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51711U - 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51711U CN210451711U CN201921050434.7U CN201921050434U CN210451711U CN 210451711 U CN210451711 U CN 210451711U CN 201921050434 U CN201921050434 U CN 201921050434U CN 210451711 U CN210451711 U CN 2104517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absorber
- fixing
- plate
- clamping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减震器,减震器装配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架、用于固定减震器尾环的固定部、用于固定减震器底座的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述弹簧的第二夹持机构、用于限制弹簧行程的第一限位机构、用于限制定位螺母在螺纹段上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将减震器顶环旋转安装在螺纹段上的旋转升降机构,固定部、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旋转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支架上。该减震器装配装置有利于使各个减震器的弹簧的回复力一致,以提高各个减震器的标准化程度,同时,其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器装配过程中需要手动压缩弹簧,并在减震器的液压杆的螺纹段旋入顶环。
然而,现有技术采用手动旋入的方式会导致弹簧压缩形成不一致,使得弹簧的回复力不一致,标准化程度差,此外,弹簧的弹性大不易压缩,人工装配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液压杆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减震器尾环、减震器底座、弹簧和减震器顶环,该液压杆连接在所述减震器底座的顶面且该液压杆的顶端具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上套设有定位螺母,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液压杆的外周,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架、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尾环的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底座的第一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弹簧的第二夹持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弹簧行程的第一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定位螺母在所述螺纹段上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将所述减震器顶环旋转安装在所述螺纹段上的旋转升降机构,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和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固定部相连,以带动所述固定部升降。
可选地,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导轨、滑块、升降气缸、滑台连接板和滑台,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与滑台连接以使所述滑台随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上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滑台连接板与所述滑台连接,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滑台上并相对所述滑台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板、两块第一滑动板、两根第一导杆以及两个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两个第二固定部,所述两个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构成U型结构,所述两个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两根第一导杆穿设在所述两个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并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对应与所述两块第一滑动板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一一对应的与所述第一夹持部滑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板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两个第一夹持部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设置有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孔的延伸方向关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延伸方向对称,且两个所述滑动孔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还包括两根转轴,所述第一夹持部呈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板滑动的通槽,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通槽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转轴的两端对应连接在所述通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两个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呈弧形且与所述弹簧的外周相适配的夹持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一对应的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两块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簧的外径;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二限位板,两块所述第二限位板的相对侧设置有半圆形孔,所述半圆形孔的内壁设置限位部,当两块所述第二限位板相互靠近时,所述限位部限制套设在所述螺纹段上的所述定位螺母向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夹持并带动所述减震器顶环旋转的旋转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旋转夹持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二固定板、第四气缸、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多根导向杆,所述安装板呈U型结构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所述支架垂直,所述第四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板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多根导向杆沿所述第四气缸的周向分布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连接,所述旋转夹持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旋转夹持组件包括内部集成有气动电机和气缸的旋转夹持件、旋转供气轴、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板、两块第二滑动板、两块夹板、两根第二导杆和两个第三夹持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三固定部和两个第四固定部,所述两个第四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三固定部构成U型结构,所述两根第二导杆穿设在所述两个第四固定部之间,所述旋转夹持件与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且所述旋转夹持件的下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三固定部并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对应与所述两块第二滑动板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夹板滑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板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两块夹板在所述第二导杆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三夹持部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夹板连接;
所述旋转供气轴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由所述旋转夹持件的上输出端驱动转动,所述第二段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下表面连接。
可选地,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固定部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滑板、丝杠螺母组件和调节手柄,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滑台上,所述滑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并相对所述滑板垂直,所述丝杠螺母组件中的丝杠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丝杠螺母组件中的螺母套设在丝杠上并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调节手柄与丝杠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当对减震器进行装配时,先将减震器尾环套设在固定部并由固定部对减震器进行支承,然后再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对减震器底座进行夹紧,且通过第二夹持机构对弹簧的外周夹紧,这样就可以使减震器固定,而弹簧的行程由第一限位机构进行限位,此时,升降机构带动固定部上升,使得液压杆从弹簧内部向上伸出,而定位螺母在螺纹段上的位置可以由第二限位机构限定,最后,再通过旋转升降机构夹持减震器,并通过向下旋转使减震器顶环安装在螺纹段上,由此,可以实现减震器的快速装配,由于减震器顶环在螺纹段上的距离一定,即旋转升降机构的下降位置一定,使得经该减震器装配装置装配的各个减震器的回复力一致,从而提升了减震器的标准化程度,并且,该减震器装配装置相比人工装配具有装配效率高、装配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与部分减震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部分第一夹持机构、部分高度调节结构和部分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部分减震器装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固定板与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底座;11-支架;20-升降机构;21-导轨;22-滑块;23-滑台;24-固定部;25-升降气缸;26-滑台连接板;31-第一固定板;32-滑板;33-丝杠;34-调节手柄;40-第一夹持机构;41-第一夹持部;41a-转轴;42-第一气缸;43-第一连接板;44-第一滑动板;44a-滑动孔;45-第一导杆;46-第一固定件;50-第二夹持机构;50a-第二气缸;51-第一限位机构;53-第二限位机构;53a-第三气缸;60-旋转升降机构;61-安装板;62-第四气缸;63-第一活动板;64-第二固定板;65-第二活动板;66-旋转供气轴;67-旋转夹持件;68-第三夹持部;69-导向杆;100-减震器;101-减震器尾环;102-弹簧;103-液压杆;104-减震器底座;105-减震器顶环;106-定位螺母;311-V型槽;312-燕尾槽;411-通槽;671-第二连接板;672-第二滑动板;673-夹板;674-第二导杆;675-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减震器100,减震器100包括液压杆103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减震器尾环101、减震器底座104、弹簧102和减震器顶环105,该液压杆103连接在减震器底座104的顶面且该液压杆103的顶端具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上套设有定位螺母106,其中,定位螺母106用于限制减震器顶环105在螺纹段上的旋入距离,弹簧102套设在液压杆103的外周,减震器装配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架11、用于固定减震器尾环101的固定部24、用于固定减震器底座104的第一夹持机构40、用于夹持弹簧102的第二夹持机构50、用于限制弹簧102行程的第一限位机构51、用于限制定位螺母106在螺纹段上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53以及用于将减震器顶环105旋转安装在螺纹段上的旋转升降机构60,其中,支架11可以构造成柱状结构,且其数量为多根,多根支架11并列设置,固定部24、第一夹持机构40、第二夹持机构50、第一限位机构51、第二限位机构53和旋转升降机构60均安装在支架11。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20,升降机构20分别与支架11和固定部24相连,以带动固定部24升降,其中,固定部24构造成圆柱状的杆状结构,并且,固定部24相对支架11垂直,即固定部24沿水平方向延伸,以将减震器尾环101套设在固定部24上,从而通过固定部24对减震器100进行支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减震器100进行装配时,先将减震器尾环101套设在固定部24并由固定部24对减震器100进行支承,然后再通过第一夹持机构40对减震器底座104进行夹紧,且通过第二夹持机构50对弹簧102的外周夹紧,这样就可以使减震器100固定,而弹簧102的行程由第一限位机构51进行限位,此时,升降机构20带动固定部24上升,使得液压杆103从弹簧102内部向上伸出,定位螺母106在螺纹段上的位置可以由第二限位机构53限定,最后,再通过旋转升降机构60夹持减震器100,并通过向下旋转使减震器顶环105安装在螺纹段上,由此,可以实现减震器100的快速装配,由于减震器顶环105在螺纹段上的旋入距离一定,即旋转升降机构60的下降位置一定,使得经该减震器装配装置装配的各个减震器100的回复力一致,从而提升了减震器100的标准化程度,并且,该减震器装配装置相比人工装配具有装配效率高、装配精度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2,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底座10,支架11安装在底座10上,且支架11相对底座10垂直,升降机构20包括导轨21、滑块22、升降气缸25、滑台连接板26和滑台23,导轨21的数量可以为两根,两根导轨21对应安装在两个支架11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滑块22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21上,且滑块2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优选地,每个导轨21上可以设置两个滑块22,滑块22与滑台23连接以使滑台23随滑块22在导轨21上往复移动,升降气缸25安装在底座10上,升降气缸25的活塞杆通过滑台连接板26与滑台23连接,滑台连接板26位于升降气缸25的上方,且滑台连接板26相对滑台23垂直,固定部24设置于滑台23上并相对滑台23垂直,由此,当升降气缸25的活塞杆伸出时,其可以带动滑台23在导轨21上升降,从而可以升降减震器100,使得装配的初始阶段,弹簧102在第一限位机构51的作用下且减震器100在升降机构20的顶升作用下,液压杆103可以从弹簧102的内部向上伸出,相比人工装配方式,更易压缩弹簧102,因而,通过该减震器装配装置更加省力、高效。
参阅图1、图2、图4、图5和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机构40包括第一固定件46、第一气缸42、第一连接板43、两块第一滑动板44、两根第一导杆45以及两个第一夹持部41,第一固定件46包括第一固定部24和两个第二固定部24,两个第二固定部24分别与第一固定部24连接并与第一固定部24构成U型结构,两个第二固定部24分别与相邻的支架11固定连接,即,其中一个第二固定部24固定在其中一个支架11上,另一第二固定部24固定在相邻的支架11上,两根第一导杆45穿设在两个第二固定部24之间,第一气缸42安装在第一固定部24上且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穿过第一固定部24并与第一连接板43连接,第一连接板43的两侧对应与两块第一滑动板44连接,第一滑动板44一一对应的与第一夹持部41滑动连接,以通过第一滑动板44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一夹持部41在第一导杆45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由此,当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伸出时,第一气缸42可以带动第一连接板43向第一气缸42的前方移动,同时,第一连接板43也带动对应与第一连接板43两侧相连的第一滑动板44向前移动,从而使套设在第一导杆45上的第一夹持部41相互靠近,这样就可以通过两个第一夹持部41对减震器底座104进行夹持,由于第一夹持部41在第一导杆45上滑动,这样可以使第一夹持部41的移动位置更加准确,以便稳定地对减震器底座104进行夹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部41与减震器底座104的外表面相贴合,以便第一夹持部41能够稳定地对减震器底座104进行夹持。
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进一步地,第一滑动板44上设置有滑动孔44a,滑动孔44a呈长条形,其可以为腰形孔,两个滑动孔44a的延伸方向关于第一连接板43的延伸方向对称,且两个滑动孔44a的夹角为钝角,第一夹持机构40还包括两根转轴41a,第一夹持部41呈板状结构,且第一夹持部41上开设有供滑动板滑动的通槽411,转轴41a穿设在通槽411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转轴41a的两端对应连接在通槽4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当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伸出时,第一滑动板44向前移动,使得转轴41a可以在滑动孔44a中滑动,从而使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部41相互靠近,当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收回时,第一滑动板44逐渐靠近第一气缸42,使得两个第一夹持部41相互远离。
参阅图1,进一步地,第二夹持机构5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两个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二夹持部设置有呈弧形且与弹簧102的外周相适配的夹持面,其中,第二夹持机构50包括第二气缸50a,即通过第二气缸50a时两个第二夹持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其中,第二夹持机构50的结构与第一夹持机构40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通过设置第二夹持机构50,可以使弹簧102处于竖直状态,以便液压杆103能够与上方的减震器顶环105对准。
参阅图1,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机构5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一一对应的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支架11,两块第一限位板的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102的外径,由此,当升降机构20带动减震器100上升时,由于两块第一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弹簧102的外径,使得弹簧102被两块第一限位板阻挡,而减震器100继续上升,这样就可以使液压杆103从弹簧102的内部向上伸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省力地压缩弹簧102,以使液压杆103相对弹簧102凸出,从而方便将减震器顶环105安装在螺纹段上。
参阅图1,进一步地,第二限位机构53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二限位板,两块第二限位板的相对侧设置有半圆形孔,其中,第二限位板也是由与第一夹持机构40的结构、第二夹持机构50的结构相同的机构来驱动靠近或者远离,此处不再赘述。相应地,第二限位机构53具有带动两块第二限位板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三气缸53a,半圆形孔的内壁设置限位部,该限位部可以为板状结构,并向液压杆103的轴线方向延伸,也就是该限位板呈水平方向设置,当两块第二限位板相互靠近时,两个半圆形孔内的限位部可以限制套设在螺纹段上的定位螺母106向下移动,由于定位螺母106由第二限位机构53进行限位,使得减震器顶环105在螺纹段上的旋入深度可以由定位螺母106进行限位。
参阅图1、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旋转升降机构60包括用于夹持并带动减震器顶环105旋转的旋转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旋转夹持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支架11连接,通过旋转升降机构60可以快速将减震器顶环105安装在螺纹段上,从而实现减震器100的快速装配。
参阅图1、图6和图7,具体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61、第二固定板64、第四气缸62、第一活动板63、第二活动板65和多根导向杆69,安装板61呈U型结构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支架11之间,第二固定板64与安装板61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64相对支架11垂直,换言之,第二固定板64水平设置,第四气缸62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板64上,第一活动板63连接在第四气缸62的活塞杆上,且第一活动板63位于第四气缸62的上方,多根导向杆69沿第四气缸62的周向分布并穿过第二固定板64,导向杆69的上端与第一活动板63连接,导向杆69的下端与第二活动板65连接,旋转夹持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活动板65的下表面,由此,当第四气缸62的活塞杆伸出时,第四气缸62带动第一活动板63上升,进而通过第一活动板63带动与导向杆69连接的第二活动板65上升,实现了连接在第二活动板65下方的旋转夹持组件的上升,相应地,当第四气缸62收回时,旋转夹持组件即可下降,以便减震器顶环105能够在旋转的同时逐渐向下移动,从而螺纹配合在螺纹段上。
参阅图1、图6和图7,具体地,旋转夹持组件包括内部集成有气动电机和气缸的旋转夹持件67、旋转供气轴66、第二固定件675、第二连接板671、两块第二滑动板672、两块夹板673、两根第二导杆674和两个第三夹持部68,第二固定件675包括第三固定部24和两个第四固定部24,两个第四固定部24分别与第三固定部24连接并与第三固定部24构成U型结构,两根第二导杆674穿设在两个第四固定部24之间,旋转夹持件67与第三固定部24连接且旋转夹持件67的下输出端穿过第三固定部24并与第二连接板671连接,第二连接板671的两侧对应与两块第二滑动板672连接,第二滑动板672一一对应的与夹板673滑动连接,以通过第二滑动板672移动从而带动两块夹板673在第二导杆674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第三夹持部68一一对应的与夹板673连接,第三夹持部68用于夹持减震器顶环105,由此,可以通过旋转夹持件67中的气缸带动两个夹板673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实现对减震器顶环105的夹持,旋转供气轴66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二段由旋转夹持件67的上输出端驱动转动,即旋转夹持件67中的气动电机带动第二段转动,第二段可转动地与第一段的一端连接,例如,第二段可以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一段内,第一段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板6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由于第二段可相对第一段转动,使得位于第二段下方的旋转夹持件67以及其他结构能够同时旋转。
参阅图1、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中,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固定部24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31、滑板32、丝杠螺母组件和调节手柄34,第一固定板31固定在滑台23上,第一固定板31相对滑台23的表面平行,滑板32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板31,例如,可以在第一固定板31的两个侧壁上开设V型槽311,同时在滑板32上开设燕尾槽321,这样就可以使第一固定板31和滑板32滑动连接,固定部24固定连接在滑板32远离第一固定板31的一侧并相对滑板32垂直,丝杠螺母组件中的丝杠33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固定板31,丝杠螺母组件中的螺母套设在丝杠33上并与滑板32连接,调节手柄34与丝杠33连接。这种情况下,当转动调节手柄34时,丝杠33转动并带动滑板32相对第一固定板31上升或者下降,使得固定部24的高度可以微调,由于固定部24的高度可调,使得固定部24与第一限位机构51的高度可调,这样就可以使减震器装配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减震器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用于装配减震器(100),所述减震器(100)包括液压杆(103)以及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减震器尾环(101)、减震器底座(104)、弹簧(102)和减震器顶环(105),该液压杆(103)连接在所述减震器底座(104)的顶面且该液压杆(103)的顶端具有螺纹段,该螺纹段上套设有定位螺母(106),所述弹簧(102)套设在所述液压杆(103)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支架(11)、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尾环(101)的固定部(24)、用于固定所述减震器底座(104)的第一夹持机构(40)、用于夹持所述弹簧(102)的第二夹持机构(50)、用于限制所述弹簧(102)行程的第一限位机构(51)、用于限制所述定位螺母(106)在所述螺纹段上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53)以及用于将所述减震器顶环(105)旋转安装在所述螺纹段上的旋转升降机构(60),所述固定部(24)、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所述第二夹持机构(50)、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1)、所述第二限位机构(53)和所述旋转升降机构(60)均安装在所述支架(11)上;
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升降机构(20),所述升降机构(20)分别与所述支架(11)和所述固定部(24)相连,以带动所述固定部(24)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底座(10),所述支架(11)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升降机构(20)包括导轨(21)、滑块(22)、升降气缸(25)、滑台连接板(26)和滑台(23),所述导轨(21)安装在所述支架(11)上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滑块(2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21)上,所述滑块(22)与滑台(23)连接以使所述滑台(23)随所述滑块(22)在所述导轨(21)上往复移动,所述升降气缸(25)安装在所述底座(10)上,所述升降气缸(25)的活塞杆通过滑台连接板(26)与所述滑台(23)连接,所述固定部(24)设置于所述滑台(23)上并相对所述滑台(23)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包括第一固定件(46)、第一气缸(42)、第一连接板(43)、两块第一滑动板(44)、两根第一导杆(45)以及两个第一夹持部(41),所述第一固定件(46)包括第一固定部和两个第二固定部,所述两个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构成U型结构,所述两个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架(11)固定连接,所述两根第一导杆(45)穿设在所述两个第二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气缸(42)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第一气缸(42)的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并与第一连接板(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43)的两侧对应与所述两块第一滑动板(44)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44)一一对应的与所述第一夹持部(41)滑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板(44)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两个第一夹持部(41)在所述第一导杆(45)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44)上设置有滑动孔(44a),两个所述滑动孔(44a)的延伸方向关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3)的延伸方向对称,且两个所述滑动孔(44a)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40)还包括两根转轴(41a),所述第一夹持部(41)呈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部(41)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板滑动的通槽(411),所述转轴(41a)穿设在所述通槽(411)内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转轴(41a)的两端对应连接在所述通槽(4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5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两个第二夹持部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设置有呈弧形且与所述弹簧(102)的外周相适配的夹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1)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一一对应的固定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11),两块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簧(102)的外径;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53)包括两块相对设置且能够相互靠近或者远离的第二限位板,两块所述第二限位板的相对侧设置有半圆形孔,所述半圆形孔的内壁设置限位部,当两块所述第二限位板相互靠近时,所述限位部限制套设在所述螺纹段上的所述定位螺母(106)向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升降机构(60)包括用于夹持并带动所述减震器顶环(105)旋转的旋转夹持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旋转夹持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架(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板(61)、第二固定板(64)、第四气缸(62)、第一活动板(63)、第二活动板(65)和多根导向杆(69),所述安装板(61)呈U型结构并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架(11)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板(64)与所述安装板(61)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板(64)相对所述支架(11)垂直,所述第四气缸(6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板(64)上,所述第一活动板(63)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62)的活塞杆上,所述多根导向杆(69)沿所述第四气缸(62)的周向分布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64),所述导向杆(69)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63)连接,所述导向杆(69)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65)连接,所述旋转夹持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动板(65)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夹持组件包括内部集成有气动电机和气缸的旋转夹持件(67)、旋转供气轴(66)、第二固定件(675)、第二连接板(671)、两块第二滑动板(672)、两块夹板(673)、两根第二导杆(674)和两个第三夹持部(68),所述第二固定件(675)包括第三固定部和两个第四固定部,所述两个第四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并与所述第三固定部构成U型结构,所述两根第二导杆(674)穿设在所述两个第四固定部之间,所述旋转夹持件(67)与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且所述旋转夹持件(67)的下输出端穿过所述第三固定部并与第二连接板(67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671)的两侧对应与所述两块第二滑动板(672)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672)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夹板(673)滑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板(672)移动从而带动所述两块夹板(673)在所述第二导杆(674)上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三夹持部(68)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夹板(673)连接;
所述旋转供气轴(66)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由所述旋转夹持件(67)的上输出端驱动转动,所述第二段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板(65)的下表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装配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固定部(24)高度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31)、滑板(32)、丝杠螺母组件和调节手柄(34),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在所述滑台(23)上,所述滑板(32)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所述固定部(24)固定连接在所述滑板(3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31)的一侧并相对所述滑板(32)垂直,所述丝杠螺母组件中的丝杠(33)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1),所述丝杠螺母组件中的螺母套设在丝杠(33)上并与所述滑板(32)连接,所述调节手柄(34)与丝杠(33)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0434.7U CN210451711U (zh) | 2019-07-05 | 2019-07-05 | 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50434.7U CN210451711U (zh) | 2019-07-05 | 2019-07-05 | 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51711U true CN210451711U (zh) | 2020-05-05 |
Family
ID=70444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50434.7U Active CN210451711U (zh) | 2019-07-05 | 2019-07-05 | 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5171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8207A (zh) * | 2021-06-22 | 2021-10-08 | 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器工装 |
-
2019
- 2019-07-05 CN CN201921050434.7U patent/CN21045171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78207A (zh) * | 2021-06-22 | 2021-10-08 | 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 一种减震器工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49867B (zh) | 一种减震器弹簧螺母恒力矩装配系统 | |
CN112276862A (zh) |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齿轮快速装配装置 | |
CN113927294B (zh) |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 |
CN110842244A (zh) | 一种板材加工用打孔装置 | |
CN211615081U (zh) | 一种钢管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0451711U (zh) | 一种减震器装配装置 | |
CN107378736B (zh) | 一种改良型扳手抛光机 | |
CN210387632U (zh) | 一种机械制造专用可调孔径大小的钻孔装置 | |
CN114473924A (zh) | 一种汽车车门拆解夹持装置 | |
CN113305559A (zh) | 一种用于起动机生产线的座体螺钉锁紧设备 | |
CN117816785A (zh) | 一种车辆底板校平装置 | |
CN219704411U (zh) | 一种轴承套圈用打磨装置 | |
CN116533196A (zh) | 一种离合器曲轴夹持结构 | |
CN118559388B (zh) | 用于上支撑组装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112025277A (zh) | 一种减震器旋装设备 | |
CN118559388A (zh) | 用于上支撑组装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20196225U (zh) | 弹簧加工用加工台 | |
CN221314150U (zh) | 一种汽车夹具支座 | |
CN212351029U (zh) | 一种减震器旋装设备 | |
CN117773618B (zh) | 一种发动机连杆机械加工设备 | |
CN218347635U (zh) | 鼓风装置 | |
CN216138453U (zh) | 一种用于起动机生产线的座体螺钉锁紧设备 | |
CN219403688U (zh) | 一种打磨装置 | |
CN219234741U (zh) | 一种组合机床 | |
CN219745795U (zh) | 一种主动轴表面强化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