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9023U -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9023U
CN210349023U CN201822237736.7U CN201822237736U CN210349023U CN 210349023 U CN210349023 U CN 210349023U CN 201822237736 U CN201822237736 U CN 201822237736U CN 210349023 U CN210349023 U CN 210349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fixed
slide
die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77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伟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ingshi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ingshi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ingshi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ingshi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77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9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9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90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包括模体、固定机构和连杆,所述模体的圆心处连接有恒星模型,所述模体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的外壁一侧固定有齿条,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滑道的外壁四周,且第一滑道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连杆安装于第一滑块的顶部,且连杆的顶端固定有传动齿轮。该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设置有模体,模体、恒星模型和第一滑道三者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当使用者将行星模型放置到第一滑道顶部时,行星模型沿恒星模型的圆心处在第一滑道上端呈圆周远动,整个模型采用平面式设计,结构简单便于老师进行讲解。

Description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学科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背景技术
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当今一些小学为培育孩子们的科学兴趣,通过一些趣味实验、模型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讲解,能够有效加深孩子们对该科学现象的记忆与理解,通过行星运行轨道模型能够有效帮助孩子们理解行星如何沿恒星进行公转。
现有的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在使用中需要使用者通过拨动卫星与行星,操作较为繁琐,同时整个行星运行轨道模型为一个整体不方便进行拆卸运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在使用中需要使用者通过拨动卫星与行星,操作较为繁琐,同时整个行星运行轨道模型为一个整体不方便进行拆卸运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包括模体、固定机构和连杆,所述模体的圆心处连接有恒星模型,所述模体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滑道,且第一滑道的外壁一侧固定有齿条,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第一滑道的外壁四周,且第一滑道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连杆安装于第一滑块的顶部,且连杆的顶端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中部外壁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连接有固定盘,且固定盘的中部顶端安装有穿入柱,所述穿入柱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模型,所述连接齿轮的一侧中部贯穿有立杆,且立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立杆的顶端连接有承台,且承台的顶部胶接有卫星模型,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壁两侧安装有第二轨道,且第二轨道的底部固定有放置盘。
优选的,所述模体、恒星模型和第一滑道三者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第一滑道与模体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旋转臂、夹紧头和调环,且连接块的顶部连接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一端安装有夹紧头,且旋转臂的外壁两侧固定有调环。
优选的,所述调环通过旋转臂与连接块构成轴向旋转结构,且连接块呈环状等距离均匀分布在齿条的外壁四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传动齿轮与齿条之间为啮齿传动结构,且传动齿轮与连杆之间为轴向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盘与行星模型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放置盘与第二轨道之间相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设置有模体,模体、恒星模型和第一滑道三者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整个行星运行轨道模型采用圆盘式展现的方式对运行运行轨迹进行承载,恒星模型位于模体的圆心处分布,当使用者将行星模型放置到第一滑道顶部时,行星模型沿恒星模型的圆心处在第一滑道上端呈圆周远动,整个模型采用平面式设计,结构简单便于老师进行讲解,同时也便于小学生对行星的运行轨迹进行理解,同时第一滑道与模体为拼接式设计,使用者能够直接将第一滑道放入模体内,安装简单,方便操作;
固定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旋转臂、夹紧头和调环,当使用者将第一滑道放入模体内,第一滑道的外壁与齿条底部外壁相互贴合,同时使用者旋转旋转臂,旋转臂带动夹紧头对第一滑道与齿条进行固定夹紧,同时当固定完毕后,使用者拧紧调环,防止旋转臂施加的夹紧力度过小,无法有效对第一滑道与齿条固定夹紧,同时设置多个固定机构,保证在实验中不易发生第一滑道侧翻偏移的情况;
放置盘与行星模型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放置盘与第二轨道之间相互贴合,当固定杆带动连接齿轮转动,另一侧的连接齿轮跟着转动,另一侧的连接齿轮带动卫星模型沿行星模型的圆心处呈圆周远动,使用者只需转动行星模型即可达到卫星模型同时转动,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恒星模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体;2、恒星模型;3、第一滑道;4、齿条;5、固定机构;501、连接块;502、旋转臂;503、夹紧头;504、调环;6、第一滑块;7、连杆;8、传动齿轮;9、固定杆;10、连接齿轮;11、固定盘;12、穿入柱;13、行星模型;14、立杆;15、第二滑块;16、承台;17、卫星模型;18、放置盘;19、第二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包括模体1、恒星模型2、第一滑道3、齿条4、固定机构5、连接块501、旋转臂502、夹紧头503、调环504、第一滑块6、连杆7、传动齿轮8、固定杆9、连接齿轮10、固定盘11、穿入柱12、行星模型13、立杆14、第二滑块15、承台16、卫星模型17、放置盘18和第二轨道19,模体1的圆心处连接有恒星模型2,模体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滑道3,且第一滑道3的外壁一侧固定有齿条4,模体1、恒星模型2和第一滑道3三者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第一滑道3与模体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整个行星运行轨道模型采用圆盘式展现的方式对运行运行轨迹进行承载,恒星模型2位于模体1的圆心处分布,当使用者将行星模型13放置到第一滑道3顶部时,行星模型13沿恒星模型2的圆心处在第一滑道3上端呈圆周远动,整个模型采用平面式设计,结构简单便于老师进行讲解,同时也便于小学生对行星的运行轨迹进行理解,同时第一滑道3与模体1为拼接式设计,使用者能够直接将第一滑道3放入模体1内,安装简单,方便操作;
固定机构5设置于第一滑道3的外壁四周,且第一滑道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滑块6,固定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501、旋转臂502、夹紧头503和调环504,且连接块501的顶部连接有旋转臂502,旋转臂502的一端安装有夹紧头503,且旋转臂502的外壁两侧固定有调环504,调环504通过旋转臂502与连接块501构成轴向旋转结构,且连接块501呈环状等距离均匀分布在齿条4的外壁四周,当使用者将第一滑道3放入模体1内,第一滑道3的外壁与齿条4底部外壁相互贴合,同时使用者旋转旋转臂502,旋转臂502带动夹紧头503对第一滑道3与齿条4进行固定夹紧,同时当固定完毕后,使用者拧紧调环504,防止旋转臂502施加的夹紧力度过小,无法有效对第一滑道3与齿条4固定夹紧,同时设置多个固定机构5,保证在实验中不易发生第一滑道3侧翻偏移的情况;
连杆7安装于第一滑块6的顶部,且连杆7的顶端固定有传动齿轮8,传动齿轮8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的中部外壁设置有连接齿轮10,固定杆9通过传动齿轮8与齿条4之间为啮齿传动结构,且传动齿轮8与连杆7之间为轴向旋转结构,当使用者需要对行星模型13施加推动力,行星模型13带动传动齿轮8沿齿条4的内壁呈圆周转动,同时由于传动齿轮8与连杆7之间为轴向旋转结构,当传动齿轮8沿连杆7的内壁旋转时,连杆7不发生转动,防止连杆7底部的第一滑块6无法有沿第一滑道3的内壁有效滑动,同时传动齿轮8与固定杆9之间为焊接,当传动齿轮8转动,固定杆9带动连接齿轮10转动,保证后续卫星模型17有效转动;固定杆9的顶端连接有固定盘11,且固定盘11的中部顶端安装有穿入柱12,穿入柱12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模型13,连接齿轮10的一侧中部贯穿有立杆14,且立杆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15,立杆14的顶端连接有承台16,且承台16的顶部胶接有卫星模型17,第二滑块15的外壁两侧安装有第二轨道19,且第二轨道19的底部固定有放置盘18,放置盘18与行星模型13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放置盘18与第二轨道19之间相互贴合,当固定杆9带动连接齿轮10转动,另一侧的连接齿轮10跟着转动,另一侧的连接齿轮10带动卫星模型17沿行星模型13的圆心处呈圆周远动,使用者只需转动行星模型13即可达到卫星模型17同时转动,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首先通过将第一滑道3放入模体1内,第一滑道3的外壁与齿条4底部外壁相互贴合,同时使用者旋转旋转臂502,旋转臂502带动夹紧头503对第一滑道3与齿条4进行固定夹紧,同时当固定完毕后,使用者拧紧调环504,防止旋转臂502施加的夹紧力度过小,无法有效对第一滑道3与齿条4固定夹紧,此时使用者将事先安装完毕的第一滑块6放入第一滑道3内,随后使用者对行星模型13施加推动力,行星模型13带动传动齿轮8沿齿条4的内壁呈圆周转动,同时由于传动齿轮8与连杆7之间为轴向旋转结构,当传动齿轮8沿连杆7的内壁旋转时,连杆7不发生转动,同时传动齿轮8与固定杆9之间为焊接,当传动齿轮8转动,固定杆9带动连接齿轮10转动,当固定杆9带动连接齿轮10转动,另一侧的连接齿轮10跟着转动,另一侧的连接齿轮10带动卫星模型17沿行星模型13的圆心处呈圆周远动,使用者只需转动行星模型13即可达到卫星模型17同时转动,最后使用者根据行星的运作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整个模体1、恒星模型2、行星模型13和卫星模型17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保证整个模型的安全性,减少在实验操作中划伤学生的可能,就这样完成整个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包括模体(1)、固定机构(5)和连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1)的圆心处连接有恒星模型(2),所述模体(1)的内侧中部安装有第一滑道(3),且第一滑道(3)的外壁一侧固定有齿条(4),所述固定机构(5)设置于第一滑道(3)的外壁四周,且第一滑道(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滑块(6),所述连杆(7)安装于第一滑块(6)的顶部,且连杆(7)的顶端固定有传动齿轮(8),所述传动齿轮(8)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的中部外壁设置有连接齿轮(10),所述固定杆(9)的顶端连接有固定盘(11),且固定盘(11)的中部顶端安装有穿入柱(12),所述穿入柱(12)的顶端固定有行星模型(13),所述连接齿轮(10)的一侧中部贯穿有立杆(14),且立杆(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15),所述立杆(14)的顶端连接有承台(16),且承台(16)的顶部胶接有卫星模型(17),所述第二滑块(15)的外壁两侧安装有第二轨道(19),且第二轨道(19)的底部固定有放置盘(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体(1)、恒星模型(2)和第一滑道(3)三者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第一滑道(3)与模体(1)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501)、旋转臂(502)、夹紧头(503)和调环(504),且连接块(501)的顶部连接有旋转臂(502),所述旋转臂(502)的一端安装有夹紧头(503),且旋转臂(502)的外壁两侧固定有调环(5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环(504)通过旋转臂(502)与连接块(501)构成轴向旋转结构,且连接块(501)呈环状等距离均匀分布在齿条(4)的外壁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9)通过传动齿轮(8)与齿条(4)之间为啮齿传动结构,且传动齿轮(8)与连杆(7)之间为轴向旋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盘(18)与行星模型(13)之间呈同圆心状分布,且放置盘(18)与第二轨道(19)之间相互贴合。
CN201822237736.7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9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7736.7U CN210349023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7736.7U CN210349023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9023U true CN210349023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2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773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49023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90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5024A (zh) * 2020-10-23 2021-04-02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陶粒及用于烘干陶粒的烘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5024A (zh) * 2020-10-23 2021-04-02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陶粒及用于烘干陶粒的烘干装置
CN112595024B (zh) * 2020-10-23 2023-08-22 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烘干陶粒的烘干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7635B (zh) 一种建筑设计移动展示台
CN210349023U (zh) 一种小学科学实验用可拼装式塑料型行星运行轨道模型
CN204404716U (zh) 一种动态烘箱
CN212156309U (zh) 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教学装置
CN203591096U (zh) 一种3d实验室实物展示柜
CN111870031A (zh) 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教学系统
CN206406958U (zh) 用于教学用品的搬运车
CN208781521U (zh) 刑事诉讼经典案例展示装置
CN111627264A (zh) 一种艺术设计教学用展示装置
CN104760769A (zh) 一种篮球存放装置
CN105227089A (zh) 一种电池板可多自由度动作的太阳能发电站
CN210955826U (zh) 一种可移动的城市规划用建筑模型演示架
CN214796364U (zh) 一种教学用移动式展示装置
CN211093060U (zh) 一种幼儿教育用绘画作品展示架
CN210743353U (zh) 一种大学物理电磁学多功能实验仪器
CN214897120U (zh) 建筑科技教育管理用教学装置
CN2135827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平台
CN209694695U (zh) 一种生物教学用旋转式标本展示装置
CN214156603U (zh) 一种考核管理市场化用实训平台
CN201933148U (zh) 真空镀膜的自转式工架机构
CN110841816A (zh) 一种基于生态土壤修复用喷洒装置
CN219832011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演示模型
CN21134973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教学演示装置
CN218898582U (zh) 一种摩擦实验模型
CN219596686U (zh) 一种高稳定性实验室测试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