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7949U -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7949U
CN210347949U CN201921752417.8U CN201921752417U CN210347949U CN 210347949 U CN210347949 U CN 210347949U CN 201921752417 U CN201921752417 U CN 201921752417U CN 210347949 U CN210347949 U CN 2103479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ismometer
connecting plate
bottom plate
bolt
g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5241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张新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5241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79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79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79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包括:底板、连接板、垫片、限制螺栓、支撑螺栓、圆形螺母以及夹块,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圆形螺母和所述夹块配合可拆卸夹持有所述垫片,所述垫片的一端螺接所述支撑螺栓,所述垫片的中部插接所述限制螺栓,所述限制螺栓螺接于所述底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通过将地震计固定于所述连接板,将所述连接板限制于所述底板,将底板固定于台墩或者地面上,从而将地震计固定。地震计拆卸方便,而且通过调整所述支撑螺栓与所述垫片的螺接程度可以调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角度关系,通过调整可以保证所述连接板水平设置,确保地震计计量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计固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背景技术
地震计是通过采用力平衡负反馈系统,当底面运动传递到地震计框架后,由于惯性作用摆盘与框架的相对位移通过一定的方式(相对位通过电容位移换能器转化为电压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放大输出,而该信号通过反馈网络电路产生与地动加速度成正比的电流,该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于摆锤惯性力相平衡的力从而保持摆锤的位置固定。
地震计框架固定的垂直度对地震计的测量有这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地震计的固定一般都需要在测量点建设具有一定地基深度的台墩,在台墩上预留固定用的圆洞,地震计的底板通过膨胀螺钉固定在所述台墩的圆洞上,一旦固定地震计的台墩受地震影响发生倾斜,会直接导致地震计的初始状态偏离零频点,导致其各个方向上测量灵敏度不一致,因此当台墩产生倾斜,测量人员应当及时的调整地震计,保持地震计的垂直度,一般情况下地震计直接固定在台墩上,调整水平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包括呈圆形的底板,其中,
所述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连结孔,膨胀螺栓穿过所述连结孔固定于放置地震计的支撑台上;
沿所述底板边缘设置有三个固定用的螺孔,所述螺孔内侧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螺孔螺接限制螺栓,所述限制螺栓螺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下侧的所述限制螺栓上插接垫片,所述垫片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于所述放置槽上方,所述垫片的另一端螺接有支撑螺栓;
所述底板上方设置呈圆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对应所述放置槽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圆形螺母,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对应所述放置槽设置夹块,所述圆形螺母螺接的夹块,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夹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限制螺栓和所述支撑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固定地震计的法兰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块呈陀螺状结构,所述夹块圆面的圆心处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连接板延伸至所述凹槽中,所述螺杆螺接于所述圆形螺母,所述圆形螺母的侧壁设置有纹路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螺栓的底部呈半球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的能够通过所述底板和所述连接板配合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的地震计固定于台墩上,所述底板与台墩之间通过所述膨胀螺栓连接,固定牢固;所述连接板上通过所述圆形螺母连接所述夹块,所述夹块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夹固设置有所述垫片,所述夹块插接在所述放置槽中,使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转动,所述垫片上套接的所述限制螺栓将所述垫片限制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垫片的另一端螺接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抵触所述底板,通过转动所述支撑螺栓,改变所述垫片下侧与所述底板上侧之间的所述支撑螺栓的长度,使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从而通过调整所述支撑螺栓来调整所述连接板的水平,即调整所述连接板上固定的地震计的水平。所述螺帽能够根据所述垫片的位置相应的调整位置,保证在所述限制螺栓的限制下所述连接板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去掉连接板后剩余结构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圆形螺母和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11、连结孔,12、放置槽,13、螺孔,2、垫片,3、螺帽,4、支撑螺栓,5、限制螺栓,6、连接板,61、凹槽,7、圆形螺母,8、夹块,9、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去掉连接板后剩余结构的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连接板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圆形螺母和夹块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所示,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包括呈圆形的底板1,其中,
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连结孔11,膨胀螺栓9穿过所述连结孔11固定于放置地震计的支撑台上,所述膨胀螺栓9的头部呈六边形,所述膨胀螺栓9的头部大于所述连结孔11的直径。
沿所述底板1边缘设置有三个固定用的螺孔13,所述螺孔13内侧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放置槽12;
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呈圆形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直径小于所述底板1的直径,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底板1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对应所述放置槽12设置有圆形的凹槽61,圆形的所述凹槽61中心处设置有贯穿孔,所述凹槽61内放置有圆形螺母7,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侧设置对应所述放置槽12设置夹块8,所述夹块8呈陀螺状结构,呈圆柱形的所述夹块8一侧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沿所述夹块8的中轴设置,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穿孔延伸至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侧,所述圆形螺母7螺接所述螺杆,而所述夹块8与所述连接板6之间夹持有垫片2,具体的所述垫片2的一端设置有U型的插槽,所述垫片插接在所述夹块8与所述连接板6之间且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螺杆,所述垫片2的另一端螺接设置有支撑螺栓4,所述支撑螺栓4对所述垫片2以及所述连接板6进行支撑,改变所述支撑螺栓4在所述垫片2上的螺接程度能够使得所述连接板6倾斜角度。
所述连接板6,所述垫片2以及所述支撑螺栓4构成的整体放置在所述底板1上,放置时,所述夹块8恰好放置在所述放置槽12中,使得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底板1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同时使得所述限制螺栓5与所述螺孔13相对。
所述限制螺栓5穿过所述垫片2螺接于所述螺孔1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限制螺栓5螺接有螺帽3,所述螺帽3为六角螺帽,所述螺帽3刚好抵触所述垫片2的上侧,将所述垫片2限制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螺帽3的位置可以随所述支撑螺栓4的调整而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限制螺栓5和所述支撑螺栓4为内六角螺栓,方便通过六角螺丝刀对所述限制螺栓5和所述支撑螺栓4进行调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连接板6设置有固定地震计的法兰结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支撑螺栓4的底部呈半球形结构,保证所述支撑螺栓4的底部能够等效的接触所述底板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的原理如下:
使用时,将所述底板1通过所述膨胀螺栓9固定于台墩上,将地震计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上,将所述圆形螺母7放置于所述凹槽61中,将所述夹块8上的螺杆从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侧穿过所述凹槽61中的贯穿孔,将所述螺杆螺接在所述圆形螺母7上,螺接过程中,将所述垫片2插接到所述夹块8与所述连接板6之间,使得所述垫片2端部的U型插槽插接于所述螺杆,将所述连接板6对其所述底板1,使得所述夹块8刚好插接到所述放置槽12中,调整所述垫片12的角度,使得所述垫片12中部的孔对准所述底板1上的所述螺孔13,将所述限制螺栓5穿过所述垫片12中部的孔螺接于所述螺孔13,将所述垫片12的另一端螺接所述支撑螺栓4,所述支撑螺栓4的底部抵触所述底板1,调整三个所诉支撑螺栓4的螺接程度,调整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所述连接板6的水平,调好之后,调整所述螺帽3在所述限制螺栓5的位置,使得所述螺帽3的底部抵触所述垫片2的顶面,将所述连接板6更牢固的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震计固定底座的能够通过所述底板1和所述连接板6配合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6上的地震计固定于台墩上,所述底板1与台墩之间通过所述膨胀螺栓9连接,固定牢固;所述连接板6上通过所述圆形螺母7连接所述夹块8,所述夹块8和所述连接板6之间夹固设置有所述垫片2,所述夹块8插接在所述放置槽12中,使得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底板1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的转动,所述垫片2上套接的所述限制螺栓5将所述垫片2限制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垫片2的另一端螺接支撑螺栓4,所述支撑螺栓4抵触所述底板1,通过转动所述支撑螺栓4,改变所述垫片2下侧与所述底板1上侧之间的所述支撑螺栓4的长度,使得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底板1之间的距离能够调整,从而通过调整所述支撑螺栓4来调整所述连接板6的水平,即调整所述连接板6上固定的地震计的水平。所述螺帽3能够根据所述垫片2的位置相应的调整位置,保证在所述限制螺栓5的限制下所述连接板6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形的底板(1),其中,
所述底板(1)的中部设置有连结孔(11),膨胀螺栓(9)穿过所述连结孔(11)固定于放置地震计的支撑台上;
沿所述底板(1)边缘设置有三个固定用的螺孔(13),所述螺孔(13)内侧的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放置槽(12),所述螺孔(13)螺接限制螺栓(5),所述限制螺栓(5)螺接有螺帽(3),所述螺帽(3)下侧的所述限制螺栓(5)上插接垫片(2),所述垫片(2)的一端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设置于所述放置槽(12)上方,所述垫片(2)的另一端螺接有支撑螺栓(4);
所述底板(1)上方设置呈圆形的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底板(1)同轴设置,所述连接板(6)的一侧对应所述放置槽(12)设置有凹槽(61),所述凹槽(61)内放置有圆形螺母(7),所述连接板(6)的另一侧设置对应所述放置槽(12)设置夹块(8),所述圆形螺母(7)螺接的夹块(8),所述插槽插接于所述夹块(8)与所述连接板(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螺栓(5)和所述支撑螺栓(4)为内六角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设置有固定地震计的法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8)呈陀螺状结构,所述夹块(8)圆面的圆心处固定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连接板(6)延伸至所述凹槽(61)中,所述螺杆螺接于所述圆形螺母(7),所述圆形螺母(7)的侧壁设置有纹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计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螺栓(4)的底部呈半球形结构。
CN201921752417.8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Active CN2103479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2417.8U CN210347949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52417.8U CN210347949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7949U true CN210347949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8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52417.8U Active CN210347949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79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7351A (zh) * 2020-07-08 2021-02-0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
CN112447025A (zh) * 2020-11-13 2021-03-05 衡阳市慧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报警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7351A (zh) * 2020-07-08 2021-02-05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一种地震计防震装置
CN112447025A (zh) * 2020-11-13 2021-03-05 衡阳市慧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震报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47949U (zh) 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CN201673088U (zh) 一种用于维氏硬度仪的试样台
CN212251912U (zh) 一种经纬仪的调平装置
CN206709845U (zh) 一种可调平的强制归心基座
CN209743956U (zh) 一种测量用测绘仪支架
CN211042669U (zh) 一种可调节式固定光学元件组合件底座
CN214579901U (zh) 一种土木工程测量用仪器支架
CN111750244A (zh) 接触式调平固定装置及其组成的gnss设备
CN212298212U (zh) 野外手持式测距仪稳定支架
CN211740229U (zh) 一种对中杆校正装置
CN215174851U (zh) 一种路灯找平基座
CN211825376U (zh) 一种混凝土钻孔机的固定底座及试验装置
CN214540044U (zh) 一种rtk测量装置
CN212298357U (zh) 接触式调平固定装置及其组成的gnss设备
CN215669730U (zh) 一种低应变桩基检测仪
JPS5919195Y2 (ja) 測量用ポ−ルの三脚台
CN211626285U (zh) 一种民用爆破作业现场辅助定向装置
CN212181129U (zh) 一种物理实验用的实验固定架
CN219331100U (zh) 一种用于阁楼货架中的调平支撑座
CN210462346U (zh) 综合大气采样器固定装置
CN220932624U (zh) 一种可加载的简易反力架装置
CN213579298U (zh) 一种松软土质用经纬仪
CN113340181B (zh) 一种轴件中心线的延长线寻找方法
CN212110022U (zh) 一种带有架腿防滑落装置的全站仪
CN216051749U (zh) 一种混凝土收缩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