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63541U -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63541U
CN210363541U CN201921476580.6U CN201921476580U CN210363541U CN 210363541 U CN210363541 U CN 210363541U CN 201921476580 U CN201921476580 U CN 201921476580U CN 210363541 U CN210363541 U CN 210363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wler
wheel
driving
lateral
tarpaul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765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福来
申沛泽
马涛
李艳霞
郭齐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Qing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Qing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Qing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Qingy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765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63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63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63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包括底盘装置(1)、相对的两个履带装置(2)、相对的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以及收放卷装置(4);两个履带装置(2)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1)底部的两侧,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1)上履带装置(2)外侧的位置,收放卷装置(4)安装在底盘装置(1)的后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料堆苫布布放车,通过提供一种半自动化运转的布放车设备,取代了现有人工对料堆进行苫盖的操作方式,提升了苫盖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苫盖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适用于矿场、港口以及火力发电厂等具有众多料堆的场合,提升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背景技术
在矿场、港口、火力发电厂等场合通常需要对诸如矿砂、煤粉等进行堆放,形成体积庞大、形状相对规则的料堆。为了便于管理,料堆通常在堆放场合呈长条状布置,相邻两个料堆之间留有供工程机械通过的通道,料堆的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截锥形(即平顶三角形)。考虑到刮风、下雨等天气因素会对料堆产生扬尘、冲刷等影响,既造成物料的减少又导致扬尘污染以及对周围水土的污染。因此,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苫布对料堆进行苫盖以遮挡风雨,而且随着对环境污染控制力度的逐渐加大,对料堆进行苫盖已然成为了相关业内必须进行的操作。
当前环境下,上述对料堆的苫盖工作主要由人工进行,工人将苫布展开并将苫布逐条苫盖在料堆上,每条苫布的两端位置采用压持物进行压持固定,沿料堆长度方向相邻两个苫布之间搭接一定宽度,以保证料堆没有裸露的位置。由于料堆的体积十分庞大(截面高度达到十几米、截面底部宽度达到几十米、延伸长度达到数百米),工人需要多次攀爬料堆的表面对料堆进行翻越,因此上述人工操作存在操作繁琐费力、苫盖工作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工作过程危险易出工伤(料堆松散人员无法站稳)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设计一种用于对料堆进行苫布苫盖的设备显得尤为必要,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这种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工作安全系数高的料堆苫布布放车,替代当前人工苫盖料堆的方式,节省人力成本并降低人员受到伤害可能性,提升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包括底盘装置、相对的两个履带装置、相对的两个侧部行走装置以及收放卷装置;两个履带装置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底部的两侧,两个侧部行走装置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上履带装置外侧的位置,收放卷装置安装在底盘装置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料堆苫布布放车,通过设置本布放车由底盘装置、两侧的履带装置和侧部行走装置等构成,令本布放车设施具备在料堆表面上自行稳定行走的能力。通过设置收放卷装置,令装载在其上的苫布卷能够在布放车移动的过程中随之放卷,实现料堆的逐片苫盖。本布放车设备能够完全替代现有人工苫盖料堆的方式,通过提供一种半自动化运转的布放车,提升了料堆苫盖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与人工操作的方式相比,采用机械化操作的方式能够提升料堆苫盖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本苫布布放机在料堆上能够稳定移动和行走,与人工操作的方式相比,避免了操作人员频繁上下甚至翻越料堆,因此操作省时省力。整个布放机设备可以由一名操控人员进行远程遥控操作,操作人员可以远离现场,因此不会出现工伤事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同时能够提升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优选地:在底盘装置中部的下方、两个履带装置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两个中部行走组件,在底盘装置上还安装有驱动两个中部行走组件前后交替移动的中部驱动组件。
优选地:中部行走组件包括中部底座和带有中部透窗的中部扣罩,在两者之间设有多个中部阻尼器,在中部底座上安装有带有中部丝母的中部升降丝杠以及驱动中部升降丝杠回转的中部升降驱动电机,还包括内部带有多个排钻的排钻轴套,中部丝母与安装在排钻轴套上的中部上基座固定连接,排钻轴套的中下部位于中部透窗内,还包括驱动各排钻同步转动的排钻驱动组件;中部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横置的中部平移丝杠以及分别驱动两个中部平移丝杠回转的中部平移电机,两个中部行走组件的中部底座分别与位于两个中部平移丝杠上的丝母固定连接。
优选地:底盘装置包括底盘框架,在底盘框架上安装有驱动两个履带装置运转的驱动组件以及为整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
优选地:履带装置包括前履带组件、中履带组件和后履带组件;前履带组件包括前部履带,在前部履带的内侧设有前端带有前部第一履带轮、后端带有前部第二履带轮的前部轮架;后履带组件包括后部履带,在后部履带的内侧设有后端带有后部第一履带轮、前端带有后部第二履带轮的后部轮架;中履带组件包括中部履带,在中部履带的内侧设有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中部履带轮的中部轮架,中部轮架与底盘框架固定连接,中履带组件位于前端的中部履带轮与前部第二履带轮共轴、位于后端的中部履带轮与后部第二履带轮共轴。
优选地:前部第一履带轮的轮直径小于前部第二履带轮的轮直径;后部第一履带轮的轮直径小于后部第二履带轮的轮直径。
优选地:侧部行走装置包括侧部框架,在侧部框架上安装有两个侧部行走组件以及分别驱动两个侧部行走组件交替前后移动的侧部驱动组件。
优选地:侧部行走组件包括侧部底座和带有侧部透窗的侧部扣罩,在两者之间设有多个侧部阻尼器,在侧部底座上安装有带有侧部丝母的侧部升降丝杠以及驱动侧部升降丝杠回转的侧部升降驱动电机,还包括顶部安装有铣刀驱动电机、底部安装有铣削盘刀、中部位于侧部透窗内的升降盒,铣刀驱动电机通过位于升降盒内的链条驱动铣削盘刀转动;侧部驱动组件包括侧部第一平移丝杠、侧部第二平移丝杠以及驱动两个丝杠回转的第一平移电机和第二平移电机,两个侧部行走组件的侧部底座分别与位于侧部第一平移丝杠和侧部第二平移丝杠上的丝母固定连接。
优选地:侧部行走装置的侧部框架与底盘装置的底盘框架铰接连接,在侧部框架上设有带有从动齿轮的翻转转轴,在底盘框架上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带有主动齿轮的翻转减速机,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还包括对侧部行走装置翻转前后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销组件。
优选地:收放卷装置包括与底盘框架固定的连接基座以及与连接基座铰接连接的支架,在连接基座与支架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支臂和第二伸缩支臂;在支架的前部安装有主横梁,在主横梁上安装固定有半护套,在半护套的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转轴组件,在半护套的其中一个侧板上还安装有驱动转轴组件回转的放卷减速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移动底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履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中部行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中部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部视角;
图6是图4中中部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下部视角;
图7是图1中侧部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侧部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上部视角;
图9是图7中侧部行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下部视角
图10是图1中收放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
1、底盘装置;
1-1、动力蓄电池;1-2、电控系统蓄电池;1-3、中部行走组件;1-3-1、排板轴套;1-3-2、中部上基座;1-3-3、中部升降丝杠;1-3-4、中部螺纹杆;1-3-5、中部侧导套;1-3-6、中部升降驱动电机;1-3-7、中部滑块;1-3-8、中部蜗轮蜗杆组件;1-3-9、中部底座;1-3-10、中部阻尼器;1-3-11、中部扣罩;1-4、底盘框架;1-5、驱动组件;1-6、中部滑轨;
2、履带装置;
2-1、前履带组件;2-1-1、前部履带;2-1-2、前部第一履带轮;2-1-3、前部轮架;2-1-4、前部第二履带轮;2-2、中履带组件;2-2-1、中部履带;2-2-2、中部履带轮;2-2-3、中部轮架;2-2-4、中部导轮;2-3、后履带组件;2-3-1、后部履带;2-3-2、后部第一履带轮;2-3-3、后部轮架;2-3-4、后部第二履带轮;
3、侧部行走装置;
3-1、定位销组件;3-2、翻转减速机;3-3、翻转转轴;3-4、侧部行走组件;3-4-1、铣刀驱动电机;3-4-2、侧部升降丝杠;3-4-3、侧部上基座;3-4-4、升降盒;3-4-5、侧部侧导套;3-4-6、侧部螺纹杆;3-4-7、侧部升降驱动电机;3-4-8、侧部滑块;3-4-9、侧部蜗轮蜗杆组件;3-4-10、侧部底座;3-4-11、侧部扣罩;3-4-12、侧部阻尼器;3-4-13、铣削盘刀;3-5、第一平移电机;3-6、第二平移电机;3-7、侧部第二平移丝杠;3-8、侧部框架;3-9、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10、侧部滑轨;
4、收放卷装置
4-1、连接基座;4-2、第一伸缩支臂;4-3、第二伸缩支臂;4-4、支架;4-5、平衡电推杆;4-6、第一端部轮;4-7、转轴;4-8、主横梁;4-9、半护套;4-10、第二端部轮;4-11、放卷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包括底盘装置1、相对的两个履带装置2、相对的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以及收放卷装置4;两个履带装置2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1底部的两侧,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1上履带装置2外侧的位置,收放卷装置4安装在底盘装置1的后部。其中,底盘装置1作为整个布放车设备的底盘,两个履带装置2用于整车的行驶和移动,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用于在本布放车沿料堆表面行驶移动时将车体与料堆锚定,防止布放车在相对松散的料堆表面发生滑动,因此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相当于本布放车的辅助移动装置,收放卷装置4用于装载苫布卷,具备主动放卷的功能,放卷的速度应该与布放车在料堆表面移动的线速度相等。
请参见图2,在底盘装置1中部的下方、两个履带装置2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在底盘装置1上还安装有驱动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前后交替移动的中部驱动组件。
请参见图1和图2,可以看出:底盘装置1包括底盘框架1-4,在底盘框架1-4上安装有驱动两个履带装置2运转的驱动组件1-5以及为整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其中,蓄电池包括动力蓄电池1-1和电控系统蓄电池1-2,如图中所示,蓄电池包括动力蓄电池1-1和电控系统蓄电池1-2各设置两个,沿布放车车体的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其中动力蓄电池1-1用于为整车的移动提供动力,因此其电池容量较大,比如选配96V130AH的锂离子电池组,电控系统蓄电池1-2用于为布放车上的其它电力器件提供动力,因此其电池容量可以较小,比如选配24V80AH的锂离子电池组。上述动力蓄电池1-1和电控系统蓄电池1-2各自采用一用一备的方式构建,在其中一个电量耗尽或者出现故障时,另一个随即投入使用。
底盘框架1-4采用钢管型材焊接制成,该底盘框架1-4应该在中部下方为中部行走组件1-3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在中部上方为动力蓄电池1-1和电控系统蓄电池1-2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在两侧的位置分别为两个履带装置2的中部提供足够的防护能力,因此底盘框架1-4不仅作为支撑架而且作为防护架。
整机的控制箱也安装在底盘框架1-4上,控制箱应包括控制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多个电机驱动模块和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控制器模块包括PLC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用于对数据进行运算并进行指令的收发,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管理上述动力蓄电池1-1和电控系统蓄电池1-2,在各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进行控制并控制蓄电池之间的切换,电机驱动模块分别连接至本布放车的多个电机,为各电机提供合适的驱动,无线收发模块用于与外置遥控器进行通信,接收遥控器发出的动作指令并将指令发送给控制器模块。整车的电机及其它电控的执行器通过线束与控制箱连接,从控制器模块接收指令并进行相应的动作响应。
请参见图3,可以看出:履带装置2包括前履带组件2-1、中履带组件2-2和后履带组件2-3,也就是每侧的履带均为三段式履带。两侧的履带用于整车的行驶和移动。
采用三段式履带结构的作用:由于料堆的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截锥形(平顶三角形),因此顶部很窄,若每侧的履带均为平直的一段式履带结构,则布放车移动到料堆的顶部时,前部会指向空中并翘起来,当布放车的中部位置驶过料堆的顶部,一段式履带的前部(也就是车体的前部)又会快速向下坠落至料堆的另一面,因此导致布放车移动不稳定,非常容易发生翻车事故,也容易对苫布产生突然的牵拉作用,导致后方已经完成铺设的苫布移位。采用三段式履带结构则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布放车移动到料堆的顶部,前履带组件2-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垂落并与料堆的顶面或者另一面相贴合,相当于能够对料堆的表面形状进行跟踪,因此不会发生上述潜在的翻车事故以及对苫布的突然牵拉事故,运行更加平稳,完成铺设的苫布更少受到扰动。
其中,前履带组件2-1包括前部履带2-1-1,在前部履带2-1-1的内侧设有前端带有前部第一履带轮2-1-2、后端带有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前部轮架2-1-3;后履带组件2-3包括后部履带2-3-1,在后部履带2-3-1的内侧设有后端带有后部第一履带轮2-3-2、前端带有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后部轮架2-3-3;中履带组件2-2包括中部履带2-2-1,在中部履带2-2-1的内侧设有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中部履带轮2-2-2的中部轮架2-2-3,中部轮架2-2-3与底盘框架1-4固定连接(在底盘框架1-4的底部两侧各设有多个横向的支杆,支杆的内端与上述中部轮架2-2-3的外立面焊接固定),中履带组件2-2位于前端的中部履带轮2-2-2与前部第二履带轮2-1-4共轴、位于后端的中部履带轮2-2-2与后部第二履带轮2-3-4共轴。
如图中所示,前部履带2-1-1、中部履带2-2-1和后部履带2-3-1三者均为多片式履带结构。
如图中所示,前部轮架2-1-3包括位于中部的前部支臂,在该前部支臂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U形的轮支架,前部第一履带轮2-1-2和前部第二履带轮2-1-4分别安装在前端和后端的轮支架上。为了令前部履带2-1-1保持张紧,在前部支臂上还设有前部张紧器,该前部张紧器能够令前部第一履带轮2-1-2和前部第二履带轮2-1-4在前部支臂的中心线上远离。具体地,可以设置前部支臂与前端的轮支架相分离并采用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前部支臂的前端设置条形孔,固定螺栓即位于条形孔内,通过横向移动前端的轮支架的位置来调节前部履带2-1-1的张紧程度。
后部轮架2-3-3包括位于中部的后部支臂,在该后部支臂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U形的轮支架,后部第一履带轮2-3-2和后部第二履带轮2-3-4分别安装在后端和前端的轮支架上。为了令后部履带2-13-1保持张紧,在后部支臂上还设有后部张紧器,该后部张紧器能够令后部第一履带轮2-3-2和后部第二履带轮2-3-4在后部支臂的中心线上远离。具体地,可以设置后部支臂与后端的轮支架相分离并采用紧固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后部支臂的后端设置条形孔,固定螺栓即位于条形孔内,通过横向移动后端的轮支架的位置来调节后部履带2-3-1的张紧程度。
中部轮架2-2-1包括平直的轮架板,两个中部履带轮2-2-2分别安装在该轮架板的前部和后部。为了令中部履带2-2-1保持张紧,在轮架板上还设有中部张紧器,该中部张紧器能够令两个中部履带轮2-2-2在轮架板的中心线上远离。具体地,在轮架板的后端安装该中部张紧器,中部张紧器包括一个张紧器座,在张紧器座上设有螺纹孔并在螺纹孔内设置张紧长螺钉,设置在轮架板后端的中部履带轮2-2-2的轴孔为条形孔,在中部履带轮2-2-2的转轴上设有套筒,张紧长螺钉的外端顶紧在套筒的外壁上,因此通过旋转张紧长螺钉能够将套筒及相应中部履带轮2-2-2的转轴向后推移,实现了两个中部履带轮2-2-2远离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中部履带2-2-1的长度较大、跨度较宽,因此在轮架板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各安装有多个中部导轮2-2-4,上方的各中部导轮2-2-4对上方的中部履带2-2-1进行支撑、下方的各中部导轮2-2-4对下方的中部履带2-2-1进行压持。
如图中所示,在前部履带2-1-1的各履带片的内壁上均设有相对的一组凸起,在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周向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组嵌合槽,在前部履带2-1-1移动、前部第二履带轮2-1-4转动时,各履带片上的凸起依次嵌入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各组嵌合槽内,因此能够避免前部履带2-1-1与前部第二履带轮2-1-4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保证驱动力。在前部第一履带轮2-1-2的圆周面上设有轮槽,转动时各履带片上的凸起从轮槽内经过。在后部履带2-3-1的各履带片的内壁上均设有相对的一组凸起,在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两侧壁上均设有周向等角度间隔设置的多组嵌合槽,在后部履带2-3-1移动、后部第二履带轮2-3-4转动时,各履带片上的凸起依次嵌入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各组嵌合槽内,因此能够避免后部履带2-3-1与后部第二履带轮2-3-4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保证驱动力。在后部第一履带轮2-3-2的圆周面上设有轮槽,转动时各履带片上的凸起从轮槽内经过。
本实施例中,前部第一履带轮2-1-2的轮直径小于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轮直径;后部第一履带轮2-3-2的轮直径小于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轮直径。进一步地,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轮直径等于位于前方的中部履带轮2-2-2的轮直径,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轮直径等于位于后方的中部履带轮2-2-2的轮直径。因此,前部履带2-1-1、中部履带2-2-1和后部履带2-3-1三者的线速度是相同的。
驱动力方面,驱动两个履带装置2运转的驱动组件1-5为如下结构:请参见图2,驱动组件1-5包括驱动电机及减速箱,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轴对接连接,该减速箱的输出轴与履带装置2的中履带组件2-2的位于前方或者后方的中部履带轮2-2-2的轮轴对接连接,通过对两个驱动组件1-5进行差速控制,实现本布放车的前进、后退和转向控制。
请参见图4、图5和图6,可以看出:中部行走组件1-3包括中部底座1-3-9和带有中部透窗的中部扣罩1-3-11,在两者之间设有多个中部阻尼器1-3-10,在中部底座1-3-9上安装有带有中部丝母的中部升降丝杠1-3-3以及驱动中部升降丝杠1-3-3回转的中部升降驱动电机1-3-6。还包括内部带有多个排钻的排钻轴套1-3-1,中部丝母与安装在排钻轴套1-3-1上的中部上基座1-3-2固定连接,排钻轴套1-3-1的中下部位于中部透窗内。在中部升降驱动电机1-3-6的驱动作用下,中部升降丝杠1-3-3带动排钻轴套1-3-1及其多个排钻在中部透窗内升降移动。
如图中所示,中部底座1-3-9包括位于中部的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两个横梁,各中部阻尼器1-3-1位于这两个横梁的端部与中部护罩1-3-11之间,具体地中部阻尼器1-3-1包括下端与中部护罩1-3-11固定、上端由开设在横梁上的连接孔穿出的导杆,在四个导杆的中部设置弹簧。
在底板的中部安装固定有齿轮箱,中部升降驱动电机1-3-6的电机轴与该齿轮箱的输入轴对接连接,中部升降丝杠1-3-3的下端与齿轮箱的输出轴对接连接。
排钻轴套1-3-1为如下结构:将两个钢板采用一体冲压重新的工艺进行冲压成型,之后将两者对接扣合并在两侧边缘的位置密封焊接固定,在中部即形成了多个竖直贯通的、用于容纳各排钻的排钻孔,将各排钻插装安装在各排钻孔内,下端的钻头从排钻轴套1-3-1的下端露出。为了保证各排钻转动的灵活性,可以在排钻的中上部、中下部与排钻轴套1-3-1之间安装轴承(相应地应在排钻轴套1-3-1的上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分别焊接设置多个轴承座,将轴承分别安装到各轴承座内)。
还包括驱动各排钻同步转动的排钻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在图5和图6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排钻驱动组件可以为如下结构:在各排钻的上端均固定安装传动齿轮,相邻两个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在排钻轴套1-3-1上还设有驱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比如驱动电机安装固定到排钻轴套1-3-1上,在其电机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啮合传动,这样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各排钻同步转动(相邻两个排钻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需要注意各排钻下端的钻头的螺旋方向,令每个排钻均具有向下钻探的能力)。
中部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横置的中部平移丝杠以及分别驱动两个中部平移丝杠回转的中部平移电机(图中未示出),两个中部平移丝杠架设安装在底盘框架1-4上、两个中部平移电机也安装固定在底盘框架1-4上,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的中部底座1-3-9(具体地是中部底座1-3-9的底板)分别与位于两个中部平移丝杠上的丝母固定连接。这样在两个中部平移电机各自的驱动作用下,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各自沿着所在的中部平移丝杠作往复平移移动。
中部行走组件1-3的作用是在布放机沿料堆的表面行走移动时,向下方与料堆进行相对固定,相当于在中部下了两个锚,锚定后布放车不容易在松散的料堆表面滑动。锚定的原理是:排钻及其排钻轴套1-3-1整体下降移动,在排钻的钻探作用下,上述组合体整体向下嵌入料堆内,因此布放车在中部有两个点被锚定住了,阻碍了其在料堆的表面向前或者向后滑动移动。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是交替动作的,也就是其中一个移动到前方时另一个位于后方,同时保证至少有一个中部行走组件1-3插接在料堆内以维持锚定作用。具体动作是:第一个中部行走组件1-3向下锚定在料堆内之后,随着布放车的移动,第一个中部行走组件1-3的中部平移丝杠反向转动,从外部来看,该中部行走组件1-3从布放车的前部位置移动到了后部的位置,此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上述锚定作用;第二个中部行走组件1-3沿所在丝杠移动到布放车的前部位置并快速下降而锚定在料堆内,布放车继续以稳定的速度行走移动,当前部的中部行走组件1-3已经完成锚定,后部的那个中部行走组件1-3升起来并沿着所在的中部平移丝杠向前部移动,到达位置后快速下降锚定在料堆上,重复上述过程,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就像人的两条腿交替迈步移动,因此称其为行走组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替迈步移动并不是驱动布放车移动的动力,履带装置2才是驱动移动的动力,上述交替迈步移动是为了防止布放车沿料堆表面滑动,提供锚定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排钻及其排钻轴套1-3-1构成的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在中部底座1-3-9上(具体的是中部底座1-3-9的底板上)安装有左右两个中部侧导套1-3-5,排钻轴套1-3-1的两侧边缘分别位于两个中部侧导套1-3-5内,为该组件的移动提供了竖直导向的功能。
为了提升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移动时各自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所示,在底盘框架1-4的底部安装有两组中部滑轨1-6,中部滑轨1-6与两个中部平移丝杠平行。在每个中部行走组件1-3的中部底座1-3-9上(具体的是中部底座1-3-9的底板上)设有中部滑块1-3-7,各中部滑块1-3-7分位于各中部滑轨1-6上。
考虑到在排钻及其排钻轴套1-3-1向料堆内钻探的过程中会令料堆上的粉状物料、粒状物料扬起而导致工作环境粉尘度增大,在排钻下端的钻头部分与料堆接触之前将中部扣罩1-3-11扣设在料堆的表面将有助于对物料进行压持固定,在钻探的过程中有效防止物料飞溅。本实施例中,在中部底座1-3-9上的四角位置设置中部千斤顶组件,中部千斤顶组件包括与中部底座1-3-9固定的中部蜗轮蜗杆组件1-3-8,中部蜗轮蜗杆组件1-3-8包括一个外壳,在外壳内设有蜗轮,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套筒,在套筒内设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在蜗轮的中部设有螺纹孔,在该螺纹孔内设有中部螺纹杆1-3-4,在中部底座1-3-9上还安装有对蜗杆进行驱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各中部螺纹杆1-3-4的下端与中部扣罩1-3-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时,各中部千斤顶组件同步动作,令中部扣罩1-3-11竖直向下移动直至与料堆的表面接触,此时各中部阻尼器1-3-10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之后中部升降电机1-3-6才启动控制排钻下降。
请参见图7,侧部行走装置3包括侧部框架3-8,在侧部框架3-8上安装有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以及分别驱动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交替前后移动的侧部驱动组件。
请参见图8和图9,可以看出:侧部行走组件3-4包括侧部底座3-4-10和带有侧部透窗的侧部扣罩3-4-11,在两者之间设有多个侧部阻尼器3-4-12,在侧部底座3-4-10上安装有带有侧部丝母的侧部升降丝杠3-4-2以及驱动侧部升降丝杠3-4-2回转的侧部升降驱动电机3-4-7。还包括顶部安装有铣刀驱动电机3-4-1、底部安装有铣削盘刀3-4-13、中部位于侧部透窗内的升降盒3-4-4,铣刀驱动电机3-4-1通过位于升降盒3-4-4内的链条驱动铣削盘刀3-4-13转动。在升降盒3-4-4的侧壁上安装有侧部上基座3-4-3,侧部升降丝杠3-4-2上的侧部丝母与侧部上基座3-4-3固定连接。在侧部升降驱动电机3-4-7的驱动作用下,侧部升降丝杠3-4-2带动升降盒3-4-4及其附属部件升降移动。
如图中所示,侧部底座3-4-10包括位于中部的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两侧的两个横梁,各侧部阻尼器3-4-12位于这两个横梁的端部与侧部护罩3-4-11之间,具体地侧部阻尼器3-4-12包括下端与侧部护罩3-4-11固定、上端由开设在横梁上的连接孔穿出的导杆,在四个导杆的中部设置弹簧。
在底板的中部安装固定有齿轮箱,侧部升降驱动电机3-4-7的电机轴与该齿轮箱的输入轴对接连接,侧部升降丝杠3-4-2的下端与齿轮箱的输出轴对接连接。
请参见图7,侧部驱动组件包括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9、侧部第二平移丝3-7杠以及驱动两个丝杠回转的第一平移电机3-5和第二平移电机3-6,两个侧部行走组件的侧部底座3-4-10分别与位于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9和侧部第二平移丝杠3-7上的丝母固定连接。这样在第一平移电机3-5和第二平移电机3-6各自的驱动作用下,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各自沿着所在的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9和侧部第二平移丝杠3-7作往复平移移动。
侧部行走组件3-4的作用是在布放机沿料堆的表面行走移动时,向下方与料堆进行相对固定,相当于在中部下了两个锚,锚定后布放车不容易在松散的料堆表面滑动,也就是侧部行走组件3-4与中部行走组件1-3的功能完全相同,只不过中部行走组件1-3在中部提供锚定功能,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分别在两侧提供锚定功能,上述锚定功能的节奏是同步进行的,三者共同作用令本布放车移动更加平稳、更有效地防止在料堆表面的滑动移动。
锚定的原理是:升降盒3-4-4及其附属部件整体下降移动,在铣削盘刀3-4-13的切割铣削作用下,上述组合体整体向下嵌入料堆内,因此布放车在两侧各有两个点被锚定住了,阻碍了其在料堆的表面向前或者向后滑动移动。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是交替动作的,也就是其中一个移动到前方时另一个位于后方,同时保证至少有一个侧部行走组件3-4插接在料堆内以维持锚定作用。具体动作是:第一个侧部行走组件3-4向下锚定在料堆内之后,随着布放车的移动,第一个侧部行走组件3-4的中部平移丝杠反向转动,从外部来看,该侧部行走组件3-4从布放车的前部位置移动到了后部的位置,此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上述锚定作用;第二个侧部行走组件3-4沿所在丝杠移动到布放车的前部位置并快速下降而锚定在料堆内,布放车继续以稳定的速度行走移动,当前部的侧部行走组件3-4已经完成锚定,后部的那个侧部行走组件3-4升起来并沿着所在的中部平移丝杠向前部移动,到达位置后快速下降锚定在料堆上,重复上述过程,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就像人的两条腿交替迈步移动,因此称其为行走组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替迈步移动并不是驱动布放车移动的动力,履带装置2才是驱动移动的动力,上述交替迈步移动是为了防止布放车沿料堆表面滑动,在两侧提供锚定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升降盒3-4-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平稳性,在侧部底座3-4-10上(具体的是侧部底座3-4-10的底板上)安装有左右两个侧部侧导套3-4-5,升降盒3-4-4的两侧边缘分别位于两个侧部侧导套3-4-5内,为该组件的移动提供了竖直导向的功能。
为了提升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移动时各自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如图7中所示,在侧部框架3-8的底部安装有两组侧部滑轨3-10,侧部滑轨3-10与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9和侧部第二平移丝杠3-7平行。在每个侧部行走组件3-4的侧部底座3-4-10上(具体的是侧部底座3-4-10的底板上)设有侧部滑块3-4-8,各侧部滑块3-4-8分位于各侧部滑轨3-10上。
考虑到铣削盘刀3-4-13在向料堆内铣削钻探的过程中会令料堆上的粉状物料、粒状物料扬起而导致工作环境粉尘度增大,在铣削盘刀3-4-13与料堆接触之前将侧部扣罩3-4-11扣设在料堆的表面将有助于对物料进行压持固定,在铣削钻探的过程中有效防止物料飞溅。本实施例中,在侧部底座3-4-10上的四角位置设置侧部千斤顶组件,侧部千斤顶组件包括与侧部底座3-4-10固定的侧部蜗轮蜗杆组件3-4-9,侧部蜗轮蜗杆组件3-4-9包括一个外壳,在外壳内设有蜗轮,在外壳的侧壁上设有套筒,在套筒内设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在蜗轮的中部设有螺纹孔,在该螺纹孔内设有侧部螺纹杆3-4-6,在侧部底座3-4-10上还安装有对蜗杆进行驱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各侧部螺纹杆3-4-6的下端与侧部扣罩3-4-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工作时,各侧部千斤顶组件同步动作,令侧部扣罩3-4-11竖直向下移动直至与料堆的表面接触,此时各侧部阻尼器3-4-12产生一定的缓冲作用,之后侧部升降电机3-4-7才启动控制铣削盘刀3-4-13下降。
考虑到在非工作状态下,本布放车需要具备快速移动就位的能力,因此通过将两侧的侧部行走装置3提升起来(在竖直方向上180°翻转)将有助于布放车的行驶移动(避免两侧的侧部行走装置3与地面刮擦)。本实施例中,设置侧部行走装置3的侧部框架3-8与底盘装置1的底盘框架1-4铰接连接,在侧部框架3-8上设有带有从动齿轮的翻转转轴3-3,在底盘框架1-4上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带有主动齿轮的翻转减速机3-2,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当需要向上翻转时,启动翻转减速机3-2对侧部行走装置3进行整体驱动转动,从朝下的位置转换为朝上的位置,相当于将布放车的两侧收折了起来。
为了对侧部行走装置3在朝下位置和朝上位置分别进行固定,还包括对侧部行走装置3翻转前后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销组件3-1。本实施例中,定位销组件3-1为设置在底盘框架1-4侧部的上下两个电动推杆,在侧部框架3-8上的相应位置设有带有销孔的定位板,在侧部行走装置3朝下时,下方的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的端部插接在其中一个定位板内进行锁死,在侧部行走装置3朝上时,上方的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的端部插接在其中另一个定位板内进行锁死,在翻转的过程中,两个电动推杆与各自的定位板均解除锁定。
通常情况下,对于工程车辆而言,在爬坡阶段由于自身重力以及坡面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爬坡的角度不可能太大,通常小于40°,这是在硬质坡面、摩擦力良好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现有的工程机械通常不能攀爬超过40°的坡面。在本实用新型所对应的应用场景中,料堆的表面较为松散,能够提供的摩擦力更小,因此在这种工况条件下工程车辆能够攀爬的坡面角度更小。因此,本苫布布放车的中部行走组件1-3和侧部行走装置3就有了其存在的特殊意义,通过在攀爬坡面的过程中不断与坡面锚定,避免摩擦力不足产生的车辆沿料堆表面滑动的问题。
请参见图10,收放卷装置4包括与底盘框架1-4固定的连接基座4-1以及与连接基座4-1铰接连接的支架4-4,在连接基座4-1与支架4-4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支臂4-2和第二伸缩支臂4-3。在第一伸缩支臂4-2和第二伸缩支臂4-3两者的作用下,支架4-4带动其前部的组件抬起或者下降。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支臂4-2和第二伸缩支臂4-3两者选取为电动推杆,两者的活塞杆同步伸缩。
在支架4-4的前部安装有主横梁4-8,在主横梁4-8上安装固定有半护套4-9,两者焊接固定。半护套4-9包括位于中部的板体以及位于两侧的两个侧板,在半护套4-9的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转轴组件,苫布卷即装载在转轴组件上。在半护套4-9的其中一个侧板上还安装有驱动转轴组件回转的放卷减速机4-11。放卷减速机4-11对苫布卷的放卷速度等于布放车在料堆表面移动的速度。
如图中所示,转轴组件包括位于中部的转轴4-7,在转轴4-7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端部轮4-6和第二端部轮4-10,苫布卷装载在转轴4-7上,如图中所示,转轴4-7由多个横向钢条和多个沿横向钢条布置的环形箍筋构成。第一端部轮4-6与第二端部轮4-10中至少有一个能够从转轴4-7的端部卸下并能够重新进行安装(如在端部采用多个螺栓对端部轮与转轴4-7进行固定连接,即可进行快速拆装)。在苫布卷的中心通常有硬质的芯筒(塑料芯筒或者纸质芯筒),转轴4-7位于芯筒内并应进行必要的固定,这样在放卷减速机4-11的驱动下,转轴4-7与苫布卷同步转动,便于对苫布放卷速度的控制。
第一端部轮4-6、转轴4-7与第二端部轮4-10三者构成的整体应能够方便地从半护套4-9的两个侧板之间拆下以及向半护套4-9的两个侧板之间安装。具体地,可以在第一端部轮4-6、第二端部轮4-10两者的外侧中心位置设置轴套,在第二端部轮4-10的轴套的侧壁上设有缺口,在位于第一端部轮4-6一侧的半护套4-9的侧板上设有轴孔,当装载好苫布卷的第一端部轮4-6、转轴4-7与第二端部轮4-10组合体由外向内向半护套4-9的两个侧板之间装载时,第一端部轮4-6外侧的轴套与该侧侧板上的轴孔对正并穿入左侧轴,令放卷减速机4-11的输出轴横向嵌入第二端部轮4-10外侧的轴套内并采用螺钉等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在苫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苫布展开的平面与料堆的表面不平行的情况(也就是布放车车体相对于理想工况产生向左侧或者右侧歪斜的情况),设置主横梁4-8与支架4-4的前部中间位置通过轴连接,具体地在支架4-4的前部中间位置设置芯轴,在主横梁4-8的中间位置设置轴承座并安装主轴承,令芯轴与主轴承的内圈连接。在主横梁4-8上设置拉杆,在拉杆的顶部与支架4-4安装平衡电推杆4-5,通过控制平衡电推杆4-5的伸缩能够实现对前部组件的推拉转动,也就是令苫布卷能够以芯轴为中心向左或向右转动移动,尽量将让苫布展开的平面与料堆的表面平行,避免苫布布放后出现褶皱。
本布放车设备的工作方式:
请参见图11,本布放车沿料堆的表面移动;苫布卷装载在转轴组件上,通过控制平衡电推杆4-5令苫布展开的平面近似与料堆的平面相平行,通过控制第一伸缩支臂4-2和第二伸缩支臂4-3令收放卷装置4下降,直至苫布卷与料堆贴近;
启动布放车,在驱动组件1-5的驱动作用下,两个履带装置2带动底盘装置1及其附属装置沿料堆的表面移动,将苫布在料堆的横截面方向进行铺设,苫盖铺设过程中,中部行走组件1-3以及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的运行方式如前文所述,此处不赘述;
在料堆的截面上内完成一条苫布的苫盖铺设后,在料堆的两侧根部位置采用重物如石块等对苫布的端部进行压持,防止移位;
之后重复前述过程,沿着料堆的长度方向重复铺设多片苫布(相邻两片苫布之间搭接一定宽度以避免料堆裸露),直至达到料堆的末尾,完成当前料堆的全部苫盖工作;
本布放车设备同样能够用于苫布条的收卷,当需要去除料堆表面的苫布时,令本布放车在料堆的表面反向移动(即收放卷装置4位于移动方向的前方位置),初始情况下手动将苫布条的一端固定到安装在转轴4-7上的塑料芯筒或者纸质芯筒上,控制布放车边移动边收卷,到达料堆的另一侧之后将苫布卷卸载下来并进入仓库存放,待下一次苫盖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包括底盘装置(1)、相对的两个履带装置(2)、相对的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以及收放卷装置(4);两个履带装置(2)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1)底部的两侧,两个侧部行走装置(3)分别安装在底盘装置(1)上履带装置(2)外侧的位置,收放卷装置(4)安装在底盘装置(1)的后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在底盘装置(1)中部的下方、两个履带装置(2)之间的位置安装有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在底盘装置(1)上还安装有驱动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前后交替移动的中部驱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中部行走组件(1-3)包括中部底座(1-3-9)和带有中部透窗的中部扣罩(1-3-11),在两者之间设有多个中部阻尼器(1-3-10),在中部底座(1-3-9)上安装有带有中部丝母的中部升降丝杠(1-3-3)以及驱动中部升降丝杠(1-3-3)回转的中部升降驱动电机(1-3-6),还包括内部带有多个排钻的排钻轴套(1-3-1),中部丝母与安装在排钻轴套(1-3-1)上的中部上基座(1-3-2)固定连接,排钻轴套(1-3-1)的中下部位于中部透窗内,还包括驱动各排钻同步转动的排钻驱动组件;中部驱动组件包括两个横置的中部平移丝杠以及分别驱动两个中部平移丝杠回转的中部平移电机,两个中部行走组件(1-3)的中部底座(1-3-9)分别与位于两个中部平移丝杠上的丝母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底盘装置(1)包括底盘框架(1-4),在底盘框架(1-4)上安装有驱动两个履带装置(2)运转的驱动组件(1-5)以及为整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履带装置(2)包括前履带组件(2-1)、中履带组件(2-2)和后履带组件(2-3);前履带组件(2-1)包括前部履带(2-1-1),在前部履带(2-1-1)的内侧设有前端带有前部第一履带轮(2-1-2)、后端带有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前部轮架(2-1-3);后履带组件(2-3)包括后部履带(2-3-1),在后部履带(2-3-1)的内侧设有后端带有后部第一履带轮(2-3-2)、前端带有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后部轮架(2-3-3);中履带组件(2-2)包括中部履带(2-2-1),在中部履带(2-2-1)的内侧设有前端和后端均设有中部履带轮(2-2-2)的中部轮架(2-2-3),中部轮架(2-2-3)与底盘框架(1-4)固定连接,中履带组件(2-2)位于前端的中部履带轮(2-2-2)与前部第二履带轮(2-1-4)共轴、位于后端的中部履带轮(2-2-2)与后部第二履带轮(2-3-4)共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前部第一履带轮(2-1-2)的轮直径小于前部第二履带轮(2-1-4)的轮直径;后部第一履带轮(2-3-2)的轮直径小于后部第二履带轮(2-3-4)的轮直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侧部行走装置(3)包括侧部框架(3-8),在侧部框架(3-8)上安装有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以及分别驱动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交替前后移动的侧部驱动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侧部行走组件(3-4)包括侧部底座(3-4-10)和带有侧部透窗的侧部扣罩(3-4-11),在两者之间设有多个侧部阻尼器(3-4-12),在侧部底座(3-4-10)上安装有带有侧部丝母的侧部升降丝杠(3-4-2)以及驱动侧部升降丝杠(3-4-2)回转的侧部升降驱动电机(3-4-7),还包括顶部安装有铣刀驱动电机(3-4-1)、底部安装有铣削盘刀(3-4-13)、中部位于侧部透窗内的升降盒(3-4-4),铣刀驱动电机(3-4-1)通过位于升降盒(3-4-4)内的链条驱动铣削盘刀(3-4-13)转动;侧部驱动组件包括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9)、侧部第二平移丝杠(3-7)以及驱动两个丝杠回转的第一平移电机(3-5)和第二平移电机(3-6),两个侧部行走组件(3-4)的侧部底座(3-4-10)分别与位于侧部第一平移丝杠(3-9)和侧部第二平移丝杠(3-7)上的丝母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侧部行走装置(3)的侧部框架(3-8)与底盘装置(1)的底盘框架(1-4)铰接连接,在侧部框架(3-8)上设有带有从动齿轮的翻转转轴(3-3),在底盘框架(1-4)上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上带有主动齿轮的翻转减速机(3-2),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还包括对侧部行走装置(3)翻转前后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定位销组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堆苫布布放车,其特征是:收放卷装置(4)包括与底盘框架(1-4)固定的连接基座(4-1)以及与连接基座(4-1)铰接连接的支架(4-4),在连接基座(4-1)与支架(4-4)之间设有第一伸缩支臂(4-2)和第二伸缩支臂(4-3);在支架(4-4)的前部安装有主横梁(4-8),在主横梁(4-8)上安装固定有半护套(4-9),在半护套(4-9)的两个侧板之间安装有可拆卸的转轴组件,在半护套(4-9)的其中一个侧板上还安装有驱动转轴组件回转的放卷减速机(4-11)。
CN201921476580.6U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Active CN210363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6580.6U CN21036354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76580.6U CN21036354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63541U true CN210363541U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54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76580.6U Active CN210363541U (zh) 2019-09-06 2019-09-06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635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452A (zh) * 2019-09-06 2019-11-05 天津清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6452A (zh) * 2019-09-06 2019-11-05 天津清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CN110406452B (zh) * 2019-09-06 2024-04-12 天津清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1111B2 (ja) 後方台車、後方台車の移動方法
CN106194220A (zh) 隧道用防水板安装台车
CN210363541U (zh)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CN211004404U (zh) 一种双立柱堆垛机
CN110406452B (zh) 一种料堆苫布布放车
CN106357213A (zh) 太阳能电池板的维护系统及其搬运设备
KR101011371B1 (ko) 건설공사용 리프트
CN107311008A (zh) 一种建筑施工物料提升机的安全停靠装置
CN104909270B (zh) 一种绳滚架及可折装龙门吊及装卸料的方法
CN206409251U (zh) 一种复轨式防水布台车
CN109625780B (zh) 一种整体自移伸缩式0~90o输送机
CN210915080U (zh) 一种矿用绞车排绳装置
CN211898258U (zh) 一种节能型水利水电坝口垃圾清理装置
CN212049164U (zh) 一种履带行走式伸缩胶带输送机
CN213537145U (zh) 一种探矿机操作平台液压升降装置
CN210886784U (zh) 一种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用轨道铺设装置
CN207957486U (zh) 一种矿用提升运输工程机械设备
CN21347325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桩基搬运装置
CN212151298U (zh) 一种厂房施工专用辅助吊装装置
CN211524892U (zh) 一种斜井内有轨式运输拖泵装置
JP2020179973A (ja) コンベア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地下躯体の施工システム並びに地下躯体の施工方法
CN210710172U (zh) 一种超长防汛管袋收放成卷车
CN212893270U (zh) 一种电缆移动支撑装置
CN217104620U (zh) 一种临时铺路机具
CN219238910U (zh) 一种掘进机电缆收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