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0533U -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0533U
CN210320533U CN201920606530.9U CN201920606530U CN210320533U CN 210320533 U CN210320533 U CN 210320533U CN 201920606530 U CN201920606530 U CN 201920606530U CN 210320533 U CN210320533 U CN 210320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outdoor
air
air inle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65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树涛
郭委
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65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053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2171 priority patent/WO202022052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0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0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所述风道装置包括壳体、风道、可转动设置在风道内的隔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时,室内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室内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室内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处于第二位置时,室内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室内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连通,且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本实用新型可转动隔板使风道可变,在用于空调一体机时实现空调功能和换新风功能的切换,且换新风时由风道参与换风,相比现有仅在窗式空调室内侧开设一个小孔使微量的新风可以进入室内的方案,换新风效果大大提高。

Description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风道装置的结构改进,以及具有该风道装置的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空调一体机是相对空调分体机而言,组成系统的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节流部件、四通阀、管路和其他所有系统部件都在一个整体的壳体里面,壳体内形成有风道,并在壳体的室内侧设置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内风机,壳体的室外侧设置室外进风口、室内进风口和室外风机,常见的窗式空调就是空调一体机的一种。
空调一体机以其造型简单、安装方便并节省空间(无需寻找空间安装外机)、便于移动且运行噪音小,给生活带来重大的便利,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场合和人群认可,尤其是对于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的地区和家庭。
众所周知,为达到良好的制冷制热效果,并节能降耗,空调开启时,室内门窗通常是关闭的,而随着用户的呼吸,时间久了,室内氧气含量越来越低,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导致空气不清新、甚至憋闷。若此时打开门窗,会造成能量损失,影响室内温度,而且在室外空气质量差时,比如雾霾天气,打开门窗更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新风机,新风机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能够使室内空气产生循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证进入室内的空气洁净健康,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然而,采用新风机来向室内输入新风,一方面会占用室内空间,另一方面新风机需要另外购置,增加了用户使用成本。而现有技术中空调一体机,以窗式空调器为例,没有既可以实现空调功能,又可以实现新风机功能的空调产品,已有的方案仅是在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开设一个小孔(孔径太大会影响制冷制热效果、增加能耗),使微量的新风可以进入室内,换气效果差,和专用的新风机换气效果无法相提并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空调一体机存在的不能既可以实现空调功能,又可以实现换新风功能这一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风道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室内侧和室外侧,所述室内侧上形成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外侧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
风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所述风道装置还包括:
隔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隔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且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且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相对设置。
为便于实现隔板的转动,所述风道装置还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隔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部件为电机,以电动驱动所述隔板转动。
又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中,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再进一步地,为使所述隔板转动平稳,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线的第二转轴,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中。
由于所述隔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是为了阻断室内侧的风口与室外侧的风口的连通,以使所述风道形成独立的室内侧的风道部分和室外侧的风道部分,为有效保证所述隔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阻断效果,在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隔板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轮廓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隔板为与所述壳体相适配的长方形板,在所述壳体的四个周向侧板中,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的两个周向侧板的内壁上与所述隔板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弧形的导向槽,用于对所述隔板的转动进行导向,以减小长方形板状隔板转动开始时其棱角处与壳体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风道装置,所述风道装置为上述的风道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道装置的壳体内设置可转动的隔板,当隔板处于第一位置时,风道装置的室内进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室内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且室内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室内出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仅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连通,室外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连通,从而将风道装置的风道分隔成室内侧部分和室外侧部分,两部分风道互不影响,满足在空调一体机上实现空调功能;当隔板处于第二位置时,室内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连通,室内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连通,且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即将风道装置的风道分隔成室内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共处的风道部分用于室内浊风排风,以及室内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共处的另一风道部分用于室外新风进风,两部分风道互不影响,满足在空调一体机上实现换新风功能;则本实用新型通过可转动的隔板使内部风道可变,从而在用于空调一体机时实现空调功能和换新风功能的切换,且实现换新风功能时由风道参与换风,相比现有仅在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开设一个小孔使微量的新风可以进入室内的方案,换新风效果大大提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的风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当其风道装置的隔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竖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当其风道装置的隔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竖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一体机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至图3,图示了示例性空调一体机1000。更具体地说,空调一体机1000是窗式空调器。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一体机1000可以是任何其他空调一体机,例如移动空调、柜式空调一体机等。
空调一体机1000主要包括制冷制热系统、风道装置1200、室内风机1300、室外风机1400、室内侧面板1500和室外侧面板1600。
具体地,结合参考图4至图6,风道装置1200是空气流动的通道装置,其主要包括壳体1210和风道1220,其中,壳体1210具有室内侧1211和室外侧1212两部分,室内侧1211上形成有室内进风口1213和室内出风口1214,室外侧1212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1215和室外出风口1216;风道1220形成在壳体1210内;室内进风口1213、室内出风口1214,室外进风口1215和室外出风口1216均与风道1220相连通;制冷制热系统1100是空调实现制冷或制热功能的系统组件,其包括室内换热器1100、室外换热器1700、压缩机,节流部件、四通阀、管路等系统部件,室内换热器1100及室内风机1300位于风道1220内并安装在室内进风口1213处,室外换热器1700和室外风机1140位于风道1220内并安装在室外进风口1215处,两个换热器通过节流装置、四通阀、管路和压缩机连接,制冷制热原理同现有技术,不做详细阐述,且节流装置、四通阀、管路和压缩机设置同现有技术,图3中省略示出;室内侧面板1500安装在壳体1210的室内侧1211上,其上设有与室内进风口1213、室内出风口1214相对应的风口,室外侧面板1600安装在壳体1210的室外侧1212上,其上设有与室外进风口1215、室外出风口1216相对应的风口,室内侧面板1500和室外侧面板1600作为空调一体机1000的主要外观部件,其结构也同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室内侧面板1500和室外侧面板1600与风道装置1200的壳体1210共同构成空调一体机1000的外壳。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参考图5和图6,同时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装置还包括隔板1230,以实现空调一体机1000同时具有新风功能,且与空调功能可进行切换。具体地,隔板1230可转动地设置在风道1220内,且隔板1230具有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同时,当隔板1230处于第一位置A时,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此时隔板1230垂直于壳体1210的长度延伸方向,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内出风口1214连通,室外进风口1215与室外出风口1216连通,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外进风口室外进风口1215断开连通、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外出风口1216断开连通,且室内出风口1214与室外进风口1215断开连通、室内出风口1214与室外出风口1216断开连通,从而使风道1220被隔板1230分隔成室内侧部分1221和室外侧部分1222,两部分风道内气流互不影响,气流流向如图5中空心箭头所示,满足空调一体机本身的空调功能的实现,此时隔板1230相当于比如现有窗式空调器的中隔板;当隔板1230处于第二位置B时,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此时隔板1230转动至平行于壳体1210的长度延伸方向,此时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外出风口1216连通,室内出风口1214与室外进风口1215连通,且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内出风口1214断开连通、室外进风口1215与室外出风口1216断开连通,即隔板1230将风道1220分隔成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外出风口1216共处的风道部分1223,以及室内出风口与室外进风口共处的另一风道部分1224,风道部分1223用作换新风功能时室内浊风的排风通道,风道部分1224用作换新风功能时室外新风的进风通道,两部分风道内气流互不影响,气流流向如图6中空心箭头所示,满足在空调一体机上实现换新风功能。当需要空调功能与换新风功能进行切换时,只需旋转隔板1230使其到达第一位置A或第二位置B即可,便于实现,且实现换新风功能时由整个风道1220参与换风,相比现有仅在窗式空调器的室内侧开设一个小孔使微量的新风可以进入室内的方案,换新风效果大大提高。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室内出风口1214与室外进风口1215相对设置,室内进风口1213与室外出风口1216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实现换新风功能时,室外新风进风路径和室内浊风排风路径均尽可能最短,从而使得进风和排风顺畅;另外本实施例中室内出风口1214位于室内进风口1213的上方,室外进风口1215位于室外出风口1216的上方,本实施例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制。
对于隔板1230的转动,可手动操作或者电动实现,为实现隔板1230的转动,本实施例风道装置1200还包括转动驱动部件1240,用于驱动隔板1230转动。转动驱动部件1240可以为手动摇把或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其优选为电机,以实现隔板1230转动的电动驱动,可通过无线遥控或直接按动开关实现电机动作。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隔板1230上设有第一转轴1231,壳体1210上对应设有第一轴孔,第一转轴123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轴孔中,且第一转轴1231的一端与电机,即上述转动驱动部件1240的输出轴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壳体1210的外壁上。第一转轴1231可以与隔板1230为一体结构,成型在隔板1230的侧部,也可以为一独立转轴,穿设在隔板1230内,并与隔板1230固定连接为一体。
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第一种方式,即第一转轴1231与隔板1230为一体结构,成型在隔板1230的侧部,为保证隔板1230运行平稳,在隔板1230上还设有与第一转轴1231同轴线的第二转轴1232,壳体1210上对应设有第二轴孔,第二转轴123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轴孔中。
由于隔板1230处于第一位置A时,是为了阻断室内侧的风口(室内进风口1213、室内出风口1214)与室外侧的风口(室外进风口1215、室外出风口1216)的连通,以使风道1220形成独立的室内侧部分1221和室外侧部分1222,为有效保证隔板1230处于第一位置A时的阻断效果,隔板1230处于第一位置A时,其周向侧面与壳体1210的内壁贴合。
对于风道装置1200的壳体1210,其轮廓形状可以为长方体,也可以为圆柱体,本实施例中,由于是以窗式空调器为例,如图1至6所示,壳体1210为长方体,相应地,隔板1230为与壳体1210相适配的长方形板,且如图5和图6所示,在壳体1210的四个周向侧板中,与第一转轴1231的轴线平行的两个周向侧板的内壁上设有弧形的导向槽1217,且导向槽1217位于所述两个周向侧壁的内壁上与隔板1230相贴合的部位,用于对隔板1230的转动进行导向,以减小隔板1230为长方形板时在转动开始阶段其棱角处与壳体1210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使隔板1230转动顺畅、可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风道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室内侧和室外侧,所述室内侧上形成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外侧上形成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
风道,形成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均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装置还包括:
隔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隔板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且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连通,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连通,且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均断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出风口与所述室外进风口相对设置,所述室内进风口与所述室外出风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装置还包括转动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隔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驱动部件为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孔中,且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线的第二转轴,所述壳体上对应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隔板的周向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轮廓形状为长方体,所述隔板为与所述壳体相适配的长方形板,在所述壳体的四个周向侧板中,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平行的两个周向侧板的内壁上与所述隔板相贴合的部位设有弧形的导向槽,用于对所述隔板的转动进行导向。
9.一种空调一体机,包括风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道装置。
CN201920606530.9U 2019-04-29 2019-04-29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Active CN210320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6530.9U CN210320533U (zh) 2019-04-29 2019-04-29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PCT/CN2019/102171 WO2020220527A1 (zh) 2019-04-29 2019-08-23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6530.9U CN210320533U (zh) 2019-04-29 2019-04-29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0533U true CN210320533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7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6530.9U Active CN210320533U (zh) 2019-04-29 2019-04-29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0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14381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111854129A (zh)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CN111623421A (zh) 一体式空调
CN213514290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3944956A (zh) 空调室内机
EP4130586A1 (en) Wall-mounted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0320533U (zh)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CN21403868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7482887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814376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0320534U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一体机
WO2020220527A1 (zh) 风道装置及空调一体机
US20220214058A1 (en) Air duct assembly and integrated air conditioner
CN210601929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76306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5260434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4148152U (zh) 换气组件、换气装置和空调系统
CN213955444U (zh) 一种新风结构、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3514120U (zh) 空调内机、空调器
CN218915156U (zh) 一种移动空调器
CN216346968U (zh) 空气调节设备
CN218209806U (zh) 空调器
CN218154484U (zh) 空调器
CN215002143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空调器
CN21592983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