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1951U -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1951U
CN210261951U CN201921145402.5U CN201921145402U CN210261951U CN 210261951 U CN210261951 U CN 210261951U CN 201921145402 U CN201921145402 U CN 201921145402U CN 210261951 U CN210261951 U CN 2102619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shaft
guide groove
friction
sleev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454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angda Hengjing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angda Hengjing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angda Hengjing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angda Hengjing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454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19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19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19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轴防渗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内部开设有套腔,套腔的一端封闭,在该封闭的一端并位于套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套腔的轴向相平行;所述套腔靠近导向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纵向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导引槽底端的槽深度从上到下呈逐渐递减设置,所述导引槽内滑动设置有相匹配的摩擦块;所述导引槽与导向孔相连通,且在导向孔内设置有与摩擦块连接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防渗钢套需要通过涂料才能连接以及需要对涂料清理的问题,够进行锁紧使得套体与齿轮抽连接更加紧密,不易脱落,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轴防渗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转向器齿轮轴在制造过程中会进行渗碳处理,而在渗碳处理时齿轮轴的端头不需要进行渗碳,需要进行防渗处理。现有的防渗方法是在齿轮轴防渗部位套上防渗钢套,然后将防渗钢套的端部粘上涂料使得钢套粘在齿轮轴上,不易脱落。而采用该防渗钢套需要粘上涂料才能使得与齿轮轴不脱离,这样既浪费涂料,又需要对粘在齿轮轴和钢套上的涂料进行清除,耗费时间和人工,也不便于对下一个齿轮轴进行防渗作业,导致工作效果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包括套体,所述套体的内部开设有套腔,套腔的一端封闭,在该封闭的一端并位于套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套腔的轴向相平行;所述套腔靠近导向孔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纵向的导引槽,所述导引槽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导引槽底端的槽深度从上到下呈逐渐递减设置,所述导引槽内滑动设置有相匹配的摩擦块;所述导引槽与导向孔相连通,且在导向孔内设置有与摩擦块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摩擦块沿导引槽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移动块、推杆、转动套和旋柄;所述移动块滑动设置在导向孔内,所述移动块靠近摩擦块的一侧设置有铰接件,且移动块通过铰接件与导引槽内的摩擦块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顶端向上延伸出导向孔;在导向孔外的推杆端部外侧转动套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顶部固定有旋柄;所述导向孔的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导引槽与导向孔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铰接件滑动设置在连接腔内。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移动块远离铰接件的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导向孔在靠近滑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顶部贯通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摩擦块包括连接部和摩擦部,所述摩擦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摩擦部的一侧与铰接件连接;所述摩擦部采用摩擦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摩擦材料为橡胶材料。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靠近铰接件一侧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部。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摩擦块为弧形片状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旋柄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所述导引槽的纵向长度与套体的轴向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摩擦块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沿导引槽向下移动并通过槽深度逐渐递减的结构使得摩擦块的部分伸出导引槽,而通过摩擦块与齿轮轴表面形成过盈连接,从而使得套体较为固定的套接在齿轮轴的防渗部位,通过采用这种连接结构,避免了需要通过涂料才能连接以及需要对涂料清理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杆的顶端设置转动套和旋柄以及螺纹连接结构,在摩擦块移动到导引槽槽深逐渐递减的底端时,能够通过旋柄的旋转和内外螺纹的配合使得摩擦块能够继续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移动块的移动距离进行控制,而且通过转动套与导向孔的螺纹连接结构,能够进行锁紧使得套体与齿轮抽连接更加紧密,不易脱落,更好的用于防渗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体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套与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套体俯视示意图。
图中:100-套体;101-套腔;102-导向孔;103-连接腔;104-导引槽;105-滑槽;200-驱动机构;201-旋柄;2011-防滑纹;202-转动套;203-推杆;204-移动块;2041-滑块;205-铰接件;206-摩擦块;2061-导向部;207-外螺纹;208-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结合附图1-5所示,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包括套体100,所述套体100的内部开设有套腔101,套腔101的一端封闭,其特征在于:在该封闭的一端并位于套腔1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孔102,所述导向孔102与套腔101的轴向相平行;所述套腔101靠近导向孔10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纵向的导引槽104,所述导引槽104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导引槽104底端的槽深度从上到下呈逐渐递减设置,所述导引槽104内滑动设置有相匹配的摩擦块206;所述导引槽104与导向孔102相连通,且在导向孔102内设置有与摩擦块206连接的驱动机构200,所述驱动机构200能够驱动摩擦块206沿导引槽延伸方向移动。
套体100的套腔101为与齿轮轴直径较小一端的端部相匹配,该端部也就是需要进行防渗的部位,套腔101为圆柱形腔体,顶部为圆锥形腔体。导向孔102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套腔101两侧的套体100内,用于安装驱动机构200。导引槽104开设在套腔101的内侧壁上,其底端的槽深从上到下逐渐递减设置,这样摩擦块206在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下能够伸出导引槽104并逐渐与齿轮轴防渗部位构成过盈形式的连接结构,使得套体100与齿轮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不易脱落。导引槽104的顶端向上贯通形成腔体,用于摩擦块206在推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被取出,更加实用方便。驱动机构200可以采用如图1-4所示的驱动结构,也可以设置为螺杆、移动套对摩擦块206进行驱动,螺杆转动设置在导向孔102内,螺杆的顶端固定旋钮,而螺杆套接移动套并通过移动套与摩擦块206连接,这样可以通过转动旋钮控制摩擦块206的移动并锁紧,但并不作为对驱动机构200的结构限制。这样的套体100结构,避免了需要通过涂料才能连接以及需要对涂料清理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用方便。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移动块204、推杆203、转动套202和旋柄201;所述移动块204滑动设置在导向孔102内,所述移动块204靠近摩擦块206的一侧设置有铰接件205,且移动块204通过铰接件205与导引槽104内的摩擦块206连接;所述移动块204的顶部与推杆2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203的顶端向上延伸出导向孔102;在导向孔102外的推杆203端部外侧转动套接有转动套202,所述转动套202的顶部固定有旋柄201;所述导向孔102的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08,所述转动套2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208相匹配的外螺纹207。
移动块204通过铰接件205与摩擦块206铰接,这样能够在移动块204带动摩擦块206进行移动时能够与导引槽104有深度变化的部位相配合,更好的构成过盈形式的连接结构,更加方便。如图4所示,推杆203的顶端外侧优选通过轴承连接转动套202,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转动结构。转动套202与旋柄201固定连接,这样在旋动旋柄201使能够使得转动套202相对于推杆203进行转动,由于外侧设置有与导向孔102内螺纹208匹配的外螺纹207,这样在转动套202转动时能够与转动套202螺纹连接,并通过继续转动旋柄201能够控制摩擦块206的移动距离和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进行锁紧,使得套体100与齿轮抽连接更加紧密,不易脱落,更好的用于防渗作业,更加实用且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引槽104与导向孔10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腔103,所述连接腔103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铰接件205滑动设置在连接腔103内。
连接腔103的纵向长度优选与导向孔102长度一致,且连通导向孔102和导引槽104。连接腔103能够便于容纳铰接件205并在连接腔103内滑动,使得能够将驱动机构200一体取出,而便于更换或维修,更加实用、方便。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移动块204远离铰接件205的一侧固定有滑块2041;所述导向孔102在靠近滑块204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顶部贯通的滑槽105,所述滑槽105与滑块2041滑动配合。
通过设置滑槽105和滑块2041,移动块204在导向内的移动更加稳定,不易转动,更利于对驱动机构200的操作。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摩擦块206包括连接部和摩擦部,所述摩擦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摩擦部的一侧与铰接件205连接;所述摩擦部采用摩擦材料制成。
摩擦块206为层状结构设置,摩擦部固定连接在连接部的一侧。连接部优选为金属材料制成,且与铰接件205固定连接。连接部与摩擦部为固定连接,当然需要根据摩擦块206采用的摩擦材料对固定方式进行选择,粘接或螺栓连接等。摩擦连接优选能够与齿轮轴表面产生较大摩擦力的摩擦材料。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摩擦材料为橡胶材料。
橡胶材料与钢材的摩擦系数较大,能够在摩擦块206与齿轮轴过盈连接时提供较大的摩擦力,进而更好的防脱落,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部的底端靠近铰接件205一侧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部2061。
通过设置弧形的导向部2061,能够使得摩擦块206在开始进入导引槽104槽深有变化的底端时能够更好的过渡,移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摩擦块206为弧形片状结构。
弧形片状结构的摩擦块206,能够更好的与齿轮轴防渗部位的表面进行贴合,更好的实现过盈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旋柄201上设置有防滑纹2011。
通过设置防滑纹2011,在转动旋柄201时更加方便,更有利于锁紧。
进一步的,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导引槽104的纵向长度与套体100的轴向长度相等。
这样能够更加便于通过能够驱动摩擦块206进行更加紧密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
首先,将套体100通过套腔101套在齿轮轴的防渗部位,然后将驱动机构200装入导向孔102、连接腔103和导引槽104内,并通过旋柄201推动移动块204向内移动到转动套202与导向孔102接触的位置,然后通过转动旋柄201控制摩擦块206的移动距离,在摩擦块206移动到不能继续前进时,此时通过螺纹连接结构能够进行锁紧,从而使得套体100与齿轮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脱落,之后进行防渗处理;在防渗处理后,反向转动旋柄201使得摩擦块206后移,此时套体100与齿轮轴防渗部位能够相脱离,取下套体100,完成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包括套体(100),所述套体(100)的内部开设有套腔(101),套腔(101)的一端封闭,其特征在于:在该封闭的一端并位于套腔(10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孔(102),所述导向孔(102)与套腔(101)的轴向相平行;所述套腔(101)靠近导向孔(102)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纵向的导引槽(104),所述导引槽(104)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导引槽(104)底端的槽深度从上到下呈逐渐递减设置,所述导引槽(104)内滑动设置有相匹配的摩擦块(206);所述导引槽(104)与导向孔(102)相连通,且在导向孔(102)内设置有与摩擦块(206)连接的驱动机构(200),所述驱动机构(200)能够驱动摩擦块(206)沿导引槽(104)延伸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移动块(204)、推杆(203)、转动套(202)和旋柄(201);所述移动块(204)滑动设置在导向孔(102)内,所述移动块(204)靠近摩擦块(206)的一侧设置有铰接件(205),且移动块(204)通过铰接件(205)与导引槽(104)内的摩擦块(206)连接;所述移动块(204)的顶部与推杆(20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203)的顶端向上延伸出导向孔(102);在导向孔(102)外的推杆(203)端部外侧转动套接有转动套(202),所述转动套(202)的顶部固定有旋柄(201);所述导向孔(102)的顶端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08),所述转动套(20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内螺纹(208)相匹配的外螺纹(2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槽(104)与导向孔(10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腔(103),所述连接腔(103)的顶端向上贯通;所述铰接件(205)滑动设置在连接腔(10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04)远离铰接件(205)的一侧固定有滑块(2041);所述导向孔(102)在靠近滑块(204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顶部贯通的滑槽(105),所述滑槽(105)与滑块(204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206)包括连接部和摩擦部,所述摩擦部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摩擦部的一侧与铰接件(205)连接;所述摩擦部采用摩擦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材料为橡胶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底端靠近铰接件(205)一侧设置有弧形的导向部(206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块(206)为弧形片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柄(201)上设置有防滑纹(20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槽(104)的纵向长度与套体(100)的轴向长度相等。
CN201921145402.5U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Active CN2102619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402.5U CN210261951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45402.5U CN210261951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1951U true CN210261951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1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45402.5U Active CN210261951U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19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7123A (zh) * 2021-08-25 2021-12-03 嘉兴唯创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件局部渗碳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37123A (zh) * 2021-08-25 2021-12-03 嘉兴唯创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件局部渗碳工艺
CN113737123B (zh) * 2021-08-25 2023-12-12 嘉兴唯创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件局部渗碳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61951U (zh) 一种齿轮轴用防渗碳工装
CN201165778Y (zh) 助力门把手
WO2001085352A3 (en) Orbital applicator tool with self-centering dispersing head
DE1652685B2 (de) Einrichtung zum umschalten von schlagbohren auf drehbohren
CN201529917U (zh) 转子加工系统动力头机构
EP3456479B1 (de) Getriebeanordnung für eine angetriebene werkzeugmasschine
EP2366496B1 (de)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Handgriff
DE102009038292A1 (de) Schaltnocken und Getriebe
CN203029371U (zh) 克氏针可调式装夹机构
DE102009011589A1 (de) Applikator zum Auftragen einer Flüssigkeit
US2993398A (en) Slidable jaw end wrench with spiral actuator
US3125911A (en) slidable jaw end wrench with spiral actuator
CN209959835U (zh) 一种减速机的注油装置
EP0878272B1 (de) Bohr-, Bohrschraub- oder Schlagbohrmaschine
DE102009049263A1 (de) Lineares, elektromechanisches Stellglied mit Notfall-Betätigung
CN203902621U (zh) 收合关节以及婴儿车
DE7605498U1 (de) Ärztliches, insbesondere zahnärztliches Handstück
DE2416076C3 (de) Bohrfutter
CN219962990U (zh) 手摇骨钻
CN211540133U (zh) 一种翻转机自锁紧机构
US11766814B2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3208317A (en) Driving handle for rotary tools
CN217977636U (zh) 一种省力型手推阀
JPH0417935A (ja) リベッター
CN219468598U (zh) 一种便于拆解清理的碳素配料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