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6095U -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6095U
CN210306095U CN201920395992.0U CN201920395992U CN210306095U CN 210306095 U CN210306095 U CN 210306095U CN 201920395992 U CN201920395992 U CN 201920395992U CN 210306095 U CN210306095 U CN 210306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fly cutter
force
cutting
f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9599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湘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HENGY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HENGY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HENGY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HENGY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9599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6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6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6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在刀杆被动端设有朝向主动端且与刀杆旋转中心同心的中心盲孔,在沿刀杆旋转中心线径向设有两段阶梯同心孔,其大孔为圆柱孔小孔为螺通孔,锁紧螺钉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分别与螺通孔和飞刀圆直柄上的螺孔联接,圆柱孔的入口端的平面与飞刀刀头平面之间设有弹性件,定位夹紧机构设在中心盲孔内,在锁紧螺钉和施力构件的共同作用下,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滑动至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把飞刀沿刀杆径向精确微调、夹紧后永不松动地紧固在圆柱孔内,并使飞刀的切削部分处在与工作蜗杆相同的部位。这种技术方案适合刀杆直径较小,精度较高切削力较大的蜗轮的滚切。

Description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精确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主要用于工作蜗杆直径较小、蜗轮齿面精度和粗糙度较高、切削阻力较大的大导程角圆柱蜗杆传动蜗轮的滚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专利号为ZL201620859463.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蜗轮飞刀的双重夹紧结构(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由于该夹紧结构的飞刀7伸出在刀杆1 上的径向位置(伸出量)的调整是通过改变定位平垫圈3厚度的方法,如另加薄垫片或更换定位平垫圈3,所以对与之相关的圆通孔的沉孔底平面22与蜗轮飞刀定位平面71精度有一定要求,从而飞刀7径向位置调整精度不够高,并且调整不便,实现精确调整困难,飞刀7伸出在刀杆1上的径向位置就难以保证;另外,当更换定位平垫圈3,还得把整个飞刀7从圆通孔2内拿出来,增加了辅助时间,飞刀7多次重磨后,定位平垫圈3数量多也不便于管理,相对成本也高;因长期使用或保管不当刀杆1和定位顶杆5轻微弯曲或变形,定位顶杆5沿中心孔的圆光孔41内滑动和转动不够灵活或甚至卡死,而且细长的定位顶杆5和较深的圆光孔41精度较高制作不便;而现有技术能保证飞刀和刀杆制作的一致性,并有很高的精度,这仅是满足了飞刀和刀杆制作准确,飞刀7伸出在刀杆1上的径向位置是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从而制约了蜗轮的精度和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拉紧螺钉10只能产生背向飞刀刀头的力(拉力),为能获得拉紧螺钉 10与斜楔(定位顶杆5的斜面)形成的双重叠加增力和自锁效果,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其轴心线的锐角θ的开口方向只能朝向飞刀刀头74(锐角θ的大头在飞刀刀头方向);而断续切削力始终朝向刀杆1中心,切削力使拉紧螺钉10螺纹副的工作齿侧面的间隙大小与方向发生变化,切削不稳定,故齿面粗糙度难以保证,同时断续切削力对定位夹紧机构(如定位顶杆)产生直接冲击,影响刀具工艺系统的动刚度,制约了生产率和齿面粗糙度的提高,从而限制了该夹紧结构的多样性和最佳定位夹紧效果,因飞刀的数量极少切削量大,切削刃易磨损,而且局部磨损较快增加了切削阻力,又因飞刀滚切蜗轮是切向进给,当飞刀从切入端滚切至切出端时,飞刀的切削刃从一侧切削到两侧切削再到另一侧切削,飞刀沿其轴心线产生较大的周期性交变应力,飞刀两侧切削刃的切削条件不一致,所以对于强力切削和精度较高的蜗轮就难以胜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线快捷径向精确微调,定位、双重垂直夹紧结构,以提高蜗轮生产率、精度和粗糙度;适合于工作蜗杆直径较小、模数和切削阻力较大的蜗轮飞刀的牢固夹紧,尤其是精度较高的大模数蜗轮的滚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刀杆,所述刀杆由带锥柄的主动端和细长的被动端组成,所述被动端设有朝向主动端且与刀杆旋转中心线同心的中心盲孔,在刀杆中部沿刀杆旋转中心线径向设有安装和夹紧、微调飞刀的两段阶梯同心孔,所述两段阶梯同心孔的大孔为圆柱孔小孔为螺通孔,锁紧螺钉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分别与所述螺通孔和飞刀圆直柄上设有的与之同心的螺孔联接,在锁紧螺钉的头部设有刻度,所述两段阶梯同心孔的中心线垂直且过刀杆旋转中心线,并且所述圆柱孔与所述中心盲孔贯通,所述圆柱孔的飞刀圆直柄入口端设有平面,所述平面与蜗轮飞刀刀头平面之间设有弹性件,使所述平面与所述蜗轮飞刀刀头平面之间产生一恒定的预紧力,定位夹紧机构设在所述中心盲孔内,从被动端端面依次向内设有施力构件、若干个圆球、定位顶杆、飞刀,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飞刀圆直柄轴心线的夹角为锐角θ或为 0°,在所述锁紧螺钉和所述施力构件产生的力共同作用下,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并借助测量器具在线测量,把所述飞刀快捷准确地紧固在所述圆柱孔内,并使飞刀刀头的切削刃部分处在与工作蜗杆相同的部位和飞刀零前角前刀面朝向飞刀工作时的旋转方向。
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刀杆中心设有同心的中心盲孔,并且中心盲孔内设有定位夹紧机构,这样刀杆长度可设置最短和直径最大,从材料力学来说,较小的中心盲孔对刀杆的强度和刚度是影响最小的,此时刀杆的强度和刚度最大,这点对于工作蜗杆(与被滚切蜗轮相啮合的蜗杆)直径较小的蜗轮很重要;由于定位夹紧机构设在中心盲孔内不占用空间,结构简单紧凑,用圆球作为传力介质,工作灵活,滚动摩擦损耗少,使定位顶杆很短,便于其在中心盲孔内更自如的移动和转动,封闭中心盲孔内可贮存润滑剂,不易流失,可防止被污染,便于定位夹紧机构更灵活运动和防锈,减少了维护,设置锁紧螺钉便于飞刀在刀杆上在线径向快捷精确微调,同时又能阻止飞刀受切削力后朝向刀杆中心的移动,并多了一个垂直夹紧力,使其定位夹紧自闭性更可靠,适合强力切削。在锁紧螺钉和施力构件产生的力共同作用下,使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滑动至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把飞刀紧固在刀杆的圆柱孔内;为整体带柄蜗轮滚刀实现飞刀加工创造了条件,可解决部分工作蜗杆直径较小的多头蜗轮滚刀制造难的瓶颈;采用锁紧螺钉是集微(精)调、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自闭性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同旋向螺距差螺纹副联接机构,使飞刀定位夹紧永不松动,适合大切深(切削深度)大切向进给量的粗切齿,特别是采用小切向进给量的精切齿,符合飞刀可人为提高齿形精度的原理,又大幅提高了生产率,尤其是多头大模数少齿数蜗轮,当安装飞刀时,通过旋转锁紧螺钉来径向精确微调飞刀,使飞刀齿厚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所以飞刀和刀杆设计得当,为使用、维护得也正确创造了条件,则加工出的蜗轮精度高于用蜗轮滚刀加工的精度,并有较高的生产率。
滚切时刀具切削的轨迹长度LP(高速钢)或承受载荷的循环次数NP(硬质合金),对刀具的寿命影响很大,所以采用大切深大切向走刀量的技术方案,减少LP和NP对飞刀耐用度的影响,以提高生产率和齿面质量以及飞刀两次重磨之间的耐用度,所以优化的切削用量是飞刀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在精密切齿过程中刃磨飞刀,由于会在齿面出现阶梯差,对于多头蜗轮可能还会出现齿厚差,所以飞刀两次重磨之间的耐用度极为重要,这一点对多头大模数齿数较多材质较硬的精密蜗轮尤为关键。
飞刀滚切(切向进给)与径向进给法相比切削量(力)的根本区别,由于飞刀是连续分齿展成的切向走刀,所以飞刀始终是从齿坯转入端一侧逐齿切削,飞刀(或飞刀切入端)同时额外承担了本应由径向蜗轮滚刀其它刀齿一侧刃切除的切削量,加重了飞刀的切削负荷,同时飞刀的数量极少本身切削量又大切削阻力也大,切削负荷峰值极大,并且飞刀磨损不均匀磨损快,从而使飞刀提前失效,严重制约了生产率的提高,利用飞刀结构简单几何尺寸小,取材制造刃磨方便,高精度高性能高硬度飞刀比滚刀获得更容易,通过优化改进粗切飞刀的刃形和诸切削角度及结构形式、材质等,从而改善飞刀切削条件(环境),克服了现有的不足,优化改进的粗切飞刀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无论蜗轮齿数和工作蜗杆的螺纹头数是否有整数倍或者它们之间是否有最大公因数,还可根据工况设置不同切削性能的飞刀(粗、精)与恒定或变切向走刀方式来提高生产率(切齿效率)和齿形精度(接触斑点),当作为粗切齿用时,飞刀的诸切削刃设有分屑槽或波形刃,或把该飞刀齿顶高比精切齿飞刀稍许增高,从而精切齿飞刀的顶刃不参与切削,从而改变切削图形和改善切削条件,尤其是粗切齿飞刀的齿顶高稍许增高与优化的诸切削角度(如特殊刃磨的前刀面)的技术方案,这点对齿数极少的飞刀来说尤为重要,能非常有效地改善飞刀的切削条件和局部磨损,并结合本发明的刀杆的强度和刚度最大,飞刀可以在线径向快捷精确微调,牢固夹紧永不松动的特性等,适合粗切齿槽的高效切削,以克服飞刀数极少切齿效率低的天生不足,适用于大切深大切向走刀量的滚切,极大地提高了切齿效率和生产率及飞刀耐用度:采用分屑槽或波形刃的技术方案,从而把宽的薄切屑分割成窄而厚的切屑,消除了切削条件最不利的П、Γ形切屑,使切屑变形减少,减少了切削力和颤振,不缠屑便于排屑和散热等,减少切屑在飞刀前刀面的磨擦,降低了功耗,切削平稳,切屑以受控的方式形成碎屑,不伤害伤已加工齿面,分解和降低了切削负荷峰值,使飞刀磨损较均匀,提高飞刀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了飞刀两次重磨之间的耐用度,优化了飞刀切削刃结构和飞刀组合形式。所以采用分屑槽或波形刃是飞刀设计、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为优化大切削用量的高效强力切削创造了条件。
当粗切齿完后,保持机床与刀具之间的运动关系不变,更换精切齿飞刀并用小切向进给量滚切,此技术方案充分发挥了不同切削性能的飞刀和优化的诸切削刃及工艺系统各自的优势,并充分发挥了飞刀的优点,能均衡或降低切削负荷峰值,有效地改善粗、精切齿的切削条件,再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和飞刀两次重磨之间的耐用度,以提高齿形精度和生产率,使飞刀滚切蜗轮的齿形精度和生产率在现有技术上有所提高。这种工艺设计为优化切削用量创造了条件,而优化的切削用量是飞刀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
分屑槽或波形刃的凹部的有效切削深度与进给量及飞刀切削的轨迹相匹配,更有利于提高分割成窄而更厚的切屑和均衡或降低切削负荷峰值,提高了排、断屑和高效切齿效果,有利于用大切深大走刀量滚切,为优化切削用量创造了条件,减少了走刀次数并提高了切齿效率和飞刀的耐用度,所以优化的工艺设计方案是飞刀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
由于飞刀滚齿不存在滚刀滚齿的原理误差,且飞刀结构简单大多是单齿,制造刃磨方便,成本低,高精度高性能高硬度飞刀比滚刀获得更容易;包络齿形的折线线段的数目可在切齿过程中人为自由把控,即调整切向进给量大小,并与切向进给量大小成反比和蜗轮齿数无关;飞刀没有滚刀的容屑槽问题,切屑可自由卷曲,不存在容屑空间不足而产生切屑阻塞现象,切屑流出时的摩擦功及摩擦附加变形小,减少切削时的塑性变形和切削力,切屑形成并沿前刀面顺畅流动,切屑在自重作用下脱落,散热好,切削阻力和功耗较小。开放式前刀面改善切削条件(环境)方便,如飞刀可根据材质、切削用量、经验等在前刀面刃磨出优化的切削角度,滚刀则不行;又如直接对中切削区冷却,滚刀因有容屑槽则难以实施。由于飞刀可创造出比滚刀更好的切削条件(环境),尤其是对传动性能要求较高、齿面硬度较高等的蜗轮用飞刀更有优势。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常知的飞刀与滚刀相比有两大优点,其最根本的优势是:为飞刀的刃磨工艺设计留下了易于掌控的足够空间,这就是说,可以根据蜗轮和工况的不同,灵活地刃磨出诸切削刃(如分屑槽)优化的切削角度(如特殊刃磨的前刀面),并可方便采用优良材料和表面或刃口强化处理等,以获得高精度高性能高硬度飞刀,从而在保证所需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生产率和切齿效率及飞刀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切齿现场可根据待切蜗轮的精度、材质和工况及经验等,较方便地设计并刃磨出不同性能的刃形和优化的诸切削角度。与径向进给法相比最本质的优点和不足是:1、因包络蜗轮齿形的折线线段的数目与切向进给量大小成反比,生产率则与之成正比,每一齿距的行程次数也就是飞刀展成的折线线段的数目,能够依据待切蜗轮的精度(接触斑点)要求、模数、齿数(或与头数的比值关系)、导程角、材质、生产率等在广泛的范围内调整;折线线段的数目多齿形棱度小,齿形精度就高,齿面粗糙度小。径向滚齿时折线线段的数目与滚刀的容屑槽数目成正比,与滚刀头数成反比,是不能通过改变加工条件而增减的,滚切少齿数蜗轮时,这种现象更突出,故飞刀滚切可比滚齿的齿面粗糙度要小,齿形精度要高;所以可根据待切蜗轮所需的精度和工况等,通过改变加工条件,即调整切向进给量,故而可在切齿过程中人为控制接触斑点(齿形精度)和生产率,尤其是用数控来变切向进给量来获得最优的接触斑点(以折线线段的要求反求切向进给量)和较高的生产率或粗切时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在切削力较小的区段用更大的切向进给量),并且没有原理误差(如径向进给的过切),这点对多头大模数少齿数蜗轮尤为重要;同时,因切向进给法切入长度较大,从而增多了刀具切削的轨迹长度或承受载荷的循环次数,而飞刀同时额外承担了本应由径向滚刀其它刀齿切除的切削量,加重了飞刀的切削负荷,又因飞刀的数量极少本身的切削量又大切削阻力也大,从而使飞刀提前磨损,尤其是局部磨损快,从而生产率和飞刀耐用度不如径向进给法高的不足。2、飞刀的最大切削速度受被加工材质和飞刀材料的红硬性及工艺系统的刚度影响,在保证齿形精度和飞刀耐用度的条件下,尽量增加飞刀的切削速度和加大切向进给量,以提高切齿效率,切削速度与切向进给量可独立选择,并均可优选。充分发挥这些特性,可优化飞刀工艺设计和切削用量,为强力高效切削创造了条件,也是飞刀设计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
通过本发明的锁紧螺钉使飞刀在线径向快捷精确微调,牢固夹紧永不松动的特性,刀杆的强度和刚度最大,机床—刀具工艺系统的刚性最好,并充分发挥了恒定或变切向进给和不同切削性能的飞刀、优化的诸切削刃及工艺系统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飞刀的优点,如把常规只有一层切削刃的飞刀设计成阶梯二层切削刃来同时加工一个齿面,获得高精度高性能高硬度飞刀比滚刀更容易,如粗切齿飞刀的齿顶高稍许增高和分屑槽的技术方案,能有效地改善粗、精切齿的切削条件(环境),以获得比滚刀更好的切削条件,为采用最优的大切削速度、大切向进给量和大切深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切齿效率和飞刀的耐用度,以及飞刀无原理误差、无容屑槽排屑方便等特性,使飞刀滚切蜗轮的生产率在现有技术上有所提高,并且精度高于用蜗轮滚刀加工的精度。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刻度设在锁紧螺钉的头部顶面边缘处的若干等分的向心直线或所述刻度设在锁紧螺钉的头部外圆周面上的若干等分的直线及其对应设有数字序号,并在刀杆旋转中心线上设有一条与之重合的直线。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若干等分的向心直线或若干等分的直线,可设置为几短一长呈周期排列的直线或等长直线,为方便读数和识别,优选为几短一长呈周期排列的直线,所述数字序号为阿拉伯数字。
螺距差工作原理,当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限制飞刀沿其轴线旋转,此时圆柱孔可视为飞刀的直导轨,而锁紧螺钉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其中一段螺纹固联在本体刀杆上,另一段螺纹联接在飞刀圆直柄上,显然锁紧螺钉旋转时飞刀形成差动移动,当锁紧螺钉旋转一周时,飞刀沿圆柱孔直线位移的距离为它们之间的螺距差△p=(p1-p2),可实现微调;改变飞刀沿圆柱孔的运动方向,可改变锁紧螺钉的拧紧旋转方向、螺纹旋向和使某一段螺纹的螺距相对另一段螺纹的螺距变大或变小;当锁紧螺钉正、反转时,飞刀沿圆柱孔作往复移动,若定位顶杆把飞刀紧固在圆柱孔内时,此时飞刀刀头产生远离或靠近刀杆中心趋势,从而锁紧螺钉产生朝向或背向飞刀刀头的力,即锁紧螺钉的夹紧或锁紧力,从而实现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
读数工作原理,是将螺距差螺旋副的微小直线位移转变为便于目视的角位移,即螺距差△p除以若干等分z(刻度),每刻度锁紧螺钉轴向位移的距离 s=△pz,其值为能“整除”的纯小数,相当于千分尺的工作原理。
螺纹的自闭性工作原理,螺纹自锁是以螺纹的摩擦力来克服螺母的松退力,当螺母的松退力大于螺纹之间的摩擦力时,螺母回旋松脱。一般是以增加摩擦力来对抗松退力,然而我们知道摩擦力的增加是有限的,因而摩擦防松不可避免存在局限性。本发明的锁紧螺钉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分别与之相对应的螺母固联,把一个螺母的退松力通过锁紧螺钉直接转变成对另一个螺母的拧紧力,将两个相对的力转化为相助的力,使其不会松动的螺纹结构。即在切削力作用下,飞刀(活动端螺母)会发生松动的趋势,但是,由于飞刀 (活动端螺母)的松退方向是锁紧螺母(固定端螺母)的拧紧方向,锁紧螺母 (固定端螺母)的拧紧恰恰阻止了飞刀(活动端螺母)的松退,导致飞刀(活动端螺母)无法松动。本发明是用两段螺纹的螺距差自身相互制约的矛盾来防松,突破了螺纹的摩擦力防松理念,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是“同旋向、螺距差、双螺母”的螺纹副,是利用螺纹联接结构防松。通过与螺纹自锁性对比可知,结果都是防螺母松脱,但两者的原理和结构上是有本质区别,传统螺纹副是摩擦力防松,本发明是螺纹联接结构防松,为区别传统螺纹副的摩擦力防松,把这种螺纹联接结构永不松动的性质,称之为螺纹的自闭性。
在切削力作用下,飞刀(活动端螺母)会发生松动的趋势,即飞刀会转动和移动的趋势,因锁紧螺钉是与飞刀螺纹联接的,此时锁紧螺钉有沿着飞刀圆直柄同心螺孔的螺旋线转动的趋势,但是锁紧螺钉是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其中一段螺纹与刀杆本体的螺通孔(固定端螺母)联接,从而造成锁紧螺钉与之联接的内螺纹之间(螺距不同)的转动不同步,而螺通孔是不会松动的,从而阻止锁紧螺钉的松动,所以飞刀也不会发生松动,即飞刀自闭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任选下列之一
所述施力构件采用带方圆柱端螺钉,拧紧螺钉时产生轴向力,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终端和所述施力构件产生力的螺纹部分是一体的。
采用该技术方案,螺旋夹紧机构起到夹紧和增力及自锁作用,是一种常用简单可靠的夹紧机构,特别是它具有增力大、自锁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当外(作用)力和力臂的积一定时螺纹产生的力是恒定的。
所述施力构件采用电液推杆或液、气压缸以及气—液增力机构,由液、气压或电为能量产生轴向力,用液压缸或气压缸的活塞杆作为施力终端,所述施力构件的旋转中心线上设有与电、液、气联接的接口。
采用该技术方案,当采用液、气压缸时,活塞的受压面积S一定时,压力 F与压强P成正比,即F=PS,增加压强即可增大相应的压力,因所述中心盲孔孔径较小,为避免压力过高的不便,可用多个活塞串联叠加成倍增力;液压油的压强比气压高许多,因此缸径尺寸可以比气缸小很多,通常不需要用增力机构,所以可使结构更简单紧凑;液体不可压缩,因此夹紧的刚性大、工作平稳、夹紧可靠、噪音小;对由气、液压组合成气—液增力机构的能量为压缩空气,经不同截面的增压器使液压油增压后并进入液压缸使活塞杆工作;液、气压缸设置阀或锁类如单向阀使其自锁。当用电液推杆时,它是通过电动机正反转驱动双向液压泵正反输出压力油,经液压控制阀送至油缸,来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它有很多优点,适用于需要往复推拉直线运动或夹紧工作等场所,并可自动控制,具有非常可靠的过载自动保护功能,能够在带负荷的状态下启动,力可无级调节,采用全液压传动,它的动作非常灵敏,运行起来比较平稳,对外来的冲击力有缓冲作用,占据空间小、自锁,无需液(空)压站,有电源就行方便,是集机、电、液为一体的液压驱动柔性传动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可用电或液、气压为能量,当压强一定时产生的轴向力是恒定的。
所述施力构件采用弹簧或弹簧组件,弹簧受力压缩后均匀弹性变形,弹性力产生轴向力,推动施力终端轴向移动,用调整平垫圈或螺钉调节弹力。所述弹簧组件可以是单个弹簧或多个(种)弹簧组合使用,如多个碟形弹簧串联、直径不同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或截锥涡卷弹簧与碟形弹簧套装重叠使用等。
采用该技术方案,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在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和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即F=kx,x不变弹力是恒定的,k是材料的弹性系数,它是由材料的性质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是利用弹簧长度变化增力,且弹簧对冲击力有缓冲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中心盲孔定位并连接,或所述施力构件与所述中心盲孔滑动定位并与所述刀杆被动端端面连接。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心盲孔的入口端螺孔的螺纹可选为单线或单线细牙螺纹,选为单线细牙螺纹。
采用该技术方案,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有更好的增力和自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心盲孔的入口端螺孔的螺纹选下列之一,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普通螺纹,选为矩形螺纹。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夹紧机构任选下列润滑剂之一,润滑蜡、钙基脂、二硫化钼或稀油,所述润滑剂选为润滑蜡。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中心盲孔的入口端设有同心顶针孔为 60°锥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终端端面为直端面并硬化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为使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的倾斜角等于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的锐角θ,或者为0°。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述刀杆沿轴向夹紧(施力构件)时,当所述锁紧螺钉产生朝向(也就是锁紧螺钉产生拧入刀杆螺通孔的趋势)或背向飞刀刀头的力,此时锁紧螺钉两个螺纹副的工作齿侧面形成紧密地接触,而断续切削力始终朝向刀杆中心,这样螺纹的工作齿侧面始终为牢固紧密地接触,提高了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切削稳定能保证齿面粗糙度;当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飞刀刀头(锐角θ的大头在飞刀刀头方向)时,所述施力构件对飞刀产生朝向飞刀刀头的分力,此时断续切削力使飞刀与斜楔(面)产生增力和自锁效果,也就是说切削力越大,飞刀楔得越紧越牢固,同时断续切削力对刀杆和定位夹紧机构产生直接冲击;当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飞刀圆直柄(锐角θ的大头在飞刀圆直柄方向)时,所述施力构件对飞刀产生背向飞刀刀头的分力,此时断续切削力使飞刀与斜面不形成斜楔不产生增力和自锁效果,所以断续切削力不会对定位夹紧机构产生直接冲击,但对刀杆产生直接冲击;当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飞刀圆直柄轴心线的夹角θ为0°时,因没有斜面结构,所以不存在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所以所述施力构件对飞刀不会产生背向或朝向飞刀刀头的分力,断续切削力也不会对定位夹紧机构产生直接冲击,但对刀杆产生直接冲击。
当采用设置弹性件的技术方案时,在所述锁紧螺钉作用下,使所述平面与所述蜗轮飞刀刀头平面之间始终产生一恒定的预紧力,能有效地减少(缓)断续切削力对定位夹紧机构(刀杆)的冲击,造成的切削不稳定,齿面粗糙度难以保证,影响刀具工艺系统的动刚度,制约了生产率和蜗轮齿面粗糙度的提高,限制了该夹紧结构的多样性和最佳定位夹紧效果等不利问题,并能进一步阻止飞刀受切削力后朝向刀杆中心移动的趋势,又起到了阻尼作用,减少了刀杆的振动,使定位夹紧更可靠,所以飞刀和刀杆设计得当,为使用得也正确创造了条件。
总之,无论锁紧螺钉产生朝向哪个方向的力和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哪里或θ=0°,锁紧螺钉上的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的工作齿侧面都能形成紧密地接触,从而提高了动刚度;弹性件又起到了阻尼作用,并在其预紧力的作用下,减少了刀杆的振动,并使定位夹紧更可靠。
由于所述锐角θ值越小,所述锁紧螺钉与斜楔的双重叠加增力效果越好,自闭性—自锁性能越有保证,当不符合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即θ=0°或有锐角θ但斜面不形成斜楔而无楔紧的趋势)时,只是少了一个斜楔的增力和自锁,只有自闭性飞刀也永不松动;斜面结构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夹紧行程(即在中心盲孔内轴向移动)和飞刀沿其轴向相应移动的距离,所述锐角θ减小,则飞刀沿其轴向位移的敏感度增大,有利于实现飞刀磨损后多次重磨,经济性好,但对轴向定位精度的调整不利,为此,所述锐角θ不应选择过小。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锐角θ的取值范围在3°~6°之间。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锐角θ为4.5°。
从定位上分析,所述飞刀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和移动,当夹紧后,由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和所述定位顶杆两斜平面紧密贴合,在所述锁紧螺钉和切削力共同作用下,限制了这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尤其是斜楔(即定位顶杆斜端面)夹紧和所述锁紧螺钉与定位斜面和所述施力构件组成的复合定位垂直交叉夹紧,具有在线精确微调,重复定位精度高夹紧可靠、定位和自闭—自锁性同时实现,并提高了抗螺纹松驰性,以克服飞刀有时两个侧刃交替参加切削,刀齿沿其轴心线产生较大的周期性的交变扭矩。
由于采用所述锁紧螺钉和斜楔(斜面)夹紧定位,故所述飞刀沿其轴心线方向的位置可以通过调整所述锁紧螺钉,当所述飞刀磨损重磨经轴向调整后,飞刀齿厚仍然保持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所述飞刀的轴向定位精度对于所述定位顶杆移动距离不敏感,提高了飞刀多次重磨性,而限制飞刀绕其轴心线旋转的自由度,又取决于斜楔(斜面)结合的两平面的接触精度。
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所述定位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中心盲孔内和便于所述锁紧螺钉着力,必然所述飞刀圆直柄的长度要超过中心盲孔,所述飞刀圆直柄的接触长度增加,并在所述锁紧螺钉的作用下,相对定位更可靠、稳定性更好,提高了重复定位精度和所述圆柱孔的使用寿命。
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定位夹紧机构的终端采用斜楔(面),接触面积大,它既起到夹紧和增力及自锁作用,又起自动定心作用,是一种简单可靠,定位精度较高的夹紧定位结构,尤其是斜楔和螺距差螺旋夹紧的两个简单机构组成的微调、夹紧、自闭—自锁复合机构,大大提高了夹紧的可靠性。当所述施力构件施力时,并在所述锁紧螺钉的共同作用下,两斜平面紧密贴合,同时实现了所述飞刀在所述刀杆上的准确定位和夹紧,从而实现所述锁紧螺钉与斜楔和所述施力构件产生的双重垂直夹紧和自闭—二重自锁性,可获得极佳的定位夹紧性能,尤其适合于切削力较大和精度较高的双蜗轮飞刀的牢固夹紧。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顶杆的外圆周面设置多段带导向角的圆环形凹槽,并且所述圆环形凹槽起止设在所述定位顶杆两端及两端面硬化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的夹角δ应使飞刀卡紧在刀杆上时,根据工作蜗杆型式、精度等级、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大小和旋向决定,使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法向或轴向平面上;当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法向平面时,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的夹角δ等于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γ,当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轴向平面时,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的夹角δ为 0°。
采用该技术方案,综合考虑了飞刀轴、法向装夹时,切削力和刀杆直径的差异,金属或非金属、材质强度(性质)及制造的方便性,刃磨前刀面的手段、齿形和两侧切削刃的切削条件的不同,如滚切阿基米德蜗轮,当飞刀前角为0°时,飞刀在轴向时的齿形为直线,此时两侧切削刃的工作前角不同(为改善切削条件,采取特殊的刃磨法磨前刀面),飞刀在法向时的齿形是和阿基米德蜗杆的法向截形相同的(鼓形)曲线,此时两侧切削刃的工作前角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该技术方案,从材料力学来说,对刀杆的强度和刚度削弱最小,且刀杆长度可设置最短和直径最大,大幅提高了飞刀与刀杆的连接刚度和可靠性,减少了颤振和改善了切削条件;由于定位夹紧机构设在中心盲孔内不占用空间,提高了安全性,为整体带柄蜗轮滚刀实现飞刀加工创造了条件,解决了部分工作蜗杆直径较小的多头蜗轮滚刀制造难的瓶颈。
2、锁紧螺钉是集微(精)调、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自闭性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同旋向螺距差螺纹副联接机构,微调精度高,能控制在0.01mm范围内,借助于测量器具快捷在线测量和微(精)调相结合,便于飞刀伸出刀杆的径向位置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精确微调;飞刀定位精度高和定位精确、双重垂直夹紧,斜楔和锁紧螺钉双重叠加增力,夹紧力大,多重自闭—自锁的效果,夹紧后飞刀永不松动,适合强力切削,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和使用方便快捷,维护方便。
锁紧螺钉的工作齿侧面始终为牢固紧密地接触没有间隙,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好,有利于生产率,切削稳定能保证齿面粗糙度;特别是所述锁紧螺钉与斜楔产生的双重叠加增力和自闭—自锁性,可获得较好的可靠的定位和夹紧性能,尤其是断续切削力使飞刀与斜楔(面)产生增力和自锁效果,这样切削力越大,飞刀楔得越紧越牢固,在所述锁紧螺钉和所述施力构件产生的力共同作用下,所述锁紧螺钉与斜楔和所述施力构件产生的双重垂直夹紧和自闭—二重自锁性,可获得极佳的定位和夹紧性能。
3、进一步利用飞刀结构简单大多是单齿,高精度高性能高硬度飞刀获得易和工况来优化工艺设计,即飞刀设置不同切削性能的飞刀(如粗、精)、恒或变切向进给和优化的切削角度及工艺系统等各自的优势来改善切削条件,用优化的切削用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率和飞刀两次重磨之间的耐用度,特别是粗切齿时采用分屑槽等技术,或同时该飞刀齿顶高比精切齿飞刀稍许增高,从而改变切削图形和改善切削条件,从而消除了切削条件最不利的П、Γ形切屑,能采用大切深大的或变的切向走刀量来弥补切向进给生产率和飞刀耐用度不高的不足,精切齿时采用小的或变的切向进给量,来提高或优化齿形精度(接触斑点)和生产率(切齿效率),所以可根据待切蜗轮所需的精度和工况,在切齿过程中通过调控切向进给量的大小来提高或优化齿形精度和生产率,使飞刀滚切蜗轮的生产率在现有技术上有所提高,并且精度高于用蜗轮滚刀加工的精度。
另外,分屑槽等凹部的有效切削深度与进给量及飞刀切削的轨迹相匹配的工艺方案,更有利于优化切削用量和提高切齿效率及飞刀的耐用度。
4、采用圆球和润滑蜡使各部件运动自如,无卡阻、拆装方便,移动灵活,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简化了刀杆制造和维护。
5、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飞刀零前角前刀面的夹角δ和与飞刀圆直柄轴心线的夹角θ无关,同时与定位顶杆的倾斜角θ也无关,即没有飞刀零前角前刀面与刀杆旋转中心线的夹角δ的原理误差。
6、设有的弹性件能进一步阻止飞刀受切削力后朝向刀杆中心移动的趋势,减少了刀杆的振动,使定位夹紧更可靠,提高了刀具工艺系统的动刚度,有利于生产率和蜗轮精度、齿面粗糙度的提高。
7、飞刀磨损后多可次重磨使用,有较好的经济性。
总之,采用该技术方案,由于结构简单紧凑、制作和使用及维护方便,成本低,定位夹紧机构运动自如,没有原理误差(如夹角θ),飞刀微调和重复定位精度高,夹紧力大永不松动,工艺系统刚度好,并充分发挥了飞刀和不同切削性能的飞刀的优点,方便用优化的切削用量强力高效高质切削,特别是在切齿过程中通过调控切向进给量的大小来提高或优化齿形精度(接触斑点)和生产率,提高了飞刀的耐用度和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上提高了飞刀滚切蜗轮的生产率和齿形精度,并且精度高于用蜗轮滚刀加工的精度,尤其是工作蜗杆直径较小,精度较高的多头大模数少齿数蜗轮的滚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飞刀与刀杆的夹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R为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半径、m为工作蜗杆轴向模数、δ为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飞刀零前角前刀面的夹角、θ为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飞刀圆直柄轴心线的夹角和定位顶杆斜端面的倾斜角)特征:右旋、飞刀置于法向,施力构件采用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与中心盲孔定位并连接,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飞刀刀头,δ=γ。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特征:左旋、飞刀置于法向,施力构件采用电液推杆或液、气压缸以及气—液增力机构,施力构件与中心盲孔滑动定位并与刀杆被动端端面连接,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飞刀刀头,δ=γ。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特征:左或右旋、飞刀置于轴向,施力构件采用弹簧或弹簧组件,施力构件与中心盲孔滑动定位并与刀杆被动端端面连接,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飞刀刀头,δ=0°。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特征:右旋、飞刀置于法向,施力构件采用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与中心盲孔定位并连接,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飞刀圆直柄,δ=γ。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特征:右旋、飞刀置于法向,施力构件采用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与中心盲孔定位并连接,θ=0°,δ=γ。
图7为本发明图2至图6的K向放大示意图(为目视清晰减少了直线数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如图2所示的一种蜗轮飞刀的夹紧结构,包括刀杆1,所述刀杆1由带锥柄的主动端(图中未示出)和细长的被动端等组成,在所述被动端设有朝向主动端且与刀杆1旋转中心线同心的中心盲孔4,在刀杆1中部某一恰当位置沿刀杆1旋转中心线径向设有安装和夹紧、微调飞刀圆直柄72的两段阶梯同心孔2,所述两段阶梯同心孔2的大孔为圆柱孔21小孔为螺通孔22,锁紧螺钉8 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分别与所述螺通孔22和飞刀圆直柄72上设有的与之同心的螺孔联接,在锁紧螺钉的头部81设有刻度82,所述两段阶梯同心孔2的中心线垂直且过刀杆1旋转中心线,并且所述圆柱孔21与所述中心盲孔4贯通,所述圆柱孔21的飞刀圆直柄入口端设有平面23,所述平面 23与蜗轮飞刀刀头平面71之间设有弹性件10,使所述平面23与所述蜗轮飞刀刀头平面71之间始终产生一恒定的预紧力。刀杆1可选为圆轴和变径轴、多边形状轴、隋圆轴等对称性截面轴,以适应高转速滚切;所述平面23可选为沉孔或凹槽的底平面、多边形状轴外围的平面等,本实施例以圆柱孔的沉孔为例;所述弹性件10可以是碟形弹簧、截锥涡卷弹簧、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橡胶弹簧、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和其组合件或与其它组合等,优选为弹性件10 为碟形弹簧与开口平垫片的组合件,本实施例的弹性件10为碟形弹簧与开口平垫片的组合件。
当安装所述飞刀7或其切削部分磨损重磨后,在保证飞刀齿厚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时,采用调整开口平垫片厚度的方法,如另加开口平垫片或重新更换厚的开口平垫片,以方便较好地调整弹性件10的预紧力,这样不必把整个飞刀7从两段阶梯同心孔2内拿出来,达到调整方便、快捷的目的,节约了辅助时间,当刀杆1高速旋转时,所述开口平垫片被平面23和碟形弹簧限制了,也不会在离心力作用下飞出来伤害人和物。
采用该技术方案,在锁紧螺钉8的作用下,弹性件10使所述平面23与所述蜗轮飞刀刀头平面71之间始终产生一恒定的预紧力,此时弹性件10又起到了一个阻尼作用,锁紧螺钉8螺纹副的齿侧面间隙的大小与方向始终不变,提高了动刚度,减少了刀杆1的振动,有利于高速强力切削和齿面粗糙度的提高;飞刀7与刀杆1的动刚度是飞刀设计、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为优化大切削用量的高效强力切削创造了条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如图7所示,所述刻度82设在锁紧螺钉的头部81 顶面边缘处的若干等分的向心直线83或所述刻度(82)设在锁紧螺钉的头部 81外圆周面上的若干等分的直线83及其对应设有数字序号84(相当于机械时钟的表盘),并在刀杆1旋转中心线上设有一条与之重合的直线85(相当于机械时钟的指针)。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若干等分的向心直线83或若干等分的直线 83,可设置为几短一长呈周期排列的直线或等长直线83,为方便读数和识别,优选为几短一长呈周期排列的直线83,所述数字序号84为阿拉伯数字。
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采用铭刻的方法,如机械刻线(字)、电腐蚀、打字等方式标识,以方便目视和识别,减少误读和视觉误差,实现借助测量器具快捷在线测量和径向精确微(精)调相结合,便于飞刀7伸出刀杆1的径向位置在一定范围内任意精确微调,此径向位置是飞刀7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
当安装所述飞刀7或其切削部分磨损重磨后,可通过调整所述锁紧螺钉8 方法,以方便精确调整飞刀齿厚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和阻止受切削力后朝向所述刀杆1中心的移动,以达到调整方便快捷的目的,节省辅助时间,所以飞刀和刀杆设计得当,为使用得也正确创造了条件。
本实施例以螺通孔22的螺纹为M12×1.5和飞刀圆直柄72上的同心螺孔的螺纹为M8×1.25为例进行说明,是利用锁紧螺钉8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的结构,当锁紧螺钉8旋转时形成螺距的差动移动作为微调工作原理,当锁紧螺钉8旋转一周时,飞刀7仅轴向移动0.25mm,锁紧螺钉的头部81刻有50格刻度(等分),每刻度的值为0.005mm;本实施例以锁紧螺钉的头部 81顶面边缘处设有50等分的向心直线83为例来说明,当锁紧螺钉8转动一刻度时,飞刀7移动0.005mm,微调精度高,能控制在0.01mm范围内,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实现了飞刀7伸出刀杆1径向位置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微调,并有高的调整精度。所述锁紧螺钉8可以是六角头螺栓或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所述锁紧螺钉的头部81切削时不得与待切蜗轮发生干涉;当所述锁紧螺钉8 为六角头螺栓时,所述刻度82是设在螺钉的头部81顶面边缘处,当所述锁紧螺钉8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时,所述刻度82是设在螺钉的头部81圆周环面。当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夹紧)时,所述锁紧螺钉8是集微(精)调、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自闭性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同旋向螺距差螺纹副联接机构。
采用该技术方案,当安装飞刀或其切削部分磨损重磨后,通过旋转锁紧螺钉8来调整飞刀7,使飞刀齿厚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
定位夹紧机构3设在所述中心盲孔4内,从被动端端面11依次向内设有施力构件6、若干个圆球9、定位顶杆5、飞刀7。所述施力构件6可以为手动施力和机械施力,手动施力需通过各种增力机构来工作,因人力有限且不稳定,采取机动夹紧时,原始夹紧力(作用力)可以连续作用,夹紧可靠,机构可以不必自锁。
所述圆球9为刚度大的圆球体,如硬化的钢球,甚至废旧深沟球轴承内的钢球;以圆球9作为部分传力介质,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工作灵活,滚动摩擦损耗少,对与之相配的孔要求低,甚至弯曲的孔(或刀杆有轻微的弯曲)内也能正常滚动,简化了深孔加工的高要求,制造工艺和刀杆维护简便。
采用该技术方案,当所述施力构件6施力时,通过所述圆球9,使所述定位顶杆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把所述飞刀7紧固在所述圆柱孔21内。这样定位顶杆5可以很短,使其能在中心盲孔4内更自如的移动和转动。
由于所述锁紧螺钉8和所述定位夹紧机构3产生的力,对所述飞刀圆直柄 72的着力点离所述飞刀7受力点较远,因所述锁紧螺钉8是集微(精)调、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自闭性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同旋向螺距差螺纹副联接机构,刻度82并借助于精密测量器具在线测量,提高了蜗轮飞刀重复定位的准确性和一致、可靠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带方圆柱端螺钉,拧紧螺钉时产生轴向力,此时所述施力终端61(即圆柱端)和所述施力构件6产生力的螺纹部分62是一体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所述飞刀7在所述中心盲孔4内轴向力夹紧时,因所述施力终端61与定位顶杆5之间为圆球9,其当量摩擦半径为零,螺钉产生的轴向(夹紧)力与作用力和力臂成正比,与螺钉直径成反比,一般为作用力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产生较大的夹紧力,所以起到很大的增力效果。同时,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的夹角θ较小,对在所述中心盲孔4内夹紧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施力构件6利用螺钉的增力和自锁,为飞刀和刀杆使用得也正确创造了条件。
为有利于移动自如和提高精度及便于装配、制作,所述中心盲孔4呈两段阶梯状的孔,即从靠近刀杆被动端端面11依次向内设有直径较大的螺孔42,余下的是直径较小较长的圆光孔41,所述圆光孔41设有能够与之内孔壁滑动的所述定位顶杆5,因所述圆球9能在弯曲的所述圆光孔41内自由灵活滚动和移动,所述圆光孔41设有能够与之内孔壁滑动和滚动的所述圆球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6的带方圆柱端螺钉的螺纹部分62 与所述中心盲孔4的螺孔42定位并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螺孔42(中心盲孔4的入口端)的螺纹可选为单线或单线细牙螺纹,因细牙螺纹比粗牙螺纹有更好的增力和自锁效果,优选为单线细牙螺纹。普通螺纹分粗牙、细牙,还有超细牙螺纹;梯形螺纹分为单线和多线螺纹,其同一公称直径的单线螺纹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螺距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螺孔42(中心盲孔4的入口端)的螺纹任选下列之一,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普通螺纹,选为矩形螺纹。
采用该技术方案,在同一条件下,因矩形螺纹的牙形角为零,从而当量摩擦角也为零,所以矩形螺纹有较好的增力和自锁效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夹紧机构3任选下列润滑剂之一,润滑蜡、钙基脂、二硫化钼或稀油,因润滑蜡不粘灰尘,使用方便,污染少安全无害,使用时间长,避免了油料干涸少或无润滑,特别是脂类油料形成的粘结,所述润滑剂选为润滑蜡。
采用该技术方案,在同一条件下,减少了摩擦力,移动灵活,装拆方便,提高传动效率和增力效果及防锈,由于中心盲孔提供了储存润滑剂的封闭空间,不易流失和被污染,所以飞刀和刀杆使用和维护得也正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为方便加工检查或修整刀杆1,所述中心盲孔4的入口端设有同心顶针孔43,所述同心顶针孔43为60°的锥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6的施力终端(即圆柱端)61端面为直端面并硬化处理,因与所述定位顶杆5之间设有圆球9,使其具有自动调心能力,以兼容或抵销所述螺孔42和所述定位顶杆5的制造和安装误差,提高其安装精度和使用寿命及夹紧的可靠性,且所述施力终端61 和所述定位顶杆5的端面与圆球9(点接触)的当量摩擦半径为零,提高了带方圆柱端螺钉6增力比和效率,同时又使所述定位顶杆5在中心盲孔41内转动灵活,便于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施力终端61和定位顶杆5与圆球9的相对端面可以为直端面或端面为凹、凸球面且半径大于圆球9的半径,因制造简单对中性好,优选为直端面。
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飞刀刀头74时,在沿所述刀杆1轴向夹紧力(施力构件6)的作用下,使所述飞刀7产生朝向飞刀刀头74的分力,在切削时始终产生朝向刀杆1中心的切削力,此时断续切削力使飞刀7与斜楔 (面)产生增力和自锁效果,同时断续切削力对定位夹紧机构3产生直接冲击,并导致刀杆1振动,造成定位夹紧机构3的夹紧效果不佳;当所述锁紧螺钉8 产生背向飞刀刀头74的力,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知,符合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产生的双重叠加增力(锁紧螺钉与斜楔)和自闭—自锁;当所述锁紧螺钉8产生朝向飞刀刀头74的力,不符合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只有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产生的增力和自闭性,同比少了一个斜楔增力和自锁;锁紧螺钉8螺纹副的工作齿侧面始终为牢固紧密地接触没有间隙,动刚度好,在弹性件10预紧力作用下,能有效地减少(缓)切削力对刀杆1的振动,提高了动刚度;飞刀7的稳固性主要与锁紧螺钉8的自闭性有关并起决定性作用,其次是斜楔的增力和自锁;所述锁紧螺钉8是集微(精)调、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自闭性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同旋向螺距差螺纹副联接机构,刻度82并借助于精密测量器具在线测量,以提高蜗轮飞刀7重复定位和位置精度,所述飞刀7也不会移动和转动。特别是当锁紧螺钉8产生朝向飞刀刀头74的力时,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只产生的增力和自闭,而断续切削力使飞刀7与斜楔(面) 产生增力和自锁效果,这样切削力越大,飞刀楔得越紧越牢固,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较佳,获得较佳的定位夹紧性能,这种受力的夹紧结构是个较佳的技术方案;尤其是当锁紧螺钉8产生背向飞刀刀头74的力时,所述锁紧螺钉8 拧紧产生的双重叠加增力(锁紧螺钉与斜楔)和自闭—自锁,同理,切削力越大,飞刀楔得越紧越牢固,并在弹性件10产生的预紧力的作用下,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较佳,获得最佳的定位夹紧性能,这种受力的夹紧结构是个最佳的技术方案,同时也是最佳的实施方式。
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述刀杆沿轴向夹紧(施力构件6)时,当所述锁紧螺钉8产生朝向或背向飞刀刀头74的力,锁紧螺钉8两个螺纹副的工作齿侧面都能形成紧密地接触,而断续切削力始终朝向刀杆1中心,在弹性件10预紧力的作用下,提高了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切削稳定能保证齿面粗糙度。
当拧紧所述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6时,带方圆柱端螺钉的圆柱端 61一起轴向移动并产生力,通过所述圆球9,使所述定位顶杆5产生轴向移动,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并在所述锁紧螺钉8产生的增力和自闭—自锁(自闭)性共同作用下,把所述飞刀7紧固在圆柱孔21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为使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以确保夹紧可靠和飞刀定位准确,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的倾斜角等于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的锐角θ,或者为0°。即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的倾斜角与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的角度一致。
一方面所述锐角θ值越小,所述锁紧螺钉8与斜楔的叠加增力效果越好,螺旋和斜楔的自闭—自锁性能越有保证;另一方面斜面结构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夹紧行程(即在中心孔4内轴向移动)和飞刀7沿其轴向相应移动的距离,所述锐角θ减小,则飞刀7沿其轴向位移的敏感度增大,有利于实现飞刀7磨损后多次重磨,但对轴向定位精度的调整不利,为此,所述锐角θ不应选择过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锐角θ的取值范围在3°~6°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为便于飞刀7重磨后调整和轴向定位精度,又可获得较大的力和可靠性,所述锐角θ选为4.5°。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所述飞刀7沿其轴向夹紧时的受力状态是由斜楔和所述锁紧螺钉8夹紧两部分双重叠加组成,同时由斜楔和螺纹产生了自闭—自锁效果,当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的锐角θ为4.5°时,其斜楔夹紧力约为作用力的3.5倍,而所述锁紧螺钉8产生的力为作用力的几十倍以上,将上述力合并的夹紧力为作用力的上百倍,显然作用在飞刀7 上的力很大,产生的夹紧力是很大的,所以斜楔夹紧结构和螺钉锁紧结构巧妙的组合,起到很大的增力和自闭—自锁效果;当不符合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时,只是少了一个斜楔增力和自锁。
综上所述,斜楔和锁紧螺钉8的双重叠加增力和自闭—自锁、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6组成的定位垂直交叉夹紧,具有自动定心,重复定位精度高夹紧可靠,定位和双重夹紧、自闭—双重自锁同时实现;当不符合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时,锁紧螺钉8的自闭性,能完全满足所述飞刀7装入刀杆1后装夹可靠,在切削时飞刀7不会发生移动和转动的要求。
在沿所述圆柱孔21轴向夹紧力(锁紧螺钉8)和沿所述刀杆1轴向夹紧力的双重垂直作用下,由于所述锐角θ较小,所述锁紧螺钉8与斜楔(定位顶杆的斜面)产生的双重叠加施(增)力和自闭—自锁性,有很好的自闭—自锁性和夹紧可靠性,可获得较好的定位夹紧性能,尤其是所述锁紧螺钉8与斜楔和施力构件6产生的双重垂直夹紧和自闭—二重自锁性,可获得极佳的定位夹紧性能,所述飞刀7不会移动和转动,能满足大切削力和大导程角的要求。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为方便所述定位顶杆5沿所述圆光孔41内灵活自由滑动和转动,为减少所述定位顶杆5与所述圆光孔41的接触面积和容纳润滑剂、杂物,所述定位顶杆5或圆光孔41的圆周面可设置多段带导向角的圆环形凹槽,为有利于加工,优选为所述定位顶杆5的外圆周面设置多段带导向角的圆环形凹槽52,且所述圆环形凹槽52起止设在所述定位顶杆5两端,这样装、拆所述定位顶杆5和其有轻微弯曲或两端长期挤压变形时,也很容易通过该部位,为提高所述定位顶杆5的使用寿命和夹紧可靠,所述定位顶杆5两端面硬化处理。
一般飞刀的前角取0°,此时所述飞刀前刀面75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重合,为提高生产率或滚切高分子材料等(MC尼龙)选为正前角,把飞刀前角≠0°时的前刀面投影到前角为0°的飞刀前刀面75上或前刀面75的前角为0°,这个飞刀前刀面75称之为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合理选择和刃磨飞刀前、后角能明显改善切削性能和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及生产率,并且齿面粗糙度和所消耗功率也较小;当所述飞刀7卡紧在刀杆1上时,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 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法向平面中,即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与刀杆1中心线的夹角为γ,从而使飞刀刀头74的切削刃部分处在与工作蜗杆相同的部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夹角δ应使飞刀7卡紧在刀杆1上时,根据工作蜗杆型式、精度等级、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大小和旋向决定,使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 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法向平面中,即δ=γ。
如滚切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γ较大的阿基米德或法向直廓右旋蜗轮时,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夹角δ等于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γ,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法向平面中,由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按法向装夹,这样可使飞刀两侧切削刃都具有合理的前、后角,能改善切削条件和提高质量及工效。
采用该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夹角δ和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的夹角θ无关,仅影响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与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的接触面的精度,即避免了θ角的加工误差对δ角的影响,这样就没有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 与刀杆1旋转中心线的夹角δ的原理误差,而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在刀杆1 上的方位角(夹角δ)是飞刀使用得也正确的条件之一,所以飞刀和刀杆设计得当,为使用得也正确创造了条件,而现有技术与圆拉杆圆柱部分设置的斜削平面的倾斜角β有关。
利用斜楔(定位顶杆的斜面)和所述锁紧螺钉8的双重叠加施(增)力,自闭—自锁及带方圆柱端螺钉(施力构件)6的施(增)力和自锁,通过上述措施,使定位和双重垂直夹紧、自闭—二重自锁同时实现;充分满足了所述飞刀7装入所述刀杆1后装夹可靠,在强力切削时不发生移动和转动的要求,并有高的联接刚度和可靠性,它是一种具有增力、自闭—自锁性的复合机构。
本发明未涉及刀杆其它部位,按常规设置;因本发明避免了θ角的加工误差对δ角的影响,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飞刀进行适应性变化,如飞刀圆直柄 72上设有的同心螺孔、飞刀两侧刃对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对称等,飞刀其它设置按常规。
提示一下,带柄蜗轮刀具的刀齿(飞刀)的前刀面是有方向的,因其带锥柄的主动端是固定在刀具的一端,而具体机床的滚切运动关系是不变的,而套式蜗轮刀具可以调头装入刀杆来改变,这点是与套式蜗轮刀具的根本区别。
该飞刀的主要夹紧工作程序如下:
1)飞刀圆直柄72装入弹性件10后再装入圆柱孔21中,锁紧螺钉8先穿过螺通孔22分别与螺通孔22和飞刀7联接,并使飞刀7沿圆柱孔21的内孔壁适当旋转,使其齿厚靠近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附近,定位夹紧机构3依次放置在中心盲孔4中,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与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 上形成滑动间隙,并使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朝向飞刀工作时的旋转方向;
2)此时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朝向刀杆被动端端面11,借助精密测量器具在线测量,旋转锁紧螺钉8,使飞刀齿厚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定位夹紧机构3适当预紧;
3)适当预紧锁紧螺钉8并使弹性件10有一定预紧力,再次测量飞刀齿厚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分度圆柱上时,然后定位夹紧机构3夹紧,再交替拧紧锁紧螺钉8直到飞刀7牢固夹紧后,再一次测量使其符合精度要求为止;
4)当更换飞刀或滚切一段时间后磨损再重磨后,重复上述过程。
上述工作过程,分别确定飞刀7在工作蜗杆分度圆柱上的齿厚处在刀杆1 径向上的正确位置和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方位。
实施方式2
图3反应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本实施方式不同于实施例 1之处,主要是所述施力构件6为电液推杆或液、气压缸以及气—液增力机构并与所述刀杆1定位、连接方式;具体是,所述中心盲孔4(入口端)直径较大部为圆光孔42,以便于所述施力构件6滑动定位,所述被动端端面11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施力构件6连接的螺孔,并且所滚切的蜗轮是左旋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电液推杆或液、气压缸以及气—液增力机构,由液、气压或电为能量产生轴向力,用液压缸或气压缸的活塞杆作为施力终端61,所述施力构件6的旋转中心线上设有与电、液、气联接的接口63,如液压、气控的接口63为旋转接头。
当液、气压缸或电液推杆工作时,施力终端61轴向移动产生轴向力,通过若干个所述圆球9,使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把所述飞刀7紧固在所述圆柱孔21内,并处在正确位置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6与所述中心盲孔4滑动定位并与所述刀杆被动端端面11连接。
实施方式3
图4反应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本实施方式不同于实施例 2之处是施力构件6,并且δ=0°,具体是,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弹簧或弹簧组件,图6中中心盲孔4内所示的是碟形弹簧和调整平垫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弹簧或弹簧组件,弹簧受力压缩后均匀弹性变形,弹性力产生轴向力,推动施力终端61轴向移动,用调整平垫圈或螺钉调节弹力。
当弹簧受力压缩后均匀弹性变形,施力终端61轴向移动产生轴向力,通过若干个所述圆球9,使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把所述飞刀7紧固在所述圆柱孔21内,并处在正确位置上。
所述调整平垫圈也可设在所述施力构件6与所述刀杆被动端端面11之间(未另行图示)。为便于旋合螺钉对弹簧产生压缩力,所述螺钉设在所述施力机构件6中心线上与所述刀杆被动端端面11处(未另行图示)。
一般飞刀的前角取0°,此时所述飞刀前刀面75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重合,且有适宜切削的前、后角等,当所述飞刀7卡紧在所述刀杆1上时,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轴向平面中,即与刀杆1旋转中心线重合,从而使所述飞刀刀头74的切削刃部分处在与工作蜗杆相同的部位,即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与所述刀杆1旋转中心线重合(即夹角为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夹角δ应使飞刀7卡紧在刀杆1上时,根据工作蜗杆型式、精度等级、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大小和旋向决定,使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 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轴向平面中,即δ=0°。
如滚切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γ较小的阿基米德和精度要求不高的法向直廓蜗轮时,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夹角δ等于0°,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正好处在工作蜗杆的轴向平面中,由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按轴向装夹,这样两侧切削刃的切削角不同,如锐边为正前角,钝边为负前角等,切削条件不一致,易使被切蜗轮的齿面产生振动波纹,限制了生产率的提高,机床和飞刀的性能得不到发挥;为改善切削条件,可采用特殊刃磨法磨前刀面,使飞刀的两侧切削刃都具有适宜的前角。
实施方式4
图5反应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仅以实施例1的特征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之处是,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与它们相反,即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飞刀圆直柄72,除所述夹紧力(施力构件6和锁紧螺钉8)和切削力及弹性件10产生的预紧力不变外,其产生的力和斜楔增力的方向正好相反,此时断续切削力使飞刀7与斜面不形成斜楔不产生增力和自锁效果,所以断续切削力不会对定位夹紧机构3产生直接冲击,如在沿所述刀杆1轴向夹紧力的作用下,使所述飞刀7产生背向飞刀刀头74的分力,当锁紧螺钉8产生朝向飞刀刀头74的力时,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产生的双重叠加增力(锁紧螺钉与斜楔)和自闭—自锁,而其余相同;同理,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的倾斜角等于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的锐角θ。特别是锁紧螺钉8产生朝向飞刀刀头74的力时,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产生的双重叠加增力(锁紧螺钉与斜楔)和自闭—自锁,断续切削力不会对定位夹紧机构3产生直接冲击,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最佳,获得最优的定位夹紧性能,这种受力的夹紧结构是个最优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5
图6反应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仅以实施例1的特征来说明),可视为实施例1、2、3、4的特例,本实施方式不同于它们之处是,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的夹角θ等于0°,除所述夹紧力和切削力不变外,力的不同之处是,因没有斜面结构,所以不存在斜楔增力和自锁条件,在沿刀杆1轴向夹紧力的作用下,不会使所述飞刀7产生背向或朝向飞刀刀头74的分力,断续切削力也不会对定位夹紧机构3产生直接冲击,只有锁紧螺钉8拧紧产生的增力和自闭性,所以所述飞刀7沿其轴向夹紧时是由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时产生的力,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是由所述锁紧螺钉8和所述施力构件6产生的力,而其余相同。此时,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的倾斜角等于0°。特别是当锁紧螺钉8产生朝向飞刀刀头74的力时,所述锁紧螺钉8拧紧产生的增力和自闭,刀具—刀杆之间的动刚度最佳,获得较优的定位夹紧性能,这种受力的夹紧结构是个较优的技术方案。
可综合考虑切削力和刀杆直径的差异,材质强度、工作蜗杆型式、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和精度不同及制造的方便性,为保证有很好的夹紧和自闭—自锁效果和经济性,可在上述5个实施例中选择或组合。
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与飞刀圆直柄轴心线的夹角为锐角θ或为0°,因所述锁紧螺钉是集微(精)调、正或反向夹紧和位移、自闭三个功能于一体的同旋向螺距差螺纹副联接机构,是利用螺纹联接结构防松,不是以螺纹的摩擦力来防松,并借助于精密测量器具在线测量,因所述锐角θ较小,所以无论所述锐角θ的开口方向朝向哪或者为0°,无论锁紧螺钉产生朝向哪个方向的力,或者无论外(阻)力有多大,即使没有斜楔的增力和自锁,飞刀都不会移动和转动,并保证在正确的位置上,并在弹性件产生的预紧力的作用下都有较好的动刚度,以满足工况要求。
通过上述措施,结合现有制造技术能保证飞刀和刀杆制作准确和一致性,本发明较好地实现了飞刀和刀杆设计得当和使用得也正确,由于飞刀结构简单大多是单齿,制造刃磨检测更方便,高精度高性能高硬度飞刀比蜗轮滚刀获得更容易,又因包络蜗轮齿形的折线线段数目与切向进给量大小成反比,生产率则与之成正比,故在切齿过程中可人为控制齿形精度(接触斑点),生产率在现有技术上有所提高,并且精度高于用蜗轮滚刀加工的精度,尤其是在滚切工作蜗轩直径较小,精度较高的大模数少齿数蜗轮更有优势。
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施力构件6并不局限于图2至图6所示的具体结构形式,例如,弹簧可以是截锥螺旋压缩弹簧或截锥涡卷弹簧,甚至橡胶弹簧等,此外,所述中心盲孔4并不限于形成为圆孔腔和呈两段阶梯状的孔(如增设一段与圆球9配合略大的孔),其还可以形成为方孔腔,如四方孔等,当然,在此情况下,所述定位顶杆5和所述施力构件6的形状进行相应地变型或变化,所述施力构件6的定位、连接方式进行适应性变化。
以上结合附图祥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形,这些简单变形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为减少刀杆数量,圆柱孔21可多于一个,但只装入一个飞刀7等,另外,甚至同时使用的飞刀7的锐角θ的开口方向相反等,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包括刀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1)由带锥柄的主动端和细长的被动端组成,所述被动端设有朝向主动端且与刀杆(1)旋转中心线同心的中心盲孔(4),在刀杆(1)中部沿刀杆旋转中心线径向设有安装和夹紧、微调飞刀的两段阶梯同心孔(2),所述两段阶梯同心孔的大孔为圆柱孔(21)小孔为螺通孔(22),锁紧螺钉(8)上设有同旋向而不同螺距的两段螺纹分别与所述螺通孔(22)和飞刀圆直柄(72)上设有的与之同心的螺孔联接,在锁紧螺钉的头部(81)设有刻度(82),所述两段阶梯同心孔(2)的中心线垂直且过刀杆旋转中心线,并且所述圆柱孔(21)与所述中心盲孔(4)贯通,所述圆柱孔(21)的飞刀圆直柄入口端设有平面(23),所述平面(23)与蜗轮飞刀刀头平面(71)之间设有弹性件(10),使所述平面(23)与所述蜗轮飞刀刀头平面(71)之间产生一恒定的预紧力,定位夹紧机构(3)设在所述中心盲孔(4)内,从被动端端面(11)依次向内设有施力构件(6)、若干个圆球(9)、定位顶杆(5)、飞刀(7),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飞刀圆直柄(72)轴心线的夹角为锐角θ或为0°,在所述锁紧螺钉(8)和所述施力构件(6)产生的力共同作用下,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滑动至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上形成紧密的面接触,并借助测量器具在线测量,把所述飞刀(7)快捷准确地紧固在所述圆柱孔(21)内,并使飞刀刀头(74)的切削刃部分处在与工作蜗杆相同的部位和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朝向飞刀工作时的旋转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82)设在锁紧螺钉的头部(81)顶面边缘处的若干等分的向心直线(83)或所述刻度(82)设在锁紧螺钉的头部(81)外圆周面上的若干等分的直线(83)及其对应设有数字序号(84),并在刀杆(1)旋转中心线上设有一条与之重合的直线(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等分的向心直线(83)或若干等分的直线(83),可选为几短一长呈周期排列的直线或等长直线(83),选为几短一长呈周期排列的直线(83),所述数字序号(84)为阿拉伯数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构件(6)任选下列之一,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带方圆柱端螺钉,拧紧螺钉时产生轴向力,施力构件(6)的施力终端(61)和所述施力构件(6)产生力的螺纹部分(62)是一体的;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电液推杆或液、气压缸以及气—液增力机构,由液、气压或电为能量产生轴向力,用液压缸或气压缸的活塞杆作为施力终端(61),所述施力构件(6)的旋转中心线上设有与电、液、气联接的接口(63);所述施力构件(6)采用弹簧或弹簧组件,弹簧受力压缩后均匀弹性变形,弹性力产生轴向力,推动施力终端(61)轴向移动,用调整平垫圈或螺钉调节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构件(6)与所述中心盲孔(4)定位并连接,或所述施力构件(6)与所述中心盲孔(4)滑动定位并与所述刀杆被动端端面(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夹紧机构(3)任选下列润滑剂之一,润滑蜡、钙基脂、二硫化钼或稀油,所述润滑剂选为润滑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顶杆的相对端斜端面(51)的倾斜角等于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的锐角θ,或者为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θ的取值范围在3°~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θ为4.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刀圆直柄斜削平平面(73)与所述飞刀零前角前刀面(75)的夹角δ等于工作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γ,或者为0°。
CN201920395992.0U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Active CN210306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992.0U CN21030609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95992.0U CN21030609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6095U true CN210306095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95992.0U Active CN210306095U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6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rpuschewski et al. Gear finishing by abrasive processes
US9011050B2 (en) Chip-resistant cutting tap
CA2714509C (en) Form tap having a plurality of lobes
US20140169895A1 (en) Precision bore machin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precise bore
CN210306095U (zh)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N111283273A (zh) 一种径向微调双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N209439551U (zh) 一种双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N111745232A (zh) 一种径向微调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N209969789U (zh) 一种双蜗轮飞刀的夹紧结构
CN209439552U (zh) 一种径向微调双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N107116346A (zh) 一种螺旋伞齿轮的精加工方法
CN206122828U (zh) 一种蜗轮飞刀的双重夹紧结构
CN208728843U (zh) 内花键锥度可涨芯轴
CN203900516U (zh) 机夹旋转分度车刀
CN111283274A (zh) 一种双蜗轮飞刀的双重垂直夹紧结构
CN111745231A (zh) 一种双蜗轮飞刀的夹紧结构
WO2014165539A1 (en) Face milling tool comprising round wiper tooth
CN101870010B (zh) 连接刀具轮与刀具固定装置的装置
CN104001948A (zh) 机夹随换刀头切削减振缓冲车刀
CN206122827U (zh) 一种蜗轮飞刀的夹紧结构
CN103521834A (zh) 可调整可更换刀头模块
CN203542339U (zh) 一种可调式外径千分尺组合研磨器
CN109571233B (zh) 一种轴类零件高精度外圆研磨工具
CN101147981A (zh) 分体式内孔车刀
CN219310171U (zh) 一种以待加工件已有曲面为靠模的仿形铣刀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