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7200U -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7200U
CN210287200U CN201921062165.6U CN201921062165U CN210287200U CN 210287200 U CN210287200 U CN 210287200U CN 201921062165 U CN201921062165 U CN 201921062165U CN 210287200 U CN210287200 U CN 2102872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sensitive adhesive
picture
adhes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6216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明华
文明进
文明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6216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72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72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72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该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压敏胶层及与透明压敏胶层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的多孔隔离层,透明压敏胶层位于透明基材层与多孔隔离层之间,通孔内设置有遮光层,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为喷绘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材料上喷绘好画面后,将多孔隔离层撕开,露出遮光层之外的透明压敏胶层以形成透光区域,这样画面只在遮光层上呈现,而其余部分都是充分透光的透视区域,并从里面向外将画面粘贴到透明板上,从而在外面可看到画面,在里面可透过透光区域看到外面的景物,视线不会被遮挡或干扰,有效实现了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张贴可靠,更换安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广告画面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特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装饰等领域,尤其适合在透明板上从里面向外张贴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布满透光孔的薄膜上涂布有能吸墨的压敏胶层,使用时将画面喷绘在能吸墨的胶水层上,然后在室内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板上,在外面可以看到画面,里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外面的景物,达到单向透视的目的。但是,这种产品的画面制作非常不便,效率低,而且张贴时因为粘贴面有画面的油墨而不可靠,同时画面的油墨很容易转移到玻璃上,很难清理,不环保。另一种是在布满孔的喷绘膜上喷绘画面,然后通过双面胶将画面裱到透明膜上,然后将裱好的画面朝外张在透明板上,在外面看到画面,而里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外面的景物,实现单向透视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使用双面胶,需要裱画操作,成本高,使用极其不便,效率低,操作难度大,很难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高效,环保,使用方便,安全,喷绘的画面不易被环境和人为破坏,张贴可靠,更换方便,利于推广使用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其特点是: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透明压敏胶层及与透明压敏胶层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的多孔隔离层,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位于透明基材层与多孔隔离层之间,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遮光层,所述喷印材料本体位于遮光层外的部分可在多孔隔离层被撕开后而形成为透视区域,且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为喷绘面。
为了使生产工艺多样化,既可以是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与透明基材层直接连接;也可以是所述透明压敏胶层与透明基材层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而且所述透明膜层与透明基材层通过热压连接或透明胶粘层连接。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结构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的使用效果,既可以是所述通孔贯穿至透明基材层朝向透明压敏胶层的面上,位于通孔内的遮光层连接在透明基材层上;也可以是所述通孔贯穿至透明胶粘层与透明膜层相连接的面上,位于通孔内的遮光层连接在透明胶粘层上;还可以是所述遮光层连接在透明压敏胶层上。
为了使吸墨效果得到保障,所述遮光层朝向多孔隔离层的面上设置有吸墨层。
为了使画面的色彩更加饱和,鲜艳,所述吸墨层与遮光层之间设置有白色或银色或金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
为了能适应不同的生产工艺,所述遮光层为金属镀膜层或油墨层或其它材质的涂层。而且,金属镀膜层可以是真空镀铝膜,也可以是其它金属镀膜。
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所述多孔隔离层为纸质隔离层;或者,由PET、PE、PP等材质制成的薄膜、薄片或板材隔离层。
为了使产品的功能更加多样化,所述透明基材层可以是PVC,PP,PE,PET等等材质制成的透明膜、透明片或透明板。
为了得到不同的表现效果,所述多孔隔离层上分布的通孔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花瓣形,水珠形,星形,云朵形,锥形或四边形等等形状的通孔。所有通孔可以是规则排列分布,也可以是不规则分布排列,还可以是渐变式,螺旋式,放射式,爆炸式,花瓣式,闪光式,碎裂式或其它几何形状的任意方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透明基材层、多孔隔离层、透明基材层与多孔隔离层之间的透明压敏胶层(俗称不干胶)以及设置在多孔隔离层的通孔内的遮光层来组成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的结构,当用户使用该材料时,将画面油墨满版喷印在多孔隔离层的外表面上以及遮光层所在位置,然后将多孔隔离层撕开,露出遮光层之外的透明压敏胶层以形成透光区域,且多孔隔离层上面的画面随着隔离层一起拿掉,只留下遮光层上面的画面。这样,画面只在遮光层上呈现,而其余部分都是充分透光的透视区域,此透光区域同时又是粘贴区域,然后从里面向外将画面通过透明压敏胶层粘贴到玻璃橱窗等透明板上,从而在外面可以看到画面,在里面可以透过透光区域看到外面的景物,视线不会被遮挡或干扰,有效实现了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由于画面油墨是喷绘在遮光层上,而不是胶水层上,油墨容易风干并与遮光层牢固结合,而且遮光层的外表面通常是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这样画面张贴后不会与透明板接触,因此不会发生画面的油墨转移到透明板上的问题,使用更加环保。当然,遮光层的外表面也可以与透明压敏胶层朝向多孔隔离层的面平齐,但是由于画面油墨与不干胶被遮光层有效隔离,油墨不会被胶水破坏,油墨表面为干燥画面,因此即使画面与透明板接触,画面油墨也不会粘接转移到透明板上,况且画面张贴后,由于透明压敏胶层为柔性层,事实上会使遮光层处的画面稍微向内侧凹陷,从而实现可靠张贴。并且,还可以在遮光层上设置有吸墨层,通过对遮光层的外表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的外表面具有良好的吸墨性能,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画面油墨的喷绘着色,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遮光层上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的喷绘着色。此外,在吸墨层与遮光层之间还可以设置有白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通过白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能够使喷绘的画面色彩更加饱和、鲜艳,画面显示更清晰。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使用时是将喷绘的画面从内向外张贴到玻璃橱窗等透明板上,张贴可靠,更换安全方便,从而有利于推广使用,而且张贴后的画面是位于透明基材层与透明板之间,画面不易被环境和人为破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2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3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4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5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6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7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8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9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0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1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2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3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4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作为实施方案15时在I:I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通孔设置成圆形通孔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该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1、透明压敏胶层2及与透明压敏胶层2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其中,透明压敏胶层2位于透明基材层1与多孔隔离层3之间。而所述的多孔隔离层3是由纸质隔离层;或者,由PET、PE、PP等材质制成的薄膜、薄片或板材隔离层通过打孔的方式设置有众多的通孔31而形成。同时,在通孔31内设置有遮光层4,遮光层4为金属镀膜层或油墨层或其它材质的涂层,且遮光层4为黑色或银色或金色或其它颜色的遮光层,金属镀膜层可以是真空镀铝膜,也可以是其它金属镀膜。而且,为了使吸墨效果得到保障,在遮光层4朝向多孔隔离层3的面上设置有吸墨层5,吸墨层5可以采用氧化硅、氧化铝、硅胶、PVC、吸墨树脂,丙烯酸等等类材质的吸墨涂层。为了使画面的色彩更加饱和,鲜艳,在吸墨层5与遮光层4之间设置有白色或银色或金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6,该显色层6采用油墨涂布形成,且显色层与遮光层的颜色不同。为了使产品的功能更加多样化,透明基材层1可以是PVC,PP,PE,PET等等材质制成的透明膜、透明片或透明板。为了得到不同的表现效果,多孔隔离层3上分布的通孔31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花瓣形,水珠形,星形,云朵形,锥形或四边形等等形状的通孔。所有通孔可以是规则排列分布,也可以是不规则分布排列,还可以是渐变式,螺旋式,放射式,爆炸式,花瓣式,闪光式,碎裂式或其它几何形状的任意方式排列。如图17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通孔31为圆形通孔,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楚看出其排布方式。
具体地,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可设置成不同的连接结构:如图2至图7所示,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直接连接。或者,如图8至图13所示,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7,且透明膜层7与透明基材层1通过热压连接或透明胶粘层8连接,透明胶粘层8可以是压敏胶,也可以是复合胶粘剂,还可以是其它胶粘剂。
实施例一:当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直接连接时,其中一种结构形式如图2至图4所示,通孔31贯穿透明压敏胶层2而贯穿至透明基材层1与透明压敏胶层2相连接的面上,此时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基材层1上,且遮光层4的厚度小于透明压敏胶层2的厚度,从而使遮光层4的外表面低于透明压敏胶2与多孔隔离层3相连接的面。该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生产时,先在隔离层的离型面上涂布透明压敏胶(俗称透明不干胶),再将临时离型膜(或离型纸)贴合在透明压敏胶的外表面上,使透明压敏胶处于被保护状态。然后,将涂布了透明压敏胶的隔离层放在冲孔机上进行打孔,得到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冲好孔之后,隔离层有孔的地方已经没有透明压敏胶,然后将临时离型膜撕开剥离,再将透明基材层1与多孔隔离层3通过通孔31外的透明压敏胶贴合而成为一个复合体,然后在该复合体的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真空镀铝,使得隔离层的通孔31内形成有连接于透明基材层1上的镀铝膜材质的遮光层4。为了得到更好的吸墨效果,适应性更加广泛,可以将有镀铝膜的这一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4的外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吸墨性能的吸墨层5(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该透视膜材料上喷绘画面的油墨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同时,吸墨层5的外表面要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以保证能进行可靠张贴。然后,将材料分切,收卷,包装,得到内贴单向透视喷印原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多孔隔离层与透明压敏胶之间的离型力要大于临时离型膜与该透明压敏胶之间的离型力。一般的参数是多孔隔离层与透明压敏胶之间的离型力为50g至100g,临时离型膜与透明压敏胶之间的离型力为20g至40g左右。同时,吸墨层5的外表面要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以保证能进行可靠张贴。用户在使用本材料时,在具有吸墨层的这一面,即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喷绘画面,裁剪,然后将网孔状的多孔隔离层撕开剥离丢掉,画面留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而剥离了多孔隔离层的位置处形成为透明的透视区(即透光区,也是粘贴区),画面仅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得到呈现。然后,将画面从玻璃窗等透明板的里面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玻璃上,这样就可以实现从透明玻璃的外面观看画面,从里面可以观看外面的景物,实现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
实施例二:当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直接连接时,其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5至图7所示,通孔31贯穿至透明压敏胶层2与多孔隔离层3相连接的面上,此时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压敏胶层2上。该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生产时,先把隔离层放到冲孔机上进行打孔,得到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然后在透明基材上涂布透明压敏胶(俗称透明不干胶),将多孔隔离层的离型面通过透明压敏胶与透明基材贴合成为一复合体。然后,在复合体的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真空镀膜处理,使得多孔隔离层的通孔31内形成有连接于透明压敏胶层上的镀膜材质的遮光层4。为了得到更好的吸墨效果,适应性更加广泛,可以将有镀铝膜的这一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4的外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吸墨性能的吸墨层5(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该透视膜材料上喷绘画面的油墨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然后,将材料分切,收卷,包装,得到内贴单向透视喷印原材料。用户在使用本材料时,在具有吸墨层的这一面,即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喷绘画面,裁剪,然后将网孔状的多孔隔离层撕开剥离丢掉,画面留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而剥离了多孔隔离层的位置处形成为透明的透视区(即透光区,也是粘贴区),画面仅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得到呈现。然后,将画面从玻璃窗等透明板的里面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玻璃上,这样就可以实现从透明玻璃的外面观看画面,从里面可以观看外面的景物,实现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客户使用时,喷印后的画面虽然比透明压敏胶高出一点点,但由于压敏胶是软体结构,在比较大的粘贴力作用下,画面被压后缩进压敏胶内部而可以实现可靠张贴,如图所示,即显示了遮光层或吸墨层被压后缩进透明压敏胶内的效果。同时,因为遮光层将画面的油墨与压敏胶进行隔离,所以画面的油墨不会受到压敏胶的影响,表面会形成牢固的膜结构,画面的油墨不会转移到透明板上面。
实施例三:当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7时,其中一种结构形式如图8至图10所示,透明膜层7与透明基材层1通过热压连接。此时,通孔31贯穿透明压敏胶层2和透明膜层7而延伸至透明基材层1与透明膜层7相连接的面上,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基材层1上,且遮光层4的外表面低于透明压敏胶2与多孔隔离层3相连接的面。该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生产时,先在隔离层的离型面上涂布透明压敏胶,然后将透明膜通过透明压敏胶与隔离层贴合成为一复合体,然后将该复合体放到冲孔机上进行打孔,得到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由多孔隔离层3、透明压敏胶层2和透明膜层7组成的复合体。然后,将透明基材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与具有通孔的复合体的透明膜层贴合为一体。然后在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进行真空镀铝膜,使通孔31内得到真空镀膜形成的遮光层4。为了得到更好的吸墨效果,适应性更加广泛,可以将有镀铝膜的这一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4的外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吸墨性能的吸墨层5(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该透视膜材料上喷绘画面的油墨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同时,吸墨层5的外表面要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以保证能进行可靠张贴。然后,分切,包装,收卷,就得到内贴单向透视材料原材料。这样做的特别之处在于,透明基材上面没有胶粘层。用户在使用本材料时,在具有吸墨层的这一面,即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喷绘画面,裁剪,然后将网孔状的多孔隔离层撕开剥离丢掉,画面留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而剥离了多孔隔离层的位置处形成为透明的透视区(即透光区,也是粘贴区),画面仅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得到呈现。然后,将画面从玻璃窗等透明板的里面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玻璃上,这样就可以实现从透明玻璃的外面观看画面,从里面可以观看外面的景物,实现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
实施例四:当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7时,另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1至图13所示,透明膜层7与透明基材层1通过粘胶层8连接。此时,通孔31贯穿透明压敏胶层2和透明膜层7而贯穿至透明胶粘层8与透明膜层7相连接的面上,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胶粘层8上,且遮光层4的外表面低于透明压敏胶2与多孔隔离层3相连接的面。该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生产时,先在隔离层的离型面上涂布透明压敏胶,然后将透明膜通过透明压敏胶与隔离层贴合成为一复合体,然后将该复合体放到冲孔机上进行打孔,得到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由多孔隔离层3、透明压敏胶层2和透明膜层7组成的复合体。然后,在透明基材上涂布透明压敏胶或透明热熔胶或复合胶粘剂,再将透明基材通过透明压敏胶或透明热熔胶或复合胶粘剂与打孔后复合体的透明膜层相贴合。然后,在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进行真空镀铝膜,使多孔隔离层的通孔内得到真空镀膜形成的遮光层4。为了得到更好的吸墨效果,适应性更加广泛,可以将有镀铝膜的这一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4的外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吸墨性能的吸墨层5(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该透视膜材料上喷绘画面的油墨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同时,吸墨层5的外表面要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以保证能进行可靠张贴。然后分切,包装,收卷,就得到内贴单向透视材料原材料。用户在使用本材料时,在具有吸墨层的这一面,即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喷绘画面,裁剪,然后将网孔状的多孔隔离层撕开剥离丢掉,画面留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而剥离了多孔隔离层的位置处形成为透明的透视区(即透光区,也是粘贴区),画面仅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得到呈现。然后,将画面从玻璃窗等透明板的里面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玻璃上,这样就可以实现从透明玻璃的外面观看画面,从里面可以观看外面的景物,实现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
实施例五:当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7时,还有一种结构形式如图14至图16所示,透明膜层7与透明基材层1通过粘胶层8连接。此时,通孔31贯穿透明压敏胶层2、透明膜层7和透明胶粘层8而延伸至透明基材层1与透明胶粘层8相连接的面上,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基材层1上,且遮光层4的外表面低于透明压敏胶2与多孔隔离层3相连接的面。该结构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生产时,先在隔离层的离型面上涂布透明压敏胶,然后将透明膜通过透明压敏胶与隔离层贴合成为一复合体,然后在该复合体的透明膜的另外一面涂布透明胶粘层8(如果透明粘胶层使用压敏胶,就要在表面贴合临时离型膜作为保护层,如果透明粘胶层是热熔胶就不用该保护层)。然后,将复合体放到冲孔机上进行打孔,得到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由多孔隔离层3、透明压敏胶层2、透明膜层7和透明胶粘层8组成的复合体,然后将透明基材贴合在透明胶粘层8上。然后,在多孔隔离层的这一面进行真空镀膜处理,使多孔隔离层的通孔内得到真空镀膜形成的遮光层4。为了得到更好的吸墨效果,适应性更加广泛,可以将有镀铝膜的这一面进行吸墨涂层处理,使得遮光层4的外表面形成具有良好吸墨性能的吸墨层5(如果不进行吸墨涂层处理,在该透视膜材料上喷绘画面的油墨只能适用于UV类油墨)。同时,吸墨层5的外表面要低于透明压敏胶层与多孔隔离层相连接的面,以保证能进行可靠张贴。然后分切,包装,收卷,就得到内贴单向透视材料原材料。这样做的特别之处在于,透明基材上面没有胶粘层。用户在使用本材料时,在具有吸墨层的这一面,即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喷绘画面,裁剪,然后将网孔状的多孔隔离层撕开剥离丢掉,画面留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而剥离了多孔隔离层的位置处形成为透明的透视区(即透光区,也是粘贴区),画面仅在通孔处的吸墨层上面得到呈现。然后,将画面从玻璃窗等透明板的里面将画面朝外张贴在透明玻璃上,这样就可以实现从透明玻璃的外面观看画面,从里面可以观看外面的景物,实现内贴单向透视的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为了使画面的色彩更加饱和,鲜艳,可以在多孔隔离层这一面进行真空镀膜处理后,先在镀膜形成的遮光层上涂布白色或银色或金色或其它颜色的显色层,然后再在显色层上涂布吸墨层。
本实用新型揭示的是一种可以实现内贴广告画面的原材料,使用前,材料上没有任何广告画面,只有客户在使用的时候,才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材料上制作所需要的画面。
客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材料的时候,先在多孔隔离层这一面喷绘所需的画面9,当所喷画面的墨水在遮光层或吸墨层上充分干燥固化后,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进行剪裁,并撕开多孔隔离层露出透明压敏胶层,使画面仅保留在遮光层或吸墨层上,然后将画面9从内向外通过透明压敏胶层张贴到准备好的玻璃橱窗等透明板10上(如图18所示),用刮板或其它适当的工具刮平即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实施例来描述的,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如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是容易想到的,这样的变化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包括喷印材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包括透明基材层(1)、透明压敏胶层(2)及与透明压敏胶层(2)可离型连接的其上密布有通孔(31)的多孔隔离层(3),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位于透明基材层(1)与多孔隔离层(3)之间,所述通孔(31)内设置有遮光层(4),所述喷印材料本体位于遮光层(4)外的部分可在多孔隔离层(3)被撕开后而形成为透视区域(32),且所述喷印材料本体具有多孔隔离层(3)的这一面为喷绘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直接连接;或者,所述透明压敏胶层(2)与透明基材层(1)之间设置有透明膜层(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层(7)与透明基材层(1)通过热压连接或透明胶粘层(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贯穿至透明基材层(1)朝向透明压敏胶层(2)的面上,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基材层(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贯穿至透明胶粘层(8)与透明膜层(7)相连接的面上,位于通孔(31)内的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胶粘层(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4)连接在透明压敏胶层(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4)朝向多孔隔离层(3)的面上设置有吸墨层(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层(5)与遮光层(4)之间设置有显色层(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4)为金属镀膜层或油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隔离层(3)为纸质隔离层;或者,由PET、PE、PP材质制成的薄膜、薄片或板材隔离层。
CN201921062165.6U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Active CN2102872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2165.6U CN210287200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62165.6U CN210287200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7200U true CN210287200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62165.6U Active CN210287200U (zh) 2019-07-08 2019-07-08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72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31647U (zh) 一种透视膜
WO2013033976A1 (zh) 一种内贴透视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10287200U (zh)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CN210617722U (zh) 一种内贴双面喷印材料
CN110229624B (zh) 一种内贴单向透视喷印材料
CN209833175U (zh) 一种纹身贴
JP2001042806A (ja) 一方向可視性印刷用部材
CN202194028U (zh) 一种基于静电膜的壁纸
CN212059190U (zh) 一种压力测试纸
CN217495695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贴花
CN209748922U (zh) 一种应用于软性线路板的内部装置
CN212051212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材料
CN212782446U (zh) 一种多层不干胶标签
CN213812671U (zh) 一种压力测试胶片
CN213446954U (zh) 一种改善模组水滴屏盖板摄像孔脏污的保护膜
CN210796333U (zh) 一种双面胶贴
JPS5721473A (en) Color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heet with excellent weatherability
CN215440322U (zh) 一种保护膜结构
CN212604226U (zh) 一种防透底型热转印刻字膜
CN214571677U (zh) 一种手机丝印高清防静电玻璃钢化膜
CN211471293U (zh) 一种适用于挖孔产品的离型膜以及背光模组
CN215770267U (zh) 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纸质标签
CN214752604U (zh) 一种转印标签
CN210535180U (zh) 一种水洗激光制版环保标签
CN215792735U (zh) 一种可变色pet烫印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