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6790U - 一种凹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凹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6790U
CN210436790U CN201920737585.3U CN201920737585U CN210436790U CN 210436790 U CN210436790 U CN 210436790U CN 201920737585 U CN201920737585 U CN 201920737585U CN 210436790 U CN210436790 U CN 2104367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late cylinder
gravure press
roller
china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758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志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angcaie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angcaie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angcaie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angcaie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758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67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67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67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印机,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包括印版滚筒,印版滚筒下方设置墨槽,印版滚筒一侧下方设置出墨辊,出墨辊与印版滚筒相切设置且旋转方向相反,印版滚筒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刮墨刀和第二输送泵,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墨槽底部,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油墨喷嘴,墨槽内设置液压压力传感器,凹印机还设置有墨箱和PLC控制器,墨箱与墨槽之间通过第一进液管、第一输送泵和第一出液管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印版滚筒存在着墨能力缺陷、烘箱单面烘干效率低和人工为墨槽补充油墨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凹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印机。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机借助印刷压力将印版滚筒上的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其具有结构简单、耐印率高、印刷速度快、印品质量好的诸多优点,而适用于折叠纸盒、软包装和装饰纸的印刷。凹版印刷机按给纸方式分为单张纸和卷筒纸凹印机,按承印材料分为纸张和塑料薄膜凹印机,按印刷色数分为单色、双色和多色凹印机。凹版印刷机包括给料装置、输墨装置、印刷装置、收料装置和干燥装置主要部件。
凹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包括标准型和顶压滚筒型印刷装置,前者由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组成。其中,印版滚筒为圆筒形,表面镀铜作为版材,然后通过雕刻或照相腐蚀,在滚筒表面形成凹下去的图文。凹版印刷机的印版滚筒直接浸入油墨槽中,在高速运转下的油墨很快地填满印版滚筒,然后经过刮墨刀将印版表面空白部分的油墨刮去,剩下图文凹槽部分的油墨,经过压印滚筒的滚压将油墨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即成为印刷品。
凹印机工作时,印版滚筒的底部有一部分浸入墨槽内的油墨中,随着印版滚筒的旋转,一部分油墨被印版滚筒带起,油墨的飞溅造成了浪费和环境污染。当需要快速印刷时,由于印版滚筒的转速有限,所以着墨能力有限,会导致印版滚筒的部分表面着墨厚度不够、着墨不均匀甚至不着墨的情况出现,使印刷无法进行。
凹印机在将油墨印刷至印版基材上之后,还需要对印版基材进行烘干处理。现有的烘干处理为单面烘干,即对印刷面进行烘干处理,这样的烘干处理效率较低,导致部分已经被收卷的基材尚未完全烘干,导致印刷失败。
现有技术中的凹印机墨槽中的油墨在使用之后需要及时补充,这项工作一般由操作员工来完成。这项工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当操作员工疏忽或者无暇操作时,会导致凹印机缺墨,印刷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印机,解决印版滚筒存在着墨能力缺陷、烘箱单面烘干效率低和人工为墨槽补充油墨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凹印机,包括给纸辊、多个传动辊、压印滚筒、印版滚筒和收纸辊,所述印版滚筒下方设置墨槽,印版滚筒一侧下方设置出墨辊,所述出墨辊与印版滚筒相切设置且旋转方向相反,出墨辊的底部高度低于印版滚筒,印版滚筒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刮墨刀和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墨槽底部,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油墨喷嘴,所述墨槽内设置液压压力传感器,所述凹印机还设置有墨箱和PLC控制器,墨箱与墨槽之间通过第一进液管、第一输送泵和第一出液管依次连接,收纸辊近端的两个传动辊之间设置烘箱,PLC控制器与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和液压压力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墨槽底部右侧且其感应探头水平向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烘箱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和出料口,烘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热风机,所述烘箱顶部和底部的热风机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热风机与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印滚筒表面设置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11.5mm~14mm。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12.8mm。
进一步地,所述出墨辊的外表面设置摩擦涂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设置了出墨辊,印版滚筒不直接与墨槽内的油墨接触,而出墨辊由于其外表面一直粘附有油墨,通过油墨之间的吸附力以及其外表面设置的摩擦涂层能够保证油墨粘附在出墨辊表面,所以避免了印版滚筒着墨时油墨飞溅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2.由于设置了喷墨装置,当印版滚筒高速转动时,喷墨装置能够弥补印版滚筒表面着墨厚度不够、着墨不均匀和不着墨的部分,所以避免了高速印刷时印刷事故的产生。
3.由于设置了自动加墨装置,所以不仅降低了操作员工的工作强度,而且避免了印刷事故的产生。
4.由于设置双面烘干的装置,所以能够加快烘干速度,提高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凹印机,包括给纸辊11、多个传动辊12、压印滚筒13、印版滚筒14和收纸辊16,所述印版滚筒14下方设置墨槽5,印版滚筒14一侧下方设置出墨辊15,所述出墨辊15与印版滚筒14相切设置且旋转方向相反,出墨辊15的底部高度低于印版滚筒14,印版滚筒14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刮墨刀6和第二输送泵42,所述第二输送泵4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第二进液管421和第二出液管422,第二进液管421的另一端设置在墨槽5底部,第二出液管422的另一端连接油墨喷嘴423,所述墨槽5内设置液压压力传感器51,所述凹印机还设置有墨箱2和PLC控制器3,墨箱2与墨槽5之间通过第一进液管411、第一输送泵41和第一出液管412依次连接,收纸辊16近端的两个传动辊12之间设置烘箱7,PLC控制器3与第一输送泵41、第二输送泵42和液压压力传感器51连接。
所述液压压力传感器51设置在墨槽5底部右侧且其感应探头水平向左设置。
所述烘箱7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71和出料口72,烘箱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热风机73,所述烘箱7顶部和底部的热风机73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热风机73与PLC控制器3连接。
所述压印滚筒13表面设置橡胶层131,所述橡胶层131的厚度为11.5mm~14mm。
所述橡胶层131的厚度为12.8mm。
所述出墨辊15的外表面设置摩擦涂层。
凹印机工作前,操作员工先通过PLC控制器3打开第一输送泵41,油墨从墨箱2流入墨槽5中,当出墨辊15的底部的一部分浸入油墨时,操作员工通过PLC控制器3关闭第一输送泵41。
凹印机工作时,出墨辊15将其从墨槽5中带出的墨涂抹在印版滚筒14表面,印版滚筒14本身不直接与墨槽5内的油墨接触,由于出墨辊15外表面一直粘附有油墨,通过油墨之间的吸附力以及其外表面设置的摩擦涂层能够保证油墨粘附在出墨辊15表面,所以避免了印版滚筒着墨时油墨飞溅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当凹印机高速印刷时,由于印版滚筒14的转速有限,所以着墨能力有限,会导致印版滚筒14的部分表面着墨厚度不够、着墨不均匀甚至不着墨的情况出现,此时操作员工通过PLC控制3控制第一输送泵41工作,第一输送泵41抽取墨槽5内的油墨并经由油墨喷嘴423喷出,由于喷墨的着墨效率高于出墨辊15的着墨效率,所以喷墨弥补了印版滚筒14表面着墨厚度不够、着墨不均匀和不着墨的部分,所以避免了高速印刷时印刷事故的产生。
凹印机在将油墨印刷至印版基材上之后,印版基材通过传动辊12的传动运动至烘箱7处,由于在印版基材的上下表面同时进行烘干处理,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避免收卷时仍然有部分印版基材上的油墨未干导致印刷事故。
凹印机印刷一端时间后,墨槽5内油墨量减少。当油墨量减少到不能满足印刷需求时,液压压力传感器51检测到液压压力不足并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3,PLC控制器3控制第一输送泵41工作,及时从墨箱2内补充油墨至墨槽5中。由于该加墨方式为自动加墨,所以不仅降低了操作员工的工作强度,而且避免了印刷事故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凹印机,包括给纸辊(11)、多个传动辊(12)、压印滚筒(13)、印版滚筒(14)和收纸辊(16),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滚筒(14)下方设置墨槽(5),印版滚筒(14)一侧下方设置出墨辊(15),所述出墨辊(15)与印版滚筒(14)相切设置且旋转方向相反,出墨辊(15)的底部高度低于印版滚筒(14),印版滚筒(14)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刮墨刀(6)和第二输送泵(42),所述第二输送泵(42)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第二进液管(421)和第二出液管(422),第二进液管(421)的另一端设置在墨槽(5)底部,第二出液管(422)的另一端连接油墨喷嘴(423),所述墨槽(5)内设置液压压力传感器(51),所述凹印机还设置有墨箱(2)和PLC控制器(3),墨箱(2)与墨槽(5)之间通过第一进液管(411)、第一输送泵(41)和第一出液管(412)依次连接,收纸辊(16)近端的两个传动辊(12)之间设置烘箱(7),PLC控制器(3)与第一输送泵(41)、第二输送泵(42)和液压压力传感器(5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压力传感器(51)设置在墨槽(5)底部右侧且其感应探头水平向左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7)的两侧分别设置进料口(71)和出料口(72),烘箱(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至少一个热风机(73),所述烘箱(7)顶部和底部的热风机(73)的出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热风机(73)与PLC控制器(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滚筒(13)表面设置橡胶层(131),所述橡胶层(131)的厚度为11.5mm~14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凹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131)的厚度为12.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墨辊(15)的外表面设置摩擦涂层。
CN201920737585.3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凹印机 Active CN2104367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7585.3U CN210436790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凹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7585.3U CN210436790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凹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6790U true CN210436790U (zh) 2020-05-01

Family

ID=70401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7585.3U Active CN210436790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凹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679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582A (zh) * 2020-07-29 2020-11-13 程明 一种布料印花加工出布流水线
CN116572627A (zh) * 2023-04-14 2023-08-11 南京鑫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用油墨的均匀涂墨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3582A (zh) * 2020-07-29 2020-11-13 程明 一种布料印花加工出布流水线
CN111923582B (zh) * 2020-07-29 2022-05-31 合立兴(广东)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印花加工出布流水线
CN116572627A (zh) * 2023-04-14 2023-08-11 南京鑫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用油墨的均匀涂墨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47102A (en) Process for operating a printing press
JP5540143B2 (ja) 凹版印刷機用インキ供給システム
JP5069896B2 (ja) 液体供給装置
US6928927B2 (en) Intaglio printing press
CN210436790U (zh) 一种凹印机
CN101249744B (zh) 纸张处理设备
CN105291553A (zh) 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凹版印刷机
CN111093998B (zh) 具有最小储墨量的输墨系统
CN211918014U (zh) 一种胶印机的上墨和刮墨结构
CN214928173U (zh) 一种数码印刷机的节能涂色装置
CN105291581A (zh) 一种基于多重干燥的温控凹版印刷装置
US7222568B1 (en) Method for flexographic multi-color printing using anilox rollers having different diameters
CN210436791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
CN105346207A (zh) 一种具有自动补墨功能的凹版印刷系统
CN103465608A (zh) 一种双进双出凹版印刷机
CN105346241A (zh) 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凹版印刷系统
CN208664629U (zh)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CN210362908U (zh) 一种自动调整油墨粘度的卫星凹版印刷机
CN108749315A (zh) 一种卷筒纸双面印刷机
CN105346206A (zh) 一种防止油墨沉淀的凹版印刷装置
CN105269951A (zh) 一种可多重干燥功能的凹版印刷装置
DE10236781B4 (de) Beschicht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Druck- oder Beschichtungsmaschine
US201600522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inting on a substrate
CN105346240A (zh) 一种基于ccd相机检测的凹版印刷机
CN103568484A (zh) 凹印机印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