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9043U -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9043U
CN210369043U CN201921078675.2U CN201921078675U CN210369043U CN 210369043 U CN210369043 U CN 210369043U CN 201921078675 U CN201921078675 U CN 201921078675U CN 210369043 U CN210369043 U CN 2103690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vertical
bottom plate
reinforced concrete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86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炜强
张文芳
李智
张淮
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hemical Sout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86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90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90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90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通过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改用承重脚手架外力支撑,消除了对拉螺栓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形成的贯通孔,不会出现渗漏水现象,使得对地下结构的使用、维护及耐久性不会造成影响,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整体性能,使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速度加快,减少基坑围护暴露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施工工艺缺陷导致的地下结构渗漏水、使用及维护成本增加,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到一种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加大投入,地下建筑结构越建越多,体量越建越大,埋深越来越深,特别是地铁等大型地下交通设施工程、对防水、防腐有较高要求的污水处理及化工构筑物的池体类钢筋混凝土结构,对结构的高质量要求一直都是施工工艺控制和结构使用维护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由于地下竖向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该竖向结构的长度长、高度高、厚度小,在施工过程中,因混凝土浇筑而产生较大侧压力,而所有竖向结构的施工工艺均采用对拉螺栓进行模板加固的方法,混凝土结构成型后,随着地下水位压力及腐蚀作用,极易从对拉螺栓处形成贯通孔,出现渗漏水现象,使得对地下结构的使用、维护及耐久性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通过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改用承重脚手架外力支撑,消除了对拉螺栓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形成的贯通孔,不会因对拉螺栓的腐蚀出现渗漏水现象,消除了因此原因造成的对地下结构的使用维护,延长了结构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设置在基槽的底部;内模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内;外模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其中所述外模板与所述内模板形成竖向设置且用于收容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槽;第一承重脚手架,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内;第二承重脚手架,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外;其中,该第一承重脚手架与所述内模板连接,以使得所述内模板通过第一承载脚手架固定在混凝土底板内,第二承重脚手架与所述外模板连接,以使得所述外模板通过第二承载脚手架固定在混凝土底板外。
进一步的,该内模板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内的两侧端。
进一步的,该外模板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的两侧端。
进一步的,该第一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内。
进一步的,该第二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的两侧端。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水平钢板止水带,其中所述水平钢板止水带处于所述竖向槽内。
进一步的,该混凝土底板内设有结构钢筋网,且所述混凝土底板中还设有一端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内且另一端露出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的反力支撑钢筋,该反力支撑钢筋的一端与该结构钢筋网连接。
进一步的,该第一承重脚手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底板内的多条第一竖直钢管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多条第一竖直钢管连接的多条第一水平钢管,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钢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可调顶撑与所述内模板连接。
进一步的,该第二承重脚手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底板外的多条第二竖直钢管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多条第二竖直钢管连接的多条第二水平钢管,其中所述第二水平钢管的一端通过第二可调顶撑与所述外模板连接。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改用承重脚手架外力支撑,消除了对拉螺栓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形成的贯通孔,不会出现渗漏水现象,消除了因此原因造成的对地下结构的使用维护,延长了结构耐久性;
二、因穿墙对拉螺栓孔的取消,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竖向结构加固所用对拉螺栓的材料、人工、工期消耗,也减少支模、拆模工序及对拉螺栓两边端头处理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损伤,确保了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外观成型质量及成品保护质量;
三、通过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整体性能,使地下施工结构速度加快,减少基坑围护暴露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施工工艺缺陷导致的地下结构渗漏水、使用及维护成本增加,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103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步骤S103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如图1-2所示,该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11、内模板12、外模板13、第一承重脚手架和第二承重脚手架。
混凝土底板11设置在基槽10的底部。应理解,基槽10在地基上形成,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凝土底板11和基槽10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素混凝土垫层、防水卷材层以及防水卷材保护层。
内模板12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内。优选地,内模板12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的边缘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内模板12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内的两侧端。也就是说,混凝土底板11的两侧端的边缘内均设有内模板12。
外模板13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外。优选地,外模板13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的边缘外。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模板13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外的两侧端。也就是说,混凝土底板11的两侧端的边缘外均设有外模板13。
在本实施例中,外模板13与内模板12形成竖向设置且用于收容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槽120。应理解,当朝该竖向槽120现浇钢筋混凝土后能够在该竖向槽120形成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这样在施工方案中能够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消除了对拉螺栓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形成的贯通孔,不会出现渗漏水现象,使得对地下结构的使用、维护及耐久性不会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底板11上设置有水平钢板止水带122,其中水平钢板止水带122处于竖向槽120内。应理解,水平钢板止水带122具有防水功能,因此当朝该竖向槽120现浇钢筋混凝土在该竖向槽120形成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后,水平钢板止水带122处于混凝土底板11和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从而能够起到防水作用,使得混凝土底板11和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无法渗入水。
在本实施例中,该混凝土底板11内设有结构钢筋网,以加强混凝土底板11的强度。进一步的,混凝土底板11中还设有一端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11内且另一端露出在混凝土底板11外的反力支撑钢筋122,且该反力支撑钢筋122的一端与该结构钢筋网连接。应理解,该反力支撑钢筋122可以设置与内模板12连接,以起到支撑内模板12的作用。
优选地,反力支撑钢筋垂直结构钢筋网,具体地,结构钢筋网沿水平方向设置,反力支撑钢筋沿竖直方向设置。
第一承重脚手架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11内。优选地,该第一承重脚手架与内模板12连接,以使得内模板12通过第一承载脚手架固定在混凝土底板11内。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承重脚手架将内模板12竖直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11内。
优选地,该第一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内的两侧端。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对称的第一承重脚手架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承重脚手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承重脚手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内的多条第一竖直钢管131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多条第一竖直钢管131连接的多条第一水平钢管132,其中第一水平钢管132的一端通过第一可调顶撑133与内模板12连接。应理解,多条第一竖直钢管131和多条第一水平钢管132能够形成固定的框架,该框架能够固定内模板12,使得内模板12能够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混凝土底板11内。
进一步的,该第一承重脚手架还包括第一倾斜钢管134,其中第一倾斜钢管134与第一竖直钢管131和第一水平钢管132连接,且第一倾斜钢管134与第一竖直钢管131倾斜设置,第一倾斜钢管134与第一水平钢管132倾斜设置,使得第一承重脚手架的稳定性更加强。
第二承重脚手架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11外。优选地,第二承重脚手架与外模板13连接,以使得外模板13通过第二承载脚手架固定在混凝土底板11外。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承重脚手架将外模板13竖直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11外。
优选地,该第二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外的两侧端。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承中脚手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外的多条第二竖直钢管141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多条第二竖直钢管141连接的多条第二水平钢管142,其中第二水平钢管142的一端通过第二可调顶撑143与外模板13连接。应理解,多条第二竖直钢管141和多条第二水平钢管142能够形成固定的框架,该框架能够固定外模板13,使得外模板13能够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混凝土底板11外。
进一步的,该第二承中脚手架还包括第二倾斜钢管144,其中第二倾斜钢管144与第二竖直钢管141和第二水平钢管142连接,且第二倾斜钢管144与第二竖直钢管141倾斜设置,第二倾斜钢管144与第二水平钢管142倾斜设置,使得第二承重脚手架的稳定性更加强。
进一步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基槽10的底部形成混凝土底板11,并在该混凝土底板11上设置反力支撑钢筋112。
在步骤S101中,在基槽10的底部形成混凝土底板11,并在该混凝土底板11上设置反力支撑钢筋112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1:在基槽10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结构钢筋网,并并在垂直于待施工混凝土墙位置沿墙纵向等间距设置与该结构钢筋网连接的反力支撑钢筋121。也就是说,沿竖直方向设置与该结构钢筋网连接的反力支撑钢筋112。
步骤S1012:在结构钢筋网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形成混凝土底板11。
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反力支撑钢筋112露出在混凝土底板11外。即反力支撑钢筋112的一端与混凝土底板11内的结构钢筋网连接,反力支撑钢筋112的另一端露出在混凝土底板11外。
步骤S1013:在该混凝土底板11的侧端上设置水平钢板止水带122。应理解,水平钢板止水带122能够起到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在设置反力支撑钢筋112的步骤的同时(即在基槽10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结构钢筋网的步骤的同时),还对基槽10的集水坑及特殊构造结构设置结构钢筋网。应理解,特殊构造结构包括混凝土底板11的凸出部。
进一步的,在基槽10的底部形成混凝土底板11的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A1:根据设计方案中的放坡系数及边坡加固方式进行基坑土方开挖以形成基槽10。
步骤A2:对基槽10底浇筑素混凝土以在基槽10底形成素混凝土垫层,并根据素混凝土垫层的外边界位置砌筑砖胎膜以形成底板钢筋混凝土收容槽,且在该素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后浇筑细石混凝土以形成防水卷材保护层。
应理解,步骤A1和步骤A2主要是针对放坡开挖基坑施工的。
进一步的,针对螺旋钻孔灌注桩基坑支护的情况,在步骤S101中,基坑施工根据施工方案基坑支护设计,按照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进行钻孔灌注桩支护施工,施工完成后待灌注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即进行基坑土方分层开挖施工。
进一步的,针对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的情况,在步骤S101中,地下连续墙的设置直接作为基坑支护的外模板,取消了基坑外侧的外模板施工及外模板的第二承重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土方回填施工。
步骤S102:在该混凝土底板11内设置第一承重脚手架,在该混凝土底板11外设置第二承重脚手架。
优选地,该第一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内的两侧端。进一步的,该第二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外的两侧端。
步骤S103:在该混凝土底板11内设置的内模板12,并通过第一承重脚手架支撑该内模板12,在该混凝土底板11外设置与该内模板12形成竖向设置且用于收容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槽120的外模板13,并通过第二承重脚手架支撑该外模板13。
在本实施例中,该内模板12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内的两侧端。也就是说,混凝土底板11的两侧端的边缘内均设有内模板12。进一步的,该外模板13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混凝土底板11外的两侧端。也就是说,混凝土底板11的两侧端的边缘外均设有外模板13。
应理解,在步骤S103中,如图4所示,通过第一承重脚手架支撑该内模板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31:在该混凝土底板1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多条第一竖直钢管131,并沿水平方向设置与多条第一竖直钢管131连接的多条第一水平钢管132。
步骤S1032:在该内模板12远离该外模板13的一侧面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可调顶撑133,并将第一可调顶撑133与第一水平钢管131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可调顶撑13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该内模板12远离该外模板13的一侧面连接。
优选地,第一可调顶撑133和第一水平钢管131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步骤S1033:校正该第一可调顶撑133与该内模板12的垂直度,使第一可调顶撑133与内模板12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设置与第一竖直钢管131和第一水平钢管132连接的第一倾斜钢管134。
应理解,在步骤S103中,如图5所示,通过第二承重脚手架支撑该外模板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34:在该混凝土底板11外沿竖直方向设置多条第二竖直钢管141,并沿水平方向设置与多条第二竖直钢管141连接的多条第二水平钢管142。
应理解,第二水平钢管142的一端与基槽10的侧壁连接,即第二水平钢管142的一端固定在基槽10的侧壁上。
步骤S1035:在该外模板13远离该内模板12的一侧面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可调顶撑143,并将第二可调顶撑143与第二水平钢管141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可调顶撑143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该外模板13远离该内模板12的一侧面连接。
优选地,第二可调顶撑143和第二水平钢管141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步骤S1036:校正第二可调顶撑143与该外模板13的垂直度,使第二可调顶撑143与外模板13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设置与第二竖直钢管141和第二水平钢管142连接的第二倾斜钢管144。
步骤S104:朝该竖向槽120现浇钢筋混凝土以形成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
步骤S105: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以上进行结构外防水施工。
步骤S106:对外模板13和内模板12进行拆除,并对第一承重脚手架和第二承重脚手架进行拆除。
应理解,在步骤S106中,可以先对外模板13和内模板12进行拆除,再对第一承重脚手架和第二承重脚手架进行拆除,也可以先对第一承重脚手架和第二承重脚手架进行拆除,再对外模板13和内模板12进行拆除。
步骤S107: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外进行坑槽回填。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通过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改用承重脚手架外力支撑,消除了对拉螺栓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形成的贯通孔,不会出现渗漏水现象,使得对地下结构的使用、维护及耐久性不会造成影响;
二、因穿墙对拉螺栓孔的取消,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竖向结构加固所用对拉螺栓的材料、人工、工期消耗,也减少支模、拆模工序及对拉螺栓两边端头处理对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损伤,确保了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外观成型质量及成品保护质量;
三、通过取消竖向钢筋混凝土墙体对拉螺栓加固,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整体性能,使地下施工结构速度加快,减少基坑围护暴露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施工工艺缺陷导致的地下结构渗漏水、使用及维护成本增加,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底板,设置在基槽的底部;
内模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内;
外模板,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其中所述外模板与所述内模板形成竖向设置且用于收容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槽;
第一承重脚手架,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内;
第二承重脚手架,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外;
其中,该第一承重脚手架与所述内模板连接,以使得所述内模板通过第一承载脚手架固定在混凝土底板内,第二承重脚手架与所述外模板连接,以使得所述外模板通过第二承载脚手架固定在混凝土底板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模板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内的两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模板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的两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承重脚手架的数量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的两侧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水平钢板止水带,其中所述水平钢板止水带处于所述竖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底板内设有结构钢筋网,且所述混凝土底板中还设有一端设置在该混凝土底板内且另一端露出在所述混凝土底板外的反力支撑钢筋,该反力支撑钢筋的一端与该结构钢筋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承重脚手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底板内的多条第一竖直钢管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多条第一竖直钢管连接的多条第一水平钢管,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钢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可调顶撑与所述内模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承重脚手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底板外的多条第二竖直钢管和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与所述多条第二竖直钢管连接的多条第二水平钢管,其中所述第二水平钢管的一端通过第二可调顶撑与所述外模板连接。
CN201921078675.2U 2019-07-11 2019-07-11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Active CN2103690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8675.2U CN210369043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8675.2U CN210369043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9043U true CN210369043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70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8675.2U Active CN210369043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90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320A (zh) * 2019-07-11 2019-09-10 中化建工程集团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49288A (zh) * 2020-07-31 2020-10-09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既有挡墙的减载加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19320A (zh) * 2019-07-11 2019-09-10 中化建工程集团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49288A (zh) * 2020-07-31 2020-10-09 安徽省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既有挡墙的减载加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12745U (zh) 一种沉箱装置及其基坑结构
CN108505805B (zh) 膨胀加强带控裂大型现浇水池及其施工方法
CN106284427A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临时止水挡土施工方法
CN210369043U (zh)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CN107327050A (zh) 一种免拆式地下室外墙翻边单侧支模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9235493A (zh) 一种逆作法中地下室梁板超挖与短支模施工方法
CN106988319A (zh) 一种大型深基坑主体结构侧墙的快速施工方法
CN209989847U (zh) 一种剪力墙后浇带预制板封闭装置
CN109610516B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处挡墙施工方法
CN114809000B (zh) 一种预制板砖胎模的快速施工方法
CN215211057U (zh) 不同厚度地下连续墙搭接时的h型钢结构
CN213448506U (zh) 置于基坑围护桩之间的封堵结构
CN114855884A (zh) 一种便于地下基础结构后浇带提前回填土的施工方法
CN214530768U (zh) 一种现浇综合管廊模板支撑结构
CN115387393A (zh) 后浇带预封闭快捷施工工法
CN105839824B (zh) 车库顶板结构施工方法
CN207392530U (zh) 一种免拆式地下室外墙翻边单侧支模装置
CN113373977A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13700936A (zh) 一种用于地下排水管道铺设的施工方法
CN112746628A (zh) 现浇综合管廊模板支撑结构和现浇综合管廊施工方法
CN108978697B (zh) 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9886785U (zh) 一种建筑防渗墙施工结构
CN113684837B (zh) 一种桩墙式基坑支护止水一体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219320A (zh) 不设对拉螺栓进行竖向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949155U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540 912, No. 333, jiufo Jiansh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chemical Sout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500 912, No. 333, jiufo Jiansh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CHEMIC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SOUTH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