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9303U -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9303U
CN210439303U CN201921217805.6U CN201921217805U CN210439303U CN 210439303 U CN210439303 U CN 210439303U CN 201921217805 U CN201921217805 U CN 201921217805U CN 210439303 U CN210439303 U CN 210439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plate
supporting
fixed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78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Hongta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78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9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9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93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围护板、水平支撑柱、支护桩,围护板端面间隔设置有插装钉;水平支撑柱包括沿围护板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内壁的第一支撑柱、沿围护板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包括焊接于第一固定板上的固定柱、套设于固定柱外侧且与固定柱螺纹连接的活动接头、与活动接头内壁螺纹连接的连接柱;固定柱与连接柱上均设有外螺纹且螺纹旋向相反;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结构相同;支护桩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柱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围护板可拆卸连接且靠近围护板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其方便拆除,能够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不同的地质环境,基坑的稳定性不同,有些基坑容易坍塌,需要设置一种支撑结构来稳定支撑基坑。基坑支护施工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的施工。
目前,公告号为CN20873364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基地、基坑和钢筋混泥土围墙,基坑竖直开设在基地上,钢筋混泥土围墙安装在基坑的内壁上,且钢筋混泥土围墙内部竖直安装有多根第一加强筋,基坑的底端基地的内部竖直安装有立柱桩,立柱桩的顶部竖直连接有立柱,立柱从下至上等距离设有多个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套设在立柱上的活动接头,活动接头与立柱之间通过多个锁紧螺栓固定连接,活动接头的两端对称水平连接有连接管,两根连接管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对应位置的第一加强筋上焊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固定板之间通过多个固定螺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基坑的稳定性,但存在以下缺陷:该基坑支撑结构使用混凝土围墙以及混凝土固定柱来进行支撑,若混凝土围墙采用预制墙体,在吊装入基坑内时难度大,若混凝土围墙采用现浇方式制成,其浇筑和养护时间长,使得施工时间长,在施工完毕后需要对支撑结构进行拆除,混凝土的自重大,拆除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方便拆除,能够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与基坑内壁贴合的围护板、设于围护板上的水平支撑柱、设于水平支撑柱下方的支护桩,所述围护板靠近基坑内壁的端面间隔设置有插装钉;所述水平支撑柱包括沿围护板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内壁的第一支撑柱、沿围护板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内壁的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焊接于第一固定板上的固定柱、套设于固定柱外侧且与固定柱螺纹连接的活动接头、与活动接头内壁螺纹连接的连接柱;所述固定柱与连接柱上均设有外螺纹且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结构相同;所述支护桩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柱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围护板可拆卸连接且靠近围护板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基坑进行支撑防护时,将围护板下端埋入到基坑底部,使得围护板外侧壁与基坑的内壁贴合,对基坑进行围护;通过在围护板靠近基坑内壁的端面设置插装钉,通过将围护板通过插装钉的方式安装于基坑内壁上,有利于提高围护板与基坑内壁土壤接触的牢固度。设置水平支撑柱,对围护板与基坑内壁进一步加固,提高支撑结构的整体牢固度。将水平支撑柱设置成可调节的结构,使得水平支撑柱在安装好后,能够通过旋转活动接头,使得水平支撑杆的整体长度增加,对围护板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使得围护板与基坑内壁抵接更加牢靠。水平支撑杆和支护桩可拆卸的安装,使得在基坑内施工完成后能够方便拆除,可以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护桩的上端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焊接于支护桩上端部的第一安装框、与第一安装框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框;所述第一安装框靠近第二安装框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框靠近第一安装框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形成与水平支撑柱周侧贴合的圆柱形空间;所述第一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背离支护桩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一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的连接板上开设有对齐的安装孔且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护桩上端设置连接组件,使得支护桩便于安装,方便对水平支撑柱进行固定支撑。通过在支护桩上焊接第一安装框,使得支护桩与水平支撑柱的接触面积更大,对水平支撑柱的安装更稳定。将连接组件设置成上下拼接的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便于第一安装框与第二安装框的对齐,使得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护板相邻的两侧壁之间设有角支撑;所述角支撑沿围护板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角支撑,对围护板进一步加固,使得整体的支撑结构更加稳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接头包括与固定柱螺纹连接且周侧为台阶状的第一套筒、固定于第一套筒背离固定柱的端部的固定环、套设于第一套筒上且背离固定柱的端部与连接柱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靠近固定柱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套筒背离固定柱一端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活动接头内壁设置成两段不同的结构,使得活动接头在与固定柱转动连接的同时还能够调节连接柱端部与固定柱端部的距离,通过分别旋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使得固定柱和连接柱两者端部的距离增大或缩小,从而对水平支撑柱进行长度调节,在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端设有固定头;所述固定头包括焊接于第一支撑柱端部的第一固定板、与护板上端面贴合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两端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柱设于第一支撑柱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支撑柱设置固定头,使得第一支撑柱与围护板接触的面积更大,安装更加稳定;通过将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错开设置,使得对围护板的不同水平面均有很好地支撑,使得支撑结构对基坑的支护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护板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底端为尖刺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围护板的底部设置安装柱,能够使得围护板与基坑安装的更加牢固。设置尖刺状,便于将围护板安装进入基坑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围护板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有斜支撑柱且斜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设于基坑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支撑柱,对围护板进一步加固,使得围护板支撑的更加稳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框与支护桩连接处设有三角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三角板,紧固第一安装框与支护桩的连接,使得对水平支撑柱安装的更加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水平支撑柱,对围护板与基坑内壁进一步加固,提高支撑结构的整体牢固度,将水平支撑柱设置成可调节的结构,使得水平支撑柱在安装好后,能够通过旋转活动接头,使得水平支撑杆的整体长度增加,对围护板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使得围护板与基坑内壁抵接更加牢靠,水平支撑杆和支护桩可拆卸的安装,使得在基坑内施工完成后能够方便拆除,可以重复利用;
2.通过在支护桩上焊接第一安装框,使得支护桩与水平支撑柱的接触面积更大,对水平支撑柱的安装更稳定,将连接组件设置成上下拼接的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
3.将活动接头内壁设置成两段不同的结构,使得活动接头在与固定柱转动连接的同时还能够调节连接柱端部与固定柱端部的距离,通过分别旋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使得固定柱和连接柱两者端部的距离增大或缩小,从而对水平支撑柱进行长度调节,在进行安装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围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活动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围护板;11、第一挡板;12、第二挡板;13、插装钉;14、安装柱;2、水平支撑柱;21、第一支撑柱;211、固定柱;212、连接柱;213、固定头;214、第一固定板;215、第二固定板;22、第二支撑柱;221、第三固定板;3、支护桩;31、连接组件;311、第一安装框;312、第二安装框;313、第一安装槽;314、第二安装槽;315、连接板;32、三角板;4、活动接头;41、第一套筒;42、固定环;43、第二套筒;5、角支撑;6、斜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与基坑内壁贴合的围护板1、安装于围护板1上的水平支撑柱2、安装于水平支撑柱2下方的支护桩3。水平支撑柱2包括沿围护板1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1内壁的第一支撑柱21、沿围护板1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1内壁的第二支撑柱22。围护板1相邻的两侧壁之间焊接有角支撑5,且该角支撑5沿围护板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角支撑5包括两段支撑杆以及连接两段支撑杆端部的螺纹套,两端支撑杆相向的端部攻有相反旋向的螺纹,螺纹套内分别与两段支撑杆端部相适配的螺纹。围护板1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安装有斜支撑柱6且斜支撑柱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基坑的底部。斜支撑柱6的结构与角支撑5的结构相同。围护板1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挡板11、分别垂直安装于两个第一挡板11两端的第二挡板12。结合图2所示,围护板1靠近基坑内壁的端面间隔安装有插装钉13。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柱14,安装柱14的底端为尖刺状且插入基坑底部。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柱21的两端安装有固定头213。固定头213包括焊接于第一支撑柱21的固定柱211背离连接柱212的端部的第一固定板214、与第一挡板11上端面贴合的第二固定板215。第一固定板214和第二固定板215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板上。第二支撑柱22的固定柱211两端焊接有第三固定板221,第三固定板221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挡板12上,第二支撑柱22设置于第一支撑柱21的下方。
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柱21包括焊接于第一固定板214上的固定柱211、套设于固定柱211外侧且与固定柱211螺纹连接的活动接头4、与活动接头4内壁螺纹连接的连接柱212。固定柱211与连接柱212上均设有外螺纹且螺纹旋向相反。第二支撑柱22与第一支撑柱21结构相同。支护桩3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柱2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的两端分别与围护板1可拆卸连接且靠近围护板1设置。结合图4所示,活动接头4包括与固定柱211螺纹连接且周侧为台阶状的第一套筒41、固定于第一套筒41背离固定柱211的端部的固定环42、套设于第一套筒41上且背离固定柱211的端部与连接柱212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筒43。第一套筒41靠近固定柱211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套筒41背离固定柱211一端的直径。第二套筒43从第一套筒41的较小端套入再与连接柱212端部螺纹连接,再将第一套筒41与固定柱211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支护桩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组件31。连接组件31包括焊接于支护桩3上端部的第一安装框311、与第一安装框311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框312。第一安装框311靠近第二安装框312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3,第二安装框312靠近第一安装框311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14,第一安装槽313与第二安装槽314形成与水平支撑柱2周侧贴合的圆柱形空间,第一安装框311与第二安装框312背离支护桩3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板315,第一安装框311与第二安装框312的连接板315上开设有对齐的安装孔且通过螺栓固定。第一安装框311与支护桩3的连接处焊接有三角板32。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在围护板1靠近基坑内壁的端面焊接插装钉13,通过将围护板1通过插装钉13的方式安装于基坑内壁上,围护板1的底部插装于基坑底部。再通过螺栓安装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将支护桩3的底部插装于基坑底部,再将第二安装框312与第一安装框311对齐,将水平支撑柱2固定于支护桩3顶部安装的连接组件31上,支护桩3的底部位于基坑底部的位置还浇筑有一端素砼,素砼上套设有止水钢片。将角支撑5和斜支撑柱6安装好后,调节水平支撑柱2的长度,对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得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与基坑内壁抵接完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包括与基坑内壁贴合的围护板(1)、设于围护板(1)上的水平支撑柱(2)、设于水平支撑柱(2)下方的支护桩(3),其特征是:所述围护板(1)靠近基坑内壁的端面间隔设置有插装钉(13);所述水平支撑柱(2)包括沿围护板(1)长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1)内壁的第一支撑柱(21)、沿围护板(1)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固定于围护板(1)内壁的第二支撑柱(22);所述第一支撑柱(21)包括焊接于第一固定板(214)上的固定柱(211)、套设于固定柱(211)外侧且与固定柱(211)螺纹连接的活动接头(4)、与活动接头(4)内壁螺纹连接的连接柱(212);所述固定柱(211)与连接柱(212)上均设有外螺纹且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二支撑柱(22)与第一支撑柱(21)结构相同;所述支护桩(3)的顶部与水平支撑柱(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21)和第二支撑柱(22)的两端分别与围护板(1)可拆卸连接且靠近围护板(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护桩(3)的上端设有连接组件(31);所述连接组件(31)包括焊接于支护桩(3)上端部的第一安装框(311)、与第一安装框(311)对称设置的第二安装框(312);所述第一安装框(311)靠近第二安装框(312)的端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3);所述第二安装框(312)靠近第一安装框(311)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314);所述第一安装槽(313)与第二安装槽(314)形成与水平支撑柱(2)周侧贴合的圆柱形空间;所述第一安装框(311)与第二安装框(312)背离支护桩(3)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板(315);所述第一安装框(311)与第二安装框(312)的连接板(315)上开设有对齐的安装孔且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围护板(1)相邻的两侧壁之间设有角支撑(5);所述角支撑(5)沿围护板(1)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接头(4)包括与固定柱(211)螺纹连接且周侧为台阶状的第一套筒(41)、固定于第一套筒(41)背离固定柱(211)的端部的固定环(42)、套设于第一套筒(41)上且背离固定柱(211)的端部与连接柱(212)螺纹连接的第二套筒(43);所述第一套筒(41)靠近固定柱(211)一端的直径小于第一套筒(41)背离固定柱(211)一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两端设有固定头(213);所述固定头(213)包括焊接于第一支撑柱(21)端部的第一固定板(214)、与护板上端面贴合的第二固定板(215);所述第一固定板(214)和第二固定板(215)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柱(22)的两端设有第三固定板(221);所述第三固定板(221)通过螺栓固定于护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柱(22)设于第一支撑柱(21)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围护板(1)包括第一挡板(11)、第二挡板(12);所述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的底端均设置有安装柱(14);所述安装柱(14)的底端为尖刺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围护板(1)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有斜支撑柱(6)且斜支撑柱(6)的另一端固定设于基坑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框(311)与支护桩(3)连接处设有三角板(32)。
CN201921217805.6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39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805.6U CN210439303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805.6U CN210439303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9303U true CN210439303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6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780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439303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9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41116U (zh) 一种支护结构
CN210459228U (zh) 一种建筑基坑支护装置
CN110016938B (zh) 一种逆作法基坑矩形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
CN211898386U (zh) 管桩垂直度调节装置
CN210439303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结构
CN211172010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装置
CN111593737A (zh) 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4328902U (zh) 一种基坑安全支护机构
CN213233482U (zh) 带有防水功能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2772377U (zh) 可回收基坑钢立柱连接装置
CN210712857U (zh) 一种易装拆式基坑支护结构
CN211523222U (zh) 一种火电厂局限空间深基坑水池施工安全围护装置
KR101545330B1 (ko) 조립식 가설 흙막이 구조물
CN215977297U (zh) 一种深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
CN216516791U (zh) 一种花篮式脚手架
CN111441364A (zh) 一种可回收pc工法组合钢管桩加钢管型钢支撑体系
CN216892209U (zh) 一种防波堤挡墙鹰角结构施工用三角架
CN214460481U (zh) 一种基坑支撑结构
CN114635446B (zh) 一种大型钢筒体环形基础的安装方法
CN110670600A (zh) 一种火电厂局限空间深基坑水池施工安全围护装置及方法
CN212835420U (zh) 一种基坑止水结构
CN217652403U (zh) 施工作业层工具式临边防护结构
CN218373810U (zh) 牛腿式锚杆静压桩
CN218813676U (zh) 一种桩基护筒防掉落装置
CN215441919U (zh) 一种基坑内部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