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4265U - 恒温按摩垫 - Google Patents

恒温按摩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4265U
CN210384265U CN201920813211.5U CN201920813211U CN210384265U CN 210384265 U CN210384265 U CN 210384265U CN 201920813211 U CN201920813211 U CN 201920813211U CN 210384265 U CN210384265 U CN 210384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dissipation
constant
temperat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32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132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4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4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4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包括:恒温垫,恒温垫内铺设有恒温水管;散热垫,散热垫内铺设有散热水管;盒体,盒体内分别设置有恒温水泵、散热水泵,恒温水泵顶端设置有恒温水箱,散热水泵顶端设置有散热水箱,恒温水泵的进水端与恒温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散热水泵的进水端与散热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一端面与恒温水箱壁面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另一端面与散热水箱壁面固定连接;控制器,设置在盒体的内壁上,控制器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电性连接;电源,设置在盒体的内壁上,并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恒温水泵、散热水泵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好、可恒温控制、按摩更舒适的恒温按摩垫。

Description

恒温按摩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按摩垫。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另外身体与床垫等接触部位散热效果差,导致身体部位出现溃疡。身体不便转动的瘫痪患者、手术后病人等人群需要一种可以促进身体受压处局部血液循环并辅助散热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便移动的患者身体与床垫等接触部位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包括:
恒温垫,所述恒温垫内铺设有恒温水管;
散热垫,所述散热垫内铺设有散热水管;
盒体,所述盒体内分别设置有恒温水泵、散热水泵,所述恒温水泵顶端设置有恒温水箱,所述散热水泵顶端设置有散热水箱,所述恒温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恒温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散热水箱的出水口连通;
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端面与所述恒温水箱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另一端面与所述散热水箱壁面固定连接;
恒温连接水管,所述恒温连接水管一端与所述恒温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恒温连接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恒温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散热连接水管,所述散热连接水管一端与所述散热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散热连接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散热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壁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电性连接;
电源,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内壁上,并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恒温水泵、所述散热水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按摩垫,所述按摩垫内设置有若干独立的气囊;
充气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充气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若干气管,各所述气管一端与各所述气囊连接,各所述气管另一端与所述充气电磁阀的各出口端连通;
压缩空气多路接口,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气电磁阀的各进口端连通;
放气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放气电磁阀入口与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的排气端连通,所述放气电磁阀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放气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气泵,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的进气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恒温水箱壁面上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恒温水箱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外壁上,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恒温水管包括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在所述恒温垫内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所述水管网络模块包括:
第一进水管;
第一弧形水管,沿着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第一弧形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出口端连通;
S型水管,所述S型水管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水管的出口端连通;
第二弧形水管,沿着顺时针反向缠绕,所述第二弧形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 S型水管的出口端连通;
第一出水管,第一出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水管的出口端连通;
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首尾依次连接,第一个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一进水管的进口端与所述恒温连接水管远离所述恒温水泵的一端连通,最后一个水管网络模块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口端与所述恒温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散热连接水管上安装有散热风扇和水冷散热排,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水冷散热排平行设置,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水冷散热排包括:
水冷散热排壳体,所述水冷散热排壳体包括多个连接板,所述多个连接板围合形成一容纳腔室,所述水冷散热排壳体位于容纳腔室的一侧具有集水区域,其中一个连接板上设有水冷散热排进水口和水冷散热排出水口,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和水冷散热排出水口设置在所述集水区域,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和所述水冷散热排出水口均与所述容纳腔室连通;
热交换模块,所述热交换模块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多个波浪状的散热鳍片;
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穿设在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中,所述第二进水管一端外露在水冷散热排壳体外,并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的接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另一端从水冷散热排进水口伸入容纳腔室内;
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穿设在所述水冷散热排出水口中,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外露在水冷散热排壳体外,并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的输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另一端从水冷散热排出水口伸入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二出水管在伸入所述容纳腔室的一端开有一出水侧孔,所述水冷散热排结构通过所述容纳腔室内的水覆盖所述出水侧孔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出水管;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之间,所述分隔板连接容纳腔室的相对两个内壁面。
优选的,所述气管上还设置有气囊振动装置,所述气囊振动装置包括:
气缸,设置在靠近所述气管处;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与气缸左端连通;
活塞,设置在所述气缸内,活塞能在所述气缸内左右往复运动;
移动板,设置在所述气缸内,并位于活塞的右方,所述移动板能在所述气缸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气缸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位于所述活塞与所述移动板之间;
弹簧,设置在活塞与所述移动板之间,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固定连接;
箱体,设置在气缸右侧外壁上;
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移动板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右侧壁面上贯穿设置有通孔,活塞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箱体内;
齿条,设置在箱体内,齿条一端与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移动板一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所述箱体的右壁面上贯穿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一端与所述齿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延伸至所述箱体之外;
齿轮,设置在所述齿条的下方,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部分弧面上没有齿;
转轴,转轴穿过齿轮的圆心,所述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两侧壁面上,所述转轴与所述齿条相垂直;
凹槽体,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
电机,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转轴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囊振动装置还包括:
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导向杆延伸出所述箱体外壁的一端,限位板为圆形,限位板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气囊振动装置还包括:
开关,设置在所述凹槽体的外壁上,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器19之间通过温度监测电路连接,所述温度监测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 R1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3另一端接+12V 电源,电阻R1的两端并联电感L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T1集电极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T1基极一端与电阻 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电阻R1之间,所述电阻R3并联有电容C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9并联有电容C3;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继电器K一端连接,继电器K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VT2集电极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 VD1,所述第二晶体管VT2基极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T1发射极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 两端并连有第二二极管VD2,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8两端并连有电容C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VT2发射极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两端并联有电感器L2。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包括:恒温垫,恒温垫内铺设有恒温水管;散热垫,散热垫内铺设有散热水管;盒体,盒体内分别设置有恒温水泵、散热水泵,恒温水泵顶端设置有恒温水箱,散热水泵顶端设置有散热水箱,恒温水泵的进水端与恒温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散热水泵的进水端与散热水箱的出水口连通;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一端面与恒温水箱壁面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另一端面与散热水箱壁面固定连接;恒温连接水管,恒温连接水管一端与恒温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恒温连接水管另一端与恒温水管一端连通,恒温水管另一端与恒温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散热连接水管,散热连接水管一端与散热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散热连接水管另一端与散热水管一端连通,散热水管另一端与散热水箱的进水口连通;控制器,设置在盒体的内壁上,控制器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电性连接;电源,设置在盒体的内壁上,并分别与半导体制冷片、恒温水泵、散热水泵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方向,就能实现恒温垫的升温或降温,并同时通过散热垫实现与外界的热交换,实现不便移动的患者身体与床垫等接触部位的降温或加热,使得躺着更加舒适,避免出现溃疡。由于恒温水管铺设在恒温垫内,恒温可采用棉布,也不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感,散热垫放置在房间通风的地方,便于热量的快速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恒温水箱、散热水箱、恒温水泵、散热水泵、控制器、电源都集成在盒体内,更轻巧,携带也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管网络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振动装置的安装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气囊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监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冷散热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冷散热排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恒温垫,2-恒温水管,3-恒温连接水管,4-恒温水箱,5-散热水箱,6-加热片,7-半导体制冷片,8-散热连接水管,9-散热风扇,10- 散热水管,11-散热垫,12-气囊,13-按摩垫,14-气管,15-充气电磁阀,16- 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7-放气电磁阀,18-气泵,19-控制器,20-电源,21-恒温水泵,22-散热水泵,23-温度传感器,24-控制面板,25-气缸,26-连接管,27- 活塞,28-移动板,29-弹簧,30-箱体,31-活塞杆,32-通孔,33-导向杆,34- 导向孔,35-齿轮,36-转轴,37-轴承,38-凹槽体,39-电机,40-限位板,41- 开关,42-齿条,43-泄气孔,100-盒体,200-水管网络模块,201-第一进水管, 202-第一弧形水管,203-S型水管,204-第二弧形水管,205-第一出水管,140- 水冷散热排,141-水冷散热排壳体;1411-连接板;1412-容纳腔室;1413-集水区域;1414-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5-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2-热交换模块; 143-第二进水管;144-第二出水管;1441-出水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恒温按摩垫,如图1-2所示,包括:
恒温垫1,所述恒温垫1内铺设有恒温水管2;
散热垫11,所述散热垫11内铺设有散热水管10;
盒体100,所述盒体100内分别设置有恒温水泵21、散热水泵22,所述恒温水泵21顶端设置有恒温水箱4,所述散热水泵22顶端设置有散热水箱5,所述恒温水泵21的进水端与所述恒温水箱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水泵22 的进水端与所述散热水箱5的出水口连通;
半导体制冷片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一端面与所述恒温水箱4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另一端面与所述散热水箱5壁面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热泵。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一些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利用半导体材料的Peltier效应,当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它是一种产生负热阻的制冷技术,其特点是无运动部件,可靠性也比较高,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型号为TEC2-19003。
恒温连接水管3,所述恒温连接水管3一端与所述恒温水泵2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恒温连接水管3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水管2一端连通,所述恒温水管 2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水箱4的进水口连通;
散热连接水管8,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一端与所述散热水泵22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管10一端连通,所述散热水管10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箱5的进水口连通;
控制器19,设置在所述盒体100的内壁上,所述控制器19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电性连接,控制器采用型号为MCUATmega328;
电源20,设置在所述盒体100的内壁上,并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所述恒温水泵21、所述散热水泵22电性连接,电源采用标准20V或12V电源,用于给盒体内各零件提供电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将恒温垫1铺在床上,瘫痪患者躺在恒温垫 1上,将散热垫11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当对皮肤接触部位降温时,控制器 19向半导体制冷片7内通入电流后,恒温水箱4上与半导体制冷片7相接触的一端降温,使得恒温水箱4内的水温降低,在恒温水泵21的驱动下,降温后的水依次流过恒温连接水管3、恒温水管2,再回流至恒温水箱4内,降温后的水使得恒温垫1降低,从而使得恒温垫1与身体接触部位降温;而散热水箱5与半导体制冷片7相接触的一端升温,使得散热水箱5内的水温升高,升温后的水在散热水泵22的驱动下,依次经过散热连接水管8、散热水管10,再回流至散热水箱5内,升温后的水使得散热垫11温度升高,经过散热垫11 将温度散热到空气中。当对皮肤接触部位升温时,控制器19向半导体制冷片7内通入反向电流,则恒温水箱4上与半导体制冷片7相接触的一端升温,散热水箱5与半导体制冷片7相接触的一端降温,从而使得恒温垫1上上发热,散热垫11上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器19控制半导体制冷片7的电流方向向,就能实现恒温垫1的升温或降温,并同时通过散热垫11实现与外界的热交换,实现不便移动的患者身体与床垫等接触部位的降温或加热,散热效果更好,控温更加快速,使得患者躺着更加舒适,避免出现溃疡。由于恒温水管2铺设在恒温垫1内,恒温垫1可采用棉布,也不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感,散热垫放置在房间通风的地方,便于热量的快速交换,提高了换热效率。恒温水箱4、散热水箱5、恒温水泵21、散热水泵22、控制器19、电源20都集成在盒体100内,更轻巧,携带也更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按摩垫13,所述按摩垫13内设置有若干独立的气囊12;
充气电磁阀15,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充气电磁阀15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若干气管14,各所述气管14一端与各所述气囊12连接,各所述气管14 另一端与所述充气电磁阀15的各出口端连通;
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 16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气电磁阀15的各进口端连通;
放气电磁阀17,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放气电磁阀17入口与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的排气端连通,所述放气电磁阀17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放气电磁阀17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气泵18,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气泵18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的进气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当患者需要进行皮肤按摩时,将按摩垫13 铺在床上,患者躺在按摩垫13上,然后启动气泵18,压缩空气就经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进入,控制器19控制依次打开充气电磁阀15,压缩空气就经各气管14依次进入到各气囊12内,再通过控制器19打开放气电磁阀17,就能将内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的排气端打开,放出压缩空气,使得气囊依次排空,从而使得气囊依次充满膨胀,依次排气缩小,从而实现对皮肤各部位的依次按摩。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皮肤与按摩垫的接触部位,会通过气囊的伸缩或膨胀不断受到碰撞,起到促进血液循坏,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减少皮肤组织坏死或溃疡的情况;另外,通过气囊充气或放气的方式进行按摩,使得按摩效果更加柔和,减少了患处皮肤的额外伤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恒温水箱4壁面上设置有加热片6,所述加热片6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对加热温度的速度要求不高时,可通过控制器19启动加热片6,使得恒温水箱4内的水温升高,从而起到加热的效果。在天冷时,也可以去掉散热垫、散热水循环及半导体制冷片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轻巧、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23,设置在所述恒温水箱4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23采用的型号为PT100;
控制面板24,设置在所述盒体100的外壁上,所述控制面板24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温度传感器23用于监测恒温水箱4内的水温,通过控制面板24能设置水温的温度值,通过控制器19控制半导体制冷片 7的电流方向,实现恒温水箱4内的水的加热或降温,通过温度传感器23监测反馈给控制器19,并与设定温度值进行比对,以便根据对比值进行半导体制冷片电流的控制,实现恒温水箱4内的水温始终保持在恒定值,以使得患者的皮肤接触部位温度更适宜,更舒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恒温水管2包括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 200,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200在所述恒温垫1内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所述水管网络模块200包括:
第一进水管201;
第一弧形水管202,沿着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第一弧形水管202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201的出口端连通;
S型水管203,所述S型水管203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水管202的出口端连通;
第二弧形水管204,沿着顺时针反向缠绕,所述第二弧形水管204的进口端与所述S型水管203的出口端连通;
第一出水管205,第一出水管205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水管204的出口端连通;
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200首尾依次连接,第一个网络模块200的所述第一进水管201的进口端与所述恒温连接水管3远离所述恒温水泵21的一端连通,最后一个水管网络模块200的所述第一出水管205的出口端与所述恒温水箱4 的进水口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恒温水箱4在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200内流通,水流又依次经过第一进水管201、第一弧形水管202、S型水管203、第二弧形水管204、第一出水管205,使得水管增大了与恒温垫1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使得恒温垫1的加热或降温更快。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9所示,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上安装有散热风扇 9和水冷散热排140,所述散热风扇9与所述水冷散热排140平行设置,所述散热风扇9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所述散热风扇9由所述控制器19控制工作,所述散热风扇9能对水冷散热排140进行吹风散热,水冷散热排加大了散热面积,散热风扇加快了散热速率;
所述水冷散热排140包括:
水冷散热排壳体141,所述水冷散热排壳体141包括多个连接板1411,所述多个连接板1411围合形成一容纳腔室1412,所述水冷散热排壳体141位于容纳腔室1412的一侧具有集水区域1413,其中一个连接板1411上设有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和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 和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设置在所述集水区域1413,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 1414和所述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均与所述容纳腔室1412连通;
热交换模块142,所述热交换模块14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1412内,所述热交换模块142包括多个波浪状的散热鳍片;
第二进水管143,所述第二进水管143穿设在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 中,所述第二进水管143一端外露在水冷散热排壳体141外,并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的接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143另一端从水冷散热排进水口 1414伸入容纳腔室1412内;
第二出水管144,所述第二出水管144穿设在所述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 中,所述第二出水管144一端外露在水冷散热排壳体141外,并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的输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143另一端从水冷散热排出水口 1415伸入容纳腔室1412内,所述第二出水管144在伸入所述容纳腔室1412 的一端开有一出水侧孔1441,所述水冷散热排结构通过所述容纳腔室1412内的水覆盖所述出水侧孔1441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出水管144;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1412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143与所述第二出水管144之间,所述分隔板连接容纳腔室1412的相对两个内壁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结构中,集水区域1413中成形有进水管143,使得集水区域1413中的水能够从进水管143流入热交换区,此种设置方式中水冷散热排能够以不同角度和方向设置,而不影响水输送到热交换区域,且该集水区域1413内的水只需覆盖该出水管144的出水侧孔1441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该出水管144,即避免空气被吸入水泵,从而使得水泵能维持正常的运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所述气管14上还设置有气囊振动装置,所述气囊振动装置包括:
气缸25,设置在靠近所述气管14处;
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一端与所述气管14连通,所述连接管26另一端与气缸25左端连通;
活塞27,设置在所述气缸25内,活塞27能在所述气缸25内左右往复运动;
移动板28,设置在所述气缸25内,并位于活塞27的右方,所述移动板 28能在所述气缸25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气缸25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泄气孔43,所述泄气孔43位于所述活塞27与所述移动板28之间;
弹簧29,设置在活塞27与所述移动板28之间,所述弹簧29一端与所述活塞2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9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28固定连接;
箱体30,设置在气缸25右侧外壁上;
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一端与所述移动板28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5的右侧壁面上贯穿设置有通孔32,活塞杆31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2延伸至所述箱体30内;
齿条42,设置在箱体30内,齿条42一端与所述活塞杆31远离所述移动板28一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33,所述箱体30的右壁面上贯穿设置有导向孔34,所述导向杆 33一端与所述齿条4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3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34延伸至所述箱体30之外;
齿轮35,设置在所述齿条42的下方,所述齿条42与所述齿轮35相啮合,所述齿轮35部分弧面上没有齿;
转轴36,转轴36穿过齿轮35的圆心,所述转轴36的两端通过轴承37 安装在所述箱体30的两侧壁面上,所述转轴36与所述齿条42相垂直;
凹槽体38,设置在所述箱体30的外壁上;
电机39,固定在所述箱体30的内壁上,所述转轴36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30内,并与所述电机3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电机39带动转轴36旋转,转轴36带动齿轮35旋转,通过齿轮35与齿条42的啮合,使得齿条42左右移动,齿条42 再分别带动塞杆31在通孔32内向右移动、导向杆33在导向孔34内向右移动,当齿轮35转到无齿轮处时,由于齿轮35与齿条42无法啮合,在弹簧29的弹力作用,移动板28就会向左移动,当齿轮35与齿条42再次啮合时,就能再次推动移动板28向左移动,从而实现移动板28的左右往复移动;当移动板 28移动时,活塞27就会跟随者移动,从而导致活塞27与泄气孔43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活塞27左端通过连接管26与气管14连通,会承受气囊12内的压力,当气压大于弹簧的平衡压力时,活塞27就会被推到泄气孔 43的右侧进行泄压,直到恢复到平衡压力,由于活塞27的位置左右移动,就会导致气压与弹簧的平衡压力值不断变化,因此,就会导致气囊12内的压力值不断的发生改变,产生按摩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齿轮35与齿条42的啮合间歇运动,使得活塞27左右移动,从而不断改变弹簧29与气压的平衡值,使得气囊12内的压力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气囊的大小,使得气囊的大小变化更范围更加宽,使得膨胀或缩小更加平滑,使得气囊对患处的皮肤按摩更加舒适;另外,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也能实现按摩频率的调节,使得气囊按摩振动时的频率调节更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气囊振动装置还包括:限位板40,设置在所述导向杆33延伸出所述箱体30外壁的一端,限位板40为圆形,限位板40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34的直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限位板40起到限定导向杆33位移的作用,防止导向杆33超出极限位移,导向杆33也起着支撑齿条42的作用,使得齿条42左右的运动更加平稳。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气囊振动装置还包括:开关41,设置在所述凹槽体38的外壁上,所述开关41与所述电机39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开关用于控制电机39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器19之间通过温度监测电路连接,所述温度监测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 R1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3另一端接+12V 电源,电阻R1的两端并联电感L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T1集电极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T1基极一端与电阻 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电阻R1之间,所述电阻R3并联有电容C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9并联有电容C3;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继电器K一端连接,继电器K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VT2集电极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 VD1,所述第二晶体管VT2基极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T1发射极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 两端并连有第二二极管VD2,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8两端并连有电容C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VT2发射极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两端并联有电感器L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温度监测电路能够对恒温水箱4的水温进行监测,保证水温处于恒定的温度,此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安装调试方便。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恒温垫(1),所述恒温垫(1)内铺设有恒温水管(2);
散热垫(11),所述散热垫(11)内铺设有散热水管(10);
盒体(100),所述盒体(100)内分别设置有恒温水泵(21)、散热水泵(22),所述恒温水泵(21)顶端设置有恒温水箱(4),所述散热水泵(22)顶端设置有散热水箱(5),所述恒温水泵(21)的进水端与所述恒温水箱(4)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散热水泵(22)的进水端与所述散热水箱(5)的出水口连通;
半导体制冷片(7),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一端面与所述恒温水箱(4)壁面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另一端面与所述散热水箱(5)壁面固定连接;
恒温连接水管(3),所述恒温连接水管(3)一端与所述恒温水泵(21)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恒温连接水管(3)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水管(2)一端连通,所述恒温水管(2)另一端与所述恒温水箱(4)的进水口连通;
散热连接水管(8),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一端与所述散热水泵(22)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管(10)一端连通,所述散热水管(10)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箱(5)的进水口连通;
控制器(19),设置在所述盒体(100)的内壁上,所述控制器(19)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电性连接;
电源(20),设置在所述盒体(100)的内壁上,并分别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7)、所述恒温水泵(21)、所述散热水泵(2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摩装置,所述按摩装置包括:
按摩垫(13),所述按摩垫(13)内设置有若干独立的气囊(12);
充气电磁阀(15),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充气电磁阀(15)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若干气管(14),各所述气管(14)一端与各所述气囊(12)连接,各所述气管(14)另一端与所述充气电磁阀(15)的各出口端连通;
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充气电磁阀(15)的各进口端连通;
放气电磁阀(17),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放气电磁阀(17)入口与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的排气端连通,所述放气电磁阀(17)出口与外界连通,所述放气电磁阀(17)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气泵(18),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内,所述气泵(18)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空气多路接口(16)的进气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水箱(4)壁面上设置有加热片(6),所述加热片(6)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23),设置在所述恒温水箱(4)内壁上,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控制面板(24),设置在所述盒体(100)的外壁上,所述控制面板(24)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水管(2)包括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200),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200)在所述恒温垫(1)内呈矩形阵列式排布,所述水管网络模块(200)包括:
第一进水管(201);
第一弧形水管(202),沿着逆时针方向缠绕,所述第一弧形水管(202)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进水管(201)的出口端连通;
S型水管(203),所述S型水管(203)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弧形水管(202)的出口端连通;
第二弧形水管(204),沿着顺时针反向缠绕,所述第二弧形水管(204)的进口端与所述S型水管(203)的出口端连通;
第一出水管(205),第一出水管(205)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弧形水管(204)的出口端连通;
若干个水管网络模块(200)首尾依次连接,第一个水管网络模块(200)的所述第一进水管(201)的进口端与所述恒温连接水管(3)远离所述恒温水泵(21)的一端连通,最后一个水管网络模块(200)的所述第一出水管(205)的出口端与所述恒温水箱(4)的进水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上安装有散热风扇(9)和水冷散热排(140),所述散热风扇(9)与所述水冷散热排(140)平行设置,所述散热风扇(9)与所述控制器(19)电性连接,
所述水冷散热排(140)包括:
水冷散热排壳体(141),所述水冷散热排壳体(141)包括多个连接板(1411),所述多个连接板(1411)围合形成一容纳腔室(1412),所述水冷散热排壳体(141)位于容纳腔室(1412)的一侧具有集水区域(1413),其中一个连接板(1411)上设有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和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和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设置在所述集水区域(1413),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和所述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均与所述容纳腔室(1412)连通;
热交换模块(142),所述热交换模块(142)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1412)内,所述热交换模块(142)包括多个波浪状的散热鳍片;
第二进水管(143),所述第二进水管(143)穿设在所述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中,所述第二进水管(143)一端外露在水冷散热排壳体(141)外,并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的接入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143)另一端从水冷散热排进水口(1414)伸入容纳腔室(1412)内;
第二出水管(144),所述第二出水管(144)穿设在所述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中,所述第二出水管(144)一端外露在水冷散热排壳体(141)外,并与所述散热连接水管(8)的输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143)另一端从水冷散热排出水口(1415)伸入容纳腔室(1412)内,所述第二出水管(144)在伸入所述容纳腔室(1412)的一端开有一出水侧孔(1441),所述水冷散热排结构通过所述容纳腔室(1412)内的水覆盖所述出水侧孔(1441)而能够避免空气进入所述第二出水管(144);
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1412)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143)与所述第二出水管(144)之间,所述分隔板连接容纳腔室(1412)的相对两个内壁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4)上还设置有气囊振动装置,所述气囊振动装置包括:
气缸(25),设置在靠近所述气管(14)处;
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一端与所述气管(14)连通,所述连接管(26)另一端与气缸(25)左端连通;
活塞(27),设置在所述气缸(25)内,活塞(27)能在所述气缸(25)内左右往复运动;
移动板(28),设置在所述气缸(25)内,并位于活塞(27)的右方,所述移动板(28)能在所述气缸(25)内左右往复运动,所述气缸(25)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泄气孔(43),所述泄气孔(43)位于所述活塞(27)与所述移动板(28)之间;
弹簧(29),设置在活塞(27)与所述移动板(28)之间,所述弹簧(29)一端与所述活塞(27)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9)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28)固定连接;
箱体(30),设置在气缸(25)右侧外壁上;
活塞杆(31),所述活塞杆(31)一端与所述移动板(28)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25)的右侧壁面上贯穿设置有通孔(32),活塞杆(31)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32)延伸至所述箱体(30)内;
齿条(42),设置在箱体(30)内,齿条(42)一端与所述活塞杆(31)远离所述移动板(28)一端固定连接;
导向杆(33),所述箱体(30)的右壁面上贯穿设置有导向孔(34),所述导向杆(33)一端与所述齿条(42)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3)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孔(34)延伸至所述箱体(30)之外;
齿轮(35),设置在所述齿条(42)的下方,所述齿条(42)与所述齿轮(35)相啮合,所述齿轮(35)部分弧面上没有齿;
转轴(36),转轴(36)穿过齿轮(35)的圆心,所述转轴(36)的两端通过轴承(37)安装在所述箱体(30)的两侧壁面上,所述转轴(36)与所述齿条(42)相垂直;
凹槽体(38),设置在所述箱体(30)的外壁上;
电机(39),固定在所述箱体(30)的内壁上,所述转轴(36)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30)内,并与所述电机(3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振动装置还包括:
限位板(40),设置在所述导向杆(33)延伸出所述箱体(30)外壁的一端,限位板(40)为圆形,限位板(40)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孔(34)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振动装置还包括:
开关(41),设置在所述凹槽体(38)的外壁上,所述开关(41)与所述电机(39)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恒温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控制器(19)之间通过温度监测电路连接,所述温度监测电路包括:
运算放大器U1,运算放大器U1的正极输出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3)另一端接+12V电源,电阻R1的两端并联电感L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相输入端与电阻R4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T1集电极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VT1基极一端与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一端、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电阻R2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23)与所述电阻R1之间,所述电阻R3并联有电容C1;
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9并联有电容C3;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与继电器K一端连接,继电器K另一端与第二晶体管VT2集电极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两端并联有第一二极管VD1,所述第二晶体管VT2基极一端分别与电阻R5一端连接、电阻R6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第一晶体管VT1发射极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两端并连有第二二极管VD2,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电阻R8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8两端并连有电容C2,所述运算放大器U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VT2发射极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两端并联有电感器L2。
CN201920813211.5U 2019-05-31 2019-05-31 恒温按摩垫 Active CN210384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3211.5U CN210384265U (zh) 2019-05-31 2019-05-31 恒温按摩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3211.5U CN210384265U (zh) 2019-05-31 2019-05-31 恒温按摩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4265U true CN210384265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6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3211.5U Active CN210384265U (zh) 2019-05-31 2019-05-31 恒温按摩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42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0121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张建平 恒温按摩垫
CN113648162A (zh) * 2021-07-12 2021-11-16 闻刘罚 可防止对折阻流的理疗床垫布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0121A (zh) * 2019-05-31 2019-08-06 张建平 恒温按摩垫
CN113648162A (zh) * 2021-07-12 2021-11-16 闻刘罚 可防止对折阻流的理疗床垫布管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7494B2 (en) Thermostatic massage pad
CN210384265U (zh) 恒温按摩垫
CN2304378Y (zh) 医用冷热敷机
CN101219025A (zh) 自控凉暖水床垫
KR20130046468A (ko) 감압 방식의 냉매 순환 구조
CN2368372Y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床垫
CN217793545U (zh) 一种中医理疗热敷器
CN102894719B (zh) 温度可调的冷暖垫和坐卧产品
CN110522577B (zh) 可加热制冷的病床
KR200272893Y1 (ko) 냉온겸용침대매트열교환장치
CN214708491U (zh) 一种控温治疗仪
CN212186861U (zh) 一种加压冷热敷治疗仪
CN201658111U (zh) 调温被褥
CN211797174U (zh) 冷疗仪
CN109520054A (zh) 一种家用除螨温控适体空调床
CN2080393U (zh) 一种医用冷、热可控恒温床垫控制仪
CN215080736U (zh) 一种分体式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
KR200353757Y1 (ko) 열전소자판을 중복 적층하는 냉·난방장치
KR100548100B1 (ko) 열전소자판을 중복 적층하는 냉·난방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20477741U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医院监护床
CN221636660U (zh) 一种新型足浴按摩器
JP2010207412A (ja) 空調装置付き高気圧エアーチェンバー
CN215020304U (zh) 一种多功能热泵冰敷枕头
JP3107404U (ja) 冷熱両用パッド装置
KR100812911B1 (ko) 냉온 찜질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