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2745U - 拱桥顶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拱桥顶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2745U
CN210262745U CN201920908276.8U CN201920908276U CN210262745U CN 210262745 U CN210262745 U CN 210262745U CN 201920908276 U CN201920908276 U CN 201920908276U CN 210262745 U CN210262745 U CN 210262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iding block
base
beam body
bottom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82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娟
刘利军
郑楠
洪鹏
李九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hird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082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2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2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2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拱桥顶推装置,包括:待顶推桥梁的一段梁体;竖直的固定板、抵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抵板之间的底座,底座上开设一对滑槽,与所述梁体接触的第一千斤顶设置在滑动块上,水平推动的第二千斤顶水平设置滑动块与固定板之间,滑动块与底座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动力杆,动力杆与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咬合。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和滑动块之间设置两个滑槽,并使用侧壁倾斜的受力部承受来自梁体的压力,可以减小在移动梁体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以节约能量。还利用电机并配合滑轮实现滑动块的复位,在不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下实现连续有效的顶推施工。

Description

拱桥顶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拱桥顶推装置。
背景技术
顶推法施工是在沿桥轴线方向的桥台后设置预制场、钢导梁、临时墩、滑道、水平千斤顶等施力装置。施工的过程为:先分节段预制混凝土的梁体,再用纵向预应力筋连成整体,然后利用施力装置将梁体逐段顶出去,再在原梁体空出的制梁台座上继续浇注下一梁体,反复循环施工的方法即顶推法施工。在顶推的过程中,承受梁体重力的滑动装置在推动梁体后不能自动复位继续下一段梁体的顶推,而且一般顶推过程中,由于梁体重量较大,摩擦力比较大,施工需要的能量较多。因此,需要一种顶推中摩擦力较小,而且具有复位功能的滑动顶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拱桥顶推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受力面为斜面的滑槽作为受力面,能够减小滑动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使用电机作为驱动力,在底座中利用电机带动动力杆可以实现滑动块的复位,不占用空间,节约能源。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拱桥顶推装置,包括:
梁体,其为待顶推桥梁的一段梁体;
底座、固定板、抵板,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靠近梁场的桥墩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排开设一对滑槽,一个滑槽包括位于上端的受力部和位于下端的竖直部,所述受力部的侧壁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斜面,所述竖直部的侧壁均竖直,所述受力部与竖直部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板和抵板均竖直且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个侧壁,所述固定板和抵板的连线方向与一对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抵板上设有通孔;
滑动块、一对动力杆、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所述滑动块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滑动块的顶端水平、所述滑动块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扣合,所述第一千斤顶竖直设置所述滑动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千斤顶的顶端与所述梁体接触,所述第二千斤顶水平设置在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滑动块的底端设有与一对滑槽对应的一对嵌合部,一个嵌合部包括位于上端的支撑部和位于下端的滑动部,所述支撑部与其所在的所述受力部匹配,所述滑动部嵌入所述竖直部内,且所述滑动部的底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不接触,所述滑动部水平方向上靠近所述抵板的一端留有空隙,一对动力杆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一个动力杆的下端水平设有齿带,一个动力杆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抵板之间的空隙内,且一个动力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抵板上的通孔后伸出所述抵板外;
电机、一对驱动齿轮,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并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一对驱动齿轮间隔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一个驱动齿轮位于一个滑槽内并与该一个动力杆上的齿带咬合。
优选的是,所述受力部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千斤顶的顶端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的底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之间水平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杆,所述支杆水平设置并与所述连接杆垂直,一个支杆上可转动的连接一个滚轮,所述滚轮同时与所述滑动部的底端、所述竖直部的底端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杆的长度为2m。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滑槽之间的间距为1m。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在底座和滑动块之间设置两个滑槽,并使用侧壁倾斜的受力部承受来自梁体的压力,可以减小在移动梁体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可以节约能量。
第二、利用电机并配合滑轮实现滑动块的复位,在不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下实现连续有效的顶推施工。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底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顶推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顶推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5所示,一种拱桥顶推装置,包括:
梁体1,其为待顶推桥梁的一段梁体;
底座2、固定板3、抵板4,底座2水平设置在靠近梁场的桥墩5上,底座2的上表面并排开设一对滑槽21,一个滑槽21包括位于上端的受力部211和位于下端的竖直部212,受力部211的侧壁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斜面,竖直部212的侧壁均竖直,受力部211与竖直部212相互连通,固定板3和抵板4均竖直且相对设置在底座2的两个侧壁,固定板3和抵板4的连线方向与一对滑槽21的长度方向平行,抵板4上设有通孔41;
滑动块6、一对动力杆7、第一千斤顶8、第二千斤顶9,滑动块6水平设置在底座2的正上方,滑动块6的顶端水平、滑动块6的底端与底座2扣合,第一千斤顶8竖直设置滑动块6的上表面,第一千斤顶8的顶端与梁体1接触,第二千斤顶9水平设置在滑动块6的侧壁与固定板3之间,滑动块6的底端设有与一对滑槽21对应的一对嵌合部61,一个嵌合部包括位于上端的支撑部611和位于下端的滑动部612,支撑部611与其所在的受力部211匹配,滑动部612嵌入竖直部212内,且滑动部612的底端与竖直部212的底端不接触,滑动部612水平方向上靠近抵板4的一端留有空隙,一对动力杆7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一个动力杆7的下端水平设有齿带,一个动力杆7设置在滑动部612与抵板4之间的空隙内,且一个动力杆7的一端与滑动部612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贯穿抵板4上的通孔后伸出抵板4外;
电机、一对驱动齿轮11,电机设置在底座2的一侧,电机的输出轴10水平设置并贯穿底座2并与底座2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一对驱动齿轮11间隔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10上,一个驱动齿轮11位于一个滑槽21内并与该一个动力杆7上的齿带咬合。
底座2水平设置在靠近梁场的桥墩5上,底座2的上表面并排开设有一对滑槽21,每个滑槽21的截面近似“Y”字形,每个滑槽的槽内空间都包括位于上方的受力部211和位于下方的竖直部212,上方的受力部211的截面形状为倒置的梯形,两侧的槽壁均为斜面,位于下方的竖直部212的侧壁则竖直,位于上方的受力部211和位于下方的竖直部212为一体成形,相互之间贯通。每个滑槽的底部均封闭。固定板3和抵板4相互平行,并且分别固定在底座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对滑槽2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垂直于固定板3和抵板4所在的平面,固定板3和抵板4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相等,抵板4的侧壁设有通孔,以容纳动力杆7。
滑动块6位于底座2的正上方并扣合在底座2的上表面,滑动块6的上表面水平且平整,第一千斤顶8竖直设置在滑动块6的上表面,而且第一千斤顶8的顶部与梁体1的底端相互接触,第二千斤顶9的一端与固定板3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块6的侧壁连接。滑动块6的底端设有一对嵌合部61,一对嵌合部61的截面形状也呈“Y”字形,与一对滑槽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刚好可以嵌入一对滑槽21内,一对嵌合部对应一对滑槽的位于上方的受力部211和位于下方的竖直部212的部分的分别为位于上端的支撑部611和位于下端的滑动部612,但滑动部612的长度相比竖直部212的深度较短,因此在滑动部612的底端与竖直部212的底端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滑动部612水平方向上在靠近抵板4的一端有缺口,预留出空间设置动力杆7和驱动齿轮11,一对动力杆7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沿动力杆7的杆体的下端安装一条齿带,滑动部612有缺口的一端的截面设置轴承,动力杆7的一端与该轴承连接、动力杆的另一端则贯穿抵板4上的通孔后伸出抵板4外;
电机设置在底座2的一旁,电机的输出轴10水平设置,输出轴10贯穿底座2后同时伸入两个滑动部612与抵板4之间的缺口处并靠近动力杆7,在与一对动力杆7靠近处设置一对驱动齿轮11,一对驱动齿轮11与一对动力杆7上的齿带分别咬合。
使用时,在靠近梁场的桥墩5上放置本实用新型,由于滑动块6上设有第一千斤顶8并承受来自梁体的重力,因此在底座2和滑动块6之间设置两个滑槽21,并使用侧壁倾斜的受力部211承受压力,可以减小在移动梁体1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摩擦力,来自于梁场的梁体1到达第一千斤顶8的正上方后第一千斤顶8将梁体1顶起,此时梁体的主要支撑力来自于第一千斤顶8,利用第二千斤顶9将滑动块6向远离梁场的推动,支撑梁体1的第一千斤顶8也由于滑动块6的移动而移动,将梁体1向远离梁场的方向推动,在梁体1水平移动后第一千斤顶8收缩,梁体1的支撑力由固定板3和抵板4提供,此时滑动块已向远离梁场的方向滑动一段距离,打开电机后,电机输出轴10上的驱动齿轮11旋转,由于驱动齿轮11与动力杆7上的齿带咬合,因为动力杆受到电机的驱动后发生水平移动,将滑动块6向靠近梁场的方向推动,待滑动块6复位后,第一千斤顶8将梁体1顶起并再次将梁体1进行顶推。本实用新型利用在底座和滑动块之间设置的两个滑槽的倾斜侧壁承受来自梁体的压力,可以减小在移动梁体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可以节约能量。并在实现滑动块的复位的过程利用电机并配合滑轮的使用,在不占用较大空间的情况下实现连续有效的顶推施工。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受力部211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本设计能够在保证底座2能够承受梁体1的压力的情况下,减小在梁体1顶推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摩擦力。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千斤顶8的顶端设有防滑垫。本设计可以避免第一千斤顶8在梁体1的顶推过程中出现梁体1滑动的情况。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滑动部612的底端与竖直部212的底端之间水平设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杆,支杆水平设置并与连接杆12垂直,一个支杆上可转动的连接一个滚轮13,滚轮13同时与滑动部612的底端、竖直部212的底端接触。本设计可以减小滑动块6滑动后复位的过程中的摩擦力。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动力杆7的长度为2m。本设计中动力杆7的长度是能够保证在滑动块6的往复运动中动力杆7自身不会从通孔中滑脱的最优配置。
在另一技术方案中,两个滑槽21之间的间距为1m。本设计能够更好的分解来自于梁体1的压力,使顶推过程更加省力,节约了能源。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拱桥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梁体,其为待顶推桥梁的一段梁体;
底座、固定板、抵板,所述底座水平设置在靠近梁场的桥墩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并排开设一对滑槽,一个滑槽包括位于上端的受力部和位于下端的竖直部,所述受力部的侧壁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斜面部,所述竖直部的侧壁均竖直设置,所述斜面部与竖直部相互连通,所述固定板和抵板均竖直且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个侧壁,所述固定板和抵板的连线方向与一对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抵板上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内设螺纹;
滑动块、一对动力杆、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所述滑动块水平设置在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滑动块的顶端水平、所述滑动块的底端与所述底座扣合,所述第一千斤顶竖直设置所述滑动块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千斤顶的顶端与所述梁体接触,所述第二千斤顶水平设置在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与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滑动块的底端设有与一对滑槽对应的一对嵌合部,一个嵌合部包括位于上端的支撑部和位于下端的滑动部,所述支撑部与其所在的所述斜面部匹配,所述滑动部嵌入所述竖直部内,且所述滑动部的底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不接触,所述滑动部水平方向上靠近所述抵板的一端留有空隙,一对动力杆均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一个动力杆的底端水平设有齿带,一个动力杆设置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抵板之间的空隙内,且一个动力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部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抵板上的通孔后伸出所述抵板外;
电机、一对驱动齿轮,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并贯穿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通过轴承可转动的连接,一对驱动齿轮间隔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一个驱动齿轮位于一个滑槽内并与该一个动力杆上的齿带咬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部的侧壁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千斤顶的顶端设有防滑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的底端与所述竖直部的底端之间水平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间隔设置多个支杆,所述支杆水平设置并与所述连连接垂直,一个支杆上可转动的连接一个滚轮,所述滚轮同时与所述滑动部的底端、所述竖直部的底端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的长度为2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顶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滑槽之间的间距为1m。
CN201920908276.8U 2019-06-17 2019-06-17 拱桥顶推装置 Active CN210262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8276.8U CN210262745U (zh) 2019-06-17 2019-06-17 拱桥顶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8276.8U CN210262745U (zh) 2019-06-17 2019-06-17 拱桥顶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2745U true CN210262745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2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8276.8U Active CN210262745U (zh) 2019-06-17 2019-06-17 拱桥顶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27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1784A (zh) * 2020-04-26 2020-07-14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1784A (zh) * 2020-04-26 2020-07-14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钢结构构件安装的定位拉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31980Y (zh) 钢轨上料分钢台架
CN210262745U (zh) 拱桥顶推装置
WO2013050343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age and recovery of electrical energy
CN108328200A (zh) 一种层叠式仓储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1864851A (zh) 立体车库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50699A (zh) 自动化的停放楼
CN207932435U (zh) 一种层叠式仓储系统
CN103507146A (zh) 一种节能型断条分坯机
CN209718120U (zh) 一种保温砌块切割机
CN105129437B (zh) 一种集装箱密集装载轮胎的装置
CN104047452A (zh) 一种无活动托板的立体车库
CN208330406U (zh) 土工布防水板和二衬纵向钢筋的机械铺设用隧道台车
CN200992825Y (zh) 组合式立体停车设备
CN202826028U (zh) 一种节能型断条分坯机
KR100752775B1 (ko) 해양구조물의 이송장치, 이의 이송방법 및 해양구조물의베이스 슬래브용 거푸집시스템
CN211443721U (zh) 一种用于蒸养库的模具输送装置
KR100472390B1 (ko) 직선 강교의 가설공법
CN104176450A (zh) 住房工程用水泥预制板的自动输送存放设备
CN205397327U (zh) 用于管桩生产线的钢筋笼存放、输送装置
CN210709668U (zh) 滚压瓦码垛机构
KR200395878Y1 (ko) 원주형 철근구조물용 철근가공장치의 이동대차구조
CN211256940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夯实设备
CN209974153U (zh) 衬砌块吊装输送装置
KR100955991B1 (ko) 수중교량 가설용 연속압출장치 및 연속압출공법
CN204001900U (zh) 一种无活动托板的立体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