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9352U -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9352U
CN210399352U CN201921432574.0U CN201921432574U CN210399352U CN 210399352 U CN210399352 U CN 210399352U CN 201921432574 U CN201921432574 U CN 201921432574U CN 210399352 U CN210399352 U CN 210399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evaporator
shell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25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Zhong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Zhong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Zhongb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25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9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9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9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包括壳体,上述壳体上设有风机单元,上述壳体中部设有蒸发器,上述壳体中设有加湿水箱,上述加湿水箱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述第一腔体上设有进水口,用于由进水口接入供水单元,上述第一腔体下部设有漏水口,上述漏水口两端分别连通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述蒸发器中下部分没入第一腔体中,上述壳体侧壁设有进风口,上述壳体上端设有出风口,上述壳体中设有气流通道,用于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并途径蒸发器和风机单元,最后由出风口排出壳体,以期望解决蒸发器件加湿效率不稳定,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Description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家用空气加湿器是能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家用电器,多用于居室或小型办公室,使人们在湿度适宜的空气环境中生活或工作,避免出现空气干燥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状况;现有的加湿器具有多种类型,例如超声波雾化加湿器,电热加湿器,虽然各类加湿器最终目的都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但是各类加湿器存在不同的优缺点,部分加湿器在单位体积上的加湿速率不高,有的加湿器在水分气化时消耗电能较高,有的加湿器单位功耗能够产生的加湿量受到限制;例如电热加湿器安全性能要求高,超声波雾化加湿器对水质要求较高。
最适用市场的是自然蒸发型加湿器,主要是通过蒸发器件使水分自然蒸发,并由风机将湿气流向外界实现加湿,通常蒸发器件有采用耗材和非耗材的,其蒸发器件均是浸没在储水箱的水面以下,由于蒸发器件浸泡在水箱中长期与水接触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使用非耗材的蒸发器件需要定期清洗,使用耗材的蒸发器件需要定期更换。
同时,由于水箱中的水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反复变化,导致蒸发器件加湿效率不稳定,因此,如何保证加湿效率、降低蒸发器的细菌滋生是值得研究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以期望解决蒸发器件加湿效率不稳定,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包括壳体,上述壳体上设有风机单元,上述壳体中部设有蒸发器,上述壳体中设有加湿水箱,上述加湿水箱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述第一腔体上设有进水口,用于由进水口接入供水单元,上述第一腔体下部设有漏水口,上述漏水口两端分别连通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述蒸发器中下部分没入第一腔体中,上述壳体侧壁设有进风口,上述壳体上端设有出风口,上述壳体中设有气流通道,用于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并途径蒸发器和风机单元,最后由出风口排出壳体。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腔体侧壁设有溢水口,上述溢水口位于第一腔体最大液位处;上述壳体中设有水泵,上述水泵连通进水口,用于由水泵向第一腔体中供水,上述水泵输送量大于漏水口的排放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溢水口上设有导流板,用于由导流板将溢水口溢出的水导流至第二腔体侧壁;上述进水口与供水单元之间设有装有过滤元件,用于由过滤元件对进入第一腔体的水流进行过滤。
作为优选,上述第一腔体的纵截面与蒸发器的下部形状相吻合,用于由蒸发器在第一腔体中与水充分接触,上述漏水口位于上述第一腔体的最低点处,上述第一腔体下端高度大于第二腔体的最大液位高度。
作为优选,上述风机单元为涡流风机,上述涡流风机安装在壳体上部,上述涡流风机位于出风口下方,用于由涡流风机出口端连通出风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气流通道包括罩体,上述罩体设置在第二腔体上端,上述进风口位于罩体侧壁,上述罩体上端设有开口,上述开口连通涡流风机的入口端。
作为优选,上述风机单元为贯流风机,上述贯流风机安装在进风口一侧,用于由贯流风机入口端连通进风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气流通道包括气流挡板,上述气流挡板位于蒸发器上方,用于由贯流风机出口端输送气流到气流挡板正面,用于由气流通道将气流导入到蒸发器,气流由气流挡板背面导流到出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设置在壳体中,由壳体作为载体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储水空间,将蒸发器置于第一腔体中,并通过进水口向第一腔体中注水,水通过蒸发器进行蒸发,通过风机单元带动气流与蒸发器接触,并通过气流通道将水分从出风口输出,实现加湿;当外部供水停止时,可使第一腔体中的水全部随漏水口流入第二腔体,进而保证蒸发器在非使用状态下保持干燥,减少蒸发器滋生细菌,进而延长更换或清洗周期。
本实用新型将溢水口设置于第一腔体最高液位处,并通过溢水口避免第一腔体中的液位超过最大设定高度,其外部供水方式可采用水泵供水,当水泵持续输送量大于漏水口的排放量时,超过最大的液位的水由溢水口排出,使第一腔体中的水位保持稳定,使蒸发器工作的效率恒定,即加湿量维持相对稳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导流板对溢水口流出的水进行导流,水沿着导流板流向第二腔体侧壁,使水流沿着壳体侧壁向下流动,有效降低水流滴落过程中出现的噪音;通过过滤元件,对进入第一腔体的水流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第一腔体作用于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腔体的纵截面与蒸发器吻合,保证蒸发器能够在第一腔体中与水充分接触,通过漏水口设置于第一腔体的最低点处,进而蒸发器在非使用状态下,外部供水停止,漏水口能够涡流风机将第一腔体中的水排净,减少蒸发器滋生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方位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溢水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涡流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涡流风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气流通道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风机单元、3-蒸发器、4-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进风口、7-出风口、8-气流通道、201-涡流风机、401-溢水口、402-导流板、501-水泵、801-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包括壳体1,上述壳体1上设有风机单元2,上述壳体1中部设有蒸发器3,上述壳体1中设有加湿水箱,上述加湿水箱包括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其中,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5分别作为独立的两个储水空间,上述第一腔体4上设有进水口,用于由进水口接入供水单元,供水单元通过进水口向第一腔体4注水,为蒸发器3蒸发提供必要水源条件。
上述第一腔体4下部设有漏水口,上述漏水口两端分别连通与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通过漏水口将第一腔体4中的水导入第二腔体5中储存,上述蒸发器3中下部分没入第一腔体4中,其中,蒸发器3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类型。
例如蒸发器3采用毛细现象挥发的类型,则蒸发器3下端浸入第一腔体4,通过毛细现象将蒸发器3的蒸发单元浸湿,以实现挥发。
例如蒸发器3为叶片式的,通过蒸发器3转动,其蒸发器3叶片下端浸入第一腔体4,随着蒸发器3的叶片转动实现挥发。
虽然蒸发器3的类型样式较多,但蒸发器3在非使用状态下通常浸入水中,极易滋生细菌,通过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5之间设置漏水口,当外部供水停止时,可使第一腔体4中的水全部随漏水口流入第二腔体5,进而保证蒸发器在非使用状态下保持干燥,减少蒸发器滋生细菌,进而延长更换或清洗周期,同时技术人员在开设漏水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性的加装阀门,通过阀门控制漏水口的开启,以提高第一腔体4注水速度。
上述壳体1侧壁设有进风口6,上述壳体1上端设有出风口7,上述壳体1中设有气流通道8,用于气流从进风口6进入壳体1,并途径蒸发器3和风机单元2,最后由出风口7排出壳体1;通过风机单元2工作,带动壳体1中的气流运动,其气流由出风口7排出壳体1,受大气压影响,排出的空气量由进风口6补充进入壳体1,其中,气流由进风口6进入壳体1中的气流通道8,并延气流通道8接触蒸发器3,通过气体流动提高蒸发器3的蒸发效率,含有蒸发水份的空气,在风机单元2的作用下,沿气流通道8从出风口7排放至外界,实现加湿。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保证第一腔体4中的水位高度维持恒定,上述第一腔体4侧壁设有溢水口401,上述溢水口401位于第一腔体4最大液位处;设置溢水口401以限制第一腔体4的最大液位高度,当第一腔体4中液位达到溢水口401所处高度时,多余的水均从溢水口401导出第一腔体4,使第一腔体4中的水位高度维持恒定,有效避免液位高度浮动变化对蒸发器3加湿产生影响,使其加湿效率相比于现有市面加湿器能够显著提升。
同时,通过进水口向第一腔体4注入水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上述壳体1中设有水泵501,上述水泵501连通进水口,用于由水泵501向第一腔体4中供水,上述水泵501输送量大于漏水口的排放量;通过水泵501将水源抽送至第一腔体4中,以满足第一腔体4的供水。
具体的,水泵501首端通过管道伸入第二腔体5下端,水泵501末端通过管道接通进水口,通过水泵501将第二腔体5中的水抽送到第一腔体4中,使第一腔体4通过漏水口进入第二腔体5的水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水源消耗;其中水泵501的输送量大于漏水口的排放量,使第一腔体4的中的水源逐渐增多,避免第一腔体4中的水流入不敷出。
参考图3所示,上述溢水口401上设有导流板402,用于由导流板402将溢水口401溢出的水导流至第二腔体5侧壁;通过安装导流板402对溢水口401流出的水进行导流,水沿着导流板402流至第二腔体5侧壁,使水流沿着第二腔体5侧壁向下流动,有效降低溢水口402中水流滴落过程中出现的噪音。
具体的,上述导流板402位于溢水口401一侧,用于由导流板402将水流导向第二腔体5侧壁;导流板402首端位于溢水口401下方,其导流板402末端向第二腔体5侧壁内壁延伸,且导流板402首端至末端逐渐倾斜,其倾斜角度不超过90度,具体的倾斜角度所需流速自行设置;第二腔体5侧壁上设有第二斜板,通过第二斜板将导流板402上的水流进行导向,使导流板402上的水流导入第二斜板后,由第二斜板导入第二腔体5的内壁。
上述进水口与供水单元之间设有装有过滤元件,用于由过滤元件对进入第一腔体4的水流进行过滤,其中过滤元件可以是过滤网,通过在进水口与供水单元之间安装过滤元件,使经过进水口的水源被过滤元件至少过滤一次,进而注入第一腔体4中并用于蒸发器蒸发的水杂质含量显著降低。
实施例3: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保证蒸发器3正常工作和漏水口的正常排水,上述第一腔体4的纵截面与蒸发器3的下部形状相吻合,用于由蒸发器3在第一腔体4中与水充分接触,其中第一腔体4的纵截面需要满足蒸发器3所需。
例如,蒸发器3选用常见的原盘形蒸发器件时,其第一腔体4的纵截面呈圆弧形,进而蒸发器3的蒸发叶能够与第一腔体4中的水均匀接触,并在第一腔体4中转动时,不被第一腔体4阻碍,实现蒸发加湿。
例如,蒸发器3采用毛细现象挥发的类型,其第一腔体4的纵截面内部轮廓与蒸发器3的下部外部轮廓相吻合,使蒸发器3的下部能够没入第一腔体4中,与水接触,再通过毛细现象实现蒸发加湿。
上述漏水口位于上述第一腔体4的最低点处,通过漏水口的位置以便于蒸发器3在非工作时,第一腔体4中的水能够被排净;上述第一腔体4下端高度大于第二腔体5的最大液位高度,避免第二腔体5中的水通过漏水孔逆向进入第一腔体4。
当蒸发器3需要停止工作时,供水单元停止向进水口注入水,其第一腔体4中的水逐渐被出水口排放至第二腔体5中,使第一腔体4以及蒸发器3均保持干燥,避免蒸发器3非工作状态下浸泡在水中导致细菌滋生。
实施例4: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考图2、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风机单元2为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上述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安装在壳体1上部,上述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位于出风口7下方,用于由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出口端连通出风口7;通过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工作带动,将壳体1中的气流带出出风口7,由于壳体1中的空气减少,在气压作用下进风口6补充新的空气进入,进而实现循环;除此之外,在本实施例中,亦可基于同样的结构将前述涡流风机201更换为尺寸相当的轴流风扇。
进一步的,上述气流通道8包括罩体801,上述罩体801设置在第二腔体5上端,上述进风口6位于罩体801侧壁,通过罩体801与第一腔体4包裹蒸发器3,上述罩体801上端设有开口,上述开口连通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的入口端;其中开口还可以设置第一腔体4侧壁,其开口位置至少需要高于溢流口401;
工作时,启动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涡流风机201通过开口将罩体801中的空气输送到出风口7并排放到外界大气中,并通过进风口6补充空气至罩体801中与蒸发器3接触,此时,供水单元通过进水口将第一腔体4填充到足够的液位高度,并使蒸发器3与第一腔体4中的水充分接触,使其具满足蒸发条件,即加湿后的气体由出风口7排除,壳体1外的空气由进风口6进入罩体801,并接触蒸发器3,由蒸发器3对经过的空气加湿,由此实现气流循环,即空气加湿。
实施例5: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上述风机单元2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上述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安装在进风口6一侧,用于由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入口端连通进风口6,通过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工作,将外界气体从进风口带入壳体1中,在气流压强作用压,壳体1中多余的空气从出风口7排出。
进一步的,上述气流通道8包括气流挡板,上述气流挡板位于蒸发器3上方,用于由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出口端输送气流到气流挡板正面,用于由气流通道8将气流导入到蒸发器3,气流由气流挡板背面导流到出风口7;通过挡板使气流通道8类似于U形,通过挡板的阻挡,使气流通道8的一端流经过第一腔体4中的蒸发器3后才会进入气流通道8另一端进行排出。
工作时,启动贯流风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贯流风机通过进风口6将气体注入气流通道8一端,在压强作用下,空气在气流通道8中由压强高的一端流入压强低的一端,即气流从进风口6进入后,途径蒸发器3后从出风口7排出, 此时,供水单元通过进水口将第一腔体4填充到足够的液位高度,并使蒸发器3与第一腔体4中的水充分接触,使其具满足蒸发条件,即外界气体贯流风机贯流风机在作用下,由气流通道8的一端输送到蒸发器3中加湿,加湿后的气体由气流通道8的另一端输送到出风口7,实现湿气排放。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8)

1.一种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风机单元(2),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蒸发器(3),所述壳体(1)中设有加湿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箱包括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4)上设有进水口,用于由进水口接入供水单元,所述第一腔体(4)下部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两端分别连通与第一腔体(4)和第二腔体(5),所述蒸发器(3)中下部分没入第一腔体(4)中,所述壳体(1)侧壁设有进风口(6),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出风口(7),所述壳体(1)中设有气流通道(8),用于气流从进风口(6)进入壳体(1),并途径蒸发器(3)和风机单元(2),最后由出风口(7)排出壳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4)侧壁设有溢水口(401),所述溢水口(401)位于第一腔体(4)最大液位处;所述壳体(1)中设有水泵(501),所述水泵(501)连通进水口,用于由水泵(501)向第一腔体(4)中供水,所述水泵(501)输送量大于漏水口的排放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401)上设有导流板(402),用于由导流板(402)将溢水口(401)溢出的水导流至第二腔体(5)侧壁;所述进水口与供水单元之间设有装有过滤元件,用于由过滤元件对进入第一腔体(4)的水流进行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4)的纵截面与蒸发器(3)的下部形状相吻合,用于由蒸发器(3)在第一腔体(4)中与水充分接触,所述漏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腔体(4)的最低点处,所述第一腔体(4)下端高度大于第二腔体(5)的最大液位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2)为涡流风机(201),所述涡流风机(201)安装在壳体(1)上部,所述涡流风机(201)位于出风口(7)下方,用于由涡流风机(201)出口端连通出风口(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8)包括罩体(801),所述罩体(801)设置在第二腔体(5)上端,所述进风口(6)位于罩体(801)侧壁,所述罩体(801)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涡流风机(201)的入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单元(2)为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安装在进风口(6)一侧,用于由贯流风机入口端连通进风口(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8)包括气流挡板,所述气流挡板位于蒸发器(3)上方,用于由贯流风机出口端输送气流到气流挡板正面,用于由气流通道(8)将气流导入到蒸发器(3),气流由气流挡板背面导流到出风口(7)。
CN201921432574.0U 2019-08-30 2019-08-30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Active CN210399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2574.0U CN210399352U (zh) 2019-08-30 2019-08-30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2574.0U CN210399352U (zh) 2019-08-30 2019-08-30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9352U true CN210399352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1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2574.0U Active CN210399352U (zh) 2019-08-30 2019-08-30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93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673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成都中邦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CN112066503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江门市金沃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蒸发加湿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5673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成都中邦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CN112066503A (zh) * 2020-09-18 2020-12-11 江门市金沃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蒸发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9352U (zh)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WO2021035925A1 (zh) 蒸发器上置式加湿器
CN211600980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专用空调自循环湿度调节装置
CN211650609U (zh) 可用于蒸发式加湿器的水箱结构
CN108253562B (zh) 一种紧凑型冷风扇
CN110529956A (zh) 一种节水节能高效智能调节加湿装置
CN115978778A (zh) 一种除水组件、空调器
CN217031330U (zh) 电暖器
CN110748497A (zh) 提高进风量的风扇结构、蒸发器件及降噪加湿器
CN210889414U (zh) 提高进风量的风扇结构、蒸发器件及降噪加湿器
CN113865040B (zh) 一种湿膜加湿器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湿膜加湿器
CN201438016U (zh) 一种湿膜恒温恒湿机
CN211041271U (zh) 用于加湿器的风扇内置式蒸发器件
CN210399418U (zh) 可用于加湿器的蒸发器上置式结构
CN212393284U (zh) 一种用于粮食仓储的湿度调节装置
CN210532599U (zh) 一种节水节能高效智能调节加湿装置
CN114576814A (zh) 一种蒸发式加湿器的控制方法
CN114263963A (zh) 电暖器及电暖器的控制方法
JP2008025898A (ja)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機
CN208652806U (zh) 一种能够防止水槽溢水的加湿器
CN2158985Y (zh) 蒸发式空气加湿器
CN108571794B (zh) 一种湿帘的浇湿机构及其加湿器
CN217763734U (zh) 一种加湿装置
CN21614385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797905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