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2427U -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 Google Patents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2427U
CN210312427U CN201921003142.8U CN201921003142U CN210312427U CN 210312427 U CN210312427 U CN 210312427U CN 201921003142 U CN201921003142 U CN 201921003142U CN 210312427 U CN210312427 U CN 21031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caliper
workpiece
conveying mechanism
support
workpiece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31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绿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31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2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包括:反向推料组件,设于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前方,包括能够沿工件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料件,该推料件向后伸出时能够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挡料组件,包括能够朝工件传送机构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挡料件,当反向推料组件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挡料件伸出能将工件传送机构上除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外的其它制动钳支架阻挡停留在原位置。该工件分离机构能将传送过程中的两个相邻的制动钳支架进行有效分离,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钳支架的送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钳支架零件是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制动钳支架1的结构,参见图1-2示,为一不规则的异形体,包括支架本体1a,以及位于支架本体1a底部两侧向后延伸的侧部1b,其中,该支架本体1a为一不规则的近似桥形的板件,其两端向下,中间较两端向上,此外,该支架本体1a的上部两侧还设有向前突出的突块1c。
现有制动钳支架自动化生产线中通常包括拉削加工装置和上、下料装置,其中,上、下料装置一般通过传送带对制动钳支架进行输送的,具体地,待加工制动钳支架是从传送带的一端进行上料,然后经传送带输送至第二端,在传送带的第二端处设有机械手,用以将工件从传送带上夹取然后转移至加工部分,如申请号为:CN201510112209.1(授权公告号为:CN10475993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这样《一种汽车制动钳支架的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装置》。但是,现有的输送装置对制动钳支架输送时有一定的问题,由于制动钳支架本身的结构特点,输送过程中的相邻的制动钳支架之间为紧挨排列,这十分不便于机械手对制动钳支架工件进行抓取,如参见图3中,传送过程中的制动钳支架的向后延伸的侧部1b与后方相邻的另一制动钳支架的向前突出的突块1c在上下方向上出现重叠,机械手在抓取过程中,相邻排列的两个制动钳支架之间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干扰,因而,如何将传动过程中的相邻的两个制动钳支架进行有效分离以方便机械手进行夹取,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将传送过程中的两个相邻的制动钳支架进行有效分离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制动钳支架依次排列放置在纵向延伸布置的工件传送机构上并沿该工件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从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该工件分离机构设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位置,包括:反向推料组件,设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前方,包括能够沿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料件,该推料件向后伸出时能够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挡料组件,包括能够朝工件传送机构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挡料件,当反向推料组件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料件伸出能将所述工件传送机构上除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外的其它制动钳支架阻挡停留在原位置。
为了使分离后的制动钳支架能够限定在方便后续机械手进行抓取的预设定位置,还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机构上传送的制动钳支架阻挡停留在的第二设定位置的第二挡料件,其中,第二设定位置位于第一设定位置的前方。
为了有效简化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结构,所述反向推料组件的推料件向前复位后位于所述第二设定位置,复位后的所述推料件形成所述第二挡料件。这种结构设置是以推料件的动作前后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来限定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的第二设定位置和第一设定位置,其避免了额外设置第二挡料件对制动钳支架进行限位阻挡,使得工件分离机构的结构更加简化、紧凑。
为了对挡料组件进行合理布置,所述挡料组件还包括横向设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上方的第二悬架,该第二悬架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料件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为了能够牢靠地对相应的制动钳支架进行阻挡,所述工件传送机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条,制动钳支架通过其底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搁置凹槽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链条上;放置在所述传送链条上的制动钳支架还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内凹槽口,所述第一挡料件包括能将制动钳支架压紧在所述传送链条上的压料板,该压料板的底部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挡料支臂,该两个挡料支臂能插设在制动钳支架的两个内凹槽口中。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
为了对反向推料组件进行合理布置,反向推料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前方的前侧支架,该前侧支架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推料件往复动作的第二驱动装置。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反向推料组件和挡料组件能够相互配合,将传送至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进行有效分离,其中,应用该工件分离机构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可一直处于连续动作状态,将制动钳支架持续地从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当推料件向后伸出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工件传送机构上除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的其它制动钳支架工件也同样能够处于相应的设定位置,这极大地方便了挡料组件进行动作将相应工件精确地阻挡停留在原位置,使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能够进行有效分离,以方便后续机械手对制动钳支架进行夹取,有效提高送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动钳支架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相邻的制动钳支架在传送过程中的配合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省去反向推料组件);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另一角度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链条传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单个链条);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链条传送组件的底部视图(单个链条);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链条传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单个链条);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链条传送组件的剖视图(单个链条);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轨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汽车制动钳支架1的结构为一不规则的异形体,具体包括支架本体1a、位于支架本体1a底部两侧向后延伸的侧部1b以及位于支架本体1a的上部两侧向前突出的突块1c,其中,该支架本体1a为一不规则的近似桥形的板件,其两端向下,中间较两端向上,具体地,制动钳支架1的底部设有两对称布置的搁置凹槽100,两个搁置凹槽100的延伸方向与制动钳支架1的两侧部1b的延伸方向一致。
参见图1-图14,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0、工件传送机构、压料杆组件30、工件分离机构以及链条宽度调节机构,其中,工件传送机构包括至少一组用于放置制动钳支架1的链条传送组件20,该链条传送组件20水平横向设于固定支架10上并能将放置在该链条传送组件20上的制动钳支架1从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压料杆组件30对应设于链条传送组件20的上方,防止制动钳支架在输送过程中出现跳动,实现制动钳支架的稳定有序输送;工件分离机构设于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位置,用于将传送至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进行分离出来以便后续机械手(未示出)进行夹取动作;链条宽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链条传送组件20中两个传送链条21之间的间距,以便于对不同规格的制动钳支架进行输送。
参见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工件传送机构包括两组链条传送组件20,该两组链条传送组件20并排放置在固定支架10上,其中,每组链条传送组件20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条21,制动钳支架1底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搁置凹槽100能分别配合在该两个传送链条21上,具体地,两条传送链条21之间的间距与制动钳支架1的两个搁置凹槽100之间的距离相一致,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使得制动钳支架的两个搁置凹槽100恰好限定在两个传送链条21上,在传送过程中,制动钳支架不会出现左右偏移或前后倾斜问题,进而能够方便机械手的精确抓取。
继续参见图4-图6,链条传送组件20包括两个链条支撑架22,每个链条支撑架22的两端均设有能自由转动的链轮23,传送链条21装配在该链条支撑架22上两个链轮23上,具体地,链条支撑架22为一条形盒体,上述两个链轮23装配在该条形盒体的两端,其中,装配在两个链轮23上的传送链条21分为上下两层,具体地,传送链条21上层外露出条形盒体,而下层收容在该条形盒体内,以防止外物触及到传送链条21。此外,为了防止传送链条21放置到制动钳支架1后发生弯曲而使工件不能顺利输送,条形盒体的上下两壁面上还固定有用于支撑传送链条21的两个链条支撑条24,其中,链条支撑条24可采用耐磨材料制得,具体地,该两个链条支撑条24上下并列设置,并均从条形盒体的一端的链轮23延伸至另一端的链轮23位置,再具体地,两链条支撑条24均通过螺钉连接到条形盒体的上下两壁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位于条形盒体上层的链条支撑条24上还设有用于放置传动链条的条形限位凹槽241,以避免传送链条21在传动过程中脱离链条支撑条24,详见图10-图13。
参见图6,为了带动两个传送链条21同步动作,进而将制动钳支架从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工件传送机构还包括链条驱动装置,该链条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链条传送组件20中两个传送链条21同步动作,在本实施例中,链条驱动装置设于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具体地,链条驱动装置包括设于固定支架10上的驱动电机25,该驱动电机25通过齿轮传动装置驱动连接设于链条支撑架22上的链轮23,其中,每一个链轮23的轴231的一端还设有一个用于带动该链轮23同轴转动的第一驱动齿轮232,该第一驱动齿轮232位于条形盒体的外侧,相应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个沿链条传送组件20的宽度方向设置的传动轴26,该传动轴26沿其轴向间隔设有多个能够随该传动轴26同轴转动的第二驱动齿轮27,其中,各第二驱动齿轮27与对应的链轮23的第一驱动齿轮232相啮合。
参见图5及图9,压料杆组件30,包括第一悬架31以及上下可活动地连接在第一悬架31上的压料杆32,压料杆32的延伸方向与沿链条传送组件20的长度方向一致,每一个链条传送组件20的上方对应设有一个压料杆32,由于本实施中固定支架10上设有两组链条传送组件20,所以压料杆32对应设有两个,该两个压料杆32连接在同一个第一悬架31上。本实施例中的压料杆32的高度是通过升降调节机构33进行调节的,其中,升降调节机构33包括手轮331、丝杆332以及丝杆滑套333,丝杆332穿设在第一悬架31上,丝杆332的上端与手轮331连接,丝杆332的下端与丝杆滑套333螺纹连接,压料杆32连接在丝杆滑套333的底端,当转动手轮331时,丝杆滑套333可带动压料杆32相对丝杆332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压料杆32固定更加牢固,上述第一悬架31为三个,分别沿固定支架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相应地,升降调节机构33为三组,分别对应设于上述三个第一悬架31上。
参见图3,由于制动钳支架本身的结构特点,输送过程中的相邻的制动钳支架之间为紧挨排列,这十分不方便机械手对工件进行抓取,如参见图3中,传送过程中的制动钳支架的向后延伸的侧部1b与后方相邻的另一制动钳支架的向前突出的突块1c在上下方向上出现重叠,机械手在抓取过程中,两个相邻的制动钳之间难以避免地会出现干扰,所以需要将末端制动钳支架与相邻的制动钳支架进行及时分离才能方便机械手进行夹取。本实施例中的工件分离机构设于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的前方,具体地,该工件分离机构包括反向推料组件41和挡料组件42,其中,反向推料组件41和挡料组件42能够相互配合,将传送至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进行分离出来以便后续机械手进行夹取动作,详见图4及图5。
参见图5,反向推料组件41包括前侧支架412、第二驱动装置413以及推料件411,其中,前侧支架412设于固定支架10上,具体位于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的前方,该第二驱动装置413设于前侧支架412上,用于驱动推料件411沿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往复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413为气缸,推料件411为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上的推料板,其中,在气缸的驱动下,该推料件411可向后伸出,将链条传送组件20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制动钳支架1的行进方向定义为“前”,将与制动钳支架1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定义为“后”。
参见图6,挡料组件42包括能够朝链条传送组件20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挡料件421,当推料件411将链条传送组件20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第一挡料件421伸出能将除最前端制动钳支架外的其他制动钳支架阻挡停留在原位置。为了方便对工件分离机构的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第一挡料件421设于链条传送组件20的第二端的上方并能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挡料组件42还包括横向设于工件传送机构的上方的第二悬架422,该第二悬架42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挡料件421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423可选择为气缸,第一挡料件421包括连接在该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压料板,其中,在气缸的驱动下,该压料板可向下伸出将相应的制动钳支架1压紧在传送链条21上,进而使制动钳支架1阻挡停留在原位置,此外,放置在传送链条21上的制动钳支架1还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内凹槽口101,压料板的底部具有两个挡料支臂4211,该两个挡料支臂4211恰好能够插设在制动钳支架1的两个内凹槽口101中。
参见图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将与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相邻的制动钳支架定义为第二制动钳支架。当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被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挡料组件42恰好是位于该第二制动钳支架的上方或一侧,并且,当第一挡料件421在第二驱动装置413的驱动下伸出时,可对上述第二制动钳支架进行阻挡,而当该第二制动钳支架被阻挡停止前进时,位于该第二制动钳支架的后方的其它制动钳支架则同样会停留在原位置不能前进。
为了使分离后的制动钳支架1能够限定在方便后续机械手进行抓取的预设定位置,该工件分离机构还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机构上传送的制动钳支架1阻挡停留在的第二设定位置的第二挡料件,其中,第二设定位置位于第一设定位置的前方,具体地,第二设定位置与第一设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只能能够使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与相邻的另一制动钳支架(该制动钳支架此时处于被阻挡状态)能够有效分离,有利于后续机械手进行抓取即可。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反向推料组件41的推料件411在向前复位后位于上述第二设定位置,复位后的推料件形成上述第二挡料件,这种结构设置是以推料件411的动作前后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来限定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的第二设定位置和第一设定位置,其避免了额外设置第二挡料件对制动钳支架进行限位阻挡,有效简化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工件分离机构的动作过程如下:本实施例中的传送链条21一直处于持续转动状态,制动钳支架1可持续地从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当制动钳支架传送至第二端时,反向推料组件41开始动作,具体地,推料件411在第一驱动装置423的驱动下向后伸出将传送链条21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然后挡料组件42的第一挡料件421开始动作,第一挡料件421在第二驱动装置413的驱动下向下伸出将与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相邻的制动钳支架挡住,此时,传送链条21上除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外的其余制动钳支架工件全部被阻挡而停留在原位置,然后推料件411向前复位至初始位置,与此同时,位于传送链条21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可继续前行而与相邻的制动钳支架分离,直至移动至与该推料件411再次接触而被阻挡停留在第二设定位置,机械手可以方便地对停留在该第二设定位置的制动钳支架1进行抓取;当第二设定位置处的制动钳支架被抓走后,挡料板可向上复位对制动钳支架放行,此时,先前被阻挡的制动钳支架可继续随传送链条21前进,而反向推料组件41再次动作,将此时位于传送链条21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再次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然后挡料组件42的第一挡料件421再动作,以此循环往复,完成制动钳支架的工件分离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推料件411的动作前后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来限定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的第二设定位置和第一设定位置,详见图5及图6;当然,可以想到的是,也可不必以推料件411的动作前的初始位置限定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的第二设定位置,如,该第二设定位置也可通过其他限位挡料部件进行限定,具体地,可通过设置在固定支架10上的一个固定挡块将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进行阻挡限定在该第二设定位置。
参见图8-图14,由于不同规格的制动钳支架的两个搁置凹槽100之间的距离也不同,为了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制动钳支架进行输送,固定支架10上还设有用于调节链条传送组件20中两个传送链条21之间的间距的链条宽度调节机构,具体地,链条宽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组沿传送链条2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滑轨支撑组件50,每组滑轨支撑组件50均包括一个设置在固定支架10上的滑轨51以及能滑动地设于该滑轨51上的两个滑座52,每组滑轨支撑组件50还对应设有用于将两个滑座52限定在滑轨51的预设定位置的锁紧机构,再具体地,滑轨51沿链条传送组件20的宽度方向设置,两个链条支撑架22分别对应连接在两个滑座52上并能够随两个滑座52的滑动而相互远离或靠近。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传送链条21是通过两个链条支撑架22分别独立地连接在设于滑轨51上的两个滑座52上,当需要调节两个传送链条21之间的间距时,可通过该两个滑座52的移动实现灵活、快速地调整。
为了使两个传送链条21之间的间距的调节精度更高,锁紧机构包括设于两个滑座52之间的标准块结构53以及设于两个滑座52的外侧的两个压紧组件54,标准块结构53能与两个压紧组件54配合将设于滑轨51上的两个滑座52间隔开并限定在预设定位置。再具体地,标准块结构53包括架设在滑轨51上方的第一固定座531以及可拆卸连接在该第一固定座531上的标准块532,其中,不同标准块532的尺寸与不同规格的制动钳支架的宽度(具体是指制动钳支架的底部的两个搁置凹槽100之间的距离)相适配;压紧组件54包括架设在滑轨51上方的第二固定座541,该第二固定座541上穿设有能够沿滑轨51的长度方向旋进的调节螺杆542,详见图14。
为了输送不同规格的制动钳支架,需要对两个传送链条21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可先将第二固定座541上的调节螺杆542松动,然后将先前的标准块532从第一固定座531上拆卸下来,以便于两个滑座52能够在滑轨51上滑动调节,然后更换另一个尺寸的标准块532,该标准块532装配完成后,再将第二固定座541上的调节螺杆542旋紧,将滑座(链条支撑架22)锁紧在滑轨51上即可。这种链条宽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可快速有效地实现一组链条传送组件20中两个传送链条21之间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的优点:工件分离机构的反向推料组件和挡料组件能够相互配合,将传送至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进行有效分离,其中,应用该工件分离机构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可一直处于连续动作状态,将制动钳支架持续地从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当推料件向后伸出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工件传送机构上除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的其它制动钳支架工件也同样能够处于相应的设定位置,这极大地方便了挡料组件进行动作将相应工件精确地阻挡停留在原位置,使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能够进行有效分离,以方便后续机械手对制动钳支架进行夹取,有效提高送料效率。

Claims (8)

1.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制动钳支架(1)依次排列放置在纵向延伸布置的工件传送机构上并沿该工件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从第一端传送至第二端;
该工件分离机构设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位置,包括:
反向推料组件(41),设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前方,包括能够沿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推料件(411),该推料件(411)向后伸出时能够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
挡料组件(42),包括能够朝工件传送机构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挡料件(421),当反向推料组件(41)将工件传送机构上的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反向推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料件(421)伸出能将所述工件传送机构上除最前端的制动钳支架(1)外的其它制动钳支架(1)阻挡停留在原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工件传送机构上传送的制动钳支架(1)阻挡停留在的第二设定位置的第二挡料件,其中,第二设定位置位于第一设定位置的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推料组件(41)的推料件(411)向前复位后位于所述第二设定位置,复位后的所述推料件(411)形成所述第二挡料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组件(42)还包括横向设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上方的第二悬架(422),该第二悬架(42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料件(421)在上下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4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传送链条(21),制动钳支架(1)通过其底部的两个对称设置的搁置凹槽(100)放置在两个所述传送链条(21)上;
放置在所述传送链条(21)上的制动钳支架(1)还具有两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凹槽口(101),所述第一挡料件(421)包括能将制动钳支架(1)压紧在所述传送链条(21)上的压料板,该压料板的底部具有两个向下延伸的挡料支臂(4211),该两个挡料支臂(4211)能插设在制动钳支架(1)的两个内凹槽口(1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23)为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反向推料组件(41)还包括位于所述工件传送机构的第二端的前方的前侧支架(412),该前侧支架(412)上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推料件(411)往复动作的第二驱动装置(4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13)为气缸。
CN201921003142.8U 2019-06-28 2019-06-28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Active CN21031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142.8U CN210312427U (zh) 2019-06-28 2019-06-28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142.8U CN210312427U (zh) 2019-06-28 2019-06-28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2427U true CN21031242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7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3142.8U Active CN210312427U (zh) 2019-06-28 2019-06-28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2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2851B (zh) 一种全自动管材锯切机
CN108907335B (zh) 一种全自动锯片切割机
CN108996141B (zh) 木条上料机
US5410904A (en) Bending press having die storage section
CN107443095A (zh) 棒料自动加工设备
KR101144328B1 (ko) 자동 테이프 부착장치
CN210312284U (zh) 一种制动钳支架的自动化生产线的送料装置
CN210312118U (zh)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宽度调节机构
CN210312427U (zh)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SE438442B (sv) Sett och anordning for montering av ovre stopp pa en streng av dragkedjor
GB2285812A (en) A Clamp-and-conveying device for a board-shaped working piece e.g.PCB in electro-plating process
CN105552688B (zh) 电线插头装配机
CN117102290A (zh) 一种型材拉直机
CN110091207B (zh) 可连续同时加工数支管件的双头倒角机及其送料机构
CN112027447A (zh) 自动上蒸车装置
CN111001703A (zh) 接插件成型加工设备
CN110844543A (zh) 一种收料机构
CN212330445U (zh) 一种紧凑型管材上料装置
CN106975966B (zh) 长棒料定长输送与收集装置
CN115744259A (zh) 可循环治具及钢条抓取装置
CN113245439A (zh) 一种变压器配件导电铜排自动化打孔机械及方法
CN210499411U (zh) 一种异型件上料整形机构
CN110255162A (zh)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工件分离机构
CN210173095U (zh) 可连续同时加工数支管件的双头倒角机及其送料机构
CN110255072A (zh) 制动钳支架送料装置的宽度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