过曝气管5导入主体1内,实现曝气的功能,使得曝气管5对主体1内的污水进行通气供氧工作,便于进行脱氮工作,当要调节污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时,第二电机18启动,齿轮19转动,带动齿条20移动,通过竖杆21带动横板22移动,通过两个连杆23带动调节轮14在转轴15上移动,由于滚筒13和调节轮14抵靠,滚筒13转动时带动调节轮14转动,所以滚筒13的线速度与调节轮14的线速度相等,但是由于滚筒13的半径处处不等,从而导致调节轮14的角速度随着调节轮14向靠近叶片16的方向移动而增大,当调节轮14的角速度增大时,带动叶片16的转速提高,使得进入曝气管5内的空气增多,提高了曝气管5的出气量,从而实现了通过调节叶片16转速来控制曝气管5的出气量,从而调节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避免污水中溶解氧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脱氮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生物滤池通过曝气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叶片16的转速来调节曝气管5的通气供氧量,从而调节主体1内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避免溶解氧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影响脱氮效果,与现有的曝气机构相比,该曝气机构调节便捷,实用性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配水槽(2)、进水管(3)、出水管(4)、反冲洗进气管(8)、反冲洗进水管(7)、曝气管(5)和曝气室(6),所述配水槽(2)和出水管(4)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两侧,所述配水槽(2)通过进水管(3)与主体(1)的下部连通,所述反冲洗进气管(8)和反冲洗进水管(7)均设置在主体(1)的靠近出水管(4)的一侧的下方,所述曝气室(6)设置在主体(1)的靠近出水管(4)的一侧,所述曝气管(5)水平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所述曝气管(5)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气孔,所述曝气管(5)与曝气室(6)连通,所述曝气室(6)内设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管(5)的下方设有承托层(9),所述承托层(9)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滤头(10),所述曝气管(5)的上方设有滤料层(11);
所述曝气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2)、滚筒(13)、轴承(17)、转轴(15)、调节轮(14)、固定块、调节组件和若干叶片(16),所述第一电机(12)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曝气室(6)内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12)与滚筒(13)传动连接,所述曝气室(6)的远离主体(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轴承(17)固定在曝气室(6)的远离开口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转轴(15)的一端与轴承(17)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6)周向均匀固定在转轴(15)的另一端上,所述调节轮(14)套设在转轴(15)上,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曝气室(6)内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与调节轮(14)连接,所述滚筒(13)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调节轮(14)的轮面与滚筒(13)的等腰梯形的截面的其中一个腰所在的面垂直,所述调节轮(14)与滚筒(13)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调节单元设置在曝气室(6)内的顶部,所述调节单元通过连接单元与调节轮(14)连接,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8)、齿轮(19)和齿条(20),所述第二电机(18)固定在曝气室(6)内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18)与齿轮(19)传动连接,所述齿条(20)设置在齿轮(19)的下方,所述齿条(20)与连接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竖杆(21)、横板(22)和两个连杆(23),所述竖杆(21)的一端与齿条(20)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1)的另一端与横板(2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杆(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3)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L形,所述调节轮(14)的两侧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连杆(23)一一对应,所述连杆(23)的另一端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所述连杆(23)与环形槽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3)的远离横板(22)的一端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滚珠(24),所述滚珠(24)与凹口匹配,所述滚珠(24)的球心设置在凹口的内部,所述滚珠(24)与环形槽的内壁抵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导向杆(25),所述导向杆(25)的一端与曝气室(6)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0)与导向杆(25)平行设置,所述齿条(20)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导向杆(25)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杆(25)穿过穿孔,所述导向杆(25)与齿条(20)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设有溶解氧传感器(26)。
CN201921040968.1U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Active CN210457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0968.1U CN210457630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40968.1U CN210457630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57630U true CN210457630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40968.1U Active CN210457630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57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79732U (zh) 一种喷气式曝气搅拌装置
CN108298676A (zh) 一种具有调速功能的作用范围广的节能型曝气系统
CN210457630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滤池
CN110606559A (zh) 一种曝气机构及纸厂污水处理装置
CN205533336U (zh) 360°多向送风塔式电风扇
CN208322888U (zh) 一种玻璃钢轴表面抛光装置
CN111480488B (zh) 一种无线自动温室大棚卷膜通风系统
US8142167B2 (en) Paddlewheel apparatus
CN212687683U (zh) 一种高程可调节的生物转盘
CN103359828B (zh) 一种好氧微生物处理污水方法及装置
CN205442764U (zh) 三相生物反应器
CN108188646A (zh) 一种可三轴移动的轧辊堆焊用驱动系统
CN111321069B (zh) 一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发酵处理装置
CN113955407A (zh) 一种可无级调速的自动化设备送料装置
CN109220972B (zh) 鱼塘自动补水增氧系统
CN208411328U (zh) 一种水陆两用船
CN207695392U (zh) 一种多功能卧式弯管机
CN207159226U (zh) 一种菌种孵化器搅拌装置的专用罐体
CN218030718U (zh) 一种混合送风机
CN221093948U (zh) 一种气体流量控制结构
CN205324562U (zh) 一种钢筋折弯装置
CN206468574U (zh) 一种自动调角度的风机叶轮
CN220922350U (zh) 一种固定角度的转动装置
CN220689229U (zh) 一种可调节风口方向的除湿机
CN220165982U (zh) 一种曝气沉淀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