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7869U - 电芯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芯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7869U
CN210347869U CN201920339262.9U CN201920339262U CN210347869U CN 210347869 U CN210347869 U CN 210347869U CN 201920339262 U CN201920339262 U CN 201920339262U CN 210347869 U CN210347869 U CN 210347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plate
cell
lower press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92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聪
李龙庆
贺梦江
张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92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7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7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7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测试装置,用于对电芯进行测试,包括测试仪和探针,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动力气缸、导向柱和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平行设置;所述导向柱竖直设置于所述下压板的侧端,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压板,且与所述上压板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上端通过固定件支撑所述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通过伸缩轴连接于所述上压板的上方,带动所述上压板沿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有益效果在于:下压板和上压板平行设置,且上压板在下降的过程沿导向柱进行滑动,减小电芯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差,提高电芯表面压力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电芯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芯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电芯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芯内部有一些隔离膜的破损点/particle(颗粒)/毛刺等等并未导致电芯正负极接触(或者处于半接触状态),需要裸电芯在一定压力下通过Hi-Pot(耐压测试)将其检测出来。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芯的质量进行检测,其优点在于简单、高效。但现有技术的绝缘测试有以下不足:电芯上下压板的平行度差,影响电芯表面压力的均匀性;传统测试方式没有对产品进行定位,影响电芯极耳测试的一致性;测试铜块下压时,在垂直方向有发生倾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芯测试装置,解决电芯测试过程中,电芯表面压力的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芯测试装置,用于对电芯进行测试,包括测试仪和探针,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动力气缸、导向柱和压板,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与下压板平行设置;
导向柱竖直设置于下压板的侧端,导向柱的上端穿过上压板,且与上压板活动连接,导向柱的上端通过固定件支撑动力气缸,动力气缸通过伸缩轴连接于上压板的上方,带动上压板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下压板上端用于安装电芯,探针的一端连接于上压板上,且通过导线连接测试仪,探针的另一端随上压板下移,连接电芯的极耳。
进一步地,导向柱设有四个,两两对称设置于下压板的两个侧端。
进一步地,下压板靠近极耳的侧面竖直设有电芯定位板,电芯定位板靠近极耳的侧端设置有凸起,凸起至电芯的长度大于极耳的长度,使凸起抵顶电芯。
进一步地,下压板还连接有L型的电芯限位条,L型的电芯限位条的直角部位与电芯直角部位适配,电芯限位条固定连接下压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箱体和导向板,箱体设置在下压板的底部,箱体的上端设有导向板,导向板设于下压板的侧端,且设于导向柱与下压板之间,导向板固定连接箱体,对下压板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箱体的上端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设于电芯限位条远离凸起的侧端,且水平设于导向板端部,并垂直导向板,限位板固定连接箱体,下压板沿导向板运动,限位板抵顶下压板和电芯限位条。
进一步地,箱体的上端还连接有外罩,外罩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外罩盖合于上压板的上端,且外罩的上端设有供动力气缸穿过的开口。
进一步地,箱体的上端还连接有光栅,光栅竖直连接于外罩朝向下压板的面,且远离限位板,光栅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手越过光栅。
进一步地,上压板的上端连接有调节块,上压板通过调节块连接探针;调节块包括左右调节部,且左右调节部上设有调节槽,左右调节部设于上压板的上端;上压板上设置有与调节槽对应的连接孔,上压板通过固定件穿过调节槽和连接孔连接左右调节部。
进一步地,调节块还包括上下调节部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固定连接上下调节部,第二轴承的下方对应极耳,第二轴承设有与极耳相匹配的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轴承孔与探针活动连接,且探针垂直极耳。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下压板和上压板平行设置,且上压板在下降的过程沿导向柱进行滑动,减小电芯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差,提高电芯表面压力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测试装置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测试装置一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测试装置一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测试装置一实施例中电芯限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电芯测试装置,用于对电芯3进行测试,包括测试仪1和探针2,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动力气缸4、导向柱5和压板,压板包括上压板6和下压板7,上压板6与下压板7平行设置;导向柱5竖直设置于下压板7的侧端,导向柱5的上端穿过上压板6,且与上压板6活动连接,导向柱5的上端通过固定件支撑动力气缸4,动力气缸4通过伸缩轴连接于上压板6的上方,带动上压板6沿导向柱5上、下移动;压板7上端用于安装电芯3,探针2的一端连接于上压板6上,且通过导线17连接测试仪1,探针2的另一端随上压板6下移,连接电芯3的极耳3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测试仪1放置于定位装置的旁边,对电芯3起到电阻/电流测试的作用,动力气缸4为伸缩气缸,被导向柱5支撑。具体的,伸缩气缸的下端还设有支撑板8,导向柱5竖直设置于下压板7的侧端,导向柱5穿过上压板6,且与上压板6活动连接,支撑板8平行设置于上压板6的上端,上压板6与下压板7上下对应平行设置,上压板6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0,第一轴承10内部设有第一轴承孔,导向柱5下端连接在下压板7的侧端,上端穿过第一轴承孔,固定连接在支撑板8的下端,对支撑板8起到支撑作用。其中,上压板6通过第一轴承10与导向柱5固定连接,上压板6与导向柱5是活动连接的,上压板6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第一轴承10与导向柱5之间的摩擦力可以使上压板6与导向柱5处于稳定状态,并不会产生移动。电芯3设于下压板7上端,设有两个极耳31,探针2设有两个,设于上压板6上端,一个探针2与一个极耳31上下对应设置,动力气缸4需带动上压板6下压使探针2与极耳31接触进行测试,因上压板6与下压板7平行设置,平行设置的上压板6和下压板7可以降低电芯3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差,减少其对电芯3上、下表面压力均匀性的影响,且可控制动力气缸4的下压程度对电芯3施加不同的压力,进一步地减小电芯3上、下表面压力的不均匀性;且上压板6被动力气缸4带动沿导向柱5下压的过程中,可以起到垂直导向的作用,避免上压板6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倾斜的情况,保持上压板6与下压板7表面的平行度。
参照图2,导向柱5设有四个,两两对称设置于下压板7的两个侧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四个导向柱5两两对称设置,具体的,导向柱5设于下压板7的两侧,分别穿过上压板6抵顶支撑板8,在动力气缸4带动上压板6下降的过程中,四个导向柱5可以进一步地避免上压板6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倾斜的问题,可以提高上下压板7的平行度,减小电芯3表面压力的不均衡性。
参照图2,下压板7靠近极耳31的侧面竖直设有电芯定位板11,电芯定位板11靠近极耳31的侧端设置有凸起111,凸起111至电芯3的长度大于极耳31的长度,使凸起111抵顶电芯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芯定位板11与下压板7垂直设置,且靠近极耳31,具体的,电芯定位板11与下压板7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的板块,电芯定位板11朝向极耳31的侧端还有凸起111,凸起111设置于电芯定位板11的中心,电芯3设有两个极耳31,而凸起111抵顶设于两个极耳31的中间,且凸起111到电芯3的距离大于极耳31的长度,使得电芯3的极耳31与电芯定位板11之间不接触,在对电芯3的测试过程中,极耳31只与探针2之间进行连接,提高电芯3测试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111可根据不同的极耳31形状,设计不同的尺寸,具体的根据实际制作情况而定。
参照图1、图2和图4,下压板7还连接有L型的电芯限位条12,L型的电芯限位条12的直角部位与电芯3直角部位适配,且电芯限位条12固定连接下压板7。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芯限位条12为L型结构,具体的,L电芯限位条12的短边设于电芯3设有极耳31的侧边,其短边中心区域处设有限位槽121,下压板7设有多个限位孔71,多个限位孔71等间隔设置在靠近电芯定位板11的区域,其中一个限位槽121对应两个限位孔71,通过固定件穿过限位槽121和限位孔71进行固定,其中固定件包括但不限于螺钉、缪钉、插销等,且两个限位孔71分别设置于限位槽121的左、右两端,可以进一步地防止电芯限位条12产生晃动,且电芯限位条12设有两个,对称设置在电芯3的侧端,进而进一步地对电芯3进行限位,在上压板6下压和测试的过程中,防止电芯3产生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电芯3的结构,可设计不同形状的电芯限位条12,对电芯3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具体的根据实际制作情况而定。
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箱体9和导向板13,箱体9设置在下压板7的底部,箱体9的上端设有导向板13,导向板13设于下压板7,且设于导向柱5与下压板7之间,导向板13固定连接箱体9,对下压板7起到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导向板13固定连接于导向柱5和下压板7之间,具体的,箱体9的上端为平整的底板91,下压板7设于底板91的上端,导向板13设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下压板7和电芯定位板11的侧端,且导向板13的两端设有第一固定槽131,对应的底板91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设有多个,导向板13通过固定件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一固定槽131与底板91固定连接,使得下压板7可以沿着导向板13滑动却不产生偏移,确保每次探针2下压极耳31的位置均一样,提高电芯3测试的一致性。在对电芯3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先把电芯3放置在下压板7上,并推动电芯3至电芯定位板11处,使凸起111抵顶电芯3,而后在电芯3的侧端放置电芯限位条12对电芯3进行限位,使电芯3固定在下压板7上,之后推动下压板7缓缓前进,至电芯3的极耳31处于探针2的正下方,而后动力气缸4使上压板6下降,对电芯3进行测试。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板7的两端均使用导向板13,可以避免下压板7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使电芯3的位置发生轻微的偏移,且可以使得下压板7每次的放置位置不变,进而使得探针2与极耳31接触的测试位置相近,进一步保证测试的一致性。
参照图1和图2,箱体9的上端还设有限位板14,限位板14设于电芯限位条12远离凸起111的侧端,且水平设于导向板13端部,并垂直导向板13,限位板14固定连接箱体9,下压板7沿导向板13运动,限位板14抵顶下压板7和电芯限位条12。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箱体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4,具体的,限位板14的长度与电芯限位条12的长度、下压板7的长度均相等,限位板14为L型结构,设于两个导向板13的端部,其限位板14的的水平板设有多个限位板固定孔141,多个限位板固定孔141等间隔设置,限位板固定孔141对应箱体9处也设有第二固定孔,限位板14与箱体9通过固定件穿过限位板固定孔141和第二固定孔固定在箱体9上,限位板14的竖直板垂直设于水平板的上端,并靠近电芯限位条12,在限位板14靠近电芯限位条12的侧端设有磁性条,在电芯限位条12与限位板14相重叠的部分也对应设有磁性条,下压板7在沿导向柱5缓缓前进,至导向板13端部会被限位板14抵顶,并被通过磁性条固定连接电芯限位条1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电芯3对下压板7进行限位,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每次对电芯3测试时,下压板7放置的位置均一样,从而使探针2接触极耳31的位置均一样,保证电芯3测试的一致性,且通过磁性条进行固定,可以保证在电芯3下压和测试的过程,下压板7不会发生晃动,提高电芯3测试的准确性。
参照图1,箱体9的上端还连接有外罩15,外罩15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外罩15盖合于上压板6的上端,且外罩15的上端设有供动力气缸4穿过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箱体9的上端还连接有外罩15,具体的,外罩15的结构为U型结构,倒放设置在箱体9上,外罩15的竖直外侧设置在电芯测试区域的两端,外罩15竖直的两侧中间为上压板6上下滑动的区域,动力气缸4一部分未穿过外罩15的上侧,一部分穿过外罩15的上侧进行设置。因此,电芯测试的区域只有下压板7滑动使电芯3前进的一侧、和电芯3测试过程中,为方便观察电芯3的极耳31接触的一侧,并未设置外罩15,其余处均被外罩15覆盖,可在电芯3测试的过程中,防止工作人员的误碰,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箱体9的两个侧端还各自设有一个把手92,设于箱体9靠近外罩15竖直外侧的侧端,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箱体9远离限位板14的侧端还设有工作按钮,工作按钮设有三个,分别为启动按钮93、急停按钮94和停止按钮95,在放置好电芯3后,按下启动按钮93,动力气缸4开始工作,带动上压板6下压,测试结束后,按下停止按钮95,动力气缸4带动上压板6上升后,并停止工作,急停按钮94用于当出现异常测试状况,按下急停按钮94,动力装置停止工作,其余测试仪1等装置也停止工作。
参照图1,箱体9的上端还连接有光栅96,光栅96竖直连接于外罩15朝向下压板7的面,且远离限位板14,光栅96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手越过光栅96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光栅96竖直设置在外罩15的内侧,具体的,光栅96设有两个,分别对称竖直设置在外罩15的内侧,且设于外罩15的端部远离限位板14,当电芯3在测试的过程,其中一个光栅96作为发射端,发出红外光束,另一光栅96作为接收端,接收红外光束,形成保护光栅96,当光栅96出现被遮挡情况,光栅96发出信号,而后测试仪1停止工作,以降低工作人员在工作环境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有效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参照图2和图3,上压板6的上端连接有调节块16,上压板6通过调节块16连接上探针2;调节块包括左右调节部,且左右调节部设于调节槽121,左右调节部设于上压板6的上端;上压板6的上设置有与调节槽121对应的连接孔61,上压板通过固定件穿过调节槽161和连接孔61连接左右调节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探针2通过左右调节部6固定连接上压板6,具体的,调节块16与上压板6重合的部分视为左右调节部,上压板6的上还设有多个连接孔61,且与上压板6重合区域的左右调节部,还设有跑到型的调节槽161,其中,一个调节槽161对应多个连接孔61,被固定件穿过进行稳固连接,其固定件包括螺钉、缪钉和销钉,根据下方电芯3的极耳31位置,对于不同的电芯3,其极耳31的位置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探针2的位置进行左、右调整,则需要拔出调节槽161的固定件,移动左右调节部的位置,以便调节槽161对应其他的连接孔61进行固定,使探针2针头位于极耳31的中央位置,提高电芯3测试的准确性。
参照图2和图3,调节块16还包括上下调节部和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固定连接上下调节部,第二轴承18的下方对应极耳31,第二轴承18设有与极耳31相匹配的第二轴承孔,第二轴承18通过第二轴承孔与探针2活动连接,且探针2垂直极耳31。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探针2垂直设置于极耳31的上方,具体的,调节块16不与上压板6重合的部分视为上下调节部,上下调节部对应极耳31的区域设有调节孔,第二轴承18固定连接在调节孔内,第二轴承18内部设有第二轴承孔,探针2活动设置于第二轴承孔内,在正常情况下,探针2活动连接在第二轴承18的第二轴承孔内,可人为的施加作用力对探针2进行上下方向上的调整。探针2在下压极耳31的过程中,因极耳31的下端不与其他部件接触,处于悬空的状态,因此在压力的作用下,会使得极耳31向下弯曲发生形变,导致接触不良,使测试的可靠性变低,所以再下压的过程中,先是通过调高探针2的位置,使得上压板6配合下压板7可以初步固定柱电芯3,再通过降低探针2的高度,使探针2接触极耳31,探针2可进行上下/左右调节,调节测试探针2的针头到极耳31之间的垂直方向的距离,可以控合适的压印深度;而左右调节部可以使得探针2的针头位于极耳31中央位置;上下调节部配合左右调节部可以让探针2每次接触电芯3的极耳31处于同一个位置,有效提高电芯3测试的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下压板和上压板平行设置,且上压板在下降的过程沿导向柱进行滑动,减小电芯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差,提高电芯表面压力的均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测试装置,用于对电芯进行测试,包括测试仪和探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动力气缸、导向柱和压板,所述压板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平行设置;
所述导向柱竖直设置于所述下压板的侧端,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上压板,且与所述上压板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的上端通过固定件支撑所述动力气缸,所述动力气缸通过伸缩轴连接于所述上压板的上方,带动所述上压板沿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所述下压板上端用于安装所述电芯,所述探针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压板上,且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测试仪,所述探针的另一端随所述上压板下移,连接所述电芯的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设有四个,两两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压板的两个侧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靠近所述极耳的侧面竖直设有电芯定位板,所述电芯定位板靠近所述极耳的侧端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至所述电芯的长度大于所述极耳的长度,使所述凸起抵顶所述电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还连接有L型的电芯限位条,L型的所述电芯限位条的直角部位与所述电芯直角部位适配,所述电芯限位条固定连接所述下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和导向板,所述箱体设置在所述下压板的底部,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所述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于所述下压板的侧端,且设于所述导向柱与所述下压板之间,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对所述下压板起到导向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所述电芯限位条远离所述凸起的侧端,且水平设于所述导向板端部,并垂直所述导向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箱体,所述下压板沿所述导向板运动,所述限位板抵顶所述下压板和所述电芯限位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还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为开口朝下的U型结构,所述外罩盖合于所述上压板的上端,且所述外罩的上端设有供所述动力气缸穿过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还连接有光栅,所述光栅竖直连接于所述外罩朝向所述下压板的面,且远离所述限位板,所述光栅用于检测是否有人手越过光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的上端连接有调节块,所述上压板通过所述调节块连接所述探针;
所述调节块包括左右调节部,且所述左右调节部上设有调节槽,所述左右调节部设于所述上压板的上端;
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槽对应的连接孔,所述上压板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调节槽和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左右调节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还包括上下调节部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连接所述上下调节部,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对应所述极耳,所述第二轴承设有与所述极耳相匹配的第二轴承孔,所述第二轴承通过所述第二轴承孔与所述探针活动连接,且所述探针垂直所述极耳。
CN201920339262.9U 2019-03-15 2019-03-15 电芯测试装置 Active CN210347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9262.9U CN210347869U (zh) 2019-03-15 2019-03-15 电芯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9262.9U CN210347869U (zh) 2019-03-15 2019-03-15 电芯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7869U true CN210347869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73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9262.9U Active CN210347869U (zh) 2019-03-15 2019-03-15 电芯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78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2218A (zh) * 2020-11-10 2021-03-09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加压工装、电芯耐压测试装置及耐压测试方法
CN112505560A (zh) * 2020-12-10 2021-03-1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2218A (zh) * 2020-11-10 2021-03-09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加压工装、电芯耐压测试装置及耐压测试方法
CN112505560A (zh) * 2020-12-10 2021-03-16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5560B (zh) * 2020-12-10 2023-05-30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筛选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47869U (zh) 电芯测试装置
CN210923829U (zh) 多量程电容检测夹具
CN211697212U (zh) 电池隔膜的性能测试装置
CN210639200U (zh) 电池保护板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217307707U (zh) 一种通讯模块测试装置
CN110658470A (zh) 一种测试探针用治具
CN111983439A (zh) 一种继电器定位测试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继电器测试设备
CN214044917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线缆保护装置
CN115184791A (zh) 一种按压键测试机头及测试装置
CN213875912U (zh) 一种绝缘测试组件
CN205333685U (zh) 电连接器电性检测夹具及电连接器电性测试系统
CN218731205U (zh) 探针组件、化成机构及化成设备
CN213600229U (zh) 一种新型无线测温装置
CN220188678U (zh) 电芯检测工装
CN214953974U (zh) 一种软包电池短路测试机构
CN220419126U (zh) 长桁与蒙皮脱粘试验装置
CN217691285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热压机
CN218647079U (zh) 一种插接件高低pin针检测治具
CN218629925U (zh) 一种电芯ocv测试装置
CN209372967U (zh) 一种适用于粉末冶金表面绝缘阻抗测试装置
CN212321802U (zh) 一种电压测试机构
CN214895083U (zh) 一种多功能电力试验检测装置
CN216696537U (zh) 一种斜断锯机头高压漏电电流智能检测设备
CN220121175U (zh) 一种氢水机控制板的测试工装
CN213779719U (zh) 一种能够精确测量变形量的压拉力测试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2nd floor, A-B area, 2nd floor, D area-9th floor, Yihe Road,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ONIC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