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83411U -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83411U
CN210383411U CN201920902118.1U CN201920902118U CN210383411U CN 210383411 U CN210383411 U CN 210383411U CN 201920902118 U CN201920902118 U CN 201920902118U CN 210383411 U CN210383411 U CN 210383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ide frame
base
goods
sh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21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健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VMEI ALUMINIUM Ltd
Original Assignee
LVMEI ALUMINIUM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VMEI ALUMINIUM Ltd filed Critical LVMEI ALUMINIUM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21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83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83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83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所述货架包括底座和两个侧架,每个侧架均包括第一侧框、第二侧框和侧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称设置于底座一侧的首段和尾段,侧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框、第二侧框连接;底座呈矩形,底座的底部四个转角处的下方均设置有承垫件。本实用新型的货架结构新颖简单,整体结构节约用料,降低了货架的制造成本;通过采用两侧的侧架进行围蔽成品,避免成品的掉落,且两端为敞开结构,易于成品在货架两侧进行取放,设置的承垫件能将整个货架垫高、支撑,使得货架的底部凌空,易于叉车对整个货架及其货物进行叉取运输,并便于货架的叠放,提高了仓储和运输的效率,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工厂的成品存放量或暂存量逐渐增加,但目前对于铝型材、钢管等大件零件的存放货架基本为四周围蔽式,既不便于零件的取放,也难以实现多层货架的叠放,降低了仓储、运输的效率,且占据较大的存放空间,仓储的面积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该货架结构新颖简单,通过采用两侧的侧架进行围蔽成品,避免成品的掉落,且两端为敞开结构,易于成品在货架两侧进行取放,同时设置的承垫件能将整个货架垫高、支撑,使得货架的底部凌空,易于叉车对整个货架及其货物进行叉取运输,并便于货架的叠放,提高了仓储和运输的效率,且整体结构节约用料,降低了货架的制造成本,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所述货架包括底座和两个对称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侧架,每个所述侧架均包括第一侧框、第二侧框和侧杆,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称设置于底座一侧的首段和尾段,所述侧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框、第二侧框连接;所述底座呈矩形,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转角处的下方均设置有承垫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内杆、第一顶杆和第一外杆,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侧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二内杆、第二顶杆和第二外杆,所述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侧的顶部;所述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所述第二内杆连接。
进一步地,两根所述侧杆顶部的水平高度均等于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的上部、所述第二内杆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一根所述侧杆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顶部的水平高度;水平高度低的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内杆的中部连接;水平高度高的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的上部、所述第二内杆的上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一外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顶杆和第二外杆的连接处均倾斜设置有第一加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件的顶部突伸出所述第一外杆顶部的所在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杆与底座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外杆与底座的连接处均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固件。
进一步地,所述承垫件的底部连接有卡合固定件,所述卡合固定件为底部敞口的“n”字形结构,卡合固定件的顶部与所述承垫件的底部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固定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顶杆与第一加固件的宽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货架结构新颖简单,通过采用两侧的侧架进行围蔽成品,避免货品的掉落,且两端为敞开结构,易于成品在货架两侧进行取放,同时设置的承垫件,能将整个货架垫高、支撑,使得货架的底部凌空,易于叉车的货叉通过伸至货架底部,对整个货架及其货物进行叉取运输,提高了仓储和运输的效率,且整体结构节约用料,降低了货架的制造成本,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方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两个货架叠放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另一方案下两个货架叠放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两个货架叠放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承垫件和卡合固定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两个货架叠放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侧架、21—第一侧框、211—第一内杆、212—第一顶杆、213—第一外杆、22—第二侧框、221—第二内杆、222—第二顶杆、223—第二外杆、23—侧杆23、3—承垫件、4—第一加固件、5—第二加固件、6—卡合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2,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所述货架包括底座1和两个对称连接于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的侧架2,每个所述侧架2均包括第一侧框21、第二侧框22和侧杆23,所述第一侧框21和第二侧框22对称设置于底座1一侧的首段和尾段,所述侧杆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框21、第二侧框22连接;所述底座1呈矩形,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个转角处的下方均设置有承垫件3。
本实施例的货架结构新颖简单,整体结构节约用料,降低了货架的制造成本;而通过采用两侧的侧架2进行围蔽货品,避免成品的掉落,且两端为敞开结构,易于成品在货架两侧进行取放,同时设置的承垫件,能将整个货架垫高、支撑,使得货架的底部凌空,易于叉车的货叉通过伸至货架底部,对整个货架及其货物进行叉取运输,提高了仓储和运输的效率,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框2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内杆211、第一顶杆212和第一外杆213,所述第一内杆211和第一外杆213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座1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侧框22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二内杆221、第二顶杆222和第二外杆223,所述第二内杆221和第二外杆223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座1另一侧的顶部;所述侧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211、所述第二内杆221连接。
本实施例的侧架2通过设置第一侧框21和第二侧框22,能对货品进行固定,避免制品从货架一侧掉落,而通过设置与第一内杆211、第二内杆221连接的侧杆23,能提高第一侧框21和第二侧框22的稳固性,避免侧框出现摇晃或变形,提高了货架的结构稳固性以及对货物的装载稳定性,实用性高。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设置的承垫件3在两个货架叠放的同时,见图4-5,承垫件3与另一货架的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抵接,使得货架底座1的底部与另一货架的顶部之间形成空隙,易于叉车叉取运输,提高了运输和仓储的便利性,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根所述侧杆23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的水平高度;水平高度低的侧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211的中部、所述第二内杆221的中部连接;水平高度高的侧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211的上部、所述第二内杆221的上部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至少一根侧杆23的顶部水平高度低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所在水平高度,使得侧杆23水平高度较低的侧架2形成呈“凹”字形,易于通过下凹部分的侧杆23进行货物的取放,提高了货架货物的取放便利性,提高捡料次数,实用性高。
而货架的两根侧杆23的顶部水平高度均低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所在水平高度,使得两侧的侧架2形成两个“凹”字形结构,便于取放货物,实用性高。
见图3,而另一种情况为:当货架的一根侧杆23的顶部水平高度低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所在水平高度,而另一根侧杆23的顶部水平高度等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所在水平高度,使得一侧侧架2形成“凹”字形,另一侧侧架2为一矩形结构,通过“凹”形的一侧侧架2取放货物,提高货物的取放装载便利性,同时能避免两侧侧架2均为“凹”形时造成货物连同货架一并捆绑打包时对货物造成捆绑性挤压,容易折断或损伤货物(如铝型材类长条形货物),一根侧杆23水平高度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相等、另一根侧杆23水平高度低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水平高度,能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对货物的包装保护性,避免货物受损,实用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杆212和第一外杆21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顶杆222和第二外杆223的连接处均倾斜设置有第一加固件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杆213与底座1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外杆223与底座1的连接处均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固件5。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加固件4和第二加固件5,能对整个侧架2的四角处进行加固,提高侧架2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第一加固件4的倾斜设置,使得其与第一顶杆212(或第二顶杆222)、第一外杆213(或第二外杆223)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性高,且三角形的中空部分能易于吊机设备的吊钩进行钩取,进而将整个货架及货物吊起,提高了运输和仓储的便利性;而第二加固件5的倾斜设置,使得其与第一外杆213(或第二外杆223)、底座1与侧杆23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性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固件4的顶部突伸出所述第一外杆213顶部的所在水平面。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加固件4的顶部突伸出第一外杆213顶部的所在水平面,见图4-5,当两个货架叠放的时候,突伸出的部分能对上一层货架的承垫件3外侧进行抵接,起到限位、稳固的作用,提高多个货架叠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见图6-7,本实施例中,两根所述侧杆23顶部的水平高度均等于所述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侧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211的上部、所述第二内杆221的上部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两根侧杆23的顶部水平高度等于第一顶杆212和第二顶杆222的顶部所在水平高度,能避免两侧侧架2均为“凹”形时造成货物连同货架一并捆绑打包时对货物造成捆绑性挤压,容易折断或损伤货物(如铝型材类长条形货物),能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对货物的包装保护性,避免货物受损,实用性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见图8-10,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垫件3的底部连接有卡合固定件6,所述卡合固定件6为底部敞口的“n”字形结构,卡合固定件6的顶部与所述承垫件3的底部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合固定件6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顶杆212与第一加固件4的宽度之和。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底部敞口、且横截面呈“n”字形的卡合固定件6,一方面能提高对底座1距离地面的凌空高度,易于叉车的货叉通过伸至货架底部,对整个货架及其货物进行叉取运输,提高了仓储和运输的效率;另一方面,结合严格控制卡合固定件6的宽度,在两个货架叠放的时候,能将下一层货架的第一加固件4上方突伸出的部分和第一顶杆212(或第二顶杆222)能卡合在卡合固定件6底部的敞口结构,提高起到限位、稳固的作用,提高多个货架叠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所述卡合固定件6仍可适用于实施例1的另一种方案(一根侧杆23的水平高度与第一顶杆212的水平高度相等,另一根侧杆23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顶杆212的水平高度)以及实施例2(两根侧杆23的水平高度均与第一顶杆212的水平高度相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架包括底座和两个对称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侧架,每个所述侧架均包括第一侧框、第二侧框和侧杆,所述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对称设置于底座一侧的首段和尾段,所述侧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框、第二侧框连接;所述底座呈矩形,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转角处的下方均设置有承垫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内杆、第一顶杆和第一外杆,所述第一内杆和第一外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座一侧的顶部;所述第二侧框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二内杆、第二顶杆和第二外杆,所述第二内杆和第二外杆的底部均连接于所述底座另一侧的顶部;所述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所述第二内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侧杆顶部的水平高度均等于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的上部、所述第二内杆的上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所述侧杆顶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顶部的水平高度;水平高度低的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的中部、所述第二内杆的中部连接;水平高度高的侧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杆的上部、所述第二内杆的上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一外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顶杆和第二外杆的连接处均倾斜设置有第一加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件的顶部突伸出所述第一外杆顶部的所在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杆与底座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外杆与底座的连接处均倾斜设置有第二加固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垫件的底部连接有卡合固定件,所述卡合固定件为底部敞口的“n”字形结构,卡合固定件的顶部与所述承垫件的底部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固定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顶杆与第一加固件的宽度之和。
CN201920902118.1U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Active CN210383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2118.1U CN210383411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2118.1U CN210383411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83411U true CN210383411U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49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2118.1U Active CN210383411U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83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90198B1 (en) Transport pallet system
US20100219146A1 (en) Shelving deck
JP2012505129A (ja) 荷の輸送
CN210383411U (zh) 一种易取放的敞开式货架
JP7265252B2 (ja) パレットサポータ
US6095292A (en) Metal pallet
KR200400826Y1 (ko) 버팀목 지지구조를 갖는 파레트
KR101221566B1 (ko) 컨테이너용 하중 분산 및 자중 감소형 하부베이스 및 그의 제작방법
CN210175396U (zh) 一种组装货架式叉车托盘
JP2009263060A (ja) パレット用支持棚
CN218986676U (zh) 一种多用途可折叠仓储台车
CN218859371U (zh) 一种托盘架组件
CN205568474U (zh) 拼装式货架
CN218172937U (zh) 一种汽车长车架堆叠用支撑工装
CN217576040U (zh) Sbs卷材的存储转运货架
CN218259794U (zh) 一种堆垛框
CN209814555U (zh) 一种易拆装的胶卷箱
CN209395932U (zh) 一种多功能运载小车
CN217375847U (zh) 一种平库货架
CN213474741U (zh) 多货叉载货平台及堆垛机
CN210311364U (zh) 一种7字自卸四向侧移进叉托盘
CN210028308U (zh) 一种四向进叉可折叠布匹架
CN217995138U (zh) 一种专用于单支撑杆装载的铝合金托盘
CN215098911U (zh) 一种侧向取货的双面托盘
KR200472409Y1 (ko) 접이식 파렛트 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