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41000U - 一种发光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光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41000U
CN210441000U CN201921221540.7U CN201921221540U CN210441000U CN 210441000 U CN210441000 U CN 210441000U CN 201921221540 U CN201921221540 U CN 201921221540U CN 210441000 U CN210441000 U CN 210441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15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燕锋
何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bao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bao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bao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bao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15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41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41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41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数个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数个导光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方向上的聚光元件;所述多数个导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数个发光元件出光方向上以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导至所述聚光元件。该发光器件通过在该基板上设置多数个发光元件,并通过在该基板上设置与该多数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数个导光元件,从而可以将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导至该聚光元件,进而可以提高该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混合效果以及发光的均匀性,进而便于该发光器件实现照明或者显示的目的,避免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器件,一般包括发光元件以及聚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经过该聚光元件汇聚后发出,当采用多个发出单色光的发光元件相互混合,比如采用三种基色的发光元件混合形成白光以达到照明或显示的目的,而每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一般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容易导致混光效果不好,且发光不均匀,从而无法用于照明或者显示,并且容易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发光器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发光器件,包括基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数个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多数个导光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方向上的聚光元件;
所述多数个导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数个发光元件出光方向上以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导至所述聚光元件。
优选地,所述导光元件包括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一侧设有入光面,另一侧设有导光面;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导光面形成设定夹角。
优选地,所述设定夹角为0~90度。
优选地,所述聚光元件包括透镜;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部对称设置,且其厚度朝所述中轴线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上的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部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部的最大厚度。
优选地,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部的纵截面呈楔形或者三角形;
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上的所述导光元件的导光部呈平板状。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入光面进入,且与所述入光面相交形成入射角,再经过所述导光部并从所述导光面折射出,与所述导光面相交形成出射角。
优选地,所述导光元件为导光透镜。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包括LED发光芯片。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还设有与所述发光元件对应设置且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的两侧以供所述导光元件安装的支架。
优选地,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套设在所有所述发光元件外围供所述聚光元件安装的筒体;所述筒体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为中空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发光器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发光器件通过在该基板上设置多数个发光元件,并通过在该基板上设置与该多数个发光元件一一对应设置的多数个导光元件,从而可以将该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导至该聚光元件,进而可以提高该多个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混合效果以及发光的均匀性,进而便于该发光器件实现照明或者显示的目的,避免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发光器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发光器件可用于照明或者显示。
如图1所述,该发光器件可包括基板11、多数个发光元件12、多数个支架13、多数个导光元件14、筒体15、聚光元件16。该基板11可用于供该发光元件12安装,该多数个发光元件12可间隔设置在该基板11上,且其可以为三个,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元件12可以不限于三个,该发光元件12可通过发光以便于实现照明或者显示的目的。该多数个支架13可安装在该基板11上,其与该发光元件12一一对应设置,其可用于供该导光元件14安装。该多数个导光元件14可位于该基板11上,且其可以为三个,其可以与该发光元件12一一对应设置,其可安装在该支架13上,其可位于该发光元件12的出光方向上,以便于将对应的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导至该聚光元件16,从而可以提高混光效果。该筒体15可套设在该基座11上,且位于该发光元件12的外围,其可用于供该聚光元件16安装。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以省去。该聚光元件16可设置在该导光元件14的导光方向上,其可汇聚该多数个导光元件14发出的光。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板11可以为PCB板,其横截面的形状可与该筒体15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其尺寸可与该筒体15内侧的尺寸相当,以便于安装在该筒体15中,与该筒体15紧密结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与该筒体15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与该筒体15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三个发光元件12均可以为LED发光芯片,且其均可以发出单色光,该三个发光元件12可分别为三种基色的LED发光芯片,以发出对应的单色光并且通过相互混合形成白光。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可以不限于单色光,且其数量可以不限于三个。该三个发光元件12可贴设在该基板11上,且其可间隔且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架13可设置在该发光元件12的两侧,该支架1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部,该支撑部可以为支撑杆。其可插设在该基板11上,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焊接在该基板11上。当然,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支架13可以为中空的筒体,其也可以套设在该发光元件12的外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导光元件14可以为导光透镜,其可置于该支架13上,且其两侧可分别与该支架13的两个支撑部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该支架13为筒体,其可置于该筒体的内侧,且其外周面可与该筒体紧密贴合。
该导光元件14可包括导光部141,该导光部141与该发光元件12相对设置。该导光部141一侧可设置入光面1411,另一侧可设置导光面1412。该入光面1411可与该发光元件12相对设置。该入光面1411与该导光面1412可形成设定夹角。该设定夹角可以为0~90度角。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发光元件12上的设定夹角可以不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中间的导光元件14的设定夹角可以为0度,其可直接供该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透过。位于两侧的导光元件14的设定夹角均可以为锐角,其可将其对应的发光元件12的发出的光分别导致该聚光元件12上,且与该位于中间的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混合。该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线可从该入光面1411进入,且可与该入光面1411相交形成入射角,再经过该导光部141并从该导光面1412折射出,与该导光面1412相交形成出射角。位于中间的导光元件14的出射角可以为90度,位于两侧的导光元件14的出射角可以为锐角。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的厚度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该聚光元件16中轴线两侧的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对称设置,且其厚度均朝该中轴线方向逐渐减小设置,且位于该聚光元件16中轴线上的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的厚度小于位于该透镜中轴线两侧的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的最大厚度,从而便于将中轴线两侧的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导至该聚光元件16上。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两侧的导光部141的纵截面可以呈楔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呈三角形。位于聚光元件16中轴线上的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可以呈平板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筒体15可以为中空结构,其可设置在该基板11上,且其可呈倒锥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可不限于呈倒锥形,其可套设在该发光元件12的外围,其可采用遮光材质制成,以避免该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从该筒体15透出。可以理解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筒体15可以省去。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聚光元件16可以为透镜,具体地,其可以为凸透镜,其可注射在该筒体15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其也可以直接注塑在该基板11上,且位于该发光元件12的外围。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1)、间隔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多数个发光元件(12)、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多数个导光元件(14)、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光元件(14)的导光方向上的聚光元件(16);
所述多数个导光元件(14)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多数个发光元件(12)出光方向上以将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导至所述聚光元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14)包括导光部(141);所述导光部(141)一侧设有入光面(1411),另一侧设有导光面(1412);所述入光面(1411)与所述导光面(1412)形成设定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夹角为0~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元件(16)包括透镜;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对称设置,且其厚度朝所述中轴线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上的所述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的最大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两侧的所述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的纵截面呈楔形或者三角形;
位于所述透镜中轴线上的所述导光元件(14)的导光部(141)呈平板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线从所述入光面(1411)进入,且与所述入光面(1411)相交形成入射角,再经过所述导光部(141)并从所述导光面(1412)折射出,与所述导光面(1412)相交形成出射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元件(14)为导光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12)包括LED发光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上还设有与所述发光元件(12)对应设置且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12)的两侧以供所述导光元件(14)安装的支架(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套设在所有所述发光元件(12)外围供所述聚光元件(16)安装的筒体(15);所述筒体(15)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且为中空结构。
CN201921221540.7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发光器件 Active CN210441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540.7U CN210441000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发光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540.7U CN210441000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发光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41000U true CN210441000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1540.7U Active CN210441000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发光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41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1547B2 (en) Emission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KR102174121B1 (ko) 초박형 직하형 백라이트를 위한 광학 렌즈
US9488814B2 (en) Optical lens
JP5749555B2 (ja) 光束制御部材、この光束制御部材を備えた発光装置およびこの発光装置を備えた面光源装置
TW201411033A (zh) 直下式背光模組
US20140177208A1 (en) Lens and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the lens
CN102705775A (zh) Led光源模组及其透镜
TW201506456A (zh) 透鏡組及使用該透鏡組的光源裝置
US20090273946A1 (en) Illumination module, and a display and general ligh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10441000U (zh) 一种发光器件
CN103292246B (zh)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435190U (zh) 一种led结构
JP2014056709A (ja) 照明器具
JP6437242B2 (ja) 光束制御部材、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6773294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9109992A1 (zh) 背光模组透镜及其构成的背光模组
WO2019044968A1 (ja) 発光装置、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02042537A (ja) 導光板装置
JP6138705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202581126U (zh) Led光源模组及其透镜
US9213133B2 (en) LED tube with light guiding plate arranged in a triangle
CN220232190U (zh) 光学透镜
CN211698264U (zh) 一种可收缩入射光线的导光板及具有其的背光模组
CN217356745U (zh) 导光板及照明灯具
CN217506248U (zh) 一种提高出光面光线均匀性的光学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