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7302U -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7302U
CN210437302U CN201921472638.XU CN201921472638U CN210437302U CN 210437302 U CN210437302 U CN 210437302U CN 201921472638 U CN201921472638 U CN 201921472638U CN 210437302 U CN210437302 U CN 210437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gear ring
ring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26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举才
曾福州
黄文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4726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7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7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7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包括中轴、定子、转子及花鼓体,还包括传动及加速组件,传动及加速组件包括外齿圈、齿轮座、传动齿轮及内齿圈,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的内侧壁上,且与花鼓体同轴心设置;齿轮座套设在中轴上;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传动齿轮按齿轮座的圆周阵列可转动地安装在齿轮座上,传动齿轮的边沿延伸至齿轮座的外侧,并与外齿圈啮合连接;内齿圈固定于转子的一端,内齿圈外沿分别与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骑行时花鼓体带动外齿圈旋转,利用传动及加速组件将转速加速后传递至内齿圈,经内齿圈带动转子在定子内旋转运动,产生电能以供自行车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指一种用于线盘制造的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非常传统的交通工具,曾经是一种国民出行时高频率使用的工具;随着小汽车、电动车的普及,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使用频率逐步降低;但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重视,自行车重新被消费者认可,经常被选作为一种户外运动工具,既能满足短程的出行要求,又能锻炼身体。在骑行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电能,如在夜晚骑行过程中需要照明,现有的自行车很少有自带照明装置,且照明灯需要用到电能,在户外骑行时,充电不方便,因此研发设计一种用于骑行时进行充电,将骑行消耗的生物能转换为电能储存以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发电装置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骑行时花鼓体带动外齿圈旋转,利用传动及加速组件将转速加速后传递至内齿圈,经内齿圈带动转子在定子内旋转运动,产生电能以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包括中轴、固定连接于中轴上的定子、可转动地连接于中轴上并位于定子内侧的转子及套设于定子外侧并与定子同轴心的花鼓体,还包括传动及加速组件,传动及加速组件包括外齿圈、齿轮座、传动齿轮及内齿圈,其中,上述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的内侧壁上,且与花鼓体同轴心设置;上述齿轮座套设在中轴上;上述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传动齿轮按齿轮座的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齿轮座的侧壁上,传动齿轮的边沿延伸至齿轮座的外侧,并与外齿圈啮合连接;上述内齿圈固定于转子的一端,内齿圈外沿分别与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花鼓体带动外齿圈旋转,外齿圈经传动齿轮及内齿圈传动带动转子旋转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中轴包括轴体、非圆连接部、出线槽及螺纹连接部,其中,上述非圆连接部设置在轴体上,非圆连接部处套设连接齿轮座,以便径向限位齿轮座;上述出线槽沿轴向方向开设在轴体上,出线槽向内凹陷,以便定子的导线穿入出线槽向外导出;上述螺纹连接部设置于中轴的两端,以便通过螺帽锁紧,进行轴向限位。
优选地,所述的转子包括磁环式转子,磁环式转子为多级辐射磁环,N极与S极交错排列。
优选地,所述的转子或为镶嵌式转子,镶嵌式转子由多个磁块沿圆周方向依次镶嵌形成圆柱形结构,镶嵌式转子的N极与S极径向交错排列。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包括环形的第一内棘爪、第二内棘爪及线圈绕组,第一内棘爪、第二内棘爪错位对插包裹于线圈绕组之外而形成整体的定子,其中,第一内棘爪、第二内棘爪由环形导磁材料成型而成,第一内棘爪、第二内棘爪的内圈设有至少二个爪部,爪部的数量与转子磁极数对应一致;第一内棘爪、第二内棘爪的端面还分别开有导线穿线孔及至少二个第一定位孔;上述线圈绕组由表面绝缘的导线环绕于绕线轮组成,绕组轮的端面设置有至少二根垂直于端面的定位柱,定位柱穿出第一定位孔定位。
优选地,所述的定子或包括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其中,上述定子铁芯35为环形结构,由导磁材料制成,定子铁芯的内环内壁设有至少二个齿,齿数与转子磁极数成倍数关系;上述定子绕组由表面绝缘的导线顺序缠绕于定子铁芯的齿上形成,组成发电机定子。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及加速组件包括第一外齿圈、第一齿轮座、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一内齿圈,其中,上述第一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的内侧壁上;上述第一齿轮座同心固定于中轴上,第一齿轮座外沿设置有至少二个齿轮安装槽;第一齿轮座的中部设有非圆通孔,非圆通孔套设于中轴的非圆连接部处;上述第一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槽内;上述第一内齿圈连接于转子的一端,第一内齿圈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传动及加速组件或包括第一外齿圈、第二齿轮座、第二传动齿轮、第二内齿圈、第二外齿圈、第三齿轮座、第三传动齿轮及第一内齿圈,其中,上述第一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的内侧壁上;上述第二齿轮座设置于第一外齿圈的内侧,并与中轴径向固定;上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第二传动齿轮按圆周阵列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齿轮座上。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内齿圈设置于第二传动齿轮的内侧,并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内齿圈与中轴可转动地连接;上述第二外齿圈位于第二内齿圈的一端;上述第三齿轮座设置于第二外齿圈的内侧,并与中轴固定连接;上述第三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第三传动齿轮按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三齿轮座上,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内齿圈啮合连接;上述第一内齿圈连接于转子的一端,且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的花鼓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花鼓盖及第二花鼓盖,第一花鼓盖及第二花鼓盖通过轴承与中轴连接,第一花鼓盖及第二花鼓盖的外端经连接于中轴上的螺帽轴向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型创新,设计了一种通过骑行时花鼓体带动外齿圈旋转,利用传动及加速组件将转速加速后传递至内齿圈,经内齿圈带动转子在定子内旋转运动,产生电能以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齿轮座设计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圆板结构,两圆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并形成安装槽,第一传动齿轮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在两圆板上,这种传动齿轮内置式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地保护传动齿轮,且保证传动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升传动精度及使用寿命;第一齿轮座通过非圆连接槽与中轴上设置的非圆连接部嵌合套接,实现第一齿轮座的径向限位。同时,为提升传动加速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设计为双极加速方式,通过两次传动加速转换达到两次加速效果相乘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单极加速,其加速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外齿圈的内侧设有第二齿轮座,第二齿轮座上可转动地设有多个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外齿圈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的内侧设有第二内齿圈,第二内齿圈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内齿圈的断不了连接有第二外齿圈;由于第一外齿圈的齿数远大于第二传动齿轮的齿数,第一外齿圈、第二传动齿轮及第二内齿圈之间形成第一极加速效果,第二内齿圈带动第二外齿圈同步旋转。第二外齿圈的内侧设有第三齿轮座,第三齿轮座上可转动地设有多个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外齿圈啮合连接;第一内齿圈设置于第三传动齿轮的内侧,且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带动第二内齿圈旋转;第二外齿圈、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一内齿圈之间形成第二极加速效果;通过两极加速使与第一内齿圈连接的转子转速得到大幅提升,有效地提升发电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定子还可采用棘爪可拆装式的结构设计,在定子的线圈绕组的两端设计第一内棘爪和第二内棘爪,第一内棘爪和第二内棘爪内侧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爪部,爪部与第一内棘爪和第二内棘爪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空间,以便插设线圈绕组,通过爪部与第一内棘爪和第二内棘爪从内外方向将线圈绕组夹紧固定;该种结构拆装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转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子的部件拉出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子的部件拉出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定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定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传动及加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传动及加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传动及加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传动及加速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传动及加速组件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传动及加速组件的部件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包括中轴1、固定连接于中轴1上的定子3、可转动地连接于中轴1上并位于定子3内侧的转子2及套设于定子3外侧并与定子3同轴心的花鼓体5,还包括传动及加速组件4,传动及加速组件4包括外齿圈、齿轮座、传动齿轮及内齿圈,其中,上述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且与花鼓体5同轴心设置;上述齿轮座套设在中轴1上;上述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传动齿轮按齿轮座的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齿轮座的侧壁上,传动齿轮的边沿延伸至齿轮座的外侧,并与外齿圈啮合连接;上述内齿圈固定于转子的一端,内齿圈外沿分别与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花鼓体5带动外齿圈旋转,外齿圈经传动齿轮及内齿圈传动带动转子3旋转运动。
中轴1包括轴体11、非圆连接部12、出线槽13及螺纹连接部14,其中,上述非圆连接部12设置在轴体11上,非圆连接部12处套设连接齿轮座,以便径向限位齿轮座;上述出线槽13沿轴向方向开设在轴体11上,出线槽13向内凹陷,以便定子的导线0穿入出线槽13向外导出;上述螺纹连接部14设置于中轴1的两端,以便通过螺帽锁紧,进行轴向限位。
转子2包括磁环式转子21,磁环式转子21为多级辐射磁环,N极与S极交错排列。
定子3包括环形的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及线圈绕组33,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错位对插包裹于线圈绕组33之外而形成整体的定子3,其中,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由环形导磁材料成型而成,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的内圈设有至少二个爪部,爪部的数量与转子磁极数对应一致;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的端面还分别开有导线穿线孔及至少二个第一定位孔;上述线圈绕组33由表面绝缘的导线环绕于绕线轮组成,绕组轮的端面设置有至少二根垂直于端面的定位柱,定位柱穿出第一定位孔定位。
传动及加速组件4包括第一外齿圈41、第一齿轮座42、第一传动齿轮43及第一内齿圈44,其中,上述第一外齿圈41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上述第一齿轮座42同心固定于中轴1上,第一齿轮座42外沿设置有至少二个齿轮安装槽46;第一齿轮座42的中部设有非圆通孔45,非圆通孔45套设于中轴1的非圆连接部12处;上述第一传动齿轮43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槽46内;上述第一内齿圈44连接于转子2的一端,第一内齿圈44与第一传动齿轮43啮合连接。
花鼓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通过轴承与中轴1连接,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的外端经连接于中轴1上的螺帽轴向限位。
实施例2:如图4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包括中轴1、固定连接于中轴1上的定子3、可转动地连接于中轴1上并位于定子3内侧的转子2及套设于定子3外侧并与定子3同轴心的花鼓体5,还包括传动及加速组件4,传动及加速组件4包括外齿圈、齿轮座、传动齿轮及内齿圈,其中,上述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且与花鼓体5同轴心设置;上述齿轮座套设在中轴1上;上述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传动齿轮按齿轮座的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齿轮座的侧壁上,传动齿轮的边沿延伸至齿轮座的外侧,并与外齿圈啮合连接;上述内齿圈固定于转子的一端,内齿圈外沿分别与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花鼓体5带动外齿圈旋转,外齿圈经传动齿轮及内齿圈传动带动转子3旋转运动。
中轴1包括轴体11、非圆连接部12、出线槽13及螺纹连接部14,其中,上述非圆连接部12设置在轴体11上,非圆连接部12处套设连接齿轮座,以便径向限位齿轮座;上述出线槽13沿轴向方向开设在轴体11上,出线槽13向内凹陷,以便定子的导线0穿入出线槽13向外导出;上述螺纹连接部14设置于中轴1的两端,以便通过螺帽锁紧,进行轴向限位。
转子2或为镶嵌式转子22,镶嵌式转子22由多个磁块沿圆周方向依次镶嵌形成圆柱形结构,镶嵌式转子22的N极与S极径向交错排列。
定子或包括定子铁芯35及定子绕组36,其中,上述定子铁芯35为环形结构,由导磁材料制成,定子铁芯35的内环内壁设有至少二个齿,齿数与转子磁极数成倍数关系;上述定子绕组36由表面绝缘的导线顺序缠绕于定子铁芯35的齿上形成,组成发电机定子。
传动及加速组件4或包括第一外齿圈41、第二齿轮座47、第二传动齿轮48、第二内齿圈49、第二外齿圈410、第三齿轮座411、第三传动齿轮412及第一内齿圈44,其中,上述第一外齿圈41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上述第二齿轮座47设置于第一外齿圈41的内侧,并与中轴1径向固定;上述第二传动齿轮48包括至少二个,第二传动齿轮48按圆周阵列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齿轮座47上。
第二内齿圈49设置于第二传动齿轮48的内侧,并与第二传动齿轮48啮合连接,第二内齿圈49与中轴1可转动地连接;上述第二外齿圈410位于第二内齿圈49的一端;上述第三齿轮座411设置于第二外齿圈410的内侧,并与中轴1固定连接;上述第三传动齿轮412包括至少二个,第三传动齿轮412按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三齿轮座411上,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二内齿圈49啮合连接;上述第一内齿圈44连接于转子2的一端,且与第三传动齿轮412啮合。
花鼓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通过轴承与中轴1连接,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的外端经连接于中轴1上的螺帽轴向限位。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通过骑行时花鼓体带动外齿圈旋转,利用传动及加速组件将转速加速后传递至内齿圈,经内齿圈带动转子在定子内旋转运动,产生电能以供自行车使用的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齿轮座设计为上下间隔设置的两圆板结构,两圆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固定,并形成安装槽,第一传动齿轮的两端通过转轴连接在两圆板上,这种传动齿轮内置式的结构设计,可有效地保护传动齿轮,且保证传动稳定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升传动精度及使用寿命;第一齿轮座通过非圆连接槽与中轴上设置的非圆连接部嵌合套接,实现第一齿轮座的径向限位。同时,为提升传动加速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设计为双极加速方式,通过两次传动加速转换达到两次加速效果相乘的效果,相比于传统的单极加速,其加速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外齿圈的内侧设有第二齿轮座,第二齿轮座上可转动地设有多个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外齿圈啮合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的内侧设有第二内齿圈,第二内齿圈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二内齿圈的断不了连接有第二外齿圈;由于第一外齿圈的齿数远大于第二传动齿轮的齿数,第一外齿圈、第二传动齿轮及第二内齿圈之间形成第一极加速效果,第二内齿圈带动第二外齿圈同步旋转。第二外齿圈的内侧设有第三齿轮座,第三齿轮座上可转动地设有多个第三传动齿轮,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二外齿圈啮合连接;第一内齿圈设置于第三传动齿轮的内侧,且与第三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带动第二内齿圈旋转;第二外齿圈、第三传动齿轮与第一内齿圈之间形成第二极加速效果;通过两极加速使与第一内齿圈连接的转子转速得到大幅提升,有效地提升发电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定子还可采用棘爪可拆装式的结构设计,在定子线圈的两端设计第一定子座和第二定子座,第一定子座与第二定子座内侧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棘爪,棘爪与第一定子座及第二定子座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空间,以便插设定子线圈,通过棘爪与第一定子座或第二定子座从内外方向将定子线圈夹紧固定;该种结构拆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包括中轴(1)、固定连接于中轴(1)上的定子(3)、可转动地连接于中轴(1)上并位于定子(3)内侧的转子(2)及套设于定子(3)外侧并与定子(3)同轴心的花鼓体(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及加速组件(4),传动及加速组件(4)包括外齿圈、齿轮座、传动齿轮及内齿圈,其中,上述外齿圈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且与花鼓体(5)同轴心设置;上述齿轮座套设在中轴(1)上;上述传动齿轮包括至少二个,传动齿轮按齿轮座的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齿轮座的侧壁上,传动齿轮的边沿延伸至齿轮座的外侧,并与外齿圈啮合连接;上述内齿圈固定于转子的一端,内齿圈外沿分别与各传动齿轮啮合连接;花鼓体(5)带动外齿圈旋转,外齿圈经传动齿轮及内齿圈传动带动转子(3)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轴(1)包括轴体(11)、非圆连接部(12)、出线槽(13)及螺纹连接部(14),其中,上述非圆连接部(12)设置在轴体(11)上,非圆连接部(12)处套设连接齿轮座,以便径向限位齿轮座;上述出线槽(13)沿轴向方向开设在轴体(11)上,出线槽(13)向内凹陷,以便定子的导线(0)穿入出线槽(13)向外导出;上述螺纹连接部(14)设置于中轴(1)的两端,以便通过螺帽锁紧,进行轴向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2)包括磁环式转子(21),磁环式转子(21)为多级辐射磁环,N极与S极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2)或为镶嵌式转子(22),镶嵌式转子(22)由多个磁块沿圆周方向依次镶嵌形成圆柱形结构,镶嵌式转子(22)的N极与S极径向交错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3)包括环形的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及线圈绕组(33),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错位对插包裹于线圈绕组(33)之外而形成整体的定子(3),其中,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由环形导磁材料成型而成,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的内圈设有至少二个爪部,爪部的数量与转子磁极数对应一致;第一内棘爪(31)、第二内棘爪(32)的端面还分别开有导线穿线孔及至少二个第一定位孔;上述线圈绕组(33)由表面绝缘的导线环绕于绕线轮组成,绕组轮的端面设置有至少二根垂直于端面的定位柱,定位柱穿出第一定位孔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子或包括定子铁芯(35)及定子绕组(36),其中,上述定子铁芯(35)为环形结构,由导磁材料制成,定子铁芯(35)的内环内壁设有至少二个齿,齿数与转子磁极数成倍数关系;上述定子绕组(36)由表面绝缘的导线顺序缠绕于定子铁芯(35)的齿上形成,组成发电机定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及加速组件(4)包括第一外齿圈(41)、第一齿轮座(42)、第一传动齿轮(43)及第一内齿圈(44),其中,上述第一外齿圈(41)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上述第一齿轮座(42)同心固定于中轴(1)上,第一齿轮座(42)外沿设置有至少二个齿轮安装槽(46);第一齿轮座(42)的中部设有非圆通孔(45),非圆通孔(45)套设于中轴(1)的非圆连接部(12)处;上述第一传动齿轮(43)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槽(46)内;上述第一内齿圈(44)连接于转子(2)的一端,第一内齿圈(44)与第一传动齿轮(43)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及加速组件(4)或包括第一外齿圈(41)、第二齿轮座(47)、第二传动齿轮(48)、第二内齿圈(49)、第二外齿圈(410)、第三齿轮座(411)、第三传动齿轮(412)及第一内齿圈(44),其中,上述第一外齿圈(41)设置于花鼓体(5)的内侧壁上;上述第二齿轮座(47)设置于第一外齿圈(41)的内侧,并与中轴(1)径向固定;上述第二传动齿轮(48)包括至少二个,第二传动齿轮(48)按圆周阵列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齿轮座(4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内齿圈(49)设置于第二传动齿轮(48)的内侧,并与第二传动齿轮(48)啮合连接,第二内齿圈(49)与中轴(1)可转动地连接;上述第二外齿圈(410)位于第二内齿圈(49)的一端;上述第三齿轮座(411)设置于第二外齿圈(410)的内侧,并与中轴(1)固定连接;上述第三传动齿轮(412)包括至少二个,第三传动齿轮(412)按圆周阵列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三齿轮座(411)上,第三传动齿轮(412)与第二内齿圈(49)啮合连接;上述第一内齿圈(44)连接于转子(2)的一端,且与第三传动齿轮(412)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人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鼓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通过轴承与中轴(1)连接,第一花鼓盖(6)及第二花鼓盖(7)的外端经连接于中轴(1)上的螺帽轴向限位。
CN201921472638.XU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Active CN210437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638.XU CN210437302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2638.XU CN210437302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7302U true CN210437302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10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2638.XU Active CN210437302U (zh) 2019-09-05 2019-09-05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7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95352B2 (en) Vehicle wheel
US6664692B1 (en) Electrical machine
EP3280036A1 (en) Motor, motor system, and charging and braking method
CN105932823B (zh) 超小型无铁芯无刷高效轮毂电机
CN106385135A (zh) 一种节能型电动自行车轮毂电机
US20120306327A1 (en) Electricity generating bicycle wheel assemblies
CN106655620A (zh) 一种转动环境下同轴反向型电磁式发电机
US10710443B2 (en) Multi-ring disc motor
CN213125762U (zh) 发电轮毂结构
CN210437302U (zh) 一种自行车骑行发电装置
CN205070681U (zh) 通轴内转子轮毂电机
CN204947745U (zh) 一种盘式电机
CN102190031A (zh) 自行车发电装置
CN202334208U (zh) 自行车用轮毂发电机
CN201323501Y (zh) 自行车用花毂发电机结构
CN105978178A (zh) 轮毂发电机以及具有轮毂发电机的自行车
CN201708642U (zh) 机械式轮毂发电机
CN219164331U (zh) 一种可骑行无磁阻电动车自行车轮毂电机及电动车自行车
CN112591002A (zh) 中轴加装式电动自行车
TWM607995U (zh) 發電輪轂結構
CN202085031U (zh) 节能高效对转发电机
CN206813220U (zh) 一种带有发电功能的抱闸
CN216185779U (zh) 一种内变速电动双控马达
CN111327155A (zh) 一种分轴式轮毂电机
CN214755918U (zh) 一种电动车用固定有单向齿轮的轮毂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