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08675U -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08675U
CN210408675U CN201920112114.3U CN201920112114U CN210408675U CN 210408675 U CN210408675 U CN 210408675U CN 201920112114 U CN201920112114 U CN 201920112114U CN 210408675 U CN210408675 U CN 210408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valve repair
tectorial membrane
coating
repair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21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大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21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08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08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08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植入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夹合以形成夹具,所述夹具附有覆膜,所述覆膜包括内层覆膜和外层覆膜,所述内层覆膜包裹于夹具的夹合部,所述外层覆膜包裹于夹具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利用内层覆膜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外层覆膜与血液接触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保持正常血流生物流体环境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植入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背景技术
心脏是脊椎动物器官之一。是循环系统中的动力。人的心脏基本上和本人的拳头大小一样,心尖偏向左。位于横膈之上,纵膈之间,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两肺间而偏左。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其中左心室内壁是最厚的,这四个腔分别是体循环,肺循环的必经之路。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即房室瓣,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瓣膜是人器官里面可以开闭的膜状结构。每个人的心脏内都有四个瓣膜。即连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主动脉瓣、连结右心室和肺动脉的肺动脉瓣、连结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二尖瓣和连结右心房和右心室的三尖瓣。它们均起单向阀门作用,使血液只能从一个方向流向另一个方向而不能倒流。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如同一个单向阀门,保证血液由左心房向左心室方向流动并通过一定流量。二尖瓣复合体是一组功能和解剖结构复杂的装置,通常认为包括瓣环、瓣叶、腱索和乳头肌。二尖瓣脱垂、二尖瓣退行性变、二尖瓣环钙化、心肌缺血导致的乳头肌功能衰竭、左心室增大导致的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畸形等。外科瓣膜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患者的恢复时间长,因此对老年患者常因高龄、体质弱、病变重或合并其它疾病而禁忌手术。
近年来,随着瓣膜修复治疗技术的进步,瓣膜修复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通过将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植入到心脏的原位二尖瓣或三尖瓣中,以修复损害的天然瓣膜进行相关工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瓣膜修复夹体与血液不能很好的相容,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手术过程无需开胸,因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利用内层覆膜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外层覆膜与血液接触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保持正常血流生物流体环境的性能。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夹合以形成夹具,所述夹具附有覆膜,所述覆膜包括内层覆膜和外层覆膜,所述内层覆膜包裹于夹具的夹合部,所述外层覆膜包裹于夹具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覆膜和/或外层覆膜选用如下一种或多种结构组合与夹具连接:缝合连接、粘合连接、自身机械力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覆膜和/或内层覆膜的结构选用如下一种或多种结构:致密结构、微孔结构、发泡结构、微纳米孔状结构、无纺结构、矩阵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覆膜和/或内层覆膜通过涂层构建多层覆膜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覆膜为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所述外层覆膜为减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覆膜的材料选用如下一种或多种材料: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天然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外层覆膜携带有功能性药物,用于加速瓣膜修复夹体的内皮化。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覆膜的材料选用如下一种或多种材料:经过生物修饰或携带功能性药物的不可降解高分子、可降解高分子、天然聚合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天然聚合物的共聚物或共混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瓣膜修复夹体设有一次性保护层,用于保护使用前的瓣膜修复夹体。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覆膜和/或外层覆膜的厚度为0.0001mm-3.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利用内层覆膜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外层覆膜与血液接触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保持正常血流生物流体环境的性能,避免手术后植入体的内皮化时间过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操作的方便性,可在多种复杂形状结构的瓣膜表面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层覆膜;2.内层覆膜;3.夹具;4.第一夹体;5.第二夹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瓣膜修复夹体应用于医疗器械植入物技术领域,用于对损坏的瓣膜进行修复。
需要说明的是,夹具3的表面为光滑表面、微孔表面、磨砂表面、锯齿表面、凹槽表面等的一种或多种表面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体4和第二夹体5,第一夹体4和第二夹体5夹合以形成夹具3,优选地,第一夹体4和第二夹体5通过插接形成夹具3。所述夹具3上具有覆膜,其中,覆膜包括内层覆膜2和外层覆膜1,内层覆膜2包裹于夹具3的夹合部,外层覆膜1包裹于夹具3的外表面。
内层覆膜2的结构为致密结构、微孔结构、发泡结构、微纳米孔状结构、无纺结构、矩阵结构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结构,可通过电化学沉积、纺织、编织、针织、化学腐蚀、能束微纳米雕刻等加工方式实现。用于配合夹具3的不同夹合表面。
内层覆膜2的厚度为0.0001mm-3.0mm,且内层覆膜2采用缝合、粘合、自身机械力的一种或多种方式与夹具3结合。其中,通过缝合的方式使内层覆膜材料固定在夹具3的夹合表面;当然,还可以通过胶黏剂黏贴的方式使内层覆膜材料固定在夹具3的夹合表面;也可通过纤维针刺的方式内层覆膜材料与夹具3的微孔表面结合。
内层覆膜2通过气压喷涂、压电喷涂、真空吸附、正负离子溶液层层自组装等涂层方法,构建一层或多层覆膜结构。
内层覆膜2为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内层覆膜2的材料为经过生物修饰或携带功能性药物的不可降解高分子,如:聚乙烯、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氟乙烯等;或可降解高分子,如: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等;或天然聚合物,如: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明胶等。另外,内层覆膜2的材料可采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醇酸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天然聚合物,如:牛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明胶、黄芪多糖、白蛋白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也可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和天然聚合物的共聚物或共混材料。内层覆膜2用于诱发组织引导再生,减小体内占位效应。
内层覆膜2与瓣膜接触,利用内层覆膜2的结构可有效黏附内皮细胞,促进细胞分化增殖,诱发组织引导再生,减小体积,从而修复破损的瓣膜。
外层覆膜1的结构为致密结构、微孔结构、发泡结构、微纳米孔状结构、无纺结构、矩阵结构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结构,可通过电化学沉积、纺织、编织、针织、化学腐蚀、能束微纳米雕刻等加工方式实现。用于配合夹具3的不同外表面。
外层覆膜1的厚度为0.0001mm-3.0mm,且外层覆膜1采用缝合、粘合、自身机械力的一种或多种方式与夹具3结合。其中,通过缝合的方式使外层覆膜材料固定在夹具3的外表面;当然,还可以通过胶黏剂黏贴的方式使外层覆膜材料固定在瓣膜修复夹体3的外表面;也可通过纤维针刺的方式外层覆膜材料与夹具3的微孔表面结合。
外层覆膜1通过气压喷涂、压电喷涂、真空吸附、正负离子溶液层层自组装等涂层方法,构建一层或多层覆膜结构。
外层覆膜1为减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外层覆膜1的材料可选用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醚醚酮等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外层覆膜1的材料还可选用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聚乙交酯、聚丙交酯、聚己内酯、聚乙醇酸、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外层覆膜1的材料还可选用为天然聚合物,如:胶原蛋白、牛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丝素蛋白、明胶、黄芪多糖、白蛋白等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外层覆膜1与血液接触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保持正常血流生物流体环境。
外层覆膜1携带有功能性药物,如:聚已内酯、磷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加快瓣膜修复夹体内皮化的时间,使破损的瓣膜更快恢复。
瓣膜修复夹体,还连接输送装置,优选地,可用螺纹连接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是使操作人员将瓣膜修复夹体由体外送至心脏内的装置。
另外,瓣膜修复夹体还有设有一次性保护层,在未使用之前,将瓣膜修复夹体放置于一次新保护层中,用于保护使用前的瓣膜修复夹体不被感染或损坏。
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输送装置将瓣膜修复夹体输送到待修复瓣膜处,调节第一夹体4和第二夹体5的位置,使内层覆膜2的外表面与待修复瓣膜接触,外层覆膜1与血液接触,第一夹体4与第二夹体5插接将待修复的瓣膜夹合。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层覆膜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外层覆膜与血液接触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保持正常血流生物流体环境的性能,避免手术后植入体的内皮化时间过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操作的方便性,可在多种复杂形状结构的瓣膜表面实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外层覆膜1包裹在内层覆膜2的外部,内层覆膜2包裹在夹具3的外表面,应用于复杂形状结构的瓣膜表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外层覆膜1包裹在内层覆膜2的外部,外层覆膜1包裹在夹具3的夹合面,应用于复杂形状结构的瓣膜表面。
本实用新型利用内层覆膜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外层覆膜与血液接触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保持正常血流生物流体环境的性能,避免手术后植入体的内皮化时间过长,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操作的方便性,可在多种复杂形状结构的瓣膜表面实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夹合以形成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附有覆膜,所述覆膜包括内层覆膜和外层覆膜,所述内层覆膜包裹于夹具的夹合部,所述外层覆膜包裹于夹具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覆膜和/或外层覆膜选用如下一种或多种结构组合与夹具连接:缝合连接、粘合连接、自身机械力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覆膜和/或内层覆膜的结构选用如下一种或多种结构:致密结构、微孔结构、发泡结构、微纳米孔状结构、无纺结构、矩阵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覆膜和/或内层覆膜通过涂层构建多层覆膜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覆膜为具有良好血液相容性的生物性膜材,所述外层覆膜为减少血栓形成的生物性膜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覆膜的材料选用如下任意一种材料: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覆膜携带有功能性药物,用于加速瓣膜修复夹体的内皮化。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覆膜的材料选用如下任意一种材料:经过生物修饰或携带功能性药物的不可降解高分子、可降解高分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修复夹体设有一次性保护层,用于保护使用前的瓣膜修复夹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覆膜和/或外层覆膜的厚度为0.0001mm-3.0mm。
CN201920112114.3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Active CN210408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2114.3U CN21040867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2114.3U CN21040867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08675U true CN210408675U (zh) 2020-04-28

Family

ID=70360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2114.3U Active CN210408675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086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1095A (zh) * 2019-01-23 2019-05-21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1095A (zh) * 2019-01-23 2019-05-21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1095A (zh)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US5957977A (en) Activation device for the natural heart includ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port structures
Braunwald et al. Control of hemorrhage from the heart and aorta utilizing a plastic adhesive
JP2011500237A5 (zh)
US20220039946A1 (en) Double Component Mandrel for Electrospun Stentless, Multi-leaflet Valve Fabrication
US20060257447A1 (en) Composite graft
KR20150097756A (ko) 인공 심장 판막 첨판에서 굽힘 특성의 기하학적 제어
TW200920420A (en) Heart band with fillable chambers to modify heart valve function
JP2002505145A (ja) 心臓チャンバージオメトリーを再構成する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EP2059186A1 (en) Intramyocardial patterning for treating localized anomalies of the heart
WO2008154033A2 (en) Cardiac patterning for improving diastolic function
JP2010094476A (ja) 結合組織体形成用基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結合組織体の製造方法
Naveed et al. Cardio-supportive devices (VRD & DCC device) and patches for advanced heart failure: A review, summary of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
CN210408675U (zh) 一种覆膜式瓣膜修复夹体
JP5752903B2 (ja) 移植片移送用器具
Federspiel et al. Lung, artificial: curr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WO2010127553A1 (zh) 主动性液压心室贴附支持系统
Olsen et al. Implantation of the total artificial heart by lateral thoracotomy
Maeda et al. Thoracoscopic cell sheet transplantation with a novel device
CN102266595A (zh) 一种以壳聚糖明胶为载体的药物涂层钛钉
McCarthy et al. The Cleveland Clinic-Nimbus total artificial heart: In vivo hemodynamic performance in calves and preclinical studies
Nose Is a totally implantable artificial heart realistic?
Olsen et al. The total artificial heart
JPWO2020059854A1 (ja) シート状物貼付デバイス
JP2022501137A (ja) 細胞床厚が制御された細胞カプセル化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10 Yongfu Road, shibeikeji City,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000

Patentee after: KEKAI (NANTONG) LIFE SCIE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9, Liugang Road,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EKAI (NANTONG) LIFE SCIE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