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31199U - 一种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31199U
CN210431199U CN201921429266.2U CN201921429266U CN210431199U CN 210431199 U CN210431199 U CN 210431199U CN 201921429266 U CN201921429266 U CN 201921429266U CN 210431199 U CN210431199 U CN 210431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evice
negative
positive
frequency converter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9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浚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gmeet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9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31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31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31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功率器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功率器件、正极导电排以及负极导电排,其中,功率器件包括正极连接柱以及负极连接柱,正极导电排与正极连接柱进行连接,负极导电排与负极连接柱进行连接,且功率器件横卧地安装于安装板上,降低了变频器的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也随之出现,现有电子设备的功率器件多采用正立式安装,尤其是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变频器内的功率器件常采用正立式进行安装,即功率器件垂直安装固定于安装板上,并在铺设导电铜排以供功率器件连接导电,这种层层叠加的安装方式,将导致变频器的整体高度尺寸被做大,占用了更多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度较小的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包括:
安装板;
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横卧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功率器件包括正极连接柱以及负极连接柱;
正极导电排,所述正极导电排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连接柱连接;
负极导电排,所述负极导电排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连接柱连接。
可选地,变频器还包括第一螺母,所述正极导电排设有正极通孔,所述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设有螺纹,所述正极连接柱穿过所述正极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可选地,变频器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负极导电排设有负极通孔,所述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设有螺纹,所述负极连接柱穿过所述负极通孔后与所述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可选地,变频器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功率器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安装板上,以形成收纳所述功率器件的收容空间。
可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卡箍,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箍箍紧所述功率器件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其中,所述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以及负极连接柱穿过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安装板设有销钉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以及所述销钉孔同心重叠,以实现所述固定支架的定位。
可选地,变频器还包括供风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开设有通风口,所述供风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面上,所述供风装置通过所述通风口为所述功率器件散热。
可选地,还包括导电的连接排,所述功率器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功率器件以及第二功率器件,所述连接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连接。
可选地,变频器还包括导电的第一连接排以及第二连接排,所述功率器件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三功率器件以及第四功率器件,所述第一连接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以及第二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以及第四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排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器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功率器件、正极导电排以及负极导电排,其中,功率器件安装于安装板上,且功率器件包括正极连接柱以及负极连接柱,正极导电排与正极连接柱进行连接,负极导电排与负极连接柱进行连接,且功率器件横卧于安装板上,降低了壳体的高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功率器件的数量为两个时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功率器件的另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功率器件的数量为四个时变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功率器件的连接情况的简单示意图。
图中:100、变频器;10、安装板;20、功率器件;21、正极连接柱;22、负极连接柱;23、第一螺母;24、第二螺母;25、第一功率器件;26、第二功率器件;27、第三功率器件;28、第四功率器件;30、导电排;31、正极导电排;32、负极导电排;40、连接排;41、第一连接排;42、第二连接排;50、固定支架;51、第一支撑板;52、盖板;53、第二支撑板;60、卡箍;70、供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100,包括安装板10、功率器件20以及导电排30,功率器件20横卧地安装于安装板10上,其中,功率器件20包括正极连接柱21以及负极连接柱22,导电排30包括正极导电排31以及负极导电排32,正极导电排31的一端与正极连接柱21连接,负极导电排32的一端与负极连接柱22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功率器件20可以是电容,或者是其它有正负极性的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功率器件20为电容。
可理解的,对于高度尺寸大于宽度或长度尺寸的功率器件20,功率器件20横卧地安装于安装板10上,同时通过正极导电排31以及负极导电排32实现与外部线路的连接,不仅能实现功率器件20的正常连接,而且还能降低变频器100的整体安装高度。可理解的,安装板10可以是变频器100的外壳内置的一安装板10,也可以是变频器100的外壳的其中一组成板,即功率器件20直接安装于变频器100的外壳上。
可理解的,正极导电排31与功率器件20的正极连接柱21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即正极导电排31与正极连接柱21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排31与正极连接柱21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具体的,变频器100还包括第一螺母23,正极导电排31设有正极通孔,正极连接柱21设有螺纹,正极连接柱21穿过正极通孔后与第一螺母23螺纹连接,以实现正极连接柱21与正极导电排31的连接。
可理解的,正极导电排31与功率器件20的正极连接柱21之间的连接方式,同样的适用于负极导电排32与功率器件20的负极连接柱22之间的连接,即负极导电排32与负极连接柱22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负极连接柱22与负极导电排32同样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具体地,变频器100还包括第二螺母24,设有螺纹的负极连接柱22穿过负极导电排32上设有的负极通孔,并与第二螺母24进行螺纹连接,以此实现负极导电排32与负极连接柱22的连接。
进一步地,变频器100还包括连接排40。可理解的,当有多个功率器件20时,上述连接方式同样适用,即正极导电排直接与多个功率器件的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负极导电排与最后一个或者第一个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连接,而中间的功率器件则通过连接排实现连接,即可实现多个功率器件的串联或并联。例如:第一个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与下一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后再与下一个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如此反复循环,实现中间的功率器件的串联。
这里列举两种情况,如图2、图3所示,当功率器件2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功率器件25以及第二功率器件26,若要实现第一功率器件25与第二功率器件26的串联,仅需将连接排40的一端与第一功率器件25的正极连接柱21连接,连接排40的另一端与第二功率器件26的负极连接柱22连接,即可实现两者的串联。可理解的,若要实现两者的并联,仅需使用正极导电排31的一端与两者的正极连接柱21连接,负极连接柱22的一端与两者的负极连接柱22连接,正极导电排31以及负极导电排32的另一端则与其他线路对应正负极性进行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当功率器件20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功率器件25、第二功率器件26、第三功率器件27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其串联或并联与上述功率器件数量为两个的情况相同。值得说明的是,当第一功率器件25与第二功率器件26并联形成的正极模块,第三功率器件27与第四功率器件28并联形成的负极模块,正极模块与负极模块串联,从而实现多个功率器件20的串并联。
具体地,第一功率器件25以及第二功率器件26并行安装,且第一功率器件25的正极连接柱21与第二功率器件26的正极连接柱21朝向相同,第三功率器件27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同样并行放置,且第一功率器件25以及第二功率器件26组成的正极模块,第三功率器件27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组成的负极模块,正极模块以及负极模块对称分布,即此时第一功率器件25的正极连接柱21与第三功率器件27的正极连接柱21或负极连接柱22相对设置。在安装时,第一功率器件25的正极连接柱21位于下方,即第一功率器件25的正极连接柱21靠近安装板10,第一功率器件25的负极连接柱22位于正极连接柱21的正上方,第二功率器件26与第一功率器件25放置方向相同,第三功率器件27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的负极连接柱22位于下方,即第三功率器件27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的负极连接柱22靠近安装板10,第三功率器件27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的正极连接柱21位于负极连接柱22的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排4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排41以及第二连接排42,第一连接排41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器件25的负极连接柱以及第二功率器件26的负极连接柱连接,第二连接排42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功率器件27的正极连接柱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的正极连接柱连接,第一连接排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排42的另一端连接。正极导电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器件25的正极连接柱以及第二功率器件26的正极连接柱连接,正极连接排的另一端与外部线路的正极连接,负极导电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功率器件27的负极连接柱以及第四功率器件28的负极连接柱连接,另一端则与外部线路的负极连接。由此,实现了正极模块与负极模块的串联。
可以理解的,功率器件20安装于安装板10上,可以是通过在功率器件20与安装板10贴合之处增加凝固胶进行固定,也可以是通过设置固定支架50进行固定安装。在本实施例中,功率器件20是通过固定支架50安装于安装板10上,下面将具体介绍功率器件20如何安装于固定支架50上。
请参阅图1,固定支架50,包括第一支撑板51、盖板52以及第二支撑板53,盖板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3的一端连接,且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3的另一端与安装板10连接,其中,固定支架50安装于安装板10上,形成了收容功率器件20的收容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3以及盖板52可以是通过焊接进行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螺钉实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51、第二支撑板53以及盖板52通过螺钉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支架50的安装,第一支撑板51用于与安装板1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图未示),第二支撑板53用于与安装板1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图未示),安装板10上设置第一销钉孔以及第二销钉孔(图未示),第一定位孔与第一销钉孔同心重叠,第二定位孔与第二销钉孔同心重叠,以实现固定支架50的快速定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卡箍60,卡箍60环绕着功率器件20以箍紧功率器件20,并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51上,可以理解的,卡箍60的形状与功率器件20的外形相适应,即功率器件20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卡箍60便是圆环状,功率器件20的横截面是方形的,卡箍60也为对应的方形,仅需保证卡箍60能够环绕功率器件20即可,并且卡箍60连接于第一支撑板51上。可以理解的,卡箍60可以是直接焊接于第一支撑板51上,也可以是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撑板51。由此,可以将功率器件牢牢固定于支撑架内。
进一步地,变频器100还包括供风装置70,供风装置70用于为功率器件20进行散热使用。具体的,供风装置70安装于第二支撑板53远离收容空间的一侧上,第二支撑板53上开设有通风口,供风装置70用于供风的一端安装于通风口的周边,以实现为功率器件20供风。供风状可以是风扇,也可以是小型风机,在本实施例中,供风装置70为风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器件20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板10、功率器件20、正极导电排31以及负极导电排32,其中,功率器件20安装于安装板10上,且功率器件20包括正极连接柱21以及负极连接柱22,正极导电排31与正极连接柱21进行连接,负极导电排32与负极连接柱22进行连接,且功率器件20横卧于安装板10上,降低了壳体的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板;
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横卧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功率器件包括正极连接柱以及负极连接柱;
导电排,包括正极导电排以及负极导电排,所述正极导电排的一端与所述正极连接柱连接,所述负极导电排的一端与所述负极连接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母,所述正极导电排设有正极通孔,所述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设有螺纹,所述正极连接柱穿过所述正极通孔后与所述第一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母,所述负极导电排设有负极通孔,所述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设有螺纹,所述负极连接柱穿过所述负极通孔后与所述第二螺母进行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功率器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安装板上,以形成收纳所述功率器件的收容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箍;
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箍箍紧所述功率器件后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其中,所述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以及负极连接柱穿过所述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销钉孔以及第二销钉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一销钉孔同心重叠,所述第二定位孔与所述第二销钉孔同心重叠,以实现所述固定支架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风装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开设有通风口,所述供风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一侧面上,所述供风装置通过所述通风口为所述功率器件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的连接排;
所述功率器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功率器件以及第二功率器件,所述连接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的第一连接排以及第二连接排;
所述功率器件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功率器件、第二功率器件、第三功率器件以及第四功率器件,所述第一连接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以及第二功率器件的负极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排的一端分别与第三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以及第四功率器件的正极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排的另一端连接。
CN201921429266.2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变频器 Active CN210431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9266.2U CN210431199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9266.2U CN210431199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31199U true CN210431199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9266.2U Active CN210431199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31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35153B (zh) 一种dc-dc模块电源
CN108987645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包结构
CN210431199U (zh) 一种变频器
CN206533290U (zh) 变频器、变频器主回路及其电容板
CN102647129B (zh) 一种高压隔离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的结构
CN205686204U (zh) 电动车电气部件总成
CN210489668U (zh) 电芯组合及采用该电芯组合的电池组件
CN219534260U (zh) 电抗器、电气设备和光伏储能系统
CN209961871U (zh) 一种10kv配电网故障检测装置
CN203415832U (zh) 一种光伏直流配电柜的断路器布置结构
CN20863748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包结构
CN219917697U (zh) 一种单个载流连接器及并网系统
CN105490558A (zh) 一种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变流器及其功率系统
CN216251985U (zh) 一种电子线束固定件
CN205336092U (zh) 一种风能变流器及其功率模块
CN211078053U (zh) 电子模块及电梯控制器
CN214255082U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控制箱
CN210781612U (zh) 一种功率模块支架及其功率模块机构
CN210429564U (zh) 一种模块电容及驱动器
CN216750217U (zh) 一种电芯安装支架
CN219086990U (zh) 集成电容、电机控制器及电机组件
CN216751677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及三分体光伏装置
CN220672886U (zh) 一种配电装置及车载充电机
CN217918918U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老化托盘
CN209947594U (zh) 一种电感安装结构、电感和电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