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0738U - 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0738U
CN210310738U CN201921070473.3U CN201921070473U CN210310738U CN 210310738 U CN210310738 U CN 210310738U CN 201921070473 U CN201921070473 U CN 201921070473U CN 210310738 U CN210310738 U CN 210310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scooter
hole
hub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04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申
袁玉斌
叶丁
陈中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04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0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0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0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车体、转轴、轮毂和刹车组件,转轴设置在车体上,轮毂可枢转地设置在转轴上;刹车组件包括:控制板,控制板设置在车体上;触发装置,触发装置设置在车体上,触发装置与控制板电连接;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相配合;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中的一个与轮毂连接,另一个与转轴连接;第一磁吸部和/或第二磁吸部包括线圈,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以通过操作触发装置使控制板控制供电装置对第一磁吸部的线圈和/或第二磁吸部的线圈供电而使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吸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的机械式刹车系统容易失效并且无法引入电信号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控刹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具有便携性和高通过性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很多人交通出行的一种选择,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滑板车也逐渐发展壮大。而滑板车的刹车系统是决定滑板车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技术中,滑板车的刹车系统采用机械式刹车,例如碟刹和鼓刹,但机械式刹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磨损,从而导致刹车系统失灵,同时机械式刹车无法引入电信号控制,无法实现智能控制,从而导致滑板车的智能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板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的机械式刹车系统容易失效并且无法引入电信号控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板车,包括车体、转轴、轮毂和刹车组件,转轴设置在车体上,轮毂可枢转地设置在转轴上;刹车组件包括:控制板,控制板设置在车体上;触发装置,触发装置设置在车体上,触发装置与控制板电连接;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相配合;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中的一个与轮毂连接,另一个与转轴连接;第一磁吸部和/或第二磁吸部包括线圈,线圈与控制板电连接,以通过操作触发装置使控制板控制供电装置对第一磁吸部的线圈和/或第二磁吸部的线圈供电而使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吸合。
进一步地,刹车组件还包括弹性部,弹性部与第一磁吸部连接,弹性部位于第一磁吸部的远离第二磁吸部的一侧以对第一磁吸部施加拉力,以使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间隔设置;或者弹性部与第二磁吸部连接,弹性部位于第二磁吸部的远离第一磁吸部的一侧以对第二磁吸部施加拉力,以使第二磁吸部与第一磁吸部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磁吸部包括刹车盘,第二磁吸部包括摩擦片;刹车盘与摩擦片相对设置,当对线圈供电时,刹车盘与摩擦片抵接,当对线圈断电时,刹车盘与摩擦片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弹性部与刹车盘连接,弹性部与轮毂连接,弹性部位于刹车盘和轮毂之间。
进一步地,弹性部为弹性片,弹性片具有第一装配孔和位于第一装配孔的外周侧的第一连接孔;刹车盘具有第二装配孔和位于第二装配孔的外周侧的第二连接孔;弹性片通过第一装配孔套设在转轴上,刹车盘通过第二装配孔套设在转轴上;刹车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以将刹车盘与弹性片连接。
进一步地,弹性片还具有位于第一装配孔的外周侧的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轮毂具有第三装配孔和绕第三装配孔的外周侧设置的第四连接孔,轮毂通过第三装配孔套设在转轴上;刹车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穿过第四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而将轮毂与弹性片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为多个,第三连接孔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三连接孔绕第一装配孔的外周侧均布,任意两个第一连接孔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孔。
进一步地,第二磁吸部还包括:导磁盒,导磁盒的朝向轮毂的端面上具有安装槽;线圈安装在安装槽内,摩擦片与导磁盒连接并盖设在安装槽的槽口处;摩擦片与导磁盒粘接。
进一步地,导磁盒具有安装孔和与安装孔连通的第一键槽,导磁盒通过安装孔套设在转轴上;转轴的外周壁上设有与第一键槽相对设置的第二键槽;滑板车还包括连接键,连接键安装在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处;安装槽为绕安装孔的外周侧设置的环槽。
进一步地,轮毂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
进一步地,轮毂具有第三装配孔;滑板车还包括轴承,轴承安装在第三装配孔处,轴承具有轴承孔,轴承通过轴承孔套设在转轴上。
进一步地,车体包括把手,触发装置设置在把手上,触发装置包括拨片,以通过拨片控制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吸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滑板车,使用者通过触发装置发送包括刹车信息的电信号至控制板,控制板接收到包括刹车信息的电信号后,控制板控制供电装置为线圈供电,使第一磁吸部与第二磁吸部吸合,从而实现滑板车的制动。
本申请提供的滑板车能够引入电信号控制,能够实现刹车组件的智能控制,从而提升了本申请提供的滑板车的智能化程度。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刹车组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存在机械式刹车磨损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滑板车的转轴、轮毂和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转轴、轮毂和刹车组件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转轴、轮毂和刹车组件的进一步地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转轴、轮毂和刹车组件的进一步地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滑板车的转轴、轮毂、轴承和刹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转轴;11、第二键槽;20、轮毂;21、第三装配孔;30、刹车组件;31、第一磁吸部;311、刹车盘;312、第二装配孔;313、第二连接孔;32、第二磁吸部;321、线圈;322、摩擦片;323、导磁盒;324、安装槽;325、安装孔;326、第一键槽;33、弹性部;331、第一装配孔;332、第一连接孔;333、第三连接孔;40、轴承;41、轴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的机械式刹车系统容易失效并且无法引入电信号控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板车。
如图1至图4所示,滑板车包括车体、转轴10、轮毂20和刹车组件30,转轴10设置在车体上,轮毂20可枢转地设置在转轴10上;刹车组件30包括控制板、触发装置、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控制板设置在车体上,触发装置设置在车体上,触发装置与控制板电连接,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相配合;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中的一个与轮毂20连接,另一个与转轴10连接;第一磁吸部31和/或第二磁吸部32包括线圈321,线圈321与控制板电连接,以通过操作触发装置使控制板控制供电装置对第一磁吸部31的线圈321和/或第二磁吸部32的线圈321供电而使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吸合。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优化了滑板车的刹车组件30,使用者可以通过刹车组件的触发装置发送包括刹车信息的电信号至控制板,控制板接收到包括刹车信息的电信号后,控制供电装置为线圈321供电,使第一磁吸部31与第二磁吸部32吸合,从而实现滑板车的制动。本申请提供的滑板车能够引入电信号控制,能够实现刹车组件30的智能控制,从而提升了本申请提供的滑板车的智能化程度。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刹车组件30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存在机械式刹车磨损失效的问题。
可选地,触发装置由线性霍尔传感器或电位器组成,由使用者操作发出相应力度的刹车信号至控制板,控制板收到刹车信号后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传导至刹车组件30,刹车组件30根据不同的电压信号转化为相应的刹车力从而制动车辆。具体来说,磁场的强度与电流强度成正比,刹车组件30根据不同的电压信号为线圈321提供不同强度的电流,从而使其产生不同强度的磁场,调整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之间的吸力的大小。
如图2所示,轮毂2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这样,可以提升对滑板车的制动效果。
可选地,可以对位于轮毂20两侧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单独控制,即可以控制多组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中的一组或多组制动。
在图2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为两组,对称地设置在轮毂20的两侧,这样,两侧线圈321产生的吸合力可以相互抵消,避免转轴的轴向受力。具体地,如图3所示,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均有两个并对称地设置在轮毂20的两侧,通过触发装置和控制板控制位于轮毂20两侧的两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同时吸合,从而实现对滑板车的制动。
如图2至图4所示,刹车组件30还包括弹性部33,弹性部33与第一磁吸部31连接,弹性部33位于第一磁吸部31的远离第二磁吸部32的一侧以对第一磁吸部31施加拉力,以使第一磁吸部31与第二磁吸部32间隔设置。其中,第二磁吸部32包括线圈321,通过对线圈321供电,而使第二磁吸部32产生磁吸力,使第一磁吸部31克服弹性部33的拉力向靠近第二磁吸部32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磁吸部31与第二磁吸部32抵接,轮毂20无法相对于转轴10转动,从而实现对滑板车的制动;当对线圈321断电后,第一磁吸部31在弹性部33的拉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与第二磁吸部32间隔设置,从而使轮毂20能够自由地相对于转轴10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部33与第二磁吸部32连接,弹性部33位于第二磁吸部32的远离第一磁吸部31的一侧以对第二磁吸部32施加拉力,以使第二磁吸部32与第一磁吸部31间隔设置。其中,第一磁吸部31包括线圈321通过对线圈321供电,而使第二磁吸部32产生磁吸力,使第二磁吸部32克服弹性部33的拉力向靠近第一磁吸部31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二磁吸部32与第一磁吸部31抵接,轮毂20无法相对于转轴10转动,从而实现对滑板车的制动;当对线圈321断电后,第二磁吸部32在弹性部33的拉力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与第一磁吸部31间隔设置,从而使轮毂20能够自由地相对于转轴10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磁吸部31或第二磁吸部32产生的磁吸力大于弹性部33施加的拉力。
如图4所示,第一磁吸部31包括刹车盘311,第二磁吸部32包括摩擦片322;刹车盘311与摩擦片322相对设置,当对线圈321供电时,刹车盘311与摩擦片322抵接,当对线圈321断电时,刹车盘311与摩擦片322间隔设置。这样,当刹车盘311与摩擦片322抵接时,依靠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对轮毂20进行制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弹性部33与刹车盘311连接,弹性部33与轮毂20连接,弹性部33位于刹车盘311和轮毂20之间。第二磁吸部32还包括导磁盒323,导磁盒323的朝向轮毂20的端面上具有安装槽324;线圈321安装在安装槽324内,摩擦片322与导磁盒323连接并盖设在安装槽324的槽口处。如图1至图4所示,导磁盒323和线圈321外置,这样有利于散热和走线;如图1所示,刹车盘311和摩擦片322内置,这样有利于防止砂砾或其他杂物进入到刹车盘311和摩擦片322之间而造成刹车盘311无法与摩擦片322抵接而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刹车组件30可能因杂物进入而失效的问题。
如图1所示,刹车组件30的导磁盒323的部分嵌入至轮毂20中,有利于提升滑板车的外观美感,还有利于防止杂物进入至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之间。
可选地,摩擦片322与导磁盒323通过高温胶水粘接,具有装配效率高的优点。在本申请的未图示的可选实施例中,摩擦片322和导磁盒323可以采用除粘接之外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可选地,粘接后的摩擦片322的朝向刹车盘311的端面与导磁盒323的朝向刹车盘311的端面平齐。这样,在保证摩擦片322与刹车盘311可靠抵接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第二磁吸部32的外观美感。
可选地,粘接后的摩擦片322的朝向刹车盘311的端面高于导磁盒323的朝向刹车盘311的端面。这样,可以保证摩擦片322与刹车盘311可靠抵接,防止受到导磁盒323的干扰。
如图2所示,导磁盒323具有安装孔325和与安装孔325连通的第一键槽326,导磁盒323通过安装孔325套设在转轴10上;转轴10的外周壁上设有与第一键槽326相对设置的第二键槽11;滑板车还包括连接键,连接键安装在第一键槽326和第二键槽11处;安装槽324为绕安装孔325的外周侧设置的环槽。这样,导磁盒323和转轴10之间通过连接键固定连接,导磁盒323和转轴1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
如图4所示,弹性部33为弹性片,弹性片具有第一装配孔331和位于第一装配孔331的外周侧的第一连接孔332;刹车盘311具有第二装配孔312和位于第二装配孔312的外周侧的第二连接孔313;弹性片通过第一装配孔331套设在转轴10上,刹车盘311通过第二装配孔312套设在转轴10上;刹车组件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二连接孔313和第一连接孔332以将刹车盘311与弹性片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为螺钉。
如图4所示,弹性片还具有位于第一装配孔331的外周侧的第三连接孔333,第二连接孔313与第一连接孔332间隔设置;轮毂20具有第三装配孔21和绕第三装配孔21的外周侧设置的第四连接孔,轮毂20通过第三装配孔21套设在转轴10上;刹车组件3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穿过第四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333而将轮毂20与弹性片连接。
可选地,第二连接件为螺钉。
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孔332为多个,第三连接孔333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孔332和多个第三连接孔333绕第一装配孔331的外周侧均布,任意两个第一连接孔33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孔333。这样,保证刹车盘311、弹性片和轮毂20之间的可靠连接,同时在弹性片拉动刹车盘311复位时,刹车盘311和弹性片的运动相对平稳。
如图5示出的可选实施例中,轮毂20具有第三装配孔21;滑板车还包括轴承40,轴承40安装在第三装配孔21处,轴承40具有轴承孔41,轴承40通过轴承孔41套设在转轴10上。这样,轴承40对转轴10起到支撑作用,降低轮毂20相对于转轴10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轮毂20相对于转轴10转动时的回转精度。
如图5所示,轴承40为两个,转轴10包括第一轴段和位于第一轴段的轴向两端的两个第二轴段,第一轴段的直径大于第二轴端的直径,两个轴承40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二轴段上;第三装配孔21包括第一孔段和位于第一孔段的轴向两端的两个第二孔段,第一孔段与第一轴段相适配,第二孔段与轴承40相适配。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保证轮毂20相对于转轴10转动时的平稳性,两个轴承40还可以与轮毂20两侧设置的刹车组件30相对应。
可选地,车体包括把手,触发装置设置在把手上,触发装置包括拨片,以通过拨片控制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吸合。这样,操作者可以通过拨动拨片使控制板控制供电装置对第一磁吸部31的线圈321和/或第二磁吸部32的线圈321供电而使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吸合,滑板车的刹车控制简单,操作方便。
当拨片为一个、轮毂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时,操作者通过拨动该拨片控制两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同时吸合,实现对滑板车的制动,滑板车的刹车控制简单、可靠、操作方便。
当拨片为两个、轮毂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组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时,操作者可以通过拨动一个拨片控制一组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吸合,通过拨动另一个拨片控制另一组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吸合,还可以通过同时拨动两个拨片控制两组相配合的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同时吸合。
本申请提供的滑板车具有电信号线控刹车功能,滑板车的刹车组件30,可以引入电信号进行控制,还具有快速响应的优点,为滑板车智能驾驶以及主动驾驶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滑板车的刹车组件30具有多模式智能化刹车功能,可以适应不同骑行者的体积以及路况信息,从而达到最佳的刹车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滑板车的刹车组件30使用寿命高、运行可靠,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采用机械式刹车制动因刹车线磨损断裂而导致的刹车失效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转轴(10)、轮毂(20)和刹车组件(30),所述转轴(10)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轮毂(2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转轴(10)上;所述刹车组件(30)包括: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所述车体上;
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第一磁吸部(31)和第二磁吸部(32),所述第一磁吸部(3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32)相配合;所述第一磁吸部(3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32)中的一个与所述轮毂(20)连接,另一个与所述转轴(10)连接;所述第一磁吸部(31)和/或所述第二磁吸部(32)包括线圈(321),所述线圈(321)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以通过操作所述触发装置使所述控制板控制供电装置对所述第一磁吸部(31)的线圈(321)和/或所述第二磁吸部(32)的线圈(321)供电而使所述第一磁吸部(3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32)吸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组件(30)还包括弹性部(33),
所述弹性部(33)与所述第一磁吸部(31)连接,所述弹性部(33)位于所述第一磁吸部(31)的远离所述第二磁吸部(32)的一侧以对所述第一磁吸部(31)施加拉力,以使所述第一磁吸部(31)与所述第二磁吸部(32)间隔设置;或者
所述弹性部(33)与所述第二磁吸部(32)连接,所述弹性部(33)位于所述第二磁吸部(32)的远离所述第一磁吸部(31)的一侧以对所述第二磁吸部(32)施加拉力,以使所述第二磁吸部(32)与所述第一磁吸部(31)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31)包括刹车盘(311),所述第二磁吸部(32)包括摩擦片(322);所述刹车盘(311)与所述摩擦片(322)相对设置,当对所述线圈(321)供电时,所述刹车盘(311)与所述摩擦片(322)抵接,当对所述线圈(321)断电时,所述刹车盘(311)与所述摩擦片(322)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3)与所述刹车盘(311)连接,所述弹性部(33)与所述轮毂(20)连接,所述弹性部(33)位于所述刹车盘(311)和所述轮毂(2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33)为弹性片,所述弹性片具有第一装配孔(331)和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孔(331)的外周侧的第一连接孔(332);所述刹车盘(311)具有第二装配孔(312)和位于所述第二装配孔(312)的外周侧的第二连接孔(313);所述弹性片通过所述第一装配孔(331)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所述刹车盘(311)通过所述第二装配孔(312)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
所述刹车组件(3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313)和所述第一连接孔(332)以将所述刹车盘(311)与所述弹性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片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装配孔(331)的外周侧的第三连接孔(333),所述第二连接孔(313)与所述第一连接孔(332)间隔设置;所述轮毂(20)具有第三装配孔(21)和绕所述第三装配孔(21)的外周侧设置的第四连接孔,所述轮毂(20)通过所述第三装配孔(21)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
所述刹车组件(3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333)而将所述轮毂(20)与所述弹性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32)为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333)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32)和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333)绕所述第一装配孔(331)的外周侧均布,任意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32)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连接孔(333)。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吸部(32)还包括:
导磁盒(323),所述导磁盒(323)的朝向所述轮毂(20)的端面上具有安装槽(324);所述线圈(321)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24)内,所述摩擦片(322)与所述导磁盒(323)连接并盖设在所述安装槽(324)的槽口处;所述摩擦片(322)与所述导磁盒(323)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盒(323)具有安装孔(325)和与所述安装孔(325)连通的第一键槽(326),所述导磁盒(323)通过所述安装孔(325)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所述转轴(10)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键槽(326)相对设置的第二键槽(11);所述滑板车还包括连接键,所述连接键安装在所述第一键槽(326)和第二键槽(11)处;所述安装槽(324)为绕所述安装孔(325)的外周侧设置的环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0)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磁吸部(3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32)。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0)具有第三装配孔(21);所述滑板车还包括轴承(40),所述轴承(40)安装在所述第三装配孔(21)处,所述轴承(40)具有轴承孔(41),所述轴承(40)通过所述轴承孔(41)套设在所述转轴(1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把手,所述触发装置设置在所述把手上,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拨片,以通过所述拨片控制所述第一磁吸部(31)和所述第二磁吸部(32)吸合。
CN201921070473.3U 2019-07-09 2019-07-09 滑板车 Active CN210310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0473.3U CN210310738U (zh) 2019-07-09 2019-07-09 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0473.3U CN210310738U (zh) 2019-07-09 2019-07-09 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0738U true CN210310738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9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0473.3U Active CN210310738U (zh) 2019-07-09 2019-07-09 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0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5734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5734A1 (zh) * 2021-08-13 2023-02-16 浙江益恒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动装置、轮体组件以及助行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2042B1 (en) Magnetic clip cord
CN210310738U (zh) 滑板车
CN217063494U (zh) 轮毂电机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KR101149244B1 (ko) 자성체가 구비된 자전거 페달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전거
CN110131338B (zh) 一种电磁制动器及其摩擦片组件
CN110027530B (zh) 车辆的踏板感模拟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2918266B (zh) 制动机构与磁悬浮轨道机器人
KR20130010643A (ko) 회전수 검출센서를 내장한 전자브레이크
CN218416087U (zh) 电磁制动器和电机
CN217481805U (zh) 制动器及具有其的电机和自动化设备
CN219013236U (zh) 电磁制动装置
CN113014035A (zh) 制动器结构、伺服电机及工业机器人
CN214838343U (zh) 一种吸盘式电磁铁
CN215817807U (zh) 一种管状电机刹车结构及其电机
CN220268271U (zh) 一种从动轮毂用电磁制动器
CN220890892U (zh) 一种永磁失电式制动器
CN114321217A (zh) 制动器及具有其的电机和自动化设备
CN218992186U (zh) 电磁制动装置
CN216922944U (zh) 制动器、制动电机以及自动化设备
CN210484464U (zh) 衔铁及具有该衔铁的电磁制动器
CN215444834U (zh) 复合控制式制动器
CN210830250U (zh) 一种内置永磁体的制动器
CN218817755U (zh) 一种双片式制动器
CN215212901U (zh) 一种应用于快递柜柜门的隐蔽式电磁铁
CN116094241A (zh) 电磁制动器和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