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5918U -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5918U
CN210265918U CN201921163689.4U CN201921163689U CN210265918U CN 210265918 U CN210265918 U CN 210265918U CN 201921163689 U CN201921163689 U CN 201921163689U CN 210265918 U CN210265918 U CN 210265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late
fixed
valve bod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36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海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Shuangjiu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jiang Shuangjiu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jiang Shuangjiu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jiang Shuangjiu Pump Valv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36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5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5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5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阀体的内部固定有阀座,所述阀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有阀盖,所述阀盖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所述阀盖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盖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第二密封板、L型杆、连接杆、滑杆、固定板和弹簧,当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密封板会密封住隔板的第二通孔,从而可以防止液体倒吸回流到阀体的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但是现有的阀门在使用时,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后,在关闭阀口时,流出的液体会倒吸到阀体内,这样回流的液体就会存留在阀体内,从而导致阀体被侵蚀,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解决了现有阀门防倒吸性能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阀体的内部固定有阀座,所述阀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有阀盖,所述阀盖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所述阀盖的上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均与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盖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横板的顶部固定有转把,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套设有滑板,且滑板滑动连接在支撑杆的外侧壁,所述滑板的底部对称固定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滑动穿过阀盖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密封板,且第一密封板设置在第一放置槽内,所述阀体位于出液口的一端内部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隔板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第二密封板的一端分别与阀体相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一侧壁通过销轴对称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密封板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分别滑动穿过阀体相邻的一侧壁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滑杆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相邻阀体的一侧壁和固定板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靠近转把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滑板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板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孔,所述支撑杆分别贯穿滑板相对应的滑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杆远离第二密封板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阀体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把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通过设置隔板、第二密封板、L型杆、连接杆、滑杆、固定板和弹簧,当液体从出液口流出后,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密封板会密封住隔板的第二通孔,从而可以防止液体倒吸回流到阀体的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进液口;3、出液口;4、阀座;5、第一放置槽;6、阀盖;7、支撑杆;8、横板;9、螺纹杆;10、转把;11、滑板;12、竖杆;13、第一密封板;14、隔板;15、第二通孔;16、第二放置槽;17、第二密封板;18、L型杆;19、连接杆;20、滑杆;21、固定板;22、弹簧;23、第一通孔;24、限位块;2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2,阀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液口3,阀体1的内部固定有阀座4,阀座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3,阀座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5,阀体1的顶部固定有阀盖6,阀盖6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7,阀盖6的上方设置有横板8,支撑杆7的顶部均与横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阀盖6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螺纹杆9的顶端贯穿横板8的顶部固定有转把10,螺纹杆9的外侧壁套设有滑板11,且滑板11滑动连接在支撑杆7的外侧壁,滑板1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竖杆12,竖杆12的底端滑动穿过阀盖6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密封板13,且第一密封板13设置在第一放置槽5内,阀体1位于出液口3的一端内部固定有隔板14,隔板14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5,隔板14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第二放置槽16内设置有第二密封板17,第二密封板17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L型杆18,L型杆18远离第二密封板17的一端分别与阀体1相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第二密封板17的一侧壁通过销轴对称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远离第二密封板17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滑杆20,滑杆20远离连接杆19的一端分别滑动穿过阀体1相邻的一侧壁固定有固定板21,滑杆20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22,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阀体1的一侧壁和固定板2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放置槽5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通孔23的横截面积,且第一密封板13与第一放置槽5紧密接触,所以可以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第二放置槽16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通孔15的横截面积,且第二密封板17与第二放置槽16紧密接触,所以可以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通过设置隔板14、第二密封板17、L型杆18、连接杆19、滑杆20、固定板21和弹簧22,当液体从出液口3流出后,在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密封板17会密封住隔板14的第二通孔15,从而可以防止液体倒吸回流到阀体1的内部。
具体的,螺纹杆9靠近转把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板8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螺纹杆9靠近转把10的一端外侧壁套设固定有轴承,且轴承嵌入安装在横板8的内部,这样可以增强螺纹杆9的稳定性。
具体的,滑板1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9与滑板11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滑板11的顶部开设螺纹孔,是为了与螺纹杆9相互配合,从而当螺纹杆9转动时,可以带动滑板11运动。
具体的,滑板1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孔,支撑杆7分别贯穿滑板11相对应的滑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滑板11的顶部对称开设滑孔,是为了使支撑杆7能够贯穿其中,从而滑板11可以随着螺纹杆9的转动而滑动。
具体的,L型杆18远离第二密封板17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24,阀体1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5,限位块24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25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L型杆18的一端固定限位块24,在阀体1的内壁对称开设限位槽25,且限位块24和限位槽25均为T型,所以L型杆18可以稳定的在阀体1内滑动,不会脱离出来。
具体的,转把1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转把10的表面设置防滑纹,可以起到防滑作用,从而便于人们转动转把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液体从进液口2进入,通过转动转把10,转把10可以带动螺纹杆9转动,螺纹杆9可以带动滑板11向上移动,滑板11带动竖杆12向上移动,从而可以使第一密封板13脱离阀座4的第一放置槽5,这样液体就会从第一通孔23处流过来,液体会推动第二密封板17往外侧移动,第二密封板17会带动连接杆19运动,连接杆19会带动滑杆20往两侧移动,从而固定板21会拉伸弹簧22,这样液体就会从第二通孔15处流出,当需要关闭阀门时,可以反向转动转把10,可以带动第一密封板13往下移动,从而密封住阀座4的第一通孔23,这样就截断了液体,没有了液体的推力,在弹簧22的弹力作用下,固定板21会往内侧移动,从而带动滑杆20往内侧移动,滑杆20带动连接杆19运动,连接杆19带动第二密封板17密封住隔板14的第二通孔15,这样就可以防止液体倒吸回流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的一端开设有进液口(2),所述阀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液口(3),所述阀体(1)的内部固定有阀座(4),所述阀座(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3),所述阀座(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放置槽(5),所述阀体(1)的顶部固定有阀盖(6),所述阀盖(6)的顶部对称固定有支撑杆(7),所述阀盖(6)的上方设置有横板(8),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均与横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阀盖(6)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的顶端贯穿横板(8)的顶部固定有转把(10),所述螺纹杆(9)的外侧壁套设有滑板(11),且滑板(11)滑动连接在支撑杆(7)的外侧壁,所述滑板(11)的底部对称固定有竖杆(12),所述竖杆(12)的底端滑动穿过阀盖(6)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密封板(13),且第一密封板(13)设置在第一放置槽(5)内,所述阀体(1)位于出液口(3)的一端内部固定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隔板(14)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放置槽(16),所述第二放置槽(16)内设置有第二密封板(17),所述第二密封板(17)的一侧壁对称固定有L型杆(18),所述L型杆(18)远离第二密封板(17)的一端分别与阀体(1)相邻的一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17)的一侧壁通过销轴对称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远离第二密封板(17)的一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滑杆(20),所述滑杆(20)远离连接杆(19)的一端分别滑动穿过阀体(1)相邻的一侧壁固定有固定板(21),所述滑杆(20)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阀体(1)的一侧壁和固定板(21)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靠近转把(10)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板(8)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9)与滑板(11)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滑孔,所述支撑杆(7)分别贯穿滑板(11)相对应的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杆(18)远离第二密封板(17)的一端均固定有限位块(24),所述阀体(1)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5),所述限位块(24)分别滑动连接在相对应的限位槽(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把(10)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CN201921163689.4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Active CN210265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3689.4U CN210265918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3689.4U CN210265918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5918U true CN210265918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3689.4U Active CN210265918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5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82326U (zh) 一种管道阀门装置
CN105240543A (zh) 一种新型蝶阀
CN210265918U (zh)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CN104500812B (zh) 低功耗电动阀门
CN217301662U (zh) 一种具有防倒吸功能的阀门
CN213839697U (zh) 一种避免泄漏的单向阀结构
CN211202914U (zh) 一种多功能阀门
CN213871298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流量调控阀门
CN110094557B (zh) 一种可调节式阀门
CN211315252U (zh) 一种可调节式背压阀
CN209909177U (zh) 防堵塞流量调节阀
CN208309530U (zh) 防冻闸门
CN202937444U (zh) 一种新型水泵控制阀
CN204420264U (zh) 低功耗电动阀门
CN206487911U (zh) 一种防渗漏旋启式止回阀
CN112377647A (zh) 一种避免泄漏的单向阀结构
CN207814605U (zh) 一种改进型的蝶阀
CN204784912U (zh) 一种流量可调的阀门
CN211779085U (zh) 一种阀门球体与阀体的卡合封闭结构
CN217559051U (zh) 一种新型泥浆阀
CN208058070U (zh) 一种耐磨性较好的阀体
CN204312711U (zh) 一种截止阀
CN204664445U (zh) 泵止阀
CN213628938U (zh) 多级控制流速的调水阀门
CN210510392U (zh) 一种可截止水流的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