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8031U -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18031U
CN210418031U CN201921051266.3U CN201921051266U CN210418031U CN 210418031 U CN210418031 U CN 210418031U CN 201921051266 U CN201921051266 U CN 201921051266U CN 210418031 U CN210418031 U CN 210418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fixed
assembly
componen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512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
何博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512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18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18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18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涉及输送机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输送组件、移动输送组件和第一驱动部,由于固定输送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连接,移动输送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滑动配合,在固定输送组件和移动输送组件之间围设有工件的输送区域,又因为第一驱动部与移动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移动输送组件向靠近或远离固定输送组件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对输送区域宽度的调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的输送宽度不便调整的技术问题,能够对输送区域的宽度进行连续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工件的输送要求,通用性好。

Description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背景技术
全向旋转输送机是输送机输送线路多样化的核心,满足了工业输送对输送机可调节、高适应性的要求。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促使着输送机的升级改造,传统的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供料的输送机械,输送线路成型之后固定不动。这种固定不变的输送方式已经不适用于多数工业化输送场合。
由于现有的输送机的输送宽度往往是固定的,不能满足对不同宽度的工件的输送要求,如电路板、玻璃或者其他材质的长板,工件的宽度改变后,原有的输送机的输送宽度不便调整,通用性差。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的输送宽度不便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固定输送组件、移动输送组件和第一驱动部;
所述固定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移动输送组件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滑动配合,所述固定输送组件和所述移动输送组件之间围设有工件的输送区域;
所述第一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移动输送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移动输送组件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输送组件的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输送区域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输送组件包括固定部和第一输送轮;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轮均与所述固定部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轮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输送组件包括移动部和第二输送轮;
所述移动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滑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轮均与所述移动部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轮上套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驱动部与所述移动部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围设有所述输送区域,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本体和导向件;
所述导向件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本体连接,所述移动输送组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导向轴和第二导向轴;
所述第一导向轴和所述第二导向轴均与所述固定本体连接,且所述移动输送组件分别与第一导向轴和所述第二导向轴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
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均与固定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二丝杆均与所述移动输送组件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和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传动连接的传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上,所述传动部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连接,且所述传动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带和所述第二输送带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向旋转输送机,包括第二固定组件、驱动单元和宽度可调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滑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上,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和第三驱动部,所述第三驱动部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转轮,所述支撑转轮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连接,所述支撑转轮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抵接。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由于固定输送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连接,移动输送组件与第一固定组件滑动配合,在固定输送组件和移动输送组件之间围设有工件的输送区域,又因为第一驱动部与移动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第一驱动部能够带动移动输送组件向靠近或远离固定输送组件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对输送区域宽度的调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的输送宽度不便调整的技术问题,能够对输送区域的宽度进行连续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工件的输送要求,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中的第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中的第三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第一固定组件;110-固定本体;120-导向件;121-第一导向轴;122-第二导向轴;200-固定输送组件;210-固定部;220-第一输送轮;230-第一输送带;300-移动输送组件;310-移动部;320-第二输送轮;330-第二输送带;400-第一驱动部;410-第一丝杆;420-第二丝杆;500-第二驱动部;510-传动部;600-第二固定组件;610-驱动单元;700-第三固定组件;710-第三驱动部;800-支撑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视角为正视于移动输送组件300;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中的第二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中的第三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00、固定输送组件200、移动输送组件300和第一驱动部400;固定输送组件20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移动输送组件30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滑动配合,固定输送组件200和移动输送组件300之间围设有工件的输送区域;第一驱动部400安装于第一固定组件100上,第一驱动部400与移动输送组件300传动连接,以带动移动输送组件300向靠近或远离固定输送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以调整输送区域的宽度。
具体的,第一固定组件100包括底板和两侧的侧板以及为移动输送组件300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的结构,固定输送组件200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组件100的侧板上,第一驱动部400设置为驱动丝杆,移动驱动组件套设在驱动丝杆上,第一驱动部400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移动输送组件300相对于固定组件的直线滑动,以使移动输送组件300向靠近或远离固定组件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由于固定输送组件20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移动输送组件30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滑动配合,在固定输送组件200和移动输送组件300之间围设有工件的输送区域,又因为第一驱动部400与移动输送组件300传动连接,第一驱动部400能够带动移动输送组件300向靠近或远离固定输送组件200的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了对输送区域宽度的调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的输送宽度不便调整的技术问题,能够对输送区域的宽度进行连续调整,能够适应不同宽度工件的输送要求,通用性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中的固定输送组件200包括固定部210和第一输送轮220;固定部21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多个第一输送轮220均与固定部210转动连接,多个第一输送轮220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230。
具体的,固定部210设置为固定的铝型材,固定部210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组件的侧板上,第一输送轮220包括转动轴和转动轮,转动轮通过转动轴固定在固定部210上,以使转动轮可绕转动轴自由转动,第一输送轮220设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佳的,第一输送轮220设置为四个,四个第一输送轮220设置为两组,每组设置为两个,第一组的两个第一输送轮220处于相同高度,第二组的两个第一输送轮220处于相同的高度,第二组的第一输送轮220的高度低于第一组;第一输送带230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第一输送带230套设在第一组的两个第一输送轮220上,且第一输送带230分别与第二组的两个第一输送带230相切。
进一步的,移动输送组件300包括移动部310和第二输送轮320;移动部31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滑动配合,多个第二输送轮320均与移动部310转动连接,多个第二输送轮320上套设有第二输送带330,第一驱动部400与移动部310传动连接,移动部310和固定部210之间围设有输送区域,工件放置于第一输送带230和第二输送带330上。
具体的,移动部310设置为移动的铝型材,第二输送轮320的数量、结构及布置方式和第一输送轮220设置为相同,第二输送带330的结构及布置放置和第一输送带230设置为相同,此处不再阐述;工件放置在第一输送带230和第二输送带330上,第一输送带230和第二输送带330同步转动时可带动工件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组件100包括固定本体110和导向件120;导向件120的两端均与固定本体110连接,移动输送组件300与导向件120滑动配合。
其中,导向件120包括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均与固定本体110连接,且移动输送组件300分别与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滑动配合。
具体的,固定本体110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设置为两根光轴,第一导向轴121的两端以及第二导向轴12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上,移动部310包括两个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分别套设在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上,以使移动部310可同时沿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滑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导向件120设置为直线导轨,直线导轨设置在固定本体110的底板上,移动部310下部的滑动块与直线导轨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部400包括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均与固定本体110转动连接,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均与移动输送组件300传动连接。
具体的,第一丝杆410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本体110的两个侧板上,第二丝杆420的两端也通过轴承固定在固定本体110的两个侧板上,移动部310下部的两个滑动块分别套设在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上,且分别与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啮合连接,第一丝杆4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链轮,第二丝杆4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手动转动传动链条,使得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同步转动,以带动移动输送组件300同时沿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向靠近或远离固定输送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第一驱动部400也可设置为驱动气缸或者驱动油缸,气缸杆或者活塞杆与移动输送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00和与第二驱动部500传动连接的传动部510,第二驱动部500安装于第一固定组件100上,传动部510的两端均与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且传动部510分别与第一输送带230和第二输送带330连接。
具体的,第二驱动部500设置为驱动电机,传动部510设置为六边驱动轴,六边驱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固定在第一固定组件100的两个侧板上,第二驱动部500通过链条带动六边驱动轴转动;第一输送带230绕过六边驱动轴并套设在第一输送轮220上,第二输送带330绕过六边驱动轴并套设在第二输送轮320上,六边输送轴用于带动第一输送带230和第二输送带330分别沿第一输送轮220和第二输送轮320转动,以带动第一输送带230和第二输送带330上的工件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向旋转输送机,包括第二固定组件600、驱动单元610和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第一固定组件100与第二固定组件600滑动配合,驱动单元610安装于第二固定组件600上,且驱动单元610与第一固定组件100传动连接,以带动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相对于第二固定组件600移动。
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固定组件600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上部的支撑块和两条固定轴,第一固定组件100的底部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述的两条固定轴滑动配合;驱动单元610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丝杆,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固定组件600上的支撑板上,传动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安装驱动电机的支撑板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另一支撑板上,驱动电机通过传送带带动传动丝杆转动,第一固定组件10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连接于法兰套筒,法兰套筒套设在传动丝杆上,传动丝杆转动时带动第一固定组件100沿第二固定组件600上设置的固定轴移动,也即带动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相对于第二固定组件600移动,可实现对宽度可调输送装置上的工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平移。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700和第三驱动部710,第三驱动部710安装于第三固定组件700上,第二固定组件600与第三固定组件700转动连接,第三驱动部710用于带动第二固定组件600相对于第三固定组件700转动。
具体的,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三固定组件700包括固定平台和与固定平台连接的支撑架(图上未画出),第三驱动部710设置为驱动电机,第三固定部210安装在固定平台的底部,第二固定组件600和第三固定组件700之间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通过轴承等必要组件固定在固定平台上,转动轴可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转动轴处于固定平台上部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固定组件600连接,转动轴处于固定平台下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三驱动部710的驱动轴上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以第二皮带轮连接,第三驱动部710通过传动皮带带动转动轴转动,以使转动轴带动第二固定组件600相对于第三固定组件700转动,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在平面内能够进行360°转动,以改变对工件的输送方向。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转轮800,支撑转轮800通过转轴与第三固定组件700连接,支撑转轮800的顶部与第二固定组件600抵接。
具体的,支撑转轮800设置为多组,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较佳的,支撑转轮800设置为三组,三组支撑转轮800呈三角形布置,第二固定组件600的固定平台上对应设置有三个固定座,支撑转轮800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内,支撑转轮800可设置为轴承,轴承的内圈套设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固定在固定座内,以使轴承可绕转轴自由转动,轴承的顶部伸出固定座,且与第二固定组件600的底面抵接,第二固定组件600相对于第三固定组件700转动时同步带动支撑转轮800转动,支撑转轮800用于支撑第二固定组件600,且降低了对第三驱动部710扭矩要求,使得第三固定组件700以上的整体结构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本实施例提供的全向旋转输送机可灵活调整对工件的输送宽度,且能够带动工件在平面内平移或者转动,能够适应多工况的物料输送要求,功能强大,通用性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组件(100)、固定输送组件(200)、移动输送组件(300)和第一驱动部(400);
所述固定输送组件(200)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滑动配合,所述固定输送组件(200)和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之间围设有工件的输送区域;
所述第一驱动部(400)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上,所述第一驱动部(400)与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输送组件(200)的方向移动,以调整所述输送区域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输送组件(200)包括固定部(210)和第一输送轮(220);
所述固定部(210)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轮(220)均与所述固定部(210)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输送轮(220)上套设有第一输送带(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包括移动部(310)和第二输送轮(320);
所述移动部(310)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滑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轮(320)均与所述移动部(310)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二输送轮(320)上套设有第二输送带(330),所述第一驱动部(400)与所述移动部(310)传动连接,所述移动部(310)和所述固定部(210)之间围设有所述输送区域,所述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230)和所述第二输送带(3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包括固定本体(110)和导向件(120);
所述导向件(120)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本体(110)连接,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与所述导向件(120)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120)包括第一导向轴(121)和第二导向轴(122);
所述第一导向轴(121)和所述第二导向轴(122)均与所述固定本体(110)连接,且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分别与第一导向轴(121)和所述第二导向轴(122)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400)包括第一丝杆(410)和第二丝杆(420);
所述第一丝杆(410)和所述第二丝杆(420)均与固定本体(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0)和所述第二丝杆(420)均与所述移动输送组件(300)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部(500)和与所述第二驱动部(500)传动连接的传动部(510),所述第二驱动部(500)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上,所述传动部(510)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连接,且所述传动部(510)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带(230)和所述第二输送带(330)连接。
8.一种全向旋转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固定组件(600)、驱动单元(610)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宽度可调输送装置;
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00)滑动配合,所述驱动单元(610)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00)上,且所述驱动单元(610)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0)传动连接,以带动所述宽度可调输送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00)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向旋转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组件(700)和第三驱动部(710),所述第三驱动部(710)安装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700)上,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00)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7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部(710)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00)相对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700)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向旋转输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转轮(800),所述支撑转轮(800)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三固定组件(700)连接,所述支撑转轮(800)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600)抵接。
CN201921051266.3U 2019-07-05 2019-07-05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Active CN210418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1266.3U CN210418031U (zh) 2019-07-05 2019-07-05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51266.3U CN210418031U (zh) 2019-07-05 2019-07-05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18031U true CN210418031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7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51266.3U Active CN210418031U (zh) 2019-07-05 2019-07-05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18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4338U (zh) 一种重型工件180°翻转输送设备
CN215796425U (zh) 一种可加速的传送平台
CN210418031U (zh) 宽度可调输送装置及全向旋转输送机
CN216004288U (zh) 搬运装置
CN109676632B (zh) 一种大型钢板倒角机器人
CN210084333U (zh) 一种具有旋转顶升机构的滚筒输送机
CN210654859U (zh) 一种高速伸缩分拣机
CN210126859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及其槽角可调过渡托辊组
CN212526784U (zh) 一种用于液压动力单元的装配流水线
CN217322077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移动式矿料输送装置
CN211282425U (zh) 一种微型平皮带输送线
CN211915283U (zh) 一种金属钣金件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3613449U (zh) 一种钢材折弯用的连续折弯装置
CN212711495U (zh) 一种自动化传输设备
CN211812121U (zh) 一种旋转平移机构
CN210285880U (zh) 一种电机挡隔料装置
CN210884097U (zh) 一种角度自动分流输送机
CN212475068U (zh) 一种可调式爬坡皮带输送机
CN112265798A (zh) 一种工程机械生产加工用零件输送装置
CN216504051U (zh) 一种塑料磨斜边机
CN211056130U (zh) 一种输送带转弯装置
CN213801545U (zh) 一种传输带设备
CN215515601U (zh) 一种传送装置
CN217572044U (zh) 一种剪板机辅助下料装置
CN213737087U (zh) 一种可对输送物体进行固定的输送链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Width adjustable conveyor and omnidirectional rotary convey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Nanjing Qinhuai sub branch

Pledgor: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557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7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Nanjing Qinhuai sub branch

Pledgor: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5575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Width adjustable conveyor and omnidirectional rotary convey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Nanjing Qinhuai sub branch

Pledgor: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705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8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Nanjing Qinhuai sub branch

Pledgor: NANJING BOLANQ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7052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