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4508U -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4508U
CN210284508U CN201921210939.5U CN201921210939U CN210284508U CN 210284508 U CN210284508 U CN 210284508U CN 201921210939 U CN201921210939 U CN 201921210939U CN 210284508 U CN210284508 U CN 2102845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andlebar
bicycle
belt
s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09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军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eit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eit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eit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eit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09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45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45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45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其中,自行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把带,具有相对的两侧边,所述把带以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并形成多个螺圈,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侧边相互重叠;及防滑凸条,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并沿所述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配合形成凹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避免骑乘者的手在把手上打滑。

Description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自行车车把手的把带都是针对公路自行车的弯把把手设计,没有考虑平把把手的握感和防滑问题,因此现有结构的把带在平把把手的使用过程中,让骑乘者的手在把手易出现打滑现象,造成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旨在避免骑乘者的手在把手上打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把手包括:
把手本体;
把带,具有相对的两侧边,所述把带以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并形成多个螺圈,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侧边相互重叠;及
防滑凸条,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并沿所述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配合形成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面向所述把手本体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面向所述把手本体的一面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所述防滑凸条粘接于所述把带。
优选地,所述防滑凸条为弹性防滑凸条。
优选地,所述把带设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把带在背向所述防滑凸条的一面设置感光变色层。
优选地,所述感光变色层包括:
感光基材层,所述感光基材层设于所述把带背向所述防滑凸条的一面;和
感光油墨印刷层,所述感光油墨印刷层设于所述感光基材层背向所述感光基材层的一面。
优选地,所述自行车把手包括两个所述把带,每一把带设有一所述防滑凸条,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对称设有把带安装区域,每一把带安装区域缠绕有一所述把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自行车把手、把手竖管和车架,所述自行车把手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把手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把带设置防滑凸条,且所述防滑凸条沿所述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把带以螺旋状缠绕至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后,相邻两螺圈的所述侧边相互重叠,相邻两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配合形成供骑乘者抓紧的凹槽;如此,当骑乘者的手抓取至所述凹槽时,在防滑凸条的限位下,骑乘者的手不容易从凹槽中滑出,进而避免骑乘者的手在自行车把手出现打滑现象,从而提升骑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45690440000021
Figure BDA000214569044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述自行车把手包括:
把手本体1;
把带2,具有相对的两侧边2a,所述把带2以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把手本体1的表面,并形成多个螺圈,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侧边2a相互重叠;及
防滑凸条3,所述防滑凸条3设于所述把带2,并沿所述把带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3配合形成凹槽2b。
在本实施例中,当骑乘者在骑车时,可支架将五指分别抓紧在多个凹槽2b中,而防滑凸条3形成凹槽2b的槽侧壁,并对骑乘者的手指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使得骑乘者的手不容易从装设有把带2的把手本体1中滑出,进而提升骑乘者的骑车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把带2优选采用皮革材质,使得把带2具备良好的防水性和弹性,皮革材质的把带2可通过加大缠绕在把手本体1的表面的力度,可让把带2更紧贴把手本体1的表面。且相邻的两个螺圈的所述侧边2a相互重叠,即以防滑凸条3为界线,防滑凸条3与侧边2a之间的把带2部分相互重叠,如此,可适当减少凹槽2b的宽度,以适应骑乘者的手指的抓取宽度,进而提高骑乘者的骑车舒适度。进一步地,在把手本体1设置装配参照线,且该装配参照线也是螺旋线条,使得生产厂家可直接将把带2沿着装配参照线缠绕,进而加快装配速度。可设置多条装配参照线,且每一装配参照线与不同的把带2的宽度相配设置,即宽度较大的把带2可沿第一装配参照线缠绕设置,宽度较小的把带2可沿第二装配参照线缠绕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把带2设置防滑凸条3,且所述防滑凸条3沿所述把带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把带2以螺旋状缠绕至所述把手本体1的表面后,相邻两螺圈的所述侧边相互重叠,相邻两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3配合形成供骑乘者抓紧的凹槽2b;如此,当骑乘者的手抓取至所述凹槽2b时,在防滑凸条3的限位下,骑乘者的手不容易从凹槽2b中滑出,进而避免骑乘者的手在自行车把手出现打滑现象,从而提升骑车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防滑凸条3设于所述把带2面向所述把手本体1的一面。
在本实施例中,把带2具有安装面和与安装面背向设置的接触面,防滑凸条3具体设置把带2面向把手本体1的一面,即将把带2设置在安装面;当骑乘者骑车抓紧至凹槽2b位置时,把带2包裹防滑凸条3,使得骑车者的手指直接与把带2的表面接触,但不会直接与防滑凸条3有直接接触,如此,避免防滑凸条3经常受到骑乘者的手摩擦,从而减少防滑凸条3的损坏,保证把带2长久都具有防滑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防滑凸条3的横截面形状可设置矩形或倒梯形,当防滑凸条3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时,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3配合形成的凹槽2b为倒梯形槽,进一步增大凹槽2b对骑乘者手指的限位,进而提升把带2的防滑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防滑凸条3设于所述把带2面向所述把手本体1的一面的中心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防滑凸条3设置在把手本体1的安装面的中心位置,即防滑凸条3与把带2的两个侧边2a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使得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侧边2a与防滑凸条3之间的部分把带2的宽度一致,且侧边2a与防滑凸条3之间的部分把带2相互重叠,从而让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3配合形成的凹槽2b的宽度也是相同的;当骑乘者的手指放置在宽度相同的凹槽2b中,进而可让凹槽2b对手指提供均匀的限位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防滑凸条3粘接于所述把带2。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凸条3与把带2采用的材质不一样,因而将防滑凸条3与把带2采用粘接方式连接,一方面便于生产厂家将把带2与防滑凸条3装配一起,另一方面提升防滑凸条3与把带2之间的连接紧密度。即在防滑凸条3的一面涂覆粘胶,并粘接在把带2的安装面的中心位置,且采用粘接的方式可将整个把带2的厚度降至最低。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防滑凸条3为弹性防滑凸条。
在本实施例中,具备弹性的防滑凸条3在使用过程中,骑乘者的手指手指可被防滑凸条3形成的凹槽2b的槽侧壁限位,且弹性的防滑凸条3在手指的下压产生相应的形变,进而缓冲来源于骑乘者的压力,进一步减少防滑凸条3的损坏。另一方面,弹性的防滑凸条3给与骑乘者的手柔软的触感,进而提升骑乘者的骑车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防滑凸条3可采用泡沫、硅胶或橡胶。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凸条3优选采用泡沫材质,使得防滑凸条3具备轻盈和弹性的特性,进一步提升把带2的使用舒适度。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把带2设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透气孔2c。
在本实施例中,当骑乘者的手抓紧在凹槽2b时,空气可通过透气孔2c与骑乘者的手接触,让骑乘者的手抓紧在凹槽2b的同时还可保持干爽,进而提升把带2的舒适度。
可以理解的是,将多个透气孔2c均匀分布于把带2上,且透气孔2c与防滑凸条3呈间隔设置,多个透气孔2c呈多种形状的阵列方式排布。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把带2在背向所述防滑凸条3的一面设置感光变色层。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把带2的接触面设置感光变色层,实现了该把带2可以在阳光照射下改变自身颜色,美观性好,增加骑乘者的骑车趣味性。可以理解的是,感光变色层可设置为具有广告图标或广告标语的感光变色层,提升自行车把手的宣传美观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感光变色层(图未示)包括:
感光基材层(图未示),所述感光基材层设于所述把带2背向所述防滑凸条3的一面;和
感光油墨印刷层(图未示),所述感光油墨印刷层设于所述感光基材层背向所述感光基材层的一面。
在本实施例中,感光基材层可选用感光变色皮革,感光变色皮革经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相应的颜色变化,当失去紫外线照射后会还原原本的颜色,目前有PU或PVC感光变色皮革。
在一实施例中,感光变色油墨印刷层的感光变色油墨在室内无色,到室外感应到紫外线后显示颜色,提升把带2的美观度。感光变色可直接印刷在感光基材层的表面上形成感光油墨印刷厂,还可以印刷在其他载体上并将载体黏贴在感光基材层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采用荧光变色油墨涂覆在感光基材层,使得整个感光变色层可在光线较暗时,产生荧光效果,进而可让其他车辆看到骑乘者的自行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具体地,感光基材层可直接设置在把带2的接触面,且与防滑凸条3对应设置,进而避免骑乘者与把带2的凹槽2b的接触摩擦力减少。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自行车把手包括两个所述把带2,每一把带2设有一所述防滑凸条3,所述把手本体1的两端对称设有把带安装区域,每一所述把带安装区域缠绕有一所述把带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把带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把手本体1的一端,另一端则粘接在所述把带安装区域;在把手本体1的两个把带安装区域均缠绕所述把带2,增大骑乘者抓取在把手本体1的两端的摩擦力,以进一步提升骑乘者的骑车平衡度,从而提高骑车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所述自行车把手、把手竖管和车架,所述自行车把手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把手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该自行车把手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自行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自行车把手的中心位置设置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为凸起,并在该凸起设置安装孔,而把手竖管的一端装设在安装孔中,实现把手竖管与自行车把手的连接。而把手竖管的另一端与车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增大整个自行车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本体;
把带,具有相对的两侧边,所述把带以螺旋状缠绕于所述把手本体的表面,并在所述把手本体上形成多个螺圈,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侧边相互重叠;及
防滑凸条,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并沿所述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螺圈的所述防滑凸条配合形成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面向所述把手本体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条设于所述把带面向所述把手本体的一面的中心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条粘接于所述把带。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条为弹性防滑凸条。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带设有多个呈间隔分布的透气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带在背向所述防滑凸条的一面设置感光变色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层包括:
感光基材层,所述感光基材层设于所述把带背向所述防滑凸条的一面;和
感光油墨印刷层,所述感光油墨印刷层设于所述感光基材层背向所述感光基材层的一面。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把手包括两个所述把带,每一把带设有一所述防滑凸条,所述把手本体的两端对称设有把带安装区域,每一把带安装区域缠绕有一所述把带。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行车把手、把手竖管和车架,所述自行车把手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把手竖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竖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连接。
CN201921210939.5U 2019-07-26 2019-07-26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45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0939.5U CN210284508U (zh) 2019-07-26 2019-07-26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0939.5U CN210284508U (zh) 2019-07-26 2019-07-26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4508U true CN210284508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5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093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4508U (zh) 2019-07-26 2019-07-26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45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19613A (en) Decorative attachment for wheels
US20130214019A1 (en) Bicycle/motorcycle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JP6121320B2 (ja) ヘルメットカバー
US9650098B2 (en) Bicycle handlebar cover
CN210284508U (zh) 自行车把手和自行车
US20110260427A1 (en) Sound maker for use on a bicycle
KR101301603B1 (ko) 골프채용 투명그립
JP3904387B2 (ja) 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CN210258538U (zh) 一种方向盘套
US20050009652A1 (en) Spiral elastic protector
KR200464500Y1 (ko) 차량용 부분 핸들커버
CN217048748U (zh) 一种防滑性好的汽车方向盘
CN220403330U (zh) 一种防勒手提袋
CN213609003U (zh) 防滑注射笔
US6725590B1 (e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panel for bike
CN212556644U (zh) 一种新型防滑透气手把套
CN210248446U (zh) 一种安全雨披
CN215938986U (zh) 一种用于体育器材的防护装置
US6718116B1 (en) Safety panel for bike
CN212797052U (zh) 一种防滑方向盘
CN212797202U (zh) 一种防滑型电动车车把套
CN213168380U (zh) 一种自行车配件用轮胎固定绑带
CN213252782U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拉力装置
CN217347940U (zh) 一种防滑型汽车方向盘
CN218008302U (zh) 一种带有警示功能的骑行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