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33702U -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3702U
CN210333702U CN201921029614.7U CN201921029614U CN210333702U CN 210333702 U CN210333702 U CN 210333702U CN 201921029614 U CN201921029614 U CN 201921029614U CN 210333702 U CN210333702 U CN 210333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glass substrate
accommodating space
collecting device
dust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96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方
徐志恒
和九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hsu Yingkou Photoelectric Displa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hsu Yingkou Photoelectric Displa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hsu Yingkou Photoelectric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96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3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3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3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主体(100)、挡板(120)和真空吸尘管(110),主体(100)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容纳空间,挡板(120)可滑动地设置在主体(100)的下侧以打开或者关闭容纳空间,真空吸尘管(110)贯穿主体(100)并与容纳空间连通,以在容纳空间中形成负压。该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清理玻璃碎片和粉尘的问题,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基板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TFT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横切机下方机械手掰断玻璃后,玻璃容易产生肉眼看不见的裂纹,在横切机到挂片小车的途中,会因气压、阻力以及吸盘吸附不牢固等因素造成玻璃基板破碎并掉落在地上,玻璃破裂掉落后产生的玻璃碎片及粉尘难以有效减少及清理。目前清理玻璃碎片和粉尘的方式由人工进行清扫,即:用简单的清理工具对玻璃碎片和粉尘进行清理。
使用此方法清理玻璃碎片过程中由于工具使用不方便,且不能中途停止生产来进行打扫,导致玻璃碎片和粉尘清理不彻底,且对工作人员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该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清理玻璃碎片和粉尘的问题,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主体、挡板和真空吸尘管,所述主体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挡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侧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真空吸尘管贯穿所述主体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以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形成负压。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倾斜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侧壁和所述挡板之间的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具有引导面以用于将下落的待收集物引导至所述挡板上。
可选地,所述挡板的至少部分向下凹陷并形成收集槽。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四块第二引导板,所述四块第二引导板两两相对地连接在所述主体的顶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两块相对的所述第二引导板之间的距离之间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板的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主体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滑槽对应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多根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滚筒,所述滚筒的外周面设置有毛刷。
可选地,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可选地,所述真空吸尘管的数量为多根,并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托架和多个万向轮,所述托架连接在所述主体的底侧,所述多个万向轮设置在所述托架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收集装置的内部通过真空吸尘管形成有负压,因此,可以将位于容纳空间的粉尘进行吸附,从而可以极大降低收集装置中粉尘浓度,并且,掉落在收集装置中的玻璃碎片由挡板承载,当需要定期清理时,可以通过使挡板相对主体滑动以打开容纳空间,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清理位于挡板上的玻璃碎片,有利于提高清理作业的效率;同时,由于粉尘浓度能够得到实时控制,而玻璃碎片也能够收集到挡板上,因此,清理作业可以在生产停止时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可以防止机械手在运行过程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安全风险。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挡板与第一引导板分离;
图5为图3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挡板与第一引导板分离;
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主体 110 真空吸尘管
120 挡板 121 收集槽
122 滑动部 130 第一引导板
131 滑槽 140 第二引导板
150 滚筒 160 托架
170 万向轮 180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中,在未做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术语名词“上、下”是指产品处于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沿重力方向的上、下,也与附图中图面的“上、下”相对应;“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参阅图1和图2,该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包括主体100、挡板120和真空吸尘管110,主体100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容纳空间,主体100设置有沿上下贯通的容纳空间,因此,主体100可以接收上方落下的待收集物,挡板120可滑动地设置在主体100的下侧以打开或者关闭容纳空间,真空吸尘管110贯穿主体100并与容纳空间连通,真空吸尘管110可以与外部的真空发生器连接,以在容纳空间中形成负压。
工作时,可以将该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布置在机械手行走路径的下方,也就是布置在横切机与挂片小车之间,由于机械手往复移动,为方便加工,该主体100可以设置为方形,具体可为长方体结构,以便简化加工并与机械手行走路径相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收集装置的内部通过真空吸尘管110形成有负压,因此,可以将位于容纳空间的粉尘进行吸附,从而可以极大降低收集装置中粉尘浓度,并且,掉落在收集装置中的玻璃碎片由挡板120承载,当需要定期清理时,可以通过使挡板120相对主体100滑动以打开容纳空间,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清理位于挡板120上的玻璃碎片,有利于提高清理作业的效率;同时,由于粉尘浓度能够得到实时控制,而玻璃碎片也能够收集到挡板120上,因此,清理作业可以在生产停止时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可以防止机械手在运行过程中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安全风险。
本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和图2,收集装置还包括倾斜地连接在主体100的侧壁和挡板120之间的第一引导板130,第一引导板130具有引导面以用于将下落的待收集物引导至挡板120上,其中,第一引导板130的数量为四块,四块第一引导板130两两相对设置,且第一引导板130的形状为梯形,由上至下的方向上,相对的两块第一引导板13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也就是第一引导板130逐渐向下并向挡板120的中心方向倾斜延伸。其中,由于主体100呈长方体结构,第一引导板130倾斜地布置在挡板120和主体100之间,当玻璃碎片进入主体100内时,其能够沿第一引导板130滑落在挡板120上,由于挡板120的面积小于主体100的长度与宽度之积,这样可以使位于收集装置内的玻璃碎片更加集中地收集在挡板120上,也就是由第一引导板130引导的玻璃碎片可以汇集在挡板120上,这样有利于加快清理速度,提高清理效率。其中,待收集物即为玻璃碎片和粉尘。
主体100可以为钢板焊接而成,相应地,第一引导板130以及挡板120也可以为钢板,第一引导板130可以与主体100焊接相连。
进一步地,参阅图3和图4,挡板120的至少部分向下凹陷并形成收集槽121,通过在挡板120上设置收集槽121,可以增大待收集物的收集量,这样可以延长定期清理的周期,同时,由于待收集物收集在挡板120上的收集槽121中,还可以方便集中清理。
参阅图3和图4,收集装置还包括四块第二引导板140,四块第二引导板140两两相对地连接在主体100的顶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两块相对的第二引导板140之间的距离之间逐渐减小,其中,第二引导板140和第一引导板130的布置方式相同,四块第二引导板140所形成的开口由于增大了接收玻璃碎片和粉尘的面积,可以使得主体100的尺寸相应地缩小,这样有利于节省制造材料,并且,第二引导板140更加靠近于机械手,使得部分粉尘可以顺延第二引导板140下落,可以减少扬尘。同理,第二引导板140也可以采用钢板制成,第二引导板140可以焊接在主体100的顶面,第二引导板140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梯形。
进一步地,第二引导板140的至少部分伸入到容纳空间中,也就是第二引导板140的下侧可以与主体100的内壁形成夹角,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伸入到主体100内的第二引导板140抑制扬尘,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持主体100内的真空度,从而保证真空吸尘管110高效地吸附主体100内的粉尘。
本实施方式中,参阅图5和图6,主体100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有滑槽131,挡板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滑槽131对应的滑动板,滑动部122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滑槽131内,例如,可以在平行于主体100长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滑槽131,该滑槽131沿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挡板120的两个滑动部122对应设置在滑槽131内,在外力作用下,就可以推拉挡板120,使挡板120相对主体100滑动,从而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容纳空间。其中,滑槽13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至少一端为开口端,这样就可以通过该开口端将挡板120和主体100分离,从而在清理作业的过程中,方便对收集槽121内的玻璃碎片进行转移,待清理完毕,再将挡板120的滑动部122插入到滑槽131中。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滑槽131也可以设置在平行于主体100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壁上。
参阅图7,本实施方式中,收集装置还包括多根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的滚筒150,多根滚筒150可设置在平行于主体100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之间,也可以设置在平行于主体100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之间,并且,多个滚筒150均匀间隔地设置,滚筒150的外周面设置有毛刷。由此,当玻璃碎片从上方落下时,玻璃碎片与毛刷接触,使得滚筒150具有转动的趋势,这样可以减缓玻璃碎片的下落速度,避免玻璃碎片以较大速度对下方的挡板120造成较大冲击。
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20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通过设置缓冲层,可以避免玻璃碎片与挡板120刚性接触,由于挡板120采用钢板,若玻璃碎片与挡板120刚性撞击,撞击之后,会使得玻璃碎片中含有细小的金属屑,这样会影响玻璃碎片的回收品质。其中,缓冲层可以采用保温棉。保温棉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在挡板120上。相应地,还可以在第一引导板130的表面也设置保温棉。
本实施方式中,真空吸尘管110的数量为多根,并沿主体100的周向均匀分布,多根真空吸尘管110可以与同一主管道相连。通过设置多个且均匀分布的真空吸尘管110,可以对主体100内产生稳定且均匀的负压,从而更好地对主体100内的粉尘进行吸附,以极大降低主体100内的粉尘浓度。
参阅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中,该收集装置还包括托架160和多个万向轮170,托架160连接在主体100的底侧,托架160可以支承主体100,多个万向轮170设置在托架160的下方,通过设置托架160和万向轮170,可以使该收集装置能够移动,以便对收集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此外,在主体100的外侧壁还设置有把手180,以便通过把手180推拉该收集装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挡板(120)和真空吸尘管(110),所述主体(100)设置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容纳空间,所述挡板(1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100)的下侧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真空吸尘管(110)贯穿所述主体(100)并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以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形成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倾斜地连接在所述主体(100)的侧壁和所述挡板(120)之间的第一引导板(130),所述第一引导板(130)具有引导面以用于将下落的待收集物引导至所述挡板(1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0)的至少部分向下凹陷并形成收集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四块第二引导板(140),所述四块第二引导板(140)两两相对地连接在所述主体(100)的顶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两块相对的所述第二引导板(140)之间的距离之间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板(140)的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容纳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131),所述挡板(1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该滑槽(131)对应的滑动部(122),所述滑动部(122)一一对应且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1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多根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滚筒(150),所述滚筒(150)的外周面设置有毛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0)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尘管(110)的数量为多根,并沿所述主体(100)的周向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还包括托架(160)和多个万向轮(170),所述托架(160)连接在所述主体(100)的底侧,所述多个万向轮(170)设置在所述托架(160)下方。
CN201921029614.7U 2019-07-02 2019-07-02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Active CN210333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9614.7U CN210333702U (zh) 2019-07-02 2019-07-02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9614.7U CN210333702U (zh) 2019-07-02 2019-07-02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3702U true CN210333702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9614.7U Active CN210333702U (zh) 2019-07-02 2019-07-02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3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89403U (zh) 一种可调式钢管除锈装置
CN111251154A (zh) 一种机械切削除锈机
CN210333702U (zh) 玻璃基板粉尘收集装置
CN212122547U (zh) 一种五金件切割除尘装置
CN108857658A (zh) 一种装饰装修用带吸尘装置的墙面打磨装置
CN205310014U (zh) 一种钢管表面抛光机
CN218504822U (zh) 一种陶瓷产品自动施釉装置
CN214608175U (zh) 用于枕头充填的除絮装置
CN209303352U (zh) 一种工件吹扫装置
CN212706055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除锈装置
CN210998046U (zh) 一种除锈机
CN107713325A (zh) 一种滚刷用智能平毛剪裁设备
CN210756652U (zh) 高效cnc加工中心
CN211163104U (zh) 一种用于五金加工的除尘设备
CN210308393U (zh) 一种自动去除砖坯废料的加气混凝土设备翻转台
CN203703584U (zh) 一种废油回收装置
CN209578319U (zh) 一种不锈钢管生产用截断装置
CN208179245U (zh) 一种智能舟皿清渣机构
CN106541326A (zh) 一种全自动抛光机
CN219488678U (zh) 一种用于采矿系统的输送机
CN219253523U (zh) 一种机械加工工作台清理装置
CN210210020U (zh) 一种带有废屑收集装置的抛光机
CN216576869U (zh) 一种立式炮塔铣床
CN214322714U (zh) 一种自动化机床用铁屑收集装置
CN216029650U (zh) 一种数控龙门铣床工作台防刮排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9

Address after: 050035 No. 9, the Yellow River Avenue, hi tech Zone, Hebei, Shijiazhuang

Patentee after: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15003 No.19 Xincheng street, coastal industrial base, Yingk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UNGHSU (YINGKOU) PHOTOELECTRIC DISPLA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