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5970U -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5970U
CN210325970U CN201921664422.3U CN201921664422U CN210325970U CN 210325970 U CN210325970 U CN 210325970U CN 201921664422 U CN201921664422 U CN 201921664422U CN 210325970 U CN210325970 U CN 210325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metal foil
welding
layer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644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阿鸿
徐德雷
蔡惠群
李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644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5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5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5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而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1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同一端的剩下(N‑n1)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n1为正整数且1≤n1<N;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用于夹设所述极耳;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多层金属箔叠加而成,相比单层金属箔,外表面积更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常采用软连接片连接极柱和极耳。如图1所示,现有的软连接件采用单层金属箔制造;电池内部的电流通过软连接件时在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与此同时,现有的软连接件只有单面与极耳进行焊接,不便于软连接件与电芯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自动化装配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电池软连接件,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同时,提高软连接件与电芯极耳焊接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第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组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1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同一端的剩下(N-n1)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n1为正整数,且1≤n1<N;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用于夹设所述极耳。
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多层金属箔叠加而成,相比单层金属箔,外表面积更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n1层金属箔的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本实用新型预焊接区域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过程中出现炸点、虚焊等现象的几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组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2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同一端的剩下(N-n2)层金属箔朝与第一夹持部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二夹持部,n2为正整数,且1≤n2<N;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用于夹设极耳。
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多层金属箔叠加而成,相比单层金属箔,外表面积更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n2层金属箔的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和/或所述剩下 (N-n2)层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本实用新型预焊接区域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过程中出现炸点、虚焊等现象的几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第三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组成,N为正整数,且N≥3;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3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靠近另一个外侧的n4层金属箔朝与第一夹持部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三夹持部,n3与n4均为正整数,且1<n3+n4<N;所述N层金属箔位于中间的剩下(N-n3-n4)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夹设部与所述第二夹设部所夹的区域均用于夹设极耳。
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多层金属箔叠加而成,相比单层金属箔,外表面积更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夹夹持极耳或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三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n3层金属箔的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和/或所述n4层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本实用新型预焊接区域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过程中出现炸点、虚焊等现象的几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第四种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组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 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5层金属箔的两端朝向同一侧弯折设置,其中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另一端形成第三夹持部,n5为正整数,且1≤n5<N;所述N层金属箔的剩下的(N-n5)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夹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三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夹的空间均用于夹设所述极耳。
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多层金属箔叠加而成,相比单层金属箔,外表面积更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夹夹持极耳或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三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n5层金属箔中间未弯折的区域和/或所述(N-n5)层金属箔远离所述n5层金属箔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本实用新型预焊接区域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过程中出现炸点、虚焊等现象的几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第五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组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的两端均朝向同一侧弯折设置,其中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另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夹的空间用于夹设所述极耳。
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多层金属箔叠加而成,相比单层金属箔,外表面积更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夹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N层金属箔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本实用新型预焊接区域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过程中出现炸点、虚焊等现象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软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箔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N=2);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N≥2);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N=2);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N≥2);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N=2);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电池软连接件的截面图(N≥2);
附图说明:100-金属箔,110-第一夹持部,120-第二夹持部,130-第三夹持部,140-第一夹持部所在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侧的一侧,150-预焊接区域,160-第二夹持部所在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170-第三夹持部所在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2,3,4所示,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锂离子电池极柱(包括正负极柱)(未图示)和极耳(未图示),由N层金属箔100叠加形成,N为正整数,且N≥2。
如图2,3所示,N=2,即电池软连接件由两层金属箔100叠加而成。两层金属箔中的一层金属箔100的一端向远离另一层金属箔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同一端的另一层金属箔100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 与第二夹持部120所夹的空间用于夹设极耳。
如图4所示,N≥2;N层金属箔100靠近一个外侧的n1层金属箔100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同一端的剩下(N-n1)层金属箔100形成第二夹持部120,n1为正整数,且1≤n<N;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所夹的空间用于夹设极耳。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所在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侧的一侧140上设置有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150,用于焊接极柱。
在本实施例中,相比单层金属箔100,多层金属箔100的外表面积大,散热快,可以改善正负极柱热量集中、散热速度慢的问题;电池软连接件采用呈角度设置的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二夹持部120夹持极耳,便于固定极耳,提高电池软连接件与极耳焊接的稳定性,进而便于提高电池的自动化装配程度;金属箔100的层数N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预焊接区域150的设计可以提高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电池软连接件和极柱焊接过程中出现炸点、虚焊等现象的几率。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箔100为片状结构;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夹角为90°。
在本实施中,电池软连接件连接极柱和极耳的过程如下:
将电池软连接件通过预焊接区域150焊接在极柱上,再用第一夹持部110、第二夹持部120夹持极耳,最后将第一夹持部110、第二夹持部120合拢直到完全围住极耳,再通过超声波焊接将极耳焊接在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二夹持部120 上。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箔100可以由铜箔、铝箔等金属材料制作。
在本实施例中,N层金属箔100通过热压叠加在一起。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两层金属箔100中的一层金属箔100的一端朝向远离另一层金属箔100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同一端的另一层层金属箔100朝与第一夹持部110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所夹的空间用于夹设极耳(如图6所示)。
如图7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N≥2;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2层金属箔100的一端朝向远离剩下(N-n2)层金属箔100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同一端的剩下(N-n2)层金属箔100朝与第一夹持部110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二夹持部120,n2为正整数,且1≤n2<N;第一夹持部110 与第二夹持部120所夹的区域用于夹设极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所在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140上设置有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150和/或第二夹持部120所在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160上设置有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 1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与同一层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第二夹持部120与同一层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与同一层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第二夹持部120与同一层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的夹角大于90°,小于18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夹角等于90°。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与同一层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的夹角等于90°;第二夹持部120与同一层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的夹角等于 9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夹角等于180°。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区别在于:N=3,即电池软连接件由三层金属箔100叠加而成;三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一层金属箔100 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同一端的靠近另一个外侧的一层金属箔 100朝与第一夹持部110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三夹持部130,同一端的中间一层金属箔100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所夹的空间以及第三夹设部130与第二夹设部120所夹的空间均可以用于夹设极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所在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140和/或第三夹持部130所在金属箔100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170 上设置有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15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夹角等于90°;第三夹持部130与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夹角等于90°。
如图9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三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一层金属箔100 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位于另一端的靠近另一个外侧的一层金属箔100朝与第一夹持部110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三夹持部130,同一端的中间一层金属箔100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 120所夹的空间以及第三夹设部130与第二夹设部120所夹的空间均可以用于夹设极耳。
实施例四
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N≥3;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3层金属箔100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110,靠近另一个外侧的n4层金属箔100朝与第一夹持部110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三夹持部130,n3与n4均为正整数,且1<n1+n2<N;N层金属箔100位于中间的剩下(N-n3-n4)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 所夹的区域以及第三夹设部130与第二夹设部120所夹的区域均用于夹设极耳。
实施例五
如图12,1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N层金属箔100靠近一个外侧的n5层金属箔100的两端朝向同一侧弯折设置,其中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另一端形成第三夹持部130,n5为正整数,且1≤n5<N;剩下的(N-n5)层金属箔100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120所夹的空间以及第三夹持部130与第二夹持部120 所夹的空间均可以用于夹设极耳。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预焊区域150根据需要设置,比如设置在n5层金属箔100中间未弯折的区域,剩下的(N-n5)层金属箔100远离n5层金属箔100的一侧。
实施例六
如图14,1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或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N层金属箔的两端均朝向同一侧弯折设置,其中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110,另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与第二夹持部 120所夹的空间用于夹设极耳。
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预焊区域150根据需要设置,比如设置在N层金属箔100远离第一夹持部110、第二夹持部120的一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而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1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同一端的剩下(N-n1)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n1为正整数,且1≤n1<N;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用于夹设所述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1层金属箔的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3.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而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2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同一端的剩下(N-n2)层金属箔朝与第一夹持部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二夹持部,n2为正整数,且1≤n2<N;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用于夹设极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2层金属箔的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和/或所述剩下(N-n2)层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5.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而成,N为正整数,且N≥3;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3层金属箔的一端弯折设置,形成第一夹持部,靠近另一个外侧的n4层金属箔朝与第一夹持部相反的方向弯折设置,形成第三夹持部,n3与n4均为正整数,且1<n3+n4<N;所述N层金属箔位于中间的剩下(N-n3-n4)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所夹的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夹设部与所述第二夹设部所夹的区域均用于夹设极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3层金属箔的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和/或所述n4层金属箔未弯折的一端靠近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7.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而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靠近一个外侧的n5层金属箔的两端朝向同一侧弯折设置,其中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另一端形成第三夹持部,n5为正整数,且1≤n5<N;所述N层金属箔的剩下的(N-n5)层金属箔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夹的空间以及所述第三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夹的空间均用于夹设所述极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5层金属箔中间未弯折的区域和/或所述(N-n5)层金属箔远离所述n5层金属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9.一种电池软连接件,用于连接极柱与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软连接件由N层金属箔叠加而成,N为正整数,且N≥2;所述N层金属箔的两端均朝向同一侧弯折设置,其中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另一端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所夹的空间用于夹设所述极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软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层金属箔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超声波预焊的预焊接区域;所述预焊接区域用于焊接所述极柱。
CN201921664422.3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Active CN210325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4422.3U CN210325970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64422.3U CN210325970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5970U true CN210325970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64422.3U Active CN210325970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59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3121A (zh) * 2021-02-19 2021-05-14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的汇流组件和模组
CN116014375A (zh) * 2023-02-09 2023-04-25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4164276A1 (zh) * 2023-02-09 2024-08-15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3121A (zh) * 2021-02-19 2021-05-14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的汇流组件和模组
CN112803121B (zh) * 2021-02-19 2024-04-26 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的汇流组件和模组
CN116014375A (zh) * 2023-02-09 2023-04-25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24164276A1 (zh) * 2023-02-09 2024-08-15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5970U (zh) 一种电池软连接件
CN205376627U (zh) 二次电池
WO2019029407A1 (zh) 电池及其盖板结构
JP2007234466A (ja) 積層型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061779A (ja)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4313252U (zh) 一种电芯用的电极片以及电池
WO2021232720A1 (zh) 一种多极耳圆柱电池卷芯及锂离子电池
CN110400959A (zh) 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2821014A (zh) 电芯、电芯组件及电池
CN111509180B (zh) 一种极耳导通的锂电池电芯
CN208460862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软连接片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01662044B (zh) 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
CN109301150B (zh) 一种全极耳卷芯及使用该全极耳卷芯的电池
CN112821012B (zh) 极耳结构、电芯以及电池
JP2009187895A (ja) 組電池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CN212571262U (zh) 层叠式电芯及软包电池
JP2008091036A (ja) 組電池
CN112490596A (zh) 一种电芯及其制备方法、单电池
CN104103850A (zh) 圆柱型锂离子电池
CN109244348A (zh) 一种电池装配工艺及装配装置
KR20160077658A (ko) 휘어진 형상의 리튬이온고분자 전지 팩
CN107591555B (zh) 二次电池
CN214848953U (zh) 极耳结构、电芯以及电池
CN205828569U (zh) 二次电池
CN210429950U (zh) 层叠极耳、极片、电芯和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