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6432U - 一种电力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6432U
CN210326432U CN201921160243.6U CN201921160243U CN210326432U CN 210326432 U CN210326432 U CN 210326432U CN 201921160243 U CN201921160243 U CN 201921160243U CN 210326432 U CN210326432 U CN 210326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end cover
conductive part
circuit board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02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602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6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6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6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轨道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取电腔体和用以供外部转接器插入取电腔体的插槽,取电腔体内设有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接线端组,接线端组包括端盖和线路板,端盖盖设在轨道本体的对应端端部,线路板设置在端盖内,线路板上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的一端均伸入端盖内并分别与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焊接在一起,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还分别焊接有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可靠、使用安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连接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轨道。
背景技术
电力轨道,是一种轨道内部设有与市电连接的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的滑动式电源分配装置,其可供外部转接器(例如电源插座)插入并沿轨道长度方向滑动,从而实现在任意位置进行取电。
现有技术中,电力轨道内的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与轨道端盖内的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对应连接时,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各导体的端部分别套装有一筒状连接部件,该筒状连接部件的另一端通过铆钉铆接在对应的接线座上;另一种则是在各导体的端部分别插入一片状连接件,该片状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对应的接线座上。该两种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如下不足:
1)结构复杂,安装不便,两种结构均采用两步安装法,即先要将连接部件与各导体先连接好,然后再将各连接部件与接线座进线连接,因此安装起来比较麻烦,不利于使用。
2)连接的可靠性较差,使用中随着外部转接器的不断插拔和滑动,连接部件两端与导体和接线座之间的连接容易受影响而出现松动现象。
3)接触电阻大,通电后温升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亟待于相关从业人员作出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可靠、使用安全的电力轨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取电腔体和用以供外部转接器插入取电腔体的插槽,所述取电腔体内设有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所述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接线端组,所述接线端组包括端盖和线路板,所述端盖盖设在所述轨道本体的对应端端部,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端盖内,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所述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端盖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还分别焊接有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
进一步的,所述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上均设有接线孔和紧线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均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外侧,所述接线端组还包括一位于所述端盖内且罩盖在所述线路板外侧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与所述零线接线座及其上紧线螺丝形状匹配的第一套孔、与所述火线接线座及其上紧线螺丝形状匹配的第二套孔、与所述地线接线座及其上紧线螺丝形状匹配的第三套孔。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盖板,所述端盖本体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的盒体结构,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壁上设有供所述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对应穿过的穿孔,所述线路板和保护罩均自所述端盖本体的敞口端安装在所述端盖本体内,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端盖本体的敞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通过左、右两颗第一螺丝与所述端盖本体和所述轨道本体固定在一起,所述轨道本体上设有供所述左、右两颗第一螺丝穿接固定的螺丝固定槽;所述保护罩通过至少一颗第二螺丝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端盖本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盖板通过至少一颗第三螺丝与所述保护罩和线路板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供所述零线导体穿接的第一穿接孔、供所述火线导体穿接的第二穿接孔和供地线导体穿接的第三穿接孔,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由所述第一穿接孔的内孔壁及所述第一穿接孔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所述第二导电部分由所述第二穿接孔的内孔壁及所述第二穿接孔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所述第三导电部分由所述第三穿接孔的内孔壁及所述第三穿接孔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的底部分别设有穿接片,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分别设有供各所述穿接片对应穿接的穿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火线导体的端部还设有辅助导电连接件,该辅助导电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火线导体的端部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分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本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取电腔体外部两侧的导线走线槽,所述端盖上对应所述导线走线槽的部位设有导线引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取电腔体沿长度方向贯穿于所述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接线端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线路板上制作出三个相互隔开的导电区域,然后将零线导体与零线接线座、火线导体与火线接线座、地线导体与地线接线座分别焊接到该线路板上对应的导电区域,从而实现零线导体与零线接线座、火线导体与火线接线座、地线导体与地线接线座之间的导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更为方便,而且大大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使用中各导体与各接线座之间不易松动,可靠性高,同时还大大减小了接触电阻,使得通电后各导体和各接线座的温升不高,不会因此而烧坏外部电器件,藉此确保了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轨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轨道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轨道本体及其内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线端组其中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接线端组另一个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路板的正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轨道的正面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轨道另一种实施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1,轨道本体1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取电腔体11和用以供外部转接器(例如电源插座)插入取电腔体11的插槽12,取电腔体11内设有零线导体2、火线导体3和地线导体4。轨道本体1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接线端组5,接线端组5包括端盖51和线路板52,端盖51盖设在轨道本体1的对应端端部,线路板52设置在端盖51内,线路板52上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导电部分521、第二导电部分522和第三导电部分523,零线导体2、火线导体3和地线导体4的一端均伸入端盖51内并分别与第一导电部分521、第二导电部分522和第三导电部分523焊接在一起,第一导电部分521、第二导电部分522和第三导电部分523还分别焊接有零线接线座6、火线接线座7和地线接线座8。
零线接线座6、火线接线座7和地线接线座8上均设有接线孔61、71、81和紧线螺丝62、72、82。使用时,外部市电的零线导线、火线导线和地线导线分别插接在对应的接线孔61、71、81内,并分别通过各紧线螺丝62、72、82对应固定,从而实现电力轨道与外部市电的导通。
零线接线座6、火线接线座7和地线接线座8均设置在线路板52的外侧,接线端组5还包括一位于端盖51内且罩盖在线路板52外侧的保护罩53,保护罩53上开设有与零线接线座6及其上紧线螺丝62形状匹配的第一套孔531、与火线接线座7及其上紧线螺丝72形状匹配的第二套孔532、与地线接线座8及其上紧线螺丝82形状匹配的第三套孔533。
端盖51包括端盖本体511和盖板512,端盖本体511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的盒体结构,端盖本体511的内端壁上设有供零线导体2、火线导体3和地线导体4对应穿过的穿孔5111、5112、5113,端盖本体511的内端壁上还设有用以嵌入轨道本体1的嵌套部5110,线路板52和保护罩53均自端盖本体511的敞口端安装在端盖本体511内,盖板512盖合在端盖本体511的敞口端。
线路板52通过左、右两颗第一螺丝500、501与端盖本体511和轨道本体1固定在一起,轨道本体1上设有供左、右两颗第一螺丝500、501穿接固定的螺丝固定槽13,并且其中左侧的第一螺丝500为铜螺丝,该铜螺丝穿经线路板52的第三导电部分523,从而使得端盖本体511及轨道本体1均接地,藉此提高使用安全;保护罩53通过至少一颗第二螺丝502与线路板52和端盖本体511固定在一起;盖板512通过至少一颗第三螺丝503与保护罩53和线路板52固定在一起。此外,盖板512上设有供第三螺丝503穿设的沉槽5121,沉槽5121外端设有封盖5122,这样可以避免第三螺丝503外露而影响美观。
线路板52上设有供零线导体2穿接的第一穿接孔52a、供火线导体3穿接的第二穿接孔52b和供地线导体4穿接的第三穿接孔52c,第一导电部分521由第一穿接孔52a的内孔壁及第一穿接孔52a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第二导电部分522由第二穿接孔52b的内孔壁及第二穿接孔52b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第三导电部分523由第三穿接孔52c的内孔壁及第三穿接孔52c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零线接线座6、火线接线座7和地线接线座8的底部分别设有穿接片63、73、83,第一导电部分521、第二导电部分522和第三导电部分523分别设有供各穿接片63、73、83对应穿接的穿接孔5211、5221、5231。安装时,将各导体2、3、4及各接线座6、7、8分别穿接在线路板52的对应穿接孔内,并通过金属焊料将各导体2、3、4及各接线座6、7、8与线路板52焊接在一起。
考虑到火线导体3的穿接位置距离火线接线座7的穿接位置较远,故而在火线导体3的端部还设有辅助导电连接件300,该辅助导电连接件300一端与火线导体3的端部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第二导电部分522焊接在一起,以便提高火线导体3与火线接线座7之间的电流导通量。
轨道本体1上还设有位于取电腔体11外部两侧的导线走线槽14,端盖51上对应导线走线槽14的部位设有导线引入口5114,使用时,外部市电的零线导线、火线导线和地线导线自导线走线槽14和导线引入口5114引入端盖51内,并对应固接到各接线座6、7、8上。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结构,轨道本体1可以是安装在墙体外部的明装结构。如图9所示,而作为另一种实施结构,轨道本体1也可以是嵌入在墙体内部的暗装结构,此情形下,需要在轨道本体1的背面外裹一绝缘保护套100,以免轨道本体1接触到墙体内部的预设线缆而出现漏电。
为方便制作及相关部件的安装,取电腔体11沿长度方向贯穿于轨道本体1。而为了方便使用,轨道本体1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接线端组5,这样一来,用户可以根据市电所在位置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接线端组5来进行接线。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力轨道,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具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取电腔体和用以供外部转接器插入取电腔体的插槽,所述取电腔体内设有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接线端组,所述接线端组包括端盖和线路板,所述端盖盖设在所述轨道本体的对应端端部,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端盖内,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相互隔开的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所述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的一端均伸入所述端盖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还分别焊接有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上均设有接线孔和紧线螺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均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外侧,所述接线端组还包括一位于所述端盖内且罩盖在所述线路板外侧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与所述零线接线座及其上紧线螺丝形状匹配的第一套孔、与所述火线接线座及其上紧线螺丝形状匹配的第二套孔、与所述地线接线座及其上紧线螺丝形状匹配的第三套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盖板,所述端盖本体为内端封闭、外端敞口的盒体结构,所述端盖本体的内端壁上设有供所述零线导体、火线导体和地线导体对应穿过的穿孔,所述线路板和保护罩均自所述端盖本体的敞口端安装在所述端盖本体内,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端盖本体的敞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通过左、右两颗第一螺丝与所述端盖本体和所述轨道本体固定在一起,所述轨道本体上设有供所述左、右两颗第一螺丝穿接固定的螺丝固定槽;所述保护罩通过至少一颗第二螺丝与所述线路板和所述端盖本体固定在一起;所述盖板通过至少一颗第三螺丝与所述保护罩和线路板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供所述零线导体穿接的第一穿接孔、供所述火线导体穿接的第二穿接孔和供地线导体穿接的第三穿接孔,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由所述第一穿接孔的内孔壁及所述第一穿接孔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所述第二导电部分由所述第二穿接孔的内孔壁及所述第二穿接孔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所述第三导电部分由所述第三穿接孔的内孔壁及所述第三穿接孔的两端面周围区域覆铜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接线座、火线接线座和地线接线座的底部分别设有穿接片,所述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和第三导电部分分别设有供各所述穿接片对应穿接的穿接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导体的端部还设有辅助导电连接件,该辅助导电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火线导体的端部焊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分焊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取电腔体外部两侧的导线走线槽,所述端盖上对应所述导线走线槽的部位设有导线引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电腔体沿长度方向贯穿于所述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接线端组。
CN201921160243.6U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电力轨道 Active CN210326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0243.6U CN210326432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电力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0243.6U CN210326432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电力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6432U true CN210326432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0243.6U Active CN210326432U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电力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6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6900A (zh) * 2021-03-29 2021-06-29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外在可移动电源线的穿筘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6900A (zh) * 2021-03-29 2021-06-29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外在可移动电源线的穿筘机
CN113046900B (zh) * 2021-03-29 2022-05-13 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外在可移动电源线的穿筘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157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5029121U (zh) 线缆连接装置及电连接器的组合
CN102782952A (zh) 用于附接屏蔽电缆的端部的触头机构
EP1009081A4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THREE-PHASE
CN1086160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0326432U (zh) 一种电力轨道
CN206610919U (zh) 用于连接电缆的连接器
CN203536684U (zh) 一种多位插座
CN104521075B (zh) 用于车辆装置的互连组件以及互连方法
CN115173166A (zh) 一种集成式连接器
CN114430134A (zh) 一种带轨道的五孔插座
CN106134003A (zh) 具有至少一个过电压保护器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04927572U (zh) 具扁平缆线的电连接器
CN105428952B (zh) 烟用储柜使用的运动供电系统
CN210294350U (zh) 一种电能表及具有该电能表的表箱
CN203218823U (zh) 电缆终端接地固定装置
CN207303427U (zh) 用于连接两条电缆的导电端子和连接器组件
CN201623311U (zh) 缆线连接器结构改良
CN210926390U (zh) 一种适用于pcb焊接的插接结构
CN216872416U (zh) 一种带轨道的五孔插座
CN215681665U (zh) 一种三线对接电源头
CN220190456U (zh) 一种导电条及过欠压保护器
CN209822589U (zh) 一种绝缘连接件
CN218385918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18602787U (zh)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