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4217U - 框架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框架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4217U
CN210444217U CN201921318793.6U CN201921318793U CN210444217U CN 210444217 U CN210444217 U CN 210444217U CN 201921318793 U CN201921318793 U CN 201921318793U CN 210444217 U CN210444217 U CN 210444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butt
width
photovoltaic module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87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伯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87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4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4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4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及光伏组件,所述框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宽度;即,减小所述第二边框的宽度,以减少制备所述框架所需的材料,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Description

框架及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成本的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清洁环保等多方面优势,其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光伏组件用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光伏组件一般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封装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缘的框架,所述框架用以将整个太阳能光伏组件通过其固定安装在光伏支架上,同时,框架也能够起到提高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强度和密封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边缘的作用。
请参图1所示,为现有的框架1’,该框架1’呈矩形,且由四个边框11’通过角码首尾相拼接形成,同时,现有的框架中各边框的宽度相同,一般设置为35mm,即,各边框之间的对接角γ均为45°,以使形成的框架具有一定的承压能力,且使形成的太阳能光伏组件整体外观效果较好,导致框架需要耗费较多的铝材,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框架及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成本的框架及具有该框架的光伏组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二边框相对接的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一对接面相贴合的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相垂直;所述第二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接的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的第二对接角介于15°~37°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对接角介于20°~35°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对接角为35°。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呈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框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与第二边框相对设置的第四边框;所述第三边框的宽度与第一边框相同,所述第四边框的宽度与第二边框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为35mm。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封装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周缘的上述的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通过减小第二边框的宽度,以减少制备所述框架所需的材料,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框架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其中:1’、现有的框架;11’、边框;1、框架;11、第一边框;12、第二边框;13、第三边框;14、第四边框;111、第一对接面;112、第一对接端;121、第二对接面;122、第二对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3-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者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式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图3-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1,所述框架1用以安装于板材的边缘,便于板材的安装、运输,同时能提高板材的强度和密封板材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板材为太阳能电池板为例作具体阐述,即,所述框架1用于封装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周缘,形成光伏组件,使整个所述光伏组件通过所述框架1能够固定安装在光伏支架上,同时,所述框架1也能够起到提高光伏组件的强度和密封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缘的作用。但应当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艺精神可以被替换地应用到封装其他板材的框架上。
一般地,所述框架1的材质为铝合金,能够对太阳能电池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便于将形成的光伏组件安装至光伏支架上。
所述框架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边框11以及第二边框12,所述第一边框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即,减小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以减少制备所述框架1所需的材料,节约成本。
具体地,所述第一边框11以及第二边框12均包括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顶板、底板,以及连接所述顶板以及所述底板的外缘的连接板,所述顶板、底板、连接板围设形成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边缘插入的插槽。上述的第一边框11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即指所述顶板或底板的外缘与内缘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外缘即指所述框架1远离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所述内缘即指所述框架1靠近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框11具有与所述第二边框12相对接的第一对接面111,所述第二边框12具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对接面111相贴合的第二对接面121,所述第一对接面111与所述第二对接面121相同,在所述第一边框11与所述第二边框12相连接后,第一对接面111与所述第二对接面121相对准,且完全贴合,增强形成的所述框架1的整体性,增强所述光伏组件的美观性。
具体地,所述第一边框11具有与所述第二边框12相对接的第一对接端112,所述第二边框12具有与所述第一边框11相对接的第二对接端122。上述的第一对接面111即所述第一对接端112的端面,上述的第二对接面121即所述第二对接端122的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框11与所述第二边框12相垂直。即,所述第一对接端112的第一对接角α与第二对接端122的第二对接角β之和为90°。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对接角α即为第一对接面111与第一边框11的外边缘之间的夹角;上述的第二对接角β即为第二对接面121与第二边框12的外边缘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对接角β介于15°~37°之间,一方面,减小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以减少制备所述框架1所需的材料,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使形成的所述框架1的承压能力能够满足光伏组件的需求,且不影响形成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美观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对接角α=90°-β。
较优地,所述第二对接角β介于20°~35°之间。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对接角β为35°,经试验得知,所述第二对接角β为35°时,在形成的所述框架1的承压能力能够满足光伏组件的需求的同时,所述框架1所需的材料最少,即,最节约成本,同时,不影响形成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边框11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边框12的长度。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框12的长度,即,减小较短的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以保持较长的第一边框11的承压能力,同时,便于在其上设置较多的安装结构,如螺孔等,符合现有的光伏组件一般设置为较长的第一边框11所需要承压的重量大于较短的所述第二边框12所需要承压的重量,即,一般会在较长的第一边框11上设置较多的用以将所述框架1安装至光伏支架上的安装结构的现状;同时,减小较短的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够使形成的所述框架1的承压能力能够满足光伏组件的承压需求;当然,并不以此为限,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边框11的长度也可以设置为小于第二边框12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此时,较多的安装结构仍然设置于较宽的第一边框11上,便于所述安装结构的设置且不影响所述框架1的承压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1呈矩形,以与现有的呈矩形的太阳能电池板相适配。
具体地,所述框架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11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13、与第二边框12相对设置的第四边框14;所述第三边框13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边框11相同,所述第四边框14的宽度与第二边框12相同。
且,所述第一边框11的相对两端的对接角相同,所述第二边框12的相对两端的对接角相同,所述第三边框1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边框1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四边框14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边框12的结构相同,于此,不再赘述;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具体地,所述第一边框11的宽度为35mm,能够满足承压需求,且便于在其上设置相应的安装结构,如螺孔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边框11的宽度为35mm,且所述第二对接角β为35°时,所述第一对接角α为55°,所述第二边框12的宽度为24.5mm。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未图示),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未图示)、封装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周缘的上述的框架1。所述框架1的结构如上所述,于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具体结构可沿用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如单玻太阳能电池板、双玻太阳能电池板、整片太阳能电池板、半片太阳能电池板等,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框架1通过减小第二边框12的宽度,以减少制备所述框架1所需的材料,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边框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二边框相对接的第一对接面,所述第二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一对接面相贴合的第二对接面,所述第一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对接面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相垂直;所述第二边框具有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接的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二对接端的第二对接角介于15°~37°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角介于20°~35°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角为35°。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边框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呈矩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呈矩形,所述框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边框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与第二边框相对设置的第四边框;所述第三边框的宽度与第一边框相同,所述第四边框的宽度与第二边框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宽度为35mm。
10.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封装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周缘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
CN201921318793.6U 2019-08-14 2019-08-14 框架及光伏组件 Active CN210444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8793.6U CN210444217U (zh) 2019-08-14 2019-08-14 框架及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8793.6U CN210444217U (zh) 2019-08-14 2019-08-14 框架及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4217U true CN210444217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8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8793.6U Active CN210444217U (zh) 2019-08-14 2019-08-14 框架及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4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73630A1 (en) Rectangular protective frame for solar cell module
CN102762053A (zh) 室外拼装机柜及其安装方法
CN210444217U (zh) 框架及光伏组件
CN102724831A (zh) 机柜、机柜的制造方法和具有该机柜的电子设备
CN202487616U (zh) 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
CN204857747U (zh) 一种光伏组件
WO2023072185A1 (zh) 光伏组件
CN20330067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框架的角部连接件
CN210623305U (zh) 一种连接组合铝合金的新型连接结构
CN206790416U (zh) 太阳能光伏飞边组件的边框
CN208241605U (zh) 双玻光伏组件
CN206878760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飞边组件
CN110855229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
CN103595340B (zh) 太阳能电池边框
CN209484864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组件边框卡件
CN210033082U (zh) 一种新型门框
KR101318266B1 (ko) 태양광 모듈 프레임 조립체
CN214697545U (zh) 一种拼接件及其组成的超大宽度窗体
CN207700471U (zh) 一种玻璃和金属板幕墙的连接结构
CN206220368U (zh) 屋面板系统
CN217545967U (zh) 一种长短边非45度切角的铝边框型材
CN215108440U (zh) 一种模块化快速安装玻璃的高隔间
CN213924522U (zh) 一种隔热保温的镀膜玻璃
CN220606294U (zh) 一种机柜玻璃门及机柜
CN204068843U (zh) 光伏组件的边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SI Cells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u Arte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99, deer mountai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 Cells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angshu Artes Sunshin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SI SOLAR POWER GROUP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