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9861U -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9861U
CN210419861U CN201921478781.XU CN201921478781U CN210419861U CN 210419861 U CN210419861 U CN 210419861U CN 201921478781 U CN201921478781 U CN 201921478781U CN 210419861 U CN210419861 U CN 210419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tube
supporting rod
plate
otic placode
brac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87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洁
方小里
刘彬超
李明
李玉伟
高宁
刘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Boi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Boi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Boi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Boi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87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9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9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9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属于化工设备的内筒支撑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号耳板、二号耳板、凹形板、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花篮螺栓、内筒和壳体,所述一号耳板固定安装在内筒的外壁上,所述二号耳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一号耳板与二号耳板上均安装有凹形板,所述一号耳板与二号耳板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杆和二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一端和二号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凹形板焊接,一号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加工方便,具有拆卸方便、安装简易等优点,解决了大型气化炉支撑结构总尺寸较大,壳体不能灵活组装的缺点。

Description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属于化工设备的内筒支撑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气化炉是煤气化技术中的关键设备。内筒是其中的重要部件之一,通过对其安装支撑结构,能保证内筒在煤浆的冲刷下减少震动,防止内筒在长期震动下焊缝破坏,影响气化炉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气化炉内筒与外壳体的安装方式为内筒吊装在壳体内,或内筒与壳体直接通过支撑结构进行支撑,而常见的内筒支撑结构为耳板和角钢通过双螺栓螺母组装,同时还需在气化炉壳体和内筒上进行打孔用于与耳板固定,因为内筒上加工有预留孔,在安装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微转动,而影响与耳板以及支撑杆的安装,使支撑杆长于或短于与预留孔的相对位置,同时因为支撑结构的长度不可调节,这样就急需一种支撑结构来解决支撑杆与耳板的配合安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大型气化炉支撑结构总尺寸较大,壳体不能灵活组装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包括一号耳板、二号耳板、凹形板、一号支撑杆、二号支撑杆、花篮螺栓、内筒和壳体,所述一号耳板固定安装在内筒的外壁上,所述二号耳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一号耳板与二号耳板上均安装有凹形板,所述一号耳板与二号耳板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杆和二号支撑杆,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一端和二号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凹形板焊接,一号支撑杆的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一号支撑杆的端部与二号支撑杆的端部均卡入凹形板的凹口内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进一步,所述凹形板的另一端与耳板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所述一号支撑杆的一端加工有左旋螺纹,所述二号支撑杆的一端加工有右旋螺纹,一号支撑杆与二号支撑杆的螺纹端分别与花篮螺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采用花篮螺栓连接的方式,在安装过程时可以实现对支撑杆进行伸缩调节,从而达到与凹形板最佳的安装位置,改善装配困难、定位和长度不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加工方便,具有拆卸方便、安装简易等优点,解决了大型气化炉支撑结构总尺寸较大,壳体不能灵活组装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凹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号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花篮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耳板,2-二号耳板;3-凹形板;4-一号支撑杆;5-二号支撑杆;6-花篮螺栓;7-内筒;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包括一号耳板1、二号耳板2、凹形板3、一号支撑杆4、二号支撑杆5、花篮螺栓6、内筒7和壳体8,一号耳板1固定安装在内筒7的外壁上,二号耳板2固定安装在壳体8的内壁上,一号耳板1与二号耳板2上均安装有凹形板3,一号耳板1与二号耳板2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杆4和二号支撑杆5,一号支撑杆4的一端和二号支撑杆5的一端分别与凹形板3焊接,一号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5的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6连接;一号支撑杆4的端部与二号支撑杆5的端部均卡入凹形板3的凹口内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凹形板3的另一端与耳板通过螺栓连接,凹形板3上加工有圆孔,穿过圆孔与耳板通过螺栓螺母配合的方式连接;一号支撑杆4的一端加工有左旋螺纹,二号支撑杆5的一端加工有右旋螺纹,一号支撑杆4与二号支撑杆5的螺纹端分别与花篮螺栓6螺纹连接,当支撑杆与花篮螺栓连接后,花篮螺栓内部留有余量空间,这样方便支撑杆可以进行伸缩,留有安装的余量,而且通过支撑杆的旋入深度可以调节杆件的受力为拉伸或压缩,可在一定的程度上调节内筒的中心度;如此设置,通过采用分体式支撑杆进行螺纹连接,由于支撑杆的尺寸不大,便于运入气化炉设备内,支撑杆与支撑杆之间采用花篮螺栓的连接方式,这样可以调节支撑杆的内力为拉伸力或压缩力,同时可以灵活增加或减少支撑杆的数量来调节对气化炉内筒的支撑力,以保证后续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通常在对气化炉内筒安装支撑结构时,需要在内筒的侧壁上打孔,由于在容器内部打孔困难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支撑结构的安装配合,而通过安装本申请的支撑结构可以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一:首先将耳板的位置固定,然后调整花篮螺栓的位置,使支撑杆与凹形板能够匹配安装;安装方式二:首先将支撑杆的一端与耳板固定,再通过调节花篮螺栓找准位置,最后将另一端的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凹形板内,从而实现与内筒的固定安装。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耳板(1)、二号耳板(2)、凹形板(3)、一号支撑杆(4)、二号支撑杆(5)、花篮螺栓(6)、内筒(7)和壳体(8),所述一号耳板(1)固定安装在内筒(7)的外壁上,所述二号耳板(2)固定安装在壳体(8)的内壁上,所述一号耳板(1)与二号耳板(2)上均安装有凹形板(3),所述一号耳板(1)与二号耳板(2)之间设置有一号支撑杆(4)和二号支撑杆(5),所述一号支撑杆(4)的一端和二号支撑杆(5)的一端分别与凹形板(3)焊接,一号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二号支撑杆(5)的另一端通过花篮螺栓(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杆(4)的端部与二号支撑杆(5)的端部均卡入凹形板(3)的凹口内并通过焊接方式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板(3)的另一端与耳板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撑杆(4)的一端加工有左旋螺纹,所述二号支撑杆(5)的一端加工有右旋螺纹,一号支撑杆(4)与二号支撑杆(5)的螺纹端分别与花篮螺栓(6)螺纹连接。
CN201921478781.X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Active CN210419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8781.XU CN21041986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8781.XU CN21041986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9861U true CN210419861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6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8781.XU Active CN21041986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9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19861U (zh) 一种气化炉内筒支撑结构
CN219828092U (zh) 一种快速对接安装的管接头
CN206329454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中的主轴中电缆的穿线结构
CN209115905U (zh) 一种用于振动设备的地脚螺栓
CN210587797U (zh) 一种用于自动焊接设备中焊针调节装置
CN211315524U (zh) 一种转动设备基础固有频率调整装置
CN209118853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用的镂空均压环
CN210423353U (zh) 一种可以从钢板一侧进行安装施工的螺栓
CN111101875A (zh) 高韧性大通径整体式螺旋钻杆
CN220792368U (zh) 一种便于安装钢管
CN217927700U (zh) 一种横风路段的防尘防风金属波纹管棚洞结构
CN219240527U (zh) 一种锚杆节点
CN211648161U (zh) 一种盾构机压力舱板背装式摄像通道装置
CN212389848U (zh) 一种c型槽钢支吊架
CN212980829U (zh)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物料收集装置
CN213178561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水电暖安装支撑架组件
CN210757453U (zh) 一种改进的法兰撑开装置
CN211900508U (zh) 高韧性大通径整体式螺旋钻杆
CN218346828U (zh) 一种墙内电箱支撑结构
CN212643662U (zh) 一种新型减压阀
CN217925005U (zh) 一种市政井口临边防护
CN215568609U (zh) 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市政给排水管道连接件
CN219994605U (zh) 一种穿越防护设施大直径供热管道的可调节无损固定装置
CN209977561U (zh) 一种热塑成型法非开挖管道修复导向装置
CN213795281U (zh) 一种针对长锚栓的生产用辅助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