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7523U -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 Google Patents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7523U
CN210277523U CN201920533670.8U CN201920533670U CN210277523U CN 210277523 U CN210277523 U CN 210277523U CN 201920533670 U CN201920533670 U CN 201920533670U CN 210277523 U CN210277523 U CN 2102775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monitoring
walking aid
wheelchair
walking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36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爱玲
尹学亮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205336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75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75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75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包括座椅,座椅具有坐垫及承载坐垫的支架,该轮椅还包括:助行装置,可拆装地配设于支架上;于助行装置的拆离状态下,助行装置可构成对处于站立或行进状态的人体的支撑;远程监护装置,装设于助行装置上,包括主控单元及连接于主控单元的电源模块和信息收集单元;主控单元包括用于数据存取的存储模块,以及构成远程监护装置与外界远程通信的通信模块;信息收集单元可构成对助行装置使用者姿态和/或位置的检测。本实用新型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可对使用者及轮椅进行实时地远程监护,以提升对使用者护理及轮椅维护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便于使用轮椅的人群进行自主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大多数需要使用助行装置,比如拐杖。拐杖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由于拐杖的尺寸较大,不便于携带,对乘坐轮椅的使用者而言,再行携带拐杖较为困难。
助行装置可以通过手扶支撑,辅助腿脚不便的使用者行走和锻炼,而轮椅是供腿脚不便者代步的工具,助行装置和轮椅往往需要配合使用。
而传统的轮椅由于结构限制,由其使用者再行携带助行装置极为不便,从而造成行动不便的使用者一直处于乘坐姿态,缺乏行走锻炼的机会,导致其行走的能力进一步降低,甚至可能造成肌肉萎缩。
为实现对轮椅或助行装置使用者的远程监护,现有的轮椅或助行装置往往配有远程监护系统。但是,配备在轮椅上的监护系统,只能在使用者乘坐在轮椅上时,才可让监护人员实时了解使用者的情况,当使用者使用助行器离开轮椅,则失去监护的功能;而配备在助行器上的监护系统,则不能对轮椅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样降低了远程监护系统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以可对使用者进行实时地远程监护,提升护理的及时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具有坐垫及承载所述坐垫的支架,还包括:
助行装置,可拆装地配设于所述支架上;于所述助行装置的拆离状态下,所述助行装置可构成对处于站立或行进状态的人体的支撑;
远程监护装置,装设于所述助行装置上,包括主控单元及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的电源模块和信息收集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数据存取的存储模块,以及构成所述远程监护装置与外界远程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信息收集单元可构成对所述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和/或使用者状态的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护装置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可分别与后台管理服务器和远程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收集单元包括对所述助行装置的姿态进行检测的姿态检测模块,以及定位所述助行装置的地理位置的定位模块。
进一步的,于所述座椅和所述助行装置之间,设置有于所述助行装置的装配状态下形成插接的插接组件,而可构成所述座椅与所述远程监护装置之间的电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坐垫内装设有坐垫检测装置,所述坐垫检测装置可构成对所述坐垫的承压和/或湿度的检测,且检测信号可经由所述插接组件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坐垫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护装置还包括:
检测所述使用者生命体征的生命体征检测单元;
图像采集单元,具有接收所述主控单元的控制而可调整摄像角度的摄像头;
触摸显示器,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接受对所述远程监护装置的触控操作并可显示所述远程监护装置的图像信息;
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可进行声音输出的扬声器和可接收声音输入的声音采集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监护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的蓝牙模块和照明单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为可拆装于座椅上的助行装置配置远程监护装置,并在远程监护装置上配备信息收集单元和通信模块,使远程监护装置可一直伴随在轮椅使用者身边,从而实现对其的远程监护,以便当使用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对其护理照顾。
(2)采用云服务器的互联网通信形式,技术成熟可行,利于对远程监护装置信息的管理使用。
(3)为远程监护装置配备姿态检测模块和定位模块,可使监护人员实时了解轮椅使用者是否摔倒和当前的地理位置,便于及时救助和找寻。
(4)在座椅和助行装置之间设置插接组件,可于助行装置的装配状态下构成远程监护装置和座椅的电路连通,为远程监护装置的充电、及在座椅上装配连接于远程监护装置的检测装置等提高了便利条件。
(5)在坐垫内装设坐垫检测装置,可使监护人员及时了解座椅的使用情况,利于实现远程监护装置对使用者的锻炼提醒、提示监护人员及时清理座椅等功能。
(6)坐垫检测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技术成熟可靠,便于技术实施。
(7)为远程监护装置配设图像采集单元、触摸显示器、扬声器和声音采集模块等功能模块,可进一步提升远程监护装置的使用效果及远程监护功能。
(8)蓝牙模块和照明单元的配置,可使远程监护装置具备近距离的蓝牙通信功能,并可使远程监护装置能作为临时的照明工具。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与助行器组合的轮椅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助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所示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装设有远程监护装置的扶把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远程监护装置的总体结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101-坐垫,102-靠背,103-支架,104-主轮,105-手动圈,106-转向轮,107-滑槽,1071-导入口,108-插接件,109-推手,110-锁定组件;
2-助行装置,201-支撑体,202-万向轮,203-扶把,204-手刹,205-调节杆,206-棘轮组件,207-滑轮组件,2071-滑轮杆,2072-滑轮,2073-安装件,208-插接配合件,209-横梁,210-脚托;
3-远程监护装置,301-主控单元,302-电源模块,303-触摸显示器,304-图像采集单元,305-扬声器,306-声音采集模块,307-姿态检测模块,308-定位模块,309-蓝牙模块,310-通信模块,311-照明单元,312-存储模块,313-坐垫检测装置,314-生命体征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包括座椅,座椅具有坐垫及承载坐垫的支架,还包括:助行装置,可拆装地配设于支架上;于助行装置的拆离状态下,助行装置可构成对处于站立或行进状态的人体的支撑;远程监护装置,装设于助行装置上,包括主控单元及连接于主控单元的电源模块和信息收集单元;主控单元包括用于数据存取的存储模块,以及构成远程监护装置与外界远程通信的通信模块;信息收集单元可构成对助行装置姿态和/或位置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可对使用者进行实时地远程监护,提升护理的及时性。
基于上述的总体发明思路,本实施例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座椅1、助行装置2和远程监护装置3。
如图2所示,座椅1具有坐垫101及承载坐垫101的支架103,在坐垫101的后上方设置有靠背102,靠背102的上部两侧设有朝着座椅1后方伸出的推手109,以供看护人员对座椅1的推行。
显然,在座椅1的两侧设置有主轮104,两个主轮104安装于支架103上,两个主轮104的外侧,还可以装配供轮椅使用者手动驱使轮椅移动的手动圈105。在座椅1的前部下方,设置有一到两个转向轮106,转向轮106同样固定安装于支架103上,用于轮椅的转向。
本实施例的轮椅可以是手动轮椅,也可以是电动轮椅,在被实施例中,该轮椅采用电动轮椅,其座椅1的支架103上固定装设有蓄电单元。本实施例中的座椅1设置的转向轮106为位于座椅1前部中间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助行装置2与座椅1之间,采用可拆装的装配结构,当助行装置2的拆离状态时,助行装置2可构成对处于站立或行进状态的人体的支撑。优选地,助行装置2可导向滑移地拆装于支架103上,助行装置2与座椅1之间采用滑移拆装的结构形式,便于助行装置2的拆装,适合乘坐与助行使用,尤其适宜行动不便者的操作。这种滑移拆装的结构形式有多种选择,可采用插装,滑轨、滑道或滑槽等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3所示的滑槽107的结构形式。
如图4所示,助行装置2具有两个扶把203、及装配并支撑于扶把203下方的支撑体201;在助行装置2的滑移拆离座椅1的状态下,助行装置2构成对处于站立或行进状态的人体的支撑;在助行装置2的装配状态下,如图1所示,两扶把203分置于坐垫101的两侧,而可构成座椅1的扶手。
这种设计,可实现助行装置2的一体两用,且使与助行器组合的轮椅整体紧凑合理。
为实现轮椅的远程监护功能,在该轮椅上设置有远程监护装置3。远程监护装置3可设置于座椅1上,优选地,如图6所示,远程监护装置3装设于助行装置2的扶把203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远程监护装置3包括主控单元301及连接于主控单元301的电源模块302和信息收集单元;主控单元301包括用于数据存取的存储模块312,以及构成远程监护装置3与外界远程通信的通信模块310;信息收集单元可构成对助行装置2姿态和/或位置的检测。
为使监护人员实时了解轮椅使用者是否摔倒和当前的地理位置,便于及时救助和找寻,信息收集单元中,包括对助行装置2的姿态进行检测的姿态检测模块307,以及定位助行装置2的地理位置的定位模块308。定位模块308采集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姿态检测模块307采集使用者使用的助行装置2的姿态信息,并经由主控单元301的通信模块310,实现远程监护装置3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将相关信息传输给该终端设备。
其中,上述的主控单元301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常规的编程设置,即可实现远程监护装置3所需的远程监护功能。上述的定位模块308可以为常规的GPS定位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等;姿态检测模块307可采用水平传感器实现对助行装置2水平度的检测,以获取其姿态信息;远程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或者电脑等。
在通信方面,可采用远程监护装置3与远程终端设备通过移动信号进行通信的方式,实现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优选地,远程监护装置3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可分别与后台管理服务器和远程终端设备通信连接。采用云服务器的互联网通信形式,技术成熟可行,利于对远程监护装置3信息的管理使用。
具体来说,通信模块310可采用装有SIM卡的通信功能模块,从而可实现远程监护装置3的联网通信。通过设置云端服务器和管理云端服务器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实现对远程监护装置3的账号和信息管理。在远程终端设备上可安装用于远程监护的APP,通过该APP可登陆云端服务器对远程监护装置3进行账号建立、信息查看、控制管理等功能。
远程监护装置3通过移动信号实时上传信息数据到云端,远程终端设备通过登录云端可及时获取远程监护装置3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定位模块308实时采集的使用者的地理位置,姿态检测模块307实时采集的使用者使用的助行装置2的姿态信息。
通过对助行装置2姿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远程监护装置3可发出助行装置2是否处于倾倒状态的信息提示,供监护人员了解。通过对助行装置2的位置监控,可及时了解被监护的使用者的位置情况。例如监护人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可对助行装置2的位置进行实时的监控,尤其是在使用者离家比较远,并因体力不支、或突发状况无法单独回家时,可使监护人快速找到使用者,有利于提高轮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远程监护装置3还配设有生命体征检测单元314。例如,可包括心率检测仪、测温仪等,可将所述检测仪器装设于助行装置2,并连接至主控单元301,从而可实现对使用者生命体征的实施检测,并可上传信息至云服务器。
为了构建助行装置2的装配状态下远程监护装置3和座椅1的电路连通,从而为远程监护装置3的充电、及在座椅1上装配连接于远程监护装置3的检测装置等提高了便利条件,在座椅1和助行装置2之间,设置有于助行装置2的装配状态下形成插接的插接组件,而可构成座椅1与远程监护装置3之间的电连接。
此外,在坐垫101内装设有坐垫检测装置313,坐垫检测装置313可构成对坐垫101的承压和/或湿度的检测,且检测信号可经由插接组件传输至主控单元301。在坐垫101内装设坐垫检测装置313,可使监护人员及时了解座椅1的使用情况,利于实现远程监护装置3对使用者的锻炼提醒、提示监护人员及时清理座椅1等功能。
坐垫检测装置313可采用单一的传感器,或同时使用多个传感器,以对坐垫101的情况进行检测。优选地,坐垫检测装置313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技术成熟可靠,便于技术实施。
在本实施例中,座椅1上装设有蓄电单元,如图3并结合图5及图7所示,在支架103上设置有与蓄电单元连通的插接件108;对应插接件108,于支撑体201上设置有连通于远程监护装置3的插接配合件208;在助行装置2和座椅1的装配状态时,插接件108与插接配合件208可构成插接配合,从而在座椅1与远程监护装置3之间的实现电连接。在助行装置2和座椅1之间配备可形成座椅1与远程监护装置3电路连接的插接部件,可及时利用座椅1上的蓄电单元对远程监护装置3进行充电。
上述的坐垫检测装置313可通过插接件108和插接配合件208的插接部件,将检测的信号发送至远程监护装置3的主控单元301。具体来讲,上述的湿度传感器可采用常规检测元件,由于坐垫101上可设有棉性布料,该湿度传感器可设于棉性布料的下方,当使用者因尿失禁而弄湿坐垫时,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到坐垫101的湿度情况,并经由远程监护装置3传送给终端设备,以提示监护人员及时更换坐垫101的棉布料垫片,从而提升使用者乘坐的舒适度。
由于久坐轮椅后的使用者需要定时间站立起来进行活动,故而,上述的压力传感器可检测使用者在坐垫101上的乘坐情况,并通过插接部件传输给远程监护装置3。监护人员可通过APP及时查看使用者的乘坐时间等信息。压力传感器可采用常规检测器件,例如型号为LCKD-250的压力传感器。
为进一步提升远程监护装置3的远程监护和智能功能,如图7所示,远程监护装置3还可以包括如下功能模块:
图像采集单元304,具有接收主控单元301的控制而可调整摄像角度的摄像头;
触摸显示器303,与主控单元301连接,接受对远程监护装置3的触控操作并可显示远程监护装置3的图像信息;
与主控单元301连接,可进行声音输出的扬声器305和可接收声音输入的声音采集模块306。
与主控单元301连接的蓝牙模块309和照明单元311。
上述的各种功能模块可实现其相应的功能。
触摸显示器303可为使用者播放音频或视频内容并供操作设置;图像采集单元304可采集使用者或其周边的图像信息,并可传输至远程监护人员及时了解使用者的状态等情况。
图像采集单元304可以包括摄像头及其可控制摄像头进行角度调整的执行机构,从而可供远程监护人员调节摄像角度,以了解更为全面的图像信息。
扬声器305可在主控单元301控制下播放声音内容,也可用于报警或提示音的播放。例如,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坐垫101上一定的承压值,即可判断使用者处于乘坐状态,主控单元301开启计时,可在远程监护装置3中预设时间值,比如30分钟,当乘坐超过30分钟时,主控单元301控制扬声器305播放提示音,以提醒使用者起身行走锻炼,从而避免久坐。
声音采集模块306可接受使用者的声音输入。基于主控单元301、通信模块310、扬声器305和声音采集模块306,远程监护装置3可用于与手机的通话,该种通话可通过移动网络实现。
蓝牙模块309和照明单元311的配置,可使远程监护装置3具备近距离的蓝牙通信功能,并可使远程监护装置3能作为临时的照明工具。
基于上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实现方法有多种选择。基本的原则在于由主控单元301由实现现场端的操控显示及对各功能模块的信息采集处理,通过云服务器实现数据信息的上传、存储和分析,通过后台管理服务器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构建,利用远程终端设备实现对轮椅使用者的远程监护。
以下提供一种适于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远程监护方法,其步骤包括:
S1、通过运行于后台管理服务器上的管理软件或远程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为远程监护装置3创建账号;
S2、将远程监护装置3各功能模块的相关信息添加至账号;
S3、主控单元301对信息收集单元、坐垫检测装置313和图像采集单元304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处理结果信息至云服务器,供后台管理服务器和/或远程终端设备使用;
S4、远程监护装置3通过云服务器接受来自后台管理服务器和/或远程终端设备的信息或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S5、云服务器对接受自远程监护装置3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的数据发送至管理软件和/或应用程序,以作出对轮椅使用情况的评价;
上述S3至S5无先后顺序的要求。
此外,在S3中,主控单元301按预设的处理逻辑对信息收集单元、坐垫检测装置313的检测信息进行处理,并生成使用者摔倒、乘坐超时或坐垫101被浸湿的处理结果信息。
基于上述方法,本领域的编程技术人员可编制适用于后台管理服务器的管理软件和适于远程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再通过构建云服务器,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轮椅的远程监护功能。
上述方法适合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的功能实现,与远程监护装置的配置相匹配,可对轮椅的使用者进行实时地远程监护,提升护理的及时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的结构方面,还可进行以下的优化设置。
为形成座椅1与助行装置2的嵌套收容,使与助行器组合的轮椅的整体结构更为合理,支撑体201采用半包围结构,可包绕于座椅1的下部,并将两扶把203连为一体。为使助行装置2于装配状态下很好地锁定在座椅1上,利于乘坐功能的提升,在支撑体201和支架103之间,装配有滑动锁定结构,以实现滑移拆装的功能,并可使助行装置2于装配状态时相对座椅1锁定。
该滑动锁定结构可采用滑轨配合锁止销实现,也可采用棘爪棘齿实现锁止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并结合如5所示,滑动锁定结构包括设置于坐垫101下方支架103的两侧的滑槽107,对应滑槽107、设置于支撑体201上的滑轮组件207,以及匹配安装于滑槽107和滑轮组件207之间的锁定组件110。采用滑槽滑轮结构,具备良好的导向滑移性能,在滑槽与滑轮组件之间设置锁定组件110,可很好实现装配状态下的锁定功能。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207包括通过安装件2073固连于支撑体201上的滑轮杆2071,以及铰接于滑轮杆2071两端的滑轮2072,滑槽107承接滑轮2072在其内的滚动,从而实现助行装置2在座椅1上的滑移。对于锁定组件110,可采用锁止销或棘爪棘轮等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110采用棘齿棘爪配合锁定的结构。如图3所示,棘爪固定安装于支架103上,位于滑槽107上方,并在滑槽107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棘爪伸入的长方形孔,棘爪通过其拨杆操作,有弹簧实现其复位;棘爪于构造在滑轮杆2071上的棘齿配合,可实现助行装置2在座椅1上的锁定,当需要拆离助行装置2时,波动棘爪的拨杆,可实现对锁定的释放。
为利于助行装置2到座椅1上安装时的顺利滑入,滑槽107供滑轮组件207滑入的导入口1071被设置为开口渐大的形状,如图3所示。
为进一步发挥助行装置2一体多用的功能,实现助行装置2与座椅1的良好配合,将支撑体201对座椅1的包绕设置在座椅1的前方,并在位于支撑体201中部的横梁209上安装可供放置双脚的脚托210。这样,当助行装置2处于装配状态时,乘坐在座椅1上的使用者的双脚可放置在脚托210上。
如图4所示,助行装置2中部的横梁209构成对助行装置2两侧的连接,将横梁209与助行装置2两侧的部分通过铰接连接,并于横梁209的中部设置铰接轴,从而可使助行装置2折叠起来。显然,在横梁209的各铰接部位设置有锁止结构,以使助行装置2在助行使用时保持撑开的状态。助行装置2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可节省助行装置2在搬运过程中的空间占用,并为随同座椅1的一同折叠提供了条件,从而可实现与助行器组合的轮椅的整体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助行装置2还包括安装于支撑体201底部的万向轮202,从而可提高助行装置2的助行性能。在扶把203的下部,安装有阻止万向轮202转动的手刹204。对万向轮202的滚动加以刹车阻止的刹车装置可采用常规部件,其与手刹204之间可采用刹车线连接。为助行装置2配备手刹204,便于助行装置2辅助行走过程中的驻足支撑。
如图4所示,在扶把203与支撑体201之间,还设置有调节锁止结构;调节锁止结构可实现扶把203相对支撑体201于助行装置2高度方向上的调整、及于调整位置上的锁止。这种设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整助行装置2的高度,提高助行装置2的适用性。
调节锁止结构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可采用伸缩杆配合锁止销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棘轮结构实现助行装置2的高度调节及锁止,这种结构相对紧凑,且便于技术实现。具体的,扶把203铰接于支撑体201上;调节锁止结构包括设置于铰接处的棘轮组件206,以及安装于扶把203上部的调节杆205。棘轮组件206包括棘轮和棘爪,两者分别安装于扶把203和支撑体201上,并相互啮合,可构成对扶把203相对支撑体201转动的锁止。调节杆205配合复位弹簧连接棘爪,当调节杆205被操作时,拉伸棘爪脱离棘轮,可构成对锁止的释放,从而可调节扶把203相对支撑体201的角度,进而实现扶把203的高度调整。
采用上述实施方案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为可拆装于座椅1上的助行装置2配置远程监护装置3,并在远程监护装置3上配备信息收集单元和通信模块310,使远程监护装置3可一直伴随在轮椅使用者身边,从而实现对其的远程监护,以便当使用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对其护理照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具有坐垫(101)及承载所述坐垫(101)的支架(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助行装置(2),可拆装地配设于所述支架(103)上;于所述助行装置(2)的拆离状态下,所述助行装置(2)可构成对处于站立或行进状态的人体的支撑;
远程监护装置(3),装设于所述助行装置(2)上,包括主控单元(301)及连接于所述主控单元(301)的电源模块(302)和信息收集单元;所述主控单元(301)包括用于数据存取的存储模块(312),以及构成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与外界远程通信的通信模块(310);所述信息收集单元构成对所述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和/或使用者状态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通过互联网通信连接至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可分别与后台管理服务器和远程终端设备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单元包括对所述助行装置(2)的姿态进行检测的姿态检测模块(307),以及定位所述助行装置(2)的地理位置的定位模块(3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座椅(1)和所述助行装置(2)之间,设置有于所述助行装置(2)的装配状态下形成插接的插接组件,而可构成所述座椅(1)与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之间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坐垫(101)内装设有坐垫检测装置(313),所述坐垫检测装置(313)可构成对所述坐垫(101)的承压和/或湿度的检测,且检测信号可经由所述插接组件传输至所述主控单元(3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检测装置(313)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还包括:
检测所述使用者生命体征的生命体征检测单元(314);
图像采集单元(304),具有接收所述主控单元(301)的控制而可调整摄像角度的摄像头;
触摸显示器(303),与所述主控单元(301)连接,接受对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的触控操作并可显示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的图像信息;
与所述主控单元(301)连接,可进行声音输出的扬声器(305)和可接收声音输入的声音采集模块(3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监护装置(3)还包括与所述主控单元(301)连接的蓝牙模块(309)和照明单元(311)。
CN201920533670.8U 2019-04-18 2019-04-18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Active CN2102775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3670.8U CN210277523U (zh) 2019-04-18 2019-04-18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3670.8U CN210277523U (zh) 2019-04-18 2019-04-18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7523U true CN210277523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8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3670.8U Active CN210277523U (zh) 2019-04-18 2019-04-18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75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801A (zh) * 2019-04-18 2019-07-12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及远程监护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8801A (zh) * 2019-04-18 2019-07-12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及远程监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34929B2 (ja) 多機能スマート移動補助装置及び利用方法
JP6839232B2 (ja) 患者ベッド制御のための介護者汎用遠隔カート
CN109998801A (zh)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及远程监护方法
US20220211568A1 (en) Mobility assistance apparatus
CN203677399U (zh) 多功能护理智能轮椅
CN204636329U (zh) 一种对自行车骑行时速度及健康状况监测的移动装置
JP2019514140A (ja) スマートな特徴部を有する移動装置および移動装置用の充電マウント
CN210277524U (zh) 集成有助行装置的康复轮椅
CN104997500A (zh) 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车载健康监测系统
CN106200568A (zh) 远程监控系统
CN210983689U (zh) 一种老人睡觉起身防跌倒报警装置
CN210277523U (zh) 远程监护助行走康复轮椅
CN105411820B (zh) 一种助行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6214432B (zh) 多功能助步器
CN109998802A (zh) 集成有助行装置的康复轮椅
CN110051512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助行架
US20210236376A1 (en) Smart walker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TWI701024B (zh) 具有感測警報裝置的站立式輔助裝置
CN205268515U (zh) 助行器系统
KR101731210B1 (ko) 원격 모니터링과 자동 속도제어가 가능한 보행보조차 시스템
CN111481385A (zh) 护理用智能推车
CN210277525U (zh) 集成有助行器的智能康复轮椅
CN110478145A (zh) 一种养老用的人工智能轮椅
CN110327190B (zh)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站立康复训练的助行器
KR102246649B1 (ko) 침대 낙상 예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