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8567U -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 Google Patents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8567U
CN210318567U CN201920921590.XU CN201920921590U CN210318567U CN 210318567 U CN210318567 U CN 210318567U CN 201920921590 U CN201920921590 U CN 201920921590U CN 210318567 U CN210318567 U CN 210318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pening
cavity
chamber
sealing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15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楚鹏
谢谊
江宇
何柏凡
甘婵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anhe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15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8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8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856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当第一阀芯堵住第一开口时,流体无法从第一进入腔中进入排出腔中,如此,使得比例阀处于关闭状态;当移动阀杆时,第一阀芯在阀杆的带动下,打开第一开口,使得第一进入腔与排出腔为连通状态,此时,流体从第一进入腔中进入排出腔中,如此,使得比例阀处于开启状态。由于第一阀芯的周边延伸设有密封边,且密封边变形后,会与第一开口的周边密封配合,因此,当排出腔中的压力增大时,压力挤压密封边,使之发生折弯变形,变形后的密封边会贴合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使得第一开口被堵住,有效防止流体从排出腔中回流至第一进入腔中,保证比例阀更加安全运行。

Description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气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背景技术
比例阀是一种控制流体流量、压力装置。在普通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上,用比例电磁铁替代原有的控制部分,按输入的电气信号连续地、按比例地对流体的压力、流量或方向进行控制。常规的比例阀主要分为动磁铁和动铁芯两种,两种比例阀均包括阀芯,当阀芯处于打开状态时,若出气腔中的压力突然增大,流体会从传统的阀芯处反流至进气腔中,从而严重影响比例阀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能够有效防止流体发生回流。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比例阀,包括: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上设有第一进入腔、排出腔及与所述第一进入腔连通设置的排出口,所述第一进入腔通过第一开口与所述排出腔连通设置;阀杆,所述阀杆插入所述第一进入腔与所述排出腔中,所述阀杆能在所述第一进入腔与所述排出腔中上下移动;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排出腔中,且所述第一阀芯装设在所述阀杆上,所述第一阀芯用于堵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及密封边,所述密封边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上,且所述密封边沿着所述第一阀芯周向设置,当所述第一开口为打开状态时,所述密封边变形后,能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周边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比例阀,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阀芯的周边延伸设有密封边,且密封边变形后,会与第一开口的周边密封配合,因此,当排出腔中的压力增大时,压力挤压密封边,使之发生折弯变形,变形后的密封边会贴合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使得第一开口被堵住,有效防止流体从排出腔中回流至第一进入腔中,保证比例阀更加安全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边朝向所述阀杆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第一阀芯的周向设置。如此,使得密封边更好地贴合在第一开口周边,从而使得比例阀更好地实现防止回流功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上设有第一插槽,且所述第一插槽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阀杆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阀杆插入所述第一插槽中时,所述第一凸起卡入所述第一卡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例阀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套接在所述阀杆上,且所述隔膜周边连接在所述第一阀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杆的端部设有第一导气孔,且所述阀杆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气孔连通的第二导气孔,所述第二导气孔与所述第一阀体分别位于所述隔膜的相对两侧。如此,维持隔膜空气侧的压力稳定,避免因负压而导致阀杆难以移动,这样,使得比例阀开启更加顺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比例阀还包括第一导磁板,所述第一导磁板盖设在所述隔膜上,且所述第一导磁板上设有与所述阀杆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比例阀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阀杆传动配合,所述阀杆上设有抵触部,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抵触部抵触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远离所述抵触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入腔的腔壁或者所述排出腔的腔壁抵触配合,所述第一阀芯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堵住所述第一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一线圈、第一定轴及第一动轴,所述第一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动轴位于所述第一线圈内,且所述第一动轴能在所述第一线圈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定轴与所述阀杆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轴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沿着所述第一动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如此,将第一动轴设计成中空结构,降低第一动轴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使得阀杆移动更加灵活,控制性能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还用于与大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杆上设有抵触凸部,所述阀杆穿入所述第一通孔中时,所述抵触凸部与所述第一动轴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导套,所述第一线圈套设在所第一导套外,所述第一动轴位于所述第一导套内。如此,使得第一动轴移动更加顺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杆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进入腔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进入腔的腔壁限位配合。
一种比例阀总成,包括控制阀与以上所述的比例阀,所述控制阀包括控制阀本体及与所述第一阀体连接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上设有第二进入腔及通过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进入腔连通的阀门进入口,所述第二进入腔还与所述第一进入腔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本体用于堵塞或者打开所述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比例阀总成,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阀芯的周边延伸设有密封边,且密封边变形后,会与第一开口的周边密封配合,因此,当排出腔中的压力增大时,压力挤压密封边,使之发生折弯变形,变形后的密封边会贴合在第一开口的周边,使得第一开口被堵住,有效防止流体从排出腔中回流至第一进入腔中,保证比例阀更加安全运行。同时,在比例阀上设置控制阀,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阀,以增加比例阀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比例阀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比例阀总成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比例阀总成一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比例阀总成另一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阀杆、隔膜及第一阀芯配合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比例阀,110、第一阀体,111、第一进入腔,112、排出腔,113、排出口,114、第一开口,115、第二安装槽,120、阀杆,121、第一导气孔,122、第二导气孔,123、抵触部,124、限位部,125、第一安装槽,126、第一卡槽,127、抵触凸部,130、第一阀芯,131、第一插槽,132、第一凸起,140、隔膜,141、安装凸部,150、第一驱动组件,151、第一支架,152、第一定轴,1521、第二通孔,153、第一动轴,1531、第一通孔,154、第一线圈,155、第一导套,160、第一弹性件,170、第一导磁板,171、第一导向孔,180、密封边,181、凹槽,200、控制阀,210、第二阀体,211、第二进入腔,212、阀门进入口,213、第二开口,220、第二动轴,221、第二卡槽,230、第二阀芯,231、第二插槽,232、第二凸起,233、套盖,240、第二驱动组件,241、第二支架,242、第二定轴,243、第二线圈,244、第二导套,250、第二弹性件,260、第二导磁板,261、第二导向孔,27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比例阀100,包括:第一阀体110、阀杆120、第一阀芯130及密封边180。第一阀体110上设有第一进入腔111、排出腔112及与第一进入腔111连通设置的排出口113。第一进入腔111通过第一开口114与排出腔112连通设置。阀杆120插入第一进入腔111与排出腔112中,阀杆120能在第一进入腔111与排出腔112中上下移动。第一阀芯130位于排出腔112中,且第一阀芯130装设在阀杆120上,第一阀芯130用于堵住或者打开第一开口114。密封边180设置在第一阀芯130上,且密封边180沿着第一阀芯130周向设置。当第一开口114为打开状态时,密封边180变形后,能与第一开口114的周边密封配合。
上述的比例阀100,当第一阀芯130堵住第一开口114时,第一进入腔111与排出腔112被隔断,此时,流体无法从第一进入腔111中进入排出腔112中,如此,使得比例阀100处于关闭状态;当移动阀杆120时,第一阀芯130在阀杆120的带动下,打开第一开口114,使得第一进入腔111与排出腔112为连通状态,此时,流体从第一进入腔111中进入排出腔112中,如此,使得比例阀100处于开启状态。由于第一阀芯130的周边延伸设有密封边180,且密封边180变形后,会与第一开口114的周边密封配合,因此,当排出腔112中的压力增大时,压力挤压密封边180,使之发生折弯变形,变形后的密封边180会贴合在第一开口114的周边,使得第一开口114被堵住,有效防止流体从排出腔112中回流至第一进入腔111中,保证比例阀100更加安全运行。同时,当第一阀芯130堵住第一开口114时,密封边180也同样贴合在第一开口114的周边,如此,本实施例的比例阀100在关闭状态时,通过第一阀芯130与密封边180两种双层密封,使得第一开口114得到完全封堵,有利于提高比例阀100的密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密封边180为弹性边,当排出腔112中的压力增大时,压力能够挤压该弹性边发生折边变形,其中,密封边180的材料可为TPO(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U(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或者其他弹性材料。
具体地,密封边180沿着第一阀芯130延伸形成环状结构,且该环状结构的直径从密封边180靠近第一阀芯130的一端至密封边180远离第一阀芯130的一端逐渐增大,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密封边180呈或者近似呈碗状倒扣在排出腔112的腔壁上,如此,当排出腔112内的压力增大时,该压力作用在密封边180上,使得密封边180呈收缩趋势,从而使得密封边180更加紧密贴合在第一开口114周边。其中,本实施的密封边180的侧面可为锥形曲面、外凸曲面或者为内凹曲面。
具体地,第一阀芯130的周边向外延伸形成密封边180,即,密封边180与第一阀芯130一体结构,如此,有利于改善第一阀芯130与密封边180的结合强度,提高比例阀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第一阀芯130与密封边180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密封边180朝向阀杆120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181。凹槽181沿着第一阀芯130的周向设置。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在密封边180朝向阀杆120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181,便于密封边180更加容易朝向阀杆120方向折弯变形,使得密封边180更好地贴合在第一开口114周边,从而使得比例阀100更好地实现防止回流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与图5,第一阀芯130上设有第一插槽131,且第一插槽131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凸起132。阀杆120的侧面设有第一卡槽126,阀杆120插入第一插槽131中时,第一凸起132卡入第一卡槽126中。由此可知,在第一阀芯130安装过程中,只需将阀杆120插入第一插槽131中,并使第一凸起132卡入第一卡槽126中即可,如此,方便了第一阀芯130的安装操作,极大提高了比例阀100的组装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32在第一插槽131的槽壁上沿着第一阀芯130的周向设置;同时,第一卡槽126沿着阀杆120的周向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比例阀100还包括隔膜140。隔膜140套接在阀杆120上,且隔膜140周边连接在第一阀体110上。本实施例在阀杆120与第一阀体110之间设置隔膜140,覆盖阀杆120与第一阀体110之间的缝隙,避免第一进入腔111中的流体从阀杆120与第一阀体110之间的缝隙处渗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阀杆120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25,隔膜14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25内,同时,第一阀体110上设有第二安装槽115,隔膜140上设有安装凸部141,安装凸部141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15内。其中,第一安装槽125沿着阀杆120的周向设置,且安装凸部141沿着隔膜140的周向设置,此时,对应的第二安装槽115为环形槽。
进一步地,阀杆120的端部设有第一导气孔121,且阀杆120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导气孔121连通的第二导气孔122,第二导气孔122与第一阀体110分别位于隔膜140的相对两侧。在比例阀100工作过程中,隔膜140的一侧为流体,隔膜140的另一侧为空气,当比例阀100开启时,隔膜140随着阀杆120移动,会扩大空气侧的空间,导致隔膜140一侧很容易形成负压。本实施例在阀杆120的端部设有第一导气孔121,其侧面设有第二导气孔122,通过第二导气孔122与第一导气孔121,将空气依次从第一导气孔121、第二导气孔122中吸入,并将空气补充至隔膜140一侧,维持隔膜140空气侧的压力稳定,避免因负压而导致阀杆120难以移动,如此,在阀杆120上设有第一导气孔121与第二导气孔122,使得比例阀100开启更加顺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与图4,比例阀100还包括第一导磁板170,第一导磁板170盖设在隔膜140上,且第一导磁板170上设有与阀杆120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孔171。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导磁板170,使得阀杆120稳定在第一导向孔171中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比例阀100启闭更加稳定、顺畅。同时,通过第一导磁板170,将隔膜140的周边固定在第一阀体110上,避免隔膜140随阀杆120移动而导致隔膜140的周边脱离第一阀体110,有利于隔膜140实现稳定隔离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比例阀10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50与第一弹性件160。第一驱动组件150与阀杆120传动配合。阀杆120上设有抵触部123。第一弹性件160与抵触部123抵触配合。第一弹性件160远离抵触部123的一端与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或者排出腔112的腔壁抵触配合,第一阀芯130通过第一弹性件160堵住第一开口114。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比例阀100工作方式为:初始状态下,第一弹性件160一端抵在抵触部123上,第一弹性件160另一端抵在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或者排出腔112的腔壁上,此时,第一阀芯130在第一弹性件160的作用下抵在排出腔112的腔壁上,即第一阀芯130堵住第一开口114;当启动第一驱动组件150时,第一驱动组件150会作用在阀杆120上一个推力,若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60的弹力时,阀杆120带动第一阀芯130移动,此时,第一开口114处于打开状态,即比例阀100为工作状态;由于阀杆120移动,会压缩第一弹性件160,因此,第一弹性件160的弹力会随之增大,若第一弹性件160的弹力增大至与该推力相等时,第一阀芯130则保持不动,如此,维持流体稳定输出。其中,第一驱动组件150可为动磁铁电磁铁或者动铁芯电磁铁。同时,第一弹性件160可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弹性件160可位于第一进入腔111中或者位于排出腔112中。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60为弹簧,该弹簧位于第一进入腔111中,弹簧套设在阀杆120上,且弹簧一端抵触在抵触部123上,弹簧另一端抵触在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上。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150包括第一支架151、第一线圈154、第一定轴152及第一动轴153。第一定轴152设置在第一支架151上。第一动轴153位于第一线圈154内,且第一动轴153能在第一线圈154内上下移动,第一动轴153分别与第一定轴152与阀杆120抵触配合。由此可知,比例阀100工作时,第一线圈154通入电流,第一线圈154产生的电磁力驱使第一动轴153移动,若该电磁力大于第一弹性件160的弹力时,第一动轴153会带动阀杆120一起移动,并压缩第一弹性件160,使得第一阀芯130脱离第一开口114处,从而使得第一开口114被打开。同时,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架151上设有第一定轴152,使得第一动轴153在第一定轴152与阀杆120之间上下移动,有效限制第一动轴153的移动范围,有利于第一驱动组件150安全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动轴153的材料为导磁材料。
更进一步地,请参考图3,第一动轴153上设有第一通孔1531。第一通孔1531沿着第一动轴153的轴线方向设置。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动轴153为中空结构,将第一动轴153设计成中空结构,降低第一动轴153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使得阀杆120移动更加灵活,控制性能更好。同时,将第一动轴153设计成中空结构,减轻第一动轴153整体重力,有利于第一线圈154产生的电磁力推动第一动轴153移动,从而有利于降低第一线圈154的能耗。此外,中空结构的第一动轴153会形成特殊的磁路,满足磁力变化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定轴152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531连通设置的第二通孔1521。第二通孔1521还用于与大气连通。如此,通过第二通孔1521,使得第一线圈154内与大气连通,维持第一线圈154内的压力稳定,极大减少第一动轴153在第一线圈154内移动的空气阻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与图5,阀杆120上设有抵触凸部127。阀杆120穿入第一通孔1531中时,抵触凸部127与第一动轴153抵触配合。如此,通过第一通孔1531,将第一动轴153套设在阀杆120上,避免第一动轴153在推动阀杆120过程中发生左右晃动,这样,有利于第一动轴153更加稳定推动阀杆120上下移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动轴153与阀杆120的抵触配合方式还可为:第一动轴153的端部与阀杆120的端部直接抵触配合;或者,第一动轴153插入阀杆120中,且第一动轴153的端部与阀杆120内的凸起结构抵触配合;又或者,第一动轴153与阀杆120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50还包括第一导套155,第一线圈154套设在所第一导套155外,第一动轴153位于第一导套155内。如此,通过第一导套155,使得第一动轴153移动更加顺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套155套设在阀杆120上,且第一导套155盖设在隔膜140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阀杆120上设有限位部124。限位部124位于第一进入腔111中,限位部124与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限位配合。如此,通过限位部124,限制阀杆120的移动范围,避免阀杆120移动过量而导致第一阀芯130直接撞击在排出腔112的腔壁上。
进一步地,限位部124与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限位配合时,密封边180变形后,能与第一开口114周边密封配合,如此,避免阀杆120移动量过大而导致密封边180无法贴合在第一开口114的周边。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及图3,一种比例阀总成,包括控制阀200与以上任意实施例中的比例阀100。控制阀200包括控制阀本体及与第一阀体110连接的第二阀体210。第二阀体210上设有第二进入腔211、及通过第二开口213与第二进入腔211连通的阀门进入口212,第二进入腔211还与第一进入腔111连通设置,控制阀本体用于堵塞或者打开第二开口213。
上述的比例阀总成,通过控制阀本体,控制第二开口213的启闭状态,准确控制流体进入比例阀100的状况。在第二开口213为打开状态时,流体从第二进入腔211中进入阀门进入口212中,当第一阀芯130堵住第一开口114时,第一进入腔111与排出腔112被隔断,此时,流体无法从第一进入腔111中进入排出腔112中,如此,使得比例阀100处于关闭状态;当移动阀杆120时,第一阀芯130在阀杆120的带动下,打开第一开口114,使得第一进入腔111与排出腔112为连通状态,此时,流体接着从第一进入腔111中进入排出腔112中,如此,使得比例阀100处于开启状态。由于第一阀芯130的周边延伸设有密封边180,且密封边180变形后,会与第一开口114的周边密封配合,因此,当排出腔112中的压力增大时,压力挤压密封边180,使之发生折弯变形,变形后的密封边180会贴合在排出口113的周边,使得排出口113被堵住,有效防止流体从排出腔112中回流至第一进入腔111中,保证比例阀100更加安全运行。同时,在比例阀100上设置控制阀,其目的在于,通过控制阀,以增加比例阀100的密封效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体110与第二阀体210为一体结构。其中,控制阀200可为比例阀100、截止阀、蝶阀、切断阀或者其他控制阀200。
进一步地,控制阀本体包括第二动轴220与第二阀芯230。第二阀芯230位于第二进入腔211中,第二阀芯230用于堵住或者打开第二开口213。第二动轴220插入第二进入腔211中,并与第二阀芯230连接,且第二动轴220能在第二进入腔211中上下移动。由此可知,当第二阀芯230堵住第二开口213时,第二进入腔211与阀门进入口212被隔断,此时,流体无法从阀门进入口212处进入第二进入腔211中,如此,使得控制阀200处于关闭状态;当移动第二动轴220时,第二阀芯230在第二动轴220的带动下,打开第二开口213,使得第二进入腔211与阀门进入口212为连通状态,此时,流体从阀门进入口212处进入第二进入腔211中,如此,使得控制阀200处于开启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动轴220的材料为导磁材料。
更进一步地,第二阀芯230上设有第二插槽231,且第二插槽231的槽壁上设有第二凸起232。第二动轴220的侧面设有第二卡槽221,第二动轴220插入第二插槽231中时,第二凸起232卡入第二卡槽221中。如此,极大方便了第二阀芯230的安装操作,有利于提高控制阀200的组装效率。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32在第二插槽231的槽壁上沿着第二阀芯230的周向设置;同时,第二卡槽221沿着第二动轴220的周向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阀本体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240与第二弹性件250。第二驱动组件240与第二动轴220传动配合。第二弹性件250一端抵触在第二进入腔211的腔壁上,第二弹性件250另一端抵触在第二动轴220或者第二阀芯230上。第二阀芯230通过第二弹性件250堵住第二开口213。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控制阀200工作方式为:初始状态下,第二弹性件250一端抵在第二进入腔211的腔壁上,第二弹性件250另一端抵在第二动轴220或者第二阀芯230上,此时,第二阀芯230在第二弹性件250的作用下抵在第二进入腔211的腔壁上,即第二阀芯230堵住第二开口213;当启动第二驱动组件240时,第二驱动组件240作用在第二动轴220上一个推力,若推力大于第二弹性件250的弹力时,第二动轴220带动第二阀芯230移动,此时,第二开口213处于打开状态,即控制阀200为工作状态;由于第二动轴220移动,会压缩第二弹性件250,因此,第二弹性件250的弹力会随之增大,若推力等于第二弹性件250的弹力时,第二阀芯230则保持不动,如此,维持流体稳定输出。其中,第二驱动组件240可为动磁铁电磁铁或者动铁芯电磁铁。同时,第二弹性件250可为弹簧或者弹性橡胶。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50为弹簧,该弹簧位于第二进入腔211中,弹簧套设在第二动轴220上,且弹簧一端抵触在第二阀芯230上,弹簧另一端抵触在第二进入腔211的腔壁上。此外,为了避免弹簧直接作用在第二阀芯230上,在第二阀芯230上套设套盖233,弹簧一端抵触在套盖233上。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240包括第二支架241、第二线圈243及第二定轴242。第二定轴242设置在第二支架241上。第二动轴220位于第二线圈243内,且第二动轴220能在第二线圈243内上下移动,第二动轴220分别与第二定轴242抵触配合。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240还包括第二导套244,第二线圈243套设在所第二导套244外,第二动轴220位于第二导套244内。如此,通过第二导套244,使得第二动轴220移动更加顺畅。同时,第二导套244抵触在第二阀体210上,且第二导套244与第二阀体210之间设有密封圈270。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241与第一支架151为一体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阀200还包括第二导磁板260,第二导磁板260盖设在第二阀体210上,且第二导磁板260上设有与第二动轴220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孔261。由此可知,本实施例通过第二导磁板260,使得第二动轴220稳定在第二导向孔261中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控制阀200启闭更加稳定、顺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磁板260与第一导磁板170为一体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比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阀体(110),所述第一阀体(110)上设有第一进入腔(111)、排出腔(112)及与所述第一进入腔(111)连通设置的排出口(113),所述第一进入腔(111)通过第一开口(114)与所述排出腔(112)连通设置;
阀杆(120),所述阀杆(120)插入所述第一进入腔(111)与所述排出腔(112)中,所述阀杆(120)能在所述第一进入腔(111)与所述排出腔(112)中上下移动;
第一阀芯(130),所述第一阀芯(130)位于所述排出腔(112)中,且所述第一阀芯(130)装设在所述阀杆(120)上,所述第一阀芯(130)用于堵住或者打开所述第一开口(114);及
密封边(180),所述密封边(180)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130)上,且所述密封边(180)沿着所述第一阀芯(130)周向设置,当所述第一开口(114)为打开状态时,所述密封边(180)变形后,能与所述第一开口(114)的周边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边(180)朝向所述阀杆(120)的一侧面上设有凹槽(181),所述凹槽(181)沿着所述第一阀芯(130)的周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膜(140),所述隔膜(140)套接在所述阀杆(120)上,且所述隔膜(140)周边连接在所述第一阀体(1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20)的端部设有第一导气孔(121),且所述阀杆(120)的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气孔(121)连通的第二导气孔(122),所述第二导气孔(122)与所述第一阀体(110)分别位于所述隔膜(140)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50)与第一弹性件(16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50)与所述阀杆(120)传动配合,所述阀杆(120)上设有抵触部(123),所述第一弹性件(160)与所述抵触部(123)抵触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160)远离所述抵触部(1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或者所述排出腔(112)的腔壁抵触配合,所述第一阀芯(13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60)堵住所述第一开口(1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50)包括第一支架(151)、第一线圈(154)、第一定轴(152)及第一动轴(153),所述第一定轴(15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51)上,所述第一动轴(153)位于所述第一线圈(154)内,且所述第一动轴(153)能在所述第一线圈(154)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动轴(153)分别与所述第一定轴(152)与所述阀杆(120)抵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轴(153)上设有第一通孔(1531),所述第一通孔(1531)沿着所述第一动轴(153)的轴线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轴(15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531)连通设置的第二通孔(1521),所述第二通孔(1521)还用于与大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比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20)上设有限位部(124),所述限位部(124)位于所述第一进入腔(111)中,所述限位部(124)与所述第一进入腔(111)的腔壁限位配合。
10.一种比例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阀(200)与权利要求1-9所述的比例阀(100),所述控制阀(200)包括控制阀本体及与所述第一阀体(110)连接的第二阀体(210),所述第二阀体(210)上设有第二进入腔(211)、及通过第二开口(213)与所述第二进入腔(211)连通的阀门进入口(212),所述第二进入腔(211)还与所述第一进入腔(111)连通设置,所述控制阀本体用于堵塞或者打开所述第二开口(213)。
CN201920921590.XU 2019-06-19 2019-06-19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18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1590.XU CN210318567U (zh) 2019-06-19 2019-06-19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1590.XU CN210318567U (zh) 2019-06-19 2019-06-19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8567U true CN21031856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159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318567U (zh) 2019-06-19 2019-06-19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85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756A (zh) * 2019-06-19 2019-09-17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42756A (zh) * 2019-06-19 2019-09-17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CN110242756B (zh) * 2019-06-19 2024-07-19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88880B1 (ko) 용량 제어 밸브
JP7538882B2 (ja) チャージバルブ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空調システム
CN210318567U (zh)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CN109527849B (zh) 一种磁感控制的抽屉式真空储物柜
CN110242756B (zh) 比例阀与比例阀总成
CN110725993A (zh) 一种低水锤电磁阀组件
CN219639444U (zh) 一种电磁阀
CN114508601B (zh) 一种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CN215980840U (zh) 电磁阀及空调设备
CN212297852U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
CN114542969B (zh) 高压瓶阀的电磁阀和高压瓶阀
JP2024510879A (ja) 電磁弁及び電磁弁アセンブリ
CN209800806U (zh) 一种用于喷嘴挡板式定位器的防水排气结构
CN115560080A (zh) 电磁阀及空调设备
CN217234571U (zh) 电磁阀
CN217874248U (zh) 一种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CN215568345U (zh) 膜片组件以及具有该膜片组件的电磁阀
CN218845127U (zh) 气门组件及比例阀
CN220168712U (zh) 电磁阀、电磁阀组件及汽车
CN217355689U (zh) 小型逆止压力开关
CN218992356U (zh) 电磁阀
CN217328485U (zh) 一种电磁阀、制冷设备及汽车
CN212377353U (zh) 先导式电磁阀
CN218207970U (zh) 一种单向阀
CN221170976U (zh) 电磁阀、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19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