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0791U - 一种冰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0791U
CN210320791U CN201921236674.6U CN201921236674U CN210320791U CN 210320791 U CN210320791 U CN 210320791U CN 201921236674 U CN201921236674 U CN 201921236674U CN 210320791 U CN210320791 U CN 210320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supply
channel
supply cavity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366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长州
魏邦福
尚殿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ong Mei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366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0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0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0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冰箱,涉及冰箱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冰箱箱体;冰箱箱体包括冷藏室;冷藏室装设有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前盖板和风道基板;风道基板的一表面设置有送风腔室;风道基板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送风腔道;第一送风腔道的下端与送风腔室的上端部相连通;第一送风腔道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开设于风道基板的一相对侧棱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基板上装设一风量分配机构,可根据冷藏室内不同空间的制冷需求,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冷藏室不同区域内温度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率,避免了冷藏室内部分空间的不必要制冷。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冰箱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冰箱的保鲜要求越来越高,风冷冰箱越来越受欢迎。温度控制是影响风冷冰箱冷藏室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提高空间利用率,冰箱冷藏室一般会设置两到三层玻璃搁架分割储物空间,对大容积风冷冰箱来说,冷藏室内不同搁架空间内温度差等因素直接影响制冷保鲜效果。根据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特性,冰箱冷藏室上部温度高,底部温度低,上下温差大。目前市场上的风冷冰箱,冷藏室一般只有一个温度控制,当某一层放入温度高的食品,整个冷藏空间全部制冷,导致局部温度过低,对食品造成冷害,不利于保鲜,同时造成一定的能量浪费。
目前,根据冷气下沉的特性,为解决上下层温差问题,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通过调节冷藏室不同区域分配的风量(即增加冷藏室的上部出风量,减小冷藏室的底部出风量),实现冷藏室上下层温度更均匀,但是上部风量过大时,易造成上部温度波动大(层内开停温差大),并且冷藏室整体制冷的缺点无法规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12月29日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1510263344.6的专利文献,名称是分路送风装置,其可实现多路出风分别控制,调节风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12月29日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1720393180.3的专利文献,名称是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其可根据不同储物空间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的不同位置处的冷量需求,对冷风进行合理地分配,增强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上述已公布的专利虽然都可以实现风量分路控制的目的,但是由于分配结构局限,单一风路送风时出风面积较小,影响送风效率,且结构设计较为复杂,不便于推广应用。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冰箱,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和装设于冰箱箱体内的制冷控制模块;所述冰箱箱体包括冷藏室;所述冷藏室内从上之下并排装设有一第一玻璃隔架和一第二玻璃隔架;所述冷藏室的内腔通过第一玻璃隔架和第二玻璃隔架从上至下分隔成一第一空间、一第二空间和一第三空间;所述冷藏室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前盖板和卡装有前盖板一表面的风道基板;所述风道基板的一表面设置有一送风腔室;所述送风腔室设置于风道基板的下部;所述风道基板的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一送风腔道;所述第一送风腔道设置于风道基板的上部;所述第一送风腔道的下端与送风腔室的上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腔道的上部设置有一第一出风口和一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分别开设于风道基板的一相对侧棱处;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的位置与第一空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风道基板的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二送风腔道;所述第二送风腔道设置于风道基板的中部;所述第二送风腔道的下端与送风腔室的上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送风腔道的下端部与第一送风腔道的下端部并排设置;所述第二送风腔道、第一送风腔道以及送风腔室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风量分配机构;所述第二送风腔道的上部设置有一与第二空间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于风道基板的一侧棱处;所述第一空间内、第二空间内和第三空间内分别装设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一第二温度传感器、一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设置于前盖板的另一表面上;所述制冷控制模块分别与送风组件、风量分配机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及第三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腔室的下部设置有一相连通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送风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组件包括风门安装框和固定座;风门安装框通过固定座装设于送风口内;风门安装框上装设有一送风风门;送风风门的一侧棱连接于一风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风门驱动组件固定内嵌于风门安装框的一侧棱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基板的另一侧棱处开设有一与第三出风口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出风口;所述第四出风口与第二送风腔道的上部通过一送风过渡管相连通;所述送风过渡管固定架设于第一送风腔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风量分配机构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一支撑板相连接;一所述安装板的一边沿平行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第一配合板;另一所述安装板的一边沿平行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第二配合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装设有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装设有一分风挡板;所述分风挡板设置于第一配合板与第二配合板之间。
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冷藏室的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包括均温模式和精细存储模式;若选择均温模式,则进入步骤二;若选择精细存储模式,则进入步骤三;
步骤二、1)设定开机点温度为TON,TON=TS+TC1,TS表示为设定温度,TC1表示为开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设定停机点温度为TOFF,TOFF=TON-TC2,TC2表示为停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
2)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2,并计算t1与t2之间的算术平均值t0,即
Figure BDA0002153100260000041
3)判断t0是否大于TON;当t0≥TON时,送风风门打开送风口,开始制冷并向冷藏室输入冷风;同时分别判断t1、t2与TON之间的数值大小;
a.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二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
b.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一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二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
c.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处于第一配合板的中间线位置,即冷风都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和第二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
当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同时输入冷风时,每隔10min后判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降温速度ΔT,ΔT为每隔10min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2相减所得;
再判断前一个10min所得的降温速度ΔT与后一个10min所得的降温速度ΔT之间的大小;
a.当ΔT>ΔT时,分风挡板向第一送风腔道的一侧旋转15°,即减少第一空间的输入风量;
b.当ΔT<ΔT时,分风挡板向第二送风腔道的一侧旋转15°,即减少第二空间的输入风量;
c.当ΔT=ΔT时,分风挡板保持不动;
4)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2,当t1=TS且t2=TS时,分风挡板保持所处状态不变;
当t1≤TOFF-1时,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一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关闭第一送风腔道;
当t2≤TOFF-1时,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二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关闭第二送风腔道;
当t1≤TOFF-1,t2≤TOFF且t0≤TOFF时,送风风门关闭送风口,冷藏室制冷结束;
步骤三、1)设定开机点温度为TON,TON=TS+TC1,TS表示为设定温度,TC1表示为开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设定停机点温度为TOFF,TOFF=TON-TC2,TC2表示为停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
2)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2、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3
当t1、t2任意温度≥TON时,送风风门打开送风口,开始制冷并向冷藏室输入冷风;同时分别判断t1、t2与TON之间的数值大小;
a.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二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
b.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一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二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
c.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处于第一配合板的中间线位置,即冷风都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和第二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
3)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2、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所测温度t3
当t1、t2均小于TOFF时,判断t3与TOFF之间的差值;
a.当t3-TOFF<1时,送风风门关闭送风口,冷藏室制冷结束;
b.当t3-TOFF≥1时,风量分配机构的分风挡板旋转至第一配合板靠近第一送风腔道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二送风腔道向冷藏室内输入,直到t3-TOFF<1时,送风风门关闭送风口,冷藏室制冷结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基板合理设计送风腔道及出风口,并装设一风量分配机构,可根据冷藏室内不同空间的制冷需求,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提高冷藏室不同区域内温度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冰箱的制冷效率,满足不同实测的精细化存储需要,避免了冷藏室内部分空间的不必要制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设计复杂,冷藏室送风效率差和温差波动大等问题,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价值。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道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送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量分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风挡板装设于第二配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6和装设于冰箱箱体6内的制冷控制模块及制冷设备;冰箱箱体6包括冷藏室;冷藏室内从上之下并排装设有一第一玻璃隔架7和一第二玻璃隔架8;冷藏室的内腔通过第一玻璃隔架7和第二玻璃隔架8从上至下分隔成一第一空间601、一第二空间602和一第三空间603;
冷藏室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包括前盖板1和卡装有前盖板1一表面的风道基板2;风道基板2的一表面设置有一送风腔室201;送风腔室201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下部;
风道基板2的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一送风腔道203;第一送风腔道203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上部;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下端与送风腔室201的上端部相连通;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上部设置有一第一出风口204和一第二出风口205;第一出风口204和第二出风口205分别开设于风道基板2的一相对侧棱处;第一出风口204及第二出风口205的位置与第一空间601的位置相对应;
风道基板2的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二送风腔道206;第二送风腔道206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中部;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下端与送风腔室201的上端部相连通;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下端部与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下端部并排设置;第二送风腔道206、第一送风腔道203以及送风腔室201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风量分配机构4;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上部设置有一与第二空间60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出风口207;第三出风口207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一侧棱处;
第一空间601内、第二空间602内和第三空间603内分别装设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9、一第二温度传感器10、一第三温度传感器11;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1均设置于前盖板1的另一表面上;
制冷控制模块分别与送风组件3、风量分配机构4、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及第三温度传感器11电性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温度,并将检测数据反馈至控制模块,以控制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风量分配比例;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毛细管;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第三温度传感器11、制冷控制模块及制冷设备为制冷行业中冰箱的通用配件。
其中,送风腔室201的下部设置有一相连通的送风口202;送风口202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送风组件3;送风组件3包括风门安装框301和固定座302;风门安装框301通过固定座302装设于送风口202内;风门安装框301上装设有一送风风门303;送风风门303的一侧棱连接于一风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风门驱动组件固定内嵌于风门安装框301的一侧棱内;风门驱动组件为异步电机。
其中,风道基板2的另一侧棱处开设有一与第三出风口207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出风口208;第四出风口208与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上部通过一送风过渡管5相连通;送风过渡管5固定架设于第一送风腔道203上。
其中,风量分配机构4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安装板401;两安装板401之间通过一支撑板402相连接;一安装板401的一边沿平行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第一配合板403;另一安装板401的一边沿平行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第二配合板404;两安装板401之间装设有一驱动组件405;驱动组件405为异步电机;驱动组件405的动力输出端装设有一分风挡板406;分风挡板406设置于第一配合板403与第二配合板404之间;分风挡板406的转动角度控制在0-180°的范围之间。
一种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冷藏室的制冷模式;制冷模式包括均温模式和精细存储模式;若选择均温模式,则进入步骤二;若选择精细存储模式,则进入步骤三;
步骤二、1)设定开机点温度为TON,TON=TS+TC1,TS表示为设定温度,TC1表示为开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设定停机点温度为TOFF,TOFF=TON-TC2,TC2表示为停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上述TON及TOFF为制冷行业冰箱的通用设定方式;
2)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所测温度t2,并计算t1与t2之间的算术平均值t0,即
Figure BDA0002153100260000101
3)判断t0是否大于TON;当t0≥TON时,送风风门303打开送风口202,开始制冷并向冷藏室输入冷风;同时分别判断t1、t2与TON之间的数值大小;
a.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二送风腔道206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203向冷藏室内输入;
b.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一送风腔道203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二送风腔道206向冷藏室内输入;
c.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处于第一配合板403的中间线位置,即冷风都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203和第二送风腔道206向冷藏室内输入;
当第一空间601及第二空间602同时输入冷风时,每隔10min后判断第一空间601与第二空间602之间的降温速度ΔT,ΔT为每隔10min后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所测温度t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所测温度t2相减所得;
再判断前一个10min所得的降温速度ΔT与后一个10min所得的降温速度ΔT之间的大小;
a.当ΔT>ΔT时,分风挡板406向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一侧旋转15°,即减少第一空间601的输入风量;
b.当ΔT<ΔT时,分风挡板406向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一侧旋转15°,即减少第二空间602的输入风量;
c.当ΔT=ΔT时,分风挡板406保持不动;
4)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所测温度t2,当t1=TS且t2=TS时,分风挡板406保持所处状态不变;
当t1≤TOFF-1,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一送风腔道203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关闭第一送风腔道203;
当t2≤TOFF-1,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二送风腔道206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关闭第二送风腔道206;
当t1≤TOFF-1,t2≤TOFF且t0≤TOFF时,送风风门303关闭送风口202,冷藏室制冷结束;
步骤三、1)设定开机点温度为TON,TON=TS+TC1,TS表示为设定温度,TC1表示为开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设定停机点温度为TOFF,TOFF=TON-TC2,TC2表示为停机点温度的可调节参数;上述TON及TOFF为制冷行业冰箱的通用设定方式;
2)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所测温度t2、第三温度传感器11的所测温度t3
当t1、t2任意温度大于TON时,送风风门303打开送风口202,开始制冷并向冷藏室输入冷风;同时分别判断t1、t2与TON之间的数值大小;
a.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二送风腔道206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203向冷藏室内输入;
b.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一送风腔道203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二送风腔道206向冷藏室内输入;
c.当t1≥TON且t2>TON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处于第一配合板403的中间线位置,即冷风都能通过第一送风腔道203和第二送风腔道206向冷藏室内输入;
3)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所测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10的所测温度t2、第三温度传感器11的所测温度t3
当t1、t2均小于TOFF时,判断t3与TOFF之间的差值;
a.当t3-TOFF<1时,送风风门303关闭送风口202,冷藏室制冷结束;
b.当t3-TOFF>1时,风量分配机构4的分风挡板406旋转至第一配合板403靠近第一送风腔道203一侧的边棱位置,即冷风只能通过第二送风腔道206向冷藏室内输入,直到t3-TOFF<1时,送风风门303关闭送风口202,冷藏室制冷结束。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冰箱,包括冰箱箱体(6);所述冰箱箱体(6)包括冷藏室;所述冷藏室内从上之下并排装设有一第一玻璃隔架(7)和一第二玻璃隔架(8);所述冷藏室的内腔通过第一玻璃隔架(7)和第二玻璃隔架(8)从上至下分隔成一第一空间(601)、一第二空间(602)和一第三空间(603);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藏室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前盖板(1)和卡装有前盖板(1)一表面的风道基板(2);所述风道基板(2)的一表面设置有一送风腔室(201);所述送风腔室(201)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下部;
所述风道基板(2)的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一送风腔道(203);所述第一送风腔道(203)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上部;所述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下端与送风腔室(201)的上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上部设置有一第一出风口(204)和一第二出风口(205);所述第一出风口(204)和第二出风口(205)分别开设于风道基板(2)的一相对侧棱处;所述第一出风口(204)及第二出风口(205)的位置与第一空间(60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风道基板(2)的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二送风腔道(206);所述第二送风腔道(206)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中部;所述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下端与送风腔室(201)的上端部相连通;所述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下端部与第一送风腔道(203)的下端部并排设置;所述第二送风腔道(206)、第一送风腔道(203)以及送风腔室(201)之间的连接处装设有一风量分配机构(4);所述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上部设置有一与第二空间(602)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出风口(207);所述第三出风口(207)设置于风道基板(2)的一侧棱处;
所述第一空间(601)内、第二空间(602)内和第三空间(603)内分别装设有一第一温度传感器(9)、一第二温度传感器(10)、一第三温度传感器(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9)、第二温度传感器(10)和第三温度传感器(11)均设置于前盖板(1)的另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腔室(201)的下部设置有一相连通的送风口(202);所述送风口(202)内装设有一相适配的送风组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3)包括风门安装框(301)和固定座(302);风门安装框(301)通过固定座(302)装设于送风口(202)内;风门安装框(301)上装设有一送风风门(303);送风风门(303)的一侧棱连接于一风门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轴上;风门驱动组件固定内嵌于风门安装框(301)的一侧棱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基板(2)的另一侧棱处开设有一与第三出风口(207)位置相对应的第四出风口(208);所述第四出风口(208)与第二送风腔道(206)的上部通过一送风过渡管(5)相连通;所述送风过渡管(5)固定架设于第一送风腔道(20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分配机构(4)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安装板(401);两所述安装板(401)之间通过一支撑板(402)相连接;一所述安装板(401)的一边沿平行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第一配合板(403);另一所述安装板(401)的一边沿平行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第二配合板(404);两所述安装板(401)之间装设有一驱动组件(405);所述驱动组件(405)的动力输出端装设有一分风挡板(406);所述分风挡板(406)设置于第一配合板(403)与第二配合板(404)之间。
CN201921236674.6U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冰箱 Active CN210320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6674.6U CN210320791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36674.6U CN210320791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0791U true CN210320791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36674.6U Active CN210320791U (zh) 2019-08-01 2019-08-01 一种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07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5628A (zh) * 2019-08-01 2019-09-27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85628A (zh) * 2019-08-01 2019-09-27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2750B (zh) 一种风冷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3851875B (zh) 一种冰箱冷藏室的控制方法
CN109708383B (zh) 一种用于风冷冰箱的风道组件结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207922650U (zh) 侧面送回风式冷柜
US10935302B2 (en) Air volume adjustment device for refrigerator
CN106679322B (zh) 机械旋钮控制冰箱运行的方法
CN210320791U (zh) 一种冰箱
WO2023098247A1 (zh) 制冷设备的湿度控制方法
WO2024026579A1 (zh) 恒温酒柜恒温酒柜
CN110285628A (zh) 一种冰箱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7101453A (zh) 冰箱的温度控制方法、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399660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其冰箱
CN112728847A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109516A1 (zh) 具有磁场保鲜装置的制冷设备
CN106839575A (zh) 一种风冷无霜卧式冷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459818A (zh) 一种车辆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CN115014040A (zh) 冰箱的控制方法和冰箱
CN113834259A (zh) 双风机极冻风道、极冻方法及冰箱
CN110332752A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其冰箱
CN214371159U (zh) 一种冰箱
CN113375396B (zh) 冷柜以及温度调节控制方法
CN109579419A (zh) 具有制冰结构的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18238000U (zh) 一种冰箱冷藏风道及冰箱
CN111964337B (zh) 一种风道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05407A (zh) 具有独立间室的冰箱发酵方法及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