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2469A -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2469A
CN102862469A CN2011101858548A CN201110185854A CN102862469A CN 102862469 A CN102862469 A CN 102862469A CN 2011101858548 A CN2011101858548 A CN 2011101858548A CN 201110185854 A CN201110185854 A CN 201110185854A CN 102862469 A CN102862469 A CN 102862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lutch
planet row
speed
di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858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2469B (zh
Inventor
张彤
马智涛
于海生
向玉德
王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D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1858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2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2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2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2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2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与车轮相连,包括:含有前行星排太阳轮、前行星排行星轮、前行星排外齿圈、后行星排太阳轮、后行星排行星轮、后行星排外齿圈、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的双行星排,发动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差速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其中,所述后行星排行星轮还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相啮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及上述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发电机需要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来调节发动机的最优输出功率,带来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发电机、发动机、电动机功率分配不合理,造成整车行使过程油耗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驱动装置、包含该驱动装置的汽车及驱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及包含该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即燃料(汽油,柴油等)和电能的混合。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简称HEV)是有电动机作为发动机的辅助动力驱动汽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有串联、并联和混联三种联结方式。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一般由发动机直接带动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储蓄电池,再由储蓄电池传输给电机转化为动能,最后通过变速机构来驱动汽车。在这种联结方式下,储蓄电池在发电机产生的能量和电机需要的能量之间进行调节,从而保证车辆正常工作。这种动力系统在城市公交上的应用比较多,轿车上很少使用。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在原有的串联式驱动系统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电动机驱动系统。两个系统既可以同时协调工作,也可以各自单独工作驱动汽车。这种系统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行驶工况,尤其适用于复杂的路况。本田的Accord和Civic采用的是并联式联结方式。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在于电动机系统和发动机驱动系统各有一套机械变速机构,两套机构或通过齿轮系,或采用行星轮式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综合调节电动机与发动机之间的转速关系。与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相比,混联式动力系统可以更加灵活地根据工况来调节电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电机的运转。目前量产化的丰田Prius采用的是混联式联结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丰田Prius采用的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也称THS(Toyota Hybrid System)结构,包括:
四轴传动装置106,包括:太阳轮1061,与太阳轮1061啮合的行星轮1062,与行星轮1062啮合的外齿圈1063,行星轮1062安装在行星架1064上;
发动机107,与行星架1064连接,用于带动行星轮1062公转;
电动机108,与储蓄电池(未图示)、外齿圈1063连接,用于将储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所述外齿圈1063转动;
发电机109,与储蓄电池、太阳轮1061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蓄电池充电;
差速器110,适用于与外齿圈1063连接,用于平衡左右两边车轮的速度;
离合器111,用于控制外齿圈1063与差速器110的连接。
该系统工作的功率分配为:发动机107部分动力通过所述行星架1064输入轴为整车提供驱动,剩余部分通过带动行星轮1062转动,进而带动太阳轮1061转动,太阳轮1061做为输出轴驱动发电机109为储蓄电池充电,电动机108从储蓄电池得到电能后带动所述外齿圈1063转动,为整车提供动力。这种结构通过调节发电机109转速使发动机108处于高效率区。然而,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发电机109有时需要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来调节发动机108的最优输出功率,这造成发电机109的工作效率非常低,进而导致整车混合动力工作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改善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发电机需要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来调节发动机的最优输出功率,带来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发电机、发动机、电动机功率分配不合理,造成整车行使过程油耗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改善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发电机需要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来调节发动机的最优输出功率,带来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发电机、发动机、电动机功率分配不合理,造成整车行使过程油耗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与车轮相连,包括:
双行星排装置,包括:前行星排太阳轮、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啮合的前行星排行星轮、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啮合的前行星排外齿圈、后行星排太阳轮、与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啮合的后行星排行星轮、与所述后行星排行星轮啮合的后行星排外齿圈,以及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其中,所述后行星排行星轮还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相啮合;
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
第一电机,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连接;
第二电机,与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连接;
差速器,与前行星排外齿圈、后行星排外齿圈相连,以在所述前行星排外齿圈或后行星排外齿圈带动下驱动车轮;
第一离合器,连接在前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之间,用于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的连接;
第二离合器,连接在后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之间,用于控制后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器,用于锁止行星架。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器,用于锁止第二电机。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储蓄电池和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储蓄电池之间通过第一逆变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储蓄电池之间通过第二逆变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根据当前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计算当前车速;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第一车速;若小于第一车速,则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
若不小于第一车速,整车控制器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第二车速;若大于第二车速,则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离合器都与所述差速器结合;若不大于第二车速,则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
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计算加速需求;根据所述当前车速计算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转速;
根据所述加速需求及所述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转速计算整车的功率需求与整车的转矩需求;
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
获得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矩;
发动机控制器控制所述发动机、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按相应的转矩工作。
可选地,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器;
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离合器都与所述差速器结合或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若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则判断所述整车功率需求是否小于阈值功率需求且当前所述储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是否大于阈值荷电状态;
若为是,则所述第一制动器锁止所述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都为0;若为否,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
可选地,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器;在整车控制器判断所述当前车速不小于第一车速且不大于第二车速,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时,若所述第二电机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所述第二制动器锁止第二电机。
可选地,所述方法的执行频率为20-50毫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采用了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并且设置了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利用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低时,第一离合器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的连接,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第二离合器控制后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的连接或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后行星排外齿圈都与差速器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第二离合器使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形成低速和高速两种工作模式,避免电机处于低效工作区域,提高了驱动装置的效率;进一步地,动力系统结构中还设置有第一制动器与第二制动器,第一制动器用于锁止行星架,第二制动器用于锁止第二电机,达到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功率分配合理,使得整车行使过程中油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4是图3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对应的驱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2,与发动机控制器21、整车控制器22、电机控制器23、储蓄电池24、车轮25相连,包括:
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201,所述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201包括:前行星排太阳轮2011、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2011啮合的前行星排行星轮2012、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2012啮合的前行星排外齿圈2013、后行星排太阳轮2014、与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2014啮合的后行星排行星轮2015、与所述后行星排行星轮2015啮合的后行星排外齿圈2016、以及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2017,所述前后行星排行星轮2012,2015啮合;
发动机202,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2、所述发动机控制器21、所述行星架2017连接,用于带动前后行星轮2012、2015公转;
第一电机203,适用于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2、所述电机控制器23、所述储蓄电池24、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2011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蓄电池24充电或带动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2011转动;
第二电机204,适用于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2、所述电机控制器23、所述储蓄电池24、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2014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蓄电池24充电或带动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2014转动;
差速器205,适用于与车轮25、前行星排外齿圈2013、后行星排外齿圈2016相连,用于平衡左右两边车轮25的速度;
第一离合器206,用于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2013与差速器205的连接;
第二离合器207,用于控制后行星排外齿圈2016与差速器205的连接。
本发明采用了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201,并且设置了第一离合器206和第二离合器207,利用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低时,第一离合器206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2013与差速器205的连接,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第二离合器207控制后行星排外齿圈2016与差速器205的连接或第一离合器206与第二离合器207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2013、后行星排外齿圈2016都与差速器205连接,所述第一离合器206与第二离合器207使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形成低速和高速两种工作模式,避免电机处于低效工作区域,改善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发电机需要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来调节发动机的最优输出功率,造成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发电机、发动机、电动机功率分配不合理,造成整车行使过程油耗较高的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由于重点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所以没有按比例制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3,与发动机控制器21、整车控制器22、电机控制器23、储蓄电池24、车轮25相连,包括:
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301,所述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301包括:前行星排太阳轮3011、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3011啮合的前行星排行星轮3012、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3012啮合的前行星排外齿圈3013、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与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啮合的后行星排行星轮3015、与所述后行星排行星3015轮啮合的后行星排外齿圈3016、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3017,所述前后行星排行星轮3012,3015啮合;
发动机302,与所述整车控制器22、所述发动机控制器21、所述行星架3017连接,用于带动前后行星轮3012、3015公转;
第一电机303,适用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23、所述储蓄电池24、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3011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蓄电池24充电或带动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3011转动;
第二电机304,适用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23、所述储蓄电池24、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连接,用于对所述储蓄电池24充电或带动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转动;
差速器305,适用于与车轮25、前行星排外齿圈3013、后行星排外齿圈3016相连;在两轮驱动汽车里,差速器305为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图3为了描述完整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结构,均示出了2个差速器,事实上示出的2个差速器为1个差速器),如果为前驱动模式,用于平衡前左右两边车轮25的速度;如果为后驱动模式,用于平衡后左右两边车轮25的速度。当然,在四轮驱动汽车里,所述的差速器305为2个,前左右两边车轮使用1个差速器,此差速器也称前差速器,后左右两边车轮使用1个差速器,此差速器也称后差速器,前后差速器都与前行星排外齿圈3013、后行星排外齿圈3016相连。
第一离合器306,用于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3013与差速器305的连接;
第二离合器307,用于控制后行星排外齿圈3016与差速器305的连接;
第一制动器308,用于锁止行星架3017;
第二制动器309,用于锁止第二电机304。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电机303与储蓄电池24之间通过一第一逆变器310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4与储蓄电池24之间通过一第二逆变器311连接。
采用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301,通过第一离合器306与第二离合器307使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形成低速和高速两种工作模式,避免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处于低效工作区域,改善在车辆需求的速度比较高时,发电机需要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来调节发动机的最优输出功率,同时降低了对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的转速和转矩的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需要对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进行冷却,而发动机302发热较多,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可以放置在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301的一侧,发动机302放置在双行星排五轴传动装置301的另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
当然,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也可用于其它混合动力装置上,例如摩托车。
对应图3中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3的混合动力驱动方法,如图4所示。
执行步骤S11,整车控制器22获取当前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的转速,根据当前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的转速NE1与NE1计算当前车速Vspd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第一电机303、第二电机304、发动机302的啮合关系是确定的,因此所述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的转速NE1与NE2包含了发动机302的转速Nvm的信息。所述第一电机303与第二电机304上设置转速传感器,所述整车控制器22可以通过转速传感器获取两者的转速。
执行步骤S12,整车控制器22判断所述当前车速Vspd是否小于第一车速V1;若小于第一车速V1,则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
若不小于第一车速V1,整车控制器22判断所述当前车速Vspd是否大于第二车速V2;若大于第二车速V2,则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第二离合器307都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所述前后行星排形成固定的传动比;若不大于第二车速V2,则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307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所述第一车速V1小于所述第二车速V2。所述第一车速V1反映了整车进入高速模式与低速模式的临界值,一般为80-100Km/h。所述第二车速V2反映了高速模式下是否所述前后行星排外齿圈3013,3016都提供动力,第二车速V2一般为120-140Km/h。
执行步骤S13,根据所述当前车速Vspd、加速踏板信号APS、制动踏板信号BPS计算加速需求;根据所述当前车速Vspd计算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3013,3016转速。
当所述第一离合器306或所述第二离合器307与前行星排外齿圈1013或后行星排外齿圈1016的结合关系确定后,所述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3013,3016转速确定,这是因为所述第一离合器306或所述第二离合器307通过主减速器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时,所述差速器305与车轮连接,使得外齿圈到车轮的传动比是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离合器306与第二离合器307同时结合时,所述前行星排外齿圈3013与后行星排外齿圈3016的转速相同。
所述加速需求是根据采集加速踏板信号APS、制动踏板信号BPS及驾驶员模型得来的。所述采集过程由整车控制器22完成。
执行步骤S14,根据所述加速需求及所述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3013,3016的转速nH0计算整车的功率需求Preq与整车的转矩需求Treq
所述整车的功率需求Preq是所述加速需求及所述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3013,3016的转速nH0的函数,所述整车的转矩需求Treq为Preq/nH0
执行步骤S15,获得所述发动机302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第二离合器307都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或所述第二离合器307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302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此时,整车为高速模式下的混合动力工作状态。由于整车是由发动机302、根据第一离合器306及第二离合器307结合情况确定的第一电机303或第二电机304提供驱动,而三者的啮合关系一定时,发动机302、第一电机303、第二电机304的转矩需求可以根据整车转矩需求Treq及三者的传动比获得;所述发动机302的优选目标转矩表是根据上述关系制作的。发动机302的优选目标转矩确定后,目标转速可以确定。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则判断所述整车功率需求Preq是否小于阈值功率需求Pev且当前所述储蓄电池24的荷电状态SOC是否大于阈值荷电状态SOCmin;若为是,则所述第一制动器308锁止所述发动机302,所述发动机302的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都为0,此时,整车为纯电动工作状态;若为否,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302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所述表是根据统计规律获得的,此时,整车为低速模式下的混合动力工作状态。
执行步骤S16,获得所述第一电机303、所述第二电机304的目标转矩。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第二离合器307都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或所述第二离合器307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所述第一电机303的目标转矩TE1的获取方法为Treq*NE2/(NE1*i04-NE2*i03);所述第二电机304的目标转矩TE2的获取方法为Treq*NE1/(NE2*i03-NE1*i04),其中,i04为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与后行星排行星轮3015齿数比,i03为前行星排太阳轮3011与前行星排行星轮3012齿数比。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且所述整车功率需求Preq小于阈值功率需求Pev且当前所述储蓄电池24的荷电状态SOC大于阈值荷电状态SOCmin时,所述第一制动器308锁止所述发动机302,所述发动机302的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都为0,所述第一电机303空转,所述第二电机304的目标转矩TE2的获取方法为Treq*i02,i02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与后行星排外齿圈3016齿数比。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306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所述整车功率需求Preq不小于阈值功率需求Pev或当前所述储蓄电池24的荷电状态SOC不大于阈值荷电状态SOCmin时,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302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所述第一电机303的目标转矩TE1的获取方法为Treq*NE2/(NE1*i02-NE2*i01);所述第二电机304的目标转矩TE2的获取方法为Treq*NE1/(NE2*i13-NE1*i02),其中,i02为后行星排太阳轮3014与后行星排外齿圈1016齿数比,i01为前行星排太阳轮3011与前行星排外齿圈1013齿数比。
执行步骤S17,发动机控制器21控制所述发动机302、电机控制器23控制所述第一电机303与所述第二电机304按相应的转矩工作。
所述步骤S11-S17的执行频率为20-50毫秒,例如30毫秒,意思是每过30毫秒所述发动机302、所述第一电机303及所述第二电机304获得新的转矩,从而获得各自的新转速,重复执行步骤S11-S17,以逐步靠近驾驶者需要的目标车速。重复执行步骤S11-S17,一方面由于步骤S17一次执行完后,发动机302、第一电机303、第二电机304获得了各自的目标转矩,但由于各自的目标转速是不能立即达到的,所以需要重复执行,逐步逼近各自的目标转速以达到驾驶者需要的目标车速;另一方面,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者有可能再次踩踏加速踏板或制动踏板,所以需要重复执行,以获取新的加速需求,从而达到驾驶者的新的目标车速。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车速Vspd不大于第二车速V2,所述第二离合器307与所述差速器305结合时,所述第二电机304工作在零转速上下造成所述发动机302效率变低时,所述第二制动器309锁止第二电机304。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与车轮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行星排装置,包括:前行星排太阳轮、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啮合的前行星排行星轮、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啮合的前行星排外齿圈、后行星排太阳轮、与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啮合的后行星排行星轮、与所述后行星排行星轮啮合的后行星排外齿圈、以及前后行星排共用的行星架;其中,所述后行星排行星轮还与所述前行星排行星轮相啮合;
发动机,与所述行星架连接;
第一电机,与所述前行星排太阳轮连接;
第二电机,与所述后行星排太阳轮连接;
差速器,与前行星排外齿圈、后行星排外齿圈相连,以在所述前行星排外齿圈或后行星排外齿圈带动下驱动车轮;
第一离合器,连接在前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之间,用于控制前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的连接;
第二离合器,连接在后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之间,用于控制后行星排外齿圈与差速器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器,用于锁止行星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器,用于锁止第二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蓄电池和第一逆变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储蓄电池之间通过第一逆变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逆变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储蓄电池之间通过第二逆变器连接。
6.包含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混合动力汽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根据当前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转速计算当前车速;
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小于第一车速;若小于第一车速,则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
若不小于第一车速,整车控制器判断所述当前车速是否大于第二车速;若大于第二车速,则控制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离合器都与所述差速器结合;若不大于第二车速,则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
根据所述当前车速、加速踏板信号、制动踏板信号计算加速需求;根据所述当前车速计算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转速;
根据所述加速需求及所述相应的前后行星排外齿圈转速计算整车的功率需求与整车的转矩需求;
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
获得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矩;
发动机控制器控制所述发动机、电机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按相应的转矩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制动器;
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第二离合器都与所述差速器结合或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若所述第一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则判断所述整车功率需求是否小于阈值功率需求且当前所述储蓄电池的荷电状态是否大于阈值荷电状态;
若为是,则所述第一制动器锁止所述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都为0;若为否,则通过查表获得所述发动机的优选目标转矩与目标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制动器;在整车控制器判断所述当前车速不小于第一车速且不大于第二车速,控制所述第二离合器与所述差速器结合时,若所述第二电机工作在零转速上下,所述第二制动器锁止第二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执行频率为20-50毫秒。
CN201110185854.8A 2011-07-04 2011-07-04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Active CN102862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5854.8A CN102862469B (zh) 2011-07-04 2011-07-04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85854.8A CN102862469B (zh) 2011-07-04 2011-07-04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2469A true CN102862469A (zh) 2013-01-09
CN102862469B CN102862469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44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85854.8A Active CN102862469B (zh) 2011-07-04 2011-07-04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246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1372A (zh) * 2015-09-10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
CN107757336A (zh) * 2017-10-18 2018-03-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控制汽车驱动的方法
CN108128138A (zh) * 2017-12-14 2018-06-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耦合机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349369A (zh) * 2015-11-17 2018-07-3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设备的运行和混合动力车辆
CN109849890A (zh) * 2019-03-15 2019-06-07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平行轴行星排混合动力装置的整车控制方法
WO2019154077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11409623A (zh) * 2020-03-10 2020-07-14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中扭矩控制方法
CN111634183A (zh) * 2020-06-05 2020-09-08 广州慧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其辅助制动方法
CN112373289A (zh) * 2020-11-05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车辆
CN112572387A (zh) * 2020-12-10 2021-03-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
CN114179778A (zh) * 2021-12-30 2022-03-15 扬州大学 基于时滞预估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6559A (ja) * 2003-06-23 2005-01-20 Nissan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モード遷移制御装置
US20050233851A1 (en) * 2002-02-26 2005-10-20 Nissan Motor Co., Ltd. Hybrid transmission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CN201506357U (zh) * 2009-09-15 2010-06-16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输出功率平衡装置
CN201511804U (zh) * 2009-09-15 2010-06-23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合成箱结构
CN201651189U (zh) * 2010-01-29 2010-11-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及含有该机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1992775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制动控制装置
CN101992679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双行星排四轴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2019843A (zh) * 2009-09-15 2011-04-2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输出功率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0683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3851A1 (en) * 2002-02-26 2005-10-20 Nissan Motor Co., Ltd. Hybrid transmission and its assembling method
JP2005016559A (ja) * 2003-06-23 2005-01-20 Nissan Motor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車のモード遷移制御装置
CN101992775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制动控制装置
CN101992679A (zh) * 2009-08-24 2011-03-3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双行星排四轴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1506357U (zh) * 2009-09-15 2010-06-16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输出功率平衡装置
CN201511804U (zh) * 2009-09-15 2010-06-23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合成箱结构
CN102019843A (zh) * 2009-09-15 2011-04-20 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输出功率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1651189U (zh) * 2010-01-29 2010-11-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及含有该机构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10280683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及混合动力传动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1372A (zh) * 2015-09-10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辆
CN108349369A (zh) * 2015-11-17 2018-07-3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设备的运行和混合动力车辆
CN107757336A (zh) * 2017-10-18 2018-03-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控制汽车驱动的方法
CN108128138A (zh) * 2017-12-14 2018-06-0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耦合机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19154077A1 (zh) * 2018-02-09 2019-08-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9849890A (zh) * 2019-03-15 2019-06-07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平行轴行星排混合动力装置的整车控制方法
CN111409623A (zh) * 2020-03-10 2020-07-14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过程中扭矩控制方法
CN111634183A (zh) * 2020-06-05 2020-09-08 广州慧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其辅助制动方法
CN112373289A (zh) * 2020-11-05 2021-02-19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系统以及车辆
CN112572387A (zh) * 2020-12-10 2021-03-30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
CN112572387B (zh) * 2020-12-10 2022-02-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系统、车辆及制动控制方法
CN114179778A (zh) * 2021-12-30 2022-03-15 扬州大学 基于时滞预估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CN114179778B (zh) * 2021-12-30 2023-12-01 扬州大学 基于时滞预估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2469B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2469A (zh)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混合动力汽车
CN102555769B (zh) 一种混联式双电机多工作模式混合动力驱动总成
CN102381177B (zh) 一种电动四驱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808988A (zh) 电动汽车动力耦合系统、具有其的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
CN201736790U (zh)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CN102019843B (zh) 混合动力输出功率平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42345A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控制方法
CN106976390B (zh) 一种行星混联式双模混合动力车辆驱动系统
CN105128647B (zh)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传动驱动装置
CN206336116U (zh) 电动汽车动力耦合系统及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CN102849062A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驱动控制方法
CN10378656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装置
CN205395752U (zh) 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汽车
CN109130831B (zh) 一种汽车多模混合动力耦合装置
CN102897016A (zh) 双离合器变速四轮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的驱传动及控制系统
CN108327512A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9228842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3625263A (zh) 基于双转子电机与行星轮机构的双模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778587A (zh)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CN10863885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效率提升的方法
CN103434383B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变速箱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CN1618643A (zh) 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新型驱动系统
CN110722972B (zh) 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方法
CN106114195B (zh) 一种多模四驱混合动力传动驱动装置
CN201895565U (zh) 双离合式重度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4

Owner name: CORUN HYBRID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14

Address after: 410205. 348, 102, west slope,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101, China, Tongzi

Applicant after: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501 Shanghai city Jinshan District Fengjing Industrial Park Wanfeng Road No. 288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000 room 601-604, building A, block, building 131, Jihua West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after: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205. 348, 102, west slope, Changsha hi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101, China, Tongzi

Patentee befor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

Assignee: WUXI MINGHENG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853000000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ybrid drive device, drive method and hybrid ca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0103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4

Address after: No.16 Gongxin Avenue, industrial park, Yifeng County,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Di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000 601-604 room, block A, 1 floor, 131 Ji Hua Xi Road,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RUN HYBRID POWE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