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40243U -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 Google Patents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40243U
CN210340243U CN201921217330.0U CN201921217330U CN210340243U CN 210340243 U CN210340243 U CN 210340243U CN 201921217330 U CN201921217330 U CN 201921217330U CN 210340243 U CN210340243 U CN 210340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plate
fork
linkage belt
plate
lin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733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艺
刘鹏
张贻弓
吴耀华
蒋霞
沈长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i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733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40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40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40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叉组件及穿梭车,涉及仓储物流设备技术领域,货叉组件包括外叉板、中叉板、内叉板以及联动带,中叉板可移动的设置在外叉板上,内叉板可移动的设置在中叉板上,联动带一端与外叉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中叉板一侧并与内叉板固定连接,在中叉板相对外叉板移动时,内叉板相对中叉板沿同一方向移动,且所述联动带与所述中叉板的端部时刻抵接;多个拨杆机构安装在内叉板上,控制器安装在外叉板上,通过在联动带上内嵌有导电线,并使导电线凸出于联动带的两个固定端,并分别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电连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货叉组件中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拖链机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进而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穿梭车的伸缩货叉上安装的拨杆机构与控制器之间的线缆通过拖链机构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远程可移动控制。但是拖链机构的结构不稳定,安装复杂。同时,由于穿梭车中的货叉组件使用频繁,速度较快,在货叉组件频繁运动时拖链机构容易发生断裂,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高,也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无法完全满足现有穿梭车货叉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叉组件及穿梭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货叉组件中用于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拖链机构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断裂,进而影响信号传输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叉组件,包括外叉板、中叉板以及内叉板,所述中叉板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叉板上,所述内叉板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中叉板上,并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拨杆机构,所述中叉板相对所述外叉板移动时,所述内叉板相对所述中叉板沿同一方向移动,还包括联动带;
所述联动带的一端与所述外叉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中叉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内叉板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带上固定有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从所述联动带的两个固定端凸出且一端与所述外叉板上的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叉板上的所述拨杆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内嵌在所述联动带中。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带为带有钢丝的平皮带或带有钢丝的同步带,所述钢丝形成所述导电线。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带有两条并分别为第一联动带和第二联动带;
所述第一联动带绕过所述中叉板的第一侧并与该侧抵接,所述第二联动带绕过所述中叉板的第二侧并与该侧抵接;所述中叉板相对所述外叉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联动带带动所述内叉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中叉板相对所述外叉板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联动带带动所述内叉板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拨杆机构串联设置,多个串联的所述拨杆机构形成的两个接线端中,一个所述接线端与所述第一联动带中的导电线电连接,另一个所述接线端与所述第二联动带中的导电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拨杆机构包括拨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拨杆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内叉板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中叉板延伸的折边,所述内叉板和所述折边的连接处设有供所述拨杆活动的第一条形孔,所述折边高于所述中叉板的上端面,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折边和所述中叉板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拨杆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叉板设有用于隐藏导电线的容线通道,所述导电线穿过所述容线通道并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容线通道为贯穿所述内叉板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中夹设有绝缘管,所述导电线穿过所述绝缘管。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组件还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叉板两端的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联动带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中叉板的第一侧抵接,所述第二联动带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轮与所述中叉板的第二侧抵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穿梭车,包括两组如上述所述的货叉组件,两组所述货叉组件相对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货叉组件和穿梭车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货叉组件,包括外叉板、中叉板、内叉板以及联动带,其中,外叉板固定设置,中叉板可移动的设置在外叉板上,内叉板可移动的设置在中叉板上,在中叉板相对外叉板移动时,内叉板相对中叉板沿同一方向移动;联动带一端固定在外叉板上,另一端绕过中叉板的一侧并与内叉板固定连接,中叉板和内叉板在移动过程中,联动带与中叉板发生相对移动。多个拨杆机构安装在内叉板上,控制器安装在外叉板上,还在联动带上固定有导电线,导电线凸出于联动带的两个固定端,并分别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电连接。
上述设置中,通过将联动带两端分别与内叉板和外叉板相对固定设置,保证了位于联动带两个固定端之间的导电线不会因拉力过大而断开;同时,在导电线凸出于联动带固定端的两部分中,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一部分在外叉板上与控制器相对固定,与拨杆机构电连接的一部分在内叉板上与控制器相对固定,保证了导电线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电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此外,联动带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即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梭车的技术优势与上述货叉组件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省略内叉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省略内叉板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省略外叉板和中叉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中内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外叉板;200-中叉板;300-内叉板;400-第一联动带;500-第二联动带;600-拨杆机构;700-绝缘管;800-内叉扣板;
210-第一转动轮;220-第二转动轮;
310-折边;320-第一条形孔;330-第二条形孔;
410-导电线;
610-驱动装置;620-拨杆;630-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包括外叉板100、中叉板200、内叉板300以及联动带,其中,外叉板100固定设置,中叉板200可移动的设置在外叉板100上,内叉板300可移动的设置在中叉板200上,在中叉板200相对外叉板100移动时,内叉板300相对中叉板200沿同一方向移动;联动带一端固定在外叉板100上,另一端绕过中叉板200的一侧并与内叉板300固定连接,中叉板200和内叉板300在移动过程中,联动带与中叉板200发生相对移动。多个拨杆机构600安装在内叉板300上,控制器安装在外叉板100上,还在联动带上固定有导电线410,导电线410凸出于联动带的两个固定端,并分别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600电连接。
上述设置中,通过将联动带两端分别与内叉板300和外叉板100相对固定设置,保证了位于联动带两个固定端之间的导电线410不会因拉力过大而断开;同时,在导电线410凸出于联动带固定端的两部分中,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一部分在外叉板100上与控制器相对固定,与拨杆机构600电连接的一部分在内叉板300上与控制器相对固定,保证了导电线410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600电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此外,联动带具有一定的抗拉能力即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降低了制作成本。
值得说明的,联动带优选设置一端固定在外叉板100朝向中叉板200的一侧,另一端固定在内叉板300朝向中叉板200的一侧,此时联动带只有位于中叉板200一侧的部分外露,联动带的其余部分以及导电线410凸出于联动带的部分均隐藏在外叉板100和中叉板200之间以及中叉板200和内叉板300之间,此时,由外观察货叉组件,不会发现过多裸露的导电线410,安全性更高,还使得货叉组件整体更加美观。此外,本实施例中,一条联动带可以至少固定两条导电线410,此时,联动带可以只设有一条,通过一条联动带上的两条导电线410使得拨杆机构600和控制器形成闭合电路。或者,联动带可以只固定有一条导电线410,此时,拨杆机构600和控制器需要两条联动带形成闭合电路。最后,本实施例中的联动带只是对柔性条状物的代指,其可以为带状、绳状或管状等其他形状。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对货叉组件的具体结构做以下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中,导电线410内嵌在联动带中。该设置起到保护导电线410的作用,在联动带相对中叉板200移动时,避免了导电线410与中叉板200或其他零件接触并产生滑动摩擦,进一步保证了拨杆机构600与控制器之间电连接的稳定,也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联动带为带有钢丝的平皮带或带有钢丝的同步带,钢丝形成导电线410。
即联动带可以直接采购,不需要定制,进一步降低了制作成本;此外,以联动带为平皮带为例,通过在平皮带内设有钢丝,进一步减少了平皮带的弹性变形,使得内叉板300运动更加平稳;还增加了平皮带的抗拉能力,使用寿命更长。此时,可以直接选取其中一根钢丝作为导电线410,在将平皮带的两端的橡胶材料烧熔或剪断后,即可使钢丝露出,方便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600的电连接。
或者,本实施例中,联动带中的导电线410还可以为铜线、铝线或其它导电的金属线。
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联动带有两条并分别为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第一联动带400绕过中叉板200的第一侧并与该侧抵接,第二联动带500绕过中叉板200的第二侧并与该侧抵接;中叉板200相对外叉板1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联动带400带动内叉板300沿第一方向移动,中叉板200相对外叉板1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第二联动带500带动内叉板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具体的,在货叉组件中,中叉板200的移动为主动移动,内叉板300的移动为从动移动,以中叉板200相对外叉板100向前移动为第一方向为例,此时,第一联动带400与中叉板200的前端抵接,在中叉板200移动过程中,第一联动带400与中叉板200前端发生相对移动,在第一联动带400在外叉板100上的固定端不动的情况下,第一联动带400在内叉板300上的固定端向前移动,进而带动内叉板300向前移动。该设置使得内叉板300的移动距离为中叉板200的移动距离的二倍,在各叉板长度(穿梭车长度)一定的基础上,内叉板300上的拨杆机构600能够伸出更长的距离,完成对更远距离的货箱的拨叉操作。
优选的,本实施例设置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的长度相同,第一联动带400的两固定端分别靠近外叉板100和内叉板300的后端设置,第二联动带500的两固定端分别靠近外叉板100和内叉板300的前端设置,且第二联动带500间隔设置在第一联动带400的下方。
值得说明的,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均可以固定多条导电线4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分别固定有一条导电线410来完成与控制器和拨杆机构600的电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多个拨杆机构600串联设置,多个串联的拨杆机构600形成的两个接线端中,一个接线端与第一联动带400中的导电线410电连接,另一个接线端与第二联动带500中的导电线410电连接。
具体的,此时形成的两个接线端分别靠近或位于内叉板300的前端和后端,能够分别与第一联动带400在内叉板300的固定端和第二联动带500在内叉板300的固定端对应,用于与接线端电连接的导电线410凸出于第一联动带400固定端和第二联动带500固定端的长度更短,更容易完成外露的导电线410在内叉板300上的固定,保证导电线410与接线端电连接的稳定。
请继续参照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拨杆机构600包括拨杆620以及用于驱动拨杆620转动的驱动装置610,内叉板300的上端设有朝向中叉板200延伸的折边310,内叉板300和折边310的连接处设有供拨杆620活动的第一条形孔320,折边310高于中叉板200的上端面,驱动装置610位于折边310和所述中叉板200的上端面之间,拨杆620穿过第一条形孔320并凸出于内叉板300。
具体的,拨杆机构600还包括安装座630,拨杆620转动安装在安装座630上,驱动装置610可以为微型伺服电机,微型伺服电机安装在安装座630上并与拨杆620驱动连接,安装座630通过螺钉与内叉板300和折边310螺纹连接。第一条形孔320可以为长条形,或其他形状,保证拨杆620能够具有竖直和水平两个临界状态即可。
上述设置中,完成相邻拨杆机构600电连接的导电线410可以通过线夹固定在折边310和内叉板300的连接处,此时由外部观察更不容易发现该导电线410,也不容易接触到该导电线410,进而保证了相邻拨杆机构600间电连接的稳定。
优选的,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货叉组件还设有内叉扣板800,内叉扣板800分别与折边310和内叉板300固定连接并在中叉板200的上方形成封闭的用于隐藏拨杆机构600的空腔,内叉扣板800进一步完成对导电线410的隐藏,保证了导电线410与拨杆机构600之间电连接的稳定以及相邻拨杆机构600间电连接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内叉板300设有用于隐藏导电线410的容线通道,导电线410穿过容线通道并与驱动装置610电连接。
具体的,通过将露出的导电线410大部分隐藏在容线通道内,降低了在内叉板300和中叉板200发生相对移动时导电线410与中叉板200发生刮擦的几率,进一步保证导电线410与接线端电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6,本实施例中,容线通道可以为贯穿内叉板300的第二条形孔330,第二条形孔330中夹设有绝缘管700,导电线410穿过绝缘管700。
在对内叉板300加工能够完全容纳导电线410的容线通道时,通过加工成第二条形孔330,再将绝缘管700夹设在第二条形孔330内,绝缘管700和第二条形孔330形成用来隐藏导电线410的容线通道。该设置不需要考虑内叉板300的厚度要求,因此可以设置内叉板300的厚度更小,如设置内叉板300的厚度为4mm,此时,降低了货叉组件的厚度,增加穿梭车用来承载货箱的空间。
值得说明的,在导电线410为钢丝时,其外表并未包裹绝缘皮套,通过设置绝缘管700,降低了钢丝与外界金属物品接触的几率,本实施例中,绝缘管700的长度略小于第二条形孔330的长度,绝缘管700的直径略大于第二条形孔330的宽度,在安装时,可以先将钢丝穿过绝缘管700,然后将绝缘管700按入第二条形孔330内,绝缘管700发生变形,进而完成在第二条形孔330内的固定。
或者,本实施例中,容线通道还可以为四周封闭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两端设有开口,两个开口均朝向中叉板200。
此时的内叉板300需要有足够的厚度,以保证能够完成容置腔的加工,具体的,容置腔可以由内叉板300的底面钻孔成型,此时,容置腔朝向中叉板200的两个开口中,一个开口位于联动带的固定端附近,另一个开口位于接线端附近。
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中,货叉组件还可以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中叉板200两端的第一转动轮210和第二转动轮220,第一联动带400通过第一转动轮210与中叉板200的第一侧抵接,第二联动带500通过第二转动轮220与中叉板200的第二侧抵接。
即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与中叉板200发生相对移动时,两者与中叉板200之间发生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内叉板300相对中叉板200移动更加平稳的同时,也降低了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的磨损速度,提高了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本实施例在第一带轮两侧设有用于阻止第一联动带400脱落的挡边,第二带轮两侧设有用于阻止第二联动带500脱落的挡边,保证了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时刻处于水平状态,使得内叉板300相对中叉板200移动更加平稳。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梭车,包括两组如上述所述的货叉组件,两组所述货叉组件相对设置,具体的,两个货叉组件中的外叉板100均固定安装在穿梭车两个相对设置的行走组件上,用于与导电线410电连接的控制器安装在行走组件上并位于外叉板100背离中叉板200的一侧,在工作时,两个货叉组件同时工作,使得两个内叉板300同时伸出,以完成对穿梭车旁侧的货箱的拨叉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梭车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货叉组件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货叉组件,包括外叉板(100)、中叉板(200)以及内叉板(300),所述中叉板(200)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外叉板(100)上,所述内叉板(300)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中叉板(200)上,并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拨杆机构(600),所述中叉板(200)相对所述外叉板(100)移动时,所述内叉板(300)相对所述中叉板(200)沿同一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带;
所述联动带的一端与所述外叉板(100)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中叉板(200)的一侧并与所述内叉板(300)固定连接,所述联动带上固定有导电线(410),所述导电线(410)从所述联动带的两个固定端凸出且一端与所述外叉板(100)上的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叉板(300)上的所述拨杆机构(60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410)内嵌在所述联动带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带为带有钢丝的平皮带或带有钢丝的同步带,所述钢丝形成所述导电线(4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带有两条并分别为第一联动带(400)和第二联动带(500);
所述第一联动带(400)绕过所述中叉板(200)的第一侧并与该侧抵接,所述第二联动带(500)绕过所述中叉板(200)的第二侧并与该侧抵接;所述中叉板(200)相对所述外叉板(10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联动带(400)带动所述内叉板(300)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中叉板(200)相对所述外叉板(100)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联动带(500)带动所述内叉板(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拨杆机构(600)串联设置,多个串联的所述拨杆机构(600)形成的两个接线端中,一个所述接线端与所述第一联动带(400)中的导电线(410)电连接,另一个所述接线端与所述第二联动带(500)中的导电线(41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机构(600)包括拨杆(62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拨杆(620)转动的驱动装置(610),所述内叉板(300)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中叉板(200)延伸的折边(310),所述内叉板(300)和所述折边(310)的连接处设有供所述拨杆(620)活动的第一条形孔(320),所述折边(310)高于所述中叉板(200)的上端面,所述驱动装置(610)位于所述折边(310)和所述中叉板(200)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拨杆(620)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3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叉板(300)设有用于隐藏导电线(410)的容线通道,所述导电线(410)穿过所述容线通道并与所述驱动装置(610)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线通道为贯穿所述内叉板(300)的第二条形孔(330),所述第二条形孔(330)中夹设有绝缘管(700),所述导电线(410)穿过所述绝缘管(7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组件还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叉板(200)两端的第一转动轮(210)和第二转动轮(220),所述第一联动带(400)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轮(210)与所述中叉板(200)的第一侧抵接,所述第二联动带(500)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轮(220)与所述中叉板(200)的第二侧抵接。
10.一种穿梭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货叉组件,两组所述货叉组件相对设置。
CN201921217330.0U 2019-07-26 2019-07-26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Active CN210340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330.0U CN210340243U (zh) 2019-07-26 2019-07-26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7330.0U CN210340243U (zh) 2019-07-26 2019-07-26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40243U true CN210340243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21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7330.0U Active CN210340243U (zh) 2019-07-26 2019-07-26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402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963A (zh) * 2019-07-26 2019-10-15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9963A (zh) * 2019-07-26 2019-10-15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7671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101242973B (zh) 滑动门用供电装置
JP4874528B2 (ja) 火薬機械式のバッテリ電極分断装置
CN210340243U (zh) 货叉组件及穿梭车
CN109780806B (zh) 具有滑轨走线机构的冰箱
CN102868069A (zh)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N102780106A (zh)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US11364807B2 (en) Contact unit
JP4981605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フラットハーネス及びスライドドアの給電装置
CN208806679U (zh) 塑封电机
CN211295605U (zh) 一种具有防拉扯结构的汽车诊断用接线头
CN109038911A (zh) 塑封电机
CN101847472B (zh) 安全护线夹
CN208806678U (zh) 塑封电机
CN109038910A (zh) 塑封电机
CN101478128B (zh) 电气接线盒
CN217215411U (zh) 一种可换向安装的铜编织带
CN219303349U (zh) 一种高性能随行电缆
CN112886509B (zh) 一种抗震母线槽
CN116682708B (zh) 断路器辅助脱扣装置
CN210150545U (zh) 电梯用钢丝绳断股检测器
CN213093166U (zh) 一种安全绝缘的操作系统及开关装置
CN202253187U (zh) 一种信号灯的结构
CN212062327U (zh) 一种智能户外断路器
US20170092927A1 (en) Battery routing electric wire and wire harn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