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94592U - 多晶硅用坩埚 - Google Patents

多晶硅用坩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94592U
CN210394592U CN201920565497.XU CN201920565497U CN210394592U CN 210394592 U CN210394592 U CN 210394592U CN 201920565497 U CN201920565497 U CN 201920565497U CN 210394592 U CN210394592 U CN 2103945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rucible
furnace body
rod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54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兴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Zhaojing Sola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Zhaojing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Zhaojing Sola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Zhaojing 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54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945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945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945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用坩埚,属于坩埚领域,包括坩埚本体、位于坩埚本体两侧且用于固定坩埚本体的固定组件、以及炉体;坩埚本体以及固定组件均位于炉体内,坩埚本体通过固定组件与炉体连接;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炉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对坩埚本体的固定,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炉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优化坩埚本体与炉体的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方便实现对坩埚本体拆卸和后期维护,且该连接方式简便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多晶硅用坩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坩埚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多晶硅用坩埚。
背景技术
目前,多晶硅电池片的生产工序包括:坩埚喷涂、填料、铸锭、切割成块、切割成片、清洗干燥、检测、包装,其中,铸造多晶锭是一道重要的工艺,多晶硅铸锭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和质量。
现有技术中对于在多晶硅用坩埚内对多晶硅铸造的过程中,通过加热器对坩埚中的硅料进行加热,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坩埚更换不方便的缺点。
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用坩埚,解决技术中存在坩埚更换不方便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晶硅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位于所述坩埚本体两侧且用于固定所述坩埚本体的固定组件、以及炉体;
所述坩埚本体以及所述固定组件均位于所述炉体内,所述坩埚本体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炉体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端具有外螺纹且横向设置的螺纹杆、以及卡接件;
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卡接件套设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
所述卡接件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多个卡接盲孔;
所述卡接件通过所述卡接盲孔与所述炉体的内侧壁上的卡接杆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靠近炉体的内侧壁,所述卡接盲孔朝向炉体的内侧壁;
所述卡接盲孔沿所述凸起部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卡接盲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炉体的内侧壁具有沿所述炉体的厚度方向内凹的凹槽;
所述凹槽内固定有与所述卡接盲孔卡接配合的卡接杆;
所述卡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接杆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接杆;
所述第一卡接杆与第二卡接杆均匀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杆与所述第二卡接杆均分别设置两个;
两个所述第二卡接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杆和所述第二卡接杆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
所述第一卡接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杆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坩埚本体包括呈截面呈方形的底板、位于底板的四周且与底板垂直的四个侧板;
所述底板与各所述侧板均可拆卸连接;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位于所述底板两端的侧板为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侧板为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一榫,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榫配合的第一卯;
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榫,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二榫配合的第二卯。
优选地,所述第一卯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卯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侧板且靠近所述第一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贯通的第三通孔;
所述第二侧板且靠近所述第二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贯通的第四通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多晶硅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位于坩埚本体两侧且用于固定坩埚本体的固定组件、以及炉体;坩埚本体以及固定组件均位于炉体内,坩埚本体通过固定组件与炉体连接;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炉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对坩埚本体的固定,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炉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中,可以按照先将固定组件的另一端与炉体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然后再将固定组件的一端与坩埚本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的顺序,将坩埚本体与炉体固定起来,实现坩埚本体的可拆卸连接,优化坩埚本体与炉体的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方便实现对坩埚本体拆卸和后期维护,且该连接方式简便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多晶硅用坩埚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B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坩埚本体;2、固定组件;3、炉体;4、加热件;11、底板;21、螺纹杆;22、卡接件;31、凹槽;32、第一卡接杆;33、第二卡接杆;111、第一卯; 121、第一侧板;221、凸起部;1111、第一通孔;1211、第一榫;1212、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多晶硅用坩埚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图1中B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晶硅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1、位于坩埚本体1两侧且用于固定坩埚本体1的固定组件2、以及炉体3;坩埚本体1 以及固定组件2均位于炉体3内,坩埚本体1通过固定组件2与炉体3连接;固定组件2的一端与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与炉体3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具体来说,通过固定组件2实现对坩埚本体1的固定,固定组件2的一端与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与炉体3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具体实施中,可以按照先将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与炉体3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然后再将固定组件2的一端与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的顺序,将坩埚本体1与炉体3固定起来,实现坩埚本体1的可拆卸连接,优化坩埚本体1与炉体3的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方便实现对坩埚本体1拆卸和后期维护,且该连接方式简便快速,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具体实施中,还包括固定在炉体3内的加热件4,加热件 4用于对坩埚本体1进行加热,加热件4位于坩埚本体1的四周,且固定组件2 穿过加热件4。
为了进一步清楚固定组件的结构,优选地,固定组件2包括两端具有外螺纹且横向设置的螺纹杆21、以及卡接件22;螺纹杆21的一端与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卡接件22套设在螺纹杆21的另一端且与螺纹杆21螺纹连接;卡接件22具有凸起部221,凸起部221上开设有多个卡接盲孔;卡接件22通过卡接盲孔与炉体3的内侧壁上的卡接杆卡接配合。具体来说,固定组件2包括螺纹杆21、以及卡接件22,螺纹杆21是横向架设在炉体3内的,通过在螺纹杆21的另一端设置卡接件22,卡接件22具有凸起部221,凸起部221上开设有多个卡接盲孔,炉体3与卡接盲孔相对应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与卡接盲孔相对应且与卡接盲孔卡接配合的卡接杆,将卡接杆卡接在卡接盲孔内,实现螺纹杆 21另一端与炉体3内壁的连接;螺纹杆21的与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实现螺纹杆21的一端与坩埚本体1的连接,因此,实现了通过螺纹杆21将坩埚本体1与炉体3的可拆卸连接。其中,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上内凹有与螺纹杆21相适配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螺纹杆21一端的外螺纹与该凹槽的内螺纹螺纹配合连接。
优选地,凸起部221靠近炉体3的内侧壁,卡接盲孔朝向炉体3的内侧壁;卡接盲孔沿凸起部2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卡接盲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具体实施中,凸起部22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长方形的,卡接盲孔是沿着凸起部2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卡接盲孔的沿着凸起部22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炉体3的内侧壁具有沿炉体3的厚度方向内凹的凹槽31;凹槽31 内固定有与卡接盲孔卡接配合的卡接杆;卡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接杆32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接杆33;第一卡接杆32与第二卡接杆33均匀间隔设置。其中,凸起部221的厚度与凹槽31的深度相同,将凸起部21正好卡合在凹槽31内;卡接杆的长度与卡接盲孔的深度相同,正好将卡接杆深入到卡接盲孔内;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实现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与炉体3的内侧壁的无缝的连接,拆卸也方便,另一方面进一步防止水汽或者其他杂质进入到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与炉体3之间的部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不必要的隐患。另外,第一卡接杆32与第二卡接杆33与凹槽31固定的一端为固定端,那么,另一端为自由端,具体实施中,自由端端部可以设置成具有一定弧度的端面,例如可以是半圆弧形等,防止因将卡接杆插入到卡接盲孔的时候,因摩擦力过大造成对卡接杆以及卡接盲孔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此外,卡接杆可以是与凹槽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也可以是两者一体成型的方式。
优选地,第一卡接杆32与第二卡接杆33均分别设置两个;两个第二卡接杆33位于两个第一卡接杆32之间。第一卡接杆32设置在第二卡接杆33的两侧,这样首先可以通过第一卡接杆32将卡接的大致位置确定好,剩余的凸起部 21与凹槽31的卡接工作以及第二卡接杆33与其对应的卡接盲孔的卡接工作就会更快速和准确。
优选地,第一卡接杆32和第二卡接杆33的长度均小于凹槽31的深度;第一卡接杆32的长度大于第二卡接杆33的长度。具体实施中,由于第一卡接杆32和第二卡接杆33的长度均小于凹槽31的深度;第一卡接杆32的长度大于第二卡接杆33的长度,将卡接杆与卡接盲孔的卡接配合中,所以,首先可以实现通过第一卡接杆32预先卡接入与其相对应的卡接盲孔,然后第二卡接杆33才卡接入与其相对应的卡接盲孔,从而使得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快速准确地卡接到凹槽31内,并准确地将第一卡接杆32和第二卡接杆33分别插入到与其对应的卡接盲孔内。该卡接方式,实现起来,更快速和更准确。
为了进一步清楚坩埚本体的结构,以及进一步实现可拆卸的功能方便后续的拆装和维护,优选地,坩埚本体1包括呈截面呈方形的底板11、位于底板11 的四周且与底板11垂直的四个侧板;底板11与各侧板均可侧板拆卸连接;侧板包括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其中,位于底板11两端的侧板为第一侧板121,位于底板11两侧的侧板为第二侧板;第一侧板121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一榫 1211,底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榫1211配合的第一卯111;第二侧板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榫,底板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与第二榫配合的第二卯。具体来说,坩埚本体1是由底板11,四个侧板围起来的具有开口的方形体,通过在第一侧板121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一榫1211,底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第一榫1211配合的第一卯111,不仅可以实现坩埚本体1的可拆卸,而且拆卸方式简单,通过底板11与各侧板之间的可拆卸,可以利于对坩埚本体1的清洗以及其他维护工作,还可以实现坩埚本体1的受力的均匀性,防止底板11与各侧板滑落,另外,还可以看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有益于节约能源和环保;此外,第一榫1211和第一卯111的形状以及厚度相适配,能够准确地将第一卯111卡接在第一榫1211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坩埚本体1的稳固性,优选地,第一卯111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11,第二卯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第一侧板121 且靠近第一榫1211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11相贯通的第三通孔1212;第二侧板且靠近第二榫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相贯通的第四通孔。其中,第一通孔1111与第三通孔1212相贯通,且第一通孔1111与第三通孔1212连接起来,形成一横向设置的通孔,该通孔可以是螺旋孔,通过螺旋件穿过该螺旋孔,将底板11与第一侧板121之间固定起来,同样地,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的也是同样地道理,这里就不再赘述。
优选地,固定组件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侧板121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包括坩埚本体(1)、位于所述坩埚本体(1)两侧且用于固定所述坩埚本体(1)的固定组件(2)、以及炉体(3);
所述坩埚本体(1)以及所述固定组件(2)均位于所述炉体(3)内,所述坩埚本体(1)通过所述固定组件(2)与所述炉体(3)连接;
所述固定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组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体(3)的内侧壁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两端具有外螺纹且横向设置的螺纹杆(21)、以及卡接件(22);
所述螺纹杆(21)的一端与所述坩埚本体(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卡接件(22)套设在所述螺纹杆(21)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螺纹杆(21)螺纹连接;
所述卡接件(22)具有凸起部(221),所述凸起部(221)上开设有多个卡接盲孔;
所述卡接件(22)通过所述卡接盲孔与所述炉体(3)的内侧壁上的卡接杆卡接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221)靠近所述炉体(3)的内侧壁,所述卡接盲孔朝向所述炉体(3)的内侧壁;
所述卡接盲孔沿所述凸起部(2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所述卡接盲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炉体(3)的内侧壁具有沿所述炉体(3)的厚度方向内凹的凹槽(31);
所述凹槽(31)内固定有与所述卡接盲孔卡接配合的卡接杆;
所述卡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卡接杆(32)和至少一个第二卡接杆(33);
所述第一卡接杆(32)与所述第二卡接杆(33)均匀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杆(32)与所述第二卡接杆(33)均分别设置两个;
两个所述第二卡接杆(33)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接杆(32)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杆(32)和所述第二卡接杆(33)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凹槽(31)的深度;
所述第一卡接杆(3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杆(33)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坩埚本体(1)包括呈截面呈方形的底板(11)、位于底板(11)的四周且与底板(11)垂直的四个侧板;
所述底板(11)与各所述侧板均可拆卸连接;
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121)和第二侧板;其中,位于所述底板(11)两端的侧板为第一侧板(121),位于所述底板(11)两侧的侧板为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121)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一榫(1211),所述底板(1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一榫(1211)配合的第一卯(111);
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内侧均开设有第二榫,所述底板(1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与所述第二榫配合的第二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卯(111)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11),所述第二卯上横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侧板(121)且靠近所述第一榫(1211)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11)相贯通的第三通孔(1212);
所述第二侧板且靠近所述第二榫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贯通的第四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晶硅用坩埚,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21)螺纹连接。
CN201920565497.XU 2019-04-23 2019-04-23 多晶硅用坩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45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5497.XU CN210394592U (zh) 2019-04-23 2019-04-23 多晶硅用坩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5497.XU CN210394592U (zh) 2019-04-23 2019-04-23 多晶硅用坩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94592U true CN210394592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5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549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94592U (zh) 2019-04-23 2019-04-23 多晶硅用坩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945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42258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装置
CN210394592U (zh) 多晶硅用坩埚
CN204385916U (zh) 一种活动板房的梁柱连接结构
CN105735147A (zh) 一种组合式内模骨架结构
CN215519981U (zh) 一种用于收紧剪力墙模板外侧间隙的止水螺杆
CN206000150U (zh) 咬接式建筑组合件及咬接式建筑模板
CN210265405U (zh) 一种钢管对接接长装置
CN210562667U (zh) 一种高稳定性混凝土装配式梁节点结构
CN210827849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框架
CN209958704U (zh) 一种快速拼装式支架
CN208907254U (zh) 一种工字钢交叉连接结构
CN211286134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连接结构
CN219773575U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安全防护脚手板架板
CN219521021U (zh) 一种管支架加固结构
CN215519220U (zh) 一种模块式免焊接的框架钢结构
CN212278165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铝合金光伏支架
CN214092780U (zh) 一种新型万向节
CN221604340U (zh) 一种位移探头拆装结构
CN211589939U (zh) 工程机械脱销器
CN203822098U (zh) 一种钢塑复合门窗的角连接件
CN219973624U (zh) 一种可多向调节的陶棍连接结构
CN221119173U (zh) 一种用于斜向支撑悬挑构件的全螺栓固定装置
CN215632716U (zh) 一种用于焙烧炉的扶梯
CN220812695U (zh) 稳定连接加热棒的加热器
CN218912229U (zh) 一种单侧支模加固的钢模板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