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5550U -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5550U
CN210445550U CN201921221443.8U CN201921221443U CN210445550U CN 210445550 U CN210445550 U CN 210445550U CN 201921221443 U CN201921221443 U CN 201921221443U CN 210445550 U CN210445550 U CN 210445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shaft
connecting block
side wall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14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Zhenzi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Zhenzi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Zhenzi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Zhenzi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14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5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5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5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板和滚筒,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和第一支撑板,底板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和滑轨,滑轨内匹配设有滑板,滑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侧壁顶部设有通孔,滚筒侧壁一侧设有连接盖和第一转轴,滚筒侧壁另一侧设有第二转轴,第一支撑板侧壁开设有长条形通孔,第一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转轴外壁于两个挡块之间套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底板顶部于滑轨外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板,两个第三支撑板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顶板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侧壁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快捷,可实现快速取出滚筒内烘干后的茶叶。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虽然在过去四十五年中,叶子萎凋和破坏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即使在最近,发酵叶的烘干工艺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烘干是使采摘的芽叶变为成品茶的一系列操作中最关键的阶段。
现有的茶叶烘干装置,茶叶烘干后,人工从滚筒取处茶叶时要时刻防止被烫伤,如果带手套进行操作的话,帆布或塑胶手套在高温下又容易影响茶味,以及不容易控制手掌的力度,造成茶叶断碎,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极小心操作,这样就会影响取出茶叶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板和滚筒,所述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和第一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和滑轨。
所述滑轨内匹配设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侧壁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滚筒侧壁一侧设有连接盖和第一转轴,所述滚筒侧壁另一侧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第一支撑板侧壁开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设有长条形通孔,所述支撑块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外壁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滚筒之间间隔设有两个挡块,所述第一转轴外壁于两个所述挡块之间套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底板顶部于所述滑轨外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所述顶板底部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侧壁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连接块侧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三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第四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侧壁两侧均设有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于所述滚筒下方设有加热设备。
优选的,所述连接盖侧壁一侧和所述滚筒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接盖侧壁另一侧和所述滚筒通过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万向轮均间隔设于所述底板底部,若干个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固定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茶叶烘干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滑轨、滑板、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顶板、第二连接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转轴、第三连接块和第四转轴,可实现快速取出滚筒内烘干后的茶叶,不再需要人工伸手入滚筒内掏取茶叶,当滚筒烘干完成后,滚筒倾斜,工人通过木铲或木勺就可以将烘干后的茶叶从滚筒内掏扒到簸箕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滚筒;3、万向轮;4、支撑块;5、第一支撑板;6、第一连接板;7、滑轨;8、滑板;9、第一连接块;10、第二支撑板;11、通孔;12、连接盖;13、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15、长条形通孔;16、电机;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第一电动推杆;20、挡块;21、第二连接板;22、第三支撑板;23、顶板;24、第二连接块;25、第二电动推杆;26、第三转轴;27、第三连接块;28、第四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和滚筒2,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3。
底板1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4和第一支撑板5,底板1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6和滑轨7,滑轨7内匹配设有滑板8,滑板8可沿滑轨7滑动,滑板8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0侧壁顶部设有通孔11;
滚筒2侧壁一侧设有连接盖12和第一转轴13,滚筒2侧壁另一侧设有第二转轴14,第一转轴13穿过通孔11,第一支撑板5侧壁开设有长条形通孔15,第二转轴14穿过设有长条形通孔15,支撑块4顶部设有电机16,电机16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17,第二转轴14外壁套设有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相啮合。
第一连接板6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9,第一电动推杆19一端与第一连接块9连接。
第一转轴13外壁于第二支撑板10和滚筒2之间间隔设有两个挡块20,第一转轴13外壁于两个挡块20之间套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1;
底板1顶部于滑轨7外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板22,两个第三支撑板22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23,顶板23底部间隔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24,第二连接块24侧壁设有第二电动推杆25,第二连接块24侧壁和第二连接块24通过第三转轴26连接,第二连接板21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27,第三连接块27和第二电动推杆25通过第四转轴28连接。
第二连接板21侧壁两侧均设有防护垫;底板1顶部于滚筒2下方设有加热设备;该加热结构为现有滚筒式茶叶烘干机的常规结构,为现有技术公知常识,一般采用电加热,也有采用燃气加热的,如专利号CN201420305392.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滚筒式茶叶烘干机”中就公开了茶叶滚筒烘干中,滚筒如何实现加热烘干的一种比较优秀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也采用了电热加热形式。
连接盖12侧壁一侧和滚筒2通过铰链连接,连接盖12侧壁另一侧和滚筒2通过卡扣连接。
若干个万向轮3均与间隔设于底板1底部,若干个万向轮3上均设有固定机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茶叶烘干装置,使用时,打开连接盖12,向滚筒2内加入适量的茶叶,关上连接盖12,打开电机16电源,电机16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7转动,第一齿轮17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通过第二转轴14带动滚筒2转动,打开底板1上加热设备,茶叶烘干后,关闭底板1上的加热设备,关闭电机16电源,带的手套手动将连接盖12转动到最下方,打开第一电动推杆19电源,第一电动推杆19通过第一连接块9带动滑板8运动,滑板8带动第二支撑板10向远离滚筒2一侧运动,在第二支撑板10离开第一转轴13后,关闭第一电动推杆19电源,打开第二电动推杆25电源,第二电动推杆25通过第三连接块27和第四转轴28带动第二连接板21向下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转轴13带动滚筒2靠近连接盖12一端向下运动到合适的位置,使滚筒2倾斜设置,打开连接盖12,烘干后的茶叶快速从滚筒2内滑出,当滚筒烘干完成后,滚筒倾斜,工人通过木铲或木勺就可以将烘干后的茶叶从滚筒内掏扒到簸箕上,便于快速从滚筒2内取出茶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板(1)和滚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4)和第一支撑板(5),所述底板(1)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连接板(6)和滑轨(7);
所述滑轨(7)内匹配设有滑板(8),所述滑板(8)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支撑板(10),所述第二支撑板(10)侧壁顶部设有通孔(11),所述滚筒(2)侧壁一侧设有连接盖(12)和第一转轴(13),所述滚筒(2)侧壁另一侧设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3)穿过所述通孔(11);
所述第一支撑板(5)侧壁开设有长条形通孔(15),所述第二转轴(14)穿过设有长条形通孔(15),所述支撑块(4)顶部设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外壁套设有第一齿轮(17),所述第二转轴(14)外壁套设有第二齿轮(18),所述第一齿轮(17)和所述第二齿轮(18)相啮合;
所述第一连接板(6)顶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9)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块(9)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13)外壁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0)和所述滚筒(2)之间间隔设有两个挡块(20),所述第一转轴(13)外壁于两个所述挡块(20)之间套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21),所述底板(1)顶部于所述滑轨(7)外侧间隔设有两个第三支撑板(22),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22)顶部设有同一个顶板(23),所述顶板(23)底部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块(24),所述第二连接块(24)侧壁设有第二电动推杆(25),所述第二连接块(24)侧壁和所述第二连接块(24)通过第三转轴(2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21)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27),所述第三连接块(27)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25)通过第四转轴(2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1)侧壁两侧均设有防护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于所述滚筒(2)下方设有加热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盖(12)侧壁一侧和所述滚筒(2)通过铰链连接,所述连接盖(12)侧壁另一侧和所述滚筒(2)通过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若干个万向轮(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万向轮(3)均间隔设于所述底板(1)底部,若干个所述万向轮(3)上均设有固定机构。
CN201921221443.8U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Active CN210445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443.8U CN21044555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443.8U CN21044555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5550U true CN210445550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48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1443.8U Active CN210445550U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55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841A (zh) * 2021-04-13 2021-07-20 界首市燎原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改性塑料颗粒用烘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841A (zh) * 2021-04-13 2021-07-20 界首市燎原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改性塑料颗粒用烘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45550U (zh)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107816852A (zh) 一种折叠式农作物晾晒架
CN211346174U (zh) 一种条形茶生产用热风烘干装置
CN206518071U (zh) 一种连续式茶叶理条机
CN110934200A (zh) 一种茶叶晾晒架
CN201504537U (zh) 新型石榴红茶加工装置
CN211482768U (zh) 一种用于茶叶的翻转式烘干设备
CN111731800B (zh) 一种改进型茶叶摊凉装置
CN102318694B (zh) 太平猴魁制作方法
CN209711363U (zh) 一种冬桑芽杀青设备
CN207907628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烘焙机
CN205585230U (zh) 茶叶萎凋槽的出茶装置
CN110742136A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炒茶一体式设备
CN207576946U (zh) 一种清除茶籽中果皮的清理机
CN102396610B (zh) 金花茶叶花式黄茶的制备方法
CN205536971U (zh) 一种烘干效果更好的茶叶烘干机
CN110915947A (zh) 一种茶业生产用摆动式电热炒茶设备
CN210168924U (zh) 一种摆动式茶叶杀青机
CN217012584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冷却晾干装置
CN205865838U (zh) 一种用于茶叶的杀青烘干机
CN110999996A (zh) 一种茶叶烘干用托盘
CN214431514U (zh) 一种茶加工用摊放装置
CN214160405U (zh) 一种茶叶生产用原料去梗装置
CN215075199U (zh) 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朝天锅
CN214854224U (zh) 一种芒果烘干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