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7057U -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7057U
CN210327057U CN201920681720.7U CN201920681720U CN210327057U CN 210327057 U CN210327057 U CN 210327057U CN 201920681720 U CN201920681720 U CN 201920681720U CN 210327057 U CN210327057 U CN 210327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energy
energy automobile
electric pile
controller
bur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17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och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he County Hual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he County Hual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he County Hualing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17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7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7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70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地埋箱,所述地埋箱内部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地埋箱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所述地埋箱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充电结构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地埋箱、升降结构、充电结构、保护结构和控制结构的设置,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有防护效果好、且不占据空间的优点,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并对地理空间进行节省,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效果差、且占据空间的问题,通过第一液压杆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充电桩进行升降操作,通过限位箱、流通槽、充电桩、电源、电线和插头的配合使用,方便使用者对汽车进行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才被人类开发利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发展的能量资源称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而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科技水平情况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内容,当今社会,新能源通常指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气等,而新能源的能源转化方式通常转化为电能,新能源汽车也是使用电能,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需要用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现有的新能源充电桩大多数是暴露在地面上,占据空间的同时,更无法对充电桩本身进行有效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备防护效果好、且不占据空间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效果差、且占据空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地埋箱,所述地埋箱内部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地埋箱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所述地埋箱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结构,所述充电结构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结构。
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底部与地埋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充电结构包括限位箱,所述限位箱的两侧均开设有流通槽,所述限位箱的表面与地埋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内部安装有电源,所述充电桩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的顶部电性连接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穿过流通槽并与充电桩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地埋箱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与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板。
优选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型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充电桩的右侧,所述承重板顶部的左侧安装有压力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源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液压杆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液压杆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地埋箱、升降结构、充电结构、保护结构和控制结构的设置,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有防护效果好、且不占据空间的优点,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并对地理空间进行节省,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效果差、且占据空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液压杆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充电桩进行升降操作,通过限位箱、流通槽、充电桩、电源、电线和插头的配合使用,方便使用者对汽车进行充电,通过滑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充电桩的稳定性,对充电桩进行限位支撑,通过承重板、第二滑槽、通孔、第二液压杆和保护板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充电桩进行保护,通过控制器和压力感应器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开启充电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中:1地埋箱、2升降结构、3充电结构、4保护结构、5控制结构、6第一液压杆、7支撑板、8限位箱、9流通槽、10充电桩、11电源、12电线、13插头、14滑块、15第一滑槽、16承重板、17第二滑槽、18通孔、19第二液压杆、20保护板、21控制器、22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地埋箱1,地埋箱1内部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结构2,地埋箱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3,地埋箱1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结构4,充电结构3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结构5,升降结构2包括第一液压杆6,第一液压杆6的底部与地埋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液压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充电结构3包括限位箱8,限位箱8的两侧均开设有流通槽9,限位箱8的表面与地埋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限位箱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充电桩10,充电桩10的内部安装有电源11,充电桩10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电线12,电线12的顶部电性连接有插头13,支撑板7的一侧穿过流通槽9并与充电桩10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板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4,地埋箱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5,第一滑槽15的内部与滑块14的表面滑动连接,保护结构4包括承重板16,承重板1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8,第二滑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9,第二液压杆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板20,控制结构5包括控制器21,控制器21为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型控制器,控制器21安装于充电桩10的右侧,承重板16顶部的左侧安装有压力感应器22,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电源11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第一液压杆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第二液压杆1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压力感应器2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通过第一液压杆6和支撑板7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充电桩10进行升降操作,通过限位箱8、流通槽9、充电桩10、电源11、电线12和插头13的配合使用,方便使用者对汽车进行充电,通过滑块14和第一滑槽15的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充电桩10的稳定性,对充电桩10进行限位支撑,通过承重板16、第二滑槽17、通孔18、第二液压杆19和保护板20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充电桩10进行保护,通过控制器21和压力感应器22的配合使用,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开启充电桩10,通过地埋箱1、升降结构2、充电结构3、保护结构4和控制结构5的设置,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具有防护效果好、且不占据空间的优点,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并对地理空间进行节省,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效果差、且占据空间的问题。
使用时,用脚踩住压力感应器22,五秒之后,压力感应器22将数据反馈给控制器21,控制器21依次启动第二液压杆19和第一液压杆6,第二液压杆19带动保护板20向右移动,保护板20随后移入第二滑槽17中,此时,第一液压杆6带动支撑板7进行上升移动,支撑板7的移动带动滑块14在第一滑槽15的内部进行滑动,支撑板7的移动带动充电桩10进行移动,随后充电桩10移出地埋箱1,使用者拿起插头13,并通过控制器21开启电源11,将插头13插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插座进行充电。
综上所述:该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通过地埋箱1、升降结构2、充电结构3、保护结构4和控制结构5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防护效果差、且占据空间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地埋箱(1)和承重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箱(1)内部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结构(2),所述地埋箱(1)的内部设置有充电结构(3),所述地埋箱(1)的顶部设置有保护结构(4),所述充电结构(3)的右侧设置有控制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2)包括第一液压杆(6),所述第一液压杆(6)的底部与地埋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3)包括限位箱(8),所述限位箱(8)的两侧均开设有流通槽(9),所述限位箱(8)的表面与地埋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箱(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充电桩(10),所述充电桩(10)的内部安装有电源(11),所述充电桩(10)的右侧电性连接有电线(12),所述电线(12)的顶部电性连接有插头(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一侧穿过流通槽(9)并与充电桩(10)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4),所述地埋箱(1)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5),所述第一滑槽(15)的内部与滑块(14)的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结构(4)包括承重板(16),所述承重板(1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8),所述第二滑槽(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9),所述第二液压杆(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保护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5)包括控制器(21),所述控制器(21)为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型控制器,所述控制器(21)安装于充电桩(10)的右侧,所述承重板(16)顶部的左侧安装有压力感应器(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电源(11)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第一液压杆(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21)的输出端与第二液压杆(19)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22)的输出端与控制器(21)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CN201920681720.7U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7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1720.7U CN210327057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1720.7U CN210327057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7057U true CN21032705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172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7057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70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307A (zh) * 2021-03-11 2021-06-08 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面板式直流充电桩
CN116278858A (zh) * 2023-01-06 2023-06-23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307A (zh) * 2021-03-11 2021-06-08 江西瑞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钢化面板式直流充电桩
CN116278858A (zh) * 2023-01-06 2023-06-23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116278858B (zh) * 2023-01-06 2023-11-14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7057U (zh) 一种地埋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04578439U (zh) 一种水电站用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1826814B (zh) 铁轨压力发电系统
CN109546737A (zh) 一种可利用太阳能的充电装置
CN103967712A (zh) 基于单桩平台的风能-波浪能集成发电结构
CN207847852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
CN104110346B (zh) 太阳能抽水蓄能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0686183U (zh) 一种太阳能和波浪能互补的发电装置
CN206141357U (zh) 一种地埋式可升降充电桩
CN109004733B (zh) 一种便携式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CN102214928A (zh) 一种水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CN202787203U (zh) 一种紧凑型海上升压站
CN103337992B (zh) 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9776217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风力发电充电桩
CN21180913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008869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新能源景观灯
CN207706093U (zh) 一种动力客船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1699429U (zh) 一种水上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
CN110350823A (zh) 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自发电水上栈桥
CN206144713U (zh) 一种石油采用风光地热一体移动式发电站
CN207388912U (zh) 一种节能环保汽车充电桩
CN203796494U (zh) 一种电力大楼微型分布式能源站
CN206797544U (zh) 一种太阳能照明的自行车
CN205348923U (zh) 一种靠太阳能供能的通讯塔
CN202628374U (zh) 一种混合型海上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6

Address after: 1628 suzhao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ocho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23600 28 Yunhe street, Yunhe County, Lishui,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YUNHE COUNTY HUALING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