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9899U -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9899U
CN210309899U CN201921084248.5U CN201921084248U CN210309899U CN 210309899 U CN210309899 U CN 210309899U CN 201921084248 U CN201921084248 U CN 201921084248U CN 210309899 U CN210309899 U CN 2103098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engine
output shaft
generato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842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霞
马国利
王景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Victor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Victor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Victor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Victor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842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98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98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98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属于重型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发动机,具有输出轴;第二发动机,具有输出轴;第一发电机,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输出轴同轴;第二发电机,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输出轴同轴;还包括能源装置和功率转换器,所述功率转换器具有电流输入输出功能,所述功率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发电机、第二发电机、能源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驱动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属于重型车驱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作为小型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最为代表性的是丰田普瑞斯的THS系统,其采用的是为混联式结构;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大多采用串联式结构,且为单发动机结构;串联式结构因为发动机与车轮实现完全解耦,故发动机大部分时间均可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但如果遇到加速与爬坡工况,发动机将无法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
目前应用于重型车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要求提供较大的电动机峰值功率,继而对系统内部的发电机、储能装置以及发动机工作状态提出较高要求,导致整套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发动机不能处于相适应的工作状态,会造成油料浪费,增加了使用成本,不利于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结构的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包括:
第一发动机,具有输出轴;
第二发动机,具有输出轴;
第一发电机,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发动机的输出轴同轴;
第二发电机,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二发动机的输出轴同轴;
还包括能源装置和功率转换器,所述功率转换器具有电流输入输出功能,所述功率转换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发电机、第二发电机、能源装置相连;
还包括第一电机控制器,具有电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功率转换器相连;
第二电机控制器,具有电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功率转换器相连;
还包括第一电动机,具有一电动机转子,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一电机控制器相连;
第一变速器,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一变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电动机转子同轴;
第一主减速器,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一主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变速器的输出轴同轴;
还包括第二电动机,具有一电动机转子,所述第二电动机与第二电机控制器相连;
第二变速器,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二变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动机的电动机转子同轴;
第二主减速器,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二主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变速器的输出轴同轴。
所述能源装置为具备电能储存与释放功能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可以控制第一发动机与第二发动机协调工作,根据重型车载货量的大小,控制相应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使发动机应对不同路况时可以处在最佳工作区域状态,从而使重型车经济性更好,降低使用成本,并且系统内使用的电动机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为第一发动机、20为第二发动机、30为第一发电机、40为第二发电机;50为能源装置、60为功率转换器、70为第一电机控制器、80为第二电机控制器;90为第一电动机、100为第一变速器、110为第一主减速器;120为第二电动机、130为第二变速器、140为第二主减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包括:
第一发动机(10),具有输出轴;
第二发动机(20),具有输出轴;
第一发电机(30),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发动机(10)的输出轴同轴;
第二发电机(40),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二发动机(20)的输出轴同轴;
还包括能源装置(50)和功率转换器(60),所述功率转换器(60)具有电流输入输出功能,所述功率转换器(6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发电机(30)、第二发电机(40)、能源装置(50)相连;
还包括第一电机控制器(70),具有电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70)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功率转换器(60)相连;
第二电机控制器(80),具有电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80)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功率转换器(60)相连;
还包括第一电动机(90),具有一电动机转子,所述第一电动机(90)与第一电机控制器(70)相连;
第一变速器(10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一变速器(10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电动机(90)的电动机转子同轴;
第一主减速器(11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一主减速器(11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变速器(100)的输出轴同轴;
还包括第二电动机(120),具有一电动机转子,所述第二电动机(120)与第二电机控制器(80)相连;
第二变速器(13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二变速器(13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动机(120)的电动机转子同轴;
第二主减速器(14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二主减速器(14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变速器(130)的输出轴同轴。
所述能源装置(50)为具备电能储存与释放功能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以使混合动力重型车有更好的经济性,以及成本质量更小的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各模块组件在安装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驱动系统包括相应的发动机、发电机、电机控制器、电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上述模块组成一套动力系统,本实用新型内部设置有第一第二两套该动力系统,并由相应的控制器进行统一监控,使双发动机在应对不同路况时,控制相应的动力系统动作,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系统在使用时分为三种工作模式:单发动机单电动机模式、双发动机单电动机模式和双发动机双电动机模式。
在单发动机单电动机模式下,驱动系统内部设置的两台发动机只有一台工作,两台电动机只有一台工作,假设第一发动机10工作,第一电动机90工作;第一发动机10带动第一发电机30发电,第一发电机30所发的电能通过功率转换器60流向第一电机控制器70,第一电机控制器70通过电气控制,控制第一电动机90转子的转动,第一电动机90的转子与第一变速器100的输入轴相连,从而带动第一变速器100转动,第一变速器100的输出轴与第一主减速器110的输入轴相连,通过第一主减速器110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动。
在单发动机单电动机模式下,第一发动机10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时,发出的功率可以满足重型车的功率需求,能源装置50处于既不储存能量又不释放能量的状态。
在双发动机单电动机工作模式下,一台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发出的功率,无法满足重型车的功率要求,需要两台发动机同时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来保证重型车的功率需求;所述第一发动机10与第二发动机20同时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分别带动第一发电机30与第二发电机40发电,发出的电能通过功率转换器60,一方面满足第一电动机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对能源装置50补充电能。
在双发动机单电动机工作模式下,两台发动机同时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发出的功率,会比重型车需求功率要大,产生多余的功率通过带动第一发电机30与第二发电机40,通过功率转换器60给能源装置50补充电能,所述能源装置50处在储存能量、不释放能量的状态。
在双发动机双电动机工作模式下,两台发动机功率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发出的功率,无法满足重型车的功率需求,需要能源装置50补充不足的功率,具体的过程为:第一发动机10与第二发动机20同时工作在最佳工作区域,分别带动第一发电机30与第二发电机40发电,发出的电能,与能源装置50提供的电能,通过功率转换器60传送给第一电机控制器70与第二电机控制器80,继而控制第一电动机90与第二电动机120转子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变速器100与第二变速器130工作,继而带动第一主减速器110与第二主减速器140工作,从而驱动车轮,所述能源装置50处在对外释放能量的状态。
关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各部件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确定的、可实现的,除实施例中特殊说明的以外,其特定的连接关系可以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并基于不依赖相应软件程序执行的前提下,解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部件、模块、具体元器件的型号、连接方式除具体说明的以外,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申请日前可以获取到的已公开专利、已公开的期刊论文、或公知常识等现有技术,无需赘述,使得本案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完整、可实现的,并能根据该技术手段重现或获得相应的实体产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动机(10),具有输出轴;
第二发动机(20),具有输出轴;
第一发电机(30),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一发动机(10)的输出轴同轴;
第二发电机(40),具有一发电机转子,所述发电机转子与所述第二发动机(20)的输出轴同轴;
还包括能源装置(50)和功率转换器(60),所述功率转换器(60)具有电流输入输出功能,所述功率转换器(60)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发电机(30)、第二发电机(40)、能源装置(50)相连;
还包括第一电机控制器(70),具有电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一电机控制器(70)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功率转换器(60)相连;
第二电机控制器(80),具有电信号输入输出端口,所述第二电机控制器(80)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功率转换器(60)相连;
还包括第一电动机(90),具有一电动机转子,所述第一电动机(90)与第一电机控制器(70)相连;
第一变速器(10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一变速器(10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电动机(90)的电动机转子同轴;
第一主减速器(11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一主减速器(11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一变速器(100)的输出轴同轴;
还包括第二电动机(120),具有一电动机转子,所述第二电动机(120)与第二电机控制器(80)相连;
第二变速器(13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二变速器(13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电动机(120)的电动机转子同轴;
第二主减速器(140),具有输入输出轴,所述第二主减速器(140)的输入轴与所述第二变速器(130)的输出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装置(50)为具备电能储存与释放功能的蓄电池。
CN201921084248.5U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Active CN2103098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4248.5U CN210309899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84248.5U CN210309899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9899U true CN210309899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5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84248.5U Active CN210309899U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98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454A (zh) * 2019-07-11 2019-10-18 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206936A1 (zh) * 2022-04-26 2023-11-02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多动力混合传动系统和电动轮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1454A (zh) * 2019-07-11 2019-10-18 山西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206936A1 (zh) * 2022-04-26 2023-11-02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多动力混合传动系统和电动轮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5085C (zh) 插电式集成起动发电机混合动力轿车驱动系统
CN101254744B (zh) 一种混合动力多能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42345A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控制方法
CN103786564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CN102616234B (zh) 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变速驱动装置与电控能源及管理系统
CN205706147U (zh) 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混合动力汽车
CN202686354U (zh) 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式变速驱动装置与电控能源及管理系统
CN107160995A (zh) 一种串并联构型增程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10615000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控制模式
CN102259647A (zh) 一种混合动力整车控制以及amt集成式控制系统
CN102862469A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5599755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驱动轴转矩控制方法
CN20434093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整车控制器
CN102848898A (zh) 混合动力驱动总成及应用其的混合动力驱动汽车
CN210309899U (zh) 一种双发动机混合动力重型车驱动系统
CN103786593A (zh) 一种电-电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60720A (zh) 一种混联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及采用该系统实现的控制方法
CN104290591A (zh) 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0262A (zh) 用于汽车的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42941B (zh) 采用同步器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63885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效率提升的方法
CN213619314U (zh) 一种车辆混动系统
CN206914158U (zh) 一种纯电动客车用双电机同轴直驱系统
CN203697987U (zh) 电-电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211166413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