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602787U -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602787U
CN218602787U CN202223038771.9U CN202223038771U CN218602787U CN 218602787 U CN218602787 U CN 218602787U CN 202223038771 U CN202223038771 U CN 202223038771U CN 218602787 U CN218602787 U CN 218602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cavity
socket
modular jack
jack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87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aolaip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aolaip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aolaip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aolaip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87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602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602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6027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包括壳体、线缆、插座和电子元件,所述壳体为内部设有安装空间的腔体,腔体设有隔板,隔板将腔体分割为两相对封闭的腔室,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设有第一PCB板,第二腔室设有第二PCB板,线缆穿过壳体后与第一PCB板相连接,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通过中间件相连接,插座设有插脚,所述第一PCB板设有与插脚相配合的插孔,插座设有第一孔位,壳体设有与第一孔位相配合的第二孔位。中间件可以设置在第一PCB板的插部以及设于第二PCB板的插槽,通过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相互插设即可实现电连接,通过中间件的设置有效减少了长连接线的使用,方便了安装,且线路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配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背景技术
有线插座是家居常见用品,方便了电器或电子设备的充电或电源连接,避免了固定插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有线插座一般体积较大,携带和使用都不方便,同时当插座体积做小的时候,插座导电线的安全性或安规测试则容易受到影响。
且为了使插座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充电,一般会设置充电口,但是现有的插座一般不适用于快速充电(大于20W)。且现有的插座和适配器一体时,存在结构较大,且组装较为麻烦的问题,例如现有的插座和适配器一般采用较长的线缆,将插座的电极与适配器PCB板的电极相互焊接从而实现电连接,或者线缆分别引出两股线,分别与适配器和插座相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旨在改进现有的插座结构,使的适配器和插座模块化,使组装更简单,且减少线缆的使用,避免线路的凌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内部设有安装空间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腔体分割为两相对封闭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第二PCB板;
线缆,所述线缆穿过壳体后与第一PCB板相连接,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通过中间件相连接(使两者保持通电);
插座,所述插座设有插脚,所述第一PCB板设有与插脚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座设有第一孔位,所述壳体设有与第一孔位相配合的第二孔位;
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设于第二PCB板上,所述电子元件(其中此为现有技术,在图纸中未图示)用于将电压转换为预定电压和电流,所述第二PCB板设有接口,所述壳体设有与接口相配合的过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具体的结构中,通过将壳体分为两部分,使插座和电子元件分别放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使插座和适配器的电子元件分成两个模块,且插座和电子元件分别安装在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上,首先线缆与第一PCB板相连接,然后第一PCB板通过中间与PCB板相连接,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中间件可以设置在第一PCB板的插部以及设于第二PCB板的插槽,通过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相互插设即可实现电连接;在第二实施例中,中间件为线缆或者金属铁片,其中线缆和金属铁片的设置实现电连接,其中线缆则需要焊接,金属铁片则可以采用焊接或卡扣的方式,其中金属铁片的方式可以和插槽和插部的结构相似;通过中间件的设置有效减少了长电缆的使用,方便了安装,且线路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主体后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隐藏盖体后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4为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配合示意图;
图5为插座示意图一;
图6为插座示意图二;
图7为中间件的多个实施例。
图中,1为壳体,11为主体,12为盖体,2为隔板,20为限位槽,21为第一腔室,22为第二腔室,3为线缆,31为第一PCB板,32为第二PCB板,41为插座,42为电子元件,51为插脚,52为插孔,61为插槽,62为插部,7为连接线,70为金属铁片,71为第一缺口,72为第二缺口,81为绝缘内支架,82为铜片,9为防摇摆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为内部设有安装空间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腔体分割为两相对封闭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所述第一腔室21设有第一PCB板31,所述第二腔室22设有第二PCB板32;
线缆3,所述线缆3穿过壳体1后与第一PCB板31相连接,所述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通过中间件相连接(使两者保持通电);
插座41,所述插座41设有插脚51,所述第一PCB板31设有与插脚51相配合的插孔52,所述插座41设有第一孔位,所述壳体1设有与第一孔位相配合的第二孔位;
电子元件42,所述电子元件42设于第二PCB板32上,所述电子元件42(其中此为现有技术,在图纸中未图示)用于将电压转换为预定电压和电流,所述第二PCB板32设有接口,所述壳体1设有与接口相配合的过孔。
在具体的结构中,通过将壳体1分为两部分,使插座41和电子元件42分别放置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使插座41和适配器的电子元件42分成两个模块,且插座41和电子元件42分别安装在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上,首先线缆3与第一PCB板31相连接,然后第一PCB板31通过中间与PCB板相连接,其中在第一实施例中,中间件可以设置在第一PCB板31的插部62以及设于第二PCB板32的插槽61,通过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相互插设即可实现电连接;在第二实施例中,中间件为连接线7或者金属铁片70,其中连接线7和金属铁片70的设置实现电连接,其中连接线7则需要焊接,金属铁片70则可以采用焊接或卡扣的方式,其中金属铁片70的方式可以和插槽61和插部62的结构相似;通过中间件的设置有效减少了长连接线7的使用,方便了安装,且线路更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件包括设于第一PCB板31的插部62以及设于第二PCB板32的插槽61,所述插部62可插设于插槽61内。
具体地,所述中间件为连接线7或金属铁片70,所述连接线7或金属铁片7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相连接。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均水平放置,所述金属铁片70垂直放置,所述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分别设有第一缺口71和第二缺口72,所述金属铁片70的两端卡设于第一缺口71和第二缺口72,从而使得安装更简单。其中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也可以设置在金属铁片上,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的上下两侧均涂覆有电极层。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41设有三个插脚51,包括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所述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均横向设置,所述地线插脚纵向设置,从而将插脚设置为不同的方向,从而实现了插座41和第一PCB板31的多向限位,使插座41的安装或焊接更简单,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插座41的底壁和第一PCB板31之间可以采用卡扣的结构,方便安装,且保证了插座41和第一PCB板31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插座41包括绝缘内支架81以及设于绝缘内支架81的铜片82,所述铜片82的底部伸出绝缘内支架81并形成所述插脚51,使得插座41模块化。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主体11以及设于开口的盖体12,所述隔板2设于主体11上,所述主体11和盖体12围成所述第一腔室21和第二腔室22,所述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与盖体12的壁面相贴合。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先将第一PCB板31和第二PCB板32固定于主体11的相应位置,其中主体11设有与PCB板相应的螺柱(螺钉固定或其他固定方式),然后再将盖体12安装于主体11上,其中主体11先固定安装有线缆3,其中线缆3设有防摇摆结构。
具体地,所述盖体12设有限位槽20,所述隔板2可伸入限位槽20内。通过限位槽20的设置也起到了安装防呆的作用,方便了组装,且限位槽20和隔板2相互卡合也可以起到相互定位的作用,即使壳体1受到外界较大冲击也可以保证使用的稳定。
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所述主体11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设有防摇摆套管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内部设有安装空间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腔体分割为两相对封闭的腔室,所述腔室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二腔室设有第二PCB板;
线缆,所述线缆穿过壳体后与第一PCB板相连接,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通过中间件相连接;
插座,所述插座设有插脚,所述第一PCB板设有与插脚相配合的插孔,所述插座设有第一孔位,所述壳体设有与第一孔位相配合的第二孔位;
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设于第二PCB板上,所述电子元件用于将电压转换为预定电压和电流,所述第二PCB板设有接口,所述壳体设有与接口相配合的过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包括设于第一PCB板的插部以及设于第二PCB板的插槽,所述插部可插设于插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为连接线或金属铁片,所述连接线或金属铁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均水平放置,所述金属铁片垂直放置,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分别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金属铁片的两端卡设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设有三个插脚,包括火线插脚、零线插脚和地线插脚,所述火线插脚和零线插脚均横向设置,所述地线插脚纵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绝缘内支架以及设于绝缘内支架的铜片,所述铜片的底部伸出绝缘内支架并形成所述插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主体以及设于开口的盖体,所述隔板设于主体上,所述主体和盖体围成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与盖体的壁面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可伸入限位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过孔,所述过孔设有防摇摆套管。
CN202223038771.9U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Active CN218602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8771.9U CN218602787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8771.9U CN218602787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602787U true CN218602787U (zh) 2023-03-10

Family

ID=8540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8771.9U Active CN218602787U (zh) 2022-11-15 2022-11-15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6027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1423C (zh) 高压连接器盒
EP3379656B1 (en) Three-dimensional converter
CN201285936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5212002U (zh) 一种挂片式插座
CN218602787U (zh) 一种模块化的插座适配器
CN201323292Y (zh) 线缆连接器
CN206595490U (zh) 超薄插头
CN212462272U (zh) 一种扩展式电插座
CN106058503B (zh) 一种改进型电连接器
CN209823045U (zh) 用电安全分析仪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4754577U (zh) 一种模块化转换器及具有其的插座
CN105789929B (zh) 一种改进型电连接器
CN211743429U (zh) 一种接地机柜
CN209844109U (zh) 插座板及用电隐患感知插座
CN219350761U (zh) 一种国标插座
CN210607663U (zh) 多层连接器
CN218163321U (zh) 一种电器的电路板固定结构
CN215869948U (zh) 一种接插件和接插箱
CN218463600U (zh) 车辆配电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209347U (zh)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插头
CN214754270U (zh) 多面体插座的内胆结构及多面体插座
CN212323303U (zh) 一种可调式扩展电插座
CN220934533U (zh) 一种插座结构
CN220822125U (zh) 一种三孔插座及其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