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2303U - 电锅炉 - Google Patents

电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2303U
CN210292303U CN201921212585.8U CN201921212585U CN210292303U CN 210292303 U CN210292303 U CN 210292303U CN 201921212585 U CN201921212585 U CN 201921212585U CN 210292303 U CN210292303 U CN 2102923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heating water
extended
storage tank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25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125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23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23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23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锅炉,电锅炉包括:壳体,形成外形;存储罐,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中央筒部、第一延伸筒部以及第二延伸筒部,第一延伸筒部向中央筒部的一侧下部延伸,并在下部形成有供暖水换水口,第二延伸筒部向中央筒部的另一侧上部延伸,并在上部形成有补水口;加热器,通过加热器安装部进行设置,加热器安装部形成于与第一延伸筒部对置的中央筒部的上部,加热器的形成发热的发热部向第一延伸筒部的下部延伸,经过第一延伸筒部的供暖水与发热部进行热交换;泵,连接于形成于中央筒部的泵连接口;以及隔断板,在存储罐的内部分隔中央筒部与第二延伸筒部,并形成有贯穿孔,贯穿孔允许在中央筒部中体积膨胀的供暖水流动到第二延伸筒部。

Description

电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锅炉,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供暖水在存储罐中的循环效率而改善供暖性能的电锅炉。
背景技术
一般所谓电锅炉是指,一种向作为发热体的加热器供给电能,使用供电过程产生的热来加热水,然后使经加热的水循环于供暖处而实现供暖的锅炉。
一般使用的电锅炉为投入型,其将加热器安装于存储罐的内部从而对供暖水直接加热;所述加热器是将作为电阻体的线圈内置于铜管或不锈钢管。
一般地,利用供暖水换水口流入到存储罐的水被加热器加热时会产生气泡,而当所产生的气泡不能适当排出时,因其空气层使得管道内的供暖水无法顺畅循环,从而会影响供暖。以往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会在管道上设置能够排出空气的排气阀,然后用户周期性地利用排气阀排出空气,或者在存储罐另外设置一种兼具辅助水罐功能的膨胀罐,从而避免供暖水中的空气流动至管道。然而,为了设置膨胀罐,在锅炉壳体的内部需要为膨胀罐留出额外空间,这会增大锅炉大小,并且膨胀罐为开放型结构,这会成为水蒸发通道而将补水时机提前。
另一方面,在存储罐中,供暖水被加热器加热时,随着水的自然对流流动而混合并被加热,如此,水随着自然对流流动而混合并因荡漾而产生波动,并因此持续撞击存储罐内壁而引发噪音。
另一方面,利用加热器加热时,水随着自然对流流动而混合并被加热,此时由于存储罐内的供暖水的循环不顺畅,故会导致水的混合延迟,因此从供暖水供给口所排出的供暖水的温度随位置而不同,这使相对低温的水通过供暖水供给口排出,从而使供暖性能下降。
另一方面,电锅炉使用手动补水方式补充蒸发掉的供暖水。大型锅炉被设置为,连接有供水管,自动感应缺水并进行补水,但是电锅炉,出于其用途考虑,为了连接管道而多设置于需要进行新的管道施工的部分,故使用手动补水方式,或在存储罐的补水口设置半密封式水蒸发防止用盖,从而使用人为避免水蒸发、减少补水次数的方式。若存储罐的水得不到适当补充,则会存在因加热器过热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危险,另外因为供暖水会循环不顺畅,故亦需要适当补水,但以往电锅炉中的存储罐被设计为开放式,故水蒸发量大,因此需要频繁补水,另一方面,具有水蒸发防止用盖而减少补水次数的方式,会使结构变得复杂,会增加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在存储罐中加热水并进行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电锅炉。
此外,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通过能够优化供暖水的循环的结构,提高供暖水的循环效率,从而改善供暖性能的电锅炉。
此外,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减少补水口处的补水次数的电锅炉。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锅炉,其包括:壳体,其形成外形;存储罐,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包括中央筒部、第一延伸筒部以及第二延伸筒部,所述第一延伸筒部向所述中央筒部的一侧下部延伸,并在下部形成有供暖水换水口,所述第二延伸筒部向所述中央筒部的另一侧上部延伸,并在上部形成有补水口;加热器,其通过加热器安装部进行设置,所述加热器安装部形成于与所述第一延伸筒部对置的所述中央筒部的上部,所述加热器的形成发热的发热部向所述第一延伸筒部的下部延伸,经过所述第一延伸筒部的供暖水与所述发热部进行热交换;泵,其连接于形成于所述中央筒部的泵连接口;以及隔断板,其在所述存储罐的内部分隔所述中央筒部与所述第二延伸筒部,并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允许在所述中央筒部中体积膨胀了的供暖水流动到所述第二延伸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隔断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存储罐的所述中央筒部与所述第二延伸筒部相交的边界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隔断板的周边进行密封以使供暖水无法流动,供暖水通过形成于所述隔断板的表面的所述贯穿孔进行流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所述中央筒部设置有测定所述供暖水的水位的液位开关。
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中央筒部以沿水平横穿的分割面为边界,分割为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所述存储罐被划分成上部单元与下部单元,所述上部单元包括所述中央筒部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筒部,所述下部单元包括所述中央筒部的所述下部部分和所述第一延伸筒部,所述存储罐将经塑料注塑而分别成形的所述上部单元和所述下部单元进行组装而成。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上所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能够减少在存储罐中加热水并进行循环时产生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能够优化供暖水的循环的结构,提高供暖水的循环效率,从而改善供暖性能。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可将供暖水的蒸发最小化从而减少补水口处的补水次数,还能够省略以往的结构复杂的水蒸发防止用盖的结构而大幅缩减制造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的存储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了设置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的存储罐的隔断板以及液位开关的设置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多种变更,亦可具有各种形态,将在正文中详细说明有关实施例。应当理解,此类实施例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于特定的公开形态,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技术范围之内的任何变更、等同物以及替代品均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在有关各个图的说明中,针对类似的组成要素使用了类似的附图标记。
所述术语仅仅旨在区分一个组成要素与另外的组成要素。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用于特定的实施例,并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除非上下文中有明确区分,单数表达均包含复数意义。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的内部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的存储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了设置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的存储罐的隔断板以及液位开关的设置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包括:壳体10,其形成电锅炉的外形;存储罐20,其设置于壳体10内部;泵30;以及加热器40。
如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罐20包括:中央筒部200;第一延伸筒部210,其向中央筒部200的一侧下部延伸;以及第二延伸筒部220,其与第一延伸筒部210对应地向中央筒部200的另一侧上部延伸,并且存储罐20整体呈曲柄(crank)形状。
存储罐20为,中央筒部200、第一延伸筒部210以及第二延伸筒部220相连接为整体而形成一个罐。即,中央筒部200与第一延伸筒部210通过彼此之间的开口相连接,中央筒部200与第二延伸筒部220通过彼此之间的开口相连接,从而存储罐20在内部形成一个腔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存储罐20,由于中央筒部200以沿水平横穿的分割面M为边界被分隔成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可被划分成上部单元A与下部单元B,所述上部单元A包括中央筒部200的上部部分和第二延伸筒部220,所述下部单元B包括中央筒部200的下部部分和第一延伸筒部210。上部单元A和下部单元B可以分别经塑料注塑而成形并组装成一体,从而被制造成存储罐20。
在上部单元和下部单元彼此组装的面上,分别形成有凸缘(未图示),并利用固定部件以水密方式固定。
如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罐20可通过塑料注塑简单制造。但存储罐20的材质不限于塑料。
在存储罐20中,第一延伸筒部210是利用供暖水换水口211流入的水被加热器40加热的空间部,中央筒部200是被加热的供暖水在循环的同时向供暖水供给口222排出的空间部,第二延伸筒部220是允许被加热的供暖水的体积膨胀的空间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存储罐20通过注塑成形而被制造成相关部件可以直接接通的结构,故可将管道等相关部件最少化。例如,泵30与形成于第二延伸筒部220侧的中央筒部200的下端的供暖侧的泵连接口221能够连接地紧固,形成于第一延伸筒部210侧的中央筒部200的下端的供暖水换水口211延伸至壳体10的外部,从而使供暖水换水管(未图示)直接连接于此。
此外,第二延伸筒部220的上端形成有补水口233。补水口233可延伸至壳体10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存储罐20的中央筒部200与第二延伸筒部220相交的边界部,以水平方向设置有其形态覆盖中央筒部200与第二延伸筒部220之间的开口的隔断板230。
隔断板230是一种薄板,即使水随着自然对流流动而混合并因荡漾而产生波动,也不会对此作出反应而会保持固定状态。在隔断板230的中央,形成有贯穿表面并使水经过的贯穿孔231。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加热器40利用形成于第一延伸筒部210侧的中央筒部200上端的加热器安装部201设置,加热器40的发热部41沿着第一延伸筒部210配置于内部。由此,为防止加热器40过热,供暖水需充填至其水面位于第二延伸筒部220以上。
第二延伸筒部220的供暖水的水位的上部空间形成有膨胀空间。被加热器40加热的供暖水,其体积逐渐膨胀,而被加热的供暖水在被冷却时,其体积缩小,膨胀空间可容纳供暖水体积变化而产生的水位变化,并可通过连通于外部的结构使存储罐20内部压力保持在恒定状态。即,第二延伸筒部220上部的膨胀空间通过补水口233连接于外部,故完全不会受到膨胀压力的作用,因此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供暖水的水位可被设置于中央筒部200的液位开关60所感应。液位开关60被配置为感应低水位及中水位,例如,液位开关60可与警报器或警铃等的显示部(未图示)连接而对缺水做出警告,从而确保及时实现适当补水。
液位开关60具有设置于存储罐20外部的端子头、以及设置于存储罐的内部且下部投入到水中的导杆,导杆具有随水的水面上下移动的浮子,在浮子内部安装了磁铁,在导杆内部设置有真空管形态的簧片开关(reed switch),随水位上下活动的浮子向导杆内部的簧片开关提供磁力而引发短路,从而产生信号,该信号被提供至外部的泵30等,以将存储罐20内部的水位调节在固定水平。在具有控制装置(50)的电子式控制方式中,控制装置可被设定为,当由液位开关60感应到低水位时,能够中止电锅炉的运行,以防止加热器40过热。连接于液位开关60的显示部(未图示),在实现了适当补水之后,除去灯、以及警铃等的警告音,以告知已完成适当状态的补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器40利用形成于第一延伸筒部210侧的中央筒部200的上部的加热器安装部201进行设置。在加热器40中形成发热的发热部41以直线或螺旋形状向下方延伸,并沿着第一延伸筒部210配置于内部。发热部41的下端邻近供暖水换水口211而配置。加热器40的发热部41配置于供暖水换水口211的正上方。在供暖水换水口211连接有供暖水换水管,当驱动泵30时,利用供暖水换水口211回流的供暖水中产生沿着加热器40的发热部41流动的强制循环流动,从而促进加热器40与供暖水的热交换。加热器40的发热部41,其热交换面积越大,则加热器40噪音越减少。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罐20与加热器40的结合关系,在需要修理、更换加热器40时,将供暖水稍微排出而移除,即可令水位位于加热器安装部201以下,故具有加热器40相关的维修简单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泵30配置于存储罐20的第二延伸筒部210侧的中央筒部200的下端,并连接于泵连接口221。泵连接口221以泵30为中心,在壳体10外部连接于供暖水供给口222。
存储罐20中,供暖水换水口211连接于第一延伸筒部210的下端,从供暖水流动的视角去看,第一延伸筒部210与其说是供暖水所停滞的罐,更多的是起到供暖水所流动的管道的作用。因此,利用供暖水换水口211流入到存储罐20的供暖水,根据作用于供暖水的泵30的排出压力以及通过供暖水换水口211起作用的泵30的吸入压力,而迅速经过第一延伸筒部210并流向中央筒部200。即,存储罐20的结构,与其说是水所停滞的罐,更多的是具有使水循环的管道的形态,故供暖水形成一种沿着存储罐20从第一延伸筒部210延续至中央筒部200的强制循环。此时,加热器40设置于供暖水换水口211正上方,故水的热交换更加迅速。
中央筒部200以横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故通过供暖水换水口211流入并经过了第一延伸筒部210的供暖水随着自然对流流动而在中央筒部200内强制循环。
在以往存在的问题是:供暖水被加热器40加热而体积逐渐膨胀,这使供暖水从中央筒部200填入第二延伸筒部220,因此存储罐20内的供暖水的循环不顺畅,在第二延伸筒部220侧出现相对高温的供暖水停滞,这导致水的热交换不顺畅,使得相对低温的供暖水从供暖水供给管排出而使供暖性能下降。
然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锅炉,在第二延伸筒部220与中央筒部200的边界部之间设置有隔断板230,故供暖水可随自然对流稳定循环,不会发生停滞,这使得水的热交换顺畅进行,可使相对高温的供暖水迅速通过供暖水供给口222排出,因此能够提高供暖性能。
此外,在中央筒部200处体积膨胀了的供暖水,可通过贯穿隔断板230的表面而形成的贯穿孔231向第二延伸筒部220少量地流动,故可防止以往的、由于供暖水在第二延伸筒部220处荡漾而撞击存储罐20内壁而产生的噪音。
此外,在设置有补水口233的第二延伸筒部220的下部,设置有隔断板230,故能够人为避免水的蒸发,减少补水次数,并且无需以往的结构复杂的水蒸发防止用盖的构造,故可缩减费用。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存储罐20的结构可以构建一种结构紧凑的电锅炉。即,在壳体10内部由于存储罐20结构,第一延伸筒部210以及第二延伸筒部220的侧面,即,中央筒部200的一侧上部及另一侧下部的空间是空的,此空间可以形成在壳体10内部设置电锅炉的其他部件的设置空间。在如此的设置空间设置电锅炉的其他结构,使壳体10内部的不必要的空间最小化,并能够设计出整体结构紧凑的电锅炉。
上述实用新型的说明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或必要的特征的前提下,亦可简单地变化出其他具体形态。因此,需要理解,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在任何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通过下述的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体现,且由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意义、范围以及等同概念导出的任何变更或变形的形态,均应解释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电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形成外形;
存储罐,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且包括:
中央筒部;
第一延伸筒部,其向所述中央筒部的一侧下部延伸,并在下部形成有供暖水换水口;以及
第二延伸筒部,其向所述中央筒部的另一侧上部延伸,并在上部形成有补水口;
加热器,其通过加热器安装部进行设置,所述加热器安装部形成于与所述第一延伸筒部对置的所述中央筒部的上部,所述加热器的形成发热的发热部向所述第一延伸筒部的下部延伸,经过所述第一延伸筒部的供暖水与所述发热部进行热交换;
泵,其连接于形成于所述中央筒部的泵连接口;以及
隔断板,其在所述存储罐的内部分隔所述中央筒部与所述第二延伸筒部,并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允许在所述中央筒部中体积膨胀了的供暖水流动到所述第二延伸筒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断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存储罐的所述中央筒部与所述第二延伸筒部相交的边界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断板的周边进行密封以使供暖水无法流动,供暖水通过形成于所述隔断板的表面的所述贯穿孔进行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筒部设置有测定所述供暖水的水位的液位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筒部以沿水平横穿的分割面为边界,分割为上部部分与下部部分,
所述存储罐被划分成上部单元以及下部单元,
所述上部单元包括所述中央筒部的所述上部部分和所述第二延伸筒部,
所述下部单元包括所述中央筒部的所述下部部分和所述第一延伸筒部,
所述存储罐是将经塑料注塑而分别成形的所述上部单元和所述下部单元进行组装而成。
CN201921212585.8U 2019-07-30 2019-07-30 电锅炉 Active CN2102923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2585.8U CN210292303U (zh) 2019-07-30 2019-07-30 电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2585.8U CN210292303U (zh) 2019-07-30 2019-07-30 电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2303U true CN210292303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2585.8U Active CN210292303U (zh) 2019-07-30 2019-07-30 电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23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3995B (zh) 循环冷却加热装置
US4403137A (en) Method of heating a body of liquid and a water heating unit for tanks utilizing such method
CN201270447Y (zh) 一种水冷电机用水套
CN213122823U (zh) 浸没式液冷散热导热液流道结构
KR20170073973A (ko) 냉각수 히터
CN210292303U (zh) 电锅炉
KR20230127232A (ko) 인라인 히터
JP4480747B2 (ja) 冷却機用熱交換器
CN102809186A (zh) 热泵热水供暖装置
KR101120247B1 (ko) 소형 전기보일러
CN211082289U (zh) 一种用于烷基化反应产物的碱洗泵
RU54148U1 (ru) Электровод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CN214175830U (zh) 一种高海拔环氧树脂浇注式线圈结构
JP2000230494A (ja) 温暖液体循環装置
CN21034365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利用系统
CN209692487U (zh) 一种电机冷却系统结构
CN209474395U (zh) 一种净水机
CN111969769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y2电机壳
CN220136099U (zh) 一种用于冷却塔水箱的补水系统及冷却塔
RU70707U1 (ru) Водонагреватель
CN108332286B (zh) 一种具有水泵组件的暗装吊顶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5337065U (zh) 高效率热水机组
CN217031545U (zh) 空调水冷系统及空调器
KR20110111264A (ko) 열매체 보일러
CN210983278U (zh) 一种用于单片机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