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78428U -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78428U
CN210378428U CN201921596807.0U CN201921596807U CN210378428U CN 210378428 U CN210378428 U CN 210378428U CN 201921596807 U CN201921596807 U CN 201921596807U CN 210378428 U CN210378428 U CN 210378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 circuit
signal
receiving terminal
sign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968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曼曼
王有盛
窦彦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968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78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78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78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电路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级控制电路和第二级控制电路,第二级控制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还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子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控制信号,驱动信号输出端子能够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无效驱动信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显示装置在开机时产生显示异常。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轻薄、功耗低以及辐射低等优点,广泛应用在手机、电脑以及电视等电子设备中。
由于LCD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配置背光模组为其提供背光源。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边框区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显示区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像素驱动电路,其中,栅极驱动电路能够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栅极扫描信号,源极驱动电路能够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数据信号,不同数据信号和公共电极电压之间形成的电场使液晶偏转角度不同,进而背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强不同,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同。
研究人员发现,当包含LCD的显示装置在开机时,容易产生显示异常,例如LCD应用在电脑中,开机启动进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BIOS)模式时,在应当黑屏时产生白色亮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以实现防止显示装置在开机时出现显示异常。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电路,包括:
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级控制电路和第二级控制电路,第二级控制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
还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子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控制信号,驱动信号输出端子能够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
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无效驱动信号。
可选地,第一级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控制信号接收端子;第二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第一信号接收端子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
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低电平信号;
信号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第一端子与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连接,第二端子与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连接,第三端子与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连接,第四端子与第一信号接收端子连接;
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停止向第二级控制电路输出高电平信号;
第二级控制电路能够在第一信号接收端子未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无效驱动信号。
可选地,第一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第一信号输出端子,第二级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控制信号接收端子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低电平信号;
信号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第一端子与第一信号输出端子连接,第二端子与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连接,第三端子与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连接,第四端子与驱动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第一级控制电路能够产生有效驱动信号;
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为无效状态时,停止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有效驱动信号。
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
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三端子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端子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端子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端子和第四端子连接。
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端子连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二端子之间;第三电阻连接在第三端子和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第四电阻连接在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控制端之间;第五电阻连接在第一端子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之间。
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延时单元,延时单元包括第二信号接收端子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子;
第二信号接收端子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子与第四端子连接;延时单元能够将第二信号接收端子接收到的信号延时预设时间。
可选地,延时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延时子单元,每个延时子单元包括反相器、第六电阻和电容;
反相器的输入端与延时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电容接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向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无效驱动信号,以使栅极驱动电路不能输出有效扫描信号,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关断状态,数据信号线上的噪声信号不能和公共电极电压之间形成电场,不显示噪声信号对应的异常显示画面,解决显示装置开机时显示异常的问题,实现避免显示装置在开机时显示异常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使能信号、数据信号以及开机信号的波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输出控制电路的电路元件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元件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单元的电路元件图;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与对应的特征名称:
11-第一级控制电路,12-第二级控制电路,13-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1-延时单元,1311-延时子单元,20-栅极驱动电路,ASC-控制信号接收端子,STV-驱动信号输出端子,VGH1-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2-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1-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2-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2,VGL3-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4-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IN1-第一信号接收端子IN1,IN2-第二信号接收端子,OUT1-第一信号输出端子,OUT2-第二信号输出端子,T1-第一端子,T2-第二端子,T3-第三端子,T4-第四端子,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Q1-第一开关管,Q2-第二开关管,U-运算放大器、C-电容,Y-反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经研究后发现,出现开机时显示异常的原因在于,背光模组中的背光源开始发光的时间早于源极驱动电路开始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正常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的时间。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背光使能信号、数据信号以及开机信号的波形图。参见图1,1号线为背光使能信号的波形图,2号线为开机信号的波形图,3号线为源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的波形图,在背光使能信号开始为有效状态(即高电平)的t1时间内,源极驱动电路还未输出正常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有可能会输出一些噪声信号,该噪声信号与公共电极电压之间形成的电场使液晶偏转,背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即出现显示异常的现象。继续参见图1,开机信号在拉低之前以及在开始拉低后的t2时间内,源极驱动电路提供的数据信号和公共电极电压之间的电压差很小,显示装置显示的是黑画面,不会出现显示异常的情况。之后,开机信号持续拉低t3时间后回到高电平,源极驱动电路提供的数据信号先掉电,然后源极驱动电路输出正常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和公共电极电压的压差使得显示装置显示正常显示画面,从据信号掉电到输出正常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这段时间内,容易出现显示异常。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控制电路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级控制电路11和第二级控制电路12,第二级控制电路12与栅极驱动电路20电连接,控制电路还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STV,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能够接收控制信号,驱动信号输出端子STV能够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驱动信号,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无效驱动信号。
具体的,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可以与第一级控制电路11连接,也可以与第二级控制电路12连接,此处先不作详细解释,在后文中再分情况进行说明。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能够接收控制信号,示例性的,控制信号可以由显示装置的系统提供的时序控制器来提供,控制信号包括高电平和低电平,可以设置控制信号高电平有效,也可以设置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示例性的,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信号有效时,控制电路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有效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20产生有效扫描信号并将有效扫描信号输出至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在接收到有效扫描信号时,像素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打开状态,数据信号线上的数据信号向像素驱动电路充电,数据信号和公共电极电压之间形成的电场使液晶偏转,背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显示数据信号对应的显示画面。控制信号无效时,控制电路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无效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20在接收到无效驱动信号时,不能产生有效扫描信号,像素电路在未接收到有效扫描信号时,像素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关断状态,即使数据信号线上存在噪声信号,噪声信号也不能向像素驱动电路充电,噪声信号和公共电极电压之间不能形成电场,液晶不偏转,背光源发出的光不能透过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不显示噪声信号对应的异常显示画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路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无效驱动信号,以使栅极驱动电路20不能输出有效扫描信号,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晶体管处于关断状态,数据信号线上的噪声信号不能和公共电极电压之间形成电场,不显示噪声信号对应的异常显示画面,解决显示装置开机时显示异常的问题,实现避免显示装置在开机时显示异常的效果。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级控制电路11包括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还包括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1、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1和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第二级控制电路12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2、第一信号接收端子IN1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STV;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1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1和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2能够接收低电平信号;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包括第一端子T1、第二端子T2、第三端子T3和第四端子T4;第一端子T1与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1连接,第二端子T2与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1连接,第三端子T3与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连接,第四端子T4与第一信号接收端子IN1连接;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能够在控制信号无效时,停止向第二级控制电路12输出高电平信号;第二级控制电路12能够在第一信号接收端子IN1未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无效驱动信号。
具体的,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1能够将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传输至第一端子T1。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1能够将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第二端子T2。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能够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三端子T3。
具体的,有效驱动信号为脉冲形式,由间错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构成,当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不能向第二级控制电路12输出高电平信号时,第二级控制电路12则不能生成有效驱动信号。
示例性的,图3所示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信号有效时,从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1输入的高电平信号能够流经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传输至第二级控制电路12,第二级控制电路12能够根据该高电平信号以及第二低电平接收端子VGL2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生成有效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20在接收到有效驱动信号时能够产生有效扫描信号。控制信号无效时,从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1输入的高电平信号不能流经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传输至第二级控制电路12,第二级控制电路12在第一信号接收端子IN1未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生成无效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20在接收到无效驱动信号时,不能产生有效扫描信号。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级控制电路11包括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2、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3和第一信号输出端子OUT1,第二级控制电路12包括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还包括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4、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STV;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H2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3和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4能够接收低电平信号;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包括第一端子T1、第二端子T2、第三端子T3和第四端子T4;第一端子T1与第一信号输出端子OUT1连接,第二端子T2与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4连接,第三端子T3与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连接,第四端子T4与驱动信号输出端子STV连接;第一级控制电路11能够产生有效驱动信号;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能够在控制信号为无效状态时,停止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有效驱动信号。
具体的,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VGL4能够将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传输至第二端子T2。控制信号接收端子ASC能够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三端子T3。
具体的,有效驱动信号为脉冲形式,由间错的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构成,第一级控制电路11一直能够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因此,第一级控制电路11一直能够根据该高电平信号以及该低电平信号生成有效驱动信号,并将有效驱动信号传输至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
具体的,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能够在控制信号为有效状态时,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有效驱动信号;在控制信号为无效状态时,停止向栅极驱动电路20输出有效驱动信号。
示例性的,图4所示的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信号有效时,从第一端子T1输入的有效驱动信号能够流经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20,栅极驱动电路20在接收到有效驱动信号时能够产生有效扫描信号。控制信号无效时,从第一端子T1输入的有效驱动信号不能流经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20,栅极驱动电路20在未接收到有效驱动信号时,不能产生有效扫描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和图4所示的控制电路中,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的具体产生方式,栅极驱动电路20的具体实现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技术方案中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的具体设置方法有多种,下面就典型示例进行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的电路元件图,参见图5,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管Q1以及第二开关管Q2。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第三端子T3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端子T1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第一端子T1电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二端子T2和第四端子T4连接。
示例性的,该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应用于图3所示的控制电路中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信号有效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低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一端子T1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流经第二开关管Q2从第四端子T4输出,即第二级控制电路12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第二级控制电路12能够产生有效驱动信号,并将有效驱动信号传输至栅极驱动电路20。控制信号无效时,第一开关管Q1关闭,第一端子T1流入的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高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Q2关闭,第一端子T1流入的高电平信号不能流经第二开关管Q2从第四端子T4输出,第二端子T2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从第四端子T4输出,即第二级控制电路12不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而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第二级控制电路12不能生成有效驱动信号。
示例性的,该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应用于图4所示的控制电路中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级控制电路11一直根据生成有效驱动信号,并将有效驱动信号输出至第一端子T1。
控制信号有效且有效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低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一端子T1接收到的有效驱动信号流经第二开关管Q2从第四端子T4输出,即栅极驱动电路20能够接收到有效驱动信号;控制信号有效且有效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一端子T1接收到的有效驱动信号流经第二开关管Q2从第四端子T4输出,即栅极驱动电路20能够接收到有效驱动信号。综上,控制信号有效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能够输出有效驱动信号。
控制信号无效且有效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关闭,第一端子T1流入的有效驱动信号使得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为高电平信号,第二开关管Q2关闭,第一端子T1流入的有效驱动信号不能流经第二开关管Q2从第四端子T4输出,第二端子T2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从第四端子T4输出,即栅极驱动电路20不能够接收有效驱动信号,而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控制信号无效且有效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关闭,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一端子T1接收到的低电平信号流经第二开关管Q2从第四端子T4输出,即栅极驱动电路20能够接收到有效驱动信号。综上,控制信号无效时,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一直输出低电平信号,即不能输出有效驱动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5,可选地,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可以理解的是,MOS晶体管具有较好的开关特性,且导通电阻小,有利于提高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的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5,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还包括运算放大器U,运算放大器U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一端子T1连接,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运算放大器U起到隔离作用,防止第四端子T4不能将第一端子T1接收到的信号输出时,对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的前级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继续参见图5,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还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第二端子T2之间;第三电阻R3连接在第三端子T3和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之间;第四电阻R4连接在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控制端之间;第五电阻R5连接在第一端子T1和运算放大器U的正相输入端之间。具体的,第二电阻R2、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起到限流的作用,以保证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中的其它器件可以正常工作。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电路的电路元件图。参见图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13还包括延时单元131,延时单元131包括第二信号接收端子IN2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子OUT2;第二信号接收端子IN2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子OUT2与第四端子T4连接;延时单元131能够将第二信号接收端子IN2接收到的信号延时预设时间。
具体的,继续参见图1,显示装置中的时序控制器在开机时会向源极驱动电路发送开机信号,示例性的,开机信号被拉低后,源极驱动电路重置数据信号,输出正常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可以将开机信号复用为控制信号,从而使得时序控制器无需提供额外引脚来输出控制信号,也无需在显示面板中额外设置将时序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输送至源极驱动电路的走线。考虑到从数据信号掉电到输出正常显示画面对应的数据信号所需的时间大于t3时间,因此可以对开机信号进行延时处理。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延时单元131的电路元件图。参见图7,可选地,延时单元131包括多个串联的延时子单元1311,每个延时子单元1311包括反相器Y、第六电阻R6和电容C;反相器Y的输入端与延时子单元1311的输入端连接,反相器Y的输出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通过电容C接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反相器Y的输出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延时单元131包括四个延时子单元1311,但并非随本申请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延时时间设置延时子单元的数量。
基于同上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任一种控制电路,因而该显示装置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级控制电路和第二级控制电路,所述第二级控制电路与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
还包括控制信号接收端子和驱动信号输出端子;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控制信号,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端子能够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能够在所述控制信号无效时,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无效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子;所述第二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第一信号接收端子和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端子;
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所述第二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低电平信号;
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连接,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连接,所述第四端子与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子连接;
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能够在所述控制信号无效时,停止向所述第二级控制电路输出所述高电平信号;
所述第二级控制电路能够在所述第一信号接收端子未接收到所述高电平信号时,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所述无效驱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控制电路包括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第一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二级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子和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端子;所述第二高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三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和所述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能够接收低电平信号;
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四低电平信号接收端子连接,所述第三端子与所述控制信号接收端子连接,所述第四端子与所述驱动信号输出端子连接;
所述第一级控制电路能够产生有效驱动信号;
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能够在所述控制信号为无效状态时,停止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输出所述有效驱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管以及第二开关管;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
所述第二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四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五电阻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控制电路还包括延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二信号接收端子和第二信号输出端子;
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子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子与所述第四端子连接;所述延时单元能够将所述第二信号接收端子接收到的信号延时预设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包括多个串联的延时子单元,每个延时子单元包括反相器、第六电阻和电容;
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延时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容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CN201921596807.0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378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6807.0U CN210378428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96807.0U CN210378428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78428U true CN210378428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96807.0U Active CN210378428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78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6602A (zh) * 2021-10-25 2022-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方法及相关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6602A (zh) * 2021-10-25 2022-01-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方法及相关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1139B2 (en) Goa circuit
USRE49782E1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319274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549157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
US9583066B2 (en) Gating control module logic for a gate driving method to switch between interlaced and progressive driving of the gate lines
CN109523969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WO2016161768A1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电路和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70193945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10614769B2 (en) GOA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7248401B (zh) Goa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0955966B2 (en) Touch electrode driving circuit, touch electrode driver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11605360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screen flickering, drive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0364108B (zh) 移位寄存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629154B2 (en) Circuit for powering off a liquid crystal panel, peripheral driv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US20200043436A1 (en) Goa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140720A1 (en) Source drive and lcd device
TW20082822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isplay method of same
US9741301B2 (en) Driving circuit of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driving circuit of the display panel
US10872547B2 (en) Gate driver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1319245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65952B1 (en) GOA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0378428U (zh) 一种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0767175A (zh) 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KR20090085424A (ko)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9584825B (zh) 显示驱动组件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