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7676U -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7676U
CN210397676U CN201920650091.1U CN201920650091U CN210397676U CN 210397676 U CN210397676 U CN 210397676U CN 201920650091 U CN201920650091 U CN 201920650091U CN 210397676 U CN210397676 U CN 210397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radial
deformation absorbing
deformation
ax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00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威
吴明霞
梁森
唐吉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00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7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7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7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所述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包括:本体;径向限位槽,贯穿本体设置,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轴向限位槽,设置于本体的径向面上,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轴向移动的凹槽;以及变形吸收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周围。本实用新型提升了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乘用车领域,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汽车的稳定性和品质感。然而,现有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中,选挡弹簧在选挡过程的回位时,会产生异响与振动问题,甚至,选挡弹簧在运动过程中还会出现无法绕旋转轴旋转运动、弹簧损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以提升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包括:本体;径向限位槽,贯穿本体设置,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轴向限位槽,设置于本体的径向面上,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轴向移动的凹槽;以及变形吸收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周围。
进一步,所述径向限位槽呈U形状,所述相对的侧壁沿所述本体的轴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轴向限位槽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一端的径向侧面上。
进一步,所述轴向限位槽还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第二端的径向侧面上,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在轴向上相对。
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呈U形状。
进一步,所述变形吸收结构包括第一变形吸收槽组和第二变形吸收槽组;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上方,所述第二变形吸收槽组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的内部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变形吸收槽组的内部体积。
进一步,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具有第一变形吸收槽和第二变形吸收槽,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和第二变形吸收槽平行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和第二变形吸收槽的横截面呈8字状;所述第二变形吸收槽组具有第三变形吸收槽和第四变形吸收槽,所述第三变形吸收槽和第四变形吸收槽平行设置于所述限位槽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并且所述第三变形吸收槽和第四变形吸收槽的横截面也呈8字状。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包括:选挡组件,包括选挡臂和弹簧,所述选挡臂具有旋转轴,所述弹簧具有旋转挡圈和两个延伸端,所述旋转挡圈套接于所述旋转轴以旋转所述旋转轴;手柄杆组件,连接所述延伸端,通过移动所述延伸端带动所述旋转挡圈转动以旋转所述旋转轴;壳体,具有固定结构;以及弹性减震衬套结构,设置于所述延伸端和所述固定结构之间,包括:本体;径向限位槽,贯穿本体设置,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轴向限位槽,设置于本体的径向面上,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轴向移动的凹槽;以及变形吸收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周围。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径向限位轴和轴向限位块;所述径向限位轴具有防止所述本体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轴侧壁,所述第一轴侧壁和第二轴侧壁与所述径向限位槽的第一槽侧壁和第二槽侧壁相适应,从径向上固定本体;所述轴向限位块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轴两端的第一轴向限位块和第二轴向限位块,所述轴向限位槽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第一径向侧面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于所述本体第二径向侧面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轴向限位块和第二轴向限位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配合,从轴向上固定所述本体。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任一项手动换挡操纵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能承受较大的冲击,采用所述弹性减震衬套结构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在换挡时不会出现摩擦异响和撞击异响,能有效的吸收选挡弹簧产生的冲击,提升了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固定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描述中的术语“左”、“右”、“上”、“下”,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为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包括本体20、径向限位槽40、轴向限位槽60以及变形吸收结构80。径向限位槽40贯穿设置于本体20上,具有防止本体20 沿轴向移动的相对的侧壁。轴向限位槽60设置于本体20的径向面上。变形吸收结构80对称设置于径向限位槽40周围。
详细而言,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径向限位槽40呈U形状,具有相对的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相对的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沿本体20的轴向设置。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轴向限位槽60具有第一凹槽 62,第一凹槽62设置于本体20的第一径向侧面22上。轴向限位槽60 还具有第二凹槽64,第二凹槽64设置于本体20的第二径向侧面24上,第二径向侧面24与第一径向侧面22在轴向上相对。第一凹槽62和第二凹槽64的内径要大于径向限位槽40的外径。
参阅图4。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变形吸收结构80包括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设置于径向限位槽40上方,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设置于径向限位槽40下方,并且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的内部体积大于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的内部体积。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具有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平行设置于径向限位槽60 的第一侧,并且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的横截面呈 8字状,以平滑吸收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受到的冲击。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具有第三变形吸收槽842和第四变形吸收槽844。第三变形吸收槽842和第四变形吸收槽844平行设置于径向限位槽40的第二侧,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并且第三变形吸收槽842和第四变形吸收槽844的横截面也呈8字状,从而平滑吸收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受到的冲击。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的横截面呈两并排的矩形状。在又一实施例中,变形吸收结构80包括若干个对称设置于径向限位槽40周围的孔,这些孔分布于本体20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如图5至图10所示。请参阅图5和图6,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包括选挡组件70、手柄杆组件 50、壳体10和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选挡组件70包括选挡臂72和弹簧74,选挡臂72上设置有旋转轴722,弹簧74具有旋转挡圈742和两个延伸端744,旋转挡圈742套接于旋转轴722以旋转选挡臂72。手柄杆组件50连接延伸端744,通过移动延伸端744带动旋转挡圈742转动以旋转选挡臂72。请参阅图4、图7、图9和图10,壳体10具有固定结构12,固定结构12包括径向限位轴122和轴向限位块124,轴向限位块124设置于径向限位轴122末端。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设置于弹簧74的延伸端744和固定结构12之间,包括本体20、径向限位槽40、轴向限位槽60以及变形吸收结构80。径向限位槽40贯穿本体20设置,具有防止本体20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与径向限位轴122的第一轴侧壁125和第二轴侧壁127相适应,将本体20固定于径向限位轴122,以从径向上固定本体20。轴向限位槽60设置于本体20的径向面上,具有防止本体 20沿轴向移动的第一凹槽62,第一凹槽62与轴向限位块124相适应,以从轴向上固定本体20。变形吸收结构80对称设置于径向限位槽40周围。
更具体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的内部体积大于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的内部体积,以吸收弹簧74对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上方所造成的较大冲击。
更具体地,如上文所述,轴向凹槽60包括第一凹槽62和第二凹槽 64。相应地,请参阅图8,轴向限位块124包括第一轴向限位块121和第二轴向限位块123,分别设置于径向限位轴122两端。第一轴向限位块121与第一凹槽62卡合,第二轴向限位块123与第二凹槽64卡合。第一轴向限位块121通过挤压的方式由第二凹槽64进入并通过径向限位槽40,最终卡固于第一凹槽62中,从而将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固定于壳体10上。
第一凹槽62和第二凹槽64均呈U形状,U形状的开口方向与径向限位槽40的开口方向一致,这样,第一凹槽62和第二凹槽64除了在轴向上固定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外,也能一定程度上与径向限位槽40 起到的作用一致,在径向上固定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62的外壁与变形吸收结构80的壁部不交叉。第二凹槽64的外壁与变形吸收结构80的外壁相连。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还包括球窝30,球窝 30与手柄杆组件50配合,将球窝30装配于壳体10中。
本实用新型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的装配顺序是,先将手柄杆组件 50与球窝30装配起来,再将其装配在壳体10对应槽内,接着将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装配到壳体10上的固定结构12上,再将弹簧74套在选挡臂72上设置的旋转轴722上,再通过旋转轴722将选挡臂72与壳体10装配好,将弹簧74与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装配到位,最后在弹簧74上面涂抹润滑脂724,完成装配。
为便于装配,本体20的第一径向侧面22上设置有凸块222,以方便持拿和定位。
工作时,操纵手柄杆组件50带动弹簧74的延伸端744移动,进而由旋转挡圈742带动旋转轴722旋转选挡臂72。
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目前选挡时弹簧异响及弹簧撞击力大等问题,通过在壳体上增加类“8”字形减震橡胶的衬套结构,增大了减震橡胶的变形量,尽可能的吸收了弹簧在选挡过程中的冲击,从而避免了弹簧在回位时与壳体撞击产生的异响与振动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在衬套结构上设计“U”行槽,并通过在壳体上设计“U”型轴孔配合结构和在两端设计凸台机构,即在壳体上设置轴向限位轴和径向限位块,限制橡胶衬套旋转和限制减震橡胶衬套Y向脱出,来避免弹簧在运动过程中向左或向右方向的偏移过大,从而避免了整个弹簧因无法绕旋转轴旋转运动而产生的轴向偏移运动,进而避免了由于弹簧轴向偏移运动脱离壳体而造成的弹簧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能承受较大的冲击,采用所述弹性减震衬套结构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在换挡时不会出现摩擦异响和撞击异响,能有效的吸收选挡弹簧产生的冲击,提升了手动换挡操纵机构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20);
径向限位槽(40),贯穿本体(20)设置,具有防止所述本体(20)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
轴向限位槽(60),设置于本体(20)的径向面上,具有防止所述本体(20)沿轴向移动的第一凹槽(62);以及
变形吸收结构(80),对称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呈U形状,所述相对的侧壁沿所述本体(20)的轴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62)设置于所述本体(20)的第一径向侧面(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槽(60)还具有第二凹槽(64),所述第二凹槽(64)设置于所述本体(20)的第二径向侧面(24)上,所述第二径向侧面(24)与所述第一径向侧面(22)在轴向上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62)和所述第二凹槽(64)均呈U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吸收结构(80)包括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上方,所述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的内部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的内部体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组(82)具有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平行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的第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变形吸收槽(822)和第二变形吸收槽(824)的横截面呈8字状;
所述第二变形吸收槽组(84)具有第三变形吸收槽(842)和第四变形吸收槽(844),所述第三变形吸收槽(842)和第四变形吸收槽(844)平行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并且所述第三变形吸收槽(842)和第四变形吸收槽(844)的横截面也呈8字状。
8.一种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挡组件(70),包括选挡臂(72)和弹簧(74),所述选挡臂(72)具有旋转轴(722),所述弹簧(74)具有旋转挡圈(742)和两个延伸端(744),所述旋转挡圈(742)套接于所述旋转轴(722)以旋转所述旋转轴(722);
手柄杆组件(50),连接所述延伸端(744),通过移动所述延伸端(744)带动所述旋转挡圈(742)转动以旋转所述旋转轴(722);
壳体(10),具有固定结构(12);以及
弹性减震衬套结构(100),设置于所述延伸端(744)和所述固定结构(12)之间,包括:本体(20);径向限位槽(40),贯穿本体(20)设置,具有防止所述本体(20)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轴向限位槽(60),设置于本体(20)的径向面上,具有防止所述本体(20)沿轴向移动的第一凹槽(62);以及变形吸收结构(80),对称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槽(40)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结构(12)包括径向限位轴(122)和轴向限位块(124);
所述径向限位轴(122)具有防止所述本体(20)沿径向转动的相对的第一轴侧壁(125)和第二轴侧壁(127),所述第一轴侧壁(125)和第二轴侧壁(127)与所述径向限位槽(40)的两个第一槽侧壁(42)和第二槽侧壁(44)相适应,从径向上固定本体(20);
所述轴向限位块(124)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径向限位轴(122)两端的第一轴向限位块(121)和第二轴向限位块(123),所述轴向限位槽(60)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20)第一径向侧面上的第一凹槽(62)和设置于所述本体(20)第二径向侧面上的第二凹槽(64),所述第一轴向限位块(121)和第二轴向限位块(123)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62)和第二凹槽(64)配合,从轴向上固定所述本体(2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具有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手动换挡操纵机构(200)。
CN201920650091.1U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Active CN210397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0091.1U CN21039767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0091.1U CN21039767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7676U true CN210397676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0091.1U Active CN210397676U (zh) 2019-05-07 2019-05-07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76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1043A (zh) * 2020-09-02 2021-01-01 重庆市六安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新型换挡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1043A (zh) * 2020-09-02 2021-01-01 重庆市六安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新型换挡机构
CN112161043B (zh) * 2020-09-02 2022-04-29 重庆市六安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新型换挡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21500B2 (ja) 防振装置
CN210397676U (zh) 一种弹性减震衬套结构及手动换挡操纵机构和车辆
JPH0425551Y2 (zh)
US6250617B1 (en) Shock attenuating apparatus
CN111255845B (zh) 一种阻力可调节式单筒油液减震器
US8590413B2 (en) Damping device for a selector shaft and gearshift tower having the damping device
CN109424736B (zh) 用于挡位选择器组件的阻尼机构和挡位选择器组件
JP4893662B2 (ja)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機構
KR101462924B1 (ko) 케이블소켓
JPS6250687B2 (zh)
KR100456887B1 (ko) 자동차의 트레일링암부시 어셈블리
CN210882337U (zh) 一种汽车电动尾门支撑杆的减震降噪结构
KR20070024265A (ko) 완충 장치를 구비한 차량용 조향장치의 타이 로드
CN211924873U (zh) 一种p挡电磁阀及其解锁机构
CN205559689U (zh) 减震双质量飞轮
JPH11117983A (ja)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CN215323139U (zh) 用于代步车的减震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KR100448784B1 (ko) 자동차의 트레일링암
CN219236696U (zh) 一种前悬控制臂衬套
CN106609838B (zh) 硬杆连接式手动换挡机构
CN211423247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汽车减震器
KR20020043710A (ko) 내연기관의 듀얼매스 플라이휠의 비틀림 진동감쇠장치
CN210196426U (zh) 一种换挡器
KR100764207B1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 칼럼의 충격 흡수구조
KR101283188B1 (ko) 차량의 마운팅 부시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