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7271U -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7271U
CN210327271U CN201921188047.XU CN201921188047U CN210327271U CN 210327271 U CN210327271 U CN 210327271U CN 201921188047 U CN201921188047 U CN 201921188047U CN 210327271 U CN210327271 U CN 210327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motor brake
friction sleeve
connecting rod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80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谢祥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angto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谢祥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谢祥洲 filed Critical 谢祥洲
Priority to CN2019211880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7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7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7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属于刹车装置领域,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包括壳体、转轴和摩擦片,转轴的侧面滑动套接有摩擦套筒,摩擦片与摩擦套筒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起,摩擦套筒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块滑动连接于转轴侧面开设的楔形槽的内部,转轴的端部螺纹套接有挡环,壳体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第一凹槽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铁,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连杆的端部侧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该电机刹车装置,通过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磁力可使得摩擦片和摩擦套筒相接触,从而可及时将电机的转轴刹停,提高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刹车,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减慢车速的机械制动装置,又名减速器。
传统的电机在使用完后,不能及时将电机上的转轴刹停,使用效果较差,且传统的刹车装置在刹车过程中,摩擦片会产生大量的温度和粉尘,温度散失较慢,粉尘会粘附在摩擦片上,影响刹车,刹车效果较差,传统的刹车装置上的摩擦片通常是通过螺栓固定的,当需要对摩擦片进行更换时,需要通过工具将螺栓拆除,更换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刹车装置,通过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磁力可使得摩擦片和摩擦套筒相接触,从而可及时将电机的转轴刹停,提高使用效果,通过第二弹簧可使得卡块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从而将摩擦片固定住,通过挡环可将摩擦套筒固定住,摩擦片和摩擦套筒之间固定较为简单,更换较为方便,通过滑杆可使得摩擦片在移动过程中,推板相对摩擦片移动,从而可使的推板将因刹车产生的粉尘推出导流槽,以免导流槽被堵塞,提高刹车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包括壳体、转轴和摩擦片,所述转轴的侧面滑动套接有摩擦套筒,所述摩擦片与摩擦套筒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起,所述壳体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连杆的端部侧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磁铁的侧面,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的端部侧面,所述摩擦片的一侧中部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杆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磁力可使得摩擦片和摩擦套筒相接触,从而可及时将电机的转轴刹停,提高使用效果,通过第二弹簧可使得卡块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从而将摩擦片固定住,通过挡环可将摩擦套筒固定住,摩擦片和摩擦套筒之间固定较为简单,更换较为方便,通过滑杆可使得摩擦片在移动过程中,推板相对摩擦片移动,从而可使的推板将因刹车产生的粉尘推出导流槽,以免导流槽被堵塞,提高刹车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套筒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滑动连接于转轴侧面开设的楔形槽的内部,可避免在刹车过程中,摩擦套筒相对于转轴转动,以免影响刹车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端部螺纹套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端部接触连接于摩擦套筒的端面,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套筒水平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端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第二凹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块滑动连接于卡孔的内部,可将连杆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从而将连杆与摩擦片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部,可将卡块推入卡孔的内部,避免在使用时卡块脱离卡孔。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槽,通过导流槽不仅可将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还可使得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落入到导流槽的内部,以免粉尘粘附在摩擦片的表面,影响刹车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导流槽侧面开设的通孔的内部,通过滑杆可使得推板在摩擦片移动过程中与摩擦片相对移动,可将因刹车过程中流入导流槽内的粉尘推出,避免导流槽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滑动连接于壳体侧面开设的卡槽内部,可将滑杆固定在壳体上,以免滑杆自行脱离壳体。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电磁铁与磁铁之间的磁力可使得摩擦片和摩擦套筒相接触,从而可及时将电机的转轴刹停,提高使用效果,通过第二弹簧可使得卡块卡接在卡孔的内部,从而将摩擦片固定住,通过挡环可将摩擦套筒固定住,摩擦片和摩擦套筒之间固定较为简单,更换较为方便,通过滑杆可使得摩擦片在移动过程中,推板相对摩擦片移动,从而可使的推板将因刹车产生的粉尘推出导流槽,以免导流槽被堵塞,提高刹车效果。
(2)摩擦套筒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块滑动连接于转轴侧面开设的楔形槽的内部,可避免在刹车过程中,摩擦套筒相对于转轴转动,以免影响刹车效果。
(3)转轴的端部螺纹套接有挡环,挡环的端部接触连接于摩擦套筒的端面,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套筒水平晃动。
(4)连杆的端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第二凹槽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卡孔,卡块滑动连接于卡孔的内部,可将连杆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从而将连杆与摩擦片固定在一起。
(5)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部,可将卡块推入卡孔的内部,避免在使用时卡块脱离卡孔。
(6)刹车片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槽,通过导流槽不仅可将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还可使得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落入到导流槽的内部,以免粉尘粘附在摩擦片的表面,影响刹车效果。
(7)导流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导流槽侧面开设的通孔的内部,通过滑杆可使得推板在摩擦片移动过程中与摩擦片相对移动,可将因刹车过程中流入导流槽内的粉尘推出,避免导流槽堵塞。
(8)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卡块,弹性卡块滑动连接于壳体侧面开设的卡槽内部,可将滑杆固定在壳体上,以免滑杆自行脱离壳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俯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摩擦片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壳体、2转轴、21挡环、3摩擦片、31导流槽、32推板、33滑杆、34通孔、35弹性卡块、36卡槽、4摩擦套筒、41楔形块、42楔形槽、5摩擦凸起、6第一凹槽、7连杆、71第二凹槽、72卡块、73卡孔、74第二弹簧、8电磁铁、9磁铁、10第一弹簧、11凸起、12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包括壳体1、转轴2和摩擦片3,请参阅图1,转轴2的侧面滑动套接有摩擦套筒4,摩擦片3与摩擦套筒4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起5,可增加摩擦片3和摩擦套筒4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刹车效果,壳体1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6,第一凹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7,第一凹槽6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铁8,连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9,通过电磁铁8和磁铁9之间的磁力,可推动连杆7移动,从而使得摩擦片3与摩擦套筒4接触,连杆7的端部侧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磁铁9的侧面,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6的端部侧面,可在电磁铁8断电时,使得摩擦片3的侧面脱离摩擦套筒4的侧面,摩擦片3的一侧中部设有凸起11,凸起1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2,连杆7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2的内部。
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摩擦套筒4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楔形块41,楔形块41滑动连接于转轴2侧面开设的楔形槽42的内部,可避免在刹车过程中,摩擦套筒4相对于转轴2转动,以免影响刹车效果,转轴2的端部螺纹套接有挡环21,挡环21的端部接触连接于摩擦套筒4的端面,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摩擦套筒4水平晃动,摩擦片3的一侧中部设有凸起11,凸起1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2,连杆7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2的内部,连杆7的端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1,第二凹槽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72,第二凹槽7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卡孔73,卡块72滑动连接于卡孔73的内部,可将连杆7固定在安装槽12的内部,从而将连杆7与摩擦片3固定在一起,卡块7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74,第二弹簧7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71的内部,可将卡块72推入卡孔73的内部,避免在使用时卡块72脱离卡孔73,刹车片3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槽31,导流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32,推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3,滑杆33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导流槽31侧面开设的通孔34的内部。
请参阅图4和图6,刹车片3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槽31,通过导流槽31不仅可将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出去,还可使得刹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落入到导流槽31的内部,以免粉尘粘附在摩擦片3的表面,影响刹车效果,导流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32,推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3,滑杆33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导流槽31侧面开设的通孔34的内部,通过滑杆33可使得推板32在摩擦片3移动过程中与摩擦片3相对移动,可将因刹车过程中流入导流槽31内的粉尘推出,避免导流槽31堵塞,滑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卡块35,弹性卡块35滑动连接于壳体1侧面开设的卡槽36内部,可将滑杆33固定在壳体1上,以免滑杆33自行脱离壳体1。
当电机关闭时,控制电磁铁8工作,电磁铁8通过磁力推动磁铁9移动,磁铁9带动连杆7移动,第一弹簧10压缩,连杆7带动凸起11移动,凸起11带动摩擦片3移动,使得摩擦片3的侧面与摩擦套筒4的侧面相接触,从而可及时将电机上的转轴2刹停,提高使用效果,刹车过程中摩擦片3和摩擦套筒4产生的粉尘落入到导流槽31的内部,当电机刹停后,关闭电磁铁8,第一弹簧10伸长,使得磁铁9向第一凹槽6的内部移动,磁铁9带动连杆7移动,连杆7带动摩擦片3移动,使得摩擦片3的侧面脱离摩擦套筒4的侧面,在滑杆33的作用下,推板32移出导流槽31,可将导流槽31内的粉尘推出,从而可避免导流槽31被堵塞,使得导流槽31的散热排渣效果不受影响,提高刹车效果,当摩擦片3和摩擦套筒4长时间使用后,按压卡块72,使得卡块72端部脱离卡孔73,第二弹簧74压缩,然后拉动摩擦片3,使得连杆7脱离安装槽12,再拉动滑杆33,滑杆33的带动弹性卡块35移动,使得弹性卡块35脱离卡槽36,即可将摩擦片3取下,然后再转动挡环21,使得挡环21脱离转轴2,再拉动摩擦套筒4,即可将摩擦套筒4取下,同理可将新的摩擦片3和摩擦套筒4进行安装,装卸较为简单,更换较为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包括壳体(1)、转轴(2)和摩擦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侧面滑动套接有摩擦套筒(4),所述摩擦片(3)与摩擦套筒(4)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摩擦凸起(5),所述壳体(1)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杆(7),所述第一凹槽(6)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铁(8),所述连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铁(9),所述连杆(7)的端部侧面滑动套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磁铁(9)的侧面,所述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6)的端部侧面,所述摩擦片(3)的一侧中部设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连杆(7)的一端滑动连接于安装槽(1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套筒(4)的内部端面固定安装有楔形块(41),所述楔形块(41)滑动连接于转轴(2)侧面开设的楔形槽(4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端部螺纹套接有挡环(21),所述挡环(21)的端部接触连接于摩擦套筒(4)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的端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凹槽(71),所述第二凹槽(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72),所述第二凹槽(7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卡孔(73),所述卡块(72)滑动连接于卡孔(7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74),所述第二弹簧(7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7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3)的侧面开设有导流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32),所述推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33),所述滑杆(33)的侧面滑动连接于导流槽(31)侧面开设的通孔(34)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机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弹性卡块(35),所述弹性卡块(35)滑动连接于壳体(1)侧面开设的卡槽(36)内部。
CN201921188047.X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Active CN210327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047.XU CN21032727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047.XU CN21032727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7271U true CN210327271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6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8047.XU Active CN210327271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7271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242A (zh) * 2020-05-13 2020-09-22 包志国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断电保护装置
CN114382802A (zh) * 2022-03-09 2022-04-22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N114396439A (zh) * 2022-03-09 2022-04-26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N114483822A (zh) * 2022-03-09 2022-05-1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2242A (zh) * 2020-05-13 2020-09-22 包志国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断电保护装置
CN114382802A (zh) * 2022-03-09 2022-04-22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N114396439A (zh) * 2022-03-09 2022-04-26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CN114483822A (zh) * 2022-03-09 2022-05-1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线控制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7271U (zh) 一种电机刹车装置
CN209001787U (zh) 微型电机的铆压装置
CN111576532B (zh) 一种挖掘机线束固定组件
CN108988253B (zh) 一种电力绝缘穿墙套管
CN113550982B (zh) 一种方便轴承卡合紧固的轴承座
CN214846535U (zh) 一种存储型服务器机箱
CN214490274U (zh) 一种机电维修用紧固形工装定位组件
CN210347706U (zh) 一种配电柜线路监测设备
CN211371707U (zh) 一种网络系统集成用安装支架
CN211009658U (zh) 一种闸片托的制动夹钳
CN210273749U (zh) 一种电子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启动机
CN207992907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快速固定装置
CN218504291U (zh) 一种方便拆卸跟换的机械夹片
CN218000213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单轴磁粉制动器
CN220586417U (zh) 一种音响的主板组件
CN210451860U (zh) 一种用于汽车制动器的固定夹具
CN210476462U (zh) 一种离合器总成加工模具
CN219388474U (zh) 一种电机抱闸结构及电机
CN204344765U (zh) 车辆用盘式制动器自调整间隙装置
CN210576326U (zh) 一种ups电池柜散热机构
CN216505633U (zh) 一种取孔机主轴
CN210953127U (zh) 一种无线温度测量装置
CN216359592U (zh) 一种便于进行安装机械臂用固定装置
CN218625111U (zh) 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
CN213401563U (zh) 一种导线分接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9

Address after: 400000 No. 188, Zaoyuan Road, Yong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Hangto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02160 2-5-6, building a, Tianju 8, No. 532, Huilong Avenue, Yongchu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Xie Xi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